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阅读教学

2022-09-10

阅读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也是最佳的途径。比较听讲和阅读两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效果, 阅读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 新时代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 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 提倡“终生教育”,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起阅读, 似乎只有在语文教学中谈及, 然而在数学教学中, 阅读也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 新教材图文并茂, 很适合学生去阅读, 也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近年来, 阅读理解题成了高考中的新亮点, 如2010年各地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上海卷第12题, 北京卷第20题, 辽宁卷第20题, 江苏卷第19题等等, 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 很多学生对此类题感到难以下手, 搞不懂题目是什么意思, 这是数学阅读能力差导致的。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已将数学阅读设定为专题课,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1 课堂中渗透数学阅读

叶圣陶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 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 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 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去。有些教师常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打开课本, 学生也只有在作业中碰到问题时才翻开数学课本, 缺乏数学阅读的习惯。这种状况减少了学生与数学教材接触的机会, 有时代替了学生的思考, 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重视数学阅读, 丰富数学语言体系, 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

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数学阅读往往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很少有学生会把读数学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 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 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 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 最后上升为乐读。

重视教材例题功能, 阅读例题, 规范解题过程和数学语言, 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通过学生对教材中例题的阅读, 先自己归纳解题思路, 再集体讨论, 教师适当补充, 形成相应知识点的一般解题步骤,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以此来规范学生内在的思维模式, 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的提出是有根据的, 它不是一种技巧性处理, 而是集中反映了应用数学规律解决某一类问题的特殊需要。解题过程中, 还要学会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在平时训练中发现, 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常犯以下错误:

⑴用方言土语说明问题, 影响了数学知识的严谨性, 且不便于交流。

⑵追求词语的丰富、华美、以词害意, 破坏了数学语言表达得准确、严密、精炼与规范。

⑶缺乏严密的逻辑性, 不能前后连贯, 上下承接, 推导有致, 显得思维混乱。无条理性反映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清楚。

⑷不能准确使用数学语言, 表达中常用的插入语、关联词等。

⑸有时偏重于语义内容的处理, 有时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结构, 不能恰当处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产生上述错误一重大原因就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阅读过少, 无法使用数学专用语言, 解决实际问题。在阅读教材中, 我们应有意识的要求学生用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叙述自己的认识, 并从中发现问题。

2 探究有效的阅读方法

以“疑”导读。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 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在指导阅读时, 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 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老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地提出质疑, 使学生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

以“议”促读。以“议”促读就是读读议议,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问题, 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 从多个不同的侧面, 用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以“比”引读。以“比”引读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 来掌握课本知识, 边读边比可以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 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 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

3 有效阅读的注意点

数学是一门语言,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无歧义的特点, 但数学符号往往内涵丰富, 具一定的抽象性, 尤其是符号语言和图式语言跟自然语言差别很大, 这就给数学阅读带来一定难度。阅读过程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是一个内部言语的转化过程, 是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同时, 数学阅读要求读写结合, 认真细致。数学阅读应是一种主动式的阅读, 要求手脑结合, 通过思维或推演主动预测或概括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 而不是直接去阅读结论。

在阅读教学中, 除了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 精心组织问题, 选择阅读指导方法外, 还有几个问题需特别注意:

(1) 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控制阅读进程, 时间太长, 影响教学进度, 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时间太短, 学生来不及思考, 阅读也就会流于形式。

(2) 及时反馈阅读信息.教师可采用提问、练习、互相讨论等方式加强信息交流, 检查阅读效果., 随时发现问题, 使指导更具针对性.

(3) 要鼓励学生主动地阅读, 课内读, 更要课外读, 不仅读课本, 还要学会选择参考读物, 指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把读书心得上升为数学小论文。“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学生阅读之前, 教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 可以启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4) 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安排阅读。一开始, 学生阅读能力较弱, 可采用讲读结合的方式, 设置较详细的导读提纲, 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当学生阅读能力相对较强时, 可适当精减导读提纲, 减少讲读。

(5) 要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摘要:阅读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 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使学生认识阅读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阅读,重要性,能力培养,探究

参考文献

[1] 万福, 丁建福.教育观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1]万福, 丁建福.教育观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2] 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2]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3] 丁石孙, 张祖贵.数学与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3]丁石孙, 张祖贵.数学与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4] (美) M.克莱因.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4] (美) M.克莱因.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上一篇:浅谈篮球比赛防守中假动作的运用下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越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