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差异下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

2022-04-30

性别差异下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 篇1:

群体视角下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研究

以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群体差异性为切入点,进行宗教信仰状况比较分析,建议应以积极态度面对大学生宗教信仰事实,坚持全面性和差异性、人防与机制预防、正面引导与解决困难相结合的差异化教育模式,重点关注“易感人群”、占领思想阵地、健全防范机制。

大学生群体宗教信仰高校校园存在宗教现象已是不争事实,虽非主流文化,却通过多样途径影响着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展大学生宗教信仰差异性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原因,掌握易信仰宗教学生群体,开展个性引导,提升工作效度。文章采用抽样调查法,发放1620份,有效回收1555份,调查范围涵盖教育部直属综合型高校和地方高校。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群体分析

1.性别差异

层次影响上,浅层次影响女生高于男生,“生活中常祈求神明”女生58.9%,男生42.8%;深层次影响男生高于女生,信教比例男生8.0%,女生仅5.2%。

网络影响男生高于女生,曾经浏览过宗教网站男生12.8%,女生7.7%;曾参加网络宗教活动男生5.7%,女生仅1.5%。

起始时间上,小学起信教男生高于女生,高中后信教女生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心智发展历程有关,小学女生成绩多优于男生,高中则相反。在成绩不如既往或与远离目标时,女生希望神明庇佑取得好成绩或被认可,增加了信教可能。

坚定度男生坚定于女生。“是否会要入党放弃信教”,男生否定回答为45.4%,女生仅35.0%。

2.民族差异

信教比例少数民族学生(简称民族生)高于汉族,为12.5%,汉族4.3%。

信仰缺失上,民族生高于汉族。“从来没有”思考过个人信仰的民族生占25.0%,汉族仅14.0%;“有过认真地思考”比例恰相反,“人生是否应该有精神生活的追求”问题结果雷同。

信教目的上民族生依次为精神寄托37.5%、结交朋友29.2%、修身养性20.8%、救苦救难8.3%;汉族生是精神寄托60%、结交朋友、25.5%、修身养性3.8%、救苦救难3.2%。可见汉族生信教目的较单一,民族生信教目的相对复杂些。

坚定度上,民族生比汉族生更坚定。“是否会要入党放弃信教”,民族生否定回答58.3%,汉族生仅40.8%。

3.专业差异

信教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文科、医学、工科、理科、农学,说明与人相关专业学生更易信教。

信仰基督教从高到低学科依次为人文、工科、理科、农学、医学,其他宗教未呈现特别差异,但几乎每个学科都有人选新兴宗教,这也许是新兴宗教在大学生中萌发的提示,希望引起重视。

宗教与科学关系判断上,认为“宗教和实证科学相冲突”依次为农学27.8%、理科22.2%、工科21.46%、文科20.51%、医学17.86%。其原因可能类似于文科、医学学生易信教的原因。

4.年级差异

新生入学和毕业阶段时易受宗教影响。按年级统计“大学开始信教”比例,大一1.5%,大二2.5%,大三2.4%,大四3.2%,高增期表现在新生入学与毕业阶段。究其原因,与新生“断乳期”有关系,此外大四恰好是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对自身发展的担忧直接影响其宗教信仰。

信教目的随年级增加有所变化。获精神寄托是学生信教的主要目的,随年级增长,精神寄托目的逐渐减弱,交友目的会逐渐增强。

对他人信教关心度随年级增长呈现快速下降态势。大一答“不在意”仅11.7%,大四为19.7%。说明随年级增长,学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发展,削弱了对周边人的关心和关注。

二、把握个体差异,巩固防范宗教渗透的薄弱环节

1.坚持教育全面性和差异性相结合,重点关注“易感人群”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缺失,已成为学生信教的重要而起决定性的因素,必须引起重视。要保证全面化教育,强基础、重实效,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确立马克思主义理想、共产主义信念。要注重差异化教育,加大对理想信念缺乏和偏差大学生的关注。

强化宗教文化教育。普及宗教常识,增强对非法宗教和邪教辨识力,关注学科教育内容差异性,如面向人文和医学学生,重点介绍宗教知识与生命神圣价值的相似相异以帮助理解生命意义等。引导理性看待身边宗教现象,重点加强信教学生周围学生群体引导。

强化法律法规教育。引导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点面向信教学生开展宣传,明确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提升合法宗教活动自觉性,杜绝校园内违法宗教行为。

强化心理康教育和服务。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重点关注心理彷徨期,从完善自我意识、合理调节情绪、有效释放压力、塑造健康人格等帮助建立有效心理防御机制,增强信教“免疫力”。

2.坚持正面引导与解决困难相结合,重点抢占思想阵地

发挥课堂主阵地弘扬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贴近大学生生活,提高工作实效性。

营造健康向上校园文化氛围。始终用阳光健康的“中国好声音”主导校园文化,优化环境,筑牢防线,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号召力。

搭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发挥党团组织学生思想引领力,发挥学生社团思想影响力,发挥精品社团特色示范力。拓宽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走进基层,全面实现自我价值。

帮助学生解实际困难。通过深入细致帮扶工作将宗教渗透防线前移,营造和谐温馨、人性化的育人环境。重视心理健康指导服务,培养健康心理意识;健全多元资助体系,经济减压带动心理减负;完善多维就业服务体系等。

3.坚持人防与机制预防相结合,重点完善防范机制

以正面引导为龙头,建立有效预防机制。建立健全师生思想状况调研和跟踪分析制度。通过多样化活动加强宗教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鉴别能力,增强对非法宗教和邪教的认知力和免疫力。

以日常管理为基础,建立完善宗教管理网络。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为原则,联合保卫、学工、后勤、宿管、统战、教学、网管等部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形成由一支专兼结合、师生共存的宗教渗透监控队伍。

以安全稳定为目的,建立宗教事务应急机制。发挥管理网络优势,健全宗教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加强校内外协同,了解掌握邪教和非法宗教在学校及周边活动情况,加大对非法宗教活动制止力度。对已发现的校园传教活动,采取有力措施,果断稳妥处置。

参考文献:

[1]李志英.信教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及成因分析[J].科学与无神论,2007,(02):121-124.

[2]宋兴川,金盛华.不同年级和专业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1):92-96.

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类)课题《新形势下高校稳定工作的继承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10JDSZ1013)研究成果。

作者:赵朝霞

性别差异下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 篇2:

中外合作办学高职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摘    要: 本文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为例,探讨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下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对Guo-Ming Chen的跨文化能力测量有效量表的改编适应澳大利亚文化测量(原Chen的跨文化能力测量表主要用于测试中美跨文化能力),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测试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99名大一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情况,揭示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策略,为今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尤其是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下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决策提供科學依据。

关键词: 跨文化能力    中外合作办学    中澳合作    高职教育

1.研究背景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综合国力在全球舞台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瞩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统筹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对国内高校加快国际化进程提出了发展要求,这无形中对中外合作办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下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已刻不容缓。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跨文化能力的研究,发现他们的研究对象大都集中在一些国家重点高校的外语教学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对高职院校跨文化能力的研究较少,涉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研究更是匮乏。同时这些研究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下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并没有提供实质性的参考,不能真正解决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欠缺的实际问题。

2.跨文化能力研究现状

近几十年来,对于跨文化能力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他们从构成要素、培养模式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衍生出许多概念,例如:跨文化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国能力,国际能力,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等等。对于跨文化能力的组成,西方学术界普遍认可将跨文化能力划分成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并以“得体性”和“有效性”作为要素评价跨文化能力。

国内学者对跨文化能力的研究前期照搬西方学者的研究观点,近几年提出了基于全球化视角的非西方为中心的研究理论。杨盈、庄恩平(2007)认为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同一个概念,并重新构建了一个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用于外语教学[1]。他们解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四要素是全球意识、知识、交际实践和文化调适。许力生(2011)则反对现下大部分学者将跨文化能力按照西方文化构建要素,他认为这是特定文化的表现,并不是跨文化的,缺少非西方角度的研究,不具有普适性[2]。孙有中(2017)综合学术界对跨文化能力的定义,认为其核心内涵包括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能得体和有效地进行沟通等五个方面[3]。

笔者较为赞同彭仁忠、吴卫平二位学者结合中西方对跨文化能力内涵的不同解释,重新定义:跨文化能力是人们在跨文化环境下,利用跨文化意识、态度、本国文化知识、外国文化知识等内部特性,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恰当而有效的交际[4]。

3.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

3.1跨文化能力测试量表

选用国际上比较受认可的跨文化能力测试量表(Guo-Ming Chen, Priscilla Young)[5],结合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请澳大利亚跨文化交流方面的专家经过相应地优化和修改之后,用于评估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从INTERCULTURAL AWARENESS INSTRUMENT(跨文化意识),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跨文化敏感度)和INTERCULTURAL ADROITNESS SCALE(跨文化熟悉度)三个维度,评估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再辅以访谈的形式,收集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

Guo-Ming Chen的测量表分A、B、C三个部分,A表测量的是INTERCULTURAL AWARENESS INSTRUMENT(跨文化意识),B表测量的是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跨文化敏感度),C表测量的是INTERCULTURAL ADROITNESS SCALE(跨文化熟悉度)。A表和C表都为20题,B表为24题,一共64道测量题,全部为英文题目。计算分值为1到5,分值的大小代表同意的程度,1代表强烈不同意,5代表强烈同意,以此类推。

受试者情况说明:

· 个人家庭信息由班主任提供(中澳合作专业学生生源地全部来自浙江省内,由于中澳合作专业学费较普通专业昂贵,学生家庭条件相对其他专业要好,大多数家庭是小康及以上水平);

· 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大一学生(已经完成一学年的课程,同年9月即升为大二学生);

· 专业为酒店管理(中澳合作)、西餐工艺(中澳合作);

· 已经学习的相关课程包括:大学英语、英语听说、跨文化交流等课程。

笔者于2018年7月初,通过随堂发放测试表,并采取当堂讲解测量表题目的方式,收集测量表纸版数据。一共发放120份测量表,回收99份有效测量表,其中男生受试表为33份,女生受试表66份。回收的纸版数据,采用SPSS21.0数据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详见表1。

表1    报告

由表1可以看出,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大致情况。男生总体上跨文化能力水平比女生略高。但各个项目得分高低不同,男生在A、B、C三个项目上标准差分别为5.014、5.394和5.447,说明其在跨文化熟悉度项目上差距最大,跨文化意识项目上差距最小;女生在A、B、C三个项目上标准差分别为6.424、5.719和5.804,说明其在跨文化意识项目上差异最大,在跨文化敏感度项目上差距最小。男女生在跨文化能力三个维度的高低明显不同。

表2

*选项说明

由表2可以清楚地看到,男女生在各子项目下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单项分布是完全不同的。在跨文化意识项目中,男生认同澳大利亚人是行动派,不认同他们的生活基本上是悲观消极的;女生则认同澳大利亚人的生活基本上是悲观消极的,不认同他们在家庭角色上很开放、很开明。跨文化敏感度项目中,男生认为他们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不会避免和文化显著不同的人交往;女生十分确信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不认同其他文化的人的思想是狭隘的。在跨文化熟悉度项目中,男生表示自己会对不同文化的人表示尊重,并且在交往中不会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女生则表示自己会对不同文化的人的意见表示尊重,并认同发现不同文化的人和自己很相似这点是比较容易的。除了上述较大的差异之外,在跨文化意识项目中,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女生得分最高的选项是男生得分最低的选项。也就是说,在男女生的跨文化意识里,某些观念是截然相反的。

3.2个人访谈

测量表之后,笔者从测接受测量表测试的99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3位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的学生进行访谈。每位学生的访谈时间约为30分钟。

学生接受访谈内容节选一:

我觉得自己对本国的文化知识,例如: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社会核心价值观等都比较了解。但是对外国的文化知识,了解很少,课堂上老师也有讲一点。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听起来差不多。跨文化课程的老师主要讲staff的环境不同。

节选二:

我觉得和外国人交流语言上是有问题的,但是因为我个人信仰的问题,我挺愿意和他们一起交流。在校园里遇到澳大利亚的外教,我也愿意上前和他们交谈。如果和他们交流时候产生误解,我就会回去想一下,然后微信联系他,和他说清楚。

节选三:

我很羡慕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方式。我之前在B站看一个在悉尼生活的博主的视频,他们的生活节奏很慢,生活好像很精致,不会像我们这里节奏这么快,一直忙碌。

节选四:

我比较羡慕他们澳大利亚很重视和尊重个人的想法。我们中国人比较含蓄,又不习惯说出口。而且他们国外好像没有那么多压力,像我们还有升学压力、工作压力。

节选五:

我的朋友在澳大利亚的悉尼留学。我听到他讲很多事情,他好像过得不开心。再加上之前看到有澳洲反华的新闻报道。

节选六:

对澳大利亚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媒体,例如:微信、网站,还有从那些在外留学的同学那里听说。反而不是从老师那里听说,老师他们来中国,都在忙着了解中国。而且他们大多数就是讲书里的东西。

由访谈可以看出,受访的学生普遍对澳大利亚不太了解,认为澳大利亚和英美等其他国家差不多。他们都比较愿意与外国人交流和沟通,但对自己的语言水平不是很自信。一旦与外国人交流产生误解或是问题时,更愿意用“中国式”的方式私下解决,而不是运用跨文化知识解决。此外,在访谈中,我们还注意到,学生一直反复提到课堂上很少能获取澳大利亚基本的文化知识,对澳方的了解是他们通过现在各种新媒体或者归国的留学生那里得知的。从这些媒体、新闻报道中获取的信息,学生采取的态度基本上是囫囵接受,并不会对得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比较和分析。

4.提升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对策

结合测量表和个人访谈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大学生跨文化能主要影響因素,应该是多方面的,如大学生的外语能力、家庭背景、学校教育、时下快速发展且又信息爆炸的新媒体等。其中,男女在跨文化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笔者对比现有高校跨文化能力培养情况,针对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跨文化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对其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校园环境、课余活动安排、文化体验、实践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和策略。

4.1师资方面

除了三分之一的课程由澳方教师完成外,中方教师需改变以往的教授模式,不仅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澳大利亚国家的文化知识,其他科目教师也应承担起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任务,让学生了解更多澳大利亚的国情、澳大利亚人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等。

中方教师可利用寒暑假赴澳大利亚进行研修,除去派遣专业教师学习专业知识外,也应适当派遣其他课程的教师深入体验澳方的衣食住行,掌握澳方基本国情和核心价值观念,不断增加其外国文化知识储备,探索更多可融跨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

4.2课程设置方面

除跨文化能力课程外,补充两三门有关澳大利亚文化知识的公选课。例如:外国生存课堂(讲述在澳大利亚的衣食住行等),外文写作课堂(教授如何礼貌书写外文邮件、外文简历等)、中澳文化对比等课程。在校实训课程应模拟澳方酒店真实场景,并进行对比讲解,分析中澳酒店文化实际差异。寒暑假期间,提供更多的澳方与中方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例如:暑期社会实践、夏令营、交换生等。

4.3校园文化营造方面

定期开设澳大利亚文化周或文化月活动,通过举办澳大利亚主题展览、澳大利亚体育节、美食节、文化展览等丰富的活动,让中澳合作的学生能够有机会了解更多澳方的风土人情、社会国情、价值观、宗教信仰,等等。

4.4性别教学

Gender study(性别学)在国外已经是成熟的学科,拥有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将性别学运用到教学中,也不是稀奇事。由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学生跨文化能力测量表的结果可以看出,男女的跨文化能力子项目的得分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提高的地方也不尽相同。教师应当重视性别差异,因男女差异教学,因材施教。

5.结语

通过此次的研究,发现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澳方文化知识明显储备不够,外语水平较低,不能很好地解决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误解和问题等。为了提高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我们还需从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校园环境、课余活动安排、文化体验、实践等方面做出努力,希望通过此次探讨,可以为高职院校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些许参考,尤其是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下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次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调研的学生都是大一学生,在校才两个学期,才上了三分之一的课程,接触的跨文化课程比较少,对澳方的了解还不深入。后续可以进行纵向追踪,在学生大二、大三的时候进行回访调研,对比分析,得出更加全面的数据。

参考文献:

[1]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121):13-43.

[2]许力生.跨文化能力构建再认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3):132-139.

[3]孙有中.走向跨文化教育:孙有中教授和Janet Bennett博士学术对话[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293):1-8.

[4]彭仁忠,吴卫平.“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83-188.

[5]Guo-Ming Chen and Priscilla You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J].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012(7):175-188.

课题成果:2018年高职教育研究专项院级课题。

作者:缪锦瑞

性别差异下大学生宗教信仰论文 篇3:

大学生精神信仰现状实证研究

摘要:信仰是人类的精神需要,是引导一个人行为方式灵魂所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认识逐渐改变,对个人精神信仰的追求也在不断的调整中。本文以辽宁省部分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分析阐述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现状。

关键词:精神信仰;现状;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

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1]。他们是否能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市场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形式的主流,特别是互联网加速发展的时代,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何让当代大学生坚守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重视研究当代大学生精神信仰显得格外重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调查通过随机抽样,对辽宁省部分高校中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5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500份,回收474份,有效问卷454份,有效回收率90.8%。包括男生223人,女生231人;覆盖工、文、理、经管类和艺术类等专业。

2、研究媒介

本次研究使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开展调查,“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由宋兴川等编制,包括以下因子:超自然信仰(包括宗教信仰、神灵崇拜)、社会信仰(包括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政治信仰)、实用信仰(包括生命崇拜、金钱崇拜、家族崇拜、家庭崇拜)。问卷包含39个题目,每个选题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共6个选项,分别对应1-6分[2]。

3.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得出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现状,进而为分析大学生宗教信仰维度提供支撑。

三、研究分析

从调查结果显示,排序依次是民族主义、金钱崇拜、生命崇拜、神灵崇拜、国家主义、宗教崇拜、政治信仰、家族崇拜和家庭崇拜(见表1)。究其原因,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受尽列强的屈辱和折磨,进入新时代以后,国家无论从经济体还是软硬实力来看,都晋级世界强国之席,所以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直播的兴起和花花世界的诱惑,大学生在金钱方面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出现大学生对金钱的十分渴望。再者,由于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更乐于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而珍爱自己的生命。此外,当前人与自然、社会的不和谐,造成自然灾害频发,意外事故频繁,而互联网时代,使大学生第一时间就能接收到相关消息,促动他们的心靈,这些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对生命的崇拜。另外,受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压力较大,自己找不到正确的排解方式,寄希望于神灵崇拜和宗教信仰,期待得到心安和解脱。

对大学生精神信仰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在神灵崇拜、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家族崇拜和家庭崇拜等五个维度男生比女生高,在民族主义、金钱崇拜、生命崇拜、国家主义这四个维度女生比男生高,但是统计学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这说明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男性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压力较大,而且男性的抗挫折能力低于女性,所以有时会借助神灵崇拜、宗教信仰等释放压力,再者,从传统观念中得知,男性是家里的顶梁柱,因而在家族崇拜和家庭崇拜方面也表现出优势。而女性对于金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惜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能够体现出来,她们更多追求对自然的向往和自我的认可,而且女性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较强,爱国主义精神表现突出。

对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年级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民族主义、神灵崇拜、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家族崇拜、国家主义等六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大四学生,在神灵崇拜、宗教信仰和家族崇拜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包括研究生)。但在金钱崇拜、生命崇拜、家庭崇拜等维度,不同年级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逐渐走向成熟,他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在大四即将步入社会时的心态、经历和周边环境都对他们产生了很强的冲击力,因此在神灵崇拜、宗教信仰和家族崇拜方面尤为显著。

对大学生精神信仰的专业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金钱崇拜、神灵崇拜、政治信仰、宗教信仰、家族崇拜、家庭崇拜及国家主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其他维度方面没有显著的专业差异。经过深入比较发现,艺术类的学生在金钱崇拜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学生,而民族主义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专业学生,这与现实社会所表现出的比较吻合。宗教信仰和神灵崇拜两个维度上,经管类的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其他专业学生,说明经管类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涉猎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比较理性和从容,在看待事物的态度上比较阳光和积极。

对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城乡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的学生在民族主义、政治信仰、家庭崇拜、国家主义方面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其他维度方面没有显著的城乡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乡镇学生的神灵崇拜和宗教信仰得分远远高于一二线城市的学生,他们因受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影响,对神灵崇拜和宗教信仰存在一种神秘感,并认同于家人的信仰而生活。

四、研究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辽宁省高校中51%的大学生没有精神信仰,而有精神信仰的大学生群体约为35.3%,另外还有13.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不清楚有没有信仰。对于有精神信仰的大学生群体,他们认为精神信仰可以为他们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满足感,分别是自己理想的实现(28.9%)、家庭的幸福(19.6%)、事业的成功(12.2%),而39.3%的大学生群体认为三者皆有。

在新时代的号召下,关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已经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面对经济发展的迅猛带来的多种多样的意识形态,如何能抓住学生的成长规律,弱化效果,强化服务,让学生坚定科学理性的信仰,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感觉成长的快乐,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一个挑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5.2

[2]宋兴川,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专项)L17BSZ006阶段性研究成果;2017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专项)L17WSZ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殷红玲 梁瑛楠 郭龙龙

上一篇:高职英语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下一篇: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