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评价

2024-04-10

浅论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共9篇)

篇1:浅论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评价

附:提纲

绪论: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本论:

一、现行中学英语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二、形成性评价。

1.课堂学习活动评比

2.作业

3.课文背诵

4. 听写

5.平时单元测试

6.学习档案

三、终结性评价

四、评价存在的问题

结论: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学评价以激励为主,在评价方式上发挥激励的作用,要恰当地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品尝到英语学习的成功喜悦,提高学习水平。

浅论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评价

金清中学 张奎

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必要了。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本文通过对现行中学英语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重点围绕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高中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除了重点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以外,还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要求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进步,使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激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该评价体系要有助于学生监控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要有助于其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

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对教学评价的局限认识的影响,我们的评价意识与手段还只停留在考试与测验上,很少考虑到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和评价功能的全面性,而且只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给英语教学和学生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后果。首先,评价使学生普遍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情绪,并由此造成胆怯、退缩等心理行为;其次,评价使学生无法尝试学习的成功,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无法激励自己,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部动力,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也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总之,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外语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促使知识的无限丰富与急剧增长,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改革试验,建立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能注意学生个别差异,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模式。

教育部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学生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期末或学年考试,可采用口、笔试结合的方式。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英语课程的评价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形式多样性。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基础教育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包括:当堂学习效果检查、作业、角色扮演、表演英语节目、讲故事、活动结果报告、学生学习效果自评、学生互评、问卷调查、家长对学生学习状况评价、阶段测验、学期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的评价,应采取宽松、开放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学期、学年和结业时的学习成绩,通常采用考试的方式。考试应包含听力、口试和笔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学期或学年对英语课程规定的内容掌握的情况。下面是学生英语课程的总体评价表,体现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英语总体评价表

姓名

平日成绩 (40%)

期中成绩20%

期末成绩40%

总评

课堂活动 10% 作业

5% 课文背诵5% 听写5% 单元测验5% 学习档案10%

回答问题(3%) 小组活动(3%) 课堂纪律(4%)

一、形成性评价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应坚持以正面鼓励、肯定性评价为主,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学生的成长。各种评价方式不仅给学生也给教师提供了教与学的信息,学生得到个人反馈,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得到个人反馈以便组织教学,提供给学生更有意义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所以,我们在评价时,把评价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个人或与小组合作进行自我评价、合作评价,从而使参与评价的学生在评价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效的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促进综合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遵循“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原则,我们采取了如下的形成性评价方法:

1. 课堂学生行为评价

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课堂状况,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占10%)。 采取自评与组评相结合的方式,由小组长负责每日填写,以周为单位进行统计。(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在教学过程中,以划定的学习小组为单位,依据评价标准,同伴之间对学习条件、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同伴评价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对方的学习,包括学习经历,让学生意识到“同伴文化”的力量及友好气氛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让他们学会信任、诚实、公正的对己和对人。)

2.作业

主要包括家庭作业(口语作业和笔试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尽量留一些可激发学生创造和想象的作业。若作业全部完成,则可得4%,另外老师根据作业情况进行适当加分。

3.课文背诵

由于高中课文比较长,可以选择重点段落,或者可以选择《新概念英语Ⅱ》里的课文,由学生自主选择。一旦选择,无论完成那个层次,均可得1分。若未完成,则扣1分。若日后补上,则再给加上。(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尤其是对那些学力较弱的学生。通过与老师协商,确定自己要背的内容,如果完成,无论哪个层次,所得分值相等。这样,即使学力弱的学生也有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获得成就感。)

4.听写

每次听写均记录成绩,若学生对听写成绩不满意,可于当天找课代表或小组长重新听写,以新成绩为准。 (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人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种自发和有目的地塑造自我的愉快学习过程。学生是具有内在学习潜能的,其潜能的开发有赖于他人的理解和信任。教师应当给学生表明其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机会,保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学生有再做一次的愿望,说明他对英语学习还有一定的兴趣,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还有信心,并且急于得到老师的认可。老师的理解和信任对他将是一个大大的鼓舞,可以促使他建立自信,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有效的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并促进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5.平日单元测试

每一单元的小测验和平时测验用来检验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分为等级,记录在学生的表中。对不合格的学生,可暂不记录,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给予批评或鼓励,激励他下次成功。(新课标强调关心学生的特殊需要,评价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在平时的形成性评价中,我们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对学力较弱的学生,如果学生对某次课堂测验成绩不满意,可以与老师协商,暂不记录成绩,学生经过更充分的准备后,可再次参加评价。这同样适用于课堂听写当中。)

6.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学习档案是展示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进步以及反映学习成果的一个集合体。它收藏每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作业、作品)和反思报告。

通过建立学习档案,可以督促学生经常检查他们所完成的作业,在自主选出比较满意的作品的过程中,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学习档案也为老师、家长和其他人提供了学生进步的纪录。

通过建立学习档案,学生从依赖老师的指导和解释逐渐转向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根据学校要求,尝试为学生建立了电子学习档案,收入下列内容:

a 教师把每学期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的总评成绩收集在学习档案中,作为学生的学习记录。

b. 书面作业的样本,通常由学生自己决定收入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放入学生档案。

c. 学生学习行为纪录,如: 课上参与朗读、背诵、角色扮演等情况。

d.平时测验,由教师评分或在教师指导下同学或自己评分。

e.教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评语。( 教师的评价应该简短、具体,并有针对性。评价应包括优点与缺点两个方面,可将评语附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使学生及时获取诊断性信息。)

f.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反思与评价以及同伴间的评价等。

g.记录学生参加英语活动和竞赛的证明,证书,作为学生的成就。

学生电子学习档案的建立,使教师更加及时、更加有效的掌握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确认学生的学习潜能,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需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及学习策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的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二、终结性评价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终结性评价(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争科学的、全面的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

测试应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听力测试在学期、学年考试和结业考试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20%。听力测试应着重检测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应把脱离语境的单纯辨音题作为考试内容。笔试应避免单纯语音知识题和单纯语法知识题;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总之,我认为,无论对学生进行任何一种评价,其目的在与发现问题,改善教学,提高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借助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跟学生的学习活动以适时和恰当的指导,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为学生的持久学习打下基础。

众所周知,一个新生事物由出现到成熟的过程是很漫长的,建设新型评价体系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应该要考虑到在建设与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阻力,我们要妥善处理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在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三个。

一是观念老化。许多教师或家长可能抛不开传统,无法适应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更不用说接受了。作为新课改的开拓者,我们只有通过无数次的开导、教育,使他们认识新课改的本质,使他们清楚意识到旧评价机制的弊端,他们才会渐渐与新课程评价体系交上朋友,时间一长,他们间的友情会越来越深。

二是不具毅力。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周期、高要求的事业,所以,构建新型学业评价机制也会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而得到提升,自然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它的成功很大程度必须依赖于持之以恒的工作毅力,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恒心,只有三分热度,那么新型学业评价机制也就意味着只是“空中楼阁”。

三是不重实效。新型学业评价机制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现与发展人的多项智能,因此,它的多元注重的是实质,不是指形式的多元,我们要制定评价机制时更应强调实效,我们要建立的评价机制是彻头彻尾的能够提升学生智能的新机制,决不是大摆花架的空壳。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在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评价体系改革也不能落后,应该是并驾齐驱。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学评价以激励为主,在评价方式上发挥激励的作用,要恰当地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品尝到英语学习的成功喜悦,提高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3.[美]Robert Linn & Norman E. Gronlund: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

4.[美]W.James phpham: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

篇2:浅论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评价

论文 摘要: 体育 课堂教学的评价,是指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出切实中肯的分析与评价,并且能够从 教育 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体育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 发展,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标下,必须进一步拓展体育教学评价的视野,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本文试结合体育课改实践,对体育课堂教学评价进行简要的阐述。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体育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是一门 科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则是一门 艺术。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努力达成体育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通过学生的反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同时又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学生学习评价历来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

1.学习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切实可行。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是以目标的达成统领一切的,所以目标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不同水平目标的设置,就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所以说这目标的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作为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载体,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关键看它是否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选择的内容不仅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平等受益。同时,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也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体育教师可通过自身创造性的劳动,使所选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并尽量做到简单易行,以便学生能在设施简陋的情况下学习与参与,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

2.1对教师“教”的评价。新课标强调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也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实施教学过程评价中,要关注教师的“教”,如:在教学环境的实施中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自主探索的学习条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使学生都取得进步和发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形成合作与交流、民主、平等的和谐学习环境。在教学方式的实施中是否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体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是否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而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并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使他们在探究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是否充分指导学生动体与动脑相结合,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使之真正受益终身。

篇3:浅论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理解为:第一, 高中语文教学评价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 承载着传授知识, 训育人才的重任。第二, 高中语文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全面。语文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场域, 它包含许多学习方面, 诸如听、说、读、写。高中语文教学评价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自己的语文实践, 打破以“读、写”为中心的语文评价体系, 拓宽语文教育的视野。第三, 高中语文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我们用现代的评价眼光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提高, 又关注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 这才是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部。具体而言, 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提出了如下基本原则:

第一、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评价要“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必然包括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察,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无疑是评价中的重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能力的评价方面注意了不同类型的差别, 这三种能力既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又是他们经过循序渐进的努力能够局部达到的具体目标。这种思想体现在阅读领域, 便形成了阅读的三个层次, 即独立 (理解) 阅读──鉴赏阅读──探究 (研究) 阅读, 标志着阅读能力的发展由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探究 (研究) 能力逐层递进。独立阅读, 主要立足于理解能力的培养, 包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 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鉴赏阅读, 特指对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旨在“注重审美体验”和发展“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对文学类文本中“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探究 (研究) 阅读, 包括通过学习探究性阅读、开展“文化论著研读”、鉴赏“诗歌和散文”等, 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探究 (研究) 能力, 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二、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 面向全体学生。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保证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最低目标, 同时又是对优秀的承诺。课程标准力求明确界定可以预期的学习结果, 阐述学习的内容。而这预期的结果应是可观察的, 因此, 标准也是我们教学评价的尺度, 具有公共性、可完成性、可评估性。语文课程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 在抓住关键的同时还要突出重点, 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 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要求, 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第三、评价要充分发挥检查、诊断、反馈、甄别、选拔、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

全面衡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 就要兼顾语文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从目标分类来说, 分别属于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领域。相应的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是这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 语文教学评价应当兼顾这三个方面的目标。此外, 教学目标不但有不同的类别, 也有不同的层次, 每一层次的目标均应有机会被抽样出来加以评价。例如, 认知目标可以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层次, 所以在评价认知教学结果时, 决不可只偏重识记层次的评价, 而应当兼顾其他层次目标。

第四、要采用多元评价方法, 并尽可能进行多次评价。

一方面, 要针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 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把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能够改进教学品质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形成性评价上。另一方面, 语文教学评价要依据并兼顾多重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必然要求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因为没有一种评价方法可以用来评价学生所有的重要学习结果, 任何评价方法都有其特殊功能和局限性。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以及改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因此, 获得一个正确的诊断结果或提供正确的评价反馈信息, 对达到最终目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而要确保所获得的评价结果是正确的, 则惟有针对同一评价对象的样本行为进行多次评价, 才能评价出比较接近正确的结果。

第五、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工作应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 既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反应, 也要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 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 可以让具有不同情趣和经历的同学参与, 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评价工作中来, 保证充分客观地判断学生的学习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改变。无论如何, 教学总是在某种情境中的教学。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培养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 都离不开特定的情境。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评价不能离开教学的情境。要通过评价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 提供可共享的学习资源。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提供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相互评价的机会。通过自我评价, 学生可以分析自己有关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优缺点与需要。同学相互评价可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诊断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学生所获得的答案, 而且要重视学生获得答案的反应过程。在传统的评价中, 特别是客观性测验, 如选择题、判断题, 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 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却无任何要求。这样, 学生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证据的运用、假设的形成等能力发展状况无从考察。缺乏对思维过程的评价, 会导致学生对思维过程的轻视, 而只关注问题的结论。长此以往, 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反而会限制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 进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内容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师的授课质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智能、品德发展等各个领域。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总的趋势是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强化语文实践能力的测评。高中阶段的诊断正趋向从纸笔测验向操作测验过渡。操作性评价可以是定性的, 也可以是定量的, 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描述和评论, 评论倾向于鼓励学生, 鞭策其挖掘自身的潜能。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关系着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 创新意识的培育, 人文精神的培植。“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广大语文老师和教育管理者要认真实施新课程语文教学评价, 切实落实素质教育。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 面向全体学生;评价要充分发挥检查、诊断、反馈、甄别、选拔、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 要采用多元评价方法, 并尽可能进行多次评价;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工作应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 既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反应, 也要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篇4:浅论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评价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是不稳定的,一旦学生感到乏味,兴趣就会衰减。目前高中历史教学,起步教学是相当重要的,要在高一阶段把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作为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在高一年级,高中历史课的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当前教师只有适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以创新为教学新策略,优化教学内容,引进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大刀阔斧地进行教材处理,才能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实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课本,让学生心中有数,目标明确。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通过对我校学生历史兴趣调查: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6.2%,对历史学习淡漠的占25.6%,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26.8%。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喜欢历史,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的毕竟只是少数。学习目标不明确,当前学生主课繁重紧张,不少学生把学习历史当作应付学习和可有可无的豆芽课。

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教师要把握一个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处理“疑”与“释”的内在联系,教师传授知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师要以一颗和蔼心对待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和历史小故事,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比如“新文化运动”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课时,可多向学生提问,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历史课堂讲完一个章节内容,学生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出现了疑问,教师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根据情况给学生以辅导,真正把问题解决。实践证明,学生自己搞清楚的问题,其印象是很深的,记忆也牢,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的:“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提问的方法和艺术。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历史教师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营造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正确树立“学生主体观”的关键在于教师转变观念,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叶圣陶也曾指出:“上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工作,而共同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学生是报告和讨论,教师是指导和订正。”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对历史内容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有感而发,使思想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个性得到张扬。历史课堂教学是师生灵魂的对话。比如俄国十月革命、资本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共同促成世界现代史革命高潮的,这样对讲解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的抗争史和亚、非、拉各国的屈辱史可以作详细的探究,使学生能更清楚地把握历史。

思维能力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提问,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设疑的目的在于释疑,教师应视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剖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及国际形势,从而得出结论。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历史课,把历史课堂教学当成一种艺术享受。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和熟练把握,来自教师的禀赋和气质。例如:“亚洲的革命风暴”与“亚洲的觉醒”的时间前后,学生容易记错。我用顺口溜“革命风暴刮起后,把沉睡的亚洲人吹醒了”,这样学生轻松就记住了,并且牢记在心。

四、重视总结

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法,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小结是归纳本节所讲核心内容,是一节课堂的灵魂所在。总结必须要突出重难点,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反思。在小结中,要经常用悬而未决的问题,创设新的情境。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为达到总结课文的目的,我经常布置些带有总结性的问题和作业。

教学改革贵在创造,重在落实,难在持久,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为立足点,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追求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为归宿,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生动性的有机结合,最终让同学们快乐学习。

篇5:浅论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评价

毋庸置疑,外语是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的重要学科之一,高中生学习英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今后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尤其是在我国大力对外改革开放时代以及我国成为世贸组织重要的成员国之后,其优势不言而喻。

因此,当务之急要讨论的不是废止英语 教育 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立多元、开放的评价体系,促使学生自发学习并高效学好。这就赋予外语工作者神圣的职责与义务:怎样引导学生学好外语,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并把英语作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要。

当然,英语是一门复杂的语言学科,而语言是一个生成性极强的系统,具有交际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学习语言需要耐心、兴趣、方法、技巧、引导,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及环境。在我国,这氛围和环境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因此,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应首当其冲地摆在首位,新课改很是强调这一点。

既然英语学习的“落脚点”和主阵地在课堂,我们就要重视和坚守这块阵地。尤其在当今新课程背景下,务必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实时实地监控与管理,让课堂教学效果有效且高效。那么,如何以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指导与促进教学任务完成并让教学效益升值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的思想性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此,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过程与方法。可见,新课改赋予教师艰巨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思想观念要深刻清晰。“新课改的发展就是教师的发展”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新课程与教师专业的关系,两者的发展是双向互动的,教师要抓住这个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在新课改中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专业化的发展。

从课堂教学的维度来看,新课程标准与传统的要求迥然不同。传统的教学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新的课标则要求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四个因素持续交互,呈动态发展。传统课堂是学生各个孤立的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传统课堂以学生接受式学习为主,新的课标要求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传统课堂以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线的精讲多练的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以学生参与为主的任务驱动型学习。这些课标思想的提出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认识定位要深刻,才不会出现“骑着毛驴找毛驴”的老套路。

二、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英语是语言学科,课堂教学若不注意 艺术 的话容易使学生乏味、枯燥,失去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倘若教师教学生动有趣,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激情澎湃,学得轻松,他们就会兴奋好奇,引起共鸣、思考与追求。近几十年来,英语作为中小学必修科目以及在高考中占据较重的地位但未能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其原因莫过于沉闷的“填鸭式”教学。中国 学生把英语作为第二母语来学习,可谓“既爱之又恨之”。学生对英语的喜欢程度很大部分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新课程要求教师课堂授课言语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幽默,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英语语言课堂教学的生动形象性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多使用大众化语言,如谚语、歇后语、习语,多用比喻性词语,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功能,具体逼真地描述事物,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说来容易做来难”,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及思维性,英语教师要顺利驾驭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生动有趣,这首先要求教师:(1)必须知识渊博、思想深刻。(2)授课语言幽默、讲解深入浅出。(3)教师的表演要动情感人。

三、课堂教学的系统性 根据国外对外语教师的培养角度来看,英语教师应当具备语音学、句法学、二语习得、课程和大纲设计、语法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法测试、语言与文化等系统的专业知识。英语教师不仅要有使用语言的能力,还应当知道如何教好英语。要知道如何教好英语,也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学理论,知道语言是什么,知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知道语言交际有那些特点,知道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之间有何异同等等。

篇6:浅论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评价

桃源县第三中学 翦素芬 职务:高中英语教师 职称:中二

在21世纪地球村时代,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而掌握英语则是首选。英语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的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是每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最近,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将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英语教学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下面谈谈新课程标准下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问题。一,从教师角度来评价

1,教师的英语口语;

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和交际性,英语教师的口语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正如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嗓音一样,英语教师要有一口流利的英语。这样就让学生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这就是流利的英语口语的魅力。

2,教师的情感因素;

情感与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与科学的教学评价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英语语言本身就是表达感情的工具。语言与人的心理发展、文明发展相联系。另外,教师与学生从事教与学,都是带着情感的,而这种情感差异也导致了教与学的差异。英语教学脱离不了情感。在进行英语教学评价时,我们更要注意情感,要注意人的心理体验。教师上课时,要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热情与动力,要带着积极的情感来工作,关注学生的进步,善待学生,给学生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3,教师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艺术使课堂生动有趣。如:新奇引趣法,口决法简化法,竞赛激励法,启发法等。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是与他们的学习策略相关的。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我们反对把英语课上成语法课,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必学语法。中国人学习英语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问题是不要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不能把英语课上成语言知识课。

4,教师的课件含量;

现在的英语课件一般要使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因为他们的普及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情景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语言,操练语言,运用语言,效果一定会更好。如洪恩软件《从零开始学英语》就运用IT技术,把英语学习的情景设计得生动活泼,富有创意,其制作的光盘,图、文、声、像并茂,学生各种感官受到刺激,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我们可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独特性。例如,我们可以制作这样的课件:布置一个展览中心,computer等包含最新词汇的科技展品,可让学生用鼠标拖动放在展览中心的某个位置,让学生通过自己创意练习“intend/plan to do”;“There-be„”等句型,操练词汇。在这种练习中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其抽象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同等发展,创新意识也孕育在他们对美感布局的实践操作中。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他们可以自主地决定个体的学习进程,可以自由地选择各自的学习策略。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浓厚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形成了学生优化的内部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与优化的外部刺激相互作用,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特点获得不同的成就。二,从学生角度来评价

1,学生的积极参与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要铭记:课堂是学生的。

2,学生的英语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那么学生应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而要用英语来思维,用英语来交流,以达到增强语言实践的能力。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思维的习惯。正常的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这就要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英语课就是一个展示学生自我的绝好的平台。3,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每位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有某种程度上的创新思维,这样的英语课才是真正的成功课,达到了理想的高度。

篇7:浅论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学评价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兴趣动机、自信意识、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和学习策略(认识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语言技能脱离不了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文化意识的反映,文化意识建立在情感态度之上,情感态度影响着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又制约着语言技能的发展。其关系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所以,这就决定了它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性,多样性与可选择性,让评价体现人文性。所以,我们要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确定,将英语课程从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高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既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

一、确立全新课堂教学评价理念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以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的评价方式,忽视人文性,以测试为评价的惟一形式,注重对单纯的书面知识考查,重结果、重成绩、重区别与淘汰,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为了全面、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

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改进教师的英语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就与进步,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全面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历程,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长处和短处,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找到自我,树立信心;帮助教师具有“变让学生‘学会’为让学生‘会学’”的教育理念。

二、建立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目标

以前的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指标主要是从教学效果方面为主。但是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的实施,因此,一个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劣,必须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才能对设计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价。

因此,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应从师生之间相互关系进行评价:

第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意过程

1、教学氛围:是否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大胆尝试、乐于合作。

2、学习兴趣:教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3、学习自信心:能否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在英语学习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4、情感态度:学生能否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师生情感领域是否融通。第二、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过程

1、教学方法:能不能维持学生的注重和兴趣,能不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否有助于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能否激励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在课堂提问时,要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所提的问题要做到三个有利于:

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 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如:What have you leaned from„„?)②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如:What do you think of „? why?)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Are there any other reasons? Could you tell u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2)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以对话形式出现,就要求学生以短文形式改写,有些课文以短文形式出现,则要求他们以改编成对话形式,以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教学能力:从讲授的准确程度和严谨情况判断,教师的逻辑能力,从讲解时能否随机应变判断教师对学生反应的敏感程度和及时调整能力。

3、教学内容:是否精选了教材;是否联系学生日常生活;是否让学生明确了教学重难点。

第三、目标评价对学生教师的启示

为了提高我们中学英语教学水平,克服英语教学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使英语教学业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1、学生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诱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在现有的师资、设施、教材和时间条件下,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尽量避免和减少学生的两极分化,确保多数学生英语成绩达到优秀或合格水平。

2、教师方面:培养锻炼具有改革意识教师,又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教学骨干、曲型引路,使全校英语教师教育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理论研究方面:以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从科学化的教学目标出发,通过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从而优化单元教学过程,全面提高中学生英语成绩,能够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标评价教学体系。

三、实施多样化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对学生评价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科开设的目的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所以,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以测试和非测试的方式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它的评价形式有多种多样,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可以给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或形成性评价量化表格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建立英语学习档案袋

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是开展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手段。学习档案可以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品,评估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成就;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进行评价。

档案袋里学生可以自行收集如下材料

①每周一次自己最满意的作业和最不满意的作业。

②每一次的小测验。

③每月一次的英语手工作品,如postcard等。

④英语课前的演讲稿,课后整理好后也收集进去。

⑤在学校里或社会上举行的英语活动的获奖证书复印件或活动凭证。(活动凭证表明学生积极参加英语活动的态度,是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评价的依据。)

⑥每月自编的一份英语手抄报。

⑦每月一份的英语课外书名目录。

⑧个人收集的有关英语的材料,也收入“档案袋”。如英语商标等。

这样,学期结束时,学生看到自己的“档案袋”,自己走过的一步步脚印清晰可见,可以使学生充分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学生也可把它送给家长,作为对家长的回报,同时也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成绩。

(二)英语形成性评价量化表格

如:英语学习情况调查表;课堂发言记录表;学生“值日生报告”评价表等。下面以“值日生报告”表为例:

评价内容

A(好)

B(较好)

C(一般)

1.学生准备充分,态度积极

2.用词用句准确、连贯,且达意

3.表情表达自然、大方,有感情

4.表演的内容自编,且有创意

5.与上次比较,有较大进步

四、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一般是在学期末给学生一个学科学习的成绩,这样的评价是单一性的,只有一个分数或等级,简单地用分数的高低去评价学生的“好”或“不好”,这样的评价也是终极的,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比较忽视,只重视那最后的一张试卷。这样的做法的弊端是,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对学生评价的目的就成为了给学生排队,使少数“好学生”得到了满足感和荣誉感,而对大多数“中等生”和“差生”来说,就只剩下了平庸感和挫败感。

“多元化的过程评价”就不一样了,它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给予评价,这样的评价是发展性的。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也许有许多教师在这种评价体系中收到的效果甚微;也许有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改革不够彻底;也许有许多教师面对现实的中考体制,根本不敢摒弃传统的评价模式。但是,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调整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我们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

篇8:浅论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的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满足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就成为物理教师关注的问题。要实现物理教学的新突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突破点。

一、在教学设计的立意上要有新意

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时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是为了解决知识的理解,技能的规范,往往是从学生训练的角度对课堂进行立意。所有的课堂都在向学生传授应试的知识和训练学生的应试技能,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以灌输为主。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重要变化,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是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有新的突破,要改变以基础知识立意为主的框架,逐步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又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教学设计要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内容的构思,教师必须研究教材,参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依据课程标准中的有关条目,进行设计。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还要让学生形成基本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取得的成就以及物理学科发展的趋势。在过程与方法的设计方面,教师更要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要让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研究物理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展示探索自然规律的喜悦与收获。

在教学活动的安排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分析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找到学生获取知识的切入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形成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问题,要留出空间尝试运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方式上,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够主动与别人展开讨论,主动交流,实现合作共赢。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关键。学习物理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在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对未来世界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在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变革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顾学生的知识的差异,接受能力的高低,要么以成绩优秀的学生的情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让这些学生在应试的路上越走越远,分数越考越高。要么以中等的学生学习水平为基准进行教学设计,让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让差生吃不了,而很少有教师关注差生,这种做法严重背离了现代教学理念,背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既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成果,又不能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自尊心,抹杀了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长处,要关注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对此,教师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要因材施教,帮助优秀生脱颖而出,让学困生避短扬长,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知识的进步和能力的提升。

三、在教学评价的制度上要有创新

教学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怎样考试,出什么样的题目,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考试,才是公平的,却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很多考试都强调学生的学习分数,把分数作为学生升学的唯一指标,把很多学生赶上了应试教育的“绝路”。新课程标准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还要从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不仅要做终结性评价,还要做过程性评价;不仅有书面考试式的评价,还有动手操作式的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可以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整个评价制度上寻求新的突破。

篇9:浅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作出相应地变革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政治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以供参考。

一、立足课堂,使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首先,还是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因此,课堂教学还是很重要的,但又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这样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更能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如我在讲到《多彩的消费》时,先给学生讲了消费的类型、结构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内容,然后就当前城市的中学生热衷于“肯德基”、“麦当劳”这一现象展开讨论,同学们对此好像很感兴趣,他们各抒己见,虽然大家一致认为这些快餐价格比较高,但有的同学认为国外的快餐服务好,去那里消费也很新潮,花高价钱去那里消费是很值得的;也有的同学认为,花那么多钱去那里消费不值得,我们应该勤俭节约,应该支持中国企业。对此,同学们还衍生了很多问题,如有的同学还认为,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快餐的经营模式,尽快拥有自己的快餐品牌;也有的同学认为我们应该理性消费,不能盲目赶潮流,崇洋媚外;最后,针对大家所提出的问题,我给予了总结和点评。总之,我认为,对于政治课的教学,应该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學科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发现问题的敏锐性,这也是和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理念所在。

二、激发兴趣,使教学模式向多样化转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教学首先一定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教师占主导地位,往往忽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使得政治课堂比较枯燥,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政治课堂教学要转变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模式并用,使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模式下,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有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及直观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我会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适当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如我在讲《多变的价格》时,就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去商场里体验商品交易的情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如供求关系、人们的消费心理等等,通过现场的体验和学科知识的结合,使学生更能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从而使他们更能了解生活,热爱生活。

三、尊重规律,使教学更能体现效率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习规律也是很必要的。思想政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的交流,而作为“学”的主体的学生,他们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及思维能力都会表现出差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遵循教学的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教学《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时,我使用的是直观教学法,我搜集了世界各地的关于文化的小资料、图片、视频等,然后分类整理,做成图文并茂的课件,在课堂上很直观地给学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使他们能很直观地感受世界文化的魅力,有的同学对多样化的文化很是崇拜,甚至产生了将来要周游世界的理想。

四、发展能力,使教学更能尊重主体

高中阶段的学习不仅是学科知识的学习,更是学习能力的获得,而且,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因此,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乐于学习。我一直比较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学生主体,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进行研究性学习,有的教学活动是个人无法完成的,比如一些调研活动,需要集体的团结合作,这就需要有人去组织协调,我往往给学生做相应的指导,具体活动学生自行组织,在组织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也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我往往是客观地看待活动结果,更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交流,还可以一起讨论、探究,学生对这样的自主活动也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样更能发挥他们的能力。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更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谢建.程家福.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继续教育研究. 2008年4期

[2]殷立巍. 在新课程理念下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果. 管理学家. 2011年10期

[3]王继宏. 谈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学周刊.2012年3期

上一篇:典故30毛遂自荐下一篇:记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