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2024-04-10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精选8篇)

篇1: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曾利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担负着美育任务,在教学中渗透美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理解和欣赏数学美,既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又能得到情感和美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用心挖掘小学数学中美育的因素,还要善于探寻美育的途径。下面就粗浅地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美的教育。

一、利用教材中彩色插图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现行小学数学教材,特别是低年级教材,插图版面,数量较多,且彩版印刷的图画清晰,色彩鲜艳,画面形象可爱,这些插图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联社的教育。特别是刚入学校时,打开数学课本,一幅色泽鲜艳,形象生动的新年入学图跃入眼帘,小学生们顿时感到“好美啊!”这首先就让他们感到兴奋和激动,直接感受到图画中呈现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周围事物的美,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兴趣。其它如认识10以内各数的主题图、例题、应用

题背影插图的设计都很美,教师利用这些插图进行辅助教学,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数学产生热爱,并转化为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从而在教学中渗透美育。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其美育因素不象艺术那样外显和鲜明,因此,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小学数学中的美育因素,是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原前提和关键。例如可让学生在对图形的认识中,感受到不同图形的形式的美,在几何图形中,长方形具有对称、稳重之美,正方形具有刚劲、宏伟之美,圆具有柔和、流畅之美,等腰三角形具有平衡、庄重之美,而所有的对称图形则具有匀称、平衡、稳重之美。学生在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中,不仅了解到这些图形的特征,还产生了欣赏美的一种愉悦的感受。又如,数学的数字和符号,它们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十个记数符号0、1、2、3、4、5、6、7、8、9,它们在不同数位上就代表不同的数值,用这十个数字与位置结合,就能写出一切自然数,而“+”、“-”、“×”、“÷”、“=”、“<”、“>”这些数学符号更是形式简单、内涵丰富,能清楚精确地表示计算方法和数量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些数学和符号的认识,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与精致的美。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渗透美育,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中,教师善用教材内容中的美的因素,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更好、更牢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使

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就可在课前设计观察引趣和课后设计运用提高两个小环节。课前教师出示美丽的蝴蝶标本、红艳艳的枫叶,问学生:这些昆虫、树叶好看吗?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征?学生被这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图案吸引住了,都说:很美,它们的形状都是对称的。接着出示“天平”、“剪纸图案”,问: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美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类对称图形,研究它的特征和运用,学会画美丽的对称图案,并进行评选,学生积极性很高,发挥了各自的创造性,在运用中继续巩固了所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陶冶了美的情操。

正如罗素所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只要我们用心地挖掘,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培养的途径还有许多。

篇2: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浅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内容摘要]:审美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诗歌教学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从初中诗歌教学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并根据学生审美趣味依然普遍幼稚化、低俗化,审美心理结构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完善,审美教育的进展仍然比较迟缓等现状,提出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和生活体验,在诗歌教学渗透美育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涵泳明象佳境,培养审美意识的自觉性;

(二)品词遣句悟文明意,培养审美感知力的敏锐性;

(三)激发体验领情悟志,培养审美情趣的高尚性;

(四)融情入境训练写作,培养审美能力的创造性。

[关 键 词]:诗歌教学;美育;中学生;情感因素;生活体验 [正 文]: 一、三大需要:凸显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一)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笔者认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其鲜明的教育理想和浓郁的时代创新气息,呼唤着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然而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如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审美教育则是以学生为审美主体,以教师教学的语言感染等精神性内容和语文教材等物质性内容)为审美对象的教育活动。在新课程中,是这样定义教材的:教材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也就是说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里共选有诗歌48首,总20课,占课文总数的12%。其中古诗30首,现代诗11首,外国诗歌7首,另外要求背诵课外古诗60首。从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背诵古诗的篇目,足以说明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诗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正是有效途径之一。但对于新课程中诗歌类教材,教师们表现出了迥异的态度:有些老师认为这些文章不在中考之列,就粗上省上,甚至不上,其做法其实是本末倒置了;而另一些教师则是以教参为纲,死守教参,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照本宣科,不顾学生的精神体验。其实教材作为知识、情感、价值观的载体,是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也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凭借,值得我们去研究、利用和开发。

(二)改变学生审美现状的需要

据研究所做的调查问卷显示,由于受改革开放后潮水般涌入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的影响,再加上应试教育对其思维模式的限制,当前初中学生的审美趣味依然普遍幼稚化、低俗化,审美心理结构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完善,审美教育的进展仍然比较迟缓。对审美意识不知所云或一知半解。许多同学对“美”的概念模糊不清,误以为现在一些所谓的“流行”与“个性”便是美;“粉丝”、“玉米”等追星一族,就是追求 “美”。对于所欣赏的艺术作品,大家普遍偏向缺乏艺术的卡通、漫画等通俗作品,而不是那些更能表达人类灵魂、深刻思想、智慧精华的文学艺术作品。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更愿意从诗歌走向对话,从交响乐走向通俗歌曲;在审美情感上,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是乐于标榜自我、急功近利;在审美感知力上, 对天地自然的美,对平凡生活的美甚至对文学作品的美感觉不敏锐.。而这无论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心理建构、人格发展,还是对于我们全民族文明素质的养成,都是极其有害的。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一书中指出:要改造社会,首先要“洗刷人心”,要“怡情养性”;而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那么人生美化的关键,就是要能欣赏美,感受美,让美深入心灵,从而陶冶心灵,美化心灵。

(三)改进诗歌教学的需要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佳词美诗就像天空中的明星。脍炙人口的诗篇佳句,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多“读”古诗词如同漫步于古诗苑中,体会着中华诗文的灿烂辉煌,含英咀华,如同接受着一次次美的洗礼,使心灵净化;多“读”古诗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能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意境中熏陶情操,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多“读”古诗词,还可以更深地感受文学形象,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利用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优势,在诗歌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内涵,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美、领悟美、创造美,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完善自身人格修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诗歌教学的一些弊病,而根源则是中考“默写”的背景。每年的考试说明中都明确地列出了三十多首诗歌背诵的篇目,考试要求也不过是默写课程标准规定的三十几首古诗中的名言佳句。在中考中,诗歌考查的呈现形式也无非就是以默写填空为主。在这样的中考背景下,诗歌教学自然被教师功利地还原为纯粹的背诵和默写。不仅毫无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可言,更不必说教学策略、教学艺术了。学生对诗歌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背诵和默写,而失却了诗歌的审美欣赏和文化熏陶。教学陷入误区,随之而来的不良后果是不容忽视的。不但使学生厌学诗歌,还会对学生的健康

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灵如未开垦的肥沃土壤,播种什么就长什么。在这个时候,他们有时会感到困惑,出现迷茫,甚至手足无措,如果此时我们不利用诗歌或其他中介,给学生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而是只教给应考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那么将会使他们进一步模糊了美丑界限,偏离了健康的审美观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审视现在的诗歌教学,改变教学心态和方式,让诗歌教学真正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综上所述,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发挥和开发诗歌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对于落实新课程理念,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牵手诗歌,与美共舞——诗歌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二、三大美育观:体现诗歌教学中美育的理论的哲理性

(一)新课标中诗歌教学美育观。

2003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可见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者是对人格人品的一个概括性定义。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审美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学生为审美主体,以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教学的语言感染等精神性内容,也包括语文教材等物质性内容)为审美对象,一方面是主体的体验,另一方面是客体的充分艺术化,尽量运用审美方式呈现。审美教育方式注重主体对客体的美丑、是非的判断,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情感,如家国情、父母情、同胞情,由此培养健全人格,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有审美教育目标的分化和细化,尤其是情感态度。至于审美教育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中有多处强调,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建议中也有:“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新课标呼唤初中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接受美学的审美教育观

接受美学认为,作家写出了作品只是完成了文学活动的一部分,作品本身并不产生意义。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读者的阅读和接受作品的时候,作品和作家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并发挥作用,否则只是一堆废纸。读者的阅读与接受在文学活动中,有着与作家、作品同样重要的地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接受美学要求把作品和读者的关系置于文学研究的首要地位,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

一般的阅读活动,是从文本到读者,而诗歌教学除了文本和读者(学生)外,还加了一个教师,比一般的阅读活动要复杂,教师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审美境界,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既是主体发现、发掘审美对象的美的素质的过程,也是主体内心品赏、评价美的对象或对象的美,体验美在自身反映的过程。审美能力有三个层级,即(1)感知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审美意识,能敏感地捕捉作品中的美学因素。(2)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进入审美境界,深入体验和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逐步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3)创造美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独到、表达的生动。

(三)初中生独特的美育欣赏观。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美育,能调节学生的心态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学生通过参加审美教育活动,以快乐的情绪化解紧张的情绪,以愉快的心情化解不正常的情绪。美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乐观的情绪,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初中课本中诗歌的美育因素分析

诗歌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它有着其它文体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美育资源。纵观现行人教版七 ~九年级语文教材入选的111首诗歌(现代诗歌21首,古诗词30首,课外附录古诗词60首),都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性诗歌,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每首诗都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

1.美在情感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陆机《文赋》中写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①我国传统诗论、词论推崇的“沉郁”风格,就是主张诗词要循着情感的流动,写得往复深沉,错落有致,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鲁迅曾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感到愉悦。”②可见,情感是诗歌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凡优秀的诗歌,往往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游子思乡之情,《关雎》中的男女恋情,《乡愁》中的渴盼统一之情,《沁园春雪》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报国豪情……诗歌美育教育讲究以情动人,就是要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感动和震动。

2.美在语言

诗歌的语言是臻于精粹的一种艺术,处处闪烁着美的光华。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它既有精炼含蓄的特点,又有优美生动的神韵,因此,语言美是诗歌中的主要审美因素之一。王

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曾用过“到”“满”“过”“入”等十余字,最后才选定为“绿”,它看似平凡,却动静结合,表达内涵更加丰富,不仅描绘出江南春意的盎然生机,也暗示了作者再次进京的喜悦之情。白居易《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这与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咬”字都是经过反复推敲锤炼以后才写入诗歌的,内容表达贴切准确,在浓缩的诗句中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具有极强的美感和表现力。

3.美在形式

诗歌的形式美,一是表现为思路结构美,即诗歌的构思很讲究“精”“妙”“新”。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诗人以白雪作为全诗的背景和贯穿始终的线索,从雪写起,又以雪终篇,前后关联照应,浑然一体。而《马嵬》这首咏史诗,则是以倒叙见奇,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二是表现为建筑美。从诗歌的外在形式来看,往往具备一种建筑美,即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如《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形成了重章叠句的形式美,一唱三叹的音韵美,再如《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着,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4.美在意境

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③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有的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或多幅美丽的画。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韦应物《滁州西涧》则有静有动,以动衬静,雨前涧边的春景构成一幅幽深的画面,雨中西涧的景色同样也很深邃,都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可见诗歌的意境美是诗人的审美意识对现实美的能动反映和创造,因而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从而是一种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美。因此诗中的一朵花,一片页,一棵树,一个人,都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四、诗歌美育实施策略

美存在于自然中,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热爱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高尔基曾经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艺术家创造美的形象,以之美化人的心灵,使之向善,此之谓美育审美教育,亦称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

要途径。《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不论在教材内容,还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都客观存在着美的因素。它对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美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笔者认为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营造涵泳明象佳境,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叶圣陶先生说过:“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有‘真知’读,哪里会有‘真能’读?”的确,很多作品的精髓是很难言传的,往往只有靠自己的反复吟诵、朗读,才能获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传统的语文教学法“涵泳”是很值得提倡的,它主张经过反复吟诵,潜心体会,最后了解把握诗歌主旨和艺术(也就是明象)。在诗歌教学中,不少教师忽略“读”这一环节,太热衷于引导学生以获取答案和结论为满足。在让学生念经式地草率读过课文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就文章词句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讨论,表现了什么思想,给我们什么教育,或者机械地挑出课文中的一些词句,要求分析“为什么”,这种用所谓的启发式教学直接代替学生理解的做法,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浮光掠影、囫囵吞枣。这样做的结果即便是再美的诗歌也会被教得索然无味!对一首诗歌的教学,教师不应首先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而应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

1.范读与领读。

范读包括教师范读和播放教材录音带。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每一首诗歌诵读的语音轻重、语调变化、节奏快慢以及艺术处理,让学生读出诗人的情感,创设情感共鸣的氛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全诗感情的焦点,既是作者对现实的慨叹,又表达急切希望天下穷苦人都能过上安定生活的理想。读时须把握感伤、愤懑、期盼的基调。这里的“呜呼”要读得沉重一些,缓慢一些,哀伤一些,以表现诗人杜甫百感交集的痛苦之情、悲伤之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要读出急切期盼的语气。“死亦足!”要读得重一些,读出诗人内心的坚定。学生通过读,把握了诗歌的基调,掌握了诗歌的节奏,进而体味到诗歌的情感美。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没有类似生活体验时, 朗读起来感情就不容易表达.这时教师要在美的作品和学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然后进行想象,使学生头脑中的固有表像,不断进行改造、重组,得以强化丰富。让学生在美读中感悟作者的“意韵”,从赏析作者描绘的美景中获得美感。如就余光中的《乡愁》第三节朗读可作如下指导。

教师:

(1)这一节与前两节相比,气氛上有什么不同?(多了些悲凉)

(2)抒发的情感与前两节相比有什么不同?(前两节是生者对生者的思念,乡愁都是有所寄托有所排遣的;这一节是生者与死者的诀别,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了。)

(3)请同学先说轻重读处理方法。其他同学做轻重读标记。

(4)读:请同学试读。

(5)诗中有“矮矮”一词,同学是怎么理解的?(含辛茹苦的母亲由于年老体衰,由于念儿成疾已经长眠于地下了,那“矮矮的坟墓”便是明证,“矮矮”也正说明母亲溘然去世已久了!)

(6)大家没有余光中的这种生活体验,朗读起来感情就不容易表达。诗人自己少年起就在外漂泊,一直想好好孝敬老母亲,抚慰她那一颗盼儿回家、望穿双眼的慈母心,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因为远离故土,诗人不仅未能在母亲膝前尽孝,就是在白发苍苍的母亲去世时,都未能让老人家看上自己一眼,而让他带着长长的思念、未了的心愿长眠于地下。念及此,怎不让人肝肠痛断啊!请同学想象,若你要画一幅画,画出白发苍苍的诗人上坟祭母的情景,你要画些什么呢?(提示:季节;天气;环境;坟前的细节;诗人的身体情况„„)

(7)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注意处:

后来啊

(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重读矮矮)

我/在外头

(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

(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读出撕心裂肺般的疼痛)

(8)鬓已斑白的作者在冷风苦雨中直挺挺地跪在坟前!没有眼泪,眼泪也许在漫长的思念中流尽了!今日的冰冷的雨水就是他的泪吧!没有了哭声,哭声也许在刚跨进家门看到母亲遗容时,发出的撕心裂肺的一声“娘啊”的哀叫时已哭尽了!今日凄厉的秋风就是他的痛哭吧!这种,正是亲情最浓重时,乡愁最感人时。真是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9)指名朗读。

(10)老师范读。

此教学环节,教师首先架起学生与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去感受,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2.有声有画诵读。

借助多媒体,声画并举,创造氛围,促进诵读。如笔者教曹操的《观沧海》时,播映“瑟瑟秋风、洪波涌起”和“大海似乎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画面,背景音乐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音乐,如此让学生在声画氛围中反复的涵咏,较好地感受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在这种浓郁的艺术氛围里,学生的诵读更加准确感人。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我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那凄美幽怨的曲调本身就是一段故事,再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学生听了后立刻有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学生能真切诵读出游子内心深处无尽伤痛。

3.比赛诵读。

在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评比,展示朗诵才华,提高朗诵水平,感受诗歌的魅力。组织学生通过诵读、默读、分角色读、领读、齐读、小组读等各种形式的赛“读”,触动学生的情感,创造诗歌的意境,创设共鸣的氛围,使教学渐入佳境,沉浸在诗人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诗人所爱,恨诗人所恨,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因此,语文课程中特别是诗歌教学总是通过诵读美的语言,创造美的意境,塑造美的形象来让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比如我开展的一次古诗诵读比赛。首先,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就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然后进行赛读比赛。活动过程:分四人小组。每人一张小纸,写上名字,作为记分卡。实行小组积分制。

第一轮:第一人选三张签,选背其中的两首,背对一首得10分。

第二轮:第二人选三张签,选背其中的两首,背对一首得10分。依次类推,看哪个组背得多。

古诗赛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诗歌赛读不仅培养了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还能改善学生的性情涵养,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二)品词遣句悟文明意,理解中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特级教师韩军认为: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阅读应特别强调“感性、感觉、感悟”。(《人民教育》2004年第2期)。在诗歌教学中,要善于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培养他们对诗歌中所体现的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的敏锐感知力,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体会字、词、句的韵味和作者的感情,特别是对诗歌中一些具有双重或多重意味的关键字、词、句的品味,即审美感知的敏锐性的培养。笔者认为,对诗歌中一些具有多重意味的字、词、句的敏锐感是培养语感的核心所在,而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在语境中读出来的,品出来的,悟出来的。

1.先声夺人,营造氛围。

借助声音和图象,营造与诗歌相似的氛围,把学生引进诗的意境。然后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例如教学《沁园春·雪》,使用《我爱你,塞北的雪》VCD片导入。(配《沁园春· 雪》的音乐)诵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谈谈词中感受较深的语言,学生在细细品味之后,说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有的学生说“舞”字既让人感受到舞蹈的轻盈灵动,又展示了群山绵延的秀丽之美;有人说“素”字写出了雪后大地的清爽纯洁美丽;也有人说“封”字写出万里山河被冰雪覆盖的景象;也有人说“顿”字好,黄河是奔流不息势不可挡的,可在这铺天盖地的奇寒面前,也乖乖地束手就擒,一下子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可以感受到雪国宏大的气势„„.

通过对语言进行吟咏、比较、推敲、品味、辨析,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把诗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时,学生在品味语言的时侯,能更好地感受到诗歌中美好的感情和意境,也自然而然受到美的熏陶。

2.随象寻情,紧扣诗眼。

诗的实质,全在感情。在诗歌教学中,我十分注意从诗歌的物象,即所描写的景象或作者寄托的物出发,并紧扣“诗眼”挖掘诗人健康积极的感情,用来陶冶学生,诱发学生的情绪。“诗眼”一般是诗词感情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全诗最关键、最重要的字、词、句,在诗歌中就是最凝练,最能激发情感的警语佳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采

菊》)一个“见”字表示无意中看到,若改为“望”,便与“悠然”相悖了。这一“见”乃全诗之眼,着意表现诗人淡泊、超然的田园乐趣。我觉得只要抓住每一首诗歌的燃烧点即诗眼进行教学,就能激发起学生的诗情,就能很快地进入诗歌的意境,也能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活动是以审美的感知为基础的,并且,审美感知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可以说,没有审美感知力就没有审美。在诗歌教学中,教师紧扣文体特征和语体特征,重点抓住一些关键的、凝聚诗人感情的或是具有双重、多重意味的字、词、句进行教学,让学生感悟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或象征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激发体验领情悟志,体验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审美情趣是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定势,它可以具体地表现为个体的审美偏爱或选择。初中学生审美趣味普遍幼稚化、低俗化。在新课程中尤其应注重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1.触动心境,体味情美。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说明诗歌以传达感情为宗旨,那么诗歌教学也应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感、净化灵魂为目的。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走进诗文,入情入景,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诗文的情感美。初中阶段所选的古诗文,都是作者用他们的真情实感,用他们的人生际遇,呕心沥血写成的。它们或描绘河山的壮美,或描绘田园的风光,或揭示自然宇宙与人生的真谛,给我们构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无比的情感天地。阅读这些作品时,需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一次次被感动中,智慧得到启迪,心灵受到震撼,情操得到提升,从而体味诗歌的情感美。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要求对文章进行深刻抽象的美学研究,而着重在阅读基础上的感知与理解。一般来说,我们应大致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基本特点以及存在的方式,然后去观照具体的审美对象(自然景物、社会现象和人生经历),领略作者饱含其中的审美情感。

如教《钱塘湖春行》一诗,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作者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说说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

生:我听见了和尚撞钟的声音,那么庄严、肃穆,那么辽远、空旷,使我心旷神怡。我在西湖边上耳听着这天籁之音,眼看着美丽的西湖胜景,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迎春的人儿在西湖边轻歌曼舞,或细语呢喃,那勤劳的妇女用那清澈的西湖水洗衣浣纱,木杵捣衣声、击水声清脆的、悠扬的此起彼落;而孩子们则在嫩

嫩地、绿绿的草地上欢快的叫跑着,估计他们是在欢呼天上的风筝,或者是在地上打着滚儿。

生:我听出了春天鸟叫声,那轻盈、活泼的黑头莺唱出美妙的歌声,“自在娇莺恰恰啼”。

生:我听出风声,是带着一丝丝凉意的清风。

生:我能听出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嘶嘶的声音。

生:我听出了马蹄轻快的脚步声,叭嗒,叭嗒„„由远及近,而又渐渐远去。

生:我听见了白居易正在那吟《钱塘湖春行》,清风传送着那优美的诗句,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生:我看见“水”应是碧绿色或青绿色。

生:我看见寺庙是红砖绿瓦的,凉亭是古色古香的。

生:我看见云是白的,蓝天白云。

生:我看见草是嫩绿的,树是刚抽芽的,也是嫩绿的。

生:我看见白居易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悠闲自得的在西湖岸边踏青

从上面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学生被西湖的明媚风光陶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进而体悟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因此,古典诗词教学,应以诗词直接描述的意境为诱导,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进入再造想象的天地,将语言文字的的描述还原成具体形象,甚至进行丰富、补充和创造,体味深层的审美意蕴,使学生“各以其情而自得”,获得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2.把握个性,挖掘情志

“文如其人”,“诗品即人品”,一个诗人不可避免地在诗歌中会表达自己的政治和人生的观念,因此,诗歌中体现出的思想和感情,往往是诗人个性气质、人格精神的写照。诗的情志的融合,也就成了诗人观照这个世界时,个体生命的存在和依托,成了认识自己和理解世界的工具。因此,古典诗歌教学应把握诗人不同的气质和个性,体会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人生及其对人生的态度。比如从屈原的《离骚》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品行的高尚、纯洁和一片爱国之情;透过杜甫的《石壕吏》,可以看到杜甫那颗忧国忧民的伟大的心;而陆游诗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孤芳自赏,正是诗人高风亮节,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抗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出诗人为国献身的自豪与无畏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杜甫诗《望岳》中的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诗人要登临绝顶,极望远景的豪迈情怀,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显示出诗人不凡的抱负。所有这些诗文都是自然美与个性情志美的和谐统一,都包蕴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优秀的古诗文,它们不仅以其个性给人启迪,还给人智慧。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面既有乐观旷达的情怀,又有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地呈现出来。这些优秀的古诗文,它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真正去感受伟大而崇高的情志。所以,我们学习古诗文不能不注重其具有个性化的情志之美。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带者审美的眼光感知课文的情思,这样才能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四)融情入境训练写作,在抒发中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过:“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每次所再造的都是一首新鲜的诗。”鉴赏美还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把对诗歌的鉴赏得到的感悟表达出来,这就是创造。我们要鼓励学生尝试着运用已有的审美经验,调动火热的审美情感,真实、独特、“审美”的来表达,美的创造由此开始。创造美的方法有很多,如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等。

1.仿写。如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让学生结合生活的体验写诗,先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烦恼挫折,假如是你的同学朋友遇上了,你准备怎样劝慰他?请用上这样的句式仿写:“假如

,不要

,不要!

需要

。相信吧,!”学生兴趣浓厚,几分钟后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佳作:

假如生活背叛了你,假如朋友离开了你,假如生活冷漠了你,不要恼怒,不要放弃,不要难过,不要哭泣!,不要难过,不要气馁 孤独的日子里需要忍耐,寂寞的日子需要等待,孤独的岁月里需要勇气 相信吧!幸福的生活将会来临!相信吧!重逢的喜悦会悄悄降临!相信吧!太阳明天就会

升起!

(毛文林)

(汪荣锋)

(钱晨)

诗歌是诱人的玫瑰,通过诗歌的仿写,可以看出学生创造美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教师给机会,学生一定会借助诗歌,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情挥洒诗兴,写出令人拍手称快的诗篇。

2.续写。如《乡愁》这首诗构思精巧,意象具有单纯而丰富的画面美,节奏具有音乐美,结构整齐,具有建筑美。这些好处,同学们都通过朗读和联想充分体会到了。然后,我说:老师想请大家集思广益,给《乡愁》补上一段“读书时”,要求与全诗其他意象绾合在一起,不破坏全诗的和谐性。

提示: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的四个意象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那么,我们可以再想象:电脑网络、电话、星星、月亮、银杏树、老榕树、笛声等等。

学生的创作兴趣被激发,几分钟后展示了自己的佳作: 读书时,乡愁是一根细细的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读书时,乡愁是一轮弯弯的残月,我在这里,母亲在那里。

陶行知认为“教育之美在于创造美”。此续写练习,学生在内在情感驱动下,对以往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想象将感情融入写作来表现美和创造美。

3.改写。在众多的方法中,改写无疑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方法之一。如把山水田园诗改写成写景抒情的散文,把叙事性强的诗歌改变成记叙文,变换人称改写故事等。在审美教学设计中,我常要求学生对古诗进行各种再创作。如把《木兰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编成一篇记叙文,把《次北固山下》改编成写景抒情的散文等。比如教授《天净沙.秋思》一文,在让学生解读完诗歌的基础上,我请学生选择诗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词或某一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并改写。同学们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写出了许多优美而丰富的语言。如有同学通过想象后这样改写“小桥流水人家”:“小屋座落在溪旁,门前便是一座小巧的石桥。潺潺的流水缓缓流过,暮色四合,从小屋的窗户里透出淡淡黄晕的光,屋里飘出饭菜的香味,女主人吆喝、驱赶的声音,使我想到这不正是我日思夜想的故乡吗?可是无情的战争把我幸福快乐的生活击得体无完肤,使我浪迹天涯,想到这,饥肠辘辘的我不禁潸然泪下。”

改写使主体对客体有创造性的补充与发挥,是文字的美转变为有别于原文的更为广阔的意象群,艺术形象得以再造与扩展。改写使美从一种情感体验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经过这种创造性地阅读,主体与客体有机统一,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

五、结束语

在诗歌教学中,经过诵读、理解、感受、品味、鉴赏、再创作,必能使诗歌中的美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审美的理念将支配他们自动地对自己日益丰富的精神世界进行清洗和整理,用日渐获得的理性审视自己的心路历程,并为自己心灵的丰富而庆幸。休谟说:“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属性,它只存在于观照物者的心灵里。”这就是说,审美的情感不会自发形成,必须通过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美感,而要培养学生的美感能力,教师应首先致力于提升自己的美学修养和认识水平,并利用教学这块阵地,充分挖掘和运用诗歌丰富多彩的美感,借助大自然和周围环境所提供的一切手段,架起学生与生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而

去感受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谈美书简》,朱光潜

2.《诗论》,朱光潜,北京出版社

篇3: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一、美育渗透在整体教育工作的始终

美育渗透在整体教育工作的始终,《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育是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因为要提高审美能力,就需要学习文化、增进科学知识。科学文化的修养越高,审美能力也会提高;反过来,提高审美情趣表现为对艺术教育的挚爱,对绘画孜孜不倦的迫求。

美术欣赏教学能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鉴赏能力,陶冶学生思想。绘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在观察和比较中,逐步学会比较,能概括讲出绘画中的优缺点,长期坚持产生创造能力。美术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耐心、细致等习惯。这些都与智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且良好的审美活动可以使学生积极向上,情绪饱满,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智力的发展大有益处。

二、各学科的教学中都要渗透“美育”,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兴趣

近几年,教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虽在教学上有所改进,但还不够全面。我想:教师除了在上美术课时,按“课标”给小学生讲一些美术理论基础知识外,还可在音乐、语文、社会等课上渗透“美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今中外的一些名家名著,欣赏其形象美和艺术美。可把“美育”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小学生的审美观和美术兴趣。

三、教师的示范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美术课主要以学生绘画为主,都是让学生在绘画中认识与掌握绘画基本技能,将自己感受到美的艺术呈现出来,逐渐提高其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教师的范画和多媒体演示,都可使学生清楚地看清绘画步骤,理解瞬间或一般人所不能发现和感受到的微妙之美。如在创作画中,引导学生去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发现绘画技法的新领域……从而丰富学生美的知识,提高其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在构图、色彩、形象、语言、仪表等方面渗透美育

(一)在构图、色彩、形象等造型艺术的形式中巧妙地渗入思想教育。如在《多姿的花草》一课,在让学生画花草的同时渗入环保知识,增强其环保意识,提高其爱国思想。

(二)让学生满怀激情地按自己的理想去画、去作。因学生的智力、兴趣差别很大,教师必须明确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教“枝术”,而是通过美术课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自由性、个性,让其随意去表现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心灵美等内容。

(三)教师生动、精炼、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进行美育的必要手段。一般来讲,不同的教材,教师都能选用不同的文学性语言来引导、渲染。如在讲解当中引用古诗词、诗歌、华丽词藻、美妙歌词等诱导学生。

五、课余活动中渗透“美育”,培养小学生的耐心、毅力

结合课堂教学,在课余时间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如开展美术绘画小组:书画小组、篆刻小组、集邮小组等方面的活动。俗话说:“会着容易-精着难”。对小学学生上好美术课除了眼、手、脑并用外,还必须持之以恒,需要耐心。想达到美术质量的飞跃,需要量的积累。在练习绘画中,有的学生看看自己画的与教师画的相差太远,就不想练了;有的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兴了就练几笔,往往不见效果。对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我就不失时机地给予关心鼓励。讲画家王冕,书法家王献之,著名画家达芬·奇等人,在少年时代勤学苦练的故事,注意对学生进行意志训练,督促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刻苦练习扎实的美术基本功。

综上所述,只要美术教师,因地制宜,转变观念,吹响新时代的号角上好美术课,办好课余美术绘画小组的活动课,就能推动小学生美术素质的向前发展,就能提高小学生的民族美术意识,使之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

摘要:美术教育旨在提高小学生的绘画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通过教学实践可知,美术教学能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那么,怎样上好小学生的美术课呢?美术课教学应如何贯彻美育呢?对此,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育

参考文献

[1]王国芳.剖析美育渗透在中学美术教学的要点[J].东方教育,2015(6).

[2]雷莉.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陕西教育·教学,2009(5).

[3]巩凤霞.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4]罗著展.浅论美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12).

[5]任宁.让美扎根孩子的心灵——浅议小学美术教学的美育渗透[J].学生之友·下,2013(11).

[6]杨文艳.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2(6).

篇4: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美育

新课程标准下,《全日制教科书(必修课)语文》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新教材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让我们领略了自然美、体验了社会美、享受了艺术美,是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的心血和独特的风格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马克思说:“美育是一个有高度文化的新生活的创造者,一个具备共产主义世界观和行为的共产主义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揭示的“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美育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美育卓越的教育品质将成为教育进步的标志,成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素质、造就创新人才、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社会文明的一个根本因素。学校美育的目的就是在传授各种知识、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个体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情感和心智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标。以美的方式、美的内容、合乎美的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情趣;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熏陶,精神的愉悦。即寓教于乐。

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感受自然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对于养育自己的大自然会产生深深的眷恋,人们爱它的天姿丽色,更爱它的风采神韵。因而,异彩纷呈的自然美成为作家重点描绘的对象。语文新教材在表现自然美方面是极其丰富而广泛的。它的范围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千古绝唱的赤壁到风光秀美的康桥,从悠长悠长的雨巷到古色古香的北京胡同……它的内容从“桃之夭夭”的春天到“碧云天,黄叶地”的秋天,从“一览众山小”的古老泰山到“采菊东篱下”的美丽田园,从“我的空中楼阁”到荒凉寂静的地坛……既有雄伟壮阔、险峻奇特之美,又有幽深静雅、明媚秀丽之美。可以说春夏秋冬、日月星辰、和风细雨、墟里村落等自然界的景象都在这里竞相展示,处处表现出造物主那神奇诱人的魅力。

经过作家加工的“第二自然”更是优美、更生动,足以让读者“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了。比如说《荷塘月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朦胧、淡雅、恬静的月下荷塘,现实中我们又能否看到?《我的空中楼阁》,作者使用了大量的修辞和句式使我们感受修辞之巧表达之妙,又使我们感受语言之精意境之美,但现实中我们又能在哪里找到这样居所?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形状、线条、光泽、色彩等欣赏“飞流直下三千尺”之美,欣赏“淡妆浓抹总相宜”之美,从主观上感官上得到美的享受;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品味“草色遥看近却无”、“柳暗花明又一村”从客观上心灵上得到美的享受。更应该利用媒体、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北国风光”“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甚至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知道“雪”不是“淡黄色,味道又冷又咸的砂”,直接融人大自然的怀抱中。

二、鉴赏社会美,净化心灵提高修养

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无不渗透着社会美,其表现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从古往今来的政治斗争到各个阶层的精神面貌,从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到日常生活中的贩夫走卒,其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激烈交锋,都激发了读者的情感体验,给人以有益的心灵启迪和思想教育。

在新教材中,可以看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少年,可以听到爱国诗人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心声,可以触摸到陆游“中原北望气如山”忧国忧民的时代脉搏,可以感受到辛弃疾“廉颇老矣”的沉重叹息……读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你会加深一份对祖国母亲的眷恋之情。

新教材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美,以其健康的内容、感性的形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大有裨益的。新教材以其鲜明的“人文精神”为困境中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而赞美人类的崇高精神,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启迪个性的创造思维,则成为语文教材中社会的三大支柱。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具体内容出发,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美的事件和美的心灵来陶冶学生情感.例如《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抱负,可以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收集材料归类整理,相互传阅;可以写心得写读后感,相互交流;可以组织学生到名人故旧游览,领略名人风采 。

三、品味艺术美,提高才情展示才华

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美的高级形态。读着充满艺术美的作品,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甚至产生新的联想和想象。艺术美就内容而言主要是形象美、意境美。就形式而言主要是结构美、语言美。

形象美,这里所说的形象是指典型形象,即那些带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本质的人物形象。结构美、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表达的艺术。无论是屈原的浪漫,杜甫的沉郁,柳永的婉约,苏轼的豪放,还是鲁迅的深刻,朱自清的清新,徐志摩的缠绵,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感受到语言美产生的巨大艺术魅力。它们或纯粹,或精微,或谨严,或飘逸,无不是经过作家们精心地推敲,细致地打磨,才如珍珠般熠熠生辉,点缀在文学的夜空之上,令人叹为观止,百读不厌。

篇5: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作者] 邵宪邦

[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一项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可借此领悟文章的深邃内蕴,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科学地把握准备、施教和控制三个关键性环节。

一、准备。

从美学角度讲,美主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个主要方面。

其中又分别蕴含着诸多的子因素。语文教材的主体是例文,文章以生活为基础,丰富多彩的生活决定了文章多侧面、广角度的基本内涵。因此,必须首先深入研究教材,发掘课文中的美学主旨,进而寻找它与美育由蕴的沟通点和结合点,然后实施美育教学的基本目标。

二、施教。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落实有赖于科学的施教程序。一般来讲,美育教学的施教程序主要表现在教与学两个方面:“析事--归纳--求真,这是教的程序。”“讨论--明理--升华”,这是学的程序。同时两者又是对应融合的。

1、析事(讨论)。所谓析事,就是教师紧紧抓住教材中相关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点拨,引发学生讨论,以使其感知美的存在,这一阶段是美育教学的感知阶段。意在让学生知其然。例如矛盾的《风景谈》,第一画面西北大沙漠“茫茫一片”、“纯然一色”,“热空气作哄哄的火响”、“驼马的枯骨泛着白光”,给人以恐怖之感,并不美。然而,当微风传来驼铃响,红旗映入眼帘中,这里便有了风景。

2、归纳(明理)。所谓归纳,就是教师在析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性意见,明了美的真谛。这一阶段是美育教学的感悟阶段,意在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承上对《风景谈》作进一步分析,可引导学生去认识:人是美的主体,他可以使西北高原不美的沙漠变美,也可以使西北高原静态的浅层美变成动静相谊的深层美,从而深化了课文“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主题。

3、求真(升华)。所谓求真,是指教师在析事、归纳的基础上,借助于旁证和激励等手段。谋求学生认识和升华。这一阶段是美育教学的感想阶段,意在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可引导学生思考:文学家为什么能兀兀穷年笔耕不辍?为什么宇航家能明知危险而笑登太空?是美的开发和创造给了他们以无穷的精神力量。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要把理想美变成多彩的.现实美,尚需自己的主观奋斗,进而提高他们追求美的能力。

三、控制。

在施教方法的调控中,教师应注意求序、求隐、求活。“求序”是指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对美学基本内涵以认和接受的规律程序。内容安排要突出科学性和逻辑性,进而形成美育教学的链环。“求隐”是指对学生的美育渗透要与语言教学融会在一起。“求活”是指在教法上谋求信息的流动。使教与学的过程变成一个信息输出--反馈--输出的流动过程,在这种动态教学中使教师的多种教学方法得以协调运用,使学生听说读思的积极

篇6: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美育

美育和德育历来密不可分,传统教育中的“寓教于乐”原则就反映了美育和德育应该是有机统一的。美育使人的心灵过到和谐,通过在个体心灵上情感生活的满足,人格的和谐平衡发展,促进个性道德的发展。美育作为德育的必要前提,同时也内在地包含着德育的因素。而且,借助于美育情感体验的机制,可以克服道德说教仅仅使人“知”,不能把道德内容内化到心灵深处去的缺陷,从而使得人从内心诚真地、自发地实现道德的善。学校德育之所以招致社会上及教育界内部的众多批评指责,问题就在于以往的德育抽去了美育的因素,背离了人自身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一蕴美事物的追求,而只呈现给人抽象的概念、空洞的说教和一大堆机械冰冷的规则,德育的面目因此变得丑陋不堪,毫无吸引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年段的德育新课程,展示了回归儿童生活的崭新的课程价值取向,教育者应从中寻找和挖掘课程资源中的美育因素,以美的手段、美的技巧和美的内涵把《品德》课程打扮得精彩靓丽,让它从灰头土脸的丑小鸭变成魅力无限的美天鹅,引领儿童走向真善美的品德发展境界。具体措施如下:

一、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发现美。

俄国的文艺理论大师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的角度去探究美,明确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命题。他认为:“使人觉得世界上最可爱的事物的,就是生活。”的确,生活中充满了美,缺少的只是善于发现和捕捉美的眼睛。《品德》课程既然以生活为取向,就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本内容,将儿童生活中所经历过的喜悦和烦恼,接触到的道理和知识,渴望过的理想和追求,一一真实地、完整地、全面地展现在儿童面前,引导儿童在原生态的儿童世界中发现美的行为、美的现象,从而受到教育和感化。

二、在课程的教学实施中呈现美。

《品德》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的文化,它是应当充满“童趣”和“童乐”的。因此,我们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充满美感的生活,让儿童在这种富含美感的诗意生活中得到精神和身体上的愉悦,发展良好的品德素养。

1、让教学情境成为美的鉴赏过程。

2、让语言交流成为美的传递过程。

3、以活动设计来预设美的因素。

三、在品德的养成实践中创造美。

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长期而有效的行为实践,因此也可以说学生的品德建构是一个漫长的养成过程。如果学生总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静态地分析别人,知道了应该怎样怎样,获得的只是理性认识。而这种缺乏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的纯理性认识往往是不牢靠的。因为现实生活是动态的,是复杂多变的,还应让学生有亲身实践的体验,在体验中让学生发现人性中的道德美、人格美。使《品德》课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扫除空洞说教,让学生在虚拟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直接感受体验。在《品德》课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实现着自己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对道德观念的认识必定会更深刻、更持久。

教育家皮亚杰也说过:“儿童的认识全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只有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才能提高学习者的道德素养。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通过活动能让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体验,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能内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感想,引发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人的发展。而《课程标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活动性。它从教师的角色和任务、课堂教学的形式以及课程评价方式的转变等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活动性。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解教材;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脑动手,并产生道德情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生成。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主体实践活动中体验与创造是《品德》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

总之,《品德》课教学呼唤美的情境、美的生活、美的实践,以及一切美的因素,让我们重视美的手段,将德育蕴含在美的情境之中,以美感人、以美动人、以美育人,让孩子们从小体会到人性中的善,在五彩多姿的美的教育氛围中达成美德的建构和人性的升华。

篇7: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更偏重于未来公民的基本审美素质培养。现代教育对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美育呢?

(一)教学结构要系统化

事物的有机统一性、完整性是美;反之杂乱无章、残缺不全、苍白无力则不美。教学结构也是同样需要完整、严密。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和课程的总目标有机统一,教师应对学年、学期的课堂教学作一个预先规划,每一单元要突出重点,每一课时都要设计完整严密,千万不可上到哪里就哪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这一课时的内容无法完成,也要进行巧妙的过渡,并在下一课时及时、合理地解决好。

教学结构的系统化还应体现在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强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可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美的教育。

(二)教师的教学风格要稳定

变幻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应不断摸索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

(三)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

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相应地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都应该具有多样化。

(四)教学活动要有节奏 节奏是指均称的有规律的进程,强烈的节奏感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传达和感受活动,应有高低起伏,强弱快慢,急缓张驰的变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引人入胜,笔者认为教学活动的节奏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教学语言要富有节奏感

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调的声音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很快进入抑制状态。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感,教学语言节奏感是指在教学进程中,由教师内心情感而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其语速应快慢适中,语调要高低有别,节奏要板眼分明,做到快而清晰,慢而紧凑,高而不躁,低而不咽,疏密相间,张弛适宜。在讲授重点和深奥之处应放慢语速,增强音量,在一些容易之处,可加快语速。

2、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注意疏密

教学传授的信息有疏有密,时间的分配要有多有少,这样就会造成一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学生产生精神的愉悦。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即分散了学生最佳的注意时间,使感知强度减弱,造成浮光掠影,浅薄表面,又使学生兴趣索然。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学生很快地将白杨与建设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后面的学习中,教师就能很好的把握节奏,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白杨”这一形象的美。

3、课堂组织要处理好动静的关系

这里说的静指的是教学活动中相对安静的聆听或思索;动指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活跃状态,如热烈的讨论,竞赛等。一味地静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一味地追求动,往往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沉闷或混乱的课堂都是不美的,只有两者和谐而有机的统一才能即保持课堂的朝气,又维持课堂的秩序。

(五)教学气氛要富有情趣

教师进入课堂就应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这样学生自然就有精神,并以高度的注意力、热烈而紧张的情绪听课。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应多采用交流式、探讨式的方法,拉近师生的关系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开门见山,烛照幽微,真诚坦率;或讽喻旁敲,温情含蓄,启发等待;或侃侃而谈,如叙家常;或庄,或谐,或抑,或扬,使每个学生感到师生关系的和谐,如坐春风,同时还要分散难点,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总之教师应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形成课堂精神环境美。(课堂精神环境美,指的是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配合默契,融于一体,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六)教学手段现代化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

(七)课堂教学要结合课外阅读欣赏

课堂美育光靠课内的若干篇文章来开展是有限的,只读课本,不广泛涉猎是不够的。课内是流,课外是源,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小美文,让学生颂读,使他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教师可利用课堂前5分钟由学生带读并讲解一首古诗

(八)适时地组织创作,在创造中体验美

创造活动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同寻常的,它比一般的审美活动的美感更强烈更深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能引起主体认知系统最大的主动性,使其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并使求知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课堂教学要适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中体验美。

课堂教学中由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去细细体味,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感染力,创造力)会有大大的提高,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篇8: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我们在欣赏作品时,对其中的艺术形象必然会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反应, 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愉快和陶冶。由此可见,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有着天然的、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审美教育这一神圣使命。

一、指导学生朗读,培养 审美意识

要体味作品的美,要从朗读开始。诗歌是很讲究音韵节奏美的,在教学中学生较容易感受到,而在散文中就需要用心去感受。

如朱自清先生散文《春》一文中“春风图”的描写,写出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朗读时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在停顿、速度、节奏、语调上加以指导,让读者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仿佛感觉到春天的柔和,闻到春风的芳香,看到一幅美丽的“春风图”,从而得到美的感受。悦耳的语音、起伏的语调、适宜的节奏,可以激起学生对美的内容的兴趣和追求, 发挥出文学作品高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语言形象跃然纸上,使学生充分感受美。

二、品味作品的语言,培 养审美感受力

文学作品属于语言艺术,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不像美术、雕塑、舞蹈,直接由视觉感知其形象,语言只有经过感知才能再现形象,

如《爱莲说》一文,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句子进行赏析,启引学生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志行仪态等方面去感知形象,使学生意会到莲高洁可爱的品格,由此对莲所象征的有坚贞气节的君子产生敬仰。

语言的美有时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各种语言的美,我常常用形象的比喻来描述不同语言给人的不同感受。比如,用学生喜欢的演员作喻: 就语言之美而论, 《阿房宫赋》有如关之琳,艳丽无比; 《空中楼阁》有如梁咏琪,清秀可人; 《项脊轩志》有如林凤娇,朴素清雅。

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的审美氛围之中,让他们深入地感受文章所展现的自然美,真正了解文章的语言美,透彻地领悟文章蕴涵的情感美。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拓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充满诗意的美文,我在讲授此文时,先找了一名学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让其他同学闭目聆听,品味五幅春景图,并尽量想象画面内容。结果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纷纷借助想象的翅膀对美的形象进行新的挖掘,好词、好句、好景层出不穷,为这篇美文增添了合乎情理的新意境,实现了知识共享。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计算机等教学媒体把语文课程内容的情景、意境逼真再现于学生面前,同时配以教师、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激发起审美情感,这种不同于日常情感的审美情感可使学生形成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审美教育,加强对学生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努力在教学中寻找美的音符,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其自觉地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新课改呼唤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利用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一篇:效力表现下一篇:第一次洗衣服三年级学生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