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三教学设计

2024-05-05

口语交际三教学设计(精选9篇)

篇1:口语交际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而习作教学应注意学生创作热情的激发,把习作与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本课设计力求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后,参与习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感悟。首先接触的“劝说”这概念,在同学们所发表的关于劝说的感想,同学们都比较积极的配合,很多同学起来和大家分享自己劝说爷爷或是爸爸亦或是身边的同伴的某些行为,当然他们的劝说在当场可能是奏效的,但是在后期的保持上可能还有欠缺,针对同学们的发言,我进行了系统的讲解,怎么去劝说,怎么进行有效的劝说。“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态度诚恳,注意对象”还要注意劝说的场合,方式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最后针对课本上的图片,小男孩的不文明行为,小女孩的劝说,同学们也进行了积极的参演,神态语言都不错,但语言的艺术展现的不是特别充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不同的场合所写的发言稿内容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境而定。注意语言要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观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要使用冗长口唆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语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在课堂上,同学起来进行简短的发言,效果还不错。大家吸收能力很好。

说话是一门艺术,对联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对于回文联、顶针联、数字联、叠字联进行了一次系统讲解。在后期的作业中,发现同学们领悟得也不错,除了个别同学还需要进行课后辅导。

篇2:口语交际三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篇1

口语交际·习作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理想”,旨在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建议:

1.创设自然、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例如,将教室里的桌子围成大圆圈,教师带头讲自己的理想。

2.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累,明确什么是“理想”。过程如下:

(1)回忆本组教材中人物的理想。

(2)交流自己知道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名人”小时候的理想,并简单说说自己的感想。

(3)结合具体例子明确什么是“理想”: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又对别人有益的。

3.不要将此次口语交际定位于考验学生的即兴演讲能力。讲之前,要让学生有所准备,并且要帮助学生明确准备的方向,保证准备的时间。

4.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交际中,集体交流之前,可以先在小组里讲,讲得好的再到班上讲(被推荐的同学也可以适当介绍自己小组的同学各自的理想)。

5.交际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并鼓励他们相互进行评价。老师不要过多地从讲的技巧方面去评价,要从内容方面多与学生作沟通与交流。同时要多肯定,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调动他们交流的积极性。

6.集体交流自己的理想之后,可以提示学生找到与自己理想相同的同学,继续讨论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最后,小组再选派代表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本次习作是口语交际的自然延伸,题目就是《我的理想》。本次习作,不仅要突出习作主题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建议

1.习作前,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到课堂上交流。

2.由于本次习作与口语交际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不必重新创设情境,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列习作提纲以及习作后的讲评上。

3.习作前,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学生的理想,如,“我的理想是当老板”“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优秀的厨师”“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等,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树立这个理想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很有意义。

4.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写清楚三方面内容:(1)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2)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3)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可以要求学生列出简单的提纲。

5.列出习作提纲后的主要教学过程建议如下:

(1)交流提纲,重点听“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和“我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理想”。

(2)起草。学生按自己的提纲进行习作。

(3)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全班交流、评议。指出有共性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修改。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对照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5)誊清。

【教学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a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c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会能认识到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

2.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3.善于用敏锐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人间处处有真情。

4.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故事

2.搜集生活中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揭题

《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子和他的妻子上街之前,小孩哭闹着也要跟着去,他不让小孩去,他妻子就哄着说,我们回来杀猪拿猪肉给你吃,因为小孩贪吃,这样就敷住了小孩跟路的想法。回来之后,曾子说不能欺骗小孩,我要把这只猪杀了给儿子吃。

你们同意曾子的做法?意见发生分歧,我们这节课就开一次辩论会: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二、自学学习提示,明确要求,确定自己的观点

正方:人要讲诚信,不能说谎

反方: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

辩论的要求:

1.用普通话辩论,语速不宜太快,语言表达要清晰

2.要说清楚自己的观点,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三、自由练说或小组交流

按要求进行准备,组内交流

四、全班分成正方、反方两组,临时调整座位进行辩论

辩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2.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理服人

3.运用反问,增强语气

4.辩论时说话要文明礼貌、得体大方、机智敏捷而又不失诙谐幽默

选定主持人一名,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调整座位

一个找不到母亲的小孩,你肯定会骗他说:妈妈一会就来了.....肯定不会说你妈妈不要你了

一个得了绝症的人,家人肯定会骗他: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肯定不会说:你等死吧

我们在丛林里迷路了,我们会互相欺骗:没事。很快就会出去的......肯定不会说:我们完蛋了,等着喂野兽吧

注:教师此时应成为辩论会主席,进行调控、指导,辩论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评:辩论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畅快欲言的同时,注意进行适当的调控和指导,让学生明白辩论不是争吵,而是要用事实说话,使对方心悦诚服才是。]

五、教师总结,达成共识

诚信是美德,是大前提,社会应该弘扬诚信,时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做到诚信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不论大小长幼,进而形成良好的诚信环境,营造强有力的诚信氛围,诚信很重要,但是有些场合还是需要善意的谎言。

六、评选三名“辩论小明星”

第二、三课时

一、交流谈话,情境导入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帮助。孩子你曾经帮助过别人?感受到陌生人对你的关爱?请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这节课我们就将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写下来,再修改成为佳作。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读文中习作提示。

2.交流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1)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

(2)写前先构思。

(3)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

三、挖掘记忆,交流构思

1.指名学生交流。

2.学生评议,补充。

(如,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骑车受伤的你看病;未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你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

四、回顾本单元课文,小结写作方法

通过事件刻画人物,从而表达真情

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

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语言平实,感情真实。

五、习作取题,试写初稿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找喜欢的伙伴修改。

六、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朗读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的地方

七、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规范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全课评析:

习作的选材是非常重要的,完成习作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我们每个人都肯定与真情相遇过,但学生不一定能忆起,所以互相交流启发这个环节相当有用。确定了有价值的题材,再学习本单元通过事情刻画人物表达美好情的写作方法,完成习作。重视修改习作这个环节,从自改到互改,既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又是一个相互学习欣赏的过程,对最后构成一优秀习作大有裨益。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篇3

一、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的背景分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专题是“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3篇童话,又一次把孩子们带入奇妙的童话世界。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对本组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总结和展示。编排的意图是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教学时,可以先写后说,也可以先说后写,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年级学生虽说经过两年年的学习,可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组织好有序的语言,并规范地表达出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浅到深分阶段设计口语训练层次,教给学生合适的表达方法和说话技巧。

三、设计理念:

通过本组阅读教学孩子们已经对童话的特点有了深切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以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写童话这些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分层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科学地依照学生的思维特点来安排教学流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童话能力的这一目标,让他们体验创作的喜悦和乐趣,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进行创作的欲望。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了解童话相关知识,了解安徒生、郑渊洁等中外童话作家。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会编、演和写童话故事。

3.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料,在活动中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1.通过、讲童话、演童话、写童话,训练学生想象表达能力。

六、教学策略:

“以学定教”为最主要的策略,引导归纳、知童话→激发兴趣、讲童话→展开想象、写童话贯穿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引导归纳,知童话

愿不愿意吧你的童话和大家分享?愿意。让我们一起大声一呼号的形式来表达,好吗??

板题:我的童话,我挑战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于激励,给学生多戴一些高帽子。让学生喜欢童话,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并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童话故事是有趣的,是大家喜欢的。]

二、小组讲故事训练与点拨

1、讲童话:要求板书:绘声绘色

2、四人一组,可自由组合,小组内讲故事训练与点拨:

3、选出本组的故事大王(可选讲的好,写的好等多人),选出一个最佳故事.三、表演挑战赛

1、规则点拨:板书:挑战虚心学习文明点评

2、挑战点评:⑴演出每组。⑵点评每组。

四、议一议,找特点

1、读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童话故事在编写上有些什么特点吗?

2、学生自由畅谈。

3、有两位细心的同学也有他们的发现:

引导学习“我的发现”:先快速默读,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小林和小冬的对话。

[设计意图]:从学过的课文中进行复习,让学生知道童话故事怎么编,实行迁移,交流自己想编的童话,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他们的表达方式,是用自述的形式,还是用对话的形式。

4、归纳童话故事编写的特点,教师投影:

《童话故事编写歌》

编写童话请记住,主人公呀不简单,要有言行和思想,情节想象要有趣(拟人、夸张)

故事当中蕴道理,无拘无束去创作。

[设计意图]:掌握编写故事的完整性,有起因、经过、结果。会把动物童话的主人公的关系写清楚,充分发挥想像,运用扩充说,扩充对话活动。动物之间的争论可以作为教学重点,问题的解决是个具体化的过程,以争论和解决问题为扩充的主体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3篇】相关文章:

1.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2.《口语交际习作三》的教学设计

3.《习作口语交际 》教学设计

4.口语交际习作四的习作教学设计

5.《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

6.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

7.口语交际习作三的教案

8.《口语交际习作三》教案

篇3:口语交际三教学设计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教材

口语交际是与人交往、工作、学习最基本的途径和工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然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不尽如人意。有时候教师设计了很多的交际场, 很多有趣的交际点, 但学生依然不会说。在这个时候, 就要反问一下自己, 学生为口语交际准备充分了吗?教师为学生口语交际做了清晰的示范了吗?教师设置的情境学生感兴趣吗?

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介绍家乡的景物》, 《我们能做点什么》, 《说说我自己》, 《教你学一招》, 《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丰富多彩的世界》, 《神话、传说故事会》。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 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 和“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如, 《我们能做点什么》和《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这两个口语交际, 都是以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 使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的话题, 让学生交际得起来。如, 《介绍家乡的景物》, 《说说我自己》, 《教你学一招》,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丰富多彩的世界》, 《神话、传说故事会》, 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谈到的一些话题。下面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的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口语交际也需预习

说到预习, 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明天要上新课文了, 晚上得熟读课文呀, 了解文章大意呀, 提出疑问呀……但是, 口语交际也 = 需要预习吗?我的回答是:要, 一定要。如果没有预习就好似巧妇手中无米。那么, 预习口语交际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 读懂提示, 明确方向。在进行每一个口语交际时, 老师要提前指导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提示, 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有哪些。比如, 人教版三下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是《丰富多彩的世界》。通过阅读提示, 让学生知道交际的点是介绍丰富多彩的世界。可是世界之大, 要从哪下手呢?此时, 老师就可以根据交际提示为学生指明交际方向。比如, 可以是世界上有特色的建筑;可以使世界上不同民族的节日风俗;可以是世界上不同名族的不同服饰;可以是世界上不同民族的饮食……明确了口语交际的方向, 学生心中就有了交际的目标, 便于学生在交际时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 搜集资料, 积累素材。从教材看, 好多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主要靠搜集整理资料, 准备话题。如人教版三下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是《介绍家乡的景物》, 语文园地二的口语交际是《我们能为环境做点什么》, 语文园地五的口语交际是《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是《丰富多彩的世界》, 语文园地八的口语交际是《神话、传说故事会》, 想这样的话题, 仅仅靠学生课堂上的临场发挥, 是很难交际起来的。一是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二是即使知道可以讲些什么, 但也很难有条理地进行交际。如果老师提前布置预习, 事先搜集资料, 学生手中有了交际的素材, 那交际起来效果就不一样了。正所谓:“手中有粮, 心里不慌。”

再次, 整理资料, 自如运用。从平常的口语交际教学来看, 大多数孩子即使搜集了资料却不懂运用。好多孩子带着好几页的打印稿拿到讲台上念一遍, 然后回到位置。这样的口语交际怎么能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呢?这样的口语交际是无效的。所以, 老师指导学生筛选加工资料非常重要。面对丰富的资料, 应该教会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个话题,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只有把搜集到的材料变成自己的语言, 学生们在较及时才能自如运用。

我想有了这样的准备, 在课堂上教师设定一个个交际场, 进行示范交际以后, 学生自然而然能说, 也乐说。

二、口语交际定要示范

当学生口语表达出现问题的时候, 教师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说, 缺少必要的示范, 学生很迷茫。在交际过程中, 缺少了评价, 学生对自己的交际水平就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导致部分学生不会倾听, 语言不规范, 不礼貌, 意思表达不清。三下的口语交际虽贴合学生的生活, 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 但因为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的限制, 很多知识都还是习得的过程, 而此时如果教师不加示范的话, 那学生们就只能按以往的经验进行交际, 这样的口语交际学生如何提高水平呢?

其实, 三下口语交际的许多话题, 教师都可以身先士卒的。比如《介绍家乡的景物》, 老师也有家乡。如果老师将自己的家乡以口语化的形式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来评一评, 这不就是口语交际了吗?接着让学生按照刚才的方式也进行同伴互相介绍, 学生不就能交际起来了吗?再如《说说我自己》, 老师也可先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性格特点等等, 介绍完以后, 也让学生评一评、议一议, 在评议过程中总结出此次口语交际的点, 这不就水到渠成了吗?又如《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我就先给学生介绍了我想发明的《保姆机器人》。学生的兴趣可浓厚了。在几分钟组织语言之后, 都纷纷举手想要介绍他们的奇思妙想。

我想口语交际有了教师的示范, 就好像让学生有了交际的依据, 不在盲目乱说, 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让口语交际进行得更顺畅。

三、口语交际依托情境

其实, 语言是一种特定场景的产物, 情景不同, 所面对的对象不同, 我们讲话的语气、语调、音量以及副语言动作皆不一样。学生只有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中, 才会带着情感, 带着兴趣去进一步体验。没有真实的说话情境, 就不能诱发学生的说话欲望, 没有说话意愿, 口语交际就失去了基础。要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 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创设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让学生愿说, 会说, 乐说。

如《介绍家乡的景物》, 因为学生们在同一个学校学习, 他们之间大多住在学校附近, 很多都是邻居, 同学之间没有介绍的需要。如果直接让学生互相介绍, 这样会失去“实际意义”, 很难激发学生的交际动机。如果创设适当的虚拟的生活情境, 交际活动便可能成为生活的实际需要, 从而产生较好的效果:上课时, 老师可以告诉学生, 有位外国游客来到我们家乡, 对我们家乡的景物很感兴趣, 很想有个全面的了解, 请你做小导游, 帮他介绍介绍怎么样?这样一来, 虚拟的情境, 使本来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活动, 成为现实生活的需要, 具有了“实际意义”, 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动机。

再如《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三年级学生对科学、科技比较感兴趣, 想象力丰富, 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对这个课题孩子们还是兴趣十足的, 他们会纷纷拿起画笔画起他们想发明的机器人。上课时, 老师可以告诉学生现在有一个“新款机器人发布会”, 与会的是来自各设计院的设计师和一些厂方代表, 有三位设计师将在本会场发布他们的新创意。发布会结束后, 将举行小型的现场订货会, 各厂方代表会就自己感兴趣的机器人与设计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有的学生充当设计师, 为了让厂方购买自己设计的机器人, 肯定会使尽浑身解数, 详细讲解自己的机器人。有的学生充当厂方, 为了购买自己心仪的机器人, 肯定会跟设计师详细沟通。这样一来, 交际场不就建立起来了吗?

篇4:口语交际教学“三要点”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对谁说。

口语交际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让他们从小就能在口语交际练习中接受文明素养的熏陶,知道交际态度、礼仪的优劣会影响到与人交际的效果。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的设计具有面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教学时,教师要因“材”制宜,创设有效情境,通过指点、示范,教会他们怎样与同学、与父母、与老师、与叔叔阿姨有礼貌地进行对话交流,包括礼貌用语、语气腔调、手势动作、凝神倾听等等,使他们学会尊重、宽容与理解。例如,遇到下列情况就要学会跟人商量:“我们怎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呢?”“妈妈,请您答应我买滑板车吧!”“我们该选择哪个兴趣小组?”

如何实施这一教学呢?刚开始,我让同桌的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进行对话,通过行间巡视,我就发现了预料之中的一些问题:同学之间对话没有礼貌用语,说话不得体,态度不严肃等。于是,我请同桌同学上台表演对话,并组织其他同学进行评议,然后我再相机指导,让同学们都明白:与人商量事情是为了求得别人帮助,说话要有礼貌,要用商量的口吻与人说话。然后,我与学生进行了分角色对话:假如我是你同学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怎样有礼貌地同我商量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事情?在对话中我适时地给他们点拨、引导,如开始和结束时怎样有礼貌地打招呼,对话时怎样用商量的口吻交换意见,让他们学会与不同的对象很得体地进行文明对话。最后,再组织他们根据三个话题所配的三幅图进行场景模拟练习,从而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受到“跟人商量事情”的实践训练。

其次,要让学生明白说什么。

教材中的每一个口语交际的话题都有明确的训练内容,但是,学生在对话互动的时候,往往有该说不说或说不周全的现象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说什么”不甚了了。例如,教学《学会请教》,为了让学生懂得,在遇到困难向别人请教的时候,要把需要请教的问题说清楚。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读四道例题,思考针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应该说些什么,然后再进行对话互动。在此基础上,我再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会向别人请教。学生明白了在向别人请教之前,要把请教的问题想好;向别人请教时,要把问题说得简单明了,培养学生“意”在“言”先的习惯;别人指教后,我们应该诚恳地表示感谢。

第三,要让学生学会怎么说。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语言的交流,所以,让学生习得一些必要的规矩是非常重要的。如在与人交流时,除了在语气、态度、身姿等方面要做到文明、得体以外,还要学会一些“说法”。比如,《学会待客》就是一次典型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想象“我”在接待“王阿姨”的过程中会怎样说,“王阿姨”又会怎样说。在此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向王阿姨问好”“请她坐下休息”“给她倒茶”“和她拉家常”等必要的掌握待客的一般常识。再比如,小学中、高年级口语交际的内容比低年级要复杂得多,无论是交流读书心得,还是开展小小辩论、漫话奇思妙想,教师都要将方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难点,帮助学生编列提纲,组织语言,指导他们有序地安排好交流的内容,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让他们“说”前能自觉做到胸有成竹。

以上三点内容,不是靠一两次的课堂教学就能训练到位的,应作为小学阶段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常规要求,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做到反复练,练反复,使之转化为学生口语交际的习惯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才能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理想奠定基础。

篇5: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尝试做小小推销员,向别人介绍一种商品。

2.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给学生以商品推销的初步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3.让学生练习写说明文,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

1.推销商品的录像带。

2.收集一些有关商品推销的知识、故事,丰富对商品推销的认识。

3.选择一样自己准备推销的商品,详细阅读商品说明书。

4.选择好要说明的物品,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式,掌握这种物品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讲故事:一次,有位语言教材的推销员在电话中向客户推销“在短期内必能说流利英语”的语言磁带,他对客户的讲话技巧不怎么高明,说了半天丝毫引不起客户的兴趣,但他仍不肯死心挂断电话。客户不耐烦地说:“如果你能把刚才的`话用英语复述一遍我就买了。”他愣了一会儿,把电话挂断了。因为连他自己都不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怎么能说服顾客购买自己的产品呢?

2.听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你还知道哪些推销知识,推销方法?

二、商议目标,明确要求

1.教师指导: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推销商品的录像带,看看别人是怎样推销商品的。边看边想,推销商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播放录像带。如果没有录像带,教师可以现场表演推销一种商品的过程。)

2.学生看完录像带后,同桌讨论:推销商品要注意什么问题?然后全班交流,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表明观点。

(1)要详细介绍商品的特点、性能。

(2)应根据需要进行演示、品尝或试用。

(3)表述要清楚流畅,形象生动。

(4)态度要亲切自然、热情有礼貌。

三、自由组合,小组交流

学生自由组成商品交易小组,把自己准备好的商品向小组内同学进行推销。

1.一个同学介绍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推销员”要耐心地解答。

2.当小组成员都介绍完后,评一评谁介绍得好。比一比谁推销的产品买的人多。(小组交流时,教师深入到小组中,指导学生根据不同商品的特点、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3.将小组内最受欢迎的产品进行小组合作推销,要求设计推销方式。(可根据产品特点进行演示、品尝或试用;可详细介绍商品的特点、作用;可设计精彩的广告语;可制作广告牌。)

四、模拟表演,体验推销

小组间展开比赛,每一小组轮流上台进行推销表演。每一次表演,“推销员”要接受台下顾客的提问,进行讲解、演示、宣传、答疑。小组模拟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评议,指出每一小组的优点及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并评选最佳推销小组。

五、拓展延伸

篇6: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教学

刘凤霞

说说我自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常识,学会在同学面前主动介绍,大胆表现。

2、方法与过程:在自我介绍中学习自我介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乐于交往,勇于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里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一、谈话引题,激发说话兴趣

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像你自己那样了解你。

二、教师示范,引入主题

现在老师先来个自我介绍,真诚地介绍自己(姓名、爱好、性格、优缺点和联系方式)专注地听会心地笑 吸引注意,做好示范。

二、怎样介绍自己(提问)刚才老师的自我介绍,大家觉得怎么样?谁来说一说、评一评? 评议老师的自我介绍:

1、全面(姓名、爱好、希望和联系方式)

2、真诚 由学生自己分析出来,培养听说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学生自我介绍

(一)要求:1、说自己性格、爱好、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二)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2、想好了,参加小组交流。3、小组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评选最受欢迎的自我介绍 1、小组推举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价:不仅要评讲得怎么样,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比如:觉得吃惊、惊喜、难以置信等

3、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如爱看书,上课表现等„„并评选出最受欢迎的自我介绍,五、总结

通过今天推心置腹地交谈,我相信同学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能相互理解,更加融洽地相处。

六、布置家庭作业 我的自画像,自己取名字、编目录。参考文章:《说说我自己》和《这就是我》。

“教你学一招”

庞红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己的生活实践能力; 2、学到更多的本领或掌握更多的窍门,培养学生能按一定顺序说清事情的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道具、作品、各种材料等

一、课题导入

同学们读《绝招》时,我就想,你们准也有自己的绝招,有自己拿手的本领,今天,我们也来交流一下,你有什么绝招,是怎样练出来的。不过,虽然我们说绝招,可比的是谁说得最清楚,看谁最会和别人交流,比谁的本领最拿手。首先我们先来弄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你学一“招”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拿手的本领”或“小窍门”);

(2)谁来教?(我们每个人来教,也就是同学间互相教);(3)“拿手的本领”或“小窍门”具体指的是什么?(会捏泥人,会爬竿,会做手工艺品,会变小魔术,会口技„„);

大家回答的不错,弄清楚以后我们来看看书上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二、明确要求,做好交流准备 1、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说和听的要求。

A:说要有顺序,“先说说。。再。。”,听要随时发问。B:要评出谁的本领最拿手,谁说得最清楚。2、自己按要求准备

三、组织交流

1、指名说说各有什么本领或绝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绝招——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或者亮出自己的技巧本领、小窍门。

2、小组交流,评出本领最拿手的和说得最清楚的,准备在全班交流。

3、指名交流。师问:你准备教别人干什么,有什么独到之处,好在哪儿? 4、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后,找一名同学试教,一名同学试学,大家评议,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提醒同学注意本次口语交际应注意的问题。

5、让学生自由组合,互相教与学。

四、评价

1、评出本领最拿手的同学。2、评出说得最清楚的同学

3、评出本领既拿手又说得最清楚的同学

4、最后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和表演,全班共同欣赏和评议。

五、拓展延伸 1、建议学生把学到的本领或窍门向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介绍、演示

2、观察周围的亲人,看他们有什么绝招,请他们来谈一谈,怎样练成。

口 语 交 际 材 料

2015--2016

篇7: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留心观察生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认真听别人说话和多积累的习惯。

教学难点:

使学生养成处处留心观察、学会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如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写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时间,有的写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这段时间,你都做了哪些观察?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如果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讨。

二、导学: 活动一:看一看

活动任务:思考“从图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把活动一用课件呈现出来,全班齐读。

2、自主学习:认真观察图画,思考并完成学习问题。

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并记录好小组讨论的结果。

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追问、质疑等)。

5、梳理提升: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对各小组展示分享的情况进行梳理和提升,形成全班的共同意见。活动二:说一说

活动任务:讨论“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小动物的?” 活动流程:

1、明确任务:把活动二用课件呈现出来,请一个小组读一读。

2、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习问题: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小动物的?

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并记录好小组讨论的结果。

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补充、追问、质疑等)。

5、梳理提升: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对各小组展示分享的情况进行梳理和提升,形成全班的共同意见。

四、小结延伸。

篇8:口语交际要以“三要素”为抓手

一、展示交际的情境性

1. 创设情境, 激发互动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 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 提供语言的材料, 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 我们要善于凭借教材,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创设生动有趣, 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情境。

2. 联系生活, 触发互动

联系实际生活, 再现多姿多彩的生活, 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 使他们有话可说, 不吐不快。

3. 拓展体验, 延伸互动

学会观察生活, 思考生活, 口语交际才能入门。因此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巧搭“说”的舞台, 创设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的语境, 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广阔空间观察表达。

二、发挥主体的互动性

1. 形式多样, 多边互动

口语交际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 才能内化为能力。可运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 在动态的交际中反复训练、体会,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 师生互动。如在《介绍家乡景物》教学中, 教师可以扮演游客, 学生当小导游, 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导游不仅要想办法把游客观赏的景物的特点介绍清楚, 最大限度地展示景物的美, 而且要注意说话的语气, 用礼貌用语。

(2) 生生互动。面向全体、人人练说, 让学生在问、说、评、议、辩中互相交流, 取长补短, 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需要关注那些不善言谈的学生, 给予自信和鼓励。

(3) 群体互动。群体互动主要是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互问互答、表演、比赛等形式,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

2. 角色换位, 情感互动

教师与学生交流时, 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流。教师的语言要尽量贴近学生, 要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思考问题, 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促进言语的实效性

1. 示范指导, 有效互动

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 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学生想说, 但有时不知如何说, 不知从哪里开始说, 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示范和指导, 让学生在训练中规范口语,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 适时点拨。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 有时候教师有必要为学生作直观形象的示范, 或让优秀学生表演示范。通过示范, 向学生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注意的问题, 使他们从中学到甚至悟出一些口语交际的方式和表达的语气。

(2) 课前指导。一般来说, 口语交际应尽量做好课前准备, 这就需要教师指导。

(3) 发挥想象, 丰富内容。儿童想象力丰富, 在口语训练中,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丰富说话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评价质疑, 反馈互动

篇9:口语交际三教学设计

初入大学校门的师范生,普通话基础尚可。一般情况下,与亲人或熟人进行日常生活交流的时候,可以做到流利和顺畅。当需要用普通话,有主题进行交流的时候,显得有些木讷笨拙:或者脸红耳赤,羞于开口;或者心蹦蹦直跳,怯于开口。话在喉头打滚,就是说不出来。或者闪烁离题,总说不到点子上;或者语句不清,往往词不达意。仔细分析学生在用普通话表达时的种种尴尬,笔者认为根源在于胆识不足。胆气不足,心里又羞又怯,总没有勇气开口;见识不够,不知道该怎么说,该说些什么,也就无话可说了。

俗语说,教师是“吃开口饭”的,当教师“三分靠内才,七分靠口才”。可见拥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口语水平对社会整体普通话的推广,语言规范化的实施,具有特殊的作用。目前,教师口语教学在每个师范院校中都列为技能必修课,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俗语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技艺的掌握和精熟离不开随时随地的训练,学生良好口语能力的获得同样如此。所以,在口语必修课以外,尽可能多地创造一些学生锻炼口语的机会,作为对必修课的必要补充,就显得很有意义了。“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

总目标:让学生在课堂情境下,通过口语训练不断增长胆识,在体验中不断成熟口语表达技巧,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口语能力。为将来学生能大胆地走进课堂,自信地走向生活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克服羞于、怯于自我表现的心理,在口语训练中树立敢说、乐说的自信。

第二,能根据说话的内容、场合和目的,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表情手势。做到文明表达,仪态大方。

第三,学会倾听与应对。

第四,了解口语能力对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

三、“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内容

在充分考虑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学生就业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口语训练。具体要达到三个效果:一是练足胆气,学生站到讲台上能做到心不跳,脸不红,侃侃而谈;二是增长见识,做到讲述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观点鲜明;三是训练正确的发音技巧,做到语音响亮清晰,字正腔圆。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说说我最想说的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发言不紧张、不怯场,树立说话的自信和勇气。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只要是健康向上的就行。方式上也不做具体要求,可以脱稿,可以念稿,可以即兴,可以读背。要求只有一条:站在讲台上尽量做到姿势放松自然,说话声音响亮镇静。

第二环节:告诉你我读过的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在继续实现第一环节主要目的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看书,进一步开阔视野。通过广泛阅读,不断地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学生语言“仓库”中的储备逐渐充实起来,外在习得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言素质才能够真正实现。这样,在交流中脱口而出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才能够有可能。学生在相互听讲过程中分享别人的心得,学会倾听。

学生依照一定的顺序轮流上台进行口语训练。预先通知将要受训的学生,要求事先进行准备。选出自己最想讲给大家听的阅读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做一个简单扼要的介绍,也可以诉说自己的读书心得。要求最好能脱稿说话,实在不行,也允许学生持稿说话。

第三环节:我以我嘴说我心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可以说,“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言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本环节主要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口语表达流畅自如的能力。要求事先做好准备,可以先有稿件,说话时要求不可看稿,最好是能做到脱口秀。

第四环节:头脑对对碰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说话和听话的能力。一位学生讲完后,由另一位学生对这位同学的说话内容进行点评。点评是开放式的,不拘一格。最后,老师做一个简明的总结性发言。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四、“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施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学习成功是最足以促使学生热爱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在开展课前一分钟口语训练时,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老师鼓励的眼光、亲切的面容、赞赏的姿态对进行口语训练的同学来说是相当必要的。学生紧张时,及时引导;学生卡壳时,及时补场。讲完之后的评价要以肯定为主。只要学生说得抓住了特点,问得抓住了要点,评得抓住了闪光点,建议抓住了欠缺点,背得流利,想得有新意,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努力发觉学生的闪光点,艺术地进行表扬和给予建议。事实证明,第一次站到讲台上的同学,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上台人数的增多,学生的神态越来越镇定自若,讲话越来越流畅自如,内容也越来越充实、有趣、有意义。

在训练实施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课方式采用资料式备课为好。这样,无论学生在口语训练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情况,都可以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进行口语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多维度立体化的训练和坚持。

五、“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的评价建议

(一)内容

1.学生参与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的态度。

2.学生说话的仪态、方式以及声音控制等有无变化。

3.学生围绕中心运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的熟练程度。

(二)形式

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第一环节,第二环节以教师评价为主,教师的评价要有示范作用。根据学生所选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建议普通话口语表达的技巧和事项,同时让学生从老师的点评中了解评价技巧。学生从第二环节开始学着进行自评、互评,自评和互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穿插使用。

六、问题与启示

(一)存在的问题

1.训练内容有待充实完善

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课程的内容设计显得有些单薄、不够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修改、补充,使之完善。

2. 教师的口语指导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的指导是要即时即兴完成的,基本上要求学生讲完就能简明扼要地评点出来。这对老师的语言感受能力、语言驾驭能力和专业知识积累等方面的要求很高,老师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资料式的备课工作,才可以使评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考核评估没有根据

国家课程会在某课程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描述了该课程的目标、任务、考核标准、学习策略和评价体系。而作为校本课程,它的评价存在着时间、资源和训练上的制约因素。无法找到有关于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系统程序和建议模式,在师范类院校中也没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训练。这些使得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考核评估缺乏操作层面的参考。

(二)几点启示

1.教师角色转变

“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开发,实际上是对教材“口语交际”部分课程的深入实施。因此,教师应从课程被动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课程实施过程中积极设计者、执行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也就是说,在角色内容上,教师从扮演单一的角色转变为多种角色;在角色的态度上,教师从被动的参与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在角色的形式上,教师从孤立的工作转变为与他人合作。从而体现出教学相长这一教育规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更能体现学校特色和教师风格

任何一种教学行为都必须符合教师实际、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校特色。离开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教学行为就会因缺乏针对性而降低教学的有效性。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就是针对师范生的必修技能而开发的,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要求又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在训练中的角色决定了教师在其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教师的个人风格和魅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现。

3.能更快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给予施展才华的机会,并且给予适当的技能技巧的指导,学生表现出来的进步是令人惊讶的。一轮下来之后,第二轮开始,学生基本能够做到稳稳地上讲台,较为流畅地脱稿讲述,讲述内容能够围绕主题展开,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还可以辅助一些适当的肢体动作了。

七、结语

“课前三分钟口语交际”训练的开发与实践是对已有师范生口语训练课程的重要补充,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师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将来自信地走进课堂,履行教师的职责做准备。它要求教师既要有自主改革的勇气,也必须有专业自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魏本亚.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4.(12).

[7]宁厘国.焦点时政辩论:让职高语文课堂发挥生命活力[J].中等职业教育,2005.(06).

上一篇:小额贷款公司财务职责下一篇: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安排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