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案

2024-04-21

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案(共6篇)

篇1: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案

一、精心创设交际情境,联系生活积累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口语交际课中的情境有两种,一种是课堂情境,一种是类似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即把课堂设在生活中,或者把生活引进课堂里,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情境。交际情境的生活化,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入情入境地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

【教学片断一】:

1.课件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请学生背诵第十课《北京》一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者词语。

2.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在介绍的时候也要用上好词佳句,看谁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吸引游客。

3.学生结合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以及平时的一些了解,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4.上台介绍风景名胜,教师根据学生的精彩描述,归纳出好词好句,板书齐读。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增加了学生对导游的感性认识,营造了旅游的良好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在学习《北京》一文的基础上,学生懂得用优美精炼的好词好句能使自己的介绍更加生动。学生交流时,教师将好词好句写在黑板上,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语言能力得到提升。

二、积极创造实践机会,体验生活品味语言

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流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课程标准》中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教师要多多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锤炼,从而达到自如运用语言的水平。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时,我进行了如下教学实践:

【教学片断二:】

1.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身边的春天。

2.师:上课前我们已经去大自然中寻找了身边的春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汇报一下大家的`成果吧!

课件出示春姑娘:小朋友们,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快和小朋友说说吧!”

3.学生自由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课件出示如下句子:

(1)春天来了,我们去公园看到了_____;春天来了,我们在田野看到了_____;春天来了,我们在_____。

(2)春天来了,我们来到茂密的小树林,听_____;翻过小山丘,来到小河边,又听_____;还听见了_____。

(3)一场春雨过后,我们推开窗户,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上一口气,啊!我闻到了_____。

5.赞美春天:用优美的语言、多彩的图画来表现它、赞美它。学生依次上台展示介绍,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并回答。(说说自己的画和剪贴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么画、贴,或者听了同学们的精彩语言,有何感受,想到些什么,都可以说。)

在这次口语交际的教学实践中,我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有图可画。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我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注意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交流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语言,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之养成乐于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三、努力实现双向互动,融入生活运用语言

在进行口语交际之前,让学生明确交际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明确要求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在生活中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交际中学生常常犯两个毛病:一是只会“夸夸其谈”,不注意准确地运用词语及语言的规范性,交际达不到语言提高的目的;二是不能静下心来倾听,别人没有说完就打断别人的话,或者光听不补充意见,不发表想法,这样就做不到双向互动,交流沟通。因此,在口语交际前明确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片断三:】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说说我自己》这一节口语交际课时,我明确了以下口语交际的要求:

内容:向别人介绍自己──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等。

要求:抓住自己的特点,说真话。“特点”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如:贪玩、调皮、倔强、好问、喜欢读书等。

注意: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要注意倾听,等别人说完之后,还可以提问或做些适当的补充。

接下来进行了小组互动交流、班级集体交流、游戏活动猜猜他是谁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之后我设计了几个通过口语交际课在写作中实际运用语言的环节,效果不错。

【教学片断四:】

1.让学生回忆口语交际,完成习作初稿──我手写我口。有了口语交际的基础,教师不需要再多说什么,让学生静下心来习作。

2.阅读他人习作,学习作文方法──感受特别的他。

3.听听他人意见,运用所学方法──改出真实的我

4.誊写作文。

通过培养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使学生明白倾听、表达和应对的重要性,并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让学生在读、说、评、议中逐步领悟,在融入生活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学会习作。

总之,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策略,具备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文明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篇2: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案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实验研究方案

[内容提要] 我校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已经开展为期二年多的研究,效果良好,为了更加深入地开展该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我校决定开展第二轮研究,本方案拟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原则、研究步骤、研究方法,以及预定操作策略、预期成果、组织机构等几方面进行描述,以指导第二轮的实验研究工作。[关键词] 口语交际

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1、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

“口语交际”能力是指:良好的交往传递信息的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组织语言的能力,文明礼貌、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五大领域之一,写进了总目标,在第九条明确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并在各年级分阶段提出了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把原大纲中“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把培养听说能力置于双方互动的交际活动中,这不仅仅是提法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赋予其新的教学内涵,是质的飞跃,这既符合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我校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是体现语文学科性质的需要,是认真贯彻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

2、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在教学中,“听说”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在《关于语文教学问题》中说到:“一般人的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不听话说庆,有时还要多听多说,不仅说些零碎的话,还得说整段听整段的话。人人要开会,时时得发言,许多人要作报告、教学生、带徒弟,更多的人要彼此接洽事务,办交涉或讲座问题,摆事实、讲道理……”给我们明确提出了听说能力是现代生活中的迫切需要,是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作为人的最基本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是倾听的活动,尤其是当前的探究性学习,需要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倾听他人思想,活跃思维的头脑,表述自己的见解,而且,语言交际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新的世纪社会发展迅速,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口语交际是在一种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它对形成说话,提高说话效率,顺利达到交际目的起着重要的作用。口语交际是衡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最实际和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未来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重要要求之一。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已经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

3、我校“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

对我校部分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已基本具有初步的交际能力,但有待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还不够规范,好说话,但不完整,缺乏条理性,用词不当,夹带方言,常有重复。交际时忽视了自己的言谈举止,文明礼貌。而有没有礼貌,直接关系到口语交际的效果,说话时落落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表达准确,就能提高说话的效率。而我校的“口语交际”课教学更是只重教学任务的完式,轻学生将来的生存、发展;重低年级听说训练,轻高年级听说训练;重单向交流,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忽视交往能力的形成,重训练形成,轻口语交际与语文实践的整合,造成训练缺乏系统性。针对这些现状,我校于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开展了立题为《加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在两年多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初步创建了口语交际训练体系,初步构建了课题研究运行机制及评价体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获得一定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推进实验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完善“口语交际”教学的操作体系,我校经过讨论,决定重新组建课题研究小组,重新确定实验班,开展第二轮实验。

二、研究思路

(一)理论依据

1、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现代教学论,信息论等有关理论为构建“口语交际”教学的操作体系、教材体系、指导策略及其评价体系的基本理论依据。

2、教育心理学、传播学理论,为开展本课题研究又一重要理论支撑。

3、《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际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应重视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原则、途径和方法。

2、研究如何开展多种类型的“口语交际”教学形式。

3、研究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研究如何构建“口语交际”训练与习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5、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开设“谈天说地”课。

6、研究如何设计新型的“口语交际”训练课。

7、研究如何组织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

(三)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

通过两年的实践研究,初步形成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体系,内容包括目标体系,教材体系指导策略及其评价体系。

2、培养目标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

①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②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

③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④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⑤与别人交谈,态度大方,有礼貌。

⑥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

①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③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④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

①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②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展自己意见。

③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重点,并能简要转述。

④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⑤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要发言。⑥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四)研究对象

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设立二年(5)班、二年(8)班、三年(1)班、三年(7)班、四年(7)班、四年(8)班、五年(2)班、五年(6)班,为语文学科实验班,同时设立四年(2)班、五年(7)班为英语学科实验班,共同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因为是第二轮研究,基本上不设对比班,采用前测、后测方式,并与第一轮实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设计。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研究综合运用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

1、观察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按照研究预定和既定的目标和要求,定期不定期地多次制作测量工具,对实验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水平进行检测,通过检测观察,发现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提出可行性方案,以解决这些问题与不足,保证实验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标。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的过程就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模型的过程,预先制订评价模型有效性的指标体系和工具,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和调控机制是保证行动研究顺利进行并具有规范性的必要条件。

3、经验总结法。我们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理性认识,并且将这些理论认识撰写成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在课题组内相互交流、学习、推广、运用,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活动。

4、文献法。根据课题的要求,我们通过查阅、分析、整理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全面、正确地了解和掌握所研究的问题,进而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操作方法体系。

(六)研究原则

1、全面性原则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全体学生的发展,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全面性原则还要求“口语交际”教学要重视认知、技能、情感等各种目标的协调,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等维度考虑,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2、自主性原则

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尝试、交往、探索等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

3、合作性原则

倡导宽松、民主、开放的合作气氛,使师生的活动处于协调和谐的状态,倡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多重交往中发展自我。

4、激励性原则 兴趣是口语交际训练最重要的心理基础,而培养兴趣的主要途径就是激励。所以,要求实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对儿童充满信任,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儿童的实践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源泉。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中,除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形式多样的训练外,尽可能有计划地带领学生接触社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指导学生口语交际,从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七)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6.9—2006.11)实验准备阶段

1、搜集、整理与注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2、确立研究课题,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3、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设立子课题,确定实验班。

4、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5、聘请专家对课题设计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2006.12—2007.12)

1、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前测分析。

2、制订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规章制度。

3、改革课程设置,每周分别开设一节口语交际训练课和谈天说地课。

4、出台实验操作方法,并付诸实施。

5、开展多种类型的研讨课,组织交流评议。

6、开展学生“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兴趣。

7、建立课题研究记载册等档案资料,搜集相关研究资料,汇编成册。

8、检查、督促课题研究开展情况,组织先进实验教师评比。

9、撰写子课题研究论文和教学案例,汇编成册。

10、实验中期检测分析。

11、小结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08.1—2008.5)实验总结阶段

1、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后测分析。

2、组织课题组教师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总结研究经验,做好全面和个案分析记录。

3、撰写实验结题报告。

4、聘请专家召开课题结题鉴定会,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三、操作策略

为了本课题第二轮研究能迅速步上正轨,我们总结了第一轮研究的成熟经验,初步形成了第二轮研究的起始研究阶段操作策略,本操作策略将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一)开展多种类型的“口语交际”教学形式

1、童话剧

童话剧就是学生根据童话故事扮角色表演,它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童话剧的内容比较广泛,一般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只要稍加改编,就能当作“剧本”。童话剧使游戏、活动与口语交际融为一体,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它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为学生所喜爱。童话剧的表演可自编自演,也可边编边演,初步重在模仿,以后可不断发展、创新。

2、课本剧

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口语交际素材。选择课文中对话成分较多或能启发学生想象的内容等,编写成课本剧。教师创设某种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角色,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3、生活剧

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素材,通过小组合作,编写成生活剧本,然后小组合作表演,构成生活剧。

4、小采访

小采访就是让学生充当小记者对周围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或现象,进行有目的了解,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的一种口语交际活动形式。

采访的内容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走上社会。除了课内表演采访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实地采访。

可组织的活动有:①小记者在行动;②探访老人;③购物讲价;④小型同学聚会等。

5、讨论会

讨论会就是大家围绕一个主题,各抒己见,从而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口语交际活动。讨论会形式可以是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师生讨论等。讨论会的内容一般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是他们所喜闻乐见。

6、辩论会

辩论会是以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中心,分正反双方进行“舌战”的一种口语交际活动。辩论会的选题应来源于生活实际,如“金钱是不是万能的?”“诚信和利益哪个更重要?”等。教师应教会学生辩论的开头语可为:“我认为……”,“我的看法是……”,“我方的观点是……”。让学生明白辩论的一般格式是:①指出双方行为或言论错在哪里;②说出为什么错了;③阐明自己的观点;④提出改正意见和要求。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在出现意见分歧时,抓住问题的实质和矛盾的焦点展开辩论。

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提高了对社会、对问题的认识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辩论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学会明辨是非,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

(二)实施凸显“口语交际”特色的阅读教学。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主渠道。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离不开课堂,应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因此,在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备课环节,教师就应该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以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因素,扎实有效地开展“口语交际”训练,凸显“口语交际”特色。

《五月瑞阳》是一篇介绍我国端午节的风俗习惯的文章。文章中介绍的一些风俗引发了学生许多的回忆,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就可设计,在教完“妇女们包粽子”这一节后,让学生回忆自己家是怎样包粽子、吃粽子的?学生定然有话可说,言之有物。各地方过端午时的风俗大致相同,但又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完整篇课文的时候,让小组各自准备一个“聊端午”的场面,然后请几个小组几位同学当着大家的面公开聊聊。这样的设计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把握住了课堂教学流向,使学生在体验文本之后,从生活体验出发,回忆情节,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聊天,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读、想、听、说融为一体,既很好地学习了文本,更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构建“口语交际”训练与习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说说——画画——写写”教学模式

教学《我家的小园》习作训练时,教师可让学生之间相互说说各自家小园的景色,然后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最后根据所画景象具体描写。这样做使听说、画、写结为一体,有利于调动写作兴趣,也有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2、“口语交际——习作训练——口语交际”教学模式

教师首先可以带着一个话题走进课堂,比如:《如何装扮我们的教室》、《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我来设计校服》等。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充分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组织全班交流,最后让学生把今天老师带的话题和同学们讨论交流的情况及结果写下来,就成为一篇不错的文章了。

这样做,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的舞台。学生作文完成之后,进行作文评讲,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自己的见解、修改意见,不仅对作文是一大促进,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口耳”功夫,真可谓一举两得。讲评时,可以让学生评自己手头上别人的文章的标题、立意、书写、语言、结构形式、点题等,并可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评语,其他同学在听后也积极加入了评论,学生参与兴趣高涨,参与度高。

(四)开设丰富多彩的“谈天说地课”。

实验班每周开设1-2节谈天说地课,每周由一位学生担任主持人,组织学生开展谈天说地,教师将学生谈天说地的内容记入手册,并评定等级,最后可以由教师总结,教师肯定学生成绩,点拨说话技巧方法,提出改进意见。

谈天说地的材料可以是利用现成的,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编和自编。主要是学生通过阅读报刊、杂志,听广播看电视,参与街头巷议等多种渠道获取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科学珍闻、名人传奇、新闻信息、生活常识等作为演讲的材料。

每次演讲15人左右,并兼顾“优、中、差”三种不同对象,要求学生都要参与这一活动,不留死角,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共同提高。演讲者要做到说普通话,态度自然得体,有感情,语句通顺、流利。

(五)设计新型的“口语交际”训练课。

1、普通话训练课

主要引导学生听朗读磁带,听老师范读,听学生表演读,然后自己模仿,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听并评,尤其加强平翘、语调停顿等方面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材料。这主要安排一、二年级的时候开展训练。

2、听读欣赏课

听读欣赏课的教材由文字教材、配乐及幻灯片组成。文字教材包括童话、诗歌、故事、散文、寓言等,力求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兼备,做到文字优美、生动形象、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朗读要求语言规范、感情真挚。音乐及幻灯片根据文字材料内容配制,幻灯片要少而精。听读欣赏课一般的教学程序为听、读、欣赏三个阶段。

3、收视课

收视课的内容很多,收视新闻联播模仿朗读,收视综艺节目学习主持人的语言技巧以及参加选手或被采访人的语言的组织与得体的表现,收视论辩的学习技巧与机智,收视生活剧学习别人的得体表现等。这项训练在每个年级段各安排1-2次。

4、技巧学习课

技巧学习课主要是向学生集中介绍在各种不同场合下的语言方式、风格、机智、幽默、手势、体态、如何得体……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讲座加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场面,这样不仅加强了技巧的理解,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这种训练各年级可分别开展1-2次。

(六)组织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活动

为了扎实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保证质量,实验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活动,如:“读书报告会”、“佳作欣赏会”、“故事会”、“信息交流会”、“新闻发布会”、“赛诗会”、“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每学期有针对性有选择地组织1-2次,可以班级内组织开展,课题组也要组织开展。

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情,表现自我的大舞台,调动了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学生的思维也会在这些丰富而有趣的活动中变得活跃。

四、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研究论文集

3、教案、案例集

4、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

5、学生现场表现。

五、组织机构

1、课题指导小组 组

长:成员:

2、课题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成员:

3、课题研究小组

长:

副组长:成员:

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育部制订

2001年

2、《中国当代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 王一军编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出版

3、《小学语文教育新视野》陶保平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出版

篇3:基于交际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无论是注重表达还是注重表演, 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学都偏离了口 语交际教 学的原点———“交际”, 使口语交际教学滑向了口语训练的边缘, 从而陷入低效的泥淖。

《现代汉语词典》对“交际”的解释为:“人与人之间往来接触;社交。”由此可见, “交际”是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之间“交”与“接”的互动活动, 并在互动中与他人共享或交换观点、感情和信息。

为了使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更明确, 效果更佳, 我们应该围绕口语交际教学的本质“交际性”这一核心, 力求在原点上寻找突破, 遵循“在交际中, 通过交际, 为了交际”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从而获得全程、全体、全面的立体化口语交际教学效果。

一、找准话题的兴奋点, 激发内在的交际需要

现行教材中的不少介绍类、独白类话题距离实际生活较远, 这就需要教师花心思找准话题的兴奋点, 激发学生内在的交际需要。比如“介绍一个民族” (苏教版六上) 这个话题, 如果单纯按照课前查资料、课上介绍的路径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起来就平淡无味。现在孩子外出旅游时会购买一些有有民族特色的物品, 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就以民族特色物品作为话题的兴奋点。学生将搜集到的有民族特色的物品带到课堂, 琳琅满目的民族物品唤起了学生的旅行记忆, 加之课前搜集的资料, 激发起学生内在的交际需要, 课堂交际热情高涨。再如教学“学会解释”时, 可让学生先回忆被误会的经历;教学“说说我的家”时, 可让学生带来全家福照片;教学“学会申诉”时, 可出示几则典型的损害儿童利益的新闻等。只要找准话题的兴奋点, 就找到了激发口语交际内在需要的金钥匙, 就可以顺利将学生引入交际中。

二、创设适合情境, 体验真实的交际情感

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 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 提供语言的材料, 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可见情境创设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情境创设以真实自然情境为最佳, 模拟情境次之。我们可以从下面“打电话” (苏教版一上) 的两个教学片段中体味一番。

片段一:

师: (出示丽丽生病情景的图片) 同学们, 丽丽因为发烧不能上学, 要向老师请假。你们能帮帮她吗?

生:能。

师:电话里该说什么呢?

生:说自己得病了, 请多长时间的假。

生:问问老师同不同意请假。

师:现在我就是丽丽的老师, 谁来打这个请假电话?

(师生表演通话)

师:电话打得不错, 很有礼貌, 把跟老师请假的原因及请多长时间的假说得很清楚。谁再来试试?

片段二:

师:我有一个信封遗忘在办公室桌子上, 现在急着要用, 该怎么办呢?

生:去拿。

师:可以。不过办公室离教室较远, 有更好的办法吗?

生:打个电话。

师:这个主意倒不错。如果要你来打这个电话, 该说些什么? (请学生现场模拟打电话, 指导学生拨号、自我介绍、说清事情、有礼貌。)

师:那就请你替我给办公室的王老师打个电话。 (现场打电话, 其他人专注倾听。)

师:小朋友,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谢谢王老师。 (教室响起热烈的掌声)

(王老师来到现场, 说:刚才是哪位小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得很清楚, 也很有礼貌, 咱们握握手。学生情绪高涨。)

师:小朋友, 你们知道信封里装的是什么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些特殊号码。 (随机出示:120、110、119) 知道这是什么号码吗?

在实际生活中, 家长会教给孩子一些打电话的技巧。在交际课堂上, 教学重点应该落在真实的交际体验上。片段一中教师让学生模拟表演打电话, 学生处于一种模拟的情境中, 缺乏真实的交际情感体验;片段二中学生处于教师创设的真实自然的情境之中, 打电话成了真实的交际活动, 学生获得了真实交际情感的体验:打电话之前的积极模拟, 过程中的仔细倾听, 王老师表扬后的情绪高涨。伴随交际情感体验的口语交际课无疑是最有效最精彩的。

三、设计多维路径, 促进全体的交际互动

在有限的口语交际教学时间内, 如何实现最大化的交际互动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评价指标。从口语交际话题来看, 有的话题的交际互动是显性的, 如交往类、议论类话题, 此类交际互动面广;有些话题的交际互动是隐性的, 如介绍类、独白类话题, 需要教师设计多维交际路径, 最大限度地促进全体学生进行交际互动。如教学“健康小顾问” (苏教版五上) 时, 就可以分为这样几步设计多维交际路径:

1援课前准备, 做到有备而来。让每个学生调查同龄人中的不良生活习惯, 根据调查结果选择一个健康小常识。

2援示范引路, 讨论交际要点。课堂上教师出示一段《护牙小窍门》并介绍, 让学生讨论交际内容的要点:健康知识正确, 理由解释清楚, 语言浅显易懂。

3援小组互动, 分工合作。可以在全班进行同质分类, 介绍同一类健康知识的分为一组, 组内相互交流补充, 推荐两人联手上台比赛, 其余分工当大众评委和咨询观众。

4援集体互动, 多维交际。竞选主持人, 各组代表、评委就座, 开始健康小顾问专场活动。其间鼓励学生进行现场咨询, 考验小顾问的水平, 每组代表相互合作回答咨询;大众评委就每组代表的表现进行点评打分, 小顾问与评委进行交流;主持人进行现场气氛调节等, 实现全体参与的交际互动。

5援综合评价, 自由表达。评选“最佳顾问奖”“最佳台风奖”“最佳咨询奖”“最佳评委奖”等一系列奖项。获奖者接受特派小记者现场采访。最后请顾问、大众评委、咨询员从各自角度进行点评。

口语交际路径中由个人到小组最后到全班, 逐步逐层进行交际互动。课堂教学始终在“交际”中进行, 相应的能力也在“交际互动”中得到提升。其实诸如“说说我的家”“我喜欢的一句名言”以及表演类“水浒故事擂台赛”等话题都可以设计这样的多维交际路径。

四、鼓励多元评价, 培养全面的交际能力

新课标倡导评价主体多元, 鼓励教师、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评价更切合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鼓励性的评价作用在于消除学生的交际心理障碍, 指导性的评价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规范有效的言语表达。学生评价可以促进生生之间进行交际, 同时训练学生的倾听、记录和评价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尊重、接纳、欣赏他人, 达到培养全体学生全面的交际能力的目的。

仍以“健康小顾问”为例。健康小顾问介绍时, 教师可以要求咨询员和大众评委仔细倾听, 及时记录, 有效咨询, 进行有理有据的点评。评价时教师退居幕后, 让评价者运用第二人称对台上顾问进行直接评价。

篇4:浅谈口语交际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关键词]口语交际 发展性评价 发展记录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91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评价方面更加具体化,如增加了考查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各个学段评价的侧重点等。新版课标为口语交际教学及评价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笔者在为新课标成功实施欣喜之余,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进行了一番探索,旨在综合考查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一、探索:构建口语交际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发展性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最新理念。它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流、过程本身的价值、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平等交往,与总结性评价差别较大。

“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1]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实施发展性评价,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将会极大地发挥评价的多重功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拓宽口语交际评价的外延。

怎样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发展性评价,及设计口语交际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更好地显现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以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第三学段的目标和内容为例,尝试设计了如下评价方案。

上表中口语交际的“评价内容”是一个变量,小到一节口语交际课,大到口语交际的分学段目标和内容,都可以运用此多维多元评价方案。其中“目标分类”还可以进一步明确和划分,教师需因时因地制宜地加以运用。

二、实践:运用发展性评价方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如何在口语交际教学情境中运用发展性评价方案呢?

(一)建立和完善学生口语交际“发展记录袋”

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指出:“发展是一系列发展阶段组成的‘发展链’,各阶段之间同样存在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2]笔者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为班级每一位学生建立了一个口语交际“发展记录袋”。

建立学生口语交际“发展记录袋”,就是运用口语交际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将对其进行的口语交际评价的过程性材料装入袋中。过程性材料即设计有学生自主参与,老师或其他同学等见证与评价,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的针对性训练评价记录。随着袋中的材料越来越丰富,我们离综合考查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便越来越近了。

做好过程性材料的搜集是关键。以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口语交际“学会请教”为例,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份评价方案:

为了提高评价的效度,我提前三天将评价表发给学生,并讲明有关的操作要求。很多学生为了得到好评,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还提前准备。

课堂上,我先启发学生回忆自己遇到的请教别人的生活场景;再播放录音故事《牛皋和岳飞问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请教别人的方法;最后分组选取课本中的片段,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课结束时按小组填写并上交评价方案。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发言积极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交际情境模拟更逼真了。

接下来在教学“练习三”的“学会拒绝”时,我如法炮制,同样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建立口语交际“发展记录袋”,就是将这些口语交际的“过程性材料”搜集起来,适时地对学生口语交际水平进行准确而又有较强针对性的综合评价和建议。

(二)挖掘学科教学资料,“渗”用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除了口语交际课这一主阵地外,还有很多领域可以延伸,如挖掘学科课程资源,特别是把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巧妙地结合起来。

语文课本编排了大量的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暗点”,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本为例,我在执教“练习二”的“想想说说”(给出了第一、第三、第四幅图的画面,想象第二幅图该是什么情景,然后将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讲给同学们听)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评。当学生描述出第二幅图想象的内容后,我会问:“你觉得自己说的怎么样?你想给自己几颗星?”我还会问其他学生:“他说得怎么样?你能转述他的主要内容或意思吗?你想给他几颗星?”“谁能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讲给大家听?”“你说得太好了,老师给你打三颗星。”

使用口语交际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不能生搬硬套,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应灵活巧妙地处理,有时还需要和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

[ 参 考 文 献 ]

[1]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6.

[2] 陈敬朴.教育学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86.

篇5:三年级口语交际活动方案

三年级语文组:李红丽

《观察中的发现》是三年级语文园地四的口语交际内容,它要求学生能说出自己观察到有趣的发现,与同学互相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观察发现,通过这次“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激发观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体的活动步骤如下:

活动目的:指导学生能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发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观察能

力,引导学生互动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说话,培养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的情感。

活动时间:11月11日------11月15日

活动内容:口语交际《观察中的发现》

活动组织者:三年级语文组

邀请嘉宾:周主任 杨老师

参与对象:三年级阶段全体学生

活动过程:1.(一)创设情景调动热情

(二)趣图引入大胆发言

(三)联系生活各抒己见

(四)概括总结延伸课堂

2.每个班级选出10名优胜者,参加三年级阶段的评比。然后三年级阶段从这20名优胜者中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

3.获奖学生颁发获奖证书,获奖作品由语文老师在展板上展出向全校师生展示并摄影留念。

活动意义: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中经历观察的活动,让学生沐浴在平等、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进行交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乐于把观察到的发现与同学分享。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起交流热情。

篇6:二年级口语交际课题研究方案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新世纪的曙光里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新课程不只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也十分关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新编一年级教材中,编入了有关“口语交际”教材。在新大纲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中还对“口语交际”提出了“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礼貌。听人谈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要求。在实践中,我们把口语交际可分为语言、内容、听力、表达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交际”的本意,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而“口语交际”指的是人们用口头语言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这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而人们在面对面的交际过程,需要察言观色,快捷地判断对方谈话的内容的正误、优差,并迅速地做出反应,灵敏地想出对答的语言来表达情意。通过这些口语交际的具体现象的描述、分析,了解对方的口语交际能力。但现实中众多学生恐于与同学或教师交谈,这种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教师忧心忡忡,这样的学生怎么能适应多变的社会并作出敏捷的反应呢。

从上面的分析研究,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的具体目标。在教学中,我们从这些目标出发,坚持大纲“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根据教材有图无文的特点,针对低年级学生刚学字词,语言较贫乏的实际,抓住人们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设计教学。在教学中,切实地解决好“口语交际”的内容、语言和方法三个问题。

二、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小语修订版《大纲》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人教社小语教材也从第一册开始,把原“基础训练”中“听话·说话”的内容独立出来,修改为“口语交际”,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安排。这当然不只是名称和形式上的改变,而是体现了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

而目前在教学中还存在着“重笔头、轻口头”的现象,这将严重制约着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而如何提供真实的交际语境,使学习者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形成积极主动地进入交际活动的心理状态,使口头表达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让我说”的被动型,转变为“我要说”的主动型也值得研究,因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

1、教学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新课标指出:小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口语交际。再说“口语交际"是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四个阶段目标之一。

2、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社会需求的变化引起了对口语交际能力重要性认识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今社会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开放、自由竞争的态势。人们在交流工作经验,自由择业等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口头语言这一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担负着每个人社会交际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的重任,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次,是社会交际的实际需求对口语交际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课标根据社会口语交际实际的需求,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不仅包括“听话·说话”训练的基本要求,还提出了“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参加讨论能说清自己的意思,有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有不同的意见与别人商量”等要求。并且强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新课标对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上述具体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研究并提出方案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3、满足学生交际心理的需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条件下,唯一的交际训练场所是教室,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真正的语言交际环境,只能通过口头假想一个场景,使学生被动地进入角色进行操练,需要他们一边借助想像,一边生硬地遣词造句,或者一字不差地死记硬背书上的原句,这只是让学生为了说话而说话,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唤起他们自觉主动有目的语交际的意识和愿望,因而使口语交际教学不能切实有效地达到提高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目的。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口语交际教学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将学生自然地带进了一个说话原场景中,使口语交际不再是枯燥机械,而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满足是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弥补了传统口语交际教学的严重不足。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1、研究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不敢与同学交际的原因:口语交际是新世纪学生必备的能力,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常恐于和同学交际,常常沉默寡语,这一现象和当今社会需求很难符合,不得不引起我们教师深思。

2、让学生敢于口头交际的策略的研究:找到学生不敢与同学交际的原因后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如何让学生敢于和同学进行口头交际的策略,并让他们感受到交际带来的舒畅心情和愉快情绪。

3、学习新课标对口头交际能力提出的要求,并研究得出达到要求的策略。

4、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的研究:语文课堂是生生和师生之间进行口头交际的最直接的场所,是我们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最佳场所。这具体的情境,是学生各展口头风采的沃土,在这块沃土上,师生不断的锻炼着自己的口头语言,同化优化课堂语言。比如“我认为”,“我不同意某某的看法”。使口头交际能力得到升华。

5、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心态的研究:当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提高了,他就具备了积极的心态,乐观的心理、不再恐于与人沟通交流了,这样就能更快地适应多变的社会,如鱼得水在各种场所施展口头才能,提高了口头交际能力,也就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心态的研究。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方式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为本课题提供理论基础。并借鉴理论基础去指导实践。

2、调查法:采用个别谈话,对学生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测试从中了解里面存在的问题。

3、实验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实验,在口语交际中学生有无做到敢想、敢说、敢问、敢评、敢发表自己的建议。

4、个案研究法:找出研究对象中存在代表性人物进行个案研究积累资料然后总结经验。

5、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形成理论然后去指导实践。

四、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筹备阶段(2004年10月_2004年12月)

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确定研究方案,开展有关理论的学习,开展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对学生进行民意测验,个别访谈等,初步进行文献法研究。

2、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4年12月_2005年8月)

(1)修改教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确定开展个别班级实施的计划。

(2)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水平的测试、调查,并作好分析。

(3)注意测验试卷的类型,特别要考查口语交际的水平。

(4)总结前半年的实验情况,调整研究方案,重视堂课结构的调整。

(5)及时召开学生座谈会,必要时进行一些看图说话、编故事、小小演讲会等比赛,从多方面分析证实。

3、第三阶段:搜集资料。分析实验结果(2005年8月_2005年9月)

搜集资料是课题实验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实验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归类、比较,总结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通过测验效果,揭示口语交际的教学规律,分析存在的问题等。

4、第四阶段:汇集研究成果(2005年9月_2005年10月)

(1)、撰写课题报告。

(2)、总结口语交际教学的新方法。

(3)、汇编口语交际教学的设计方法、口语交际教学的时间安排原则、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筛选以及相关教

学策略。

五、预期目标

上一篇:没收建筑物处理办法下一篇:材料学院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