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倾听教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教师首先要从尊重学生做起,同时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为交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在融洽和谐、持久稳定、有较高积极性的状态下进行。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倾听能力在口语交际中变得生动起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口语交际倾听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口语交际倾听教学论文 篇1:

关注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口语交际教学”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狭义的倾听是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那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一、培养倾听的技能技巧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教学应该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习作一”,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经历过的、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和大家交流。在交流的时候,一位学生说清楚了“第一次”参加郊游吃杏子的经过,说出了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得到的启示,也说清楚了现在对当时的“第一次”的看法。但是,倾听的同学没有好好听,就导致口语交际教学只是成功了一半。这说明平时的口语交际教学往往只重视了“说”,而忽略了“听”。须知,口语交际应该做到:善说者,必先善听。

倾听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听力技能。掌握听力技能,必须做到:1.听准字音。一是辨别平舌音和翘舌音,比如不要把参(cān)加听成了掺(chān)假;二是区分前鼻韵母-n和后鼻韵母-ng,比如不要把杏(xìng)子(杏树结的果实)听成了芯(xīn)子(装在蜡烛器物中心的捻子)。2.听懂词义。汉语中的同音词挺多,音同义不同。《渔歌子》的“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就是“不一定要”的意思,诗意是可能要回去,也可能不回去。学生如果听成“不需”,那就成了“不需要”回去。3.听清观点。倾听要求专注,能根据对方的话语听出对方的观点和意图。比如倾听教师朗读《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让学生抓住重复出现的词语就能引起听觉注意,在语法重音的提示下,学生从“这么……这么”听出了白杨树挺直、高大的外形特点;从“哪儿……哪儿”听出白杨树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的特点;从“不管……不管……总是”听出白杨树具有抗拒恶劣的气候和自然灾害的特点,进而还听出了父亲的弦外之音:表面上看父亲在介绍白杨树的特点,实际上是赞扬白杨树的品格,赞扬具有白杨树品格的人。

二、培养倾听的道德素养

倾听指细心地听取,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信息。倾听不仅是一种技能技巧,更是一种道德素养表现。古人造字就挺有意思,把“德”的形旁“彳”换成了与耳朵有关的“耳”就成了繁体字“聽”(听)。许慎的《说文解字》注:“聽,聆也,从耳,壬声。”“听”为什么与“德”相关?“德”,甲骨文的左边“彳”在古文字中表示行动的符号;右部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德”的意思是行动要正,“目不斜视”。金文“德”的会意更全面了,“目”下又加了“心”。就是说目正、心正才算“德”。小篆“德”的右部上方变成了“直”,“直心为德”。听(聽)取其“德”的右边部件,意思是说听也要“目不斜视”,做到“目正”“心直”“耳正”。

倾听,怎样才能做到目正、心直、耳正呢?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一些必要的关于倾听方面的道德素养。1.提倡兼听博采,屏蔽偏听偏信,杜绝自己感兴趣的就听,不感兴趣的就不听。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习作二”,有的学生对节日习俗、服饰、饮食感兴趣,同学交流的时候就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学生对同学交流的民居、工艺品不感兴趣,就听得不认真。为什么要“屏蔽偏听偏信”?因为“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篇》)只有“博览兼听”,才能“谋及疏贱”。小学生的“偏听”还指认定只听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话;“兼听”就是要求学生不认人、不认班级、学校、场合,只要是“金玉良言”,一律接纳采信。这种倾听的道德素养,“少年若成性,习惯成自然”,将终身受益。2.要做到“三讲”“六体现”:在文明语言上,倾听前,讲请求语:“请你告诉我!”倾听中,讲请教语:不理解的地方文明提问:“请你再说一遍!”或将对方的话复述一遍,问:“你是这个意思吗”?倾听结束时,讲感谢语:“谢谢你的讲解!”“谢谢你的关心!”“谢谢你的忠告!”在文明行为上,眼睛要注视对方,体现倾听的诚意;手做笔记,体现倾听的认真;语言配合,体现倾听的细腻;不要打断对方的话,体现倾听的礼貌;用心倾听,体现倾听的尊重;面带微笑,体现倾听的和谐。

三、培养倾听的健康情绪

小学生具有“率真”的特点,听到“坏”话就生气,听到“好”话就发晕,这是一种很可爱的人格特质。因为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的人,别人容易了解,也不会有戒心,而且有情绪就发泄,不积压在心里,也合乎心理卫生。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学生特别“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容易与文本沟通情感。但是,“率真”在倾听中也有瑕疵。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习作五”时,学生双方在辩论时,“正方”的同学听到“反方”同学的反驳,就急得像孙猴子一样抓耳挠腮,情绪激动,坐不住了。因为双方辩论,要心平气和,讲清道理,以理服人。否则,对话就无法进行。像这种不能控制情绪的学生,给人的印象就是不成熟、太任性、太脆弱。怎样教会学生控制倾听的情绪呢?1.要学会尊重。尊重教师、尊重同学,特别是尊重自己的竞争对手,尊重向自己倾诉的一切人。因为倾听的“倾”是“歪、侧着”的意思,“倾听”就是表示很有礼貌地“侧着耳朵仔细听”,《礼记·孔子闲居》有“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倾听的“听”本义就是“用耳朵接受声音”,倾听就要听从别人劝告,接受别人意见,听辨是非观念,听任组织指挥,听取师长教诲,不尊重倾诉者行吗?2.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当学生倾听的情绪低落时,可用情感增压法,善于激发、调动情感,增加倾听的信心和动力;当学生倾听的情绪高涨时,可用情感减压法,采取低调、迂回、宛转的方式控制情感。比如学生听到逆耳的话暴跳如雷时,就要情绪减压,让他暂时不说话,做几次深呼吸,无名怒火便熄灭了。倾听是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只有情感和谐才可以使倾诉与倾听更加和谐,从而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

四、培养倾听的良好心态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四”要求学生说说由“学会生存”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一位学生说到自己在“5·12”汶川大地震自我保护的危险经历时,说得声泪俱下,听者唏嘘不已。复杂的心态,导致语无伦次,影响了学生的交流倾听。无论倾听别人还是倾听自己都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宽容别人,善待自己。教师要引导学生倾听时做到“三不烦”:听见已过之事不能烦,因为“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万事皆成定局,无法改变,烦也无益;听到正做之事不可烦,正要做的事情,烦也得听,开心也得听,何不开开心心去听、去做?听到未来之事不要烦,“不要怀疑明天”(《圣经》),不能“杞人忧天”,用笑脸迎接未来,必定鲜花与硕果同在。

培养倾听的良好心态,就要教育学生要把心态平衡点放在最佳角度,调整到积极方面。这样,学生听到的便是“莺歌燕舞”,闻到的便是“鸟语花香”,生活将充满阳光,倾听就变得无限快乐与幸福。

责任编辑:王天杰

作者:袁昌仁

口语交际倾听教学论文 篇2: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摘要: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教师首先要从尊重学生做起,同时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为交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在融洽和谐、持久稳定、有较高积极性的状态下进行。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倾听能力在口语交际中变得生动起来。

关键词:做好示范;创设环境;加强训练

在人类的各种交际中,一般人花在听、说、读、写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大约是:听占40%、说占35%、读占16%、写占9%。听读是吸收,说写是表达,没有吸收,表达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许多教师对口语交际的理解却存在着偏颇,他们以为口语交际就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目的就是使学生敢说、会说、善说。他们大多忽视了口语交际中另一个同样重要的能力培养——倾听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倾听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要求,各年级段的培养目标都很具体。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一、身体力行,做好示范

教师的一举一动无一不在影响着学生,培养学生专心倾听,教师首先要从尊重学生做起,诚心诚意做一个听者。倾听是关怀的一种形式,可以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友谊,也是了解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更重要的是教师倾听时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许多语文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往往会注意一些细节,用他们的行动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正确引导。

(一)做出听的姿势。

1.一定要与学生平视,不可居高临下。有的教师在学生表达时,眼睛望着天花板,或游离它处,或站在讲台上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这些都是应该避免的。教师可以边听边点头,点头是接纳学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

2.身体要前倾。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尽量靠近学生,并且身体要前倾,这是表示有兴趣的姿势。

3.不要制造“屏障”。和学生交流时,教师两手抱着胳膊,用手捂着嘴巴,或翻看书,或在黑板上写字,或眼神四处游离,都可能成为师生交流的障碍。

(二)表现出听的兴趣。

最让学生扫兴的是“这些我们都知道。”“说些主要的。”“不要重复别人的意见。”这些话表现了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尊重。

(三)将专注倾听的态度传达给学生。

送给学生最好的赞美,是让学生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听到了。

1.用表情变化传达。保持微笑,并常做出吃惊的样子。

2.语言表达。在听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简单的诸如“太好了”“真是这样吗?”“我简直不敢相信”等话语表示你的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倾听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交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在融洽和谐、持久稳定、较有兴趣的状态下进行交流。要加强课堂上师生的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愿意把他们心里的感受讲给教师和同学们听。互动的好处,首先是给学生创造了表达的机会,有了表达的机会学生才会主动地听。更重要的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主动者,他们认真听讲的积极性自然会调动起来。

教师在课堂上还应该注意,当一个学生发言时,要确保其他学生专心地听。一个学生发言没有结束,决不让其他学生举手补充。否则,学生会将精力放在补充发言上,不注意听发言学生说什么。

三、加强听力训练,培养倾听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进行日常人际交流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初步具备文明和谐与人交流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基本的要求,如:看着说话的人——安静地坐着——想想看他(她)说了什么——说“对”“是”“嗯”等——问和话题相关的问题。这些要求在小学低年级可以制成图片,挂在墙上。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使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变得生动起来。

中、低年级听力训练中,要坚持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的原则,像我们常用的猜谜语、听儿歌、听故事、改换词语、听读比较、成语接龙、游戏等等都是训练听力的好方法。如:青蛙跳水,第一个学生说“一只青蛙跳下水,咚”,第二个学生说“两只青蛙跳下水,咚咚”,第三个学生说“三只青蛙跳下水,咚咚咚”……以此类推。

高年级的听力训练中,可以开展一些听记结合的训练。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由教师或学生讲读、其余听记。如:将长句子缩成短句子、片断篇章概括主要内容等。这些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学生的速记能力、课堂笔记的能力均会有显著的提高,而且极大地训练了学生听的注意力,学生会从中逐渐摸索到听记的技巧。另外,还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给学生读书,这也不失为一种倾听的好方法。给学生留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如,找出好或不好的倾听者(从不同场合);创作以倾听为主题的卡通画展览等。

在语文能力考查中,还应该加入听力内容,让听力成为必考内容,以此来唤醒教师的重视程度。

我们不能把“听”从“说、读、写、思”中割裂开来,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要不断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灿烂的未来,听出健全的人格,听出精彩的人生。

作者:张恒栋

口语交际倾听教学论文 篇3:

学会倾听

倾听教学是在反思“讲授”教育学旨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样态,是教学的重要艺术。教师如何有效倾听?

建立民主氛围。教师要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识的热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日本学者佐藤学提出,教师轻声细语的交流方式能为学生们创设一个安心发言的课堂环境,学生们通常能在思考的同时向教师袒露真实的心声,并能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课堂交流,才会更自然、更主动地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进行深入思考,为教师的有效倾听提供内容。

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关于家庭亲情的主题中,教师可以设计“沟通时如何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这一口语交际学习主题,鼓励学生交流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教师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明确要求学生在其他同学发言时认真倾听,并鼓励同学之间就某一问题展开交流。让学生明白,在课堂发言环节学会倾听与发表观点同样重要。教师建立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达到学生畅所欲言的课堂理想状态,倾听到学生的心声。

提升倾听技能。教师要成为有效的倾听者,还需要不断提升倾听技能。一是教师倾听中的身体参与。教师可以借助身体的姿态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真诚、尊重、耐心的倾听态度和关切的教学行为。二是教师倾听中的心理参与。在倾听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发言内容,还要關注发言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三是教师倾听中的言语参与。倾听教学实践中,让教师学会倾听,并不单纯指教师“多听少说”。教师适度的言语参与是对学生积极的反馈、引导和帮助。如:当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时,教师走到学生身边、双眼注视,用鼓励与信任的眼神去期望学生完成发言。这样既给发言者传递出一个信息——我在认真倾听你的发言,我在乎你的发言,也给其他学生传递出一个信息——老师这样重视他的发言,你们更应该重视。发言者从教师和同学那里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则信心倍增,就会更主动地学习、发言。

培养批判性倾听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以反思、批判的态度审慎地看待知识,将知识当作可质疑的资源,让知识在反思、批判的过程中实现增值和创生;要避免学生“盲从”教师的心理,引导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勇敢地表达与教师不同的观点。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6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中的《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思考“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这个问题,让他们有主动阐述各自观点的机会。借助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摘录相应的内容,并对所选择的内容进行归纳,形成观点;或利用互联网、报纸杂志等资源主动搜集相应的素材,对课程资源进行拓展。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教师组织围绕“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展开讨论,让学生结合各自的理解主动表达,提出各自的观点。学生就不会受教材内容和教师想法的限制,通过查找资料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课上与同学们交流、讨论。而且,教师也可以在倾听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梳理相应的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尝试在相互切磋学习的过程中深化理解。

作者:陈小轶 田庆翔

上一篇:循环设施农业发展论文下一篇:数学教学兴趣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