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2024-04-22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精选6篇)

篇1: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MBA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91年至1996年,试办阶段,各个高校单独进行入学考试。

第二阶段:1997年至2000年。试办阶段,MBA开始实行全国联考。

第三阶段:2000年至2004年。结束试办,MBA招生院校达89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由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正逐渐向工业化迈进。最早由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蓬勃发展中产生的“老板”正悄悄的在向“企业家”转变。

也许人们还不曾想到“企业家”和“老板”的区别是什么,也许还有更多的人认为两者并没有区别。但给人的感觉是老板更带一些历史色彩、个人色彩、权威色彩和有钱色彩。而企业家则更多些现代的色彩,干大事业的色彩,与国际接轨的色彩。最起码在规模上,企业家一般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群体。老板一般是自己一个人摸趴滚打闯出来的天下,而企业家给我的印象更多的来自高等学府的培养。现代工商管理教育就是培养企业家的摇篮。中国的MBA将会像哈佛大学辉煌的1947、1974届一样,在未来数十年内将中国的企业做向全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国的MBA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1年至1996年。这个阶段主要是各个MBA试办院校自主招生,其特点是规模小,社会知名度低,基本不为社会所认可。第一批试点院校是:

1、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4、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5、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6、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7、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8、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9、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1993年,我国又批准了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国际管理学院为代表的17所院校作为MBA试点院校。至此,我国MBA试点院校达26所,招生人数从最初的几十人扩大到上千人,并逐渐在社会上产生了影响。

开始试办之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就在《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专业学位的一种,其特点是:

第一、工商管理硕士是务实型的管理人才,招生来源主要是在企业或其它主管部门工作过几年、有实践经验的现职人员,课程内容密切结合实际,加强实践环节,采用培养过程与企业密切联系或与企业联合培养、毕业后回到企业中去的培养模式。这与主要从应届毕业本科生中招收缺乏实践经验的人才完全不同; 第二、工商管理硕士兵既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求广博而全面的知识,结合企业管理的各种职能(如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事管理、决策管理、经营战略等)学习多门课程,形成广博知识与较强能力的综合水平。这与理论研究型人才明显不同;

第三、工商管理硕士要有战略眼光,有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能联系群众,有组织指挥生产的应变、判断、决策的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强调能力的培养训练;

第四、工商管理硕士可以招收有各种专业背景并有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便于培养综合全面的复合型人才。经过研究生阶段系统、科学的培养教育,使他们毕业后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中、高级职务所担负的工作。

我国最初培养的MBA严格来讲应该是在职MBA,大多数学生是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的。再加上中国MBA的培养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人们对其了解甚少,在教材、师资、教学管理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基本上是在原有研究生培养制度上再稍加借鉴国外MBA培养制度改进而成。入学方式也是由各个试办院校自行招生,标准很不一样。

第二阶段:1997年至2000年。MBA开始实行全国联考,全国招生人数迅速上升,试点院校达到52所,并在全国掀起攻读MBA的浪潮。

MBA经过六年的单独招生,虽说成绩卓著,但由于各个高校标准的不一,从而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因此,经过审慎的调查研究,国务院学位办决定从1997年开始,实行MBA全国联考,简称GRK考试,这对于中国MBA的发展来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的MBA教育从此踏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中国企业也开始真正关注和逐渐了解MBA。

第三阶段:2000年至2004年。2000年,全国MBA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全国的52所MBA试点院校进行了评估,并宣布中国MBA教育结束试点阶段,开始正式培养MBA。至今,我国MBA培养院校已增至89所,每年的录取人数近万人。而且MBA的攻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批准了30所院校可以招收EMBA,也就是高级管理人员在职攻读MBA学位,这种MBA不用参加入学考试,主要以面试为主,这一点上有点像佛大学1947年招收MBA方式,而且实践证明,中国的EMBA群体是一群有着优秀管理潜能的管理者。十余年来,我国MBA教育事业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MBA培养试点院校从1991年的9所扩大到现在的89所在地,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覆盖了20个部、委系统。1991年,全国首批招收的MBA学生仅86人。从1997年实行全国联考(GRK)以来,招生人数逐年增加,1997年招收2000多人;1998年招收6000多人;1999年招收8000多人;2000年MBA招收10000人;2001年全国招收12000人左右,报考人数达38000人;2002年全国MBA招生院校增加到64所,招生人数达到15000人,报考人数为52000余人;预计2003年招生人数将达到20000人,报考人数将超过80000人。到2004年6月,全国累计招收MBA学生将达到88000余人,在校MBA总数达到53563人。截止到2003年7月,我国MBA总数已经超过3.5万人。

开展MBA教育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动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从总体上看,我国MBA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发展是健康、有序的,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各方面改革事业的要求,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MBA教育在我国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朱镕基总理在1994年祝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成立十周年的贺信中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而又了解中国企业实情的经济管理人才”。1996年,朱镕基同志又在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的成立会上呼吁“管理教育,兴国之道”,并明确指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出,没有轻巧的道路可走,只有老老实实地研究改善经营管理,建立一套现代企业制度才行”。MBA教育正是培养这类经济管理人才、提高我国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管理和管理教育是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制度、文化密切相关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事例提炼,自成一家”是我国管理教育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方法的重要指导思想。有鉴于此,我国的MBA教育不仅借鉴吸收了发达国家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长处,更重要的是结合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当然,我国目前的MBA教育仍然存在有不少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个:

首先是管理教育研究生层次比例偏小。从现在各MBA培养院校内部情况看不起,多数学校管理类本科生招生人数过多,不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层次。

其次是先进教育方式和“软”课程缺乏。与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学院相比,中国多数MBA培养院校在MBA

教育方式上尚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存在首传授知识多,启发智慧少;课堂教学多,课外环节少;研究学术多,分享经验少;理论分析多,联系实际少;继承引进多,开拓创新少;关注教学多,提供服务少等现象。案例教学虽已经普遍开展,但多数学校案例教学比重偏小,适用的教学案例资源不足。在教学内容上,许多院校比较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和职能管理课程,而对培训MBA学生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所需的“软”课程和整合性课程开发不够。

第三是师资力量不足。师资力量不足仍是制约中国MBA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全国而言,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同时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熟悉MBA教学特点,熟练掌握MBA教学方法的高水平教师仍然缺乏。第四是国际商务沟通能力较差:由于受教学设施、师资、教材等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中国MBA学生在国际商务沟通能力方面与国外MBA有较大差距。多数学校的MBA外语教学仍沿用公共外语教学的教材与教学方法,没有突出MBA教育特色。MBA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一些试点院校在管理体制上没有完全理顺,难以在MBA教育中发挥整个学校或学科群的优势,管理中存在着某些漏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MBA培养质量。一些未获得MBA学位授权的学校或单位滥用MBA名义办各种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班,国外或境外办学单位未经批准擅自招收 MBA学生等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MBA教育秩序,影响了我国MBA教育的声誉。

第五是MBA培养体制方面。按照现行的MBA“委托培养”体制,名义上是学校受用人单位委托培养MBA,学生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实际上随着中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这种方式基本上已名存实亡,相当大比例的MBA学生是假委托培养协议,学校在为MBA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时就有法律障碍。另外,许多MBA培养院校在MBA教育中缺乏服务意识,多数学校缺乏系统而科学的就业指导工作。

但总的来说,我国的MBA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各方面条件也在逐步完善。根据国外MBA教育发展的经验,我国开展MBA教育,既不是现有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简单移植,也不是国外MBA培养模式的机械模仿,而是根据国情,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MBA培养之路。同时,我们不能忽视MBA精神中的共性,即勤奋、智慧、自信。因为,正是这些精神才使MBA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的MBA教育,必须以培养和造就勤奋、智慧、自信和能力卓越的工商企业职业经理人为目标。我国企业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阶层的形成,事关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昌盛。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即将面临全球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中国的企业要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就必须培养出强大的职业经理队伍,因为没有优秀的企业家,就不可能有优秀的企业。可以说,中国的MBA教育大有可为。MBA的魅力与其所倡导的精神有直接关系。最早开办MBA教育的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的MBA精神的核心,就是崇尚竞争和奋斗、强调勤奋和努力、注重智慧、毅力、能力和自信。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MBA精神,使哈佛商学院人才辈出,所培养的MBA毕业生的市场竞争中表现非凡。可以预言,中国的MBA也必将会在时代的呼唤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振兴的中坚力量。

篇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让中国百姓心里感动、切身感受的话,正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写照。

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困难群体的30年。

1977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在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倡导下,因“文化大革命”一度中止的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得以恢复。当年,全国570万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进考场,他们的命运由此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人沉积多年的求知热情如火山喷发,中国社会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改革开放的春潮,为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28亿,录取人数约5386万,其中,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至2008年的录取人数约4010万,10年间录取人数占改革开放30年来录取总数的75%。

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起,经过10多年奋斗,中国终于在2000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2007年,普通高中在校生、幼儿园(含学前班)在园学生数量、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30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共为国家输送了1亿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驶入快车道。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总量突破80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分别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30年来,各级各类教育的飞速发展,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各种急需的人才,提升了我国国民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教育公平的理念传遍神州大地

2003年开始,“远程教育”这项重大工程覆盖了中西部36万所农村中小学,丰富了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2004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正式启动。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建设8300多所寄宿制学校,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解决学生“留得住”的问题。

2006年9月1日,修订后颁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一年,西部农村首先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

革。2007年春天,这项改革推行到全国农村;同年秋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免交学杂费的同时,还免收教科书费,1.5亿学生因此受益。2006年至2010年,国家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

2007年,国家实行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对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一、二年级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连续2年的资助。三年级学生可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获得一定报酬。近1200万名在校学生因此获益。

同年,国家实施以奖、免、贷、助、补等全方位的新的学生资助政策。每年500亿元的各级财政资金覆盖全国1800多所高校的400万大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600万学生„„

30年来,一项项不断推进、力度空前的助学政策,既得益于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成果,又体现了改革成果为人民共享的和谐社会理念。亿万学子在感受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同时,更增添了投身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的热情和决心。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加速着教育事业自身的调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需要创新的教育,适应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继1999年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后,于2001年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截至目前,全国所有小学和初中学生已全部使用新课程。21个省份在开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学生多元发展的机会,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随着这项改革的推进,曾经的“满堂灌”、题海战术和教师不容置疑的授课方式已逐渐淡出,对学生的评价也从过去单纯的成绩冒尖向兴趣广泛转变,学校也开始根据自身特色进行课程设置。

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力度的重大举措,使一直受到歧视的职业教育开始拥有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平起平坐”的地位。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正在形成,“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的图景日渐清晰。

面对质量下滑、债务沉重等扩招带来的新问题,高等教育积极统筹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把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十一五”以来的3年里,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总体保持相对稳定,招生计划增幅控制在5%以内。本科教学评估、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多项举措的推进,使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内涵,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中国教育拥有国际化的水平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中国的留学工作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1978年到2007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21.2万人,出国留学规模由1978年的860人发展到2007年的14.45万人,30年扩大168倍。中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97万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0年来,中国已累计接收来华国际学生123万人次。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33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协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有1034个。

30年来,教育逐渐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汉语国际推广取得新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到3000万人。全球已启动孔子学院(含孔子课堂)262所,分布在77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已有46个国家设立汉语水平考试考点„„

教育的开放,历史性地放大了中国人视野,也向外界释放出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信号。透过教育这个窗口,中国人正在向世界展示好学、善学的精神风貌。

改革开放的远景,期待教育事业迈出新的步伐

近年来,为了解决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国家财政每年用于义务教育的投入达数百亿元,并逐年增加。各地通过教师交流、对口支援等方式,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中国在2007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后又于今年秋季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

抓住“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核心问题,中国积极探索,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大中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实习支教等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同时,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制度,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使有志于从教的人可以安心从教,终身从教。

在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中国,教育事业起步晚、底子薄,改革与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曾在一定历史时期被人们认可的教育制度正在经历新的挑战和考验。

30年来,高考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次数以及录取手段等方面推进改革,不断顺应和满足人民在新时期对教育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巩固完善的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确保高考持续发挥着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

近年来,根源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监管体制松散的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择校乱收费明显减少,学校收费行为逐步规范。校务公开、依法办学等新理念的提出,使各级各类教育正在阳光下健康发展。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指导下,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正在迎难而上,循序破题,向着“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目标坚定迈进。

篇3: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关键词:电化教育,书刊发展史,教育技术

1 研究概述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汉内斯·阿尔文)南国农先生在第四届教育技术博士论坛上的一句话。这句话引发了很多电教学者的思考,于是他们就在思考:中国的电化教育要发展,是不是也要通过研究中国的电化教育发展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从而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此外为了对建立中国电化教育史学科、开设电化教育史课程奠定基础,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书刊发展史就显得更加重要。南先生曾说过:“我国电教要深入发展,必须狠抓教材建设,逐步建立各科现代教材体系”[1]。因此作为中国电化教育理论发展的电教书刊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她指导着我国电教的实践,见证了我国电教事业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中国电教书刊的研究,来审视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

2 研究方法和材料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通过从一些史记性的专著、杂志、网上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等方式收集了相关的专著和教材。由于电化教育学是个交叉学科,在专著和教材方面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泛。笔者就根据南国农先生对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法,将中国电教书刊的发展也分为三个阶段:(1)中国早期的电化教育阶段(1920-1949);(2)新中国初期的电化教育阶段(1949-1978);(3)新中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全面发展阶段(1978-2008)[2]。在收集的过程中由于资料的匮乏和不完整性,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些资料仍未收集在内。

2.2 研究材料(电教专著和教材)

中国的电化教育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今天经历了70年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电化教育从早期的将电影应用到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时期,经历了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论成果,笔者主要收集到了关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教育电视,幻灯、投影、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教育等相关方面的书籍。

3 数据统计及分析

3.1 中国早期的电化教育阶段(1920-1949)这一时期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早期阶段,共收集专著21本。

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专著有:(1)陈友松的《教育的电影》,该书是我国早期的电影专著,全书225页,该书介绍了电影教育的地位,世界各国的现状、教育有声电影的制造、有声教育电影机器和鉴别电影的标准及等;(2)社会教育司编的《电化教育》该书作为当时社会教育的辅导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电化教育的现状、电影和收音机件的使用和管理、电化教育实施法、国内主要教育影片目录等;(3)舒新城的《电化教育讲话》,是一本当时影响比较大的电教专论,主要介绍了电化教育的实际问题、电影教学方法和使用电影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制作电影的一些摄影艺术和技术知识。该书中作者指出了多媒体综合应用的问题和工具是为教育服务的理念,这对我国后来电化教育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时间维度上,20年代由于正处于我国电化教育的萌芽时期,因此没有专著出现;在三十年代由于我国电化教育一度活跃,不少教育工作者积极提倡电化教育,且在陶行知的带领下提倡采用幻灯和电影施教,故在这个时期就有14本出版;在四十年代由于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经济低迷及当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重视等方面影响,一度活跃的电化教育开始陷入困境[3]。因此这一时期出版专著7本,且有一本是译著。

从空间维度发现,早期的电化教育主要在以江苏为代表的沿海一带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提倡搞电教的教育工作者都聚集在此处,以及一些早期搞电化教育的学校(如金陵大学)、电化教育组织和教育电影协会等也在此地区成立,这些机构和协会以及他们所实施的电教活动,都加速了此地区的电化教育的发展。

3.2 新中国初期的电化教育阶段(1949-197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很少进行,相关的专著和教材也很少,没有多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4]。从建国后到文革前是我国电化教育的孕育阶段(初期发展阶段),虽然电化教育搞的也轰轰烈烈,但是没有或者说很少有理论成果。文革后又遭到四人帮的迫害,中国的电化教育处于停滞时期。这一阶段只有三本专著,一本是在1951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局编过一本《幻灯手册》有商务印书馆出版;另一本是由上海电视台电视教育组在1976年6月编的《电视教育讲座》一书,此外的就是1978年1月张建邦编著的《电脑教学》一书。

3.3 中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全面发展阶段(1978-至今)

3.3.1 教材收集情况简介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是我国电化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电化教育教材和专著蓬勃发展时期,通过收集共找到相关专著825本。由于电化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幻灯、投影、电视教育、广播、计算机辅助教育、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育)等几个阶段,因此我们按照此对这些专著分为:电化教育、教育技术、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远程教育五类。

3.3.2 教材的分类及分析

将教材的情况分为五大类:如表1图1所示各类教材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单位:本)。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介绍理论的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教材专著与关于电化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学设计的教材的数量相当。在理论研究方面教育技术相关教材占到了所有教材的32%;在教学实践和研究方面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占了所有教材的30%,从中可以发现,中国的电化教育在改革开放重新起步到后来的飞腾发展的过程中,电化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齐头并进。

同时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教材大部分都集中在华北和华中地带,且教材作者一般都集中在这些地区的高校。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高校对专著和教材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4 结束语

中国的电化教育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到今天,她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专著和教材的出现是电化教育学科和专业成熟的标志,形成了我国特色的电化教育专业理论体系和课程结构。通过对中国电化教育教材、专著发展史的研究,从中找到电化教育教材、专著的出版和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关系。

4.1 电化教育的发展和电化教育教材发展的关系

电化教育的发展促进电教教材和专著的出版,反过来这些理论科研成果的出版又来指导我国电化教育的实践发展。他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电化教育的这种变化发展趋势符合研究的一般规律,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在实践中进行修改总结,获得新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去指导实践,不断反复,呈现螺旋式上升,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从而促进了我国电化教育研究不断向前发展。[5]

4.2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

从对每种分类教材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每类教材在一定时期的大量出版与我国电化教育在某一领域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这些教材的出版是我国电化教育在某一阶段发展的足迹和印记。此外教材的发展也与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当一个时期经济好了,就可以购买大量的电教设施,从而加速实践研究,实践研究不断向前又激励着理论研究专著的发展。另外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也影响电化教育的发展。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了,从物理、人力等上都会给予极大的支持,这样工作在电教行业的一线人员在精神上可以更加的有劲头搞科研,也促进了教材专著的发展。

4.3 从地域上看我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教材的发展关系

从前面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电化教育教材的专著的作者分布有一定的聚集性,大部分聚集在沿海高校,这些高校也是我国电化教育专业开办的比较早,且发展的比较好的学校。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几所我国电化教育专业开办的最好的高校。这里之做一科研成果显著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史和长期在这些高校奋斗的电教前辈和专家们的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的电化教育起源年代于民众教育,发展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因此电化教育相关专著和教材也分布到各个领域。由于笔者水平和精力有限,有些教材和专著未免收集不到,此外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有些资料的出处无法一一列出,在此谨向这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主编.电化教育理论和电教试验[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12).

[2]南先生的PPT.第四届教育技术博士论坛,2008.10.18.

[3]吴在扬主编.中国电化教育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4).

[4]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70年纪念文集[M].2006,(64).

篇4: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关键词:清末民初 《教育杂志》标题 外来词 近代教育

一、引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时代。伴随着社会剧变,大量承载西方文明的汉语新词或被创造或被大量引入。如此被大量创造出来的汉语新词,在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被称为“新名词”或“译词”[1];在现代多被称为“外来词”或“外来语”。近代以来,大量外来词最先通过报刊语言译介过来,经报章媒体广泛传播,并在中国经过一段时间运用、磨合、变异和普及[2],进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并最终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教育杂志》是中国近代刊寿最长、影响巨大的专业教育刊物[3],也是传播西方教育思想、理念的重要平台。通过译介和使用大量与西方近代教育相关的外来词,《教育杂志》逐渐架构起一个与中国传统私塾教育全然不同的近代教育体系,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选取1909~1918年《教育杂志》标题为语料范围,对其中包含的外来词,以刘正埮等主编的《汉语外来词词典》[4]和岑麒祥编写的《汉语外来语词典》[5]为主要标准,并结合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统筹编纂的《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6]和马西尼编写的《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7]为重要参考,最后筛选出210个外来词语。本文通过分析归纳其音节形式、词类特点,并按照教育概念的相关类别,划分外来词的语义范畴,进而总结《教育杂志》标题外来词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的重要影响。

二、《教育杂志》标题外来词性质概述

该节主要对《教育杂志》标题所包含外来词的基本性质、来源等进行简要描述。在汉语中,外来词是指在词义与外族语中某词有源流关系或相关关系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自相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上汉化了的汉语词。[8]因此,为更好地传达语义,外来词具有打破古代汉语单音节词表义的倾向,同时又必然符合汉语词汇系统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规律。

(一)音节形式分析

通过对《教育杂志》标题外来词的音节数量进行归类统计,其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教育杂志》标题外来词音节分布情况表

音节数目2345合计

外来词

数目15841115215

所占比例73.48%19.06%5.11%2.35%100%

根据上表可知,在《教育杂志》标题的外来词中,数量最多、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双音节外来词,其次是三音节词,数量最少的是由5个音节构成的外来词,没有单音节外来词。

在古代汉语中,语句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以单音节词为主。在古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受外文翻译和口语词汇等方面的影响,汉语“双字格”的构词格局基本形成。[9]其中,外文翻译对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语词汇双音化的一个重要时期。近代以来,受社会剧变的影响,西方的思想文化大量涌入。随之而来的,是承载各种事物、观念等概念的外来词的大量引入。以双音节为主的汉语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具有重要影响。

(二)结构形式分析

在《教育杂志》标题外来词中,一部分词为表达一个完整概念的语素,即单纯词。这些语素主要是由汉语音译外语中的人名、地名而来。经过音译,大部分外语词成为双音节汉语词,其次为三音节和四音节词,极少被译为5个音节的汉语词。例如:人名有“艾迪、比奈、鲍特温、布格逊、爱利渥特”等;地名有“巴黎、柏灵、巴台比阿、伯鲁塞尔”等;国名有“丹麦、俄罗斯、德意志、比利时、菲律宾”等。具体意义归类及音节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教育杂志》标题音译词意义及音节分布表

音节数

词义类别2345合计

人名495321

地名844016

国名370010

校名21003

据表2可知,《教育杂志》标题中,人名和国名多被译为三音节词,地名多被译为双音节词。此外,只有人名有译为5个音节的情况,其余均没有。

《教育杂志》标题外来词中,还有一部分多音节词是由外来词词根和表示类别的词缀复合而成的派生词。例如:

教育:教育学 教育部 教育家

特殊:特殊教育

心理:心理学

运动:运动会 运动场

社会:社会学

伦理:伦理学

师范:师范学校

议院:参议院

上例中的词语,其外来词词根和派生词均单独出现在《教育杂志》标题中。根据《汉语外来词词典》和《汉语外来语词典》等工具书,无论是词根还是派生词,均是源于日语的借词。这一部分词语,在日语中以仿译的形式构成,传入汉语,其意义和构词特点均被汉语吸收。因此,外来词传入中国,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也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手段。

(三)词类功能分析

受标题语境的影响,标题语句的句法格式比较灵活,经常会出现语序颠倒、词语省略等现象,这些都对外来词词性的判别带来不便。故本文在对外来词词类进行划分时,主要依据外来词在标题语句中的句法功能以及标题动词后置的特点,必要时参考正文及《现代汉语词典》,力求对其词性做较为准确地把握。

通过对《教育杂志》标题中的外来词进行分析归类可知,标题中的外来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种词性,仅有一例外来词有副词用法。

1.名词性外来词

在《教育杂志》标题中,词性为名词的外来词约有170个,约占外来词总数的80%。其中,约有50个为表示人名、地名、校名的专有名词,即音译词,如表2所示。除此之外,另有120个名词,约占名词总数的70%。该部分名词大多是与教育相关的学术词汇,是《教育杂志》传播西方教育理念、思想的主要载体。例如:

2.动词性外来词

在标题这一特殊的语用环境中,有些语序可以前后颠倒而无关宏旨。这里,语用环境成为背景条件,语义关系成为决定性因素,由于它的支撑,语法格式的变换获得了较大的自由度。[10]因此,在《教育杂志》标题中经常出现动词后置的情况。此外,“之”字在连接定语和中心语时,动词能够充当中心语成分。[11]因而,根据句法位置判断一个外来词的词性是名词还是动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对外来词的词性进行判别时,在分析标题成分句法关系基础上,本文参考该词在杂志正文中的用法以及《现代汉语词典》中该词的词性。据此判断得出《教育杂志》标题中,具有动词用法的外来词约有32个,占外来词总数的15%。例如:

在上述动词性外来词中,其中一部分具有名词性用法。例如:

组织:学级组织之种类及研究(1917年9卷8期)名词

学校言语练习会之组织 (1916年8卷6期)动词

发明:电气教育法之大发明(1912年4卷10期)名词

最新发明之魄里来斯机械学玩具概说(1917年9卷7期)动词

统计:学部奏进呈编定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折(1910年2卷5期)名词

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五年留美学生统计(1916年8卷6期)动词

3.形容词性外来词

在《教育杂志》标题外来词中,形容词性外来词共有11个,分别是:

复式 公立 个别 积极 魄里来斯 私立 特别 特殊 初级 必要 初步

其中,“魄里来斯”属于音译词,音译英文“primus”,义为“初级”。因此,大部分形容词属于非谓形容词,即区别词。如“复式”“公立”“私立”“魄里来斯”“初级”“特殊”等。这些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具有区别事物的分类作用。此外,“特别”一词除形容词外,在《教育杂志》标题中还有副词用法。例如,“特别通讯”(1914年6卷1期)。

三、《教育杂志》标题外来词教育类词语分析

(一)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概况

本文所研究的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历史,可根据清朝灭亡、民国建立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清朝末期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所采取的教育改革措施;第二部分主要是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制定的教育政策。

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近代化进程。在统治危机和西方思潮的双重影响下,晚清政府于1901~1905年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清末新政”[12]。这场改革被历史学家称为慈溪太后策划的一场“喧闹表演”,然而有关教育的改革措施,却得到了切实施行。这场教育改革,与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相比,为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废除科举考试,建立现代学校以及派送学生出国。[13]随着科举制的废除,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制定了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颁布了相应的教育管理法规。同时,我国新的近代教育行政三级管理体制开始建立。中央设立了学部;各省设提学使司,原学务处改为学务公所;各县设立劝学所。虽然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一系列改革措施标志着中国近代公立教育体制的确立,使中国教育纳入了近代教育的范畴。[14]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教育界围绕新的社会需求,对清末形新而质旧的教育进行各方面的改革,使教育为新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服务。在教育方针上,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并举;在教育行政制度上,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建立并逐步完善,重视社会教育,主张各民族教育平等,并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了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在学制改革上,施行壬子癸丑学制,设立了明确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和社会教育管理体制。在这一教育历史阶段中,中国近代教育较之清末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外来词语义范畴分析

清末民初《教育杂志》以“研究教育,改良学务”为宗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为国内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语词是概念的载体,国外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需要借助外来词表达。根据词义类别的不同,可将《教育杂志》标题中的外来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近代教育管理类

(1)教育行政

教育部

(2)教育管理体制

实业 商业 职业 师范 师范学校 幼稚园 初等教育 大学 初级 魄里来斯

(3)学校管理

图书馆 协会 学会 校训 公立 私立

(4)师资管理

教师 教员

(5)学生管理

博士 学位 训令 毕业生 训育

(6)教学管理

科目 课程 教科书 讲义 温度 学期 教材 教具 教室 复习 讲习 复式

2.近代教育内容所涉及的外来词

(1)现代民主政治

编制 代表 方针 法庭 共和 公民 公报 机关 经费 军部 立宪 义务 政策 政府 自治 交战国 参议院 立宪 自由

(2)现代商品经济

财政 工业 经济 银行

(3)现代科学文明

标本 博物 博览会 催眠术 地质 电报 化学 教育 教育学 机械 科学 伦理 社会 社会学 生物学 数学 算术 体育 温度 心理学 艺术 哲学

(4)现代国民素质

传染病 低能儿 精神 能力 气质 思想 体操 卫生 运动 运动会

该部分外来词以抽象名词为主,在语义类别方面,在近现代教育管理体系的框架之下,内容涵盖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教育管理方面,既有根据年龄阶段和学习水平划分的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包括按照职业方向的不同而划分的商业教育、师范教育等不同教育类型。此外,在教育内容上,近代教育涉及现代民主政治、商品经济、科学文明,同时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国民素质。由此可见,清末民初《教育杂志》标题中的汉语外来词,不仅是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也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的私塾教育向现代教育体系过渡的物质基础。正如沈国威在《汉语的近代新词与中日词汇交流——兼论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形成》一文中所说,语词是概念的载体,其概念的引介、确立、词汇化、普及、变异、定型等历史过程的廓清不仅仅是词汇史层面上的问题,还是近代史、近代科学史、近代东西文化交流史、近代思想史等,可以说所有冠之以“近代”的史的研究都将与之发生密切的关联。[1]

(三)《教育杂志》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贡献

《教育杂志》作为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办的一份在近代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教育刊物,在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发展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3]它既是中国近代教育曲折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变革。

就语义类别中的“教育管理体制”类外来词看,《教育杂志》关注学制问题,大量介绍国外学制情况,就学制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就“教育内容”类外来词看,《教育杂志》积极配合民国时期的教育方针,其教育内容涵盖近代社会文明的各个方面,重视培养具有个体意识和较高文化素养的资产阶级公民。

此外,本文还对每个外来词在10年《教育杂志》标题中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经过统计发现,部分外来词出现频次较高,从侧面体现了该时期《教育杂志》的关注点。这些外来词分别是:“教育”(387次)、“教育部”(68次)、“师范”(32次)、“参观”(30次)、“教员”(28次)、“职业”(22次)、“实业”“教科书”“资料”(20次)、“课程”“教育家”(14次)。“教育部”是中华民国成立后所设立的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即清朝末年设立的“学部”。《教育杂志》标题中“教育部”一词的大量出现,源于其对教育法令的及时、大量刊发。“师范”一词的大量出现反映了该杂志对于教育质量、前景等的可持续性问题的关注。“参观”一词源于《教育杂志》大量刊发记者或教育名家对于国内教育现状的记录文章,体现了《教育杂志》对教育现状的经验传播与问题反馈,对于教育制度的修正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职业”和“实业”则反映了清末民初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教员”“教科书”“资料”“课程”等体现了《教育杂志》对于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的重视和把握。“教育家”一词的频繁出现源于《教育杂志》在介绍教育家的同时往往着重介绍国外著名教育家先进的教育理念。

四、结语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代,也是汉语外来词大量产生、涌入的重要历史时期,对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就《教育杂志》标题中出现的外来词性质而言,双音节词占优势;既有音译而成的单纯词,也有词根加类词缀而成的派生词;词性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名词占多数。这些外来词不仅很好地融入古代汉语向近现代汉语过渡的潮流,还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手段,为汉语发展作出贡献。

《教育杂志》标题中的外来词在形式上符合汉语近代化的发展趋势,语义上承载新的教育理念、方法。结合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史,对《教育杂志》标题中外来词的语义类别进行分析可知,《教育杂志》及时关注政府教育政策,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方法,如实反馈国内教育实际,其外来词在近现代教育管理体系的框架之下,内容涵盖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是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也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的私塾教育向现代教育体系过渡的物质基础,对于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沈国威.汉语的近代新词与中日词汇交流——兼论现代汉语词汇

体系的形成[J].南开语言学刊,2008,(1).

[2]胡全章.清末民初报章文话和白话语体的近代化[J].中州学刊,

2005,(5).

[3]王有亮.《教育杂志》与近代教育考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出版社,2012:2,11.

[4]刘正埮,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汉语外来词词典[Z].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5]岑麒祥.汉语外来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Z].上海:汉语大

词典出版社,2001.

[7][意]马西尼著.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19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

[M].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8]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8.

[9]王立.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87.

[10]尹世超.标题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1.

[11]于海燕.清末民初“之”字标题用法初探[J].景德镇学院学

报,2015,(4).

[12]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六版)[M].

计秋枫,朱庆葆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427.

[13][美]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

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375.

[14]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421.

篇5:中国股市发展历程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

1986年9月26日,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从静安证券交易柜台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的股市就此已经走了28年。

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开业,但“开业”前面加了个“试”字。挂牌企业有:深发展、深万科、深安达、深金田、沈原野。

1991年4月22日深市出现零成交,中国股市第一次政府救市,深圳市政府筹资2亿元拉动深发展托市。

1991-08-28 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在北京成立。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股市交易价格开始尝试由市场引导。仅仅3天,股票价格就一飞冲天,暴涨570%!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5月21日,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在全面放开股价的利好刺激下,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7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的文章,推出“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8月狂潮。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9月13日的1052.94点,累计涨幅215.33%。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12月16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终于扼住了涨势的咽喉。当天,沪深两市均跌满10%,大部分股票被巨大的卖单封死在跌停板上。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6月14日,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重复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各方面要坚定信心,发展股市,珍惜股市的大好局面。6月25日,两市成交量竟达830亿元,创历史纪录。随后,管理层还允许三类企业获准入市,当天大盘跳空高开,上证指数当日大涨103.52点,涨幅6.59%。

2001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2001年10月-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很快,1500点“铁底”岌岌可危。“10月22日,股市的神经越绷越紧。下午3时,周小川像唐·吉诃德一般拎长枪跨瘦马直奔国务院。晚7时周回府。晚9时,中央电视台宣布,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由五部委联合调研,由财政部主持的国有股减持办法,实行了3个月就被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了。

篇6:中国话剧发展历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植到中国的外来戏剧样式。为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被称为话剧。中国话剧大体经历了以下5个发展阶段。

新剧时期:1906年,受日本“新派”剧启示,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组织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同年,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这就是“话剧在中国的开场”。这种以对话为主要手段的舞台剧被称为新剧,后又称文明戏。以后10年间,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武汉先后出现文艺新剧场、进化团、南开新剧团、新剧同志会等一批新剧团体,演出《热血》、《共和万岁》、《社会钟》等剧目,受到民众热烈欢迎。辛亥革命失败后,新剧逐渐衰落。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欧阳予倩。

爱美剧时期: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胡适、陈独秀、傅斯年等人对新剧启发民众觉悟的力量给予特别的关注,推崇介绍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1919年胡适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他们主张的代表。同时,陈大悲、欧阳予倩等人响亮地提出“爱美剧”——非职业戏剧的口号,先后成立民众剧社、辛酉剧社、南国社等戏剧团体;《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田汉),《三个叛逆的女性》(郭沫若)、《一片爱国心》(熊佛西)、《泼妇》(欧阳予倩)、《一只马蜂》(丁西林)等一批优秀剧目诞生,为中国话剧建立了重要的文学基础。1922年留美专攻戏剧的洪深回国参加戏剧协社,针对文明戏的不良习气,从剧本、舞台纪律、导演制建立等方面大胆改革,推行男女合演,从而形成完整的话剧艺术体制。1925年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成立,为话剧人材的培养提供了一块阵地。田汉主持领导的南国艺术运动,最能体现20世纪20年代新兴话剧的精神。1924~1930年先后上演了不少反帝反封建剧目,培养了陈凝秋、陈白尘、赵铭彝、郑君里、张曙、吴作人等一批艺术骨干。1929~1931年欧阳予倩主办广东戏剧研究所,出版《戏剧》刊物,组织演出《怒吼吧,中国》等几十个剧目。欧阳予倩、洪深、田汉被公认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人。1928年洪深创意将英文Drama译为“话剧”,区别已陈腐的“新剧”,中国话剧从此定名。

左翼戏剧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9年上海艺术剧社成立,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1931年1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从此中国话剧进入以左翼戏剧运动为主的发展阶段。左翼“剧联”总盟设在上海,领导北平(今北京)、南京、广州、杭州等分盟,建立50多个左翼剧团,演出《血衣》、《乱钟》、《怒吼吧,中国》、《香稻米》、《回春

之曲》等大量进步话剧,涌现出夏衍、于伶、陈白尘、宋之的等一批新剧作家以及章泯、金山、赵丹、舒绣文等舞台艺术家。1935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成立,演出《娜拉》、《钦差大臣》、《大雷雨》、《武则天》、《太平天国》,40年代剧社演出《赛金花》等大型剧目,舞台艺术水平大大提高。1934~1937年青年剧作家曹禺的著名剧作《雷雨》、《日出》、《原野》问世;1933年中国第一个营业性剧团中国旅行剧团诞生并坚持14年之久;1932~1937年河北定县农民戏剧实验在做话剧尝试;“红色戏剧”在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革命根据地十分活跃,演出《二七惨案》、《八一南昌起义》、《我——红军》等几百个剧目,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战斗士气。1935年在南京成立国立戏剧学校,以后14年中培养学生千余名,演出独幕、多幕剧近180出,活动遍及苏、湘、鄂、川等省,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话剧开始了大普及、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1937年“七七”事变后,戏剧工作者8月7日在上海上演《保卫卢沟桥》,并迅速组成13个救亡演剧队奔赴各地宣传抗战。1937年12月31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1938年夏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领导下,汇聚武汉的进步戏剧工作者组成10个抗敌演剧队、4个抗敌宣传队、1个孩子剧团,分赴各战区,与各地自发组织的演剧组织及抗日根据地的话剧演出相结合,宣传演出遍及全国城镇乡村,形成空前大普及的壮阔局面。1938年10月第一届戏剧节上演曹禺、宋之的编剧的《全民总动员》,轰动一时,可谓这时期剧目的代表。1939年后话剧运动重心开始转入城市,中国万岁剧团、中电剧团、中央青年剧社等有影响的专业剧团在重庆成立,话剧演出剧场化。《一年间》(夏衍)、《国家至上》(老舍、宋之的)、《夜上海》(于伶)、《雾重庆》(宋之的)等一批优秀剧目诞生。1941年成立的中华剧艺社、1943年成立的中国艺术剧社带来营业演出的新特点。从1941年至1945年重庆各剧团连续演出《屈原》(郭沫若)、《北京人》(曹禺)、《天国春秋》(阳翰笙)、《法西斯细菌》(夏衍)、《戏剧春秋》(夏衍、于伶、宋之的)等剧目150余台。1944年2~4月,广西桂林举办了规模宏大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28个文艺团体演出话剧27台,是一次话剧艺术的大展览大检阅。在抗日根据地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延安青年艺术剧院、西北战地服务团和大量的文工团、怎么,给个拒绝的理由也好呀宣传队活跃在农村、部队,《流寇队长》(王震之)、《同志,你走错了路》(姚仲明等)、《李国瑞》(杜烽)等剧目,突出表现了中国话剧的战斗传统。解放战争时期,话剧活动处于低潮。《清明前后》(茅盾)、《升官图》(陈白尘)、《丽人行》(田汉)的上演是这时期的重要收获。

上一篇:可爱的金鱼作文550字下一篇:湾区永中中学2012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