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未来教育实践发展的若干思考

2024-04-19

对中国未来教育实践发展的若干思考(共8篇)

篇1:对中国未来教育实践发展的若干思考

对中国未来教育实践发展的若干思考

我们正处在世纪更替的年代,现代社会的变化正以远远超过了儿童对于变化的适应速度;教育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更着眼于人的本体性发展、注重为未来社会生活培养人。人不再作为生产手段而是作为人本身在个性、潜力等方面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的观点,正在超越任何极为实用的教育观念而成为当今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世界各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普遍提出:要大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要以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要以国际化、信息化为背景重新制定改革方略;要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要充分认识教师素质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开始关注人的本体价值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问题,并在教育的价值观、儿童观、教育发展的模式以及德育目标选择上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变革。人们的观念或许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是,人们口头承认的观念与实际行动中所体现的观念存在一定差距。合理的教育实践不仅需要关于教育“应该如何”的思考,更需要关于如何将其转化为现实教育实践的思考。然而,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存在一种虚无主义的倾向,往往有意无意之中彻底否定自己的过去,一味的拿来主义。因此,在实践中应首先反思我们自己过去教育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然后对比借鉴其他国家在教育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知识传授的效率较高。中国历来重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统一,注重集中教学,通过统一的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办学质量。这种统一性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教材与课程标准的统一,能够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基本相同体系与范围的知识传授,由于较为划一的评价标准增加了结果的可比性;目前,不仅毕业会考、初高中升学考试实行全国或省市统考,而且平时学科单元测验也经常组织区域统一命题。集中授课可以提高效率、部分解决众多人口的教育需求与有限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统一标准的`考试成绩则可以提供学生用以比较自己学习成绩的依据(包括 与不同群体中的他人比较、与自己比较),可以提供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判学校办学质量的一种尺度;目 前许多学校就是以任课班级学生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与水平。然而,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集中授课将很难顾及处于一个教室中的不同质对象的不同特点。社会的发展对人材的呈现多样化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爱好各有不同,教材、课程标准的过分统一将损害发展的多样性、影响个性的发展,将影响教师工作独创性的发挥。但是,我们以同质编班、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关心学生的发展,所谓的“差生”也能达到统一的课程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如果统一的考试成为唯一的社会评价、选拔依据,并且当学生接受高一级正规教育只有一次选拔机会的时候,狭隘的功利主义会使教育丧失其内涵而仅仅留下“应试教育”的外壳,不仅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样损害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削弱了学生的社会学习;压抑了教师的独创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人文精神的传递。学校在统考前夕为了复习迎考往往停止非统考科目的教学、占用了活动课程教学时间和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一切为了考试。美国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有独到的表现;教育上提倡多元教育与个别教育、个人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个人奋斗与个人成就。因此,在教材、课程标准等方面社区、学校和一些社会团体都有一定选择权,课程的种类显得多而分散;教育评价的方式多样化,没有统一标准的考试;班级规模较小,教学方法多样化,重视个别指导,实行适应多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进度的指导、课堂听讲与独立钻研相结合,学生自主活动多。这种多元与分散的优劣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与前者相反,在课程的选择上它能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多样性可能;教学上能够因材施教;能够根据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测量与评价。但是课程标准的不一致、教材的过于多样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新时代对人素质的某种基本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过于强调满足青少年需求,开设越来越多的课程,必然导致毕业要求降低。由于没有统一的大纲与教材,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往往因教师不同而不同,考试的分数不象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的统一考试的分数那样是确定的、可以比较的。过于流动的编班方式,削弱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部分可调控的人际互动,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往往流于失控,或许日益增多的校园暴力与此有一定程度联系。从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来看,东西方趋向综合互补。美国90年代之前的课程改革侧重于课程的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等方面,90年代以后则强调制订全国性的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从上海市的基础教育改革 发展来看,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强调全国性的课程标准,而近年来更强调课程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改革。所以,我们未来“实然”的课程将是这两者的统一。可能的一种构想是:以知识传递、逻辑培养为主线的必修课板块课程提供作为未来社会一员所必备基本知识框架与内容;它必须强调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统一、必须至少给出一个下限课业标准以保证基本质量;教学中强调教会学生学习、强调学习策略的传授,建设以能力序列来建构的综合课程,以面对知识爆炸、信息革命的社会发展现实;上海有关部门正在编写此类以能力序列为线索的综合课程教材。以特长培养为主线的选修课板块将从学术的深度、知识的广度以及发展多样性三个维度来建构课程,以此提供人们个性发展与发展多样性的可能;它强调发展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尖端能力,它需要有一系列的课程标准供学校、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选择。以经验感受为主线的活动课将提供学生有明确目标有组织有支持的自主活动的空间与时间,它要求提供一定数量的以一定的经验类型建构而成的课程群组供学生选择,以保证学生的经验感受不致受到个人的兴趣影响而导致经验感受范围狭窄或偏态,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该类课程的时空界限将拓展到课后与校外。与此同时,考试的方式也需作出相应的变化。作者推测远期可能的合理对策是开放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一个人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可以在他的认为合适的任何一个时间,参加统一的或不统一的全日制高校入学考试。这种方法从根本上消除了从“应试教育”向面向21世纪教育转轨在考试制度上的障碍。近期可能的对策是建立两类并列的考试评价、选拔方式。其中一类方式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每门考试科目成绩的总分来作为评价、选拔的依据,此类考试方法可用于通用型、高级应用性人材的评价选拔;一类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划定必修课板块科目考试成绩的合格线,在此基础之上以专门化科目(学生的特长科目)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选拔的依据;通过这类考试方法可为高等教育选拔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其专项考试题目可依据问题解决导向、学习能力导向进行命题;这一类考试方法又可以运用于职业轨学生的评价与选拔,直接面向社会就业需要。上海市已经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在高考中已经实施“3+1”考试科目选择---类似后 一对策中的第一种方法,在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以及艺术类全日制高等教育考试中已试行类似第二种方法的入学考试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种考试方法运用的比例等有关问题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作出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前一对策着眼于问题的根本解决、着眼于继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二次教育机会均等的变革;后一对策,则考虑了工作的延续性、近期内的可操作性。在班级的编制上,可能的合理选择是以小规模的固定编制为主、辅以一定的流动编制。固定的小规模编班,班主任教师配备与相对固定的任课教师、相对固定的学生群体,有助于建立相对持久稳固而可部分调控的人际互动。而在选修课、活动课板块的课程中必然导致流动性班级编制,加上开放性课程,可以使学生在互动对象变化中,获得另一类经验、完善经验体系。面向21世纪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情感是学习的基础,情感在真实的人际互动中得以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根本关系法则需要通过大量的共同生活来感受、领悟与理解;而小规模的固定编班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实质性的互动关系,较为容易调控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互动,学生将得到较多的监督与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人文精神的传递、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喜的是在上海建设一流城市一流教育建构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时已经明确提出要缩小班级规模。作为某种课程的实施,师资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教育理论试图以一门教育学涵盖所有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师范生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足。过于专门化的学科分类,师范生的知识能力体系不够全面。在这样条件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基础教育的质量有目共睹;然而在走向21世纪时,这样的师资质量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水平。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外部环境是迅猛发展的社会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时时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意识以及相应的能力。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师资质量对教育发展的滞后影响。在教师职后培训方面,本市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师学科式在职培训、提高学力的继续教育、新教师第一年的在职培训。作为上海特有的市、区、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针对教师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教育科研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拘泥于所谓的正确性,而是强调过程的体验、方法的训练。但是,上海中小学教师在年龄结构、业务水平等方面存在断层,专职从事教师职后培训的师资不足500人。除了上述已经采取的对策之外,对各区县而言,相对集中时间的 各层次教学技能研讨式培训是当务之急;选拔有潜力的年轻教师、利用本地区现有的资源,以教学技能与研究方法为目标、问题解决为线索,集中时间高密度强化培训,通过科研培养研究教学技能、培养主体意识;惟其如此,才能以点带面逐步真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篇2:对中国未来教育实践发展的若干思考

对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若干思考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中国文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鉴于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处理好继承中国古代文论和借鉴西方文论的关系,从而改变现代文论的`“失语”现状,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本文从精神和知识论两个层面提出了一些完成“现代转型”的设想.

作 者:孙琪 王媛媛  作者单位:孙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广东,佛山,528000)

王媛媛(徐州空军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刊 名:探求 英文刊名:ACADEMIC SEARCH FOR TRUTH AND REALITY 年,卷(期):2007 “”(1) 分类号:G04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   现代转型   范畴体系  

篇3:对中国未来教育实践发展的若干思考

学校的立德树人、思想品德教育, 要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为主攻方向, 要高扬法治、科学、人文三面旗帜, 教师、教材、教学都要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这三个方面。

关于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 我谈几点思考。

第一, 回到教育的本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教育综合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教育部最近连续出台改革措施, 回应时代需求和人民关切。中国教育向何处去?大家都高度关注。

我们谈论任何问题, 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 一开始众说纷纭, 漫天彻地, 但慢慢地都会返璞归真, 直至回到问题的原点。比如高等教育, 我们曾经热衷于研究型大学, 追求有多少博士点、有多少研究生、有多少外国留学生、有多少学院、有多少国家项目等, 以致有人说我们得了“一流大学焦虑症”。现在, 大家已清醒认识到, 大学, 归根到底还是要本科立校、教学立校。没有强壮的本科, 一流大学只能是沙聚之塔。评价一所大学、一位教师, 根本的标准还是书教得怎么样、课上得怎么样, 做科研、发论文, 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否则, 就是本末倒置, 最终只能南辕北辙。中学教育也是如此。这些年, 关于基础教育的讨论, 也在不断地由繁到简, 不断地向本真靠近。这个本真, 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本真, 就是教书育人, 立德树人。这个本真, 就是大写的“人”字。我们在教育问题上直面现实、直指人心、直奔主题的结果, 就是百虑而一致, 殊途而同归, 集中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其他的一切问题, 都是由这个根本问题生发出来的。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 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一定要把着眼点和着力点牢牢地放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点上, 解放思想, 开动脑筋, 同心同德, 同心同行。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各个领域的改革, 但要以经济改革来牵引。教育的综合改革也是如此, 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 以创新教育为牵引。所谓创新教育, 既包括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也包括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二, 发现儿童

有学者说, 人类文明的进化有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发现了人, 将人从神的笼罩下解放出来, 世界焕然一新;第二个阶段是发现了女性, 将女性从男性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世界的半边天撑起来了;第三个阶段是发现了儿童, 将儿童从对成人的依附中独立出来, 世界更加充满阳光和美好。今天的中国, 正处在第三个阶段, 发现儿童的阶段。我们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 必须与发现儿童这个大背景、大课题相适应, 我们从事基础教育, 也必须坚持以儿童为中心, 牢固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基础教育出现的问题, 有这样那样的原因, 但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 还是没把儿童作为中心、没把学生作为主体。在中国, 发现儿童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想问题干事情, 更多考虑的是社会, 是教师, 是家长, 而不是学生。当前, 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就是拨云见日, 发现儿童, 把社会的还给社会, 把教师的还给教师, 把家长的还给家长, 最后, 让学生显山露水, 真正成为主角。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 落脚点还是学生。按教育规律办事, 最重要的是按儿童生理、心理的成长规律办事, 社会、教师、家长都要为儿童服务而不是为儿童做主。我们的教育, 终极目标是让儿童在快乐和幸福中学有所成。发现儿童, 中国的基础教育才能进入新天地, 迈向新时代。

第三, 培养受人尊敬的人

改革开放30多年,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有人预测, 再过十几年, 中国可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发展, 一般都是三步曲:第一步, 成为大国;第二步, 成为强国;第三步, 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经过30多年的努力, 我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 正在向强国迈进, 最终,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一个国家要真正受人尊敬, 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和强大的国防, 还要有强大的文化和被世界认同的价值观念。所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 提出中国梦的共同理想,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公平、正义和美丽中国为标志, 大力塑造新的国家形象, 就是为了让中国真正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我们的教育, 要顺应这一大趋势。应该承认, 目前的基础教育与这一大趋势还不太适应。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太功利化、太短视, 都是教孩子如何出人头地, 如何走捷径获得成功。大家去书店看一看, 在所有图书中, 所谓的成功学的图书最多。大家再去看看影视剧, 什么职场剧、宫廷剧, 演的都是如何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这样励志是不行的, 必须改变。改变要从教育改起。我们的教育, 要从大处着眼, 要从长远着想, 要从教学生如何成功转向教学生如何受人尊敬。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必然是个事业成功的人, 但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并不一定受人尊敬。我们的教育, 就是要让孩子正其谊而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既有过人的本领, 更有强大的内心, 内圣外王, 臻于完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就是要把立德、立功、立言统一起来, 就是要法古今完人, 就是要培养受人尊敬的人。

第四, 追求灵魂境界

丰子恺先生说过, 人的生活有三种境界, 一是物质的境界, 大致在衣食住行的层面;二是精神的境界, 主要指文学艺术等雅致和情趣;三是灵魂的境界, 那就是有信仰, 有理想, 有终极关怀, 有博大情怀。关于物质的境界, 也就是物质的生活, 我们现在有没有问题?有, 但已经不是大问题, 绝大多数人已衣食无忧,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们的物质生活会越来越好。关于精神的境界, 也就是精神生活, 我们有没有问题?有, 但也不是大问题, 对大多数人而言, 特别是对城市人而言, 有书读, 有电视、电影看, 有演出可观赏, 有网络可消遣, 还能中外各地旅游, 徜徉于山水名胜之间, 大家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关于灵魂的境界, 也就是灵魂生活, 我们现在有没有问题?有, 而且是大问题。大家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 整天和学生在一起, 相信大家都有同感, 现在的学生, 最缺的不是物质和精神的生活, 而是灵魂的生活。现在的教育工作, 效果最不能让人满意的, 不是物质境界、精神境界的教育, 而是灵魂境界的教育。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要让每个中国人都有充实而强大的心灵, 都有美丽而高洁的灵魂, 有理性、有灵性、有诗性、有血性。我们讲要建设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的背后必然是美丽心灵, 心灵干净, 环境才能干净, 心灵有多美丽, 环境就有多美丽, 美丽中国必须有美丽心灵作支撑。中国思想文化的内核是儒家和道家。儒家要培养君子和圣人, 道家要培养真人和至人。君子、圣人也好, 真人、至人也罢, 都要有超越世俗的情怀, 心灵强大而充实, 灵魂美丽而高洁。教育工作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不断超越的过程, 让学生超越物质的生活而进入精神的生活, 超越精神的生活而进入灵魂的生活, 让学生有充实而强大的心灵、美丽而高洁的灵魂。相由心生, 充实之谓美, 一个有高尚灵魂、美丽心灵的人, 其外在一定是光彩夺目、充满魅力的。

第五, 在“向内向上”方面下功夫

教育的功能, 就在于通过培养人提升世道人心, 推动社会进步。现在, 关于世道人心的议论很多、担忧也很多。老人摔在地上扶不扶都说不清楚, 可见世道人心真的出问题了。在这方面, 教育工作者理应比别的人想得更深一些, 看得更远一些。党中央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不久, 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他说, 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 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要像空气一样, 无所不在, 无时不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从娃娃抓起, 要进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在这方面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把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反思这些年在世道人心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 最大的原因, 就在于人们的价值趋向是“向外向下”, 而不是“向内向上”。现在的雾霾为什么如此严重?就因为人心“向外”, 贪得无厌, 对大自然索取太多, 对物质生活享受无度。因此, 要消除雾霾, 首先要消除“心霾”, 由人心“向外”转向人心“向内”, 培养一颗平和包容的心。现在,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越来越缺少诚信?文化艺术为什么越来越娱乐化甚至低俗化?就是因为人心“向下”, 只求感官的刺激, 不重精神的洗礼。

社会上的许多问题, 说到底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 说到底是心的问题;人心的问题, 说到底是个“向内向上”还是“向外向下”的问题。我们讲立德树人, 立德, 最重要的是在“向内向上”方面下功夫。“向内”下功夫, 就是反求诸己, 正心诚意;就是古人讲的“养气”, 养浩然正气, 养昂扬锐气, 养蓬勃朝气。“向上”下功夫, 就是见贤思齐, 超凡入圣, 不断提升自己, 登高望远, 成大气候、大格局。

第六, 以心印心、以心传心

立德树人, 是一项人心工程。古今中外的经验反复证明, 人心工程, 最有效的途径是以心印心、以心塑心、以心传心。心帅身, 身帅言, 所以言教不如身教, 身教不如心教。人的心理是可以相互感染的, 我的心理传染给你, 你再传染给他, 他再传下去, 所谓社会心理就是这么形成的, 所谓民族心理也是这么积淀的。中小学生的心灵基本上是张白纸, 最容易被影响、被感染。而最能影响他们的人, 是离他们最近、最受他们尊敬的人。什么人离他们最近、最受他们尊敬?当然是父母和教师。所以, 提升孩子的心灵, 首先要提升家长和教师的心灵, 家长、教师有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格, 孩子自然会走向美好和高尚。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孩子, 就像大鱼和小鱼, 大鱼在前面, 小鱼在后面, 游着游着, 小鱼就什么都懂了, 什么都会了。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 要成为名师, 必须行为世范、有巨大的人格魅力。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 有师德, 然后才有生德。学校搞思想教育, 主体是教师, 内容是“道”。教师在古代叫“士”, 古人讲“士志于道”, 就是要求士与道融为一体、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融为一体。从事教育工作, 不论你是教数学的还是教体育的, 也不论你是搞教学的还是搞管理的, 每个人都是传道者。所传的“道”, 既是知识也是行为, 把知和行统摄起来的, 正是一颗美好的心灵。我们这颗美好的心灵传印给学生, 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再传印给别人, 如此传印下去, 久久为功, 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自会水到渠成。

第七, 找好主攻方向

立德树人, 或者说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 总得有抓手。我觉得, 最重要的抓手有三个, 第一个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第二个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第三个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法治意识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的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知法守法是每个人为人处世的起码准则, 一个人只要有了法治意识, 那么他就会有底线、不出格。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动力, 不按科学规律办事, 迟早要出问题, 终究要遭惩罚。一个人只要具备科学精神, 就能把干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干事结合起来, 不断取得成功。人文情怀是现代文明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们一切的奋斗, 最终的目标, 不是物质财富, 而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是人的幸福感。我们所有的努力, 核心都指向对生命、对工作、对自然、对社会、对家庭、对世界的敬畏之心和热爱之情。我特别喜欢“民胞物与”这个词, 它的意思是: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世间万物都是我的朋友, 这是多么博大的人文情怀啊。总之, 学校的立德树人、思想品德教育, 要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为主攻方向, 要高扬法治、科学、人文三面旗帜, 教师、教材、教学都要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这三个方面。

第八, 培养兴趣和学习能力

古今中外的人才成长经验都表明, 一个人在某项事业上成功, 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客观需求, 二是个人兴趣, 三是知能储备。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客观需求的量只会越来越大, 这一点不用我们发愁。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需要好好动脑筋下功夫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知能。赵元任先生会几十种外语、几十种方言, 是近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第一大家。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他只回答两个字:“好玩”。好玩, 就是有兴趣。兴趣是一切成功的发动机。为了上所好学校, 为了找个好工作, 为了得到好功名, 当然也可以成为学习的动力, 但这些都不是源动力。源动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只有一个, 那就是兴趣。因此,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有了兴趣, 要他学便成了他要学, 老师、家长都不用费劲了。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关键是提升他学习的能力。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 就好比盖一栋房子, 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只够他砌一个墙角, 如果不自学, 如果不继续学习, 如果不终身学习, 那么他一辈子都只能砌墙角。因此, 学校教给学生的最要紧的不是知识, 而是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能力, 不仅是跟老师学习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自学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此意义上, 我们可以给人才下一个定义:所谓人才, 就是有较强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人。学校培养人才, 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第九, 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家战略迫在眉睫

有人预测, 有两件大事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命运, 一是能不能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二是能不能实现融合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和新型城镇化, 成为当前的两大热点话题。创新驱动, 再一次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

谈到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不得不提最近发生的一件事。2月24日, 教育部有关部门就“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简称“拔尖计划”) 实施5年来的情况, 安排新闻记者集体采访。“拔尖计划”于2009年开始实施, 由教育部、组织部、财政部联合组织, 北京大学等全国19所著名大学参与。5年来, “拔尖计划”实现了预期目标, 获得成功, 正在成为我国未来产生国际一流科学家的摇篮, 其在寻找、培养优秀学生过程中形成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教学模式, 也成为撬动中国教育改革的一股力量。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终于走出坐而论道的阶段, 进入起而行之的征程。

下一步怎么办?我想, 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拔尖计划”应该向下延伸, 在全国也选择20所左右的优质中学创办“拔尖人才”早培班, 形成拔尖人才培养的“一条龙”, 让拔尖人才的培养基数更大、基础更牢。进入新世纪,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越来越集中体现于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越来越集中体现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对此, 我们一定要有清醒认识, 一定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一定要尽快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

篇4:对民族教育发展原则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民族教育 民主化 内源发展 民族性 质量效益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历史、社会、自然条件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内地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较为落后。为了继续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速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发展我国民族教育,必须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以下原则。

一、民主化原则

教育民主化的思想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中就包含有朴素的教育民主的思想。今天,教育民主化正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委员查尔斯·赫梅尔在第35届国际教育的总报告中所说:“教育民主化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问题。”[1]

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以及获得教育成就的机会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当今世界,教育民主化的进程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可是在这个教育世界里,不公平的现象仍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存在着。这里,我们并不是指国家之间的悬殊,而是指国家内部的不平等状态”。[2]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的民族和种族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机会上的差距,成为教育民主化进程的巨大的障碍。比如教育设施、师资集中在城市,集中在城市中心,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往往偏向那些家长受过良好教育、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子女的一边。而那些最没有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人们往往享受不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成功的机会。“在家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地位同接受各种类型教育的机会以及以后成功的机会之间有着相反的关系”。“这些事实也许是可悲的,但它们确实存在,而教育体系又不能消灭它们。但是教育体系至少不应该使这些情况变得更坏。”[3]就民族地区和民族教育而言,与教育民主化紧密相关的主要问题,一是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儿童的入学问题,二是如何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问题,三是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学生毕业以后的出路问题。

二、内源发展原则

“内源发展”的准确提法是“以人为中心的内源发展”(endogenous development centered on man),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源发展战略》中向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荐的一种发展模式。“以人为中心的内源发展包含两方面的主要要求:就模式来说它必是基于人民的文化本性从内部形成的;就最终结果来说它必须以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和渴求来为人们服务。”[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研究及规划处处长黄高智认为,这样定义的内源发展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动员和运用有关社会的既有资源和潜力来满足人民特别是最无权的那部份人民的实际需要。这种发展必须同时维护民族的文化本性,尊重它们由来已久的渴求,并推动它们的真实个性的发展。”[5]

“内源发展”实质上是一种立足于民族的文化本性、自力更生的发展。要实现“内源发展”,必须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摆脱外部的压力,抛弃“追赶型”的发展战略。欠发达地区要摆脱对发达地区的依赖,要满足人民的实际需要,调动人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以人为本。

民族地区和民族教育的发展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充分地利用各种外部资源,但必须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道路,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办学的积极性,要充分调动学校、社区、家庭及学生自身积极性,采取措施激发出发展教育的激情,产生对发展教育的渴求。要根据发展的实际条件和水平,实事求是地安排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使教育事业的发展真正落到实处,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不盲目制定高标准、追求高速度,放弃对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模式的模仿。

三、民族性原则

所有的民族都有平等的发展的权利,要达到和别的民族平等,就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那么这个民族也就不能与其它的民族平等地站在一起。教育的民族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教育的现代化是教育民族化的方向和目标。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少数民族教育一方面要适应以主体民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发展和需要,另一方面又要适应本民族的文化环境,考虑和兼顾本民族的发展水平和需要,这就是教育发展的民族性原则。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民族复兴运动而逐渐兴起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们坚持教育发展的民族性原则,具有重要的启示。英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家詹姆斯·林奇(James Lynch)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就是在多民族的社会中,为满足少数民族群体在文化、意识、自我评价方面的需要而进行的一场改革运动,其目的是帮助所有不同文化的民族群体学会如何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积极和谐地生活,保持群体间教育成就的均衡,以及在考虑各民族差异的基础上促进相互尊重和宽容。美国著名的民族教育家詹姆斯·A·班克斯(James A. Banks)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学校的工作必须做出重大改革,这些改革涉及全部学校或教育环境的体制改革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课程的改革,使多种群体的每一个学生获得在学业上成功的平等机会,提高不同性別、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以及一些特殊学生的教育素质。日本异文化教育学会会长九州大学的江渊一公认为,所谓“多元文化教育”,是指在多民族的国家中,对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民族背景的青少年,特别是对少数民族与移民等处境较差的社会集团的子女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在尊重他们的民族及其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尽管多元文化教育在概念的表述上有许多差异,但一些基本的内涵还是相通的:尊重不同的文化,各文化集团平等,促进各文化集团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西方各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两个方面。在这些国家的学校中,少数民族儿童在学习官方语言即第二语言的同时,又不放弃学习自己的母语。对少数民族儿童来说,母语是一种珍贵的继承权,是维持自己的文化、维系个人与所属群体关系的基本的媒介物。多元文化教育的倡导者们认为,为了继承和保持少数民族自己的文化,有必要把民族内容收编进课程里,使儿童能在所学的课程中了望到自己民族的情况。他们认为,无论文化背景如何,所有儿童在获取知识时都表现出相同的行为方式,对他们所遇到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有类似的想法,但有一点不同且十分重要的是,在意识观念中,自己文化不受重视或被轻视可以直接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失败,他们会失去学习的动机,用一种敌对教师和教育制度的态度保存自己文化内涵的尊严。给少数民族儿童讲授自己民族的文化,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民族的骄傲感和自尊感,从而取得更优良的学习成绩。[6]

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着与其它民族和其它地区不同的特点与差异。因此,发展民族教育,必须坚持民族性的原则。坚持民族性的原则,并不是抛开全国教育制度的基本规范和教育的统一性各行其是,而是寓共性于个性之中,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要在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尊重、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充分挖掘和利用民族历史文化中的教育资源,积极探索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四、质量效益原则

民族地区和民族教育的发展,存在着规模和速度的问题,但更主要的还是质量和效率问题。发展民族教育,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效率观。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高质量的教育?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教育,才是高质量的教育。但是,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人们往往把升学率看成是评价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这就导致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在许多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具体的社会条件的限制,其家庭成员要想通过接受教育来实现职业的变动从而脱离现实的生活环境,这种希望往往是十分渺茫。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还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讲述一些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感受的、无异于天方夜谭的概念,则这种教育就是低效或无效的。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以及今后的前途不大相干,这种教育的质量必然大打折扣,只有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使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正相关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发展民族教育,不仅要讲实效,讲质量,还应该讲效率。效率是單位时间内投入与产出之比。一般来说,民族教育效率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导致效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因素,如交通不便,人口分散,从而限制了学校的规模和师生的比例;也有主观的因素,如把效率等同于数量规模和升学率,中小学教育围绕少数“尖子”转,大多数学生则长期处于“伴读”状态,造成了严重的教育浪费。

当然,教育效率的高低是相对而言的。在与发达地区相比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高成本中,存在着两种成本,一种是必然性的超常规成本,一种是非必然性的超常规成本。必然性的超常规成本是由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限制了学校的规模、师生比例及其它教育设施的利用率,增加了教育的单位成本。在少数民族地区办教育,往往会面临“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如果满足在该社区人口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则普遍意义上的效率水平便无法保证;如果仅仅以效率作为发展的标准,则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又要受到影响。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办教育,往往是采取偏重于公平而又兼顾效率的做法,这样,客观上就存在超常规成本的因素。非必要性的超常规成本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教育浪费,如过高的设施损耗、过高的留级率、复读率和不合格率。严格意义上的教育的低效率,主要指非必然性超常规成本而造成的教育浪费。民族地区和民族教育的发展,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减少浪费,尽力减少非必然性的超常规成本。

参考文献:

[1]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王静、赵穗生译.中国对外出版公司.1983.68.

[2][3]联合国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9-100,102.

[4][5]孙立平.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36.

篇5:对中国未来教育实践发展的若干思考

世界旅游组织曾经预测,到2020年,中国 将成为世界第一位的旅游接待国和第四位的客 源国。

这样看来中国旅游业的春天即将到来,就 旅游业本身的发展而言可谓形势喜人。但我们 在高兴之余也应该看到目前的国内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旅游企业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形势并 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事实上他们在经营中还 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失误。

面对新形势,中国旅游企业集团面临的困 和问题主要是:全国统一的旅游大市场尚未 成,旅游企业集团的网络化发展举步维艰;旅 企业的政策环境、经营环境不尽如人意;人 资源开发及与此相关的投人、产出机制,激 机制还尚未成熟;参与国际化运营的核心竞 力还相当薄弱;市场竞争中企业行为还不够 范、诚信度不足、市场秩序不稳定等。同时,企业的集团化建设上,产品市场的扩张性限,要素市场的流动性限制,集团内部的制度 限制等也制约了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进程。这些综合因素都表明中国的旅游市场前景 好,中国旅游企业施展拳脚的空间很广阔,但 们必须首先对自己所处的境遇有一个清楚的 解,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旅游业的 展。

2,目前中国旅游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2.1,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按照我国政府人世的承诺,根据协议,不迟 2003年12月31日,外国企业在我国经营酒 店、餐馆等将不再受企业设立和控股约束;不 迟于2003年1月I日,允许外资控股旅行社;不迟于2005年J2月引日,允许外资独资设立 旅行社;不迟于2005年12月31日,取消对 合资旅行社不能建立分支机构的限制。换句话 说,一旦期限到来,国外的跨国旅游集团将携 巨资、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和相关旅游资源 的优势大举进军中国旅游市场,形成国内市场 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的严峻局面。也就是 说国际上的大型旅游企业将对国内旅游企业的 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他们一旦进入中国 市场,将会与中国的旅游企业争夺市场。失去 了国家的政策保护,中国旅游企业将面临严峻 考验,将会进人一个全方位的市场竞争阶段。更为伤脑筋的是外国旅游企业如果进人中

国,可能会以高薪从中资企业挖走人才,这样势必会导致中方大量人力资源的流失,造成企业 的内部瘫痪。国内最大的民营旅游企业春秋国 旅就曾经遭遇过这样尴尬的事情。1996年春秋 国旅与国外著名的罗森布卢斯合作。合作进人 到第二年,企业的赢收入由第一年的20多万增 加到了400万,合作事业正处于日上中,但 这时春秋国旅的骨干们却被人用高薪、留学等 优厚的条件给挖走了,使得原来愉快的合作只 好作罢。这应该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2.2,企业内部管理松散,竞争力较弱。2.2.1,资金短缺。中资旅游企业就实力而言 除国旅、中旅等老牌企业外,一般实力都有所欠缺,尤其是那些中小旅游企业更是资金缺乏,信誉度不高,他们由于资金薄弱,一般不会同时介人多重业务,这样就导致企业业务面狭窄。在今天这样一个旅游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的情势下,旅游企业,无论是旅行社还是旅游饭店其单体

生存都是没有保障的,企业自身的规模将直接 影响到他的信誉。大批财力雄厚的外资企业的 进人对于原来资金就很松散的中小旅游企业而 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小旅游企业在某种程度 上来看就是旅游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如果从 道德的角度来看,也许是值得同情的,但“商场 如战场”,这里的弱者只可能被强者吞噬。2.2.2,产品形式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旅 游产品的供给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对于国内游客而言,他们现阶段还属于初级产 品消费者,一些新奇的娱乐场所,海滨避暑,名 声较大的观光景点和名胜古迹等较适合旅游者 的需求,他们的特点是希望花较少的钱和时间 经历最多的旅游活动。而我国在发展旅游业之 初所设计的大部分旅游产品是为境外旅游者制 定的,所以这里就有一个对象的问题,因为随着 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收入已成 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亮点,不容忽 视。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我国旅游业的总体投人 极为有限,所以旅游产品集聚性和规模性较差,这就与国内旅游者对时间和费用支付上的要求 产生矛盾。换句话说,我国旅游企业目前所提供 的产品形式是比较单一的,这种局面已很难适 应我国日益活跃的旅游市场的发展了。而与此 同时,外资旅游企业将大举进人中国市场,这无 疑会给原本发展就不健全的中国旅游企业造成 极为被动的局面。

2.2.3,我国目前大部分的旅游企业体制极 为混乱,内部管理机制导致短期经营行为,面 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旅游企业纷纷败下阵 来。以南京国际大酒店为例,该饭店是1993 年由江苏省中旅、香港中旅和中旅总社分占40 %、25%和35%的股份,于1994年破土动 工的。三方自筹资金及向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 贷款,共计投入9000万美金,总投资超过1 亿美金,当时折合人民币13亿多。就是这样 一个耗资十多亿在南京盛极一时的国际性的高 星级饭店及其所属地产在2002年12月29日被 公开拍卖,原因是经营严重亏损。该酒店在 后期经营状况不堪理想,一直处于高投人不产 出,连年亏损状态,给投资方背上了包袱,截至2002年底,该酒店已欠银行本息约6.5亿 元人民币。业内一度甚至有一天亏损一辆桑塔 纳的传闻,酒店几部运营的三菱电梯也由于债 务问题几度封停。其实面对市场、面对竞争,许多的老国资旅游企业管理也是极为混乱,内 部论资排辈、管理松散现象极为严重。特别 是一些机关下属的旅游企业,他们原来靠的是 “等饭吃”,根本不习惯于自己去“找饭

吃”,所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内部

庞杂的人事和机构制度也使得他们很快落人两 难的境地。

3,中国旅游企业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有鉴于此,要想使得我国的旅游企业在面

对WTO,面对激烈的市场竟争能够生存并发展 起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3.正,对自己企业在市场上的实际状况和发 展方向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定位。这一点我 国的一些大型旅游企业已经着手实施。以中国 中旅(集团)为例,2002年,中旅集团彻底扔

掉了“等靠要”的思想和依靠企业经营积累缓步 发展的传统模式,确立了通过资产运作,实现超 常规跨跃式发展的新思路。经过三年的努力,目 前,中旅已利用企业自有资金,实现对13家地 方旅行社的资产重组;在整体收购瑞典中国旅 行社的同时,与德国TUJ公司在北京成立合资 旅行社的协议将签署;中旅的企业改制、筹组上 市方案已经确定,即将进人全面实施阶段。由此可见,中旅在这方面已经开始起步,其 他旅游企业也应该紧跟其后,把对企业的改制 纳人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轨道上来,只有 这样,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篇6:对中国未来教育实践发展的若干思考

[摘要]:实现和确保国有林场持续健康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森林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国有林场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及相关改革及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林场;问题;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国有林场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

由于近年的国有林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只是涉及到林场职工住房,林区道路、电力、通讯、水利、防火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护林房、办公用房陈旧,破损严重,供电设施老化,生产道路极为不便,交通条件差,林场生产经营条件依然未得到根本改善。

2、林业职工收入水平低,生活困难

国有林场的事业经费支出在当地财政预算基本没有份额,近些年地方财政为事业单位增长工资及工资性津贴,国有林场职工因为没有资金来源,兑现不了增长较快的工资及工资性津贴,国有林场现仍执行多年前的老工资标准,林场职工生活水平低,生活困难,相当多职工的生活水平不如农民,已经成为当地贫穷落后群体,甚至一部分林业职工成为社会救助对象。据统计尚有近50%的职工没有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及缴纳住房公积金,林业职工劳保得不到保障,存在后顾之忧。

3、经营机制滞后,产品缺乏竞争力

长时间以来,国有林场产品及所有制结构均较为单一,已失掉适应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的优势,和其他产品相比,国有林场出产产品周期长,投入大,缺少竟争力。与此同时,平均主义以及大锅饭疑问仍然很多存在,因为无法拟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也使得有些苦脏累险工作林业员工不能彻底自营,典型的如营林出产以及野外作业等没有人情愿干,而林场管理者迫于无法,有些情况下只能经过雇请打工者来完结出产任务。从全体上来看,陷入了一种身份打不破,收入拉不开,员工积极性调集不起来的恶性循环。别的,这些年林场经济遭到多种要素的影响一直处于艰难状况,长时间投入欠帐,和其他职业的经济开展水平距离也日益增大,使得林场人员遍及信心缺乏,也在必定程度上造成了林业出产经营水平日益降低。

4、林产品市场发展滞后,经济效益不高

现阶段国有林场多数普遍存在林产品市场需求不旺,产品销售不畅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林产品品种结构相对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加工层次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少数产品规模相对过大,导致了生产过剩。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林产品销售各自为政,不能够形成规模,导致了产品供求信息不畅,不少林场只能盲目销售,部分情况下甚至发生了互相压价或者低价倾销等消极竞争行为,严重影响了林场的经济利益。

5、无林外发展空间,不利于林场的持续发展

国有林场都处在偏远相对落后的浅山地区,在建场之初,由于不具备完善的社会系统,而且与农村相接,林地外的土地均被村屯人口占用。想要开展第三产业的空间受到局限性,且林场又多数受本级财务控制,根本没有资本积累,更无自主企业,国有林场不能够依靠自身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林场的发展。

6、资金严重缺乏,筹措困难

林场经济面临严重资金困难,负债总额远远超出资产总额,长期

处于入不敷出状态。林场发展除获取中央和省扶持资金之外,几乎无其它资金来源。一方面,森林资源抚育与管护投入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林场实际用工需求和抚育管护的开支。目前,森林资源抚育与管护资金主要来自国有林场公益林生态补偿基金和森林抚育补助金,渠道单一。然而,国有林场公益林生态补偿基金仍然维持在75元/hm2,森林抚育补助金为1500元/hm2,而林场实践证明,森林抚育各项费用支出为7500~9000元/hm2。另一方面,林场自营收入主要靠发展经济林,产业单一,创收能力差,近年来林场年平均自营收入不足20万元。

研究表明,在国家、地方财政预算和一定社会集资不能满足国有林场经营生态公益林的需要时,国有林场步入经济困境也就成为必然。可以看出,基础设施、人才和资金等问题仍然是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后束缚国有林场发展活力的主要障碍,希望单纯依靠通过事业化改革来使国有林场脱困并激发其发展活力是难以实现,国有林场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寻求有效可靠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国有林场发展的体制机制,使国有林场能够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二、我国国有林场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国有林场稳定

一是规范国有林场养老保险制度,国有林场应全部执行事业单位性质的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切实维护职工的其他社会保障权益,积极按规定参加工伤、生育、失业等社会保险。三是按有关规定,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林场职工及其家属成员纳入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2、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有林场自身效益

一要积极探索公益林运营模式。在保证不下降防护功用的前提下适度育婴、改造、引进阔叶树种,以提高生长量,稳定林业分构造,具备条件的能够添加宝贵树种栽培。这既能添加调理气候、提高固定二氧化碳的才能,也可非常好地满意社会经济开展需要。二要科学培育产品用材林。在立地条件好的林地上开展美化苗木和工业原料林等,提高经济效益,强大林场经济,添加职工收入。三要调整产业构造。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根据林场本身资源优势,开展林业经济,如栽培森林药材、森林蔬菜,进行林下养鸡、养羊、养牛等绿色养殖,积极开展名特优新经济林、花卉苗木、森林旅行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树立森林资源抚育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的经营理念

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希望最大程度地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然而,任何森林资源均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多种功能。森林资源经济功能的实现,通常并不会与其生态和社会功能的发挥相冲突,片面追求或忽视森林任何一种功能的观点都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事实上,许多国有林场都形成和拥有当地独特的森林景观和特色产业,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这为国有林场发展森林旅游和林下经济等独具特色的林业产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譬如,目前,在国有林场基础上建立的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有1300多处,建立的各级森林公园2200多处,许多科普基地、自然遗产地、植物园等生态文化教育基地也都是以国有林场为依托。为此,国有林场应该坚持在确保森林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条件下,采取抚育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的措施,最大程度地追求和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拓展国有林场的发展空间。

4、制订更加宽松灵活的国有林场管理和经营政策

国有林场管理过死,经营机制僵化,“等、靠、要”思想的固化可能成为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后的致命缺陷。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需要对国有林场采取更加宽松的管理政策和更加灵活的经营政策。国有林场事业化改革后,在管理上,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应该成为国有林场行政主管部门唯一追求的政策目标。这就需要尽快摸清和掌握每一个林场的森林资源和经营现状,针对每一个林场类型分别制订细致严格科学的森林经营标准和经营目标,其目标期限设置不能过短,至少应该以5年为限。在经营上,地方政府和国有林场行政主管部门应该采取不干预的政策,在不损害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和林地、林木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努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允许和鼓励各种社会资金、人才以及其它资源通过各种适当的形式参与到国有林场的经营中去。

5、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首先要明确国有林场的发展目标。国有林场以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提升作为基本目标,在极大实现这一基本目标的前提下,注重实现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多效益的发挥。其次要明确国有林场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国有林场经营者、外来投资者、地方政府和国有林场周边村庄与群众等是国有林场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良好的激励和约束能够保证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与国有林场长远发展目标相一致。第三要产权界定清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必须以产权界定清晰,并受到良好法律保护的产权为基础,然而,目前许多国有林场的产权结构缺乏清晰界定或者得不到良好保护,这可能构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有效作用的重要障碍。第四要坚持市场在国有林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是通过国有林场各利益主体获得的利益和承担的风险来实现的。克服长期以来国有林场经营机制僵化,过于依靠政府配置资源的状况,切实转变观念,把握好行政和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依靠市场建立良好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机制

结束语:

总之,国有林场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林场经济危困、职工生活困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确立,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开始探索国有林场的改革和发展出路问题。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林场管理机构不稳,职能不明,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成为阻碍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希望有关单位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篇7:对中国未来教育实践发展的若干思考

对于中国代工企业而言,过低的利润率是心中永远的痛。打造品牌无疑是提升利润空间、提高定价话语权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特别是在经济形势紧缩的情况下,强势品牌具有较高抗风险的能力和生存空间。对于大多数处在困境中的中国代工企业来说,打造品牌的确是脱离困境的一条好路。

但常听到代工企业说,“我们只做代工不做自主品牌的产品,我们不需要做品牌……”。事实果真如此吗?张东利认为,代工企业的品牌建设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只做代工,不做自主品牌的产品,如富士康。第二种是既做代工业务,也做自主品牌产品,如宏达电(HTC)。无论哪一种方式,品牌建设都是必须的。那些只做代工不做自主品牌产品的企业也同样需要建设“公司品牌”。因为,只要存在市场竞争,只要存在供大于求和产能过剩的现实,品牌建设就是必须的。即便在没有自主产品品牌的代工企业之间,也需要依靠品牌进行竞争。即使实力如富士康者,依然面临着来自行业竞争对手的威胁。这种竞争在本质上表现为在“公司品牌”之间的竞争。“公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他们赢得更多客户信赖和更大市场份额的关键。

未来,没有品牌(公司品牌或自主产品品牌)的代工企业都将面临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甚至被市场淘汰的困境。但不一定所有代工企业都适合打造自主的产品品牌,在这个问题上如果理解不透,或者简单的将代工企业打造品牌,单一的理解为打造自主“产品品牌”,那将是大错特错,十分的危险。张东利认为,打造“公司品牌”还是发展自有“产品品牌’,完全是企业根本性的经营战略问题,是由自身的优势、劣势、资源和发展阶段决定的,取决于企业构建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上的营销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渠道建设、市场把控能力等诸多前提条件。

如果一家代工企业的核心优势在于生产制造、成本控制及品质管理,而不擅长做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那么他应该专注于优势,将代工业务做到极致,取得客户口碑,打造“公司品牌”,力争成为代工行业内的强势品牌,同样可以获得长足的发展,

比如,郭台铭在决定进军代工行业之时,就根据自己的优势制定了只做代工、不做自主产品品牌的战略。

如果代工企业拥有产品研发和营销的优势,实力也积累到一定阶段,决定实施自主产品品牌的战略,也必须合法守约,遵循商业道德,万不可过河拆桥,伤害客户的利益,不能够以偷取客户技术的手段去创立自主产品品牌。如果以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创建自主产品品牌,最终只能落得两败俱伤的局面。10多年前的名人电脑和恒基伟业商务通的相互残杀,多少令人惋惜。“永远不做自己客户产品的竞争对手”,这是富士康能够迅速发展壮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创立自主产品品牌可以选择合理授权、资金换技术、并购、合资合作等模式,不得与客户品牌相冲突。

传统观念认为,代工企业一定要做自主产品品牌,以便争取到价值链上较高利润的空间。这个观点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在实践中,却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张东利认为,代工企业是否打造自主产品品牌实际上是关乎企业经营战略的问题,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相关性并不是如通常理解的那样高。中国制造之所以缺乏价格话语权、盈利能力低,这与产品品质比欧美同行要低很多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在制造这个环节,其实我们也没有做到极致。这不完全是一个自主品牌的问题。专注于制造环节的代工,虽然利润率较低,但是可以通过大规模量产来获得合理的利润。如果富士康放弃核心优势,也去做自主产品品牌,那么就很难取得今天的成就。打造自主产品品牌虽然利润率高,但也伴随高风险,稍有不慎,往往无功而返,甚至全军覆灭。从世界范围看,像苹果公司这样的以高风险研发和营销模式获取高回报、赢得成功的企业毕竟是极少数。中国代工企业不一定非要走这样的道路。做自主产品品牌与做好制造,完全是两个行业领域和两种思维方式。要知道打造自主产品品牌并非只需资金投入就可以实现。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多数是技术和销售出身,加之第一代企业家多数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品牌运作的经验,在思维上也囿于制造业物化的思维定式,对概念性、感性的品牌运作规律很难把握,如果贸然去做自主产品品牌,其风险无疑是相当大的。张东利认为,做不做自主产品品牌,完全根据企业家和企业的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能盲目冒进。也许对大多数中国代工企业而言,专注制造环节,将品质做到极致,打造出强势“公司品牌”,才是一条比较现实的发展道路。

篇8:对中国未来教育实践发展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规划纲要,阶段特征,发展目标,人口因素

目前, 国家正在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这是未来十几年指导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因此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就纲要涉及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仅供决策者参考。

一、规划纲要应准确把握新阶段教育的新特征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 中国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具有不同于以往教育的鲜明特征。

从价值取向上看, 新阶段教育应着力体现教育主体维度。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以往教育对人的主体性维度关注较少, 要么政治价值观占主导, 要么社会价值观占主导, 教育本体价值问题始终游离于教育目标之外。当今教育不仅要体现外在功能, 更要促进人的内在发展, 新的规划纲要在对教育本体价值体认上, 理应表达出应有的理解和作为。

从发展方式上看, 新阶段教育应着力体现内涵发展。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核心目标是加快教育普及, 在这一目标引领下, 我国由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5年。然而, 有学上的矛盾基本解决后, 上好学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 规划纲要在强调教育普及的同时, 应着力解决水平问题, 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 加快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从政策导向上看, 新阶段教育应着力体现公平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虽然目前我国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 但教育机会不均等和非均衡协调问题还普遍存在。比如, 全国普通中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高与最低的省市之比是6.2:1;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分别是城乡平均水平的87%和82%;农村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中, 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比城市分别低21和38个百分点。新的纲要有理由把教育公平性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通过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

从改革的侧重点看, 新阶段教育应着力破解矛盾的深层维度。我国教育在短时期内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也必然会伴随着不少新的问题, 改革难度明显加大。比如, 近一个时期民办教育问题增多, 反映出办学体制改革的不完善和不规范;义务教育免费后, 由于经费保障机制在一些地方难以落实, 带来新的办学经费不足问题;推行多年素质教育, 学生课业负担仍然十分沉重等等, 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新的纲要中有所体现并逐步加以解决。

二、规划纲要应科学确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

规划纲要将确立到2020年的教育发展目标。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关于2010年、建党一百周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新三步走”的目标要求, 2020年是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 其目标是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那么, 2020年教育发展的目标应该怎么确定?对于这个问题, 目前有三类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 作为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组成部分, 教育目标应与社会整体目标相一致, 在称谓上应该称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其理由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系统描述, 其中专门提出“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提出新要求, 提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这些要求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合为一体的, 因此教育不论是在称谓还是在内涵上都不宜再出新词。

第二种观点认为, 2020年规划纲要应明确提出“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因为确立这一目标既必要, 也有可能。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 教育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 国家要实现现代化, 教育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 教育必须适度超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发展的目标。从外在需求看, 要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也应该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步伐。从可能性上看, 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可望对教育提供更大的支持, 加上受教育人口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为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持这种观点者尽管在对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内涵和标准的理解上还不尽相同, 但普遍认为应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理念。

第三种观点认同教育适度超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目标的看法, 但在称谓上不赞同“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这种提法。因为现代化是个动态过程, 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建议采用“教育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类似表述。

本人建议采纳第二种意见, 在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已经比较充分, 关键是要明确内涵与标准。

据有关研究表明, 到2010年我国主要教育指标将达到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 在这个基础上,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 达到同期中等发达国家的基本发展水平, 确立这样一个目标是比较适宜并完全有可能实现的。所谓“基本发展水平”, 就是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底限发展基准, 我们把这个目标界定为“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根据中科院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对中等发达国家的界定, 预计到2020年这些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可测量指标的最低水平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超过70%, 而目前我国是4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2007年度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显示, 目前发达国家和转型国家是73%, 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2%) ;义务教育完成率在97%左右, 目前我国超过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85% (欧盟提出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完成率至少达到85%) , 我国目前是60%;中小学教师平均受高等教育年限在3.5年左右, 而目前我国大体在2.5年左右;小学平均班级规模小于30人, 目前我国30%的班级在45人以上。可见,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任务还十分艰巨。当然, 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还不仅仅限于这些指标, 还有一些不可测量的指标, 比如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 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些反映人文发展水平的指标更能反映教育现代化的本质, 应该成为这次纲要规划的重点。

需要说明, “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在现代化程度上还有所不同。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 到本世纪中叶, 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这表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是达到世界中等国家发展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 , 而初步实现现代化则是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基本发展水平 (底限发展水平) , 也就是刚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基本门槛。

三、规划纲要应充分估计人口变化带来的新问题

未来十几年人口因素的变化, 是任何一项规划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对教育而言, 人口变化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 从全国总体情况看, 学龄人口呈现略有下降的趋势。据测算, 到2020年, 小学学龄人口将减少680万左右, 减少量占目前在校生的6.3%;初中学龄人口将减少2400万左右, 减少量占目前在校生的40%;高中阶段学龄人口将减少2000万左右, 减少量占目前高中阶段在校生的50%。学龄人口的变化给教育发展带来新机遇。一方面, 受教育人口的减少缓解了教育财政压力, 有利于巩固“普九”成果, 并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另一方面, 有利于实行小班化教学, 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非常有利。需要强调的是, 未来十几年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时期, 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5%, 因此特别要注意一些地方打着生源不足和规划城镇布局的旗号, 借机削减各级各类学校规模, 从而造成教育资产的流失。事实上, 随着人口政策的调整和人口峰值的波动, 学龄人口还会出现回调, 2010年之后小学学龄人口回升问题首先出现。因此, 在规划纲要制定中, 应对学龄人口变化引起的相关问题予以格外关注。

二是, 从学龄人口构成看, 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将对城市教育带来很大压力。与全国学龄人口总体下降情况有所不同, 一些城市由于流动人口集聚带来学龄人口增加的问题。据有关统计, 2010年义务教育学龄段的务工农民子女可能达到1600万左右, 其中跨省流动的约600多万。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行, 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仍会有较大幅度增加。目前, 北京流动人口子女有40万, 其中小学在校生中流动人口子女占40%;上海有38万, 占城市在校学龄人口的30%以上;天津有近14万, 占城市在校学龄人口的16%;重庆有20万 (部分属于本市进城农民工子女) , 占城市在校学龄人口9.2%。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多集中城郊结合部, 有的区县非户籍学生占在校学生的60%以上, 再加上这些地区面临小学入学和人口出生的小高峰, 造成校舍和师资的高度紧张, 也给当地教育财政带来很大压力。此外, 由于流动人口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盲目性, 给教育规划和资源配置造成一定困难。

鉴于非户籍学生入学涉及受教育权和教育公平这一根本性问题, 建议新的纲要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 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 另一方面也应切实考虑流入地在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方面的实际能力, 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以转移支付或者购买教育券形式, 对流入地给予适当比例的补贴, 分担这些地方在财政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困难。同时, 适度超前规划义务教育后非户籍适龄学生的教育途径, 防止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和不安定因素。

三是,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和老龄人口的增加, 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将由理念层面进入到实践操作层面。预计到2020年, 我国人口将达到14.6亿左右, 其中25岁至64岁劳动力人口增加近1亿, 达到8.25亿左右, 继续教育的任务非常艰巨。此外, 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 , 2006年的人口抽样显示, 全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已经上升到9.2%, 在一些中心城市老龄人口比例更高, 北京达到11.2%, 天津是10.6%, 上海则达到14.4%。由于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 老龄人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而目前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如果说过去几年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 是以素质教育为主题, 落实“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任务, 那么未来十几年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完善终身教育”, 形成“一个主题”、“四大任务”, 从而将伴随一生的终身教育真正付诸实践。建议这次纲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1) 理顺管理体制。目前对终身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体制, 宣传部门、文明办和教育、劳动等部门似乎都在管, 但由于责任不甚明确, 使得这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 建议尽快明确体制和相关部门责任。 (2) 明晰体系构成。根据国内外经验, 该体系建设应立足以国民教育体系为依托, 以企事业单位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点, 以在职学习提高为主体, 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形成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衔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有组织教育与自主学习相互补充的发展格局。 (3) 落实保障机制。一方面要梳理并切实落实已有的政策 (比如, 地方政府人均1元钱用于社区教育;企业要拿出一定经费专门用于人员培训等) , 另一方面要把终身教育体系设施建设、人员配备、运行经费等, 切实纳入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范围。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6年)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2007年) [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上一篇:西方万圣节创意祝福语下一篇:我能照顾我自己小学五年级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