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地位日益提高,我国会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有了良好的机遇,这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必须进行我国会计高等教育创新。虽然各高校近几年都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清况,进行了大范围、深刻的改革,但是在学生学习、实习,讲师的讲授以及教学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弊端。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会计高等教育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计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篇1:

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发展变革及趋势

【摘要】在我国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会计高等教育事业也正经历重要的历史变革期,传统的会计教育已渐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此种条件下,我国的会计高等教育的目标、途径和培养目标,决定了未来会计人才的专业素质和道德要求,进而影响着我国未来的会计事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结合中国会计高等教育之现状,提出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 会计高等教育 变革及趋势 改革建议

一、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现状以及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行业从业人员规模迅速的膨胀,这促使会计一度成为了高等院校中最大的专业。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传统会计教育的弊端也不断暴露,主要问题有:首先,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理论型人才的教育,但是忽视了会计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在传统会计教育中,高校普遍较为重视培养会计人才的核算水平,忽视了对其管理水平的培养;最后,在传统会计高等教育中,过度的注重会计的规则性,忽视了对会计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而且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会计专业的学生严重的脱离了实践,实务水平较为低下。因此,虽然我国从事会计行业人员的规模可观,但是会计人才的需求缺口还十分的巨大,这种情况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尤为明显。此种情况下,如何对会计高等教育进行变革,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成为了学术界和政界人士关注的热点之一。

二、新常态经济的会计人才需求解析

一直以来教育和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经济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培养的会计人员水平和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特别是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因此,要做到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教育的协调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转变高校教育的模式和观念。

会计是受新常态经济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新常态背景下需要的会计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拥有战略性的眼光以及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能力。着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从单一人才向符合性人才转变,从低素质人才向高素质人才转变,从刻板向灵活转变以及从操作性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转变。此外,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会计人员还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操作技术,能够应对互联网对会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三、经济新常态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方向

未来会计高等教育应要首先符合新常态经济的特征,由于新常态的核心特征是创新,因此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首先方向是加大对会计人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弥补会计人员供求之间的缺口,会计高等教育需解放思想,摈弃单纯扩大会计从业人员规模的短视行为,努力提高人才质量和创新水平。

四、新常态经济下会计高等教育变革的途径

会计高等教育变革首先要遵守“三个目标”和“三维能力”,所谓“三个目标”是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及方式,所谓“三维能力”是指储备知识的能力、储备技能的能力以及职业价值观,其他的措施有:

(一)改革学科教育,创新教育教学

在学科教育上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强化会计实践在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要把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体系。此外,由于建立和谐和生态经济时新常态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未来的会计高等教育体系还应该注重培养环境会计人才。

从教育教学上来说,需仔细的对专业的设置、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由于当今经济环境中互联网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教学上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互联网思维以及使用互联网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能力。

(二)结合国际化教育,协同与其他学科或专业

无论是从会计发展的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会计学都与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因此,会计专业的未来设置不应采用传统的分离教学的方式,应该把会计学科放进一个综合而完整的学科平台中,吸收其他学科的养分,不断的丰富自身专业水平。另外,我国目前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和其国际化教育接轨的缺点,这是不符合我国新常态经济现实的,因此,在会计高等教学体系中需加入国际化课程或学科。

(三)注重会计教学的合理进阶

在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对人才的合理进阶的培养,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要针对各个水平的会计人才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具体来说:首先,要注重在会计专业学位进阶方面的创新,其次,会计专业的教育也需要从从业资格认证上给予恰当的衔接,并进行相应的认证制度,这样可以增强业界与学界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相互促进,提高协同能力。

五、结论

会计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十分重要的改革阶段,建立科学的目标、制定科学的战略、培养全面综合性会计人才已经成为了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总的来说,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实现未来会计高等教育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必须整合会计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国际教育以及坚持开放包容的思想。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因此在会计未来高等教育改革中,要不断的坚持自省和反思,积极的应对未来可能的挑战,不让会计专业的高等教育改革步履维艰。

参考文献

[1]孙铮,李增泉.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J].会计研究,2014,11:3.

[2]刘沓,章刘成,周航.新常态经济的会计人才需求与会计高等教育变革[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04:33-38.

[3]孙铮,王志伟.加入WTO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J].会计研究,2002,06:33-35.

[4]邬展霞,张晓岚,李琳.会计高等教育与多层次创业目标的嵌入与融合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58-61.

[5]隋英杰,夏鑫.会计高等教育实验教学体系架构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8:124-126.

[6]陈敏,伍中信,肖美英.中国会计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实思考[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101-104.

作者简介:夏海军(1962-),男,汉族,河南商丘人,毕业于河南省财经学院,现任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讲师,会计师、经济师、审计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财务管理、会计。

作者:夏海军

会计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篇2:

我国高校现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地位日益提高,我国会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有了良好的机遇,这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必须进行我国会计高等教育创新。虽然各高校近几年都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清况,进行了大范围、深刻的改革,但是在学生学习、实习,讲师的讲授以及教学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弊端。通过分析,本文将对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在会计高等教育观念、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会计人才;会计高等教育改革;教学模式

一、教育观念问题

(一)由单向“灌输”式教育向双向互动式教育转变

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教育主要还是采用教师向学生讲授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这种教育方式虽然有利于学生接受,但是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教与学的交流,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要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会计高等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继承性教育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创造性教育转变。大学生是青年的一代,脑子灵活好奇心强,学校教育要好好把握这一特点,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应把问题带给学生,把课堂的气氛提高到交流和解决问题的高度,而不是单一的“说听”模式。

(二)会计教育要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性教育转变。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会计人员将面临着更新知识和提高素质的压力,高等教育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会计人员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加强国际贸易知识学习,了解会计学科新知识和跨学科发展的动态,实现我国会计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完成会计高等教育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在教授学生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向学生分析会计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整个会计行业的动态,让学生时刻和社会同步,这样学生才会把知识的储备和更新作为学习的根本,而不至于在走入社会后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熟悉被淘汰,做到以广博的知识来应对万变的经济动态。

二、会计教育目标定位分析

会计教育目标直接决定着会计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我国学校传统的会计教育目标片面追求人才教育的专门化,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知识和基础知识教育,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创新精神。会计教育目标定位应由单一型的专才目标向多元化的多才教育目标转变,培养精通会计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外语交流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就我校的现行会计培养模式来说,专业知识的讲授很到位,但是这种单一教育方式的弊端是在面对社会复杂的经济竞争时,学生不能联系交叉学科知识把问题的解决方式放到更全面的立场上,这使许多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产生了疑问,不利于知识的再创造,更是束缚了学生的后期发展。

三、学校课程体系分析

每个高校的会计专业课程基本相同,有《基础会计》、《中级会计学》、《财会管理》、《税法学》等,但是高校的课时是有限的,并不能把所有有关会计课程安排齐全,就造成学生的知识不完全,在就业后困难很多。再者,我们在大学的学习基本是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机会少之又少,导致所学知识过于理论化,缺少应付实际事务的能力,对不少问题的处理缺乏变通,造成与社会脱轨这样的问题。可以说,这样对学生的就业时很不利的。学生也不禁对学校专业教育产生怀疑,认为学校教育是没用的。容易让学生变得浮躁,不安心学习。

四、相关建议

(一)增设实践课程

高校在平时的会计学习课程中可以增加手工记账和电脑记账这样的实践课程,两者相互结合,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实帐操作有很好的启发。手工记账流程分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几个步骤,易学易掌握。但是对于大型的企业来说,手工记账就显得有点单薄,工作量也很大。因此电脑记账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对以后工作帮助很大。

(二)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修炼”有效结合

一方面学校要向学生分析本专业的课程需要,讲清楚所缺课程的必要性,让学生自己利用时间进行弥补,另一方面学生本人要有知识的危机感,在学好本学校所开的专业学科外,可以参考其他学校的课程安排自行学习,同时学校也可开设本专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自己选择需要的知识。再者,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创新。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外交流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会计专业课程可以实行双语教学,加强会计人员国际会计理论和国际知识的学习。如:国际会计、国际财务管理、国际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WTO法律规范、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网络会计、电子商务概论、商务英语等。

(三)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因素。适应时代发展,学校必须进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淡化专业界限,加强交叉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院,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专业方向和学业进程,建立必修课的选修机制,同一班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学习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教学风格、专业水平和学术造诣的差异选择不同的任课教师,扩大选修课范围。

(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会计教师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教学质量和会计人才素质。高校会计讲师必须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做到基础知识广博,专业知识精深,熟悉会计理论和实务,又有很好的国际贸易知识。高校会计讲师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具有较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了解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的知识,能够教育学生用会计相关知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会计学科是一门很有原则性的学科,要求学生有很好的道德水平,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的培养,对讲师的各种道德也要严格把关,让学生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对走入社会后很有帮助,同时避免了不道德的恶劣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凌,陈洪彬.《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所,2003,(5).

[2]胡帮胜.《入世对我国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2,(3).

[3]刘刚.《发展九种能力 让大学生学会学习》,《高等教育》。2002,(9).

[4]黄昌杰,阳杰.《中国管理信息化》《双重会计实习模式探索》2006,(4).

作者:徐高宁

会计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篇3:

高校会计教师教育问题探析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指出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指出高校会计教师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会计教师实践能力、建立和完善高校会计教师教育培训体系、促进会计教师“教、培、研”一体化等。

关键词:高校;会计教师教育;问题

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朱镕基曾多次强调,会计事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会计人才规划》中明确指出,“会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在是传统的“记账、算账与报账”知识经济要求会计人才还应具备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和专业能力,当然对会计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教师教育的情况究竟如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高校会计教师教育情况调查设计与结果

本文针对高校会计教师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以部分高等院校的部分老师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的标题为《高校会计教师教育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专业水平检测”,第三部分是“培训现状”,第四部分是“教师培训需求”。题型分为单选、多选以及不定项选择三种题型。共分发问卷 500份,收回 498 份;无效问卷为 18 份,有效问卷为 480 份。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教师的职称为助教或者讲师,教龄基本上均在10年以下,也就是说大部分教师为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且大多数为专职教师,从事会计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青年教师参加培训的次数为1-2次,3次以上的很少。

第二部分“专业水平检测”的统计结果如下:第一题:“在您所接受的职前教育中,学过下列哪些课程: A、教育学;B、教学论;C、教育心理学;D、现代教育技术;E、其他”的统计结果如下:从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98.7%的教师在入职前都接受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學课程的学习,而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相对较少,还不足50%。

第二题“教师在职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您认为在以下专业能力中,哪些是自身欠缺且难以自修发展的”: A、语言运用能力;选择此项的17位,占0.035%。B、教学设计能力;选择此项的有380位,占79.1%。C、教学反思能力;选择此项的为298位,占62.1%。D、科研能力;选择此项的为398位,占82.9%。E、课堂活动设计;选择此项的为298位,占62.1%。F、课程资源开发;选择此项的为366位,占76.2%。G、课堂监控能力;选择此项的为98位,占2.04%。H、课堂表演能力;选择此项的为68位,占1.42%。I、课件制作能力;选择此项的为158位,占3.29%。J、其他;选择此项的为49位,占1.02%。由此可见,在教师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通过继续培训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

第三部分培训现状统计情况如下:第一题“您曾经参加职后培训的组织机构是: A、教育部;B、省教育厅;C、市(县)教育局;D、所在学校; E、其他。统计结果如下图2:从图上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在入职后所接受的培训为自己学校组织的或者是其所在市(县)教育局组织的。第二题”在您参加过的培训中,设及的培训内容有:选A、通识培训的有398位,占82.91%;选B、课程标准的有196位,占40.8%;选C、教学理论的有359位,占74.8%;选D、师德培训的有120位,占25%;选E、教法培训的有296位,占61.7%;选F、技能培训的有213位,占44.3%;选H、其他的有20位,占4.08%。由此可见,现代的教师教育注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忽视了师德教育和教师技能的培训。第三题“在以前您参加过的教师培训中,您认为最有收获的模式是;”选A、集中培训的有48位,占10%;选B、个人自学的有93位,占19.37%;选C、远程教育的有158位,占32.9%;选D、脱产进修的有426位,占88.75%;选E、其他的有98位,占20.07%。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脱产进修,而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的方式效果不佳。由此可见,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的培训方式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一线教学的指导意义不大,缺乏教学经验的交流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还主要以理论教育为主。

第四部分为“教师的培训需求”,抽样调查情况总结如下:“下列培训和学习方式中,哪种方式您认为最有效(可多选)”选A、讲座的有198位,占41.25%;选B、师带徒的有296位,占62.8%;选C、研讨会的有159位,占33.12%;选D、案例讨论与分析的有120位,占25%;选E、听优质课的有286位,占60.17%;选F、异地考察观摩的有213位,占44.3%;选H、自主学习与反思的有20位,占4.08%;选I、课题研究的有98位,占20.41%;选J、国际交流的有196位,占40.08%;选K、网上学习的有159位,占33.12%;选L、短期培训课程的有68位,占14.16%;选M、中长期培训课程的有154位,占32.08%;选N、其他的有32位,占6.67%。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师带徒、听优质课和异地考察观摩,可见大部分教师需要的是教学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现代教师教育的方向应该着重于提高在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对电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和信息交流的渠道,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

由此可见,在现行的高校会计教师教育中,会计教师参加的培训和其他专业的教师参加的培训基本一致,缺乏专业技能和教育技能方面的培训。

二、改革建议

1、建立会计教师实践能力评价准入制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新会计业务的不断涌和日趋复杂要求会计教师不仅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建议会计专业教师资格的认定区别于其他专业,将会计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作为会计教师准入的必要条件。

2、建立和完善高校会计教师教育培训体系

会计教师教育机构应形成一个庞大的自上而下的覆盖广泛的培训体系,包括国家级会计教师培训基地、省级会计教师培训基地和市级或校级会计教师培训基地,分级领导,分别承担不同级别的会计培训。国家级会计教师培训基地主要依托国家重点院校的会计学院,肩负各级培训基地的指导;省级会计教师培训机构作为国家会计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的下属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本地高校会计教师教育,可以依托地方性高等院校。各个包含会计专业的高等院校也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发自身有利资源,形成自己独特的培训体系。

3、促进会计教师“教、培、研”一体化

所谓“教、培、研”一体化就是“教学—培训—科研”一体化的简称,其中“教”指教学,“培”指教师的继续教育,“研”则是指教师的科研,即“教”为“培”和“研”提供新的内容和课题,同时“培”促进“教”和“研”的提高,另外“研”为“教”服务。“教、培、研”一体化的实现主要依托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作者单位:新乡学院)

注: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研究项目《河南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竞争力研究》(编号:SKL-2014-33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建标.关于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1).

[2]于玉林.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9.

作者:李敏

上一篇:图书情报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语文观念改正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