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

2024-04-18

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共6篇)

篇1: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

【摘要】中国语文教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回首百年,有许多教训值得我们吸取,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思考。中国语文教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境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今后的语文课程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中国语文教育课程改革お

1904年1月13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政府颁布了由洋务派首领之一张之洞及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光绪二十九年是癸卯年,故该“章程”也被称为“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的颁布,使现代学校系统和教学制度有了制度的保证,为国文在新式学堂中单独设科奠定了基础。通常认为,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语文教育由此发端。至今,中国语文教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一百年,绝不算长;可作为一个学科的发展来讲,一百年,其实并不算短。

回首百年,有许多为语文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前辈值得我们感谢和铭记:王国维、梁启超、刘师培、陶行知、蔡元培、钱基博、徐特立、陈望道、刘半农、夏丏尊、叶圣陶、黎锦熙、吕叔湘、朱德熙、张志公、吕敬先、段力佩……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批优秀学者、语文教育家和勤恳务实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不懈努力,为中国语文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构建了理论,积累了经验,创造了业绩。当然,我们更应该感谢的是无数叫不出姓名的、一直默默在一线耕耘的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语文教育事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回首百年,有许多教训值得我们吸取。无需具道,相信了解中国语文教育历史的人都会知晓,百年语文的发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时代的制约,受学科发展自身的限制,受不同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倾向的影响,中国语文教育在风风雨雨中所走过的道路是曲折和坎坷的,甚至曾走入灾难性的歧途。

回首百年,也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思考。对此,贯穿于百年语文发展中的各种争论就是最好的证明:文白之争,课程目标之争,读经之争,大众语之争,汉语语法之争,语言、文学分科之争,文道之争,学科性质之争等等,有些争论甚至延续到现在,仍未有定论。更有趣味的是,在语文学科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其他学科不曾存在、可能也不会存在的问题,即语文教育是否应该回到古代。或许,古老私塾的继续存在、读经活动的蔚然兴起就是这种意识的现实反应。这些现象的出现并引起相当一部分人的关注和共鸣,除了证明语文教育在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学科以外,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现在的语文教育是不尽如人意的。

而对语文教育的不满,作为社会群体意思的反应,显现得最为突出的是发起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一直延续到现在仍有余波的、社会多方参与的语文教育大讨论。这一次讨论给中国语文界带来的影响无异于一场大地震。其作用,从学理的意义上讲,更多的是体现在提出了问题,问题的核心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从效果上说,它使许多一直沉睡其中的语文界人士纷纷觉醒——意识到语文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紧接着也产生了更大的困惑,以至于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反复问着同样的一个问题——中国语文教育怎么了,今后的语文怎么教。有的学生竟然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高考,我还会学习语文吗?的确,在面对高考这道铁门槛时,教师和学生都不得不忽略所有的问题,因为面对高考,他们的答案只有一个——一丝不苟地应试。】蠢,语文教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境地。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今后的语文课程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新课程编写的新教材,打破了几乎是一家教材垄断全国的局面,呈现出语文教材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形成了教材发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竞争格局。新课程、新理念也带来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体系的变革,尤其在课堂教学层面出现了以往未有的新面貌。但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让新课标的精神真正的深入人心,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并作用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仍然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主要任务。

具体地说,课程改革纲要出台了,课程标准有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有了吗?我们的课程理论研究能否跟上了改革的需求?在过去教语文就是教课本的惯性下,教师们能否区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三者的关系吗?新的课程理念有了,我们的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能否适应新的教学任务呢?在人们早已习惯于按中央课程编制的统一教材进行教学的情况下,能否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编制出适应不同地域、不同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材呢?对于选修课教材、活动课教材、拓展型教材、研究型教材,我们的学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我们的教师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吗?每门学科都有其相应的知识体系,在否定了过去陈旧的语、修、逻、文之后,新的知识体系改如何建构?过去的语文教学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如今我们引进了西方建构主义理论,课堂上强调教师、学生、课文作者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平等对话。而对“对话”的精神实质,我们是否真的把握了呢?在中国,语文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国外这一敏感的问题上,我们将如何根据国情来把握分寸?素质教育倡导了好些年,但应试教育之风不减反盛,语文评价的中心如何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移,如何从注重评价“量”,转化到注重评价“质”?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接受不接受,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细节,电脑和网络的发展正悄然地改变着人们日常交际和写作的习惯,当青年学生日益习惯于网上阅读、网上写作、网上交流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教育的整合已经迫在眉睫?等等,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今天,海内外与语文相关的各方英杰聚首上海金山,以“中国百年语文教育”为题召开会议,回顾,研讨,展望都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其实,教训、经验、批评、争论往往是相生相成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提高和发展。有问题,就会有批评和争论;有了批评和争论,就会有变革。古语云,穷则思变。只有在困惑中自由的思考,平等的争论,大胆的改革,不断的创新,才能真正推动语文学科日益发展。

篇2: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

1供需矛盾突出

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2 应届生就业困难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一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尽管我们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3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4薪酬低期望高:

这次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北京和上海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5假招聘现象严重:

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6缺乏工作经验:

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

7怕吃苦不愿从基层做起

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学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很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如下:1 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

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2大学毕业生误区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大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第三,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第三,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三 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方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1用人单位方面: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基本上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第一步初选。按照岗位要求,考核硬性指标。如年龄、文化程度、经验等,要查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及相应能证明经验能力的成果和有关获奖证明等,确定初步合格的人选。第二步考试。包括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形式,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第三步复试。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者。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自身做出的努力: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解放军,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延缓大学生就业时间,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第三,鼓励大学毕业生出国进一步深造。当前可以鼓励经济条件允许的大学毕业后到发达国家深造,学习国际一流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学成归国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第四,鼓励大学生到条件艰苦地方就业,特别鼓励大学生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各级政府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工作条件,主要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在艰苦地区工作2年或2年以上者,报考研究生的,应优先予以推荐、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第五,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人才政策,取消落户限制[4]。第五,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能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篇3: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电化教育,书刊发展史,教育技术

1 研究概述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汉内斯·阿尔文)南国农先生在第四届教育技术博士论坛上的一句话。这句话引发了很多电教学者的思考,于是他们就在思考:中国的电化教育要发展,是不是也要通过研究中国的电化教育发展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从而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此外为了对建立中国电化教育史学科、开设电化教育史课程奠定基础,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书刊发展史就显得更加重要。南先生曾说过:“我国电教要深入发展,必须狠抓教材建设,逐步建立各科现代教材体系”[1]。因此作为中国电化教育理论发展的电教书刊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她指导着我国电教的实践,见证了我国电教事业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中国电教书刊的研究,来审视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

2 研究方法和材料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通过从一些史记性的专著、杂志、网上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等方式收集了相关的专著和教材。由于电化教育学是个交叉学科,在专著和教材方面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笔者就根据南国农先生对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法,将中国电教书刊的发展也分为三个阶段:(1)中国早期的电化教育阶段(1920-1949);(2)新中国初期的电化教育阶段(1949-1978);(3)新中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全面发展阶段(1978-2008)[2]。在收集的过程中由于资料的匮乏和不完整性,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些资料仍未收集在内。

2.2 研究材料(电教专著和教材)

中国的电化教育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今天经历了70年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电化教育从早期的将电影应用到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时期,经历了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论成果,笔者主要收集到了关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教育电视,幻灯、投影、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教育等相关方面的书籍。

3 数据统计及分析

3.1 中国早期的电化教育阶段(1920-1949)这一时期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早期阶段,共收集专著21本。

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专著有:(1)陈友松的《教育的电影》,该书是我国早期的电影专著,全书225页,该书介绍了电影教育的地位,世界各国的现状、教育有声电影的制造、有声教育电影机器和鉴别电影的标准及等;(2)社会教育司编的《电化教育》该书作为当时社会教育的辅导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电化教育的现状、电影和收音机件的使用和管理、电化教育实施法、国内主要教育影片目录等;(3)舒新城的《电化教育讲话》,是一本当时影响比较大的电教专论,主要介绍了电化教育的实际问题、电影教学方法和使用电影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制作电影的一些摄影艺术和技术知识。该书中作者指出了多媒体综合应用的问题和工具是为教育服务的理念,这对我国后来电化教育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时间维度上,20年代由于正处于我国电化教育的萌芽时期,因此没有专著出现;在三十年代由于我国电化教育一度活跃,不少教育工作者积极提倡电化教育,且在陶行知的带领下提倡采用幻灯和电影施教,故在这个时期就有14本出版;在四十年代由于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经济低迷及当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重视等方面影响,一度活跃的电化教育开始陷入困境[3]。因此这一时期出版专著7本,且有一本是译著。

从空间维度发现,早期的电化教育主要在以江苏为代表的沿海一带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提倡搞电教的教育工作者都聚集在此处,以及一些早期搞电化教育的学校(如金陵大学)、电化教育组织和教育电影协会等也在此地区成立,这些机构和协会以及他们所实施的电教活动,都加速了此地区的电化教育的发展。

3.2 新中国初期的电化教育阶段(1949-197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很少进行,相关的专著和教材也很少,没有多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4]。从建国后到文革前是我国电化教育的孕育阶段(初期发展阶段),虽然电化教育搞的也轰轰烈烈,但是没有或者说很少有理论成果。文革后又遭到四人帮的迫害,中国的电化教育处于停滞时期。这一阶段只有三本专著,一本是在1951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编过一本《幻灯手册》有商务印书馆出版;另一本是由上海电视台电视教育组在1976年6月编的《电视教育讲座》一书,此外的就是1978年1月张建邦编著的《电脑教学》一书。

3.3 中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全面发展阶段(1978-至今)

3.3.1 教材收集情况简介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是我国电化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电化教育教材和专著蓬勃发展时期,通过收集共找到相关专著825本。由于电化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幻灯、投影、电视教育、广播、计算机辅助教育、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育)等几个阶段,因此我们按照此对这些专著分为:电化教育、教育技术、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远程教育五类。

3.3.2 教材的分类及分析

将教材的情况分为五大类:如表1图1所示各类教材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单位:本)。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介绍理论的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教材专著与关于电化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学设计的教材的数量相当。在理论研究方面教育技术相关教材占到了所有教材的32%;在教学实践和研究方面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占了所有教材的30%,从中可以发现,中国的电化教育在改革开放重新起步到后来的飞腾发展的过程中,电化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齐头并进。

同时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教材大部分都集中在华北和华中地带,且教材作者一般都集中在这些地区的高校。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高校对专著和教材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4 结束语

中国的电化教育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到今天,她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专著和教材的出现是电化教育学科和专业成熟的标志,形成了我国特色的电化教育专业理论体系和课程结构。通过对中国电化教育教材、专著发展史的研究,从中找到电化教育教材、专著的出版和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关系。

4.1 电化教育的发展和电化教育教材发展的关系

电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电教教材和专著的出版,反过来这些理论科研成果的出版又来指导我国电化教育的实践发展。他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电化教育的这种变化发展趋势符合研究的一般规律,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在实践中进行修改总结,获得新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去指导实践,不断反复,呈现螺旋式上升,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从而促进了我国电化教育研究不断向前发展。[5]

4.2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

从对每种分类教材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每类教材在一定时期的大量出版与我国电化教育在某一领域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这些教材的出版是我国电化教育在某一阶段发展的足迹和印记。此外教材的发展也与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当一个时期经济好了,就可以购买大量的电教设施,从而加速实践研究,实践研究不断向前又激励着理论研究专著的发展。另外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也影响电化教育的发展。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了,从物理、人力等上都会给予极大的支持,这样工作在电教行业的一线人员在精神上可以更加的有劲头搞科研,也促进了教材专著的发展。

4.3 从地域上看我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教材的发展关系

从前面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电化教育教材的专著的作者分布有一定的聚集性,大部分聚集在沿海高校,这些高校也是我国电化教育专业开办的比较早,且发展的比较好的学校。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几所我国电化教育专业开办的最好的高校。这里之做一科研成果显著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史和长期在这些高校奋斗的电教前辈和专家们的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的电化教育起源年代于民众教育,发展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因此电化教育相关专著和教材也分布到各个领域。由于笔者水平和精力有限,有些教材和专著未免收集不到,此外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有些资料的出处无法一一列出,在此谨向这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主编.电化教育理论和电教试验[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12).

[2]南先生的PPT.第四届教育技术博士论坛,2008.10.18.

[3]吴在扬主编.中国电化教育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4).

[4]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70年纪念文集[M].2006,(64).

篇4: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 “标签教育”;基础教育; 科学发展;

一、近期的“绿领巾”等事件折射出现行学校教育中长期且普遍采用的“标签教育”

(一)西安“绿领巾”事件背景回顾。

据报道,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学生们被人为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带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带着绿领巾,孩子们胸前的绿领巾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扎眼。该校老师解释称,学校给学习或者思想品德较差的学生发放绿领巾以资鼓励。如果孩子们表现得好,加油努力,就可争取带上绿领巾。这样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还美其名曰是一种可提倡的教育形式、一种激励学生进步的教育机制,实则就是差生的标识,体现了中国基础教育中很普遍的“标签教育”。

近来类似的事件还远远不止这些。山东东营某校有班级对违纪学生罚款,罚金用来奖励成绩优良的学生;内蒙包头某校实行差异化校服,优秀学生穿红色校服,而普通学生穿蓝白相间的校服……这不过是同一思维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当体罚学生已成为过街老鼠之后,这样的“标签教育”却给学生带来更重的伤痛。

(二)有关各方在事件发生后的反应(政府、学生、学校)。

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反响激烈,舆论一片哗然,人们都开始热议此事,也在冷静后思考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此,各个事件相关方面也给予了不同的表态。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未央区少工委和教育主管部门得知情况后立即叫停了此做法,并回收全部“绿领巾”,要求学校即刻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解释说明。学校方面称其初衷是为孩子健康成长,为教育其上进,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培养,没想到家长会有意见,也没有考虑到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果真如此么,连普通民众都看得出的问题,处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会看不透?

二、中国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绿领巾”之类的事件提醒我们基础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素质教育目前只是形式与口号。“标签教育”会使所谓的“差生”有了一种低人一等的标识,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可以说差生戴“绿领巾”让我们的教育蒙羞。经过思考,我认为有几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一)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盛行,学校单纯依靠考试成绩排名评价学生,教育评价机制单一化。

我们近些年来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改革是一个从行动到思想的大转变,现在很多学校的领导、老师在思想上还没有从过去的教育形式里抽离出来。过去成绩好就是好学生,但是素质教育早已经摒弃了这个观点,因为素质教育旨在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无法否认成绩的重要性,毕竟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公平地选拔人才,给大家一个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只能采取考试的形式,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度十分重要。就像国家现在反对“唯GDP”的观念,强调可持续发展一样,我们的教育也不应仅仅盯着成绩看,那样的话,成绩不好的学生定会在这样的氛围当中缺乏一定的自尊自重意识,将来也很难以积极向上的情绪待人处世。

(二)广大教师的现行教育观念和方法缺乏人格关怀。

在整个教育阶段,绝大多数中国孩子身上贴得最牢固而显眼的,就是这一种分类标签:尖子生、差生、中等生。一些平时非常努力,但是成绩却不很理想的孩子始终得不到老师的重视,甚至还会遭遇到冷暴力,即老师的不闻不问。学习较差的学生境况更是堪忧,经常会招致老师严厉训斥,有些被安排在教室的角落当中,学生自觉抬不起头来。老师的这种明显区别对待,客观上已变相给孩子划分了等次,这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心理健康。虽然基础教育的孩子还不是很懂事,但是毕竟还是有自尊心,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不公平的种子会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使他们无法建立健全的人格和品德,违背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学生们会为了这种功利化的教育方式付出沉重代价。

(三)家长对孩子成才过于急于求成,过分注重结果。

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急功近利的态度将育人过程挤压得十分扁平,很多家长患上了教育强迫症,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根本不顾孩子的情绪,这不仅让孩子承受了难以负担的学业压力,更将庸俗浅薄的功利化价值观念植入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试想一个成绩较差的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冷淡对待,回到家中父母也是满心的不理解与责骂,孩子如何健康成长。

三、多管齐下全面采取措施健康育人,育健康人

(一)政府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落实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

纲要中提到: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系统内的根本要求,它强调的是学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要为全面发展服务,通过为全面发展服务来激励为社会发展服务。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部门应将纲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下来,建立问责机制,禁止任何学校、任何年级的教师将学生分出三六九等,予以定期检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尊重每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千差万别。还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对类似的事件给予大力报道,向学校施压,现在媒体已经在推动社会进步当中发挥了日益重大的作用,直接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学校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发展能力,人人都能成才。

教育是一种对人的向上牵引,是对人的自然状态的某种改变甚至修正。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养成、品行的磨砺、审美的积淀,从一张白纸到美丽图案,这是一个十分长期的过程,需要精心雕琢,且容不得在其上胡乱涂写。教师应充分领会孔子“有教无类”的作风,把每一位学生都看作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任何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行为的实施都必须站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上,真心欣赏学生。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研究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不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差别对待;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幼儿开始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到中学阶段逐渐形成自己的志向。

(三)家长亦须真正从思想上彻底转变过去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渴望尊重、平等、公正,无论孩子还是成人,无论在学校还是其他单位、场所,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这种待遇。古有明训:揠苗不能助长。并不是有好的愿望就能有收获,如果做违反教育规律的傻事,会以对孩子的伤害而告终,而这种伤害又是不可逆的。让人成为真正的“人”,是培养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平等观念的人,决不让孩子从小就在这样等级观念极其强大的环境里成长,避免他们成长过程中对于等级的追求和平等的蔑视。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该以健全人格的公民为培养目标,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遠远大于“成才”。中国的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谋划长远的关键时期。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投射下,教育容易被世俗“劫持”而沦丧根本的育人理念。但未来中国社会真正需要的,不应仅仅是少数自我强大的精英,而是遍布各个阶层的一代健康、成熟的合格公民。要培养他们,我们需要从摘掉教育的“绿领巾”、脱掉教育的“红校服”开始。

参考文献:

[1]张海波,杨兆山."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 2011,(11).

[2]邓晓茫.当代中国教育的病根[J].社会科学论坛,2010-7.

[3]李政涛.如何在中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J].基础教育,2010-9.

[4]叶澜.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呼唤解放思想的深化[J].基础教育,2009-3.

篇5: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过去的应试教育,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中小学教育以“应试”为主,更多的强调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评价标准,像工厂生产标准件一样,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按一个规格,一个标准生产出来。但世界是多彩的,社会是多元的,对人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所以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更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国的推广,在以后对诸多方面都有更加深刻的影响。

一、国家管理

政府资金:加大资金支持,提供一些设施,使进行素质教育成为可能。对农村地区加以扶持。

机构管理: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将素质教育摆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素质教育的发展将会促使考试制度的改革与评分标准的改变。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有条件的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多种形式的高考制度改革试验,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和考生的选择机会

完善教育经费拨款办法,充分发挥教育拨款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学校管理

教育观念:不再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紧箍咒”来念,把教职工福利待遇与学生分数挂钩。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

课程的设置:这方面主要是高等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各个学校将从自己所肩负的培养人才的层次、规格等实际情况出发,各有特点的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以实现理工结合、文理交叉,使学科间的整体联系以及科学和社会系统的联系得到了加强,拓宽了专业口径,开阔了科学视野,当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增加学科课程。

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从选修课和活动课逐步走向校本课程。

心理教育:当前学生素质现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心理素质欠佳,而且心理素质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在未来加强心理教育是每个学校的重点。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业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心理科学指导下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实践训练:丰富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创新精神、老师具有更强的开拓精神与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加强与自然对话,与人类社会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新的信息化设备应用于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构建教师交流平台,改变了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构建师生互动平台,改变了传统学习观念,建立平等民主氛围;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拓宽知识领域,建构知识体系;构建教师科研平台,提升理论素养,指导教学实践;构建师生展示平台,提高信息应用水平,展现创新成果。

学科研究组织完善,学科骨干作用明显,开展科研课题整合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教科研力量,“研究共同体”出现。

三、教师素质

教学思想:反思意识的加强,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生的“错误”成为另一种教学资源;倾听,与学生建立互相尊重,相互平等的教学环境;“因材施教”,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素质的闪光点,给学生创造一个自己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

个人技能:知识储备不断增加,驾驭课堂能力提高。学术意识提高教学素质。情感性评价的

运用及多种评价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开展的学生活动有广度和深度

教育方式:改变了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

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

善于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善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课堂中,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讲座,留给学生自我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时间与空间,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开始有意识地实施教会学生会学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阅读、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发现与归纳,并能通过自已的力量解决问题,创新问题,提高获取新知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与灵气。

采用多种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已所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

四、家庭教育

部分家长存在着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导致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和能否升学,较少关心思想品德等其它方面的教育。而教育方式、方法的偏失和单一

不利于培养出拥有健康人格、优秀品格、综合素质高的未来人才

早期教育: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表情的微妙变化等,都会牵动着孩子的思维神经。当前在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重视才艺学习,忽视“做人”教育的做法。单一的突出某一方面的教育,或者过早引导幼儿的兴趣朝一个狭窄的方向发展而忽略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个性发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交流,理解和支持子女的正确选择,注重孩子的品行修养培养。全新的评价观,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扬长避短,促进个性发展。

家长与孩子不再仅仅是生活上的交流,也是知识间的交流

五、学生自身

提问能力:目前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不“敢”、不“善”、不“会”提出问题。就学生自身而言,克服这个问题首先要树立自信心,消除恐惧心理。

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流,实现共同发展。团体合作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

自主管理:不仅仅是班级里的学生干部协助班主任对全班进行管理,更将通过班级事务的分工与承担不同任务成为自主管理的组织者,通过制定班级的各项管理制度成为管理制度的决策者,通过常规德育活动(打扫卫生、课间操等)的组织与完成成为常规教育的执行者,通过自主设计、举办各种主题活动成为特色活动的设计者,通过对突发事件、热点问题的讨论成为思想问题的调控者,通过对班级情况的总结回顾与评价成为教育效果的评价者。

六、社会

转变用人制度: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不再只重视学历。

社会转变教育观念,社会教育科学素质提高。社会舆论正确引导教育观念,为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孩子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也是共同教育的对象。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

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是搞好家校合作的感情基础。家校的联系显得更紧密,通过家校联系卡、家访、家长开放日、学校庆典等形式,合理、及时、有效的联系与沟通。

篇6:浅议中国教育哲学发展的启示

摘要:中国教育哲学的萌芽与发展接受了不同方式与不同程度的西方教育哲学的影响。但西方如赫尔巴特、杜威等人的教育哲学思想并未能解决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目前,中国教育哲学的研究存在一系列如研究对象等实际研究问题。但这不能阻止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而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是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并能知道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的。关键词:教育哲学;研究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

一、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

“教育哲学”一词,最早源于西方。1894年,美国教育家布莱克特将德国哲学家洛孙克兰茨的《教育学的体系》翻译成英文,并改名为“教育哲学”。这就是教育哲学的开始,它标志着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伴随着西方各种教育学说的纷纷涌入,19世纪末,作为综合教育各学科普遍原则的教育哲学也开始传入中国。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教育学者先后翻译、编辑了多本西方教育哲学著作,许多大学特别是师范院校开设了教育哲学这科。杜威等西方教育学家来华访问,各种教育刊物进行广泛的宣传探讨,不仅推动着西方教育哲学在中国的导入和传播,也促进了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因此,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深受西方教育哲学的影响。

西方教育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1919年杜威来华以前的20年左右,这是西方教育哲学传入的前导时期。当时中国主要是以日本作中介,介绍编译西方的教育学著作。但这时大多数的著述只是“教育学体系”或“教育原理”,还不能称之为“教育哲学”。然而这却是中国教育学科科学化的开始,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西方教育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基础。总之,这一阶段对教育学科的引进形成了对传统教育的冲击,促进了中国教育科学化,为教育哲学在中国的正式传人铺平了道路。第二阶段是在一战以后,国内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由学日本转向学美国。而这时杜威亲自来华宣讲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哲学,形成了西方教育哲学在中国传播的高潮时期。以前,国内的师范院校开设教育学科,主要是仿效日本,所开设的教育学、教授法、教育史和学校管理法等科,大都是从日本翻译过来的。就其内容来看,也主要是赫尔巴特一派的教育学说。杜威来后,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渐次取代了赫尔巴特一派。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在清末民初已与中国知识分子见面,经《教育杂志》等刊物的专文阐述,逐渐引起中国思想界和教育界的注意。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间,杜威的足迹遍及中国十多个省,所到之处受到热烈的欢迎,对当时中国教育哲学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般认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本范围较广的教育哲学,甚至是奠定教育哲学学科体系的书籍。因此,这一阶段,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第三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中国教育哲学研究出现了新动向。这时,国际教育界出现了对杜威教育哲学的反思和批判,中国的教育家们也试图突破杜威理论的独霸状况,引进和研究了许多别派的教育哲学理论。这是西方教育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多样化时期。新引进的马克思教育哲学较为引人关注,这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整体化的形式和空前的规模在中国得到系统的传播密切相连。这时马克思的思想开始在中国各个领域发生影响,也包括教育领域。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任务,有关的专著和教材开始问世。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以

辩证法为主线,探讨自然、社会、思维的发展与教育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力图从总体上把握教育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就是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明教育原理。这一阶段,中国的教育研究者进入自觉的学习中,不再局限于某一种理论或国家,不再依赖中间媒介,而是直接取之于西方教育理论的发源地,力图有广泛的对比选择范围,也为中国教育界带来理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论结果是否和意图一致,这一尝试本身就标志着中国教育向西方学习的一大进步和日趋成熟,并带来了西方教育影响的直接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西方教育哲学的东渐使中国教育的发展能借鉴体现现代化精神的有关成果,在全社会进行思想启蒙,为使广大民众能够自由思想、自由创造,实现教育对人的解放的目标而奋斗,这是西方教育哲学传入的最重大意义。所以,即使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近代中国关于教育哲学的研究没有做出对国际教育界有影响的理论,也未能解救当时中国教育界的困境。但它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教育思维的改造,标志着一个开端,使得中国教育哲学可在不断融汇、改良中走上前进的路。

二、中国教育哲学研究的争议

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深受西方教育哲学发展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我国一些学者开始在一些杂志上发表有关介绍和论述教育哲学的论文。“教育哲学”这一概念在我国开始正式使用。目前,我国教育学者普遍都认为应该有教育哲学这门学科的存在,但对其研究却没有一致的认识。主要表现:

1.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目前国内至少有如下几类说法:第一类认为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中的根本性问题、总括性问题,研究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一般应用。如认为教育哲学是对教育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和探讨,从中找出一般规律,作为教育理论和实际的指导;教育哲学是一门以教育中的基本的、总括性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教育哲学的对象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一般应用。第二类认为教育哲学是哲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如认为教育哲学是用一定的哲学观点来解释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方法等问题的基本理论的学科;教育哲学是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解释教育问题,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哲学探究;教育哲学是运用哲学方法来研究各种教育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领域中诸问题的扩展与应用;教育哲学在于探究教育所根据的哲学的根本原则,并批评此等根本原则在教育的理论和实施上所发生的影响。第三类认为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价值问题。如认为教育哲学应以教育领域中的价值问题为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第四类认为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领域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教育哲学则是研究教育领域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三个方面: 教育思想、观念、理论同教育实践的关系;教育思想、观念、理论同其他领域的具体科学以及整个社会实践的关系;教育思想、观念、理论同哲学的关系。

2.教育哲学思想的研究误区

教育哲学思想与一般的教育思想之间呈现什么样的关系,这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何在?在目前的研究中,存在这样几类分歧:第一类是将一般教育思想混同于教育哲学思想。而教育哲学思想与一般的教育思想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否则的话,教育哲学思想这一名词的存在就是毫无意义的。但从已有的诸多关于某个教育家的教育哲学思想的研究成果来看,似乎看不出其中真正的教育哲学的意味,这实际上就是由于对这一问题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评判一个教育家是否有教育哲学思想,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哪些可以称得上是教育哲学思想,是应该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的。它应该随着教育哲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而定,而不能由人主观随意地冠之以教育哲学的思想。哲学思想并不是必然与教育思想相关的,不能单纯从教育家的哲学思想去套教育思想,包括他的教育哲学思想。第二类是

就教育哲学思想的两个意义的研究而言,存在比例失调、舍本逐末的现象。即对某位教育家的教育哲学思想研究过多而对其关于教育哲学自身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的研究成果较少、较为欠缺,这就导致了教育哲学研究中的基本理论成果少,学科的合法性地位受到质疑的尴尬局面。这实际上是在教育哲学思想研究上只抓住了细枝末节的东西,而忽视了最具根本性的工作。这综观已有教育哲学著作,大部分存在二者混同的现象,而且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各种中西方的教育哲学流派或思潮。

尽管在教育哲学研究中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地方。但这些认识的不一致,在教育哲学初创时期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它能促使人们从不同方面对这门学科进行研究,最终达到比较全面、深入地理解教育哲学,使人们对教育哲学研究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更新的层次的目的。但是,随着中国教育哲学的不断发展,就需要学者在教育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上达成共识,才能使教育哲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在学科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中国教育哲学发展的启示

中国教育哲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在西方教育哲学的影响下进行的。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40年代,西方教育哲学以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程度影响着中国教育哲学的启蒙与发展。但是这一段时期内,西方赫尔巴特、杜威等人的教育哲学思想未能解决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也未能促使中国教育哲学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这由于西方教育哲学并不符合中国教育的实际,不能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因此,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必须以本国的实际为基础,来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教育哲学。这种结合实际的教育哲学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但是必定会在曲折中不断完善与发展。而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便是符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从哲学世界观、价值观的视角研究教育的根本问题,探讨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它以人的本质和发展理论为支撑,同时又是对这些理论的运用和深化。作为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高度重视人的主体精神,强调人不仅是环境的产物,而且是能动地改造环境的主体力量。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对拓展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学科空间,开拓教育哲学研究新领域,深化教育哲学基础理论,特别是人的本质和发展理论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正义。尽管卢梭、斐斯泰洛齐、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本主义合理内核,但由于他们从抽象的人出发构建教育理论,最终都未能找到实现教育公平、正义的正确路径。而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的平民教育哲学。它的根本价值目标是要彻底摆脱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被奴役、被异化的非人境遇,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它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支点,结合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探寻实现教育公平、正义的现实道路。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期,面对教育不公平现象,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哲学剖析这一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通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才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途径。而不是离开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空谈教育公平、正义的抽象原则。第二,有助于人才培养的正确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培养的不是替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工具,而是旨在造就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新人。当代中国是在国际垄断资本占优势的全球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的。西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当下中国的教育价值导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中国能否消除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误导,能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行,关键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能够使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深深植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中,坚定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人的历史主体性。第三,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人的自由个性和创造精神。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哲学是在批判近代思辨哲学和直观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相结合,高度

重视人的主体精神。马克思的主体精神不仅是单个人的能动性,还包括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能动性。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发挥主体作用的不仅仅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还包括广大的劳动群众。这与当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精神相契合,因而对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哲学注重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强调教育民主,鼓励自由探索,尊重个性和创新,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精神,这对当代中国培养学生自由个性,构建创新型国家同样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总之,中国教育哲学的萌芽与发展都是在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进行的。虽然经历一定的阻碍,但是中国教育哲学仍然在不断的发展。而只有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教育哲学,才能日益壮大与进步。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正是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尽管目前,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误区。但是结合中国教育实际情况、利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手段等来研究与发展马克思教育哲学,相信不久的将来,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必定会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 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00.[2] 黄济.再谈中国教育哲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3]

[4]

[5]

[6]

[7]

[8] 石中英.论教育哲学的必要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2).王长纯.20世纪与西方教育哲学(纲要)[J].外国教育研究,1995.李兴韵.西方教育哲学在申国的传播[J].学术研究,2004.张云,余源培.论杜威教育哲学的意义[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7).陆有铨,迟艳杰.中国教育哲学的世纪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3.漆明春.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研究探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研,2008.[9] 郑宇泽.马克思教育哲学的观点、研究意义及其当代转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上一篇:社区慢病防控工作总结下一篇:申请出国留学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