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2024-04-15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精选6篇)

篇1: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基本语法项目(40项)

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 学习

汉语

 定语、状语、补语

我的朋友学习汉语

他认真地学习汉语

他学得很好

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怎么去?

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

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区别:A还是B ?

// A或者B

4.定语:1.的 + 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领属关系)

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

3.动词„的+名词:这是我买的书。/ 看电影的人很多

5.状语: 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5.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

6.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7.动态助词“了”: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

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过去:动作已经完成)

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

(将来: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

8.语气助词“了”

(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9.语气助词“了”

(二):名词 / 形容词 / 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

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10.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1.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11.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1.现在,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还要继续)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不再继续)

12.动态助词“着”: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的持续)

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状态的持续)

13.动态助词“过”:动词+过(表示过去的经历): 1.我去过日本,没有去过美国。

2.正反问:你去过北京没有?

14.表示动作的进行:“在、正、呢、在---呢、正(在)---呢、---着---呢”:

他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 他看书呢。/ 外边(在/正)下着雨(呢)。

15.连动句(有两个以上的动词):

昨天他去书店买了一本书。(“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

16.兼语句:第一个动词是表示要求、命令的“请、让、叫”等:

A请 / 让 / 叫 B + 动词

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17.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

1.宾语是处所词语: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来、去”在最后)。

明天他回北京来。// 刚才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有两种形式:

*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昨天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客人已经来了,你快倒茶来!

18.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1.宾语是处所词语,“来、去”也在最后。

他走回家去了。// 他站起身来

2.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一般有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了)一本书。// 他拿出(了)一本书来。

3.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了)。

4.表示要求:你拿出书来!

动词:懂、见、完、到、开、上、给、在、成

19.结果补语:动词

+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20.可能补语(表示能力或可能):动词 + 得/不 +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1.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 // 这个字我总是写不对 2.可能:他们明天回得来,我们明天回不来。

禁止:你病了,不能出去。/ 我知道这件事,但是不能说出来。比较<

没办法:外边在下雨,我没有伞,出不去。/ 我知道,但是说不出来。

21.程度补语:动词+得 / 不 + 形容词(说明“怎么样”)

1.动词后没有宾语:他学汉语,他学得很好。

2.动词后有宾语的三种形式: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宾语提前)

22.时量补语:动词 + 时量补语(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1.持续性动词有三种形式:我学汉语学了一年。(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动词+时间+宾语)

汉语≒我学了一年。(宾语提前)

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动词+宾语+时间)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我等他等了十分钟。/ 我等了他十分钟。4.副词或能愿动词放在重复的动词前:我学汉语只(要)学一年。

23.动量补语:动词 + 动量词“次、遍、下---”:

1.动词 + 动量词 + 事物宾语:

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2.动词 + 人称代词宾语 + 动量词: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24.用“比”字句表示比较:

1.A(不)比B + 形容词: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

2.A比B更 / 还 + 形容词 / 心理类动词(喜欢、觉得„„):

形容词:我很高,他比我更 / 还高。

心理类:我喜欢锻炼,他比我更 / 还喜欢锻炼。

3.A比B + 形容词 + 数量 // 一点/一些 // 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 // 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 + 动词 + 数量:

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A比B + 动词 + 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

我比他来得早(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我来得比他早(一点/一些 //得多/多了)。

25.用“A跟B(不)一样 +(形容词)”表示比较:

我跟他(不)一样高。

26.用“A有(没有)B这么/那么 + 形容词”表示比较:

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那么)高。/ 他有你(这么)高吗?

27.“把”字句:

1.形式:主语 + 把 + 宾语 + 动词 + 其他成分

2.语义:说明移动、变化、产生的结果

我关了门——我把门关了。

3.动词+“了”、“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宾语”等,不能用可能补语。

我把门关了。/ 我把作业做完了。/ 你把箱子拿上来。/ 你把这本书给他。

不能说:今天,我把这书看得完。

4.宾语一般是确指的、双方都知道的:你把这本书(*一本书)给他。

5.能愿动词 / 否定词 / 时间副词在“把”的前边:

我要(没)(已经)把这本书给他。

6.动词后有结果补语“在、到、给、成、作”,一般要用“把”字句:

我把汽车停在学校门口。/ 我把汽车停到学校门口。/ 我把笔还给老师。

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王老师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

28.被动句:

1.“被”字句:主语 + 被 / 让 / 叫 + 宾语 + 动词 + 其他成分

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有时施事可以不出现)

我的词典被人借走了。(有时用“人”,表示不易或无法说明的施事者)

2.意义上的被动句(无标志):信写好了。// 练习做完了。

29.“是---的”:

1.强调已经发生的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他是昨天来的。/ 他是从北京来的。/ 他是坐飞机来的。

2.表示态度、观点:

你打人是不对的 // 我认为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30.动词重叠:

1.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一”:这个问题,我要想

(一)想。

2.已经完成,单 /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3.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 一)研究。4.表示“正在”的意思,动词不能重叠:他正在听(* 听听)音乐。

31.形容词重叠:

1.单音节:AA

// 双音节:ABAB 2.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她穿得干干净净的(*很干干净净)。3.单 /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

一双大大的眼睛 / 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 / 他的脸红红的 / 他们都高高兴兴的。

32.概数:

“多”:

数词后是“0” :---多+量词:三十多斤

数词是“1~9” :---量词+多:三斤多

33.“就”和“才”的区别:

1.“就”表示早、快:学校八点上课,他七点半就来了。

2.“才”表示晚、慢:学校八点上课,他八点半才来。

34.“又”和“再”的区别:

1.表示“过去”重复用“又”:他前天来了,昨天又来了。

2.表示“将来”重复用“再”:今天我来了,明天我要再来。(还要来)

3.表示“有规律”地重复:明天又是星期天了。// 明天他又要来。

35.“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1.有一点儿+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

2.有一点儿+动词: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3.动词+一点儿(宾语):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4.形容词+一点儿(比较):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

36.越---越---:

1.主语相同: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37.越来越---:

1.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2.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心理、认知类动词)

38.一---就---(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

1.主语相同:我一下课就回家。2.主语不同: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39.定语的顺序:

名词 / 代词 + 指示代词 + 数量词组 + 修饰性形容词 / 名词 + 中心语

爸爸 这 两个 好 朋友…。

公司 那 三个 重要的 部门…。

你 这 四本 汉语 词典…。

她 那 五件 漂亮的 丝绸 衣服…。

40.状语的顺序:

时间 + 处所 + 范围 + 程度 + 情态 / 方式 + 介词词组 + 动 / 形 我们 昨天 在家里 都 很 高兴地 给他 打了 电话。我们 前天 在学校 只 十分 简单地 跟他 谈了谈。他们 都 对我 很热情。

* 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只要---就---只有---才---如果---就---

一---就---

不是---而是---连---都(也)---既然---就---即使---也---无论(不管)---都(也)---

备课

1.对教学对象与材料的分析

(1)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语言技能、已学知识

(2)分析教材体例:生词、课文、语言点、注释、练习的组合及其编排顺序

* 生词:义项、词性、复现率 * 语言点:个例、多处出现

* 词语例释:单个词语、词语辨析(同义词、反义词;意义、用法)

* 注释部分:句型、文化、科技、经济„„ * 练习内容:形式、重点、题量

(3)确定学习重点和难点:

* 既是课文中安排的,又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是—不是—是不是

* 学生易受母语干扰的:我是很忙

* 学生不易辨别,或容易混淆的:马上——立刻

* 某一种表达功能常用的句式或句子:感谢、道歉

* 有关中国文化习俗或价值观念的:讲人情、拉关系

2.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1)用什么方式引出课文内容、新语言点?(2)各环节如何过渡?

(3)词汇、语法、篇章各部分如何衔接?

(4)新语言点的学习用演绎法,还是用归纳法、类比法?(5)怎样设计情景进行训练?(6)如何检查学生是否明白、会用?

教案的构成要素

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目标”是笼统的,比如:能正确地辩音辩调,扩大词汇量,掌握新的表达 方式,加强口头和笔头成段表达的技能训练。

“要求”是具体的,如:学习多少个词语,掌握多少个语法点,能运用某种 句式进行会话。

* 可以将目标与要求合在一起写,所用的动词是:

学习、掌握、了解、理解、拼读、区别、分辨、使用、运用、表达„„

2. 课时分配,以及分课时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篇课文需要多少课时,每节课需要完成的内容与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 的进度该怎样掌握,如何处理预定内容与临时调整的问题„„

3. 教学重点:

要抓语言项目: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

主要是动词、形容词、虚词,句型、句式

4.教学方法(包括辅助教学手段)

直接法: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解释„„ 直观法:教具、图表、动作、表情、多媒体课件„„ 情景法:设计情景、利用实地情景„„

其他:

模仿、重复、替换、对比;问答、启发、引导、归纳、演绎„„

5.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时间分配):

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以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 为基础。语言课的教学有五个主要环节:

* 一般步骤: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 * 需要确定:各环节所占的时间比重、内容与方式(以100分钟为例):

1)组织教学:2分钟~5分钟

* 点名、问候、用轻松的话题活跃气氛、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 内容导入: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景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

方法:提问、回忆、讲述、对比、游戏„„

2)复习检查:10分钟~15分钟

检查与巩固:听写、快速问答、复述、讲解作业中的问题„„

3)讲练新课:70分钟~80分钟(讲:三分之一,练:三分之二)

强调精讲多练,注重运用,师生互动;板书设计,情景操练„„

一般顺序:朗读——词语讲解——分段——提问和回答——归纳段落大意

——讲授语法点——操练

4)新课小结:2分钟~5分钟

归纳总结新的语言点、重点内容„„

5)布置作业:2分钟~5分钟

造句、作文、复述、预习„„

篇2: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 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 还是)听音乐。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一本书。| 他拿出一本书来。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 去”前:

你拿出书来!

11.程度补语

形式:形容词 + 极了/ 得+不得了 / 死了/ 坏了 / 得很 / 他高兴极了。| 我累得不得了。| 我饿死了。

12.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

形式:动词 + 得 / 不 +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 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13.情态补语

形式:动词 + 得 + 非常 / 很 / 比较 + 形容词(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

他跑得很快。

多了(2)动词后带有宾语的形式:

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宾语提前)

14.时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1)持续性动词的三种形式: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重复动词)我学了一年(的)汉语。(动词+时间+宾语)汉语我学了一年。(宾语提前)(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动词+宾语+时间)(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钟。(重复动词)

我等了他十分钟。(动词+人称代词+时间)(4)副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重复动词前边:

我学汉语只学一年。/ 我学汉语要学一年。

15.动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数量)

形式:动词 + 动量词(主要是“次、遍、下”)(1)动词 + 动量词 + 事物宾语:

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2)动词 + 人称代词宾语 + 动量词:

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存现句

形式:处所词语 + 动词 + 名词(1)表示存在:墙上有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17.动态助词“了”

形式:动词 + 了

说明:“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与时间无关): 昨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饭去学校。平时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18.语气助词“了1”

形式:“了”在句尾。说明: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19.语气助词“了2”

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变化:

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他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20.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

说明:表示动作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习一年。(还要继续)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不再继续)

21.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说明:表示动作或事情很快会发生)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22.动态助词“着”

形式:动词 + 着

说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持续、动态)房间的门开着。(状态持续、静态)

23.动态助词“过”

形式:动词 + 过 说明:表示过去的经历

我去过北京,没有去过上海。

正反问:你去过北京没有?

24.在 / 正在 / 正 + 动词„„(呢)

说明:表示动作的进行

他在看书(呢)。| 他正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外边在下着雨。| 外边正下着雨。(可以跟“着”一起用)

25.连动句

形式:有两个以上的动词

昨天他去商店买了东西。(“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

26.兼语句

形式:A请 / 让 / 叫 B + 动词 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2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1)A(不)比B + 形容词

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2)A比B更 / 还 + 形容词

我很高,他比我更 / 还高。

(3)A比B + 形容词 + 数量 // 一点、一些 // 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我比他高一点。我比他高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 + 动词 + 数量

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比”字句中有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

我比他来得早。

我来得比他早。

28.用“A跟B(不)一样 +(形容词)”表示比较

我的书跟他的书一样。| 我的书跟他的书不一样。我跟他一样高。| 这个房间跟那个房间不一样大。

29.用“A有 / 没有B(这么 / 那么)+ 形容词”表示比较 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高。(或:我没有他那么高)他有你高吗?(或:他有你这么高吗?)

30.动词重叠(表示时间短,或尝试)

(1)动作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可不用“一”: 这个问题,我要想想。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2)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

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 一)研究。

(3)动作已经完成,单音节 /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

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4)用“在”、“正在”等表示动作的进行,动词不能重叠:

他正在听(×听听)音乐。

31.形容词重叠(有生动、形象的作用)(1)单音节的重叠形式:AA 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2)双音节的重叠形式:AABB 这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

(3)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

一双大大的眼睛 / 他的脸红红的。(4)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

她穿得(× 很)漂漂亮亮的。

32.“把”字句

形式:A把B + 动词 + 其他成分

语义:说明移动、变化或产生的结果 我把门关了。(动词后用“了”)

我把作业做完了。(动词后用“结果补语”)你把箱子拿上来。(动词后用“趋向补语”)你把这本书给他。(动词后用宾语)注意:

(1)“把”字句里不能用可能补语:

× 我把这本书看得完。

(2)宾语一般是确指的,或双方都知道的:

你把这本书(× 一本书)给他。

(3)能愿动词 / 否定词,放在“把”前: 我要把这本书给他。| 我没把这本书给他。

(4)动词后有补语“在、到、给、成”时,常用“把”字句:

我把车停在门口。|我把书放到桌上。

我把笔还给他。|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33.被动句

(1)用“被”的“被”字句:

形式:A 被 B + 动词 + 其他成分 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我的钱包被人偷了。

(2)不用“被”的被动句:

饭吃完了。| 信写好了。

34.“是„„的”

(1)强调已发生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

他是昨天来的。他是从北京来的。他是坐飞机来的。

(2)表示态度或看法

我认为,你打人是不对的。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35.越来越 + 形容词 / 心理类动词

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

36.越„„越„„:

(1)主语相同: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37.一 „„ 就 „„

说明:表示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1)主语相同:我一下课就回家。(2)主语不同: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38.“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1)有一点儿 + 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

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2)有一点儿 + 心理类动词:

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3)形容词 + 一点儿(表示比较):

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4)动词 + 一点儿 +(宾语):

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39.定语的一般顺序

名词|代词 + 指示代词 + 数量短语 + 形容词/名词 + 中心语 学校 这 两个 新 学院

她 那 五件 漂亮的 丝绸 衣服 40.状语的一般顺序

时间 + 处所 + 范围 + 程度 + 情态/方式 + 介词短语 + 动/形 我们 都 对他 很热情 我们 在学校 非常 认真地 跟老师 学汉语 我们昨天 在家里 都 很 高兴地 给他 打了电话 ============================= 注意:1.“也”+ 别类副词:

我学汉语,他们也都学汉语。/ 我常去公园,他也常去公园。2.别类副词 + 程度副词:

我们都很喜欢他。/ 他们也非常努力。3.时间副词+介词短语:

我正在给他写信。/ 他已经从国外回来了。4.时间副词+形容词短语:

他常常热情地帮助我。/ 他总是认真地学习。5.表示重复的副词“也、又”+否定副词:

我明天也不来。/ 他昨天又没来。

6.否定副词 / 时间副词 / 能愿动词 +“把、被、让、叫”构成的 介词短语:

他没把书还给我。/ 我的书已经被他借走了。/我能把这件事做好 7.时间词语 + 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

我下午两点从学校出发。

8.表示空间、共同的介词短语 + 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

他在电话里对我说了这件事。/ 我跟他一起给老师写了一封信。9.能愿动词 + 介词短语: 我本来想跟他商量这件事的。/ 他愿意为大家表演节目。10.表示重复的副词“又、还”+ 能愿动词:

他的病好了,又能来上课了。/今年我来了中国,明年我还要来。11.能愿动词 +“常常”、“再”:

你应该常常复习课文。/ 那个地方太美了,我要再去一次。12.“就”+“都”/ 能愿动词:

吃完饭我们就都回家了。/ 你打电话给他,他就会来的。13.“再”、“就”+“把”字句

/ “被”字句:

这本书今天不用还给我,明天再把它还给我吧。

明天你来的话,就把照相机带来。

你要努力一点儿,不要再被老师批评。

他刚吃完饭,就被同学叫走了。14.形容词短语 + 介词短语:

他高兴地对我说了这件事。/ 他满意地把东西买走了。15.时间词 + 表时间介词短语 + 表时间的副词

* 他最近常常感冒。

* 我从现在起永远不吸烟了。

* 他昨天从早上七点一直睡到下午四点。

* 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只要---就---,只有---才---,如果---就---

| 一---就---

|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既然---就---

篇3: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传统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个角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面对的对象是留学生, 所以传统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一般是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来分析语法现象的, 其特别注意这三种要素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系统性特点, 在教学中注重这三者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一) 句法

句法结构是语言的骨架, 是传统汉语语法教学的中心。句子在语法中, 可以为静态化的语言单位, 又可以为动态化的言语交际单位, 句子是语法教学中不可轻视的环节。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 熟悉、了解词语如何成句, 以及成为何种结构特点的句子, 是学生提高汉语水平非常重要的一步。学习语言与掌握语言不同, 留学生不可能全部依靠掌握语言的语法或规律来熟练地把握句法规则, 但是如果自觉地、有意识地去不断学习则有可能会实现这个目标。因此, 留学生汉语水平要想有明显的进步, 句法教学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之间可谓有着系统而紧密的联系。传统的句法教学包含的因素比较多, 诸如词、短语的句法分类、汉语特有的句法手段、句型分析, 等等。经常有留学生认为“詹鹏去了武汉”“詹鹏去武汉了”“詹鹏去了武汉了”意思一样, 族出版社, 2006, 45.

(6) 刘永刚.20世纪中国民族地区政治发展论略.新疆社会科学, 2008, (5) .

(7) 王鉴, 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 50.转载自国家教育委员会民族教育司编.民族教育文件选编.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91.

(8) 参见程红涛, 孟铸群主编.中国民族教育论丛 (三) .民族教育编辑部:83.

(9) 钱民辉.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教育投入与回报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 1998, (2) .23.

(10) 参见尹可丽.傣族的心里与行为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5:80, 87.

(11) 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12) 费孝通.“民族生存与发展”, 《费孝通文集》第十五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1:395.

(13) 王鉴, 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搞不清“狼来了”和“来狼了”有什么不同, 其原因就是他们还没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律。不同民族在表达同样一个语法意义时, 都会各自存在不同的处理方式。因此,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汉语的民族习惯, 有目的地、时常性地将相应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设计中。因此, 老师可以在学生已掌握相当汉语材料的基础上, 适当讲解一些语法, 以期达到促进教学质量目的。

(二) 语义

语义揭示的是语言结构体所表达的内容。在我国, 传统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早就认识到了语义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关键性。从本质上讲, 创造语法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晰更规范地表达语言的含义。汉语作为分析型语言, 它更多地依赖语义组合, 而不像英语一样有着复杂而丰富的形态变化。因此, 汉语语法是建立在语义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语义研究到位, 是语法教学的关键。很多的汉语句法结构上的问题都是受语义限制的, 语义上只要稍稍有所侧重, 句法上就会有着鲜明的反映。例如“他把面包吃了”“面包被他吃了”“面包, 他吃了”这三个句子的含义几乎相同, 只是, 通过“把”字句、“被”字句和主谓谓语句表达出来, 其所侧重强调的内容在语义上就鲜明地区别出来了。“语义教学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但由于语义的不易把握, 语义研究往往成了最薄弱的环节, 因此, 传统中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在现实教学中, 往往重视语义的成分和指向, 以及重视其特征、多义现象等方面的研究, 其目的是增强语法的解释力。

(三) 语用

语用侧重的是表达, 它是在人类言语生活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 它以语言交际功能为依据, 属于语言风格类型, 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是应社会交际等方面的需要而产生的。

从交际形式来看, 我们汉语的语体一般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在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 教师一般习惯性地重视书面语体, 而忽略了口语语体。因此出现一种现象就是留学生在教师的这种惯性教学中, 往往不会运用自然流利的口语和别人进行交谈, 这不仅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影响到教师的书面语体教学。语境是检查语言运用效果的依据, 同时也是进行语言活动的依据。在句法语用出版社, 2006, 25.

参考文献:

[1]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

[3]王鉴, 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5]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6]何润.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和发展规律[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2.

[7]程红涛, 孟铸群主编.中国民族教育论丛 (三) .民族教育编辑部.

[8]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教学中, 如果能利用语境因素, 在语境中讲求并验证语言运用的效果, 将会立竿见影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能力,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汉语。在我们国家, 一般人们见面习惯问对方吃饭了没有, 而外国人见面打招呼则喜欢谈论天气, 因此可设想这样一个语境:西北大旱, 却久晴不雨, 一留学生对一位盼雨心急如焚的老农这样打招呼:“要是下一场雨该多好啊!”这同他在课堂上与自己的汉语老师或同学如此打招呼时产生的交际效果及心理感觉是不一样的, 尽管语境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语言生活中的重要性都是不容忽视的。

二、传统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 忽视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不同于学术上的汉语语法, 其特殊性首先在于它面对的对象是外国人, 外国人一般都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其次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只是帮助外国学生理解所学的语言现象, 而非让它们掌握语言知识或语法现象。因此,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比传统的汉语语法教学语法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更注重实用价值。传统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不注重对实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它所关系到的内容不是语言的自由运用和教学语言的语法构成规律, 它所涉及的侧重点是规律性, 而非实用性和解决学生的语言交际困难。如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往往是教学生划分汉语词类、划分宾语与补语, 或者关注汉语中的各类句型结构等基础知识, 并局限于基础语法的讲解和中外语法比较等。因此传统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大多是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汉语时, 让他们填鸭式地分析常出现的语法错误或是让学生听自己讲解一些汉语语法方面的术语等。因此传统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总是拘泥于理论语法的理论性和系统性, 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

(二) 教学内容复杂化

教学内容复杂化是指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总是不能灵活自如地将复杂又抽象的语法内容通过教学手段化解为简洁生动的、浅显又极具条理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和消化。如教师在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中常常用到语法术语, 却很少运用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又新鲜的实例, 把抽象的语法规则用简单又浅易的句型模式概括出来。比如在初级阶段的语法教学中, 传统教学往往忽视了操作训练的步骤, 过多地强化语法规则的讲解, 甚至很少利用语法格式进行造句或进行口语交际等反复练习。在教学和练习中, 教师往往不注重内容的选择和准备, 往往很少选择那些富有时代感又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句式, 很少选择那些句型简短、内容有趣又充分的标准句式, 也很少以人们日常生活的口语例句来作为讲授语法规则的例句, 更很少以典型的极富汉语特色的语法句型作为例句。因此, 传统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不仅延长了学生理解接受的时间, 而且使原本丰富多彩的课堂变得单调乏味, 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马上学有所用。

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方案

当今, 在汉语国际性地位越来越高, 汉语国际化需求日渐增长的形势下, 为加快汉语国际推广的速度, 我们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不仅要适应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 而且要适应海外的汉语教学环境。因此, 新的语法教学不仅应顺应时代的需求, 而且应突破传统教学对语法知识的重视, 注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模式的改革, 比如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实行以下方案。

(一) 例子化教学———用学生能懂的方式讲解语言点

汉语语法中许多看似不合语法的表达形式, 归根结底是不合语用。那么落实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活动中, 就是教师对语法规则的解释, 不但要说明结构规则、意义, 而且要说明用法。在说明用法时该怎么结合学生实际, 用生动而富于交际性的典型例子来实现, 才是教学的关键。例如对汉语助动词的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例子化的教学这样讲:首先解释清楚规则:助动词包括“可能、得、想能、会、可以、应该……”等词, 它属于真谓宾动词。它的特点有:不能带体词宾语;不能重叠;不能带“了”“着”“过”等后缀;只带谓词宾语;只能放在“……不……”的格式里;还可以单说, 并且认为“能、能够、可以、会”表示主观能力做得到做不到和客观可能性。比如:“王力能做出一桌丰盛的晚餐招待朋友” (主观能力) , “看天气好像要下雪了” (客观可能性) 。在教学中, 还应从语义上分清“能”与“会”在语法运用上的区别。如应对学生讲清楚“能”表示“能够”、“可以”, 有时还可以表现为具有某种资格或某种能力或本事。又如:“你能帮我拿一瓶果汁吗?” (能够、可以) “我一天能做三份兼职。” (有能力) “这个座位, 长辈能座, 晚辈不能座。” (有资格) 而“会”则可以解释为“掌握了某种本领, 以及将要发生或出现某事”。如:我会唱一首动听的歌曲 (掌握唱歌的本领) , 他一定会去北京。 (“他去”将要发生)

(二) 生活化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法是对言语的系统化, 同时也是对言语的抽象化。如果语法教学过于理论化, 而缺少生活化, 就会导致教学的僵化和呆板, 这样会使得学生在头脑中只会死板地去记忆一些语法术语和语法理论知识, 而体会和感悟不到学习语法为自己的语言和口语交流带来真正的帮助和提高。因此, 教师要使语法教学变得“亲切”和“自然”起来, 就必须使教学富有生活化的色彩, 从而让学生真正爱上枯燥的语法学习。

对外汉语老师不仅要精心备好课, 而且要“备好”好学生,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如对学生的国籍、宗教信仰、文化知识程度、地域风俗习惯及其兴趣和爱好等都应做到了如指掌, 只有充分了解了自己所教授的学生的所有情况, 才能在丰富的生活中选择出新鲜又贴切的事例, 进而融入到教学中, 从而帮助学生记忆, 提高学生语言水平。

如班上组织的学生去北京旅游, 故意不坐飞机, 而是先从广州乘火车到郑州, 又乘坐汽车到武汉, 再转车到北京, 赶了几天的路程, 很辛苦, 很不容易。如在讲副词“终于”时, 我把他们的旅程放进例句“我们终于到北京了”, 这样学生就会明白“终于”的用法。因此, 抽象的语法的讲解如果有了学生的生活事例融入其中, 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使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又充满生机。生活化教学强调在学习汉语时应设置生活化的场景,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生活中或在做事时或在完成任务时有目的地去接触语言、感受语言、习得语言和掌握语言。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复杂的语法结构和抽象的语法知识可以不必单独在课堂上对学习者详细讲解, 并且语法教学也不必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突出和强调, 而是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技巧地将语法内容融入到生活情境的设计中, 融入到学生模仿的生活角色中。这样学生学得也会更加轻松。

(三) 现代化教学———高效率语法情景教学

现代对外汉语教学提倡在逼真的情境中进行语言学习和交际活动, 注重学习者通过逼真的语言情景来学习和了解真实的语言。这不但可以为学生日后在生活中进行语言交流做准备, 而且能引起他们的学习汉语的动机, 并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参与语言交际的欲望,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那怎样才能营造出高效率的语言情景呢?首先, 这要求教师设置出逼真又自然的学习场合, 同时应为语言功能提供恰当的例子, 将其融入到所教的语言知识中去, 以便使知识融于自然又生动的情景中来, 从而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 学而能用。如果教师设计的情景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越生动真实, 学生就越能快速理解教师所传授的信息, 从而激活思维, 激发想象, 并能见景生情而引起表达思想的欲望。因此如果将语法教学与真实情景紧密结合, 在充分考虑语法功能的基础上设计出接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景, 这样将会让学生在生动又自然的语言运用中完成学习任务, 从而达到学习语言形式和掌握语言规律的效果。例如,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景:假如我们开一个派对, 要邀请很多的亲朋好友来参加, 这时他们会如何介绍自己, 以达到彼此认识的地步?要求学习者必须用到“是”字句、“是……的”、“有”字句、“比”字句等语法点。这样他们就会带着目的或任务来造以下句子:如介绍人物:“你好, 我来介绍一下, 这是吴明, 口天吴, 明天的明。 (“是”字句) ”大家认识一下, 这位是韩国的王菲, 这位是日本的汪阳。 (“是”字句) 又如介绍年龄、籍贯、家庭:“我今年18岁, 来自新加坡 (名词谓语句) , 我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 (“有”字句) 还有的如介绍教育、工作背景:“我是学中文的。” (“是……的”) “我201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 专业是汉语言文学。 (介

新课程改革中“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理念解析

成旭蓉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甘肃兰州

摘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文化日益受到重视, 数学文化价值也引起了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目前, “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已经被我国列为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十条理念之一, 通过对数学文化各方面价值的分析, 使它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得以体现。因此,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贯穿这一理念,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关键词:数学文化教育价值理念

一、数学文化的含义

1981年美国数学家怀尔德 (R.L.Wilder) 1981年在《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数学》一书中从数学人类学的角度提出了“数学———一种文化体系”的数学哲学观。自20世纪初起, 数学文化价值在数学教育研究中开始得到重视。1988年, 在匈牙利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 数学文化教育成为大会的主题之一。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从人类文化学、数学活动、数学史及中西数学文化等角度对数学文化进行研究。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目前, 数学文化还未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其有如下定义:“一般来说, 数学文化表现为在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方面。它既包括对于人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于人的思维训练功能和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功能, 又包括在人类认识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和所能达到的崇高境界, 等等。”[1]

二、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

数学文化的研究得到了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标准》指出:“通过在高中阶段数学文化的学习, 学生将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 ……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 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当今教育的现实却是, 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动力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学习数学的目的只是通过考试, 数学的学习也变成了机械的重复练习, 从而对数学学科产生了厌倦情绪。教育工作者试图通过词“于”) 上述自我介绍的情景在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在此情景中, 学生一方面可以运用汉语完成“自我介绍”这一学习要求, 另一方面可以掌握几种表达方式和句式结构等语法知识。

在语法教学中注重真实情景, 教师不但要设计出真实又自然的场景, 而且要保证课堂用例既简单, 又实用。所谓简单, 就是教师在举例中尽量不要运用生词和生句, 这样可以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还可以避免打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增强他们的畏难心理;所谓实用, 就是教师选择例子时应来自生活中, 所选择的词语应接近学生的生活场景,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熟悉又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直接运用或举一反三。

总而言之, 如果将真实情景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结合起来, 则不但能帮助学生提升语言交际能力, 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和语言操作能力。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在构建学生第二语言能力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历来受到重视。五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遵循的基本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确立的教学语法教学模式。虽

加强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及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在数学文化观下, 数学教育不仅仅强调数学文化的知识性成分的学习, 更注重观念性成分的感悟和熏陶。

1. 数学的科学教育价值。

从科学的角度考虑数学,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数学语言, 它的基本特点是形式化和符号化。任何事物都是量和质的统一体, 都是自身的量的方面的规律。而数学正是一门研究“量”的科学。各种量之间的关系, 量的变化都可以用数学语言表示。[2]高中生在学习数学时, 应用简炼而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数学中的定理、公理等, 培养学生将显示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解决的能力。数学还是一门基础学科, 为其他学科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数学的发展也为其它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方法。[3]数学的学习不单纯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锻炼数学的思维方法。

2. 数学的应用价值。

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 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应用也日趋广泛。在《标准》给出的19个参考选题中, 二进制与计算机;广告中的数据与可靠性;商标设计与几何图形;电视与图像压缩;CT扫描中的数学———拉东变化;军事与数学;金融中的数学, 等等, 这些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选题都是关于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通过这些具体的实例的展示, 学生能直观感受到数学在当今年社会巨大的应用价值, 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学习数学并不只是为了得高分、考大学, 更重要的是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和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做准备。

3. 数学的人文教育价值。

数学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 从数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给学生讲述数学家的轶闻趣事、数学概念 (或符号) 的起源及数学名题, 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发展过程, 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各种思想。波利亚认为数学教育的意义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即一种文化修养。在整个数学课程中, 都要注意体现数学的社会需要、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 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并使之成为正确世界观的科学基础。[4]

然它有一定的作用和贡献, 但从发展的角度看, 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汉语走向世界步伐的加快, 汉语学习者的层次越来越高, 高级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 对外汉语教学就不能只把重点放在传统汉语教学上, 而需要对语法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给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带来新的气息。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然而传统的语法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不注重学生实际语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复杂化等。因此作者结合自己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实践中的经历, 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模式改革作了初步探索, 并提出了相关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2]鲁健骥.外国人汉语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4, (1) .

篇4: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实践初探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语法教学 教学内容 五步教学法 技巧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

汉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两种语法,一种是理论语法,一种是教学语法。理论语法是对大量言语事实的概括和总结,是言语的抽象,主要面向母语为汉语的本国人,作为一种知识形式进入学生的记忆系统,学生一般不依靠这些语法知识去说话作文。教学语法则是理论语法的“逆向还原”,它是要把理论语法抽象出来的东西再具体化。教学语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对理论语法进行了科学的筛选和程序化的工作,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不是对语法现象进行解释说明,而是教学生用所学语法组织语言,连词成句,连句成篇。这是给外国学生讲授语法知识和给中国学生讲授语法知识的根本区别,适合高效地进行语法教学是提高汉语水平的关键。“有一种简化了的学习路线:先攻发音(学习音标),剩下的只需要两本东西,一本好词典,一本好语法书。”(孙德金2006)这里的“好语法书”就是指好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那么我们教什么?如何教?笔者不揣浅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和原则

我们知道现代汉语是靠语序和虚词构成自身特有的语法体系,这是汉语与靠词形变化为主要语法手段的印欧语系的最大不同。吕文华(2002)指出,语法项目选择和编排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是否反映了汉语语法的特点和是否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无疑“语序”和“虚词”满足了上述两点要求,应当成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主要内容。

1.教句型

汉语语法系统庞杂,首先从哪一个语法点切入?按照什么样的语法体系系统深入地讲解下去?笔者认为针对初级阶段学习者的《汉语教程》(杨寄洲主编)第一册、第二册较好地解决了以上的这些问题,试分析如下:

首先建立留学生对汉语语序的整体概念:以动词谓语句作为系统汉语语法学习的开篇,形成“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双宾句→连动句→兼语句→存在句→强调句”的排序,同时按照“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助词”的教学引入词性和“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的句子成分的学习。这些语法项目之间存在着前后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动词谓语句属于共知范畴,会带来正迁移,接着引入位于谓语动词前面的部分状语,副词充当状语的这一语法点,这对于学生就是新知识,这样新旧知识范畴交替,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加以维护和提升。又如:补语在能愿动词之后出现,因为从双方的心理和交际需要考虑,知道对方“会”做什么,“能”做什么之后,接着就会想到“做得怎么样”,此时补语的出现显得合理而便于教师解释和学习者掌握,这些句子成分如何排列构成汉语的句型是语法教学的重要内容。

最近几年,引起语言学界广泛重视的“构式”研究既包括传统所理解的句子结构形式(尤其是特殊句式),还包括各类语块、构式块、框式结构(circum-construction)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结构体(施春宏2011)。当下汉语学界也正对一直困扰语言教学与研究的特殊句式和句类(如“把”字句、“被”字句、受事主语句、双宾句、存现句、疑问句等)和特定范畴的表达方式(如补语结构、数量结构、指称结构等)进行构式研究。这进一步证明了句型在教学语法中的可独立性和重要性。

2.教虚词

虚词的数量庞大,大多意义相近,用法交叉,但在成句和区别意义中又起着关键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副词、介词、助词是数量最多,教学难度最大,学生也最难掌握的内容。陆俭明先生(2000)指出:“虚词在语言中起着“经络”的作用,其重要性大大超过实词;在汉语里则占有更重要的位置。有研究表明,学生一半以上,甚至80%以上的语法错误和虚词有关,并且存在着严重的化石化现象。一些常见的,最基本的虚词,即使是中高级阶段的学生,甚至已经在中国取得了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仍然用得不好”。如“了”这个最好写,最好认,但却是外国人最头痛最难学的一个字。如果没有“了”的系统学习,就等于抛弃了汉语时态的表达方法,也对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构成了障碍。如:“A我不爱你。B我不爱你了。”B句中的“我以前是爱你的,但现在不爱你了”的意思就是通过“了”在句尾可以表示变化义体现的。还有诸如“不”和“没有”,“又”和“再”,“就”和“才”,“朝”和“向”等等,笔者清楚地记得马真先生整整三个小时给我们讲“常常”和“往往”的辨析,我们才豁然开朗。显然我们不能如此这样讲给外国人听,那我们该如何教?

3.教用法,讲规则

“教用法”就是要把一个语法形式的使用条件说清楚。吕叔湘先生明确指出,一个语法形式“出现的条件:什么情况之下能用或非用不可?什么情况之下不能用?必得用在某一别的成分之前或之后等等”。

如何教用法?不讲或少讲大的语法体系,逐个讲解必要的语法点,不用或少用术语,精讲多练。只有学习者自身明白了应该在什么样的交际语境中,想要表达何种意念时选用与之相符的句型和结构时,才算真正学会了这一语法点。例如“把”字的教学,理论语法要讲什么是“把”字句;“把”字句的结构形式;内部组成成分的相互制约关系等。对于外国学生,只要会在合适的语境下准确地运用“把”字句即可。笔者非常赞同冯胜利、施春宏(2010)提出的针对二语教学体系的“三一语法”,即通过“场景驱动、潜藏范畴、实现法则”来实现语法教学。我们知道“把”字句主要表达“处置义”“致使义”。张旺熹(1991)将“把”字结构的语用规律概括为:“它总是出现于由于某种原因而需要执行某种特定的动作行为,以达到一定的目的这样的语境之中。”那么要表达对一个具体的东西和人加以处置的意思,就可以用“把”字句。通过设置场景,教师演示一系列动作,扔掉一支笔,打开一本书等,写出句子,接着归纳出把字句的核心结构:(S)+把N+V+其他。最后将句法规则进一步细化。学生初次接触“把”字句,头脑中场景、意念、句型相互印证,就能形成较深刻的记忆。endprint

三、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技巧

1.基本模式

这里所说的模式是笔者经过十余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的一些方法和步骤,最常用的模式为五步教学法:(1)设置场景;(2)点拨讲解;(3)归纳格式;(4)练习纠错;(5)细化规则。

教师首先要明确要讲授的语法点是如何将表达意念、表达形式、相应场景一一对应起来的,即在什么情况下要用这样的结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一步:给学生设置恰当的语境。如上文提到的“把”字句,教师做出打开书,擦干净黑板,关上灯的一系列动作,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接着老师逐一说出正确的句子,焦点集中于共有的“把”字。第二步:点拨讲解。“把”的语法解释繁复,此时教师尽量不要用术语,而是提炼出一两个核心的词汇加以点拨式的讲解,点到为止,比如,在解释“把”的语用功能时,简化为“处置”即可,学生一查字典即懂,同时强调具体可见的动作。第三步:归纳格式。(S)+把+V+其他,第四步:大量练习,利用现有场景,鼓励帮助学生自己造句,这中间就会出现一些错误,如学生说出:*我把南京去了。/*他把女朋友想了。/*我把这个字没写对。此时各种错误大量出现,教师要集中力量再讲解“把”的语法错误,在纠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①“(S)+把+N+ V+其他”中的N要是可以处置的具体物品或人,南京这样的地方是无法处置的,通过比较“我把教室打扫干净了”和“我把南京去了”“我把他打伤了”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②V是具体动作动词,表抽象意义的心理动词、“是”“在”等都不能用。③否定词放在“把”的前面。对格式的细化后就基本完成了把字句的教学任务。当然后续还有更复杂的把字句的教学,但不能在初次学习时一拥而上。

2.常用技巧

(1)语法学习之初铺垫一些基本术语。

如何让学生听得懂教师所作的解释是让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手头痛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靠教师自己自身的科研水平,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自己能提炼出核心要点和知识,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对他们的语言水平了熟于心,用他们学过或熟悉的词汇和句子,少用术语、长句。但是笔者发现有些术语学生既好懂教师又好用,所以无需回避,反而要提前铺垫。如:“主观”和“客观”、“具体”和“抽象”、“强调”“描写”与“判断”、“主动”和“被动”、“动词”和“形容词”、“副词”和“连词”,句子成分类的术语: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定语等。这些词在解释众多的语法现象时都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在虚词的辨析上。

如辨析“不”和“没”,分清对主观意志的否定用“不”,对客观事实的否定用“没”,“不”和“没”的最主要区别就掌握了。

辨析“却”和“但是”时,外国人常会造出这样的句子:*我很喜欢她,却她不喜欢我。教师在讲授“却”这个新词的时候,除了意义和“但是”相同之外,更应突出“却”是副词,一定要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这一语法特点的情况下,基本术语能帮助他们一步步地向系统有效地汉语学习迈进,走出汉语难学的困境。

(2)重视同义句式和词语的比较。

虚词因其在语法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容易引起教师的关注,但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实词,特别是形容词和动词,在语义用法上有交叉,教材、词典等注释含混、循环定义比较常见,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教师在备课中没有做好这方面的预设就会遭遇尴尬,如在学习了《汉语教程》第一册下第25课的生词“水平”之后,第二册的第7课出现了“程度”一词,学生就当堂提出了“老师,程度和水平有什么不一样啊?”笔者一时语塞,只好实事求是回答:“现在无法回答,明天给你答案”。再如:

a1她吃饭去了。 b1她回家去了。

a2她去吃饭了。 b2不能说:她去回家了。

那么什么情况下该用“VP+去”的句式?什么情况下该用“去+VP”的句式?a组和b组都是“VP+去”与“去+VP”句式,为什么b2句式是错的呢?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老师该如何回答。这些都需要教师做好准备。

(3)示例的技巧。

学习汉语语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语境下通过大量的举例——例句可以让学习者自己体悟出各类语法结构的不同表达功用,进而准确合体地表达自己的意念。

选择例句要贴近学习者的生活,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有趣、简单、极端、夸张。选择例句时能用短句不用长句,说他们熟悉的校园生活或者美食、明星。如:

他十五岁就大学毕业了。/他五十岁才大学毕业。

“就”和“才”的基本语义区别就显现出现了。前者强调早,顺利;后者强调晚,不顺利。

再如这一类例句:我吃饭。/我爱你。可以在讲授各类语法知识中使用,如讲授汉语句子成分和基本结构时,用主干句“我吃饭”层层递进扩展,可以让学习者对汉语的语序和结构形成完整而正确的认识,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如:

我吃饭。(主语+谓语+宾语)

我在食堂吃饭。(主语+地点状语+谓语+宾语)

我昨天在食堂吃得很好。(主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谓语+补语)

我昨天在食堂吃完了两碗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在讲授一些虚词的用法时,老师稍加指点,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我不爱你了”/“我不爱你”/“我爱过你”/“我爱着你呢”等的区别,借此明确“句尾了、过、着”的异同。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用年轻人关心敏感的爱情做引,辅以调侃的语气,课堂气氛热烈,学习效果显著。

(4)不要有错必纠。

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要尽量鼓励学生敢说、敢写,多说、多写。学生能把自己的意念如实正确地表达出来,别人听得懂就达到目的了。此时,如果我们在语法上过分斤斤计较,有错必纠,容易打击学生说汉语、写汉语的积极性。但对于说话造句中出现的语法错误,教师也要恰当地提出、解释、操练,特别是本课的语法教学重点一定要求学生真正听懂、说对。对于一些习惯性的,非本课教学重点的语法错误,不要刻意指出,可以在重复学生的句子的过程中,不经意地通过加重重音,多次重复的方法提醒学生的错误。如初级阶段的学生常把状语放在谓语之后,说成“我吃饭在食堂、我上课八点”,依笔者的经验学生并非不懂汉语表时间、地点的状语要位于谓语之前,而是习惯使然。

四、结语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的以情境为中心的“五步教学法”,以及对教学语言、示例技巧、难点预设、评价策略等角度总结出一些有益于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对对外汉语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在语法教学中带来帮助和启迪。

参考文献:

[1]杨寄洲.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项目的排序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

[2]孙德金.语法不教什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两个原则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1).

[3]吕文华.对外汉语教材语法项目排序的原则及策略[J].世界汉语教学,2002,(4).

[4]施春宏.面向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构式研究的基本状况和研究取向[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6).

[5]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

[6]冯胜利,施春宏.论汉语教学中的“三一语法”[J].语言科学,2010,(5).

[7]张旺熹.“把”字句的位移图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3).

篇5: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和方法

这个暑假看了《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和方法》这本书,本书从第二语言习得有关的基本理论,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主要类型、环节与模式,汉语名词、量词及其短语的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副词、区别词及其短语的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虚词及其相关短语的教学要点与对策,汉语补语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句式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与许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复句教学要点与策略,语法教学的操练检测及其方法策略这十二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从第四章到第十一章具体扼要地探索了汉语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区别词、虚词和补语、常见句式、语序以及复句的教学问题。

书中的十二点把汉语语法教学中的方法和理论讲述的很清楚,对此我进行了对“有、没有”在比较句中的用法的试讲。教案如下: ·基本思路:

1、通过小游戏引出比较句

2、具体分析展示有、没有在比较句中的用法

3、学生操练

4、总结

·具体内容步骤:

1、通过简单的图片、实物对比引出比较句

2、由比过渡到有、没有

3、有与没有的卡片游戏及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4、总结比较句中有、没有的用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并使用比较句中有、没有的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白有、没有与的关系及其用法

·教学对象: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学过“比”的用法)

·教学设备与教具:电脑、黑板、翻页笔、卡片、实物道具

·括板书设计:

北京比上海冷。

A+比+B+adj.北京有上海冷吗?

A+有+B+adj.+吗?

北京有上海这么冷。

A+有+B+这么/那么+adj.上海没有北京冷。

B+没有+A+adj.·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启发+实践+演示

篇6: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

这里的语法指的是语法规则不是语法知识。我们的教学对象在语法学习方面有哪些要求呢?

1、语法结构规则要细分

为什么说语法规则要细分?因为学生是按照我们教的语法规则去理解和运用。如果规则细分不够,他们就会出现很多语法偏差。而且规则细分要合理,繁简要适度,规则太多,学生难以掌握。

2、对语法意义的描写要准确、易懂

语法规则讲“补语是对动词进行补充说明”,这条解释对教学没什么意义。我们这样解释:“补语主要表示通过动作——(结果)使动作者或动作的对象等发生变化”,然后以具体例子说明,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如:爸爸打死了一只老鼠(爸爸打,“使”老鼠死)。

3、强调用法说明

对语法教学来说,用法研究特别重要。比如补语,我们要告诉学生,如果一个动作有结果汉语就要求把结果表现出来,补语不是可有可无的。在描述性文字和口语表达中更是如此。其它语言很少有类似中文的补语这种语言现象。例如:这只小兔子跑得很快,快是跑的补语,如果省略就成了“这只小兔子跑”,感觉怪怪的。

二、汉语语法问题的几个要点

对外汉语教学中会遇到很多语法问题,如何考虑?我们谈谈下面几点。

1、汉语语法受语音制约,尤其是书面用语,不过语音制约语法的范围是有限的。

2、汉语句法受篇章结构制约很大。下面看一个例子:

“姐姐打破了碗”这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但语境不同,意思也不相同: 1)晚饭后,姐姐整理桌子,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主—动—宾”句(可以没有语境、上文,碗是新信息)2)A:那个绿色的碗呢,怎么不用? B:(那个碗)打破了。

“话题—说明”(那个碗-已知信息,起连接作用)或(那个碗)被姐姐打破了。(说出动作发出者)姐姐把那个碗打破了。(连接得不好)

3)爸爸昨天买了2个漂亮的碗,才用了一次,就让姐姐打破了。(被字句)爸爸昨天买了2个漂亮的碗,才用了一次,就打破了。话题——说明(碗——已知信息,起连接作用)

妈妈昨天买了2个碗,才用了一次,妹妹就打破了那些碗。妈妈昨天买了2个碗,才用了一次,妹妹就把那些碗打破了。

另一个问题是形容词在句子中对谓语和作定语位置的选择。看看下面的句子: 1)上海外教网有很多的英国外教和美国外教,所以他们的外教资源很充足。2)上海外教网的英国外教和美国外教都很多,所以他们的外教资源很充足。

3、表达功能问题

针对祈使、疑问、感叹、陈述四种句式,陈述句再分为叙述性、描写性、说明性、议论性等。看以下例子:

1)他浅浅地笑了一下,轻轻地挥了挥手。(叙述句)(动作、事件在时间中进行)

2)你念过书,起出来的名字一定有意义,你就给我们丫头起个名字吧。(说他念过书,有文化,为了说明他能起出好名字。)

(“过”用于非叙述句,是说明性的,与当前讨论的问题有关,表达以前的时间。)“着”是描写性的,一般用于描写一个处所或人的穿著打扮,例如:

爸爸的书房里墙上挂着一把宝剑,书桌上摆着毛笔,书架上有很多书,桌子旁边放着一张椅子,椅子下面蹲着我家的小猫。

今天弟弟很早就起床了,只见他脖子上系着鲜艳的红领巾,胸前别着校徽,手腕上带着一只手表,真是难看死了。

4、每种语言都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有时对说母语的人来说很容易,但是对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很陌生,因此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应该进行对比研究,这样比较容易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模式。如: ×小王,你有我的书你那儿?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小王,我的书在你那儿吗?

对外汉语语法解释问题(2004-4-16 13:36)

中国的语法界,在批判了套用西方语法概念以后,曾经很强调汉语的特殊性,搞出来一些句子成分的分析,让学过西方语法的人觉得难以接受。比如著名的“桥上站着一个人”,说“桥上”是主语,“站着一个人“是谓语,就是一例。这个例子倒还可以接受,但是用“话题”-“评论”的概念解释更好些,否则把“人”说成是“站着”的宾语,则大谬矣。

我又发现北京语言学院编写的《新汉语300 句》中,把“多少钱一斤”,说成是“多少钱”为主语,“一斤”为谓语。那要是“一斤多少钱“呢?

这样解释句子的人怎么就不动脑子想一想那种解释是否make sense。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已知信息是报价的单位,未知信息是单价多少。“多少钱一斤”,就是“一斤多少钱 ”的强调性的倒装。主语,(说话题也行)当然是“一斤”。

在教学中,在出版的教材里有时会发现不合适的语法解释,在各种自编材料中就更容易发现,因此在这里提出,老师们自编材料时,不可以因为是不出版的就掉以轻心。比如我发现过把“跟我去书店的那个人是胡美玲”说成是介词词组作定语。这里明明是动词词组作定语,“跟我”是从属于动词“去”的状语。这种结构,用很老的叶斯珀森的“三品说”都能说明白,更何况“中心词”理论和生成语法了。

还有的教材,塞进的语法注解说了等于没说。我见到过这样一条“完整的”课文注释:“A question that has question words(指谁,什么,等词语)can be a normal question。”(一个含有疑问词的问句可以是普通疑问句)。Good gracious me!What the hell does this note try to tell us? What is a “normal” question? 为什么不写清楚:一个用特殊疑问句作宾语的疑问句可以是一般疑问句,比如“你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去东海楼吃饭吗?”(比较一下用特殊疑问句作宾语的特殊疑问句:“你怎么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去东海楼吃饭?”)再补充一些例子:解释都是英文的。这里翻译了。

1。句子: “你知道我们吃什么吗?” 解释:这是一句话问两个问题。批判:真正的一句话问两个问题应该是:“他姓什么叫什么?”

2。句子:“这次大家一块吃饭,怎么给钱呢? 应该给多少钱?” 解释为什么第二个问题后边不用“呢”: 因为它前边已经有了一个带 “呢” 的问题,再用就多余了。如果使用,则表示寻求进一步的给钱的细节,比如要不要给小费。批判:这就是越说越糊涂的问题。

有兴趣的同志不妨在自己用的教材中找一找这些例子。一种是解释不通的,一种是容易误导外国学生的,一种是教学中不实际的,等等。如果多了,可以集体出书,对教学有帮助。

上一篇:软件数据库设计说明书下一篇:朱艳青总结及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