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诗的翻译与传播

2024-04-14

寒山诗的翻译与传播(精选3篇)

篇1:寒山诗的翻译与传播

1、斯奈德的自然生态观和崇尚禅宗的思想

加里·斯奈德是20纪美国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之一和生态主义保护者。他的诗歌创作和生态主义观与他童年的经历密不可分。斯奈德自己写到:“我在大西洋的西北岸上的森林中长大,10岁时,父母带我到西雅图的博物馆去看山水画。我一下子就爱上了那些画,因为我认出画中的河、 山与我住的环境一样,我见到了它们如同真的山水在我眼前一样。”以“自然”的方式生活,对斯奈德来说,不只是生活在森林中,而是寻找精神上的道。当我们忘记自我时,便与万物合一了。禅宗形象中,最有名的当属寒山和拾得二人了。画中寒山手拿一个卷轴,上面什么也没有,体现出书写的佛经对于大自然这本书来说什么也不是。而拾得则手持一把扫帚,则寓意着扫走附在我们心灵上的灰尘。

2、斯奈德的思想与翻译寒山诗的联系

这些都影响着斯奈德翻译24首寒山诗。1958年斯奈德出版了这24首寒山诗,继而声名大噪。他翻译的24首寒山诗准确再现了寒山的生活与思想。最终,诗人找到了天台山这个风景奇丽,人迹罕至的深山,以寒岩为永久安身之处。斯奈德在翻译寒山诗时,他所选的诗歌均与寒岩和禅境有关。

二、加里·斯奈德的诗歌特点

1、禅宗

斯奈德将佛教教义与深层生态学密切结合,开启美国的佛教绿色化思潮,最具体地表现在他的《龟岛》与《斧柄》,这两本诗作中。斯奈德从禅宗中吸收的生态思想主要体现在非人类中心主义、无为、整体论、万物都有佛性、尊重生命、简朴这几方面(陈小红《论加里·斯奈德的禅宗生态观》)。

2、自然

罗伯特·科恩斯在他的一篇文章《Mountains and Rivers Are Us:Gary Snyder and the Nature of the Nature of Nature》中写道: “斯奈德认识到一定经历的重要性,主要是指那些荒野景色,即大西洋西北岸的山河。这些在亚洲的艺术作品中都有体现。他把在大自然中的直接经历和在画中所见都融入在了他的诗歌中。”

3、意象

斯奈德的诗歌中不用抽象的词汇,他用一系列具体的形象来描述,使人的脑海中产生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在翻译寒山诗前,斯奈德写了一篇序言但没有发表,他写到:“我的翻译方法是:第一,在语言层面上整体理解诗歌。第二,努力专注于这首诗印在我脑海中的图画,就像一个电影一样,看看它都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三,用我自己的语言写下来我之所见。第四,与原文对照看是否每行对应。由此可见,意象在斯奈德翻译的寒山诗中的重要性。”

三、加里·斯奈德翻译的24首寒山诗特点

1、口语化

寒山子流传下来的300多首诗,斯奈德选取的24首寒山诗都存在口语体。唐代的第一人称代词一般为“吾”、“余”,但是寒山却用了“我”这个十分口语的表达。所以斯奈德翻译时也较口语化,体现了美国1960年代的口语。例如24首中的第二首《重岩我卜居》中的几句:

住兹凡几年(Now I’ve lived here, how many years,),屡见春冬易(Again and again,spring and winter pass)。寄语钟鼎家(Go tell families with silverware and cars),虚名定无益(“What’ s the use of all that noise and money?”)。

可看出,最后一句“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斯奈德翻译为“Go tell families with silverware and cars,What’s the use of all that noise and money?”中“Go”、“silverware and cars”都能体现口语化并与当时美国状况接轨。除此之外,还有“Again and again”、“pass”、“how many year”也十分口语化。

2、与汉语语法贴近

赵毅衡在《诗神远游》里谈到美国当代诗的句法解体,取消冠词、系词、动词、连接词等,并以斯奈德的诗举例说:“并置、迭加与减省语法连接环节等手法结合在一起。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是,山与树叶一样,是生生不息的。但诗人不是写一个简单的比喻,而是想传达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生机。并置与割裂结合, 造成了远景近景相互变换的效果。这样的写法并没有否定正常的句法逻辑,而是压缩了句法,隐藏了逻辑。”

这些特点与汉语及其相似。汉语中没有曲折变化,几个名词便可组成一句诗。可以说斯奈德是按照中文的句法语法来翻译的,可又不是完全的直译。如第八首诗《登陟寒山道》中的几句:

登陟寒山道(Clambering up the Cold Mountain path),寒山路不穷(The Cold Mountain trail goes on and on)。苔滑非关雨(The moss is slippery,though there’s been no rain),松鸣不假风(The pine sings,but there’s no wind)。

“登”与“ climbing up”对应,寒山道即“ Cold Mountain path”。寒山路是“Cold Mountain trail”。“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中斯奈德采用断句使中英文字与字、词与词对应。

3、省去主语

在斯奈德的作品里,读者随处可见诗人用英语现在分词形式替代汉语中主语省略第一人称“I”的特点,藉此表达道教和佛教中的“无我”、“空”、“顿悟”、“不二法门”等概念;一方面,这符合中国古诗简约的词法和句法特征;另一方面,它表达了诗人一贯坚持的荒野写作观点,省略“I”而使用动名词象征着对人类控制欲的超越,将连接词减少到最低限度意味着让自然界的事物在其发生的过程中自我发出声音(谭琼琳《加里·斯奈德的“砾石成道”表意法研究》)。斯奈德在结构上、意象上和句法上制造了留白,体现了禅宗里的“空”,使读者产生无尽的联想。如第12首《出生三十年》中的诗句:

行江青草合(Walked by rivers through deep green grass),入塞红尘起( Entered cities of boiling red dust) 。 炼药空求( Tried drugs,but couldn’t make I’m mortal),读书兼咏史(Read books and wrote poems on history)。

其中,“Walked”、“Entered”、“Tried”、“Read”、 “wrote” 都省略了主语“I”,一方面是为了体现了“空”,另一方面,契合了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中心,人和自然没有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而是所有的万物都是一体的思想。

4、对比三位译作

1954年,阿瑟·韦利发表了他翻译的27首寒山诗。1958年加里·斯奈德的24首寒山诗在《常青评论》杂志上发表。1962年伯顿·沃森发表了名为《寒山:100首唐代诗人寒山子的诗》。斯奈德虽然只翻译了24首寒山诗,但是被认为经典之作,最忠实于原作。哈特曾评论这三位的翻译:“在这三类翻译中,加里·斯奈德的翻译最为简短,整体的思想很突出。他所选的寒山诗创造了一个循环。斯奈德的措辞是最有趣的。韦利的翻译偏向刻板,没有诗意。伯顿·沃森如斯奈德所说的一样,准确并带有学术气息。”霍克斯评论沃森的译文“介于斯奈德和韦利之间,比韦利的更口语化,没有斯奈德那么有荒野气息。”韦利译本选择和勾勒了诗人“由少及老”的整个人生轨迹,整本译诗感觉像是译者在讲述一位中国诗人的俗世生活和精神顿悟,从而部分地应和了西方诗歌的“叙事”传统;而斯奈德译本则着重描画诗人的隐居世界和禅意人生,除了成功唤醒“垮掉的一代”的心灵共鸣,也部分地响应了西方文学“无所畏惧地探求心灵的真实”、追求和讲究“诚”(坦诚、真诚和诚实)的文学大传统。(胡安江、胡晨飞《再论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以斯奈德翻译的第6首寒山诗《人问寒山道》为例: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月朦胧。

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I am sometimes asked the way to the Cold Mountains;There is no path that goes all the way。Even in summer the ice never melts;Far into the morning the mists gather thick。How,you may ask,did I manage to get here?My heart is not like your heart。If only your heart were like mine。You too would be living where I live now。(Waley,1954)

Men ask the way to Cold Mountain。 Cold Mountain: there's no through trail。In summer,ice doesn’t melt。The rising sun blurs in swirling fog。How did I make it?My heart’s not the same as yours。If your heart was like mine,You’d get it and be right here。(Snyder, 1958)

People ask the way to Cold Mountain。Cold Mountain?There is no road that goes through。Even in summer the ice doesn’t melt;Though the sun comes out,the fog is blinding。How can you hope to get there by aping me? Your heart and mine are not alike。 If your heart were the same as mine,Then you could journey to the very center!(Watson, 1962)

首先从篇幅看,斯奈德的译文句子短,更为口语化,显得简洁明了。他省去了名词的冠词,如“the Cold Mountain”、“the ice”省去了“the”。韦利的译文偏长,便缺少了诗歌的味道。而沃森的译文一、二、三句实在与斯奈德的译文很相近,因其在斯奈德之后几年翻译,不免让人认为是借鉴了斯奈德的译文。“日出月朦胧”这句,斯奈德凭借自身山中生活体验,把这句话翻译得惟妙惟肖,两个分词显示出动态美感,画面感极强。沃森的最后一句“the very center”显得过于正式。韦利未翻译出自己要去体验“道”,只是说来这里生活。而斯奈德的译文与原文贴近,给人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要想和我的心一样,来这里体验了才知道。

四、结语

斯奈德的自然生态观与禅宗思想是他在翻译寒山诗时游刃有余,他更能结合自己的山中居住经验与修禅体验来创新翻译寒山诗。在二战后给美国人以心灵慰藉。他所翻译的寒山诗较其他版本都显得更经典,更经久不衰。

摘要:本文通过加里·斯奈德的童年及在日本修禅的生活,解析他的诗歌特点以及他为何会选择翻译寒山的24首诗,分析他翻译24首寒山诗的特点并与其他两位诗人的翻译作对比,从而体现加里·斯奈德翻译的寒山诗其与众不同之处。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寒山诗,禅宗,自然生态观

参考文献

[1]Hawkes David.Cold Mountain:100 Poems by the Tang poet Han-shan by Burton Watson;Han-sha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962(4):596-599.

[2]Leed Jacob.Gary Snyder:An Unpublished Preface[J].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1986(1):177-180.

[3]Jame.Gary Snyder's Poetry&Ecological Science[J].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1992-02:80-83.

[4]Norton,Jody,Gary Snyder.The Importance of Nothing:Absence and Its Origins in the Poetry of Gary Snyder[J].Contemporary Literature,1987(1):41-66.

[5]胡安江,胡晨飞.再论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4):55-61.

[6]谭琼琳.加里·斯奈德的“砾石成道”表意法研究[J].外国语,2012,35(3):82-89.

[7]钟玲.寒山与美国诗歌作品,1980至2007[J].学术论坛,2008(7):61-65.

篇2:浅析翻译与传播的关系

摘要:翻译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近年来,从传播学视角进行翻译研究逐渐增多,理清翻译与传播的关系必要条件。本文从翻译的目的,翻译对传播的作用等方面阐释了翻译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翻译本质;传播学;翻译与传播关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交流速度,东西方文化前所未有的相互交流渗透。在这些国际信息的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翻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左右,他是信息交流的的桥梁和纽带。 从学科的角度看传播学与翻译学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但随着信息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传播与翻译之间的交叉也越来越明显的显露出来。本文从翻译的定义,翻译目的等方面阐述翻译与传播的关系。

一、翻译的传播本质

从传播的定义来看,传播是一个沟通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发送者,中介和接受者,从而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形成了传递和交换关系。任何信息的传递和交换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传播。翻译是通过语言的转换将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传递过程。由此可以看出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信息的传递,是一种传播,是一种涉及两种语言的,跨文化之间的传播。

传播的过程涉及四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和受传者。传播过程中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重要的三个环节:信息传达,信息接收,信息反馈。信息的传达中,传播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信息海洋中选出有关的信息内容进行传播。确定内容后按照不同的媒介特点进行信息转换成不同的符号。在翻译中,译者恰恰是根据翻译的目的选取相应的文本,将文本信息由原语符号形式转换成译入语符号形式进行传递。在信息接收环节,受传者根据符号进行“解码”,将符号转换成了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读者接收到的是译者译制的带有原语信息的译语符号,通过“解码”译语符号,接收到原语信息。译入语读者并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能动的接受。反馈,是在传播过程中,受传者接受信息后,运用代码将自己的感受、评价以及愿望和态度向传播者所做出的反应。传播者可以从其预期的受传者的反馈中,及时调节和改善传播行为,进行更有效的传播。在笔译中反馈环节短期并不明显,但长期仍可以得到相应的反馈,但在口译过程中,译者可以得到即时的反馈,能够对译文进行及时调整。可见,翻译的过程实质上是传播的过程。

二、翻译与传播的关系

(一)传播是翻译的目的

翻译是一种由目的的行为,任何一种类型的翻译都有其各自不同目的。而任何传播也都是具有目的性的,传播的目的在于协调传播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以便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翻译与传播在具有目的性的方面是一致的。

就翻译目的来讲,不同的学派对翻译目的的解释不同。早期的翻译学者们有着“二分法”的争议,是“word for word”翻译还是“sense for sense”的翻译。“word for word”翻译,目的在于达到语言形式上的对等,“sense for sense”的翻译目的在于达到意义上的对等。语言学派翻译家奈达强调翻译要再现原语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体信息,情景信息,心理信息等,使译语的接受者与原语接受者接受到同样的信息。虽然,不同学派的解释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要将原语信息(形式,意义,思想,文体,修辞,文化等)的通过转化为目的语的形式传递给译入语读者。由此可以看出,翻译的根本目的就是有效的传递信息,(而翻译主要研究如何转换才能达到有效)。

(二)翻译是传播的方法和手段

在上文中我们阐释了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跨越两种语言的特殊的传播。翻译对于传播又具有怎样的作用呢就?翻译是传播的方法和手段,尤其是在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和全球传播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进行传播和交流。无论是国际传播还是全球传播都可以理解成为一种跨文化传播。都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传播和交流。由内向外传播,把本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信息传达给其它国家。由外向内,将其他国家的重要信息传给本国人民。在这些传递的整体过程中,都离不开翻译的桥梁。例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需要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但大多数国内工程师都无法阅读外文信息,这时就使用翻译的手段,将这些先进技术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在此过程中,可以说翻译功不可没。再如,当前形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怎样才能走出去,必须依靠翻译。由此可见翻译是传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三、结论

综上所述,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翻译与传播相辅相成的,传播是翻译的目的和出发点,翻译是传播的方法手段。翻译是一门与多门学科都有交叉学科,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也是学科热点。理清翻译的传播本质和翻译与传播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从传播的角度研究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昌: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谢柯,廖雪汝.“翻译传播学”的名与实[J].上海翻译,2016(1).

篇3:寒山诗的翻译与传播

寒山诗中的一类为宣扬佛理, 教化世人的诗, 如“生前大愚痴, 不为今日悟。今日如许贫, 总是前生作。今日又不修, 来生还如故。两岸各无船, 渺渺难济渡”。忌食酒肉是汉传佛教的基本戒律, 寒山持守甚严, 他对世人杀生食肉的批判也是不遗余力的。宋林同《孝诗·仙佛之孝》中“寒山子条”说他“每见人家烹宰羊豕, 即曰煮你爷煮你娘”, 并引诗云:“锅里爷娘语, 寒山太猛生。不妨时着眼, 直是得人惊。”寒山也有许多非关佛理, 直接批判社会人生的丑恶与虚伪的, 如“富儿多鞅掌, 触事难祗承。仓米已赫赤, 不贷人斗升。转怀钩距意, 买绢先拣绫。若至临终日, 吊客有苍蝇”, 这些诗理味都远大于诗味。

之后的分析中我们会看到, 这些内容为王安石所继承, 而他诗性品格则在苏轼的拟作中得到发展。主体精神就是他实行品格的绝佳体现, 其“茅栋野人居, 门前车马疏。林幽偏聚鸟, 溪阔本藏鱼。山果携儿摘, 皋田共妇锄。家中何所有, 唯有一床书。”展现出来的是与稚子贤妇相依相伴, 自得其乐的恬淡田园生活图景。他歌咏寒岩的诗, “可笑寒山道, 而无车马踪。联溪难记曲, 叠嶂不知重。泣露千般草, 吟风一样松。此时迷径处, 形问影何从。”意境幽冷清寂, 细细品味, 又会发现这幽寂背后, 尚有一段鲜活, 温情的趣味在。

于长生, 寒山并不刻意追求, 只是通过在古坟前一次次地对抹煞存在意义的死亡的思考和描画娇艳婉娈的少女终至容颜老去来展现, “春女炫容仪, 相将南陌陲。看花愁日晚, 隐树怕风吹。年少从旁来, 白马黄金羁。何须久相弄, 儿家夫婿知。”“春女炫容仪”, 可知她是乐于相弄的, 但知红颜易逝, 于是及时行乐, 游戏少年场, 然而愈是这样, 那必然到来的期限在心中引起的焦虑便愈深。“看花愁日晚”, 年华终归易老。“隐树怕风吹”, 因担心风吹损面庞, 而躲在树后, 可越是呵护自己, 越是无法容忍旁人发觉自己的衰变, 因而从不久留于身边的少年, “儿家夫婿知”只是一个掩饰自己心中隐忧的借口而已。生既无可挽留, 炼丹求仙看来也虚妄如斯, 寒山的这种知觉在另一些诗里得到了说明“常闻汉武帝, 爰及秦始皇。俱好神仙术, 延年竟不长。金台既摧折, 沙丘遂灭亡。茂陵与骊岳, 今日草茫茫”。

寒山诗文辞通俗, 但还是有很多出语凝练, 语言流转、用典繁复的诗。从文体分布来看, 五古占大头, 其中有源自于汉魏五古的, 也有来自于佛教偈颂的。如“驱马度荒城, 荒城动客情。高低旧雉堞, 大小起坟茔。自振孤蓬影, 长凝拱木声。所嗟皆仙骨, 仙史更无名。”可以看到与古诗十九首有些相似;“迥耸霄汉外, 云里路岹峣。瀑布千丈流, 如铺路一条。下有栖心窟, 横安顶命桥。雄雄镇世界, 天台名独超。”又仿佛郭璞再临;“琴书须自随, 禄位用何为。投辇从贤妇, 巾车有孝儿。风吹曝麦地, 水溢沃鱼池。常念鹪鹩鸟, 安身在一枝。”则颇有陶渊明的风味。这些诗坛巨匠赋予五古的古雅风格都能看到在寒山身上有所继承。另一方面, 如“有汉姓傲慢, 名贪字不廉。一身无所解, 百事被他嫌。死恶黄连苦, 生怜白密甜。吃鱼犹未止, 食肉更无厌”, 这类似于歌谣的特点又让人想见早期的偈颂, 而诸如“今日岩前坐, 坐久烟霞收。一道清溪沿, 千寻碧嶂头。白云朝影静, 明月夜光浮。身上无尘垢, 心中那更忧”, 语言典雅, 带些骈偶用典, 又会发现有诗偈的特征。

在北宋, 寒山引起了正统文学主导者的关注。王安石晚年有《拟寒山诗二十首》, 注者李璧评为“深造佛理”之作, 写给小辈的《寄吴氏女子》中他又说:“诸孙肯来游, 谁谓川无舲。姑示汝我诗, 知嘉此林垌。末有拟寒山, 觉汝耳目荧。因之授汝季, 季也亦淑灵。”可见他对此颇为重视。苏轼南贬至惠州时, 和守钦《拟寒山十颂》而作《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又有诗《和寄天选长官》:“但记寒岩翁, 论心秋月皎。黄香十年旧, 禅学参众妙。”其中“论心秋月皎”即指寒山“吾心似秋月, 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 教我如何说。”苏轼高足黄庭坚尤其喜欢寒山诗, 常常手书寒山诗。惠洪为作跋曰:“山谷论诗, 以寒山为渊明之流亚……此寒山诗也, 而山谷尝书之, 故多为林下人所得。”另外, 他的《再答并简康国兄弟四首》:“妙舌寒山一居士, 净名金粟几如来。玄关无键直须透, 不得春风花不开。”将之与维摩诘作比。

王安石《拟寒山诗》主要是对佛理的阐发:“死生如觉梦, 此理甚明白”是说生存或死亡的一切都是虚妄, 本来是空;“我若真是我, 只合长如此。若好恶不定, 应知为物使”讲真如佛性的无著不动;“独悟自根本, 不从他处起”是说佛性应自求, 无须知识之类他力;“行实尚非实, 利名岂坚牢。一朝投土窟, 魂魄散逃逃”批判执求利名者, 不明死后则一切皆空。所言大抵如此。寒山隐逸题材里餐霞饮露的得道者, 啸傲林泉的农人或是咏歌寒岩的诗僧都为汲汲于劝世的法师所代替。偏好理趣的宋诗对前代诗艺的扬弃可见一斑。

如前所述, 寒山诗迥异于近体诗, 语言风格怪怪奇奇。这种有意摆脱唐代近体诗影响的特点符合宋诗的审美趣味。宋诗大量造拗句, 押险韵, 用僻典, 背离既成的经典句法、韵律和诗歌语言, 都能在寒山诗里找到些对应。作为宋诗的杰出代表, 王安石的以上诸多诗体特征也无庸赘述。只是在寒山的诸多诗体风格中, 王安石的拟作主要以长篇五言的通俗偈颂为模仿对象, 其突出的特征便是语言的浅易, 通俗。在盛唐诗已经烂熟的那个时代, 王安石对这个边缘诗人边缘诗风的模仿是厌倦政治后亲近佛门的暗示, 也说明了他标榜新潮、彰显孤高。

通俗并不能说明作者的无知, 恰是作者博识的体现:只有博识者才能旁及于文章小道。《宋诗选注》揣度王安石的心理:用典愈冷僻愈见来头。寒山诗中事典繁复, 所用典故涉及的文献就有《诗经》、《庄子》、《古诗十九首》、《世说新语》、《列子》、陶渊明诗和大量佛经。王安石模拟对象的选择很可窥透其学者志趣。试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一诗:“茅檐常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护田”, “排闼”一用《史记》、一用《汉书》, 连典故上都据对称感, 宋诗“以才学为诗”的代表人物用事之精研, 学问之渊博可想而知。而对寒山这样的边缘诗人尚能留心, 更可见其所学之博。

王安石晚年的五绝显示了他以佛入诗更深层次的尝试, 《苕溪渔隐丛话》:“荆公小诗, 如‘南浦随花去, 回舟路已迷, 暗香无觅处, 日落画桥西。’‘染云为柳叶, 剪水作梨花, 不是春风巧, 何缘见岁华。’‘檐日阴阴转, 床风细细吹, 倏然残午梦, 何许一黄鹂。’‘蒲叶清浅水, 杏花和暖风, 地偏缘底绿, 人老为谁红。’‘爱此江边好, 留连至日斜, 眠分黄犊草, 坐占白鸥沙。’‘日净山如染, 风暄草欲薰, 梅残数点雪, 麦涨一片云。’观此数诗, 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也。”王夫之《姜斋诗话》:“有禅理者甚佳, 用禅理者甚劣。”王安石的这些小诗, 有效避免了说理味造成的诗味的丧失, 以禅悟入诗, 使诗有了一种灵动的禅意。

别于王安石之模仿通俗偈颂, 苏轼的和作更有文人味, 文体上他选择了五言八句的诗体, 押平声韵, 有些中二联对仗, 比较类似于诗偈, 但佛理已被作者的情怀融释。语言上虽然有些散文句法, 如“铁桥本无柱, 石楼岂有门”, 考其出处, 却能发现来头不小:慧能诗偈“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词汇上, 苏轼大量引入佛教术语, 与王安石拟作比较便可发现, 王安石诗中大量出现的俗语, 在苏轼笔下已经转化为凝练典雅的诗语。

思想内容上, 只有八首的苏轼和作比王安石二十首拟作更为广阔, 其一写一个世外人笑看人间争斗, 比之南柯一梦, 蜗角虚名, 乐于观照自然, 在一些日常琐事中品出禅味, 又常怀慈悲之心, 怜悯众生, 落款“我是小乘僧”, 自我嘲讽又是自我认可, 也略有些对大乘们的讽刺意味。其二则为悠游山间, 乐而忘返, 乘醉逞豪, 快语“我醉君且去”。其三则为默坐悟禅, 物我两忘。其四则是写禅悟者心魔的纠葛。其五则是讥刺世人执于文字, 忘其本真。其六、其七写本欲大济苍生, 终莫奈时运不济何, 只得忘情于山水。其八则明心性本来清净, 无著不动, 兼讽定慧禅师。

在此, 佛教的思想材料仅仅是诗的一种元素, 禅悟已经同儒家的慎独, 道家的心斋混融, 成为苏轼个人心性的呈现。其《答毕仲举二首》 (其一) 云:“佛书旧亦尝看, 但嗣塞不能通其妙, 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 若农夫之去草, 旋去旋生, 虽若无益, 然终愈于不去也。若世之君子, 所谓超然玄悟者, 仆不识也。往时陈述古好论禅, 自以为至矣, 而鄙仆所言为浅陋。仆尝语述古, 公之所谈, 譬之饮食, 龙肉也, 而仆之所学, 猪肉也。猪之与龙, 则有间矣, 然公终日说龙肉, 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不好超然玄悟的龙肉, 自甘粗浅假说以自濯, 不取深奥无用的玄思, 只将佛学作为涤荡性情, 平和心境的良药, 这才是苏轼对佛学的态度。

从这些诗中, 看苏轼以才学为诗的创作特点也很有意思。苏轼喜欢使用佛典, 如“铁桥本无柱, 石楼岂有门”戏拟慧能诗偈“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罗浮山有铁桥石楼, 所以说“本无柱”, 又二石桥, 相传有门可往, 所以叫“岂有门”, 用典而人不觉, 又不失风趣, 这就是所谓学者的幽默吧。其五“谁言穷巷士, 乃窃造化权。所见皆我有, 安居受其全。戏作一篇书, 千古发争端。儒墨起相杀, 予初本无言。”其中隐隐透出的反智色彩, 和寒山“始知书误己”颇有渊源, 而这种思想也是只有那些学养和阅历丰厚的人才能深刻洞见。

由王安石到苏轼的拟寒山诗, 我们可以看到宋诗对禅宗思想的不断吸纳、最终为我所用的过程, 王安石尚不能将禅宗义理化为诗句, 只是以类似于禅偈的形式将其陈述, 他晚年的五绝则让人仿佛看到了诗佛王维的某些作品, 可以认为是他的佛理诗到苏轼禅悟诗的一种过渡。

禅宗由祖师禅到分灯禅的演进, 又日益地走向贵族化, 形式化, 自圭峰宗密起, 便不断标榜禅教一致, 禅佛一致, 这在禅宗教外别传的教旨的同时, 无疑地也获得了士大夫的亲近, 两者终于在北宋中形成一种共生结构。

北宋中期以前, 禅宗主要活动区域在南方, 这在唐末五代尤其如此。宋初, 北方的佛教以南山律宗为主, 北方的传法禅僧并不多见, 偶尔有南僧北游, 带来一些禅宗仪范, 也往往被视为异端妖僧, 可见, 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上层中禅宗并未展示出足够影响。

改变这一局面的是宋仁宗, 魏道儒《宋代禅宗文化》明确提出宋仁宗对禅宗的重视:“宋代帝王对禅宗高度重视是从仁宗开始的”。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说道, “自祖师到中国而来, 亦未有如本朝崇重之盛遇, 仁宗皇帝, 神宗皇帝皆肯回圣心研机顾问。”这与文坛上禅学底色的渐浓是相一致的。仁宗朝以后, 像宋初三杰那样只是一味排佛, 却对佛并未有太答案了解的士大夫已不多见, 如司马光的排佛者, 本身对佛教还是有很深的了解的, 而理学家的本体论更是建构在佛学基础之上的。

考察佛教底色在宋诗中的演进, 宋初诗坛的佛教性格主要由九僧们体现, 其他诗人身上也有所反映, 但这些内容更多的是对唐代的继承, 并未能将之作为形成宋诗特色的材料, 其后的欧阳修, 梅尧臣, 苏舜钦诗中的佛教内容都比较淡薄, 开始改变这一局面, 为宋诗注入佛教血液的是王安石, 他深入了解佛教主要在晚年, 由他将禅中的诸多思想元素引入宋诗, 深刻地影响了宋诗的整体面貌。禅学由下而上浸染文化人士的过程终于在神宗朝诸文豪的诗文中见得大概。苏轼自幼习佛, 思想的包容性和天分的卓绝使他在王安石的基础上作出了更为深入的探索, 黄庭坚开创的江西诗派对宋诗佛学品性的树立是与禅宗演变为贵族化、形式化的分灯禅并行的将佛教品质注入宋诗在他手里走向完备, (江西诗派理论基石“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原出于道士, 但为禅宗习用, 已成为禅宗的基本语汇) 。同时过于形式化的追求也使他走向了末路。

参考文献

[1]崔小敬.寒山———种文化现象的探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2]小川环树.论中国诗.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

[3]王树海.诗禅证道———“贬官禅悦”和后期唐诗的“人造自然”风格.新星出版社, 2007.

[4]孙昌武.禅思与诗情.中华书局, 1997.李之亮.王荆公诗注补笺.巴蜀书社, 2002.

[5]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中华书局, 1982.

上一篇:于长城的英语作文下一篇:人老了要有平常的心态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