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教学实施的思考

2024-05-05

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教学实施的思考(精选6篇)

篇1: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教学实施的思考

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教学实施的思考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省推行以来,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积极的实践,如何进一步使新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本文试从理念和教学实施两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理念篇

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指导我们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我们都知道,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理念支撑的实践是盲动的实践。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内在依据,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高中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不足或者说不能把新课程的理念内化为教育工作者自己的教育信念是导致新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那么,我们高中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准确理解和把握哪些理念昵?如何在课程改革中具体体现这一理念? 我认为首要把握如下几个理念。

一、要从宏观上正确认识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和定位问题。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其培养的对象将要现实的面对人生的选择,面对社会。如何引领高中生由青少年阶段进入成人阶段,顺利通过人生的十字路口,是普通高中教育应该关注的基本问题。《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方案》超越了传统的普通高中教育“升学教育”和“就业教育”的双重任务的主张,把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养。应该说,这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最根本的价值追求。而当前基层教育中一方面高唱着素质教育和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赞歌,另一方面上演着愈演愈烈的全国性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教师、学生节假日得不到休息已是司空见惯,各学校为追求本科升学率,强制性的生成艺术生,全省参加艺术类考生达16万,追求本科升学率是其重要的推动力,教育如此畸形般的发展让人担忧。高考升学率几乎成为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尺,这不仅与新课程改革理念背道而驰,而且成为制约新课程改革的重大障碍,也从根本上不利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对高中教育性质和定位的重新审视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1

二、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致力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的重要理念。早在古罗马时期,普罗塔克就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教师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它不仅影响着教育效果,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但学生不是被动填装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要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带领学生走进知识”,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要授人以渔。教师要认识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告知学生现成的结论。

2、学生是富有个性和差异性的。“学生”是个整体的抽象的概念,它却是由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差异、各有个性、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学生个体组成的。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善于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学生之间差异的表现反映在不同方面,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转化差异,视差异为财富,因材施教,各展其长,这也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

3、学生是发展的人。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尚未定型的时期,可塑性很强,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当辩证的看待每个学生,既要严格要求、更要关心爱护,正确对待学生身心发展不足之处和思想行为上一时的缺点错误,通过正面教育、矫正,使他们获得新的发展。

4、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是文化中的人、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不是“书本世界”的人,因此教育要回归生活,联系生活,追求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教育要面向学生的教育,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教育才充满生命的活力,才具有生活意义,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生活的主人。学生是生活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因此教育不能脱离特定文化背景来影响学生,相反学校应成为具有文化魅力的场所,教育活动要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去理解文化遗产的精髓、去批评、发展人类的文化遗产。

2当前,学生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因此,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时刻考虑学生的时代特征及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新要求,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精神。基于此,我们不难理解为河我们的虬忆苦思甜”教育收效甚微,那就是我们没有把学生放到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来施教,因此当我们抱着多年的传统观念来审视和教育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学生,便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和难以理解了。

三、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传统教育给教师的定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新课程背景下,应当树立怎样的教师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德育观和教师角色要随之发生变化。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 创造性的劳动。教学不在传授,而在激励鼓舞,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实现以下几方面的行为转变。一是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二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三是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四是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

教学实践篇

对新课程的理念认同和接受并不能代表转化为教师的一种素质,如果新的教学理念没有转化为教师们自己的教学决策,没有转化为常规的教学行为,高中新课程就会在实施中处于“穿新鞋走老路”的尴尬境地,出现“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却是涛声依旧”。所以再好的理念不能落实到课堂教学也只能导致新课程改革的失败。从理念到教学实践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程的理念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教师要致力于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把新课程的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真正做到“要我改”变成“我要改”。同时要把新理

3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决策与教学行为,这包括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确定教学具体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预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

其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主动转变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由教师来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成为课堂知识的垄断者,忽视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教师只满足于我完成了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扼杀,学生的思维被遏制。恹恹欲睡,强打精神便成为这些课堂的写照。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善于将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具体说来,就是将以“定论”形式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形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同时问题的设计要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这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和学习欲望。当然问题的设计与展开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而进行,既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核心问题、突出问题、也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注意的是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并不排除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式。

二、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是单一的接受式学习,会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消失。在实践中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便是典型),学生学习成了被动的接受、记忆的过程,这便窒息了人的思维能力,摧残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其弊端便是难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从而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长远来看也就无法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难以构建起学习型社会,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创设。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为何难以落户中国,是否也与长期以来我们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些联系呢?高中新课程的方案明确提出“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些要求,在高中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三种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方式。

有些学者指出“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为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思维产品奠定基础。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为学生在社会性的群体中适应和发展作准备。这三种价值取向互相并行而

4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此观点明确说明了三种学习方式应在高中教学中结合使用。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合理的搭配,灵活的根据各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加以选择,当然包括接受性的学习方式。

当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多样的,除了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引导,特别是注重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引导,自我监控能力的引导、探究性学习的引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日趋深化,其成败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命运。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更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新课程理念和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并投身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为民族的振兴作一份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2、《新课程的教学实施》

3、《素质教育观念学习纲要》

篇2: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教学实施的思考

评价问题至关重要。今天,我们怎么上课?首先取决于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而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属于理想的课堂范畴,则是评价需要界定的工作。所谓考什么教什么,揭示的就是单向、单调评价体系对当前课堂教学生态的破坏和颠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评价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传统教学评价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传统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根据资料分析及专家们的研究,传统教学评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评价目的与功能严重异化

教学评价的目的本该是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调整,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传统及现有评价的目的及功能严重异化,表现在:

1、评价目的只作为奖惩的目的:为了考核教师(公开课的异化、末位淘汰等)、为了证明学校的实力、为了迎合家长及社会不合理的需求等。

2、评价的功能萎缩为甄别学生,把学生区分为三六九等,以决定对其的不同对待。

(二)评价内容的学业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学业成绩又窄化为学科分数,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评价。

(三)评价重心重“教”轻“学”化

传统教学评价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关注教师的“教”,注重教师教的行为,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学”的行为。

(四)评价手段单一化和唯量化

传统评价主要以考试(测验)或练习、作业为主,甚至就以考试代替其它形式的评价;并且,评价的处理方式又以量化的形式给学生定位,由此失去了许多富于意义、价值的东西。

(五)评价主体局限化 传统评价主体自上而下基本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学生毫无发言权。在日常的教学评价中,只有教师是评价主体,教师掌控着评价大权。

明年秋季,我市将全面拉开高中课程改革的帷幕,某种意义上,将我们当前骑墙于应试和新课程双重轨道之上的高中课堂教学,推到抉择的边缘。是坚守应试教育的堡垒,继续维持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态势;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革故鼎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秉承不同价值取向、操持不同思维方式、置身不同环境中的教师,在实际选择和取舍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彷徨和观望。作为当前国情条件下一种最有力的导向,教学评价对此却不能不作出新的思考和清晰的回答。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学评价发展的基本走向

(一)价值引导:体现时代的要求和特色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它承担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人生规划能力的重要任务,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种具有鲜明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崭新定位,要求我们超越传统教育工具化的倾向,对当前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和改革。而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如何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转化为实施者自己的信念或者行动哲学,教育评价改革不能滞后,更不能置身事外。

高中课堂教学评价首先需要明确回答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向何处去”的问题。乌申斯基在谈到课堂教学目的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时,曾经打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建筑师在为一座新建筑物奠基时,连要建筑什么东西都回答不出来,那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呢?课堂教学凝聚、蕴涵着一定社会的人们对于未来理想的人类社会以及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的价值追求与价值选择,新课程下高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二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目的决定方法,价值决定方向。教学评价在引导人们追求理想的课堂教学时,必须强调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要倡导民主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交往合作,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让生活成为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一堂好课首先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先进教学理念的反映。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定位在科学世界和书本世界,想方设法将一种预设的成人化、社会化的生活模式强加给学生,致使课堂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际,颠倒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关系,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也成为课堂教学遗忘的角落。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课堂教学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世界,赋予课堂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努力改善和提升学生的生存状况、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如思想政治课程要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其他学科,无论是语言、数学,还是人文、科学,都要敢于从教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增强教学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不能将物化的知识当作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人为割断课堂学习与火热生活之间的互动与共生。

-----注重学生的交往合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对学习对象(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具有选择性,同时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培养和构建学生的完满精神世界为目标的教育主体之间的特殊的交往过程,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但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往、沟通和互动,基本处在一个个孤立和隔绝的状态。因此,《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各种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和探究、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观点与结论。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所以,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所谓“平等中的首席”,那是新课程对教师课堂作用的崭新定位。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往与对话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相遇而充实,师生在课堂上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境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有着力点和生长点。

(二)主体参与:激发和彰显师生的个性

态度决定一切,参与决定效果。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涉及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什么样的评价是有效的“好”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谁参与,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参与。亨里认为,从实践的角度,被评价主体的参与,是一项评价成为好的评价的决定性特质。如果没有被评价主体参与其中,关于评价的目的、运作和结果,就有可能被忽略、批评和抵制。传统的以分数为核心来衡量课堂教学效益的评价体系,正因为只重视量化的物,而无视具体人的主体参与性,因而受到广泛的批评和抵制。

在“左”的思想路线和急功近利的浮躁追求下,我们的课堂长期在错误的评价驱动下,盲目地跟在社会本位的各种要求后面跑,致使本来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和以人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成为“无人”之域。事实上,人从来就不是完全听命于评价体系摆布的被动生存物。马克思早就说过,人是历史的创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人,像动物一样,服从着社会的各种法则,但除此之外,他还能积极地参与创造和改变社会生活形态的活动。”(恩斯特.卡西尔《人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其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并彰显教师和学生双重主体的个性,才会成为推动教师实践创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生力量。

1.目标多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包含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传统课堂评价只注重教师的“教”,学生“学”的状态和效果更多是通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纸笔测试成绩来间接反映的,这显然很不全面。现在,我们的评价已经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状态,并且将评价重心从由对教师的关注转移到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注。然而,“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分数效率标准,仍然逼迫课堂在一元评价指标体系下“穿新鞋走老路”。为此,必须努力构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三维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价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所展示出来的综合素质。新的高中课程是一种体现了层次性、发展性、选择性的弹性课程方案,它重在对学生各种潜能的辨认、开发和激励,不是关注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更聪明。学分管理制度的实施,为这种保证学生强势智慧发展的课程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如果我们的课堂评价体系不能同步跟上,在关注课堂学习目标的同时,不能将学生在课堂的自主参与、有效互动、经验建构、情感体验、反思能力有效纳入评价视野,则势必削减新课程中内蕴的人本意识和个性诉求。

2.尊重个性,彰显教师的创造精神

教师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对教育价值的追求过于功利化,教育评价常常被用来作为奖惩教师工具,在实践中没有发挥出健全的、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的功能和作用。其实,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充满智慧的创造性活动,教师上好一堂课需要诸多方面的素质,当具备一些最基本的素质后,教师的个性特点就成了影响课堂特色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分析好自己的个性优劣点之后,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风格定向,就会有生动而富有特色的的课堂,也会培养会生动而有个性的学生。因此,评价课堂上的教师,不应当仅仅按照一个预设的理想模式,测量教师是否入轨,教学基本功是否适应学科要求,而是应当更多地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确定的有效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活动建构、实施动态生成性教学、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话质量等。只有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性特点之上的课堂评价体系,才能激发广大教师创造性地整合和应用教材内容,广泛开掘课程资源,提升自己专业发展水平的内在动力。

3.关注个体差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新课程数学观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应该有不同的发展。其实,不唯数学应该体现出鲜明的层次必,所有学科的学习都遵循着同样的规律。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存在着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而即使在课堂上,也应该允许他们按照不同的节拍,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受和成功体验。古人说“有教无类”,强调的是平等地对待第一个个体,并不要求整齐划一的“大一统”课堂。以班级授课制为标志传统教育可悲之处也正在于此,不是目中无“人”,就是满目无差别的人,令人不寒而栗。能否因材施教,是否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树立起“尊重差异、追求个性”的现代教学观念,是衡量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优劣的重要标尺,也是课堂是否富于生命活力的重要分水岭。

(三)关注过程:保证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顺利过渡

从传统课堂切换到现代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认识渐进、实施步步跟进的发展过程。纵观我国前七次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无不提醒我们:在倡导一种理念,高扬一面旗帜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传统的继承,合理吸收传统课堂的积极因子,切忌急于求成,追波逐流,从一个极端走进另一个极端。

1.传统教育中的宝贵经验不能完全抛弃。构建现代教学论背景下自主学习式课堂模式,打破师讲生听的传统课堂格局,彻底解放学生的手、脑、口、心,是新课程着力探究的前沿课题。然而,我们在看到新课程给中小学课堂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同时看到传统课堂教学并未完全退隐到主流教学形态的背后,相反仍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中原因耐人寻思。众所周知,教育对孩子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特殊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间的有限性。虽说终身教育的概念深入人心,但一个人在儿童时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仍然是衡量学习效益的重要指标;

二是内容的局限性。尽管我们高度重视人的直接体验和实际经验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但校园学习仍以学习简接经验、继承已有的社会经验为基本着眼点;

三是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因社会发展的程度有限,当前每个儿童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有限,绝大多数孩子不可能配备专门的老师,学校仍然是大部分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此意义上,我们必须承认班级授课制对人类文明传承功不可没,强调教师在课堂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进步性和科学性也没有失去意义。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理想课堂,同样需要找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着力点,勿让教师成为新课程计划的阻力;要正确认识知识在人的智慧生成中的基础意义,防止“去知识化”倾向的产生。如果我们因为要实施新课程,就否定传统教育中的所有因子,这种对于传统教学一棍子打死的冒进理念和做法,是不切实际的。

2.正确估价新课程实施的教育生态。新课程是伴随着新的培养目标一起走进我们的课堂的。这个新目标就是保证所有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者和有责任的公民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和学会自主规划自己的职业和人生。这种努力引导学生往大看、往上看、往前看的架构,充满了理想主义的特质。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必要的物质支撑和广泛的社会支持。有人质疑新课程是一种新的“洋务运动”,过于理想,未考虑到我们的具体国情,显然这种质疑带有某种抵制的意味,不可取。但其所揭示的客观矛盾不能视而不见。捉襟见肘的教育投入(同时,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浮躁的社会文化背景、极端功利化的价值追求、一考定终身的终结性评价方法、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师资队伍、60人以上的大班额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因素所构成的特殊教育情境告诉我们新课程的实施有一个由理念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生搬硬套西方的课堂教学模式。边实践,边总结,再实践,再提高,这应是一个基本的操作思路。

3.注重实效,保证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顺利过渡。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确立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在此之外,其他诸如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应用,都是次要的,属于从属意义的。没有最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更好的课堂教学状态,真正有效的评价导向应该是简单的、鲜明的。

----目标简明,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目标的设计要简明、清晰、具体,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的可能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做到即时目标和延时目标相结合,共同目标与个性目标相结合,确定性目标和不确定性目标相结合。

----内容简约,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学习信息。任何成功的课堂都有其合理的重心,这是学习的重点所在,也是师生双边交流的核心抓手。当然,主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在多角度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提炼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形成一条各个环节有机联系的动态发展主线。新课程倡导民主讨论氛围下的全元思考,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需要追求最大的教学效益,那种表面热热闹闹,其实不能启动学生深层或者有效思维的形式主义作法应该坚决摒弃。

----方法简便,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无论是自主式、合作式还是探究式教学,理想的课堂都要围绕学习目标施教。教师要尽是简化头绪,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提升学生对话的质量。如果过于强调方法的复杂多样,容易舍本逐末,在关注形式时忽略了内容,这更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取的。

三、高中新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及倡导的新理念

针对上述课程与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次高中课改在评价上确立了一些新的指导思想、新理念及新做法。

关于评价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首先应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颁布)中关于“课程评价”的论述,因为本次高中课改是整个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前几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延伸,它同样要遵循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月.要发挥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一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在此基础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根据上述基本规定以及学者们的研究,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是高中新课改的评价理念:

首先,关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是高中新课改在课程与教学评价上的核心理念,即“发展性评价”。在教学目标上,要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谐发展.。发展性评价还应体现于过程性评价中,要改变传统评价过分注重结果,轻视评价对象发展的动态变化和其旱现成果的过程的现状。发展性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重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其次,强调教师成长,也是高中新课程评价的主要观念。新课程评价十分关注教师成长,将其作为重要目标。因此,非常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课后修订、教学后记、反思日记、教学诊断、案例研讨、行动研究等。

再次,在课堂教学评价中,重视以学论教。新课程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必须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一般从学生的情绪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交往状态等来判断一堂课的有效与否。

我们还十分关注课堂中的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就建构性而言,这是当前有效教学在科学规律上的集中体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揭示了新的教学认识规律,在教育科学上有了一定的突破,成为本次课程改革重要的认识论基础。就生成性而言,这是当前有效教学在教学开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在认识论上的转向,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如教材、预定的文本等),而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它强调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于课程的“创生”、“动态生成”、“改造”因此,当前在判断是否是有效教学时.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考虑教学是否完成预定的目标,而应在此基础上更重视教学的“生成性”,把教学看成是一个一个活的、流动的进程,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就多元性而言,应设计多元智能课程,特别是“适应性”课程以适应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之需。就教学而言,要体现对学生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尊重。

四、高中新课程评价的方法

新课程实施以来,对教学评价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教学实践中也探索出不少新的评价方法,如“学生成长记录袋”方法、教学评价记录卡、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法、日常观察记录、作品分析、访谈法等等。限于篇幅,我们在这里介绍基于模块的评价方法和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学生成长记录袋。

首先,基于模块的学生学业评价法。

模块的确立应当有相应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模块学业成绩测验与模块学业成绩的过程性评价。模块学业成绩测验是为检查学生学业达到的水平而进行的终结性测验。一般有两种测验方式:书面笔试;开卷考试或表现式评价。测验由学校自主组织实施,采用等级制计分的方式,分为A,B,C,D等几个等级。模块学业成绩测验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模块配以相应的测验方式。一般认为,具有三类模块:基于知识学习的模块;开拓视野的模块;基于活动与实践的模块。显然,基于知识学习的模块现实中一般多采用书面闭卷笔试的形式。开拓视野的模块一般宜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也可以以研究报告、小论文等形式来进行。基于活动与实践的模块一般采用表现式评价,如制作、创作、设计等。

模块学业成绩还可以进行过程性评价,即在模块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其结果的报告可以是资料性的,描述性的或打等第。

模块学业成绩的评定必须与学分认定挂钩,学分的授予权在学校,接受督学的监督。当然,这里有必要再次强调,这种评定不一定非得以终结性测验成绩作为唯一依据,应当充分考虑过程性评价中学生的表现。当然,如果学生的模块测验成绩为末等,一般来说不应该赋予相关的学分。学生不能获得相关学分,应重修或改修其它模块;三年里未能完成规定的学分作为肄业处理,离校后可继续补修或重修。

学生的毕业水平评价,主要包括基于必修模块的统一考试和基于选修模块的学校自主考试。前者如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有必修模块,考试由省或地区负责组织实施,或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予以实施。必修模块的考试可以作为大学报名资格。后者即基于选修模块的毕业水平评价不一定要举行考试,如果非要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的选修模块可以考,每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参加1-2门课的考试。另外,强化开放式考试的力度也是必要的,如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艺术、计算机操作、英语口语、通用技 术的部分内容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总之,考核方式力求多样。

其次,“学生成长记录袋”方法。

所谓“学生成长记录袋”又称“档案袋评价法”,它是通过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来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从而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法。档案袋的英文是portfolio,有“代表作选辑”之意,最初是画家、摄影家们使用,他们把自己代表作汇集起来,向预期的委托人展示。后来,欧美国家把这种做法应用到教育上,由此形成“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内容的选择或提交,一般由学生自己决定,也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决定。袋内可以装学生最好的作文或周记、最满意的写字作业或英语口语录音、美术作业或创作画、小论文、小制作或其他获奖材料,也可以装操行成绩报告单、期末考试试卷、平时考查成绩最高的试卷,甚至是学生自己、家长、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学生素质提高的有关材料。档案袋可以由学校统一制作,也可由各班自己制作,档案袋制作的进程,涵盖了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整个过程。档案袋一般学期初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保存,并整理本学期的有关材料,假期由教师保存。这样.每位学生毕业时就有五六袋甚至十余袋足以证明自己成长及素质的材料了。

篇3: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教学实施的思考

一、明确文言文学习目的, 激发文言文学习动机

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第一, 明确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 目的对学生有着导学导向作用。因此, 在高中文言文学习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以唤起学习热情, 主动学习文言文。如利用文言文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使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弘扬民族精神。在一些文言文中蕴含着浓郁的人文特点, 传承了人类文化, 通过学习这些文言文, 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形成科学思维。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中的“负荆请罪”可让学生学习顾全大局、大度宽容与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如学习《苏武传》, 感受苏武在敌人面前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的浩然正气, 学习他的大义凛然、坚毅忠贞以及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第二, 唤起学生文言文学习热情。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 若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则难以自觉、自主学习。因而,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利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热情与兴趣。如巧用趣味性文言文材料。譬如神话、寓言故事等, 以满足学生想象心理与好奇心, 发掘这些寓言材料所蕴含的丰富哲理。亦或巧妙穿插背景资料。如教学《阿房宫赋》时, 教师可通过故事叙述方式来呈现背景资料:杜牧在公元828年赶赴洛阳应举。某天, 吴武陵 (当时的太学博士) 看到不少太学生津津有味地读着一篇文章, 不时拍掌叫好, 于是他走近看, 发现是在吟诵杜牧之作《阿房宫赋》。于是, 吴武陵拿起《阿房宫赋》读了一遍, 大加赞赏, 说杜牧才是真正的可用之才与状元之才。因而快马赶到主考官崔郾家, 高声朗读了《阿房宫赋》, 主考官听后也赞赏不已。然而因已内定名额, 因而崔郾只能把杜牧录为第5名。尽管如此, 杜牧及其《阿房宫赋》还是被广为流传。这样, 通过背景故事, 学生兴趣更为高涨, 更主动地学习文言文。

第三, 语文教师应妙用文言文中的疑问、意境、情感等因素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从情感角度看, 我们与文言文诗人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 生活于不同的时代, 然而人类情感与相同的文化背景可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因此, 在教学《雨霖铃》等声情并茂的文言文时, 教师应巧用文中情来唤起学生情感。如学习写景或富有意境的文言文时, 教师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以增强视觉效果。而对于文本疑问, 教师则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亦或利用文言文音韵之美、语言之美, 情节之美来提高文言文学习情趣。另外, 教师可紧扣文言文内容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引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让学生利用文言对白设计动漫故事, 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并感受到文言文知识的实用性, 进而产生学习热情。

二、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坚持创新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主导者, 其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方向与效率, 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因此, 在新课程教学中, 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 坚持新课程文言文教学理念, 注意以学生为本。同时, 善于发掘文言文内涵, 巧妙渗透人文教育, 塑造良好人格。

第一, 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 新课程教学理念是其重要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若想落实新课程理, 则需正确把握新课程精髓, 转变教学理念, 特别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以调动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首先应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强化生命关怀与人文教育, 并尊重与保护学生生命灵动。这就要求教师能包容学生, 正确对待学生错误与独特的言行举止, 并有效引导, 以彰显学生个性, 使其富有活力。例如, 教学《鸿门宴》一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文本与历史知识来谈谈自己对刘邦与项羽这两个人物的认识。再如, 学习《声声慢》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想象文中所描绘的场景, 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以发挥学生主体性。其次, 形成大语文观。教师要注意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如政治、历史、地理等, 以渗透相关的民俗风情、史地与哲学等, 从而拓宽知识面, 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言文知识。如, 教学《鸿门宴》时, 可适当介绍古人座次与礼俗等知识, 以增长知识, 丰富学生经验积累。

篇4: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教学实施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新课程改革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和深化,作为信息技术课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实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一、高中信息技术概述

1.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理念。在以义务教育课程为基础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其一,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所必需的。培养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信息文化,在信息的获得、加工、处理、交互和表达工程中获取信息技术,提升对信息内容的批判和理解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具备融入信息社会的能力和态度,顺应信息时代要求。其二,是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平台,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为高中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构建一个和谐的信息文化。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定位。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了高中阶段的必修课。信息技术作为技术领域的科目,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地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包含八大领域:人文与历史、语言与文学、体育与健康、艺术、数学、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科学。技术其中信息技术就包含在技术领域中。

3.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特点。信息技术课程同数学、物理等学科具有共性,又有它自身独特的特性,是一门独立的兼具知识性和技能型的基础性学科。一是具有现代性。信息技术更新快,其观点、理论、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二是工具性。信息技术是的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必备技能之一,如何通过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这个现代化工具去获得和处理现代社会信息是人们必备的技能;三是应用性。在各个领域中都有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互联网、远程教育、移动学习、科学计算、自动化控制、数据处理、电子商务等,都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体现。

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其原则。为了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方案,以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为研究对象,了解学校教学环境,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最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以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硬件条件;教学模式;学生情况;综合其它学科;学习方法;导向评价。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授人以渔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结合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和抽象性。理论联系实际。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考

1.加大投资,提高学校硬件水平。学校和政府应该充分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在地方财政和学校支出中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硬件水平。使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一人一机,加快机房建设,更新机房计算机软硬件使其紧跟信息技术革命的潮流,加强机房的日常维护,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使用。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最新、最有效、最实用的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上展示先进的科研技术或者是实用有效的软件,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开展下一步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2.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利用节假日,学校和政府应对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定期进行统一培训,为其提供一定培训机会和费用,并进行考核和审查,逐步缩小地区差异和教师水平差异(这是实现教育公平重要手段)#同时,以此让信息技术教师跟上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避免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时出现枯燥乏味的现象。例如,政府和学校共同出资资助本地区、本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统一进行计算机技术学习和培训,参加最新信息技术教学学术报告。让每位信息技术教师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教学前沿,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在课堂上传授信息技术知识。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信息素养善异,同时注重地区差异。基础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各地区、每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在课程设置和科目教学中全面渗透这种思想。因此,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应关注不同学生的信息素养差异,考虑地区发展差异,兼顾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和不同个体的差异,在新课程标准中留下一定的弹性空间,鼓励各地区针对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鼓励和倡导个性化学习,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选择和设计,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培养高精尖人才储备后续力量。

4.强调问题解决,注重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教会学生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注重和强调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是创新人才的关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结合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教会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然后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同时注重教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和想象力,培养和锻炼创新能力,使得信息技术教育有现实层面的实际意义。

三、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增强学生自信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要对学生作出客观、肯定的评价,不要一味地否定学生,而要看到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多对学生提出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学生之间相互评价。鼓励学生之间开展互评,并引导他们在互评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教育学生学会对别人进行赞美与欣赏,能够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3.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发展做出的主观性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通过反思与自评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打好基础。由此可见,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合理性、科学性、民主性,有助于每一位学生在将来的成长道路上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待他人。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信息技术改革正在走向深入,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化的培养。这不仅是推动信息技术在我国的普及,也为我国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但信息革命下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这要求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不断走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篇5: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1、建构有助于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体系

以往的化学课程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了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课程要求的“统一性”掩盖了学生的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高中化学新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课程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对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尤其突出了后两方面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到“科学探究能力”、“问题意识”、“与人合作”、“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反思评价”、“学习兴趣”、“实践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目标。结合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内容特点,课程的内容目标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好,对有关的课程内容分别从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2、确立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结构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明显标志,它为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化学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3、高中化学课程结构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

传统的化学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学生的学习与未来需要分离。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必修课程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设置模块内容的线索有所不

同。既反映了现代化学的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安排不同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学生活动,力求揭示课程的人文内涵,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与传统高中化学课程的“接受”式学习相比,新课程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做出假设和猜想,自主设计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方案,借助模型、图表、反应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的教学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4、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使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5、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掌握教学设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

三、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的合理性建构

1、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体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求得了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1)“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互动。“交流”不是形式上的交流,而是师生间相互理解与交流的“主体间性”的打造,是师与生,师生与教材间的双向理解、问题解决的活动,是形成共识的共创共生活动。教学中的有效交流要体现“三个有效”,即尊重客观事物的真理性,社会规律的正当性和“捧一颗心来”的真诚性,课堂教学强调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

(2)互动的多元性与教育性。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多元的,是多情况、多内容、多难度、多形成的互动体。在情境上既有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还有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发人深省的问题背景;内容上不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有生活经验的积淀,生命意义的领悟;师生关系上,既有师与生,还有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个体与群体,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与沟通。

2、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自身发展是有规律的。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的确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个性差异性,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均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解决。

学生是独特的人。首先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不是单纯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有效教学活动中,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力量的舞台。其次是每个学生都有独特性,学生由于受不同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正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好恶、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能激发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受事务,自主观察、分析及思考,自主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3、“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一方面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以活动促发展,以效益促效果”“以学论教”,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使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充满主动学习的气息,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交往中获取知识与技

能,在平等尊重的气氛中形成完美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教师的教学是课程的创设与开发。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理念决定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均处在课程中,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建者,他们共同参与积极开发,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

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中。“行动研究”是以行动而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在研究中的行动,是对行动的研究。教师在有效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极的经验进行总结,建构理解与反思间的对话,使其形成规范性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教学、强化学生体验。过程教学包括知识发生过程和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知识发生过程教学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结论,知识发展过程教学是在结论的指导下的运用,两个阶段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充足的感性认识,提供有结构的研究素材,概括上升,抽象出概念,适时强化,通过复试练习和建构型复习,促使学生多角度审视结论,并把结论纳入认识结论中使之内化,并为下次新授课做铺垫。

4、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系统,构建课程整合网上协作教学模式。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提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同时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各种传统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把握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实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要求教师对教科书知识结构内容作适当调整,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教材处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首先要求教师了解各模块教材的基本结构,深刻分析各模块教材的编写思路,明确重点知识的化学内涵,揭示不

篇6: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教学实施的思考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滚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在倡导学生主体,尊重学生感受,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要回归生活等理念指引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语文阅读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课堂上学生潜心读书,书声琅琅;新的课堂上,有丰富的情境,有体验、感悟和想像;新的课堂充满了智慧的讨论、情感的交融;课堂上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体验……面对这些可喜的变化,笔者对阅读教学过程有了新的认识。

一、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潜心读书的过程。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是一个合作探研,纵向发展的过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读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读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因此,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要让学生以读为手段在书中“走几个来回”。

如何让学生“潜心读书”,针对当前“读”的现状,笔者谈几点思考。

(1)要重视领读,加强范读。

不同年级学生,读的侧重点、读的形式是有区别的。低年级学生是最难“潜心”的,读的意识和能力薄弱,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读好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理解大多是在读中进行的)。尽管低年级课文文字优美,但对于孩子来说,课文中那么多生字,不同的句式,读书还是显得有些困难的。“模仿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领读就显得很有必要。即使在中高年级,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长,学生难以把握它们的逻辑停顿;或者是课文有些重点句,含意深刻,学生难以表达它们的情感。这也需要老师的帮助,在中高年级要加强范读。

领读和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降低学生读的难度,而且领读和范读时,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读,潜移默化中不仅声入学生之耳,而且情入学生之心。这样的读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在教师领读和范读的基础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形成语感,渐渐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2)要以情导读。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课文呈现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课文,感受文中美丽的情境,进而用深切的情感朗读课文。

因此,朗读教学不要在朗读的技巧上徘徊,要把重点放在情感体验和情感投入上。要让学生融入课文的情境之中,老师要相信任何一位孩子都会把课文读好,哪怕他的字音不很标准,哪怕他的嗓音不很甜润。只要用心朗读,用情朗读,全身心地投入时,孩子那一张张小嘴巴读出的不是课文的语句,而是浓浓的情。

(3)读要体现目的、层次和过程。

以读为本的“读”不是一遍遍地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地读。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训练要有层次,即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除了指导有感情朗读外,还要善于用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真正地让学生在读中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文化,提高了语文素养。

(4)要重视略读、浏览。

高年级学生要重视略读、浏览。略读、浏览是两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也是两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在倡导阅读能力主动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教给略读、浏览的方法,培养这两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略读,指用较快速度阅读,初知大意。浏览,用更快的速度阅读(包括扫视、跳读),以获取需要的信息。要用略读、浏览的方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二、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

在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关系平等、教学民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呢?

首先,要给每个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思考。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进行对话、交流,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如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的内容);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的见解;也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的补充、修正……

其次,开展有效的对话和讨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是对话、交流的主要形式。低年级可以就需要理解的重点词、句、段,中高年级可以围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多数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对话和讨论。合作学习贵在通过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内容引深或拓宽,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积极的、有效的学习。

需要指出的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讨论交流,甚至争论。但教师一定要加强调控、引导,避轻就重,不能只图形式上热热闹闹,不讲实质效果。一定要使学生学有所得,而且逐渐学会学习。

三、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

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及学科素养的形成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的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的过程。如何积极有效地建构呢?

阅读教学过程的自我建构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体验,就是在实践中认识;感悟,就是在感受中领悟。以体验感悟为手段和过程的阅读教学,实质上是个体在情感驱动下的感性化的直觉性的阅读理解过程。

再有,创设情境,加深理解。语文再现生活是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来实现的,是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链接的结果。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想象,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意境,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积累规范语言,将起到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学生投入情境,引发主体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面向生活,建立开放的语文学习新体系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要实现有效地自我建构还要强化课内外结合,拓宽语文学习和建构的渠道,努力实现学“活语文”。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散,把内容相关的、结构相似的、内容相同而方法相异的面状或球状的阅读资料,通过有效的组织,扩展学生阅读,拓宽建构的渠道。

练习是巩固知识、积极建构的重要途径,有效练习不是机械重复,它是在科学方法指导下的充满智慧的练习。练习要把握重点、难点,要带有一定的方法指导,要具有显著的语文素质培养导向,要符合学生的练习水平和练习兴趣。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我建构,应包含一定的知识点,遵循一定的知识体系,包括: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重要的词句和一定内涵的词句;分辩感情色彩,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词句等等。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各个年级阅读教学,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要求。自我建构是建立在学生自主理解基础上的,一定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枯燥的语法分析,摒弃形形色色的“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做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重点,引导探究、发现。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建构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我建构。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流动的语流之中。阅读教学过程是在这样的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回归生命,回归主体,回归生活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沟通学生与世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和提升。

作者邮箱: lzlcx88@163.com

上一篇:工作没做好检讨书参考下一篇: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