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与税收差异

2024-05-04

会计与税收差异(精选十篇)

会计与税收差异 篇1

税收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税收业务信息, 保证国家税收及时、足额上交入库和公平税负,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少偷漏税款的行为, 有利于保护国家税款的安全完整, 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它根据国家政治权力的需要, 确定应税所得的范围, 超过成本费用扣减范围的要依法征税, 所提供的业务信息主要服务于国家税务部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 税收会计主要是依法纳税服务。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了保证会计计量及其利益分配的公正、合理、合法,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以及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税收资金属于国家所有, 税务机关无权支配和使用, 它的取得既不需要偿还, 也不需要向支付者 (纳税人) 付出任何报酬和费用 (税收的无偿性) , 它既不周转, 也不增值, 因此税收会计不存在成本与盈亏的核算, 会计核算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综合的税收业务信息, 控制税收活动, 加强税收管理。企业资金归企业所有、支配和使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既要考虑资金周转, 又要考虑价值增值, 这就要求会计部门为企业提供有用的经营信息, 并利用核算信息控制企业经营活动, 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为此, 企业财务会计必须核算经营成本与盈亏, 以创造盈利, 增加收入。

二、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依据法律法规方面的差异

税收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的税收法令、条例为依据, 以稳定的税收收入为出发点, 采用统一税收制度确认计税标准, 按照一般会计原则处理各种纳税义务, 具有强制性, 并随着国家税法的不断完善, 处理纳税义务的具体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财务会计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来处理会计事项, 企业可根据宏观经济状况、经营对象、经营方式、管理制度的不同对某些相同的会计事项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具有自主性。税收会计更多地体现了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 而财务会计主要是满足微观企业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的需要, 体现投资者实现资产保值与增值的需要。

三、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核算原则方面的差异

税收会计在处理企业由于纳税活动而引起的资金运动时, 虽然不必完全摆脱财务会计的原理和方法, 但两者在存货计价、工资支出、捐赠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折旧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根本区别是在确认收益的实现时间和费用的可扣减性方面, 税收会计是按照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合并使用, 采用分段联合制作为核算原则。而财务会计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计算收益和费用。收付实现制要求纳税人只有在实际收到或实际支付时, 才能在年度列报损益或列报费用;而权责发生制则是以收入和费用已经发生为标准来确定当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即只要已经发生了收益与费用, 不论是否已经实现, 均列入当期收益和费用之中。税收会计为了保障税收收入, 便于征收管理, 一般不允许估计收益与费用, 要求贯彻税收刚性的原则, 在会计期间内的现金税金、上解税金、在途税金、入库税金、提退税金 (包括征后减免退库) 和损失税金方面, 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在应征税金、欠缴税金和征前减免税金方面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财务会计只要求达到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目的, 允许企业在一定情况下对收益和费用进行估计, 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企业收益和费用, 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 呈现出较大的灵活性。

四、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信息处理时间和时间依据方面的差异

在财务会计中, 有会计分期的假设。会计分期假设的含义是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可以归属于人为划分的各个期间。这种因会计需要而划分的期间称为会计期间。在会计实践中, 各国企业会计期间的选择主要由企业自行确定, 会计期间既可以选择等距离的时间, 又可以选择不等距离的时间。企业选定的会计期间决定了企业对外编制财务报表的时间。由于年度以12个月计算, 因此企业往往选择会计年度为12个月。会计年度不一定与公历年度一致,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可见, 会计期间决定了企业对外编制财务报表的时间间隔。

在税收会计的实践中, 企业的有关处理应与税法的要求相一致。从各国的情况看, 税收会计的编制是以财政年度为基础的, 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习惯、立法机关召开会议的时间等因素不同, 财政年度开始的时间也会不同。如法国、比利时、中国的财政年度与公历年度一致;英国、日本、加拿大财政年度从4月1日起到次年3月31日止;意大利、瑞典、挪威从7月1日起到次年6月30日止;美国从10月1日起到次年9月30日止。在财政年度内, 国家一方面要组织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要安排财政支出。国家不可能等到全年的财政收入在财政年度末收齐后再安排财政支出。而世界各国企业均以会计年度为基础确定应交所得税, 但大都采用在财政年度内预交所得税、年末结算、多退少补的办法, 由于税收会计的处理期间与企业财务会计的处理期间并不一定相同, 因而造成在信息处理时间与时间依据上可能出现偏差。

会计与税收差异 篇2

企业有关支出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差异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所有的支出都可以在一定的会计科目里进行会计核算,但是,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有些支出项目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税前扣除: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5.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即公益性捐赠以外的捐赠支出);6.赞助支出;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现将上述不得税前扣除的相关支出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简述如下: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在会计处理上,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在“利润分配”科目进行核算。在税务处理上,由于权益性投资是一种和经营无关的资产性的投资,所以它的收益是整个资产运营的收益,是属于税后利润分配的一部分,本质上不属于企业取得经营收入的正常支出,故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2、企业所得税税款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所得税税款是在“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从税务处理上,企业所得税税款是依据应税收入减去扣除项目的余额计算得到,本质上是企业利润分配的支出,是国家参与企业经营成果分配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为取得经营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支出,不能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同时,企业所得税税款如果作为企业扣除项目,会出现计算企业所得税税款时循环倒算的问题,不符合企业所得税原理。

3、税收滞纳金

在会计处理上,税收滞纳金以损益类科目作为费用列支。在税务处理上,税收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比例附加征收的。纳税人未按照税务规定的缴纳期限缴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解缴税款的,都属于税款的滞纳。所以,税收滞纳金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在会计处理上,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以损益类科目作为费用列支。在税务处理上,真实、合法和合理是纳税人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费用支出可以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本质上都属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或行政性规定所造成的损失,不属于正常的经营性支出,而是非法支出。因此,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5、《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在会计处理上,捐赠支出在“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税务处理上,公益性捐赠以外的捐赠支出不得扣除。其原因:一是捐赠支出本身并不是与取得经营收入有关的正常、必要的支出,原则上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二是为防止纳税人以捐赠支出名义列支不合理的与企业本身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导致税收流失,不利于加强对公益性捐赠以外的捐赠支出的税收管理。

6、赞助支出

在会计处理上,赞助支出在“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税务处理上,赞助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六)项所称赞助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企业赞助支出本身并不是与取得经营收入有关正常、必要的支出,不符合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故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在会计处理上,基于资产的真实性和谨慎性原则考虑,为防止企业虚增资产或虚增利润,保证企业因市场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或者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资产实际价值的变动能够客观真实地得以反映,要求企业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提取准备金。在税务处理上,一般不允许企业提取各种形式的准备。企业只有按照税法标准认定该项资产实际发生损失时,其损失金额才可申报在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七)项所称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文明确允许企业在税前扣除的准备金有:证券行业准备金支出(财税[2009]33号)、保险公司准备金支出(财税[2009]48号)、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财税[2009]64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财税[2009]62号)。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如何应对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的差异 篇3

关键词:税收法规;会计准则;差异;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的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存在一定法差异,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冲突。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以及税务部门对差异的处理方式很可能会给企业、会计行业的发展和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带来不利影响,也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工作目标和要求,这就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税务处理过程中的差异。会计准则是一种技术性规范,其规范对象主要是会计实务,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当然为了保证税收法规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兼顾部分会计准则,因此,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明确二者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协调处理,提高税收和会计行业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一、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分析

(一)职能差异

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在职能方面有较大的差异。首先税收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用于参与和调节社会产品分配,在国家筹集财政资金、进行经济调控、监督管理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情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会计准则则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现状及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制定的会计人员工作的规则和指南,具有反映、监督的职能。同时,税收法规对于企业纳税相关的会计活动具有监督作用。

(二)计价方法差异

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之间的计价方法的差异较为明显。在税收法规范围内进行计价通常是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对于财政税收来说这样的计价方式更为可靠。而会计准则计价方法则经过了长期多次的演变,主要有“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变动损益”两次重大的变动,改变了原有的同税收法规相一致的计价方法,形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由于经济形势变化速度快,导致现有会计准则计价方法还没有很好的适应和满足现阶段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这时候为了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就需要税法保持相当的严肃性,协调二者之间计价方法的差异。

(三)收入确认的差异

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在收入确认方面也具备很大的差异。其中税收法规采用的是应计制与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强调的是按照首付实现制进行税款征收。而在会计准则方面则应用应计制(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的确认,在这样的方式下进行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确认时要按照账簿记录对应该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调整,这些收入和费用可能包括上期或下期已经或可能收入和支付的费用,这在某些程度上与税收法规具有一致性。但是在进行税收确认时又与会计准则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比如针对预收账款,在会计上由于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没有被确认为当期收入,但在税法上必须确认收入,税收法规要求企业或单位对这类款项缴纳所得税,这也是国家保证税收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好以税收法规的收入确认方式为基准,对会计准则进行改进,防止企业利用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避税。

(四)相关性原则的差异

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在相关性原则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税收法规要求财政收入足额、稳定,相关性原则要求税前扣除费用应当与同期收入存在一定的直接因果关系。而会计的相关性原则则是通过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的分析来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就导致了二者之间差异的产生。但是,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相关性原则具有目的一致性,即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这就给大批差异,实现二者之间的协调提供了可能。

二、应对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之间差异的对策

(一)在制度上加大协调力度

针对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在同一事项的收入确认、计价方法、相关性原则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应该在深入分析这些差异的基础上按照涉及的科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协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计价及后续变动影响应纳税所得、收入确认、折旧摊销等方面。以折旧摊销中的固定资产为例,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常强调加速折旧与提前摊销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估计、折旧方法等可以由企业自主决定,而在税收法规上则要加上一些限制性条件,要按照税法规定的年限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之后再进行计提折旧,强调稳定性和强制性。这就要求在协调过程中会计准则要想税收法规靠拢。

(二)在工作上加大协调力度

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因此为了保证会计事务和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两个部门之间除了要加强制度上的融合,还要在工作上加大协调力度,尽可能的缩小二者之间的差异,实现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的协调互补。首先要加强税法和会计准则制定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对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效果等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分析,经过必要的调查和反复论证,针对二者之间差异造成的损失要及时进行协调改进,在某些特定的方面税收法规要向会计方法靠拢,另一些方面会计准则向税法靠拢,以提高制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规范行业操作。

三、小结

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组成内容,具有很到的差异性,表现在职能规范、收入确认、计价方法、相关性原则等诸多方面。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尽量缩小二者之间的差异,在制度和工作内容上加大协调力度,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提高行业操作的规范性。

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差异分析 篇4

(一) 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制度各自制订时的目的不同是造成两者差异的直接原因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规范各会计核算单位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 同时对企业单位的各项会计核算政策、会计估计政策等事项的披露进行规范, 企业会计准则主要的目的是为企业股东、投资人、相关的管理层及信息的使用人提供真实和可靠的财务信息以便他们作出各种决策;而税收法规制定的目的主要是为国家取得稳定有效的财政收入, 保证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 同时税收法规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对国家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 是对收入分配体制进行调节的重要手段之一。正是这种制定政策时的不同目的使企业会计利润和根据税收法规调整出来的税收利润出现了很大的不同。

(二) 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制度所依据的原则是两者有差异的前提条件

我国的会计制度核算的原则一共有12种, 如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等等。会计核算的大部分原则如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内容与税法规定是一致的, 但是在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等原则下导致的会计核算过程出现的很多预提、待摊等费用这些都是税法不允许的。同时税法又有一些自己的处理原则, 如收入平衡原则、公平原则、客观原则、行政管理原则等。这些核算原则与会计核算原则是完全不同的, 有些在处理的时候甚至与会计处理原则完全相反。例如关于非正常损失的存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是不允许作为损失扣除的, 同时对已抵扣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要作进项税的转出, 这样的税法规定直接导致企业的会计利润与税收利润的不同。

二、现行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差异的表现形式

(一) 在收入方面的差异

会计收入主要是注重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的会计核算原则, 以及看收入是否实质性的实现。而税法收入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 更注重收入社会价值的实现。在《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 对所得税收入确认条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但从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原则、收入的形式、内容以及确认收入实现的时间标准等相关规定可以看出, 所得税收入与会计收入的确认条件确实有差异。现以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作为参照来进行分析。两种收入首先在确认范围上有所不同, 会计收入的范围只涉及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而税法收入的范围涉及所有经营活动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会计收入包含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而税法收入除包括会计收入外, 还包括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收入和利得。可以看出, 税法收入的范围要大于会计所说的收入。另外从收入的确认时间上也存在有区别, 会计准则和税法都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来确定收入的入账时间, 从这方面来讲他们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致。但是在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间上是要差别的,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规定,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企业取得股权投资后, 在被投资单位实现损益及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均要按照投资单位应享受或分担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7条规定,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一般情况下按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由此可见, 所得税法上对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已偏离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更接近于收付实现制, 但又不是纯粹的收付实现制。

(二) 在资产等各种要素处理上的差异

根据税收法规规定, 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形成、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预计负债等的处理都与会计处理的原则不同。会计处理的原则是在这些资产的受益期间分摊这些原值, 而税法更注重的是收付实现原则, 只有当收付实现时才允许分摊。这些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的差异就导致出现了会计上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 这些应纳税差异在会计的财务报表上便反映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而作为税收法规他们不管企业会计核算所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而统一按实际发生原则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后所形成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纳税。

三、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差异的协调

(一) 加强沟通, 保证会计准则的适用性

在我国, 作为会计核算的主管部门是财政部门。我国一系列的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的披露规定都由财政部门制定, 而税收法规的制定是国家税务总局。因此, 在制定 (下转第62页) (上接第60页) 会计准则时能做好与税务方面的沟通工作是特别重要的, 制定出的会计准则要求尽量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二) 严格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以及处理方法的选择

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一般有几种处理方式可供选择, 企业会计信息所披露的质量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如相关性、实质性等, 所以绝对可靠又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不大可能的, 因此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我们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需求从而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 从而使会计信息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摘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所核算出来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收法规调整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差异越来越明显, 这些差异困扰着许多企业, 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上市公司。因此, 这些差异的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也就成为企业财务人员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文章对这些差异的形成原因及表现形式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会计制度,税收制度,差异分析

参考文献

会计与税收及税收制度概论 篇5

会计与税收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但是会计与税收有着天然的联系。不论是在税收征管方面,还是在纳税人方面,税收与会计都是息息相关的。在长期的人发展演变过程中,税收与会计逐渐形成分离、趋同、协作3个层面的稅会关系模式。税务会计是专门研究企业税款支出确认、计量和报告以及纳税资金筹划管理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税务决策的会计信息。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基本上也都适用于税务会计。但又因税务会计与税法之间的特定关系,税法中的实际支付能力原则、公平税负原则、程序优先于实体原则等,都会非常明显地影响着税务会计。结合财务会计原则与税收原则和税务会计本身的特点,税务会计必须遵守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原则、收入原则、配比原则。

税务会计模式有很多种,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税务会计模式主要有3种,即英美会计模式、法德税务会计模式、日本税务会计模式。我国采取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适度分离的运行模式是最佳选择。

现代税收离不开会计,离开会计的税收将是一片混乱的;同样会计也必然会涉及税收,并总是和税收密切相。税收制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借鉴了越来越多的会计思想和会计技术而日趋成熟,可以说,现代税收制度是借助于会计理论才得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税务会计是有税制要素构成的,税制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税目、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违章处理。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是最基本的税制要素。

纳税人享有权利和义务,但是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纳税人享有的权利主要有:税法知悉权、申请减免退税权、延期申报权、延期纳税权等。纳税人享有的义务主要有:依法进行税务登记的义务;依法设置账簿等。

税务征管是税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税法的规定,对税收工作实施管理、征收、检查等活动的总称,它的法律依据主要是《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管理是征收和检查的基础。征收是管理和检查的目的,检查是管理和征收的补充和保证。

浅谈税收筹划与会计政策的选择 篇6

一、税收筹划的含义和特点

1.税收筹划的含义。税收筹划就是企业纳税人在法律法规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活动事项的事先筹划,如筹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使不必要的纳税支出减小到最低,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纳税利益,实现企业税后利润及现金流量的最大化。从定义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税收筹划的本质是节税。使纳税人少缴纳税款的手段和方式很多,但是不能把他们都称为税收筹划。因此,在税收筹划中,区别各种少缴税款的手段和方式很重要。要使企业能够更合法的进行筹划就应该把税收筹划同违法的避税、偷税等活动区别开来。

2.税收筹划的特点:税收筹划主要有四大特征,即合法性、事前计划性、目的性和综合性。

二、会计政策以及会计政策选择

1.会计政策的含义。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企业应当在国家法规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最能恰当的反映本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的某种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就是会计政策的选择。

2.会计政策的特征。

(1)为了保证企业会计政策间的可比性,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符合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规范要求。

(2)会计政策必须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从本企业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应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报表以及会计管理需要的会计政策。

(3)会计政策是面向现在和未来。企业每个时期的经营目标不同,相应的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同一种经营活动所选择的会计政策相应的也会有所差别。

(4)会计政策主要是解决大大小小的全局问题,而不是仅解决局部问题。

(5)会计政策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具体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例如,对资产是以市价计价还是以历史成本计价就属于计价的具体原则,而在以市价计价的情况下,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就属于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再如,以发出商品、开出发票账单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还是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等条件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就属于收入确认的具体准则,而完工百分比法、完成合同法等则属于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3.会计政策的选择。我们所指的会计政策的选择,不单是指某一项经济业务事项第一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而且还包括客观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会计政策的变更。就一般情况而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受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法律环境、审计要求、企业的资本来源等等。通常情况下,当企业的经济越发达、法律环境越健全、资本来源越分散、审计要求越高,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越大。

我国新《会计法》和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和实施,不仅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且促进了企业的公平竞争,使企业会计核算方法进一步向国际惯例靠拢,同时也扩展了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作为纳税人,有必要认真分析并充分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空间,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灵活地选择会计政策。

三、税收筹划的现实意义

税收筹划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税收筹划能够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由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更有利于国家扩大税源。税收筹划可以使资金的运用具有灵活性。正确的税收筹划可以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正确的税收筹划可以规避企业的风险。

四、税收筹划中会计政策选择的运用

1.折旧方法的税收筹划。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发挥作用而逐渐损耗,这部分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价值,就是资产折旧。折旧作为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应税所得的一项重要的允许扣除费用,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影响很大。通常情况下,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折旧越多,节约的税额就越多;在允许扣除的折旧额相同的情况下,折旧的期限越短,初期折旧越多,相对节减的税额就越多。

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常用的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是不相等的,所以分摊到各期生产成本中的值也不相同。因此,折旧的计提和提取必将影响到成本的大小,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税负。由于折旧方法上存有差异,就使纳税筹划成为可能。

2.利润分配的筹划。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中规定:联营企业投资方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如果投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比联营企业低,不退还给投资方所得税;如果投资方所得税税率高于联营企业的,投资方分回的税后利润应按规定补缴所得税。从上面的规定可以看出,如果投资企业的利润不向投资者分配并转为投资成本,可以减轻投资者的税收负担,联营企业生产规模得到了扩大,对两个公司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五、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税收筹划时的注意事项

会计制度中有许多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以上只是列举了两个税收筹划的实例进行分析。企业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进行筹划。但是,需要特别注意:选择会计政策要结合企业整体的目标,不能仅局限在某一方面,不同的会计政策的着重点、侧重方向和作用程度不一样。这就要求在税收筹划时进行合理的组合,使最后的效果既能最恰当的表达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又能符合企业的整体目标的实现,最终节省所纳税额。另外纳税人要考虑税收筹划的风险问题。会计政策选择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

我们相信,随着企业自身纳税意识的提高,企业将从维护自身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更加重视科学的纳税筹划,以谋求长远的发展。而纳税筹划也会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壮大实力和竞争力,使企业走上成功经营的道路。

会计与税收差异 篇7

从上述税法与会计对企业销售商品收入的规定可以看出, 新企业所得税法更多的考虑了与会计准则的协调。在收入确认条件与《企业会计准则》趋于一致, 两者都注重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唯一所不同的是只要满足了税法所设定的四个条件, 即便经济利益不可能流入企业, 企业所得税也要确认收入, 这是因为税法是从组织财政收入的角度出发, 侧重于收入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而且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有赖于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 税法也没有条件去进一步判断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而增值税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时间一般与企业所得税一致, 但如果企业先开具发票的, 增值税确认收入时间与企业所得税确认收入时间可能存在差异。

[例1]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09年9月20日采用委托收款结算方式向C公司销售商品一批, 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100万元, 增值税税率为17%, 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 该批商品的成本为60万元。A公司在销售该批商品时, 已知晓C公司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 资金流转发生暂时困难, 很可能收不回款项。但是与C公司合作历史较长, C公司是A公司的重要销售客户, 为了维持与C公司长期以来建立的商业关系, A公司仍然将商品发出, 并办妥托收手续。

解析:由于C公司资金流转发生困难, A公司很可能收不回款项, 不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因此A公司在发出商品且与银行办妥托收手续后, 不能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 而应将销售商品的成本通过“发出商品”科目反映。A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单位:万元)

2009年9月20日

借:发出商品60

贷:库存商品60

因为A公司就该项销售业务开出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从增值税的角度已经确认为销售收入, 发生了纳税义务, 应确认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应收账款——C公司17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7

如果销售该批商品没有开出销售凭证 (增值税专用发票) , 则增值税纳税义务尚未发生, 不必作此分录。但就本例而言, 销售方A公司如果不开销售凭证, 就不符合银行结算办法管理规定中关于委托银行收款的结算条件, 不能采取委托收款结算方式。按照会计准则规定, 如果在2009年度会计期间内, C公司没有付款, 则A公司就该项销售业务不能确认收入。而按所得税法规定则应确认为2009年度当期收入, 其成本为当期准予扣除项目, 按其差额于当期缴纳所得税。其应纳税所得调增额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商品价款与商品成本之差40万元 (100-60) 。企业当期应交所得税调增数额10万元 (40×25%) 。会计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

如果2009年12月时C公司经营情况好转, 并向A公司承诺近期付款, 则A公司在C公司承诺付款时确认收入,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C公司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60

贷:发出商品60

同时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0

当A公司于2009年实际收到C公司上述款项时,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17

贷:应收账款——C公司17

此外,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应用指南规定, 下列商品销售, 通常按规定的时点确认为收入, 有证据表明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除外: (1) 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 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2) 销售商品采用预收款方式的, 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 (3) 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 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前, 不确认收入, 待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 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4) 销售商品采用以旧换新方式的, 销售的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 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5) 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 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而增值税法关于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时点的规定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 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例2]A企业为生产铝合金门窗并具有安装资质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该企业于2009年末, 与某事业单位B单位签订一份铝合金门窗购销及安装合同, 合同注明铝合金门窗销售价格20万元 (该批铝合金门窗成本为15万元) , 因B单位需要完成2009年度预算, 要求A企业于2009年12月开具发票, A企业应B单位要求于2009年12月10日全额开具了发票, B单位也按发票上注明金额支付价款。2010年1月20日, B单位将铝合金门窗安装检验完毕。

解析: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A企业应于铝合金门窗安装完毕时, 即2010年1月20日确认收入, 而根据增值税法相关规定, A企业应于2009年12月10日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A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单位:万元)

2009年12月10日

借:银行存款23.4

贷:预收账款——B单位23.4

因为A公司就该项业务开出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发生了纳税义务, 应确认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预收账款——B单位3.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3.4

2010年1月20日销售的铝合金门窗已安装完毕, 应确认收入:

借:预收账款——B单位2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

借:主营业务成本15

贷:库存商品15

由于此处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规定一致, 不需要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

参考文献

会计收入与税收收入的差异探析 篇8

第一,会计收入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从会计核算角度来看,会计收入基本可分为基本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以及补贴收入等5类,主要特征是有形的收入。

第二,税法收入,根据税务条例及细则,是指“增加企业经济利益的全部流入”。可简述为,只要能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入,就是税收收入,主要特征是有形和无形的收入。有形的税收收入主要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非营业收入,无形的税收收入主要是视同销售收入和其他经济利益。

第三,确认原则带来的差异。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向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全面、真实和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变动情况,要遵循客观性,重于形式和谨慎性原则,注重收入的实质性,而不是收入在法律的实现。税法的目的是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经济收入进行测定,从而对此课征一定量的税收,以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满足政府实现经济和社会职能的需要。因此税法主要是遵循法律性和确保收入的原则。

两者确认原则的差异,在一些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方面,存在业务处理的差异。如会计核算根据谨慎性原则,要在一些收入的处理上,充分考虑这些收入将来要承担的潜在义务或潜在风险,以确保准确反映一个经济实体真正的长期获利能力,因此,在会计核算上会计提预计负债。但税法系列中的企业所得税法是不予确认纳税人的潜在义务或潜在风险的,所以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时不能扣减预计负债带来的费用。

2 会计收入与税收收入的确认差异

2.1 税法确认的收入比会计确认的收入范围更广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并取得收取价款的凭证时,确认为收入;会计制度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以及让渡使用权收入提出4个确认条件;从范围上来看,税法确认的收入比会计确认的收入范围更广,税法确认的应税收入不仅包括会计收入,还包括会计上不做收入的视同销售、价外费用、纳税人转让不动产采取预收款以及纳税人自产应税消费品移送使用等业务。所以,税法确认的收入范围要大于会计制度确认收入的范围。

以视同销售为例,视同销售是指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在税收上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计缴税金的转移行为。其主要依据是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属于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但在税收时应及时计算增值税。

2.2 会计收入与税收收入的时间差异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只要符合会计确认收入的条件,确认为当期收入。税收收入的确认时间,主要在纳税申报表反映,对不同的税种做出不同的应税收入时间确认。如税法规定:“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增值税细则规定:“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比所得税收入确认增加了“发出货物”这个并列条件。通过比较,说明同一经济业务下,不同的税种,确认时间不同。

另一种情况是同一税种下,会计与税收对收入确认产生的时间性差异,这是指会计制度与税法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主要从损益表的角度来考虑时间差异:当会计与税法在确认某些收入或支出的时间不同时,则产生时间性差异。例如,2010年12月,甲企业购入生产设备一台,入账价值为15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规定该设备的折旧年限不短于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所得税率25%),产生时间性差异,如表1所示。

单位:万元

根据表1数据,从损益表的角度分析,会计与税法扣除折旧的差异如下(单位:万元)。

(1)2011年,甲企业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50-30=20,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0×25%=5;

(2)2012年,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40-30=10,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10×25%=2.5;

(3)2013年,不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4)2014年,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20-30=-10,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10×25%=2.5;

(5)2015年,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10-30=-20,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20×25%=5。

上例从资产的计税基础和损益表的角度分析了时间性差异,虽然会计与税法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方法和时间不同,产生了时间性差异,但最终结果是相同的,并没有影响最终的应纳税所得额。

2.3 会计收入与税收收入的确认依据差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收入的定义,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以及租金收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第六条规定收入的定义:“包括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视同销售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其他用途,应视同销售收入”;从两者的收入定义依据来看,税法列示的收入依据更广,主要是税法规定的其他业务收入比会计规定的更广。

2.4 与会计收入无关的税种

目前,在我国的税种中,有些是企业即使没有会计收入,依然要缴纳的税种,即使没有取得会计收入,也要及时进行纳税申报。

2.4.1 与会计收入无关的营业税

营业税来自会计营业收入的确认和计提,一般情况下,没有会计收入就不需计提营业税,但有些特殊经济业务的营业税与会计收入确认无关。根据《营业税暂时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销售不动产和纳税人提供租赁或建筑业劳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从本经济业务分析得出,会计核算中没有确认收入,但税法需要计算缴纳营业税。

2.4.2 与会计收入无关的消费税

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在纳税人实现销售时计提消费税。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需计提消费税;用于非应税行为的,在移送使用实现时,计提消费税。上述情况说明,纳税人自产的应税消费品根据不同的用途,有时会计不确认为收入,但税法上依然要计提缴纳消费税。

2.4.3 与会计收入无关的房产税

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房产属于单位的,由经营管理的单位缴纳;房产出典的,由承典人缴纳;第三条规定,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 至30% 后的余值计算缴纳;房产出租的,纳税人以房产租金收入计提房产税。上述情况说明,纳税人只要拥有房产,无论是自用还是出租,或全年没有会计收入,都应缴纳计算房产税。与其类似的,还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

3 两者收入的差异分析

会计收入与税收收入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其确认标准和时间不同造成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是从权责发生制和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原则出发,侧重于收入的实质性实现,体现的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税收收入是从组织管理财政收入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收入的形式,即企业只要有应税行为发生,不论是否作为销售处理,均按税法计量标准计征税款,体现的是国家利益。

摘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收入在确认和计量方面有着不同的标准,因而产生差异,认真学习和把握两种收入的标准与差异,才能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纳税申报。

会计与税收差异 篇9

一、关于会计制度与税法诸关系

认清会计、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关系是认识它们的差异与进行二者协调性研究的起点。盖地 (2000) 从会计与税收的演进发展的历史角度出发, 研究了会计与所得税的关系。认为:在会计与现代所得税先后产生之后,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施先旺 (2002) 全面分析了我国会计规则制定的税务背景, 认为我国在制订我国会计规则时, 主要是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规则, 而与此同时, 我们却忽略了建立起一个一致相配套的税务规则环境, 这也是导致在西方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会计规则移植到我国效果却并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我国与世界各国在会计规则制定的税务背景存在着天壤之别。世界各国的历史表明, 无论是英国会计与税法的独立运作, 还是法国的税务强烈地影响着会计规则, 税务规则早已经是发展得非常的完备了。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 在资本市场不发达或根本不存在资本市场的条件下会计规则出现弱化, 税务规则就起到保护和监督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税务规则的健全和完善是充分发挥会计规则的作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

二、关于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差异

对税收法规和会计制度差异的研究是进行两者协调性研究的基础。曹欲静和王静 (2000) 认为税法和会计原则之间既有相容之处, 又有不相容之处。一方面, 税法不能完全抛弃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中隐含的“资本保全”观念与税法中的“涵养税源”观念是相通的。税收政策的实施, 应以税负不致侵蚀企业资本为限。在确定课税对象时, 税法不能全然不顾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会计原则。另一方面, 税法又不能完全遵从会计原则, 因为在某些情况下, 会计原则不利于保全税收或体现政策导向。而且, 会计原则常常由于需要会计人员的主观职业判断, 而得不到税务部门的认可。

盖地 (2006) 比较了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后认为, 税务会计是以税法为导向的, 因而税务会计原则一般都隐含在税法当中, 而且较之于财务会计原则, 略显不明确的税法原则却在刚性及其硬度方面明显高于财务会计原则在对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关性原则配比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谨慎性原则进行具体的比较之后, 认为两者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 如何使两者的差异保持一个“合理的度”, 协调两类原则的差异, 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在具体的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问题上, 董树奎 (2003) 、高金平 (2001) 等从实务的角度分析了当前的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存在差异的原因, 并根据税收法规和会计制度对两者的差异从具体的业务相关规定, 逐项或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解析, 完整系统地分析了在政策规定上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沈玉平 (2004) 通过对税法与财务会计制度关系的历史趋势的探讨, 提出我国的税法与会计制度关系的演变应具有发达国家的趋势, 即一方面两者的某些固有的差异会长久存在;另一方面差异不应扩大, 而应逐步缩小。

此外, 在业务处理差异的分析上, 梁星、吴丽梅等 (2006) 从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制度双向视角入手, 认为会计与税收不同的职能和学科属性决定了会计与税收在其制度设计过程中遵循不同目标、处理原则以及业务规范, 总结得出双方存在差异的必然性, 并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所在, 主要是对收入和费用扣除的差异作了详细的分析。

张爱珠 (2007) 比较、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会计收益,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下的应税收益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提出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 企业所得税改革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新会计准则实施必将加大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正在进行的企业所得税制的改革内容应充分考虑新会计准则的变化, 尽量缩小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

张陶勇 (2007) 从资产负债观出发, 对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与税收差异问题进行探讨。在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和再确认环节, 他对可能形成暂时性差异的情形作了深入的分析, 并比较了基于“资产负债观”的会税差异与基于“收入费用观”的会税差异之间的异同点。

三、关于会计与税收差异形成原因的经验研究

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对会计报表最直接的影响, 表现为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国外关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二者之间差异的经验研究, 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上的数据进行分析, 另一类是仅利用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是, 不论获取数据的途径如何, 几乎所有的相关研究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美国, 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的差异在整个90年代呈增长趋势 (DepartmentoftheTreasury, 1999;Manzon和Plesko, 2001;Desai, 2002等) 。

对于造成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之间差异的原因的探讨, 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差异、盈余管理和所得税避税行为。Manzon和Plesko (2002) 利用1988—1998的公开数据考察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之间差异的大小以及差异的来源。文章控制了公司规模和境外税前收益等因素之后, 考察了制度和经济因素, 包括固定资产折旧、退休后福利和商誉摊销等对差异的解释力。研究结果显示, 制度和经济因素以及控制变量解释了差异的69%。文章提及公司的所得税避税行为可能是造成差异的原因之一, 但是, 文章对此并没有作进一步的检验。此外, 该文章也没有考虑行业因素的影响。Desai (2002) 的研究发现, 近20年美国公司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差异的形成与对折旧的不同处理, 境外收益的披露, 尤其是与雇员补偿的本质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相关。同时, 作者也发现, 20世纪90年代末, 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由于避税行为的增加而变得更显著了。此外, 盈余管理行为的增加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一时期差异的扩大。

跟国外相比, 国内关于会计与税收差异的经验研究较少。叶康涛和陆正飞 (2005) 对盈余管理与所得税支付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该文涉及到公司会计与税收差异和纳税调整项目, 但其研究仅限于2002年制造业公司, 其中纳税调整项目替代变量的设计也值得进一步的商榷。

戴德明, 姚淑瑜 (2006) 基于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及2001年以后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加强协作的背景, 分析了2002—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与税收差异的制度原因, 得出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之间的差异可以解释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差异的60%以上, 所以, 制度因素是造成会计与税收差异的主要原因钱春杰夏文贤借鉴西方国家会计与税收差异的计量方法结合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和披露制度, 认为以财务报告数据为基础的计量方法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研究。

四、关于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

戴德明、张妍和何玉润 (2005) 从税会关系模式、会计制度本质等方面入手, 评价了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历程。认为:我国的会计制度应强调会计信息的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功能, 在制度设计中应该利用“税收工作中存在很大的会计信息依赖性”以及“税收对会计信息的反馈作用”来实现税收法规与会计信息的必要协作。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会计制度应该在税收监管、反避税领域发挥相应的作用, 实现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同一性。

张锋等 (2005) 分析了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在目标以及原则上的差异后, 认为二者的分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而二者差异的日益扩大将带来如增加会计核算成本、诱发避税行为甚至增加经济改革成本等问题, 因而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应相互呼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方面税法应该主动与会计制度协调, 这包括:第一, 出台影响到会计处理的税收法规时, 应同时明确相应的会计处理;第二, 税法应当放宽对企业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限制;第三, 税法应有限制地允许企业计提风险准备;第四, 应积极推进增值税转型;另一方面, 会计制度也应积极与税法协调, 这包括:一是会计制度应充分考虑税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二是应尽可能地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

邓子基等 (2007) 分析国际上存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税会”关系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 在税会关系模式与公平税负、税会关系模式与税务行政效率、税会关系模式与会计标准目标的实现、税会关系模式与财务欺诈以及逃税的发现与惩罚等方面有不同的效应。我国目前正处在新一轮税制改革时期,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日渐完善并逐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 充分考虑我国现有国情, 吸收、借鉴国际上两大税会关系模式的经验、教训, 构建中国特色的、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税会关系模式, 具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无论持何种观点的学者都承认, 会计制度与税法差异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结果。对于会计与税法之间差异形成的原因、表现形式, 不仅从两者目标、原则等角度进行分析, 也从理论的指导性作用和实务的可操作性角度展开分析, 但是有关基于协调角度的研究, 还只是处于框架理论性的阶段, 且提出的建议措施要么较为笼统, 要么较为零碎, 没有对协调二者差异矛盾进行系统的研究。尤其是我国新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后, 有学者对新制度框架下的会计与税收差异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予以协调提出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协调措施

摘要: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是客观存在。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我们应考虑我国国情, 借鉴国际的经验、教训, 构建中国特色的、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含税关系”模式。

会计与税收差异 篇10

一、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产生的原因

1. 出发点和目的不同

会计的工作目标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会计工作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和反应经济活动, 为会计使用者提供会计报表, 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也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由于会计和税收有着不同的目标, 所以其制定过程有着不同的出发点。会计准则的制定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为出发点, 立足于微观层次的经济领域, 业务处理时更强调谨慎性, 允许从业人员对未来情况进行预测。

2. 遵循的原则不同

会计以谨慎性为原则, 要求从业人员从市场现状出发, 考虑各种资产在市场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和损失, 尽量满足资产的可回收额与账面价值相符。于是, 会计人员采取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办法, 来应对资产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税法以确定性为原则, 对于企业的费用支出以当期实际发生值为准, 只有实际发生损失时予以扣除。在这里会计处理更多的体现了适应性原则, 而税法更侧重于历史成本原则。

3. 依据不同

会计准则一贯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对企业资产按经济实质进行核算。对于减值的资产, 由于其不能为企业来了利润, 所以会计要对资产提前计提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的比例依据会计人员的工作经验确定。税法的制定要求一切以法律为依据, 对纳税所得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不允许估计, 防止纳税人将减值准备作为利润的调节器, 随意操纵企业的利润, 造成税款的流失, 从而通过法律的强制规定, 对纳税人产生威慑作用。

二、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具体表现及处理

1. 计提减值准备时的差异及处理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判断资产其是否存在减值的可能性, 当资产的市场价格下滑时, 会计应对资产的可回收额进行估算, 将可回收额度作为资产的账面价值, 将资产的减值量计入当期损益, 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依据税法的规定, 除金融企业和担保企业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计提准备金外, 其他减值准备均应计入企业的纳税所得。现对二者减值准备时的差异举例说明。

例1:甲公司2007年12月花费100万购买了一台生产设备, 预计折旧年限为5年, 残值率为5%,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假定与税法的折旧年限相同, 计提方法相同, 每年计提折旧费用为19万, 截至2009年底, 已计提折旧费用38万元, 但由于经济变化, 该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贬值, 估计只可回收22万元。假设公司2009年的会计利润为100万, 无递延所得税费用, 企业所得税率按25%计算。

计提该资产的减值准备如下:2009年底, 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38=62万;从材料可知预计可回收金额为22万元;所以该资产的减值准备为62-22=40万元。

该公司的税费处理如下:由于税法规定企业的纳税所得不应扣除减值准备, 所以甲公司2009年的纳税所得为100 (利润) +40 (资产减值准备) =140万元;应纳税款为140×25%=35万元。甲公司由于计提减值准备而导致的会计与税收间的暂时性差异为4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为40×25%=10万元, 所得税费用为100×25%=25万元。

账务处理如下:

2. 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的折旧或摊销额存在的差异及处理

依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后, 会计人员应对减值资产未来使用期的摊销费或折旧费进行调整。依据税法的相关规定, 不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否已经计提减值准备, 都按照提取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采用固定不变的摊销额和折旧额。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2:2010年甲公司的会计利润依旧为100万元, 其他会计资料同[例1]。要求计算2010年甲公司固定资产的摊销或折旧费, 并计算企业该年度应缴纳的所得税。

依据会计准则的规定, 2010年甲公司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为: (22-22×5%) ÷3=6.97万元。依据税法的规定, 该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为: (100-100×5%) ÷5=19万元。纳税调整额度为:19-6.97=12.03万元。甲公司2 0 1 0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 (会计利润) -12.03 (纳税调整额) =87.97万元。应交所得税为:87.97×25%=21.99万元。所得税影响为:12.03×25%=3.01万元。所得税费用为:21.99+3.01=25万元。

账务处理如下:

3. 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处置时的差异及处理

依据会计准则, 对于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 其处置损益应纳入当期的损益当中。其计算方法为:处置资产的利润损益=处置所得收益-[资产的原始价格 (按会计准则计算) -资产累计折旧 (按会计准则计算) -资产的减值准备]-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税费 (所得税除外) 。

依据税法的相关规定, 对于企业已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 并已经将减值准备计入到纳税所得当中, 在处置此类资产时, 其减值准备资产的转回部分不需缴纳税费。其计算方法为:处置资产的纳税所得损益=处置所得收益-[资产的原始价格 (按税法规定计算) -资产累计折旧 (按税法规定计算) ]-处置过程中可扣除的税费。

资产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纳税调整为处置资产的纳税所得与处置资产所得总利润之间的差额。当期的纳税所得为企业的会计利润与资产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纳税调整额之和。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3:2011年甲公司的会计利润增加为400万元, 其他会计资料接[例1]、[例2], 2009年依据市场现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40万元, 2010年依据会计准则计算的折旧费用为6.97万元。如果该公司预计2011年12月将该产品进行处置, 处置收入为10万元, 试计算其纳税调整额。 (不考虑其他税费)

甲公司该资产的原值为100万, 依据会计准则, 2011年的摊销额为:6.97万元, 依据税法规定, 2011年摊销额:19万元, 纳税调减额为:19-6.97=12.03万元

会计处置资产的利润损益为:10- (100-19-19-40-6.97-6.97) =1.94万元;

税法处置资产的转让所得为:10- (100-19×4) =-14万元;

纳税调减额:1.9 4- (-1 4) =15.94万元

合计调减:12.03+15.94=27.97万元

甲公司2011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00 (会计利润) -27.97 (纳税调整) =372.03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为:

372.03×25%=93.01万元, 对所得税的影响为:27.97 25%=6.99万元。所得税费用为:93.01+6.99=100万元。

账务处理如下:

递延所得税资产——6.99万

三、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与税收差异协调的建议

1. 税法修改和完善过程中应该考虑资产减值的因素

笔者认为, 我国税法可以通过改革来扩大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认可, 可以把会计准则当作参照, 从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自身特点出发, 对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赋予不同的减值准备税前扣除率。一般说来, 流动资产相对固定资产而言, 其运作周期短、资产弹性高、对市场变化反应灵敏, 所以, 其减值准备税前扣除率要高于固定资产。

2. 企业所得税法要向会计准则慢慢靠拢

上一篇:建筑工程法规下一篇:循序渐进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