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口语交际教学论文

2022-04-16

阅读与口语交际密不可分,如何达成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不同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将单元语文要素学习与口语交际学习衔接起来,找出相应的训练点,并坚持在阅读中有机融入口语交际活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阅读口语交际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口语交际教学论文 篇1:

小学语文阅读与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习小学语文的重要技能,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语言知识综合素质能力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之后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和落实的当今时代,可见其在学校语文教学课堂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本文便围绕语文课堂中阅读与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培养这一主题为核心写作内容,并同时以小学阶段的教学为例,对其具体教学过程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挖掘语文教材,把握教材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来源和依据,当前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诸多具有丰富思想情感的文本或者内容,这是对学生展开情感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具体来说,语文教师需要深入透彻地理解教材中每篇文章的具体内容,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并利用自身的情感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出来,感染和熏陶学生,让学生对语文教材良好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而做到以情动人、情知交融。

例如,在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将情感融入语文学习中,我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授课,首先,我为学生介绍了课文的中心思想,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找出哪些是关键性语句,哪些句子与中心思想相对应。待学生找出这些内容后,我便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语文教材,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情感表达。

(二)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无法产生对事物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而创设情境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直观展示、角色扮演还原文本、有感情地朗读等途径来创设生动的情境,渲染出良好的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因素,唤醒学生头脑中的情感认知系统,让小学生对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实现情感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例如,在教授《观潮》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感官认知,我在上课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直观的学习情境,在视频中,潮水滚滚而来,在潮水向岸边涌进时,受到了地形的影响,潮水开始变得更加汹涌,形成的巨浪高高跃起,这就是钱塘江潮。在学生观看结束后,趁着学生情绪高涨,我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感受作者笔下的钱塘江潮。这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增强了学生感官认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整合阅读内容,实现由教促学转变

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中,为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多方面的阅读内容中把握核心内涵,增强体会和感悟,教师就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阅读水平,并对课内外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整合,由此,才能使整个阅读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速度和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真正内化与吸收,并通过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促使自身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阅读《大禹治水》一课时,为促使学生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并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我除了教学本课内容之外,更注重引入课外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教学,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出《大禹治水》的动画短片,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观看,直观地体会大禹的优良品质。接着,我引入了课外的资料《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展现良好品质和精神的传说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与思考,由此一来,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促使学生乐于阅读,最终实现了由教促学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一)拓展阅读,提升学生语言积累

首先,就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而言,学生囿于生活经验的限制,因此,语言素材的积累基础势必十分薄弱,这便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极大的阻碍。而鉴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即可达成的客观事实,故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一形式进行自我语言的积累。学生可以借助丰富而多元的图书阅读来学习更多的语言知识,并以此形式逐渐达到丰富语言储备的目的,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为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对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首先从拓展学生诗歌阅读开始。诗歌是语言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对于景物的描写,或诗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向外界输出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语言的运用都充满着语言的美。阅读诗歌能够快速使学生的语言得以积累,从而促进口语表达的优美性。如:学生通过对李白诗《望庐山瀑布》的阅读后,便可在赞美瀑布的时候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口语表达。诸如此类,拓展小说文本的阅读,散文文本的阅读,杂文文本的阅读等等,学生通过阅读,初步积累自己生活经验中所未曾经历的语言表达体验,为口语表达的提升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二)巧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口语交际教学,致使学生不愿意去“开口说”,也没有产生想要口语交际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借助创设交际情境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在这样特定的情境下,借助角色扮演,在欢快的体验中逐渐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例如:在开展《口语交际》这节课的教学时,我们可以设计题目“注意说话的语气”。由于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口语交际中学会说话大方、听话认真,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为了达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种情景:“当你在洗手间,看到同学洗手后忘了关水龙头,你会怎么跟他说?”这时,学生纷纷开始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继续向学生说道:“我们来演示一下吧!”之后,让一名学生扮演忘关水龙头的学生,这时,有的学生说“同学,水龙头忘关了”;还有的学生说:“同学,你刚才忘关水龙头了,可以关一下吗?”接着,我让学生对这两种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哪种说法更好。我发现学生借助这样的形式,兴致高昂,通过演示与讨论,切实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借助游戏,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具体而言,借助游戏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切实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过程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巩固相关的语文知识。所以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开展隐含语文知识的小游戏,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增强自身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在讲授《口语交际》这一节课时,我们可以设计题目“长大以后做什么”。为了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以组织“我的理想是什么”为主题的“你画我猜”游戏的形式开展了这节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游戏,让其中一名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职业用肢体语言进行展示,另一名学生来猜;之后,反过来接着让这名学生再进行演示,另一名学生来猜。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都感到很新奇;之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喜爱的职业进行完整表述,进而,既增加对职业的了解程度,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见,这样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未来职业的了解,开阔学生视野。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综合教学时,应积极地立足于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多个角度,从更多方面展开阅读教学,积极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从而制定出学生是善于并乐于接受的教学策略推动学生的学习成长,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有效提升,进而为学生长远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李 芳)

作者:李鹏桂

阅读口语交际教学论文 篇2:

阅读与口语交际融合的教学路径探析

阅读与口语交际密不可分,如何达成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不同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将单元语文要素学习与口语交际学习衔接起来,找出相应的训练点,并坚持在阅读中有机融入口语交际活动。
一、主题与话题融合

开展课前三分钟交流活动,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开展这样的交流活动,需要教师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提炼适合交流的话题。

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阅读古典名著,涉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单元中安排训练的口语交际内容为“怎么表演课本剧”。在教学中,一位教师围绕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精心组织学生从课文中选择话题进行课前三分钟系列交流活动,有“我最喜爱的一部古典名著”“我最喜欢的古典名著中的故事”“我最喜欢的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我最喜欢的古典名著影视剧中的片段(表演)”。为了使课前三分钟交流活动的效果最大化,教师除了指导学生选择话题外,还要求学生在课外小组内开展比赛,推荐在小组交流中最优秀的学生代表小组进行交流。在这样的课前三分钟交流中,学生围绕古典名著想说的话非常多,但受時间的限制,又必须说出与众不同的内容或者采用新鲜的表达方法,才能获得小组成员的肯定,所以学生在课余时间就必然会自觉地多加练习,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
二、训练与目标融合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同一单元,阅读要素和口语交际要素未必是合拍的,毕竟口语交际的重点是从表达的层面提出来的。教师要根据单元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结合课文内容,从中选择合适的话题,让学生以口语交际的方式来完成,让口语交际有机地融入阅读教学中。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有《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圆梦在今朝》,本单元安排训练的口语交际主题是“说新闻”。如果单从课文内容看,《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些科学小品类课文与新闻有一定的距离,似乎难以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单元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开展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有意将二者融合起来并不难。具体地说,教师需要挖掘课文的内容,抓住其中的“发现”这一关键因素,就可以找到属于新闻的素材。以《琥珀》一课为例,对于那个渔民的儿子“发现”琥珀,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口语交际活动:假如你就是那个渔民的儿子,发现了那块琥珀后,你怎样向同组的小伙伴讲述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插图)组织语言,在小组内报告自己发现琥珀的情况,本质上就是在说新闻。
三、交流与活动融合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者特别重视课内得法运用于课外学习。在这样的延伸学习中,阅读往往可以与口语交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后练习中经常有“和同学们讨论”“和同学们交流”之类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开展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比如,《白桦》一课的课后练习有一道题“诗歌中常常写到一些植物,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找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和同学们交流”。这样的练习,教师可以分两步来组织学生开展训练活动。第一步,教师将喜欢诗歌的学生组成一个诗歌兴趣小组,小组成员根据题目的要求搜集与植物有关的诗,并在小组内进行自主交流,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诗。第二步,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让诗歌兴趣小组的成员上讲台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与植物有关的诗:先有感情地朗诵,再谈谈喜欢什么植物、为什么喜欢,以此带动其他学生也加入喜欢现代诗的队伍之中。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有机融入口语交际活动,需要教师在“有机”和“融入”两个方面下功夫,既要精心选择适合交流的话题,又要善于抓住在阅读中自然开展交流活动的时机,这样的教学才能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作者:陈冬云

阅读口语交际教学论文 篇3:

对初中语文阅读与口语交际、写作教学相融合的研究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听、说、读、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四种 基本能力,而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上述能力的有效载体。文本解读、课堂讨论交流、朗读复述等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仿写、改写、续写等活动,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朗读、复述,融合阅读与口语训练

关于教学中“说”的重要性,教育家张志公说:“过去,教语言往往忽视口、耳,只注意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花的办法,充其量这叫插瓶,也许能开两朵花,然而开不多,也开不久。”另外,教育家叶圣陶也说到:“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了,听、说、写就容易了。”教学实践也表明,当学生的说话能力有所提高后,他们在写作、阅读方面也会有所进步,应变能力以及创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再者,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也需要融入口语交际训练,以读促说,以说促读。

第一,利用朗读,组织口语交际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常见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的规范性及情感性。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师可通过示范阅读,让学生明白不同的体态语言以及不同的语音、语调、语气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或者让同学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课本剧表演、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来体会文本情感,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而后小组之间相互评价、补充说明。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学会如何表情达意。

第二,利用复述,展开口语交际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复述课文既是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把握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因为复述需要学生对课文的主题进行总结归纳,而后运用自己的语言详略得当、清晰明了、富有感情地表述出来,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也讓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其表达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文复述展开口语交际训练,如全文复述或段落复述,简要复述或创造性复述等。在复述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示,如提炼出关键字词或梳理故事脉络,引导学生补充说明,确保复述的顺利开展。如在教学《父母的心》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初读课文,而后复述故事情节。另外,在问答活动中也可穿插口语交际训练,如课堂辩论、文本多元解读,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仿写、改写,融合阅读与写作教学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一方面可以不断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感知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借鉴学习范文中的写作手法、构思技巧,这就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在课文阅读活动中灵活地穿插写作指导与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练笔,实现“读写结合”,达到“学用结合”的目标。如让学生摘抄文中的精美语句或片段,充实自己的语言知识库,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良好习惯;模仿课文,进行写作练习;对课文进行改写、续编、编演等,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主旨,也受到思想启迪、情感熏陶,更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第一,结合对课文的阅读,写写注解或点评。如在教学《白杨礼赞》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从文中选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整理在本子上或卡片上,而后依照个人理解或在资料辅助下,写写自己对所选句子的点评,而后由教师将全班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进行归纳,形成《白杨礼赞》“句典”。在学生写注解之前,教师可提供范例。比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的注解如下:起笔一句,直接说明礼赞对象,“实在”一词饱含感情,而“不平凡”点明中心,句末叹号则抒发丰富的感情,表达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与崇敬之情。

第二,写写感受与随笔。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后,布置写作任务,升华情感:(呈现各类花草树木的图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缕清风,一丝细雨,一滴水珠,一棵野草,一片落叶,一朵小花,都会不经意地引发人的内心感受,拨动人的心灵之弦,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感悟与反思。如在《紫藤萝瀑布》中,宗璞与紫藤萝不期而遇,紫藤萝“告诉”她生命之美、生命之贵。生活在美丽鲜活的大自然中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倘若我们能够用心倾听,那么自然中的所有事物都会对我们说话。宗璞遇见了藤萝花,你们呢,又遇到了什么呢?聆听到了什么呢?请拿起手中的笔写写自己的感受吧。

第三,仿写、改写、续编,进行创造性写作。如在教学《一面》时,掌握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的方法是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跳读,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并思考作者是根据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通过分析三处外貌描写,让学生懂得观察对象的远近距离不同,得到的结果会有所不同,这是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仿照课文中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手法来写写自己熟悉的、喜欢的人,从而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再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当学生学习与理解文章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改写或者扩写,使之变为500字左右的散文或记叙文。而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等课文后,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丰富的想象,合理续编,进行个性化写作。

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如果能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口语交际训练,以读促说,以说促读,在课文阅读活动中灵活穿插写作指导与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练笔,就一定能实现“读写结合”,实现“学用结合”的目标。

作者:张文茂

上一篇:教育腐败社会解读论文下一篇:高职学生护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