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改革探讨论文

2024-05-05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改革探讨论文(共8篇)

篇1: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改革探讨论文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高等教育学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基本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是应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学科。高等教育学在3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危机, 面临很多困难。为克服困难, 走出危机, 适应社会和实践需要, 高等教育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只有不断通过改革和创新, 促进高等教育学走向新的繁荣, 才能得到广泛认可,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 危机; 改造;

Crisis and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WANG Hai-yan

Shuozhou Teachers College

Abstract:

As a new discipline, higher educ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operating patterns and basic laws of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a discipline that should be produced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n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Higher educa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than 30 years,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inevitably caught in crisis and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get out of the crisis, adapt to new social and practical nee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imminent. Only through continuous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promote higher education to a new prosperity, can it be widely recognized and become a real discipline.

Keyword:

higher education; crisis; transformation;

高等教育学自20世纪80年代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确立以来,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高等教育学不仅成功确立了自身稳定的学科地位, 而且还作为一门显学活跃在教育学领域。其不仅形成了庞大的研究队伍, 而且出现了一批学术界公认的领袖人物、学术精英。更重要的是, 在30多年的研究发展中, 呈现出大批学术成果和能够奠定学科发展、代表高等教育学发展水平和方向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发展成果, 也及时准确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揭示了发展存在的危机, 对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一、反思高等教育学发展中存在的危机

1. 学科定位有失偏颇, 缺乏一个公认的学科范式

高等教育学自建立以来就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位, 处在两难位置, 既想要模仿经典理论学科建立理论体系实现学科知识的制度化, 又想尝试选择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满足国家和大学改革的需要。显然, 这对于一个初创学科来说十分困难。事实上, 高等教育学科的产生背景不同于其他经典学科, 而是基于高等学科自身改革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是在自身教育学专业制度下的学科复制, 因此, 高等教育学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深厚的理论根基, 它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认清这个事实的基础上。本质上, 高等教育学也是不同于其他经典理论学科的, 它建立的目的是要改进高等教育实践和高校运行秩序, 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不仅需要不断深入的理论研究, 或者满足于建立一个高等研究的机构, 而是要超越以往学科的思维, 强化其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定位才能不断发展。

学科范式简单地来说, 就是一个学科对其基本价值、研究方法和研究典范的确认。一个学科想要走向成熟, 不断发展壮大, 必然要确立自己的学科范式。对于目前高等教育学而言, 存在的一个很大的危机就是缺乏公认的科学范式, 这其实和高等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发展只有短短30年的历史有关。况且高等教育学目前仍处于比较复杂的研究环境, 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受政治环境影响, 且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制约, 其自身发展中独特的运行规律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因而, 想要建立自身独立的研究范式就更是难上加难。但值得庆幸的是, 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对大学制度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 高等教育学深层次的特征和规律也逐渐显现, 这对于建立高等教育学的独立学科范式作用重大。

2. 研究动机不明确, 研究者缺乏开放态度

明确研究动机对于理论性学科研究很重要, 不同的研究动机导致的研究结果是不同的。目前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者大多还是出于自身考虑而并非为了探索知识、揭示规律、促进高等教育学发展等方面来从事研究的, 研究目的既不是为了知识本身, 也不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仅仅是为了发表论文、提高地位和获得研究经费, 这样的研究状况和结果必然令人堪忧, 已脱离了研究者研究的真正目的和功用路线。不可否认, 将研究作为谋生手段是可以的, 但是高等教育学研究者还应该树立更为明确和远大的目标, 更多的是思考学术研究本来的目的和追求, 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当前学术研究浮躁的氛围, 真正静下心来做点学术, 作出成绩造福社会。

目前, 社会科学学术领域呈现开放的状态和趋势, 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高等教育学势必要走向开放。只有相互之间开放共享, 才能拓宽研究视阈, 深化问题研究, 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开放的研究状态首先需要研究者具备开放的研究态度, 每个研究者不能闭门造车, 需要通过开放的学术交流, 毫无保留地展示自身的研究成果, 共同促进高等教育学整体的发展。但是, 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 高等教育学研究者之间相互封闭的现象也很普遍, 每个研究者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和相互之间的竞争, 无法形成一个共同的研究空间, 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则与高等教育学自身发展的机制脱不了关系。目前,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仍处于不断发展和扩张阶段, 因而更注重大量个体的成果, 而不是整体的综合发展。

3. 研究普遍受利益集团影响

高等教育学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必然会受到一定利益集团的影响, 这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 部分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但是, 研究者在研究高等教育学之前就预设了为某一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的立场, 这一点也是最为可怕的, 因为从研究伊始就为其利益集团辩护, 最终必然不会得出客观的研究结论。如果一个高等教育学研究者不能保持公正客观的研究立场, 那么他的研究结论是否具有科学性也就有待商榷。因此, 高等教育学研究是否能够提供独特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是否能解决问题, 已成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发展中的一大危机。

二、探索改造高等教育学的方案

1. 基于大学建立学科研究体系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学无论是独立的学科研究机构, 还是大学设立的硕博点, 学科建制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人才培养, 而非学科本身研究, 改变这种局面就取决于结构性力量的调整。其中, 研究型大学作为主力军, 要不断重视高等教育学的研究, 但重视高等教育学研究不意味着设立相应的学科专业或者培养研究型人才。要想提高高等教育学的地位或者研究水平, 只有基于大学建立研究体系即上升到大学层面而非科系来专注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只有研究层次上升了, 才能更全面科学地改造高等教育学, 使其更加良好地发展。

2. 明确研究目的, 促进学科开放发展

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 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研究目的大多定位在人才的培养上, 而非学科研究和教育实践。聚焦培养人才没有错, 更重要和更关键的还是要关注学科研究, 将其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一个学科如果对实践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那它开始的研究目的就是有所偏颇的。克服这个危机,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心必须转到许可研究上来, 并且研究者之间应该相互分享研究成果。

3. 确立高等教育学研究价值取向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人类高等教育实践, 而非为某一特定利益集团服务, 这一点毋庸置疑, 必须明确。高等教育学是顺应历史发展和教育实践需要产生的, 长期以来其研究都服务于教学需要或个人职业规划, 这种价值取向对学科发展是不可取的。面向未来, 高等教育学如果还仅仅为利益集团或者个人职业发展服务, 而无法促进人类教育实践, 那么, 作为一门学科, 今后势必将被淘汰。

参考文献

[1]王洪才, 张静.中国高等教育30年改革历程回顾[J].复旦教育论坛, (2) :18―22.

[2]王洪才.高等教育学:成就、难题和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 (2) :1―7.

[3]王建华.高等教育学的危机与改造[J].高等教育研究, (11) :32―38.

篇2: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改革探讨论文

内容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经济核心的高等教育必然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只有通过改革才能适应其发展,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势必会体现出多元化和现代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特点 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出现多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也必然要向多元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势必会体现出多元化和现代化的特点与趋势。

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

高等教育改革是对高等教育制度、体制、结构、主体、目标等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行变革,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体现了变革的多元化和现代化的特点。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多元化

高等教育改革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改革目标的多元化、改革政策的多元化和主体的多元化。

1.高等教育改革目标多元化。高等教育改革目标多元化是指对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改革目标。对国家一流的、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院校,要加快国际化改革步伐,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提升这些院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对一般的院校要加快大众化的改革步伐,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完善教学管理为目标;对沿海发达地区要加快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改革目标的实现;对内陆地区的院校要加快教育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

2.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多元化。高等教育改革政策要针对不同的改革对象、主体实行不同的政策,避免改革政策“一刀切”现象的发生。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教育结构进行调整时,撤销和合并了大部分大、中专院校,致使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一度出现中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同时又出现本科毕业生供给过剩的问题,导致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发生了质疑。可以说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单一,是高等教育改革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必须由单一转向多元化。

3.高等教育改革主体多元化。高等教育改革主体多元化是指高等教育改革要分对象、分层次实行不同的政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来进行相应的改革,中央不要过多的进行干预,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改革步伐;内陆农业大省、工业大省,要加快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步伐,加大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和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应用型、技术开发型的多层次的高等院校,以此促进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步伐。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现代化

高等教育改革的现代化就是要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策略、改革模式、价值取向更加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1.高等教育改革的策略更加科学。教育改革的策略是指推进教育改革所采取的策略、方法、手段、步骤等,正确的改革策略是顺利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并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美国学者罗伯特•软、贝尼斯、贝思将教育改革的策略分为三种类型:“经验—理性策略”、“规范—再教育策略”、“权力—强制策略”。在这些策略中,有的强调对未来的预测,有的强调观念的变革,有的强调权力的运用,虽然都有其合理之处,但又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在积极研究高教改革和发展的策略问题,且不断有文章发表,尽管许多观点尚在讨论之中,但对于要增强改革的实效性必须注意改革的策略性这一点已初步在教育界形成共识,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一定会寻找到更加科学的策略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2.高等教育改革的模式更加完善。教育改革的模式主要是指教育改革以何种形式展开,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模式基本上有三种:国家主导型、高校主导型和利益协调型。国家主导型的优势在于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进改革,弊端在于不利于调动高校改革的积极性;高校主导型的改革有利于发挥高校的主观能动性,弊端在于不利于教育变革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相互协调与支持;利益协调型的改革有利于兼顾国家、学校、社会的利益,弊端在于易使改革的主体各谋其利,缺乏主导,迷失方向。21世纪,随着政府、高校、社会之间联系的加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以及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规律的进一步认识,高等教育改革的模式将进一步完善。从历史的经验和未来的我国国情出发,预计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模式将会是国家主导下的学校、政府、社会协同推进改革的模式,学校和社会在改革中发挥的作用将比现在大得多。

3.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更趋功效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同时代的政治经济结构相联系的。欧洲前工业时代教育的价值在于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某种象征性的资格。进入工业时代以后,西方国家越来越强调教育的功用性,即教育实际上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好处。20世纪初,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始提倡教育的功效性,甚至有教育救国的倡议,但由于国民中能享受高等教育者甚少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象征性教育的特征仍在高教领域普遍存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和社会逐步强调了教育的功用性。21世纪,随着知识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及教育投资收益的增加和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到来,高等学校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程度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功效性特征将日益突出,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也将更趋向于功效性。当然,这种功效性是建立在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适应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绝不是急功近利。

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高等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就要促使高等教育向多元化、社会化、大众化、科学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

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就是要实现高等教育向社会化、大众化、区域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1.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化。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必须由单一的政府投资变为社会融资,建立高校董事会。投资主体的社会化有助于政府由全能型向有限责任型转化,有利于改善教育投入的不足,也有利于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更有利于突出高等教育的学科性、专业性和前瞻性。政府可以致力于教育大政方针的制定,扮演好“公益人”、“协调人”、“监督人”和“部分管制人”角色;校董事会依据国家的教育法规制定本校的发展规划,校长在校董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交互式网络系统的延伸和多媒体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将会使很多学生能够在家里学习,学习不受时间限制,学习效率日益提高,并且满足了那些因病、因交通和住宿等原因不便到学校去上课的学生的需要。教育手段现代化满足了人们渴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欲望,这就必将导致了高校教育的大众化,高等学府不再是“象牙塔”,它将是越来越多的人受教育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因此,知识经济时代要建立一个能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要的教育体系。

3.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化。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化包括两个方面涵义: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区域经济的科学、文化、教育的中心;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归属地方政府,并以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作为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高等教育区域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效显著,在美国、日本、英国形成了以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公司群体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生产统一体的技术基础,其典型特点是高校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特殊有效形式。

4.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化。教育的发展受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现代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多层次、不同类型的专门人才。教育结构的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一种表现,高等教育由单一的长期学术性教育发展到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框架,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多种形式并存。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首先必须打破旧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一个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教育需要的教育体系。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化

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化,就是要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

1.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化。所谓“科学化”,一是高等学校中的系科日益分化,逐步形成了以现代科学体系为结构框架的多学科的组织体系;二是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体制化。要实现“科学化”目标,就要根据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发展适时对高等院校的学科体系进行调整。同时,加快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制度化的建设步伐,以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2.高等教育发展的产业化。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的过程,也是不断创造科研产品的过程,而科研产品要转化为生产力,就应该建立高校科研产品产业化的机制,以免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或丧失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高校科研产品产业化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出让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外,还可以通过与教育投资者的合作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也可以由高校自主开发、生产,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既可以提高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又可以增加学校办学的教育经费。

3.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国际化是指我国高等教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强化国际竞争意识,应当进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去,即高等教育应进入世界“教育坐标系”之中,面向国际开放,进行双向式多边合作与交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信息的交流越来越快捷,大量的互访学者、不同国籍的留学生、众多国际性学术会议与交流等等,使现代教育再也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一种国际现象。教育的这种国际化现象必然要求它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适合一国一专业,更要求适用于多国、多专业。专业精通,具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与发展,具有国际交往能力成为国际性人才的标准。

4.高等教育发展的市场化。高等院校后勤市场化就是要建立高等院校后勤服务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后勤服务质量,营造更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般所说的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是指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向市场调节转化的趋势。面对市场经济,高校作为提供知识教育服务和培训劳动力的机构,必须积极参与竞争,它以教学、科研、经济服务为优势参加竞争。从目前来看,高校面临四大市场,即生源市场、科技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这四大市场,互相渗透,互相作用。

高等教育现代化与现代社会大生产及现代化的市场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生产性、商品性的特点。现代高等教育应当与市场经济互相支持、互相适应,形成教育和整个社会相辅相成的发展机制。因而高等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过程,是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变化、适应时代变革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俊洪.回顾与检讨—新中国四次教育改革论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篇3: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改革探讨论文

目前, 我国每年生物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约6万人, 由于人数的迅速增多, 以及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再加上专业的局限性和一些教育形式的缺陷, 造成生物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暂时性过剩现象, 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则将生物工程专业列为“红牌”警告10大专业之一, 这也使部分生物工程类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对学习和未来出路产生焦虑, 并产生心理负担, 这也给本科教育提出新问题。部分高校通过修订大学培养方向促进就业, 有提出加强实践教学、自主创业、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现促进就业。本文根据作者在无锡国家高新区挂职工作经历、国内多个生物科技园区调研和在江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教学经验, 就目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生物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分析的角度出发, 探讨新形式下我国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国家“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把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列为7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生物技术对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健康、粮食、能源、环境等主要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 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目前, 许多省、直辖市、地方城市也纷纷制定各自的生物医药的发展计划, 并大力发展专业化的高科技园区, 比如北京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城、苏州纳米园和无锡国家生命科技园等, 这些园区地处发达区域以吸引大批高科技人才进行创业和就业。生物技术产业由于进入门槛高, 投资大周期长, 技术更新快, 国内外交流频繁, 因此大部分生物产业分布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生物技术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的高技术领域,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 从国家层面每年的973、863和国家自然基金等投入研发近百亿资金。美国2009年生物医药公司就投入研发653亿美元, 而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规模小, 投入研发资金规模较小, 主要还是靠政府投入, 因此相比之下我国对生物科技的研发投入资金较少。另外, 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力不足, 特别是一些高利润的生物药被国外大公司垄断, 而我国企业和研究单位只能进行仿制, 存在知识产权冲突问题。从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来看, 高污染、高能耗的发酵产业难以为继, 比较典型例子就是谷氨酸 (味精) 企业大量关闭, 一些高能耗、利润低的产业大量搬迁到内蒙古和新疆、东北等人口密度低、煤炭丰富地区;将来新建生物企业所需环境处理设施和运营成本占产品成本较大比重, 需要考虑技术升级如清洁生产工艺。另外, 一些低利润的生物产业如青霉素、维生素c等遭到欧美的反倾销抵制;在中国, 对肉类需要造成大量粮食需求, 一些以粮食为原料的低附加值发酵产品面临淘汰, 例如中国禁用粮食生产燃料酒精。对于传统酿造产业, 啤酒在中国已经接近饱和且全部采用自动化生产, 白酒也是传统工艺且主要靠营销, 此类行业招聘人才将减少;而未来, 葡萄酒产业在中国将会有很好发展势头, 对专业人才需要有增大趋势。对于酱油、醋等发酵调味品, 由于近年餐饮业发展, 该行业也增长迅速。

二、我国生物工程类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生物产业的发展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2013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对生物工程类的就业进行调查, 该类专业就业面一般, 工作对口度一般;起薪低, 为2495元, 在92个专业中排名倒数第四, 而且调查发现跳槽对薪酬涨幅影响一般, 五年后收入低, 综合满意度低。就业的行业主要分布在卫生医疗、耐用消费品、学术科研、教育培训等, 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沿海发达省份、北京、东三省、湖北和四川。

生物工程类专业曾经是高考的热门, 但是由于该行业投入大、周期长, 我国生物产业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 也因此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困难。调查发现大一的新生都为将来发愁, 开始考虑个人的出路, 包括:出国、考研、考公务员等;更有甚者, 一些二本院校的大学生从大二就开始复习考研, 父母也对读此专业的孩子将来就业发愁。对于研究生, 只有少量的硕士毕业生进入企业的研发岗位, 而大多数国内外高校生物工程类的毕业博士生几乎都是进入高校和研究所。名牌大学的许多毕业生大多选择去国外发达国家进行深造, 造成人才的流失。在国内就业的, 生物工程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包括:医药、食品、环保、商检等部门中生物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及产品性能检测分析等工作, 本科生直接从事科研方面工作的较少, 部分毕业生转向其他行业, 部分从事相关专业的下游技术工作。

三、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的教学改革思考

大学的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生物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专业人才, 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也要适应行业的发展和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有众多高校开设生物工程类专业, 通过比较课程理论体系发现, 大部分高校包含: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和选修课, 其中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都差不多。不同的高校由于研究背景的不同, 专业课和选修课差别比较大。比如, 河南工业大学的专业课开设:生物工程设备、酿酒工艺学、氨基酸工艺学、分离工程、环境生物技术等;南京工业大学开设: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程设计、生物工艺学等;江南大学开设:酿酒工艺学、微生物育种、生化工程、生物下游技术、发酵设备与工厂设计等。此外, 各个高校还开设各种选修课, 让大学生了解生物工程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从目前产业发展和就业分析, 生物工程类毕业生主要覆盖在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和生物能源等, 而生物环保则有相关的环境工程专业。关于课程的设置, 各个高校也根据自己特点进行区域特色开设, 比如江南大学以传统发酵为基础, 设有酿酒工艺、氨基酸工艺和酒精工艺学等专业课, 中南大学生物工程是以生物冶金为方向, 而华中农业大学是以微生物和农业为方向。另外, 比如广西大学开展区域特色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 合理地安排好涉及生物工程的上、中、下游技术的课程, 并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 取得良好的效果。

从2012年开始, 教育部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 诸多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也参加该计划。该计划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物工业界的未来发展需求, 采用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模式, 通过在校的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的实践学习, 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培养造就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扎实生物学和工程学基础, 生物工程专业系统知识和专门技能, 以及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擅长发现并解决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高生物工程产业国际竞争力、引领生物工程学科发展的高质量创新型生物工程技术人才。从实践看来, 该计划有利于促进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 多了解企业发展运行, 与社会对接;但是, 由于生物企业的行业特点, 对其核心技术采取保密措施, 大学生难以接触生产和研发的一线车间。

针对目前生物产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 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和理念出发, 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可以做一些调整: (1) 传统发酵已经很难吸引大量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 比如氨基酸工艺学、有机酸工艺学、酒精工艺学等可以合并成一门课程, 而酿酒工艺学则还应加入动手实践和品酒知识, 以满足目前社会要求向上发展趋势。 (2) 针对生物医药发展的趋势, 开设生物制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代谢工程等研究生阶段所需的专业知识, 可采取短课时或合并课程, 进行普及性的教学。 (3) 从上游的基因改造、育种, 中游的生化工艺, 到下游的分离, 都合理安排实验课程, 让学生从感性的直接接触过程强化专业学习和动手技能。比如江南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大三就开设选导师, 大四整个学年都在实验室做相关毕业课题。 (4) 鼓励大学生自主提出创新研究课题, 通过竞赛给予资金支持、导师指导和实验设施。通过实践参与课题, 感性地促进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吸收。

为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 促进就业和行业发展, 一些文科经济类课程的开设也是必要的, 但是不适合占太多学时。比如, 开设生物行业法, 包括合同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劳动社会保障法、生物伦理与生物安全, 开设综合学科, 包括交际学、谈判学、心理学和压力管理等。另外, 要求知名专家教授和企业家到学校为大学生做报告, 以了解行业科研状态和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开阔大学生视野, 培养其兴趣, 使其在就业时候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这样大学生能够脚踏实地地工作。

四、结论

我国的生物产业也正沿着“政府投入为引导, 企业投入为主体, 金融借贷为支撑, 社会集资作为补充”的健康方向发展, 生物工程正在将越来越多实验室中的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通过自身教学改革和调整, 使大学生更具有创新力和对行业的热爱, 并积极提高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扩大就业面选择范围。随着生物经济的不断发展, 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将成为本世纪最具潜力的职业之一。

摘要: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朝阳产业, 但是我国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 生物产业发展水平与欧美相差巨大。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和生物经济发展实际情况, 探讨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对策, 以促进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和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生物工程,教学改革,生物产业,就业分析

参考文献

[1]卢碧林, 张敏, 毛治超, 赵红静.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J].高教论坛, 2006, 8 (4) .

[2]胡廷章, 胡宗利, 涂昀, 王贵学.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生物工程人才[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2) .

[3]赵辉, 凌宏志, 王葳, 韩晓云, 吴国峰.高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黑河学刊, 2013, (01) .

[4]庞宗文, 阎欲晓, 刘海东, 白先放, 冯家勋.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轻工科技, 2012, (04) .

[5]张荣珍, 饶志明, 堵国, 成徐岩.江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巡礼[J].中国轻工教育, 2009, (2) .

篇4: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改革探讨论文

关键词:“三个恢复”;划时代意义;复刊转轨;变刊为报;飞跃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2-0113-02

一、序 言

十年动乱,中国的高等教育是重灾区,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中国的高等教育一度陷入停滞的局面,高等教育规模急速减缩。

1971年全国高校由1965年的434所减至328所,1966到1976年间,各高校大学生停止招生达六年之久,研究生停止招收达12年之久,国家少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合格大学毕业生。“文革”后,中国的各行各业人才匮乏、青黄不接,从业者的素质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中国的高等教育百废待兴。

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工作后,一方面推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另一方面紧紧抓住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龙头,采取恢复高考、恢复与新建高校、恢复与整顿教育秩序和教学工作的决然举措。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恢复,我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新一轮春天。

1977年冬和1978年夏,全国有1200万被“文革”耽误的年轻人先后参加了高考,其中60余万人成为粉碎“四人帮”后第一批通过高考入学的大学生。

1978年底,国务院一次批准恢复和新建高校169所,到1981年全国高校已达704所。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简称“高教六十条”经修订后重新颁布,迅速结束了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混乱局面,高等教育秩序的得到恢复,实现了高校工作重心由政治斗争和群众运动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转移。

二、改革开放初期陕西高等教育的振兴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时候,陕西的高等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春天。1978年,国务院批准恢复和增设了55所高校,其中包括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地质学院、宝鸡师范学院、汉中师范学院、陕西财经学院等。1980年,西安石油学院、西安邮电学院等院校先后恢复建院。这一时期,作为陕西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不但数量增加,规模也呈扩大态势。

更为重要的是,陕西各高等学校致力于恢复“文革”破坏的高等学校教育秩序,恢复和发展学校的科学研究,开始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于此同时,各高校还全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不断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整顿学校领导班子,恢复和建立健全校内管理制度;大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等。在恢复与重建的过程中,陕西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按照中国的社会经济条件,通过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自身改革,得到相对系统与平衡的发展。大力培养急需人才,推动国家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已然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5年5月第一次全教会召开,陕西的高等教育和全国一样处于拨乱反正、恢复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为1985年以后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积极发展、大力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三、改革开放初期陕西校报发展的飞跃

陕西的高等教育事业恢复和振兴,给陕西的高校校报事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为高校舆论中心的高校校报正是在这一大环境中经历了第一次飞跃,得到了恢复发展并逐渐走向正规。

1978年到1984年是陕西高校校报的“复刊转轨”期。这一时期,陕西高校在文革中被勒令停刊的高校校报基本全部复刊,1978年3月6日,西安交通大学校报复刊出版,报名改为《西安交大》,同年同月西北农学院校报《西北农学院》复刊,1978年4月9日,西北大学校报《西北大学》正式复刊,1979年10月1日,西北工业大学校报《西北工大报》复刊……这一时期,一些新建高校校报也相继创刊,如西北纺织工学院校报,一些在文革中停止招生,改革开放后又恢复招生的学校校报也先后复刊,如西安石油学院校报等。这一时期,陕西高校校报的数量得到了快速增长,到1984年年底,陕西高校校报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十余家发展和恢复到40余家。

陕西高校校报工作者积极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消除“左”的思想影响,在办报实践中,校报工作者不断坚持“转轨”:办报的主旨由为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服务转变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校报的新闻内容上,从经常地、大量地宣传政治运动转变为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等中心工作。虽然这一时期陕西各高校出版的校报,也有揭批“四人帮”、“拨乱反正”的报道,但报道内容和篇幅已明显减少和下降,高校校报已开始逐渐扭转过去主要配合学校和社会政治运动的倾向,把新闻报道的重点转向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转向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学生活动等方面。

政治活动不再是高校校报的主角,反映学校科研活动、教学交流、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学术交流、探讨研究方法的报道占据了校报的主要版面,这些在“文革”中曾一度成为高校校报的“禁区”。那些在“文革”中被打成“牛鬼蛇神”、 “反动学术权威”的著名专家教授成为校报闪耀的明星,他们勇攀科技高峰、潜心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被广为宣传,他们的科研成就、教学业绩,特别是科研团队协作攻关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事迹被争相报道。

为满足师生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热情,许多高校校报还专门开设理论探讨之类的专栏,广大师生积极撰写文章,理直气壮地在校报上探讨教学、科研发展思路和学习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出国进修、访问、考察的教师不断增多,外国友人来校访问交流的人数也逐年增多,校报外事活动的新闻报道明显增多,不仅如此,学习出访回国的教师们还认真撰写心得体会,积极向校内师生介绍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先进的科学教育情况,这些文章逐渐成为这一时期高校校报的一个新亮点。

陕西高校校报的大发展,给校报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80年代初,陕西高校编辑人员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对字纸媒体特别是高校校报的性质、特点及新闻规律了解不深。因此,校报“简报式”、“文件体”的报道较多,主要表现为会议消息多,领导讲话多,转载文件多,大块文章多,这种居高临下式地报道,势必造成报道面窄,信息量小的缺陷,从而使报纸的可读性大打折扣。从实质上讲,大部分高校校报还是以“公文汇编”为基本特征的期刊,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闻报纸。

为了满足广大高校师生的需求,把校报办成一张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纸,校报工作者从转变观念入手,锐意创新,不断改革,为校报质量的不断提高努力。为了积累和交流工作经验1985年9月,陕西省高校校报研究会成立,全省42所高校校报编辑部成为首批会员单位。陕西省高校校报研究会成立后,通过学术年会、评选好新闻等活动,组织全省高校校报工作者开展高校新闻研究,探索高校新闻规律,有力地提升了新时期陕西高校校报队伍的专业化和学术化水平,促进了陕西高校校报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陕西省高校报研究会在全国率先加入了省记协,把高校好新闻纳入“陕西新闻奖”评选之中,此举强化了校报工作者的精品意识,促进了校报质量上水平、上台阶。

经过校报研究会的不断努力,在省委宣传部、省教工委、省新闻出版局的重视和关心下,陕西省在全国率先将高校校报工作者纳入省新闻系列职称评定,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校报工作者的后顾之忧,极大的调动了陕西省高校校报工作者的积极性。

四、结 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师生员工思想也不断解放,办报经验也日渐丰富。各校报逐渐注意按新闻规律办报,注重新闻的鲜活性、及时性,积极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努力把师生员工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生动事迹和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及时在校报上反映出来。稿件的体裁方面,除了消息、通讯之外,也开始出现调查报告、言论等形式。许多高校还开设《要闻简报》、《在科研战线上》、《科研成果介绍》、《兄弟院校》、《学术活动简报》、《校园新鲜事》、《系、部、处风采》等栏目,就学术问题和校园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的栏目开始在许多校报出现,有力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至此,陕西高校校报基本上实现了的飞跃。随着陕西高等教育振兴的大幕徐徐拉开,陕西高校校报的发展也完成了 “复刊转轨”到 “变刊为报” 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姚远等.西北大学学报的孕育、诞生及其社会地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2]刘安琴.秦中官报的创办、务实与社会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4).

[3]杨汉名 魏天纬 陕西教育志资料续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4]杨汉名 魏天纬 陕西近现代高等学校沿革[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延安大学史》编委会.延安大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史[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7]颂橘,劳人等.电大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2008(1).

篇5: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改革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分析了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现状;认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但面临着规范性和受教育者的差异性之间、合法性和教育行为的无序性之间、科学标准化与中医药理论的复杂多样性之间等几大矛盾的挑战;提出了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国际接轨、国际人才与联合发展三大战略。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中医药 国际化 现状 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正向全球性的方向发展,它的主要标志是:吸收来自世界上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留学生,每年的人学人数有3000余人,居我国自然科学教育界招收留学生人数之首;派出大批既懂中医药专业又精通外语的国际型教学人才。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向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中医药文化和技术;成立中医药教育国际教育机构和开展境外联合办学,高等中医药教育大步跨出国门,走在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沿同时,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也受到种种挑战。如何正确地把握好高等中医药教育走向国际的道路,是我们必须探讨的现实课题:

篇6: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改革探讨论文

当代大学生要做好素质提升和学业规划,需要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做好全方面的考虑才能成功的完成自己的学业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科学发展和城乡统筹工作离不开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依然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实现中国伟大复新的主力大军,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继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内生产总值连续翻番,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较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代大学生在制定学业规划的同时需要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的需求,以及制造力和生产力。创造一个和谐而稳定的发展优势。大学生在制定学业规划的时候,应该考虑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使整套的核心技术更加完善,尽可能的摆脱超级大国的束缚!

近几年,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经济危机,各种大

大小小的自然破坏事件称出不穷!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导致美国经济二次衰退,浮油威胁至少600种动物安全,日本核泄漏事件,造成了不小的环境破坏!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从国际形势来看,当代大学生还应该保持危机感!古人都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是高教和其所依赖的官僚体系之间的关系,即高校和外部的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二是高教内部的管理体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过去建立的苏联式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很多改革,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并没有重大的突破。

就高等教育改革而言,“去行政化,去商业化,去政治化”改革。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国家更注重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培养大学生打独立创新能力。在经济方面国家将大力支持高等教育,这样在硬件和师资力量方面将会得到大量的发展,大学生将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在教育方式方面,使教育与生产相联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使科学知识更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学生有更广泛的实践机会,和独立创新能力!高校的改革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公平,公开的机会!

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当代大学生在培养技能和制定计划时,依然需要以马克思列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思想,和围绕创新型人才展开。把自己培养成能干实事的综合性的创新型大学生!但,在计划科学发展,科学创新的时候一概考虑到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

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制定学业规划的同时,还应该考虑人才市场,就业方向。规划要有可实现性,也应该结合自己当成的实力!准确定位,提高能力。做个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篇7: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改革探讨论文

财教[2014]352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育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有关精神,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整体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含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经费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现就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意义和原则

(一)意义。

高职教育承担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通过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持续增长,推动了高职教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目前高职教育投入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多渠道筹措经费和财政生均拨款稳定投入机制还不够健全,高职院校总体投入水平仍然偏低,区域间差异较大;财政投入激励高职院校改革的导向作用不够明显;高职教育经费绩效管理基础薄弱,等等。新形势下,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进一步加大高职教育财政投入,逐步健全多渠道筹措高职教育经费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整体提高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利于高职教育更好地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提供人才支撑;有利于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

(二)原则。

1.明确责任。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和职业教育“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地方是建立完善所属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责任主体,省级要统筹推动本地区全面建立完善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中央财政引导各地建立完善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举办高职院校的国务院有关部门是建立完善所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责任主体,并负责落实相关经费。

2.多元投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坚持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新增财政投入要向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倾斜。同时,防止财政“大包大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筹措高职教育经费的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采取直接投资或捐赠等形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促进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

3.促进改革。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导向作用,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要与深化校企合作等制度改革创新相结合,形成激励相容、奖优扶优的机制,促进高职院校面向市场、面向就业,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注重绩效。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要与强化绩效管理相结合,将绩效理念和绩效要求贯穿于高职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全过程,体现目标和结果导向,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

二、主要内容和措施

(一)地方为主建立。

1.明确实施范围。各地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应当覆盖全部所属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院校。举办高职院校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参照院校所在地公办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标准,建立完善所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

2.科学合理确定拨款标准。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办学成本差异、财力状况以及学费收入等因素,同时,统筹协调公办高职院校与本地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水平以及民办职业学

校举办者生均投入水平,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确定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综合定额标准或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并逐步形成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3.发挥导向作用。各地在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过程中,在注重公平的同时,要切实体现改革和绩效导向,以学生规模存量调整为重点,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防止出现吃“大锅饭”和盲目扩招的问题。要向改革力度大、办学效益好、就业质量高、校企合作紧密的学校倾斜,向管理水平高的学校倾斜,向当地产业转型升级亟需的专业以及农林水地矿油等艰苦行业专业倾斜,引导高职院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

(二)中央财政综合奖补。

从2014年起,中央财政建立“以奖代补”机制,激励和引导各地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提高生均拨款水平,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央财政根据各地生均拨款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体现绩效的事业改革发展情况、经费投入努力程度和经费管理情况等因素给予综合奖补。综合奖补包括拨款标准奖补和改革绩效奖补两部分,由地方统筹用于支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

1.拨款标准奖补根据各地提高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的具体情况核定。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应当不低于12000元。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是指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50305高等职业教育”中,地方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经费,按全日制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中央财政统一以省份为单位考核,不要求对辖区内高职院校平均安排。

2017年以前,对于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尚未达到12000元的省份,中央财政以2013年为基期对各地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增量部分按一定比例给予拨款标准奖补。具体奖补比例,根据东部地区25%、中西部地区35%的基本比例以及各省财力状况等因素确定。对于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已达到12000元且以后不低于这一水平的省份,中央财政给予拨款标准奖补并稳定支持。2017年,对于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仍未达到12000元的省份,除不再给予拨款标准奖补外,中央财政还将暂停改革绩效奖补;教育部将在下一招生计划安排时予以必要限制,并对其高校设置工作予以调控。财政部、教育部将从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建立与完善、预算安排等方面,加强对各地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情况的监测。

2.改革绩效奖补根据各地推进高职院校改革进展情况核定。从2014年起,教育部每年从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职教育、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对各地推进高职院校改革的进展情况进行监测。中央财政依据监测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选取体现改革绩效导向的因素分配,并适当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的省份倾斜、向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率先达到12000元且稳定投入的省份倾斜。2014—2017年,改革绩效奖补资金规模根据中央财政财力状况和各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进展情况等因素确定。2017年以后,当各地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全部不低于12000元时,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改革绩效奖补力度。

三、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要落实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尚未建立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省份要尽快出台,已建立生均拨款制度的省份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提高投入水平。举办高职院校的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应尽快建立完善所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

(二)强化省级督促引导。省级财政、教育部门要积极督促和引导举办高职院校的市、县级政府,落实建立完善所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所需经费。同时,要加强对民办高职院校的规范管理和科学引导,制定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促进民办高职教育发展。

(三)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各地、各有关部门应积极推动高职院校围绕发展现代高职教育转变办学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合理确定办学定位,调整和设置专业,强化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将产教融合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大力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创新,促进各高职院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四)积极开展绩效评价。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高职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管理办法,扎实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充分利用评价结果,调整完善支持所属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经费使用管理水平。

篇8: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改革探讨论文

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改革的形式

1 . 1 转变落后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改变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落后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是高职体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是对体育教学起主导作用的一种思想认识,它是在特定时期为培养学生而制定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伴随着一些先进的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引入,我国高职院校也在积极的改革落后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以实现改革发展的创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经历了运动技术教育、体质教育、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等指导思想的转变,这种指导思想的不断变化也说明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先进的体育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依然是多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并存。虽然说这些指导思想在学生发展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他们仍然有很多不同,健康教育思想是今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方向,因为其符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的宗旨,符合高职教学的特征和发展走向,健康教育指导思想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身心方面,社会适应方面等都有较好的作用。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中,要改变落后的指导思想,要从学生的体质、技能、健康观念等方面来制定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 2 课程体系的改革

体育课程改革一直都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内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关系到整个体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我国高职学校课程体系由于受西方课程体系思想的影响,所以在课程体系中主要围绕技能来设置体育课程,这种课程体系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能,忽视了学生的作为主体的参与性,学生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往往是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提升。而体育改革要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要注重把人的体能、情感和认知等目标结合起来设置课程体系,以学科理论为根本,根据社会需求,个人发展来改革课程体系,同时还要注意课程环境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改革的课程体系要具有良好的课程环境。体育改革要改变过去狭义的课程体系,把课程扩展为学科教学、活动课、交流课、潜在课等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衔接,体育锻炼与终身体育的结合,健身与实用的结合,进而促进高职学生的身心全面的发展。

1 . 3 教学模式转向多元化

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上也是呈现出多样化。很多学者根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讨论了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技能型教学模式、体育锻炼型教学模式、体能型教学模式、社会型体育教学模式等等。还有一些学者分析讨论了一体化型教学模式、俱乐部型教学模式、三段型教学模式等。虽然这些教学模式在应用中都有各自的优点,但是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对素质教育和快乐体育的组合,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高职院校,首先,这种教学模式是引用国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并不一定适合;其次,我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和国外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全盘引用这种教学模式。所以,高职院校开展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条件并不是非常的成熟,要适当的进行改革,以使得这种教学模式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较高,所以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实施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1 . 4 改革向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

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改革不仅要改革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还要改善体育教学的软件设施和硬件设备。这样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完成改革的全民任务。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促使了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例如多媒体的应用、幻灯片、电子白板、录像机、计算机等等的应用,都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方便。为此,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明确体育改革的方向,要进一步向着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体育课教学不断改进,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渗透一些心理学、社会学和健康知识,这是非常巨大的进步。

2 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改革发展思路

2 . 1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推进,很多教师认识到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也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过去体育教学以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步伐,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健康为目的的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然而现阶段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有所转变,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却很难有所突破,仍然采用以运动技术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方面仍然做的不足。高职院校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接受的最后系统教育的阶段。学校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学生踏入社会中的桥梁作用,促使学生能通过体育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所以,高职院校在体育改革中要确立终身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从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锻炼习惯、科学的锻炼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体育改革。以便培养出具有强健体魄和良好品质和锻炼意识的建设者。

2 . 2 向休闲体育过渡

休闲体育是一种良好的现代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大众所接受。高职院校在体育改革中可以从传统的竞技体育的教学逐步向休闲体育教育过渡,这样有利于学生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培养,进而对学生今后的体育观念产生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体育教学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其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良好的品质和强健的体魄。而休闲体育正符合了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方向和发展思路,高职体育向休闲体育发展后,学生可以通过休闲体育活动,体验到更多的乐趣,丰富了自己的形象,坚定了信念,此外还可以缓解心情,消磨业余时间,锻炼身体。

2 . 3 与社会体育接轨

高职院校要针对当前社会对体育需求的新形势来进行体育改革,要把体育放在学校和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分析和考虑,进而改革体育教学。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但是复杂的、动态的,而且是多样化和多功能的,它对于社会体育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伸,作为高职院校要考虑学校体育为社会体育更好的服务,从这方面来讲,学校体育改革要更好的促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过度和接轨。高职院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接轨,可以促使学校体育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2 . 4 不断更新和扩展高校体育改革形式

高职院校要在教学内容做出改进,增加一些健康、娱乐方面的内容,同时保留一些竞技体育的内容和传统体育的内容,这样既能突出体育教学的特色,又能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改革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形式,体育教学要向多种形式发展,俱乐部式的,社团形式的教学活动是今后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体育社团是学生自己组建的体育组织,管理自由、形式灵活、参与性很强、活动活跃,适合高职院校体育开展。此外,高职院校体育还可以尝试向课外体育、体育讲座、休闲体育等方面改进,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3 结语

上一篇:行业信息安全建设下一篇:铁路中间站站长竞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