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英语教学论文

2024-04-18

农村英语教学论文(精选8篇)

篇1:农村英语教学论文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之我见

上云桥沙岭陂中学:胡掌珠

摘要:在这八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感触颇深:英语教师累,农村英语教师更累,虽然累了,但成绩却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在小学阶段没有上英语课,或由非专业教师上英语课,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只得从字母教起;其二,学生总是认为语文、数学是主科,因为小学上的基本上是语文、数学。其三,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科目多,又不主动学习。

关键字:培养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创造环境效率

正文: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已有八年了,在这八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感触颇深:英语教师累,农村英语教师更累,虽然累了,但成绩却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在小学阶段没有上英语课,或由非专业教师上英语课,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只得从字母教起;其二,学生总是认为语文、数学是主科,因为小学上的基本上是语文、数学。其三,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科目多,又不主动学习。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呢?下面,简单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

从初一学生刚刚接触英语时,英语老师应该用大量的事实向学生证明,学习英语并不是无用的,在家劳动并不是不需要英语。例如:现在,很多家用电器的操作说明都是英语,不学英语就没法操作。另外,读书可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越多,人越聪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习英语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我们经常看见路标上的一个字母p,你问问学生,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若不知,我们把英语学好了就明白了,举大量的实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位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快感。如:在提问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又如:在做值日报告时,应当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开始他或许只会说一句话,时间长了,他或许能说三句、四句、五句,或是更多。对于那种不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当他能开口说一个单词,这也是进步,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加以表扬。这样,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而且使他们成为“我要学习”的主体,不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时刻帮助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大家都明白,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由于智力因素,绝大部分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致。但不管是哪种因素,当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困难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满怀热情地关怀、爱护他们,决不能嫌弃排斥、挖苦讽刺,犯错后不要大声喝斥。平时,学生有点滴进步就应及时发现并加以表扬和鼓励,多在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动力。所以,教师要主动去关心他们,亲近他们,深入到他们中间去,与他们交朋友,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找到他们成绩差的原因和知识的缺漏情况后,要针对不同情况对他们进行辅导,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克服自卑感和压抑感,从思想上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同时,要认清形势,把握时机,正确引导,增强信心,给学生多讲道理,给他们多加帮助,他们一定能把英语学好。只要学生认真学习英语了,英语教学质量就一定提高。

1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能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如:教教单词、背背课文、讲讲语法,天天如此,不仅不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应该运用“精讲精练,善导自学,激发兴趣,师生和谐”的课堂教学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钻研教学大纲,认真吃透教材,不惜花时间精心设计授课计划、方法和步骤,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精讲、精练,多让学生学英语,用英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精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讲精讲透,不该讲的不要在课堂上讲,尽量避免占用课堂时间。而怎么样讲,这就关系到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备好学生,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善导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多听多说,多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增加课堂教学兴趣,完成课后预习和复习任务。

四、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知识的传授与接受,对人的成长也起决定作用。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学习英语的环境更差,大多数学生都不敢大胆地学英语、读英语,更谈不上说英语,这种环境对学习是不利的。只有改变目前的这种环境,产生学习动机,养成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才能有助于英语学习。当然,英语的新单词量不断增多,能借助教学设备来直接、快速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感更强,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各种知识。比如:能通过教学图片、挂图、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都能增加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更能挖掘他们的潜力,也能更好地加强课堂氛围,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英语这门语言学科教师要做到:老师少讲,学生多练,上课时老师不要花太多的时间讲,应该让学生多说、多思考,让学生从对话中去体会词的用法;利用早读课让全体学生大声地读单词、句子和文章,大胆用英语对话。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只要你永远关心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身体、生活等,学生也会爱你,从而爱上你教的那一科目,只要持之以恒,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所提高。

篇2:农村英语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尝试的缘由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着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看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再加之由于教材有城市化的倾向,所以有人把这一差距归结为农村小学的作文条件比城市小学差所致。

显然,这是个借口!我们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都市的现代气息,这些都为农村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们为何不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进而达到作文育人这一目的呢?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课程标准》)因此,我们应大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飞出单

一、封闭的课堂,接触自然与社会,在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我利用农村的语文教育资源,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地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二、具体的尝试

1.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鸟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夏之泳,秋之游,冬之雪。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他们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2.体验家乡飞速发展,抒振奋之情。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也令我们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惊喜振奋!——这同样是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好素材!我带着孩子参观中天工业园区、经济农作物种植区等,并通过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过去与现在的巨大差距。接着,在班上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有的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有的从门前的路说起„„同学们还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带着一颗颗童心飞向未来„„学生太兴奋了,这时提出作文的要求,就会促使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诸笔端;同时,电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家乡,促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把农村建设得更繁荣的理想。

3.体验乡情亲情,赞纯朴民风。城市里因种种因素,还较多地存在着“对门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但农村却广为流传着:“邻里好,赛金宝”,现在的农村人仍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这些都活生生地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一年一度的春节,一家团圆的中秋节,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男婚女嫁,风土人情,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而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

三、尝试后的体会

1.跳出“作文”教学作文——作文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保证。“目前,我国教学设计大多仍基于对提高教学效果、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考虑,着眼点在于教学系统本身的改进,很少将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而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的生活脱节。教学设计大多认识班级授课形式下的规划。”(《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概述》)利用农村语文教育资源,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之后,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为深刻:学生的习作之所以难以跳出假、大、空的怪圈,是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视野没有能够“跳出作文来教学作文”,死死地盯住“文字编织术”不放!丢开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目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所说:

“小学生今天做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不仅是习文,更是育人!我们的一篇作文教学时间可以是传统地两课时,也可以是一天、一周,甚至更长!我们的作文教学地点不仅是教室,也可以在室外进行,甚至可以走出校门,走进农村的大自然中进行„„

2.情感的激发——作文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有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去看一看,去做一做,然后让学生拟稿,但有些学生的习作还是干巴巴的,缺乏感情,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学生获取材料时,没有及时激发、强化学生的情感,使所获得的表象没有得以凸显、丰满,所获得的信息没有得到梳理而混乱、主次不清,更没有刻上清晰的情感之印!因而出现所写之物在眼前,却言之无物;眼前之事虽感人,却言之无情之类的似怪而不怪的现象!

篇3:农村英语教学论文

留守儿童救助是社会救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身体健康、受教育、自身发展等方面都需要社会救助。被社会遗忘或者处于救助边缘的留守儿童因缺少救助而导致悲剧频发。如2015年6月9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4名儿童是四兄妹,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2012年11月16日,5名流浪儿童在毕节市七星关区一处拆迁工地旁边的垃圾箱里生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留守儿童的问题再一次给社会敲响了警钟,救助留守儿童刻不容缓!!

《2010—2020教育纲要》中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2015年6月14日甘肃省教育厅办颁布了《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紧急通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2016年4月16日甘肃省民政厅发布《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修改意见及建议。这些文件的颁布表明国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

一、甘肃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甘肃地处西北,土地贫瘠,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随着甘肃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许多农民进城务工,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只能将子女留在农村托人照看。据统计截至2015年1月,全国有6000万留守儿童、5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这就是中国的“留守家庭”,甘肃省留守老人75万人、留守妇女135万人,农村占30%,留守儿童67.7万人,其中小学生31.4万人,初中生18.4万人,中学前儿童17.9万人,女童31.1万人,男童36.6万人。从“留守儿童”监护的情况来看,隔代监护41.1万人,亲属监护22.6万人,同辈监护2.1万人,其他监护1.1万人,自我监护0.8万人。庞大的留守群体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危及社会的安定,尤其留守儿童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极有可能会危及我国农村的未来。

甘肃省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东南各地,如天水、庆阳等地,这种情况与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有关。比如在榆中县,有近52.5%的孩子父母在外务工,在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当中,有50%属留守儿童。

二、甘肃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

(一)远离亲情,心理救助缺失

在儿童心理发展、性格形成的过程中,不管多么微小的影响都会贯穿其一生。留守儿童自幼远离父母,缺乏父母的关爱、沟通和交流,感情上没有寄托,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和帮助,极易使留守儿童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性格上、心理上的扭曲,常常表现出胆小、迟钝、少言、偏激、冷漠等的不良特点。长此以往,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据甘肃省妇联《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焦虑、强迫、偏执、孤独、抑郁和情感冷淡等心理问题,初中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二)性格叛逆,教育救助缺失

留守儿童由于疏于管教,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较差,而且代管人一般年纪都很大,只能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加上文化素质都很低,也没有办法辅导孩子学习,家庭内部没有文化氛围,导致成绩不是尽如人意。据甘肃省妇联调研统计在对兰州市的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占6%左右,成绩中等或一般的在89%以上。在天水市的调查中发现,65%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或一般,成绩非常优秀者较少。有些老师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生”,致使一些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和进取心,有的说谎打架,小偷小摸。留守儿童似乎成了“问题儿童”代名词。由于学习成绩差,导致辍学率比较高,例如正宁县全县初中辍学率为2.56%,而在留守儿童中辍学率高达5.84%。

(三)营养不良,物资救助缺失

留守儿童要么由爷爷奶奶照顾,要么托亲戚照顾,要么自己照顾自己。无论是老人还是亲戚或者是自己照顾,由于知识的欠缺、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留守儿童饱一顿、饥一顿、冷一顿、热一顿,而且主要以面食为主,很少有新鲜的瓜果蔬菜,导致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良,身体发育差。据甘肃省妇联的调查还显示,80%以上的监护人不懂得营养搭配,大多数孩子营养跟不上,生活质量差,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

(四)监护不力,医疗救助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基本属于温饱型或贫困型家庭。家庭经济的贫困常常使得留守儿童的生存和发展难以得到保障。留守儿童大多都是隔代监护,有调查表明,56.4%的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中,32.2%的儿童被隔代监护。据榆中县妇联提供的数据,榆中县留守儿童有6644人,有很多是和年迈老人或和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近年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农村医疗条件有限、老人年纪较大、医疗知识缺乏等因素导致留守儿童生病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因缺乏监管而导致留守儿童溺水、触电、车祸等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现象时常见于报端。

三、完善甘肃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的对策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本应该无忧无虑,但是留守儿童目前的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他们由于长期缺乏父母亲的关爱,变得孤僻、冷漠、自卑甚至偏激、暴躁。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让他门享有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的童年,这是摆在国家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关爱留守儿童,增强心理救助

留守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成员的广泛关注、关爱,社会、老师、父母、监护人都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救助,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老师作为和留守儿童接触最多的人应该在生活上多帮助孩子,关心他们、关爱他们,和孩子们做朋友,同时和监护人及时联系,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出现问题及时解决,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儿童教育是“暖心”教育,只有真正走进孩子心里,才能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帮助他们克服一些心理障碍,重新树立信心。同时在课程的开设上可增加一些心理课程,为留守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以课堂为主渠道,科学系统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预防为主,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二)“以先带后”,增强教育救助

学校是孩子学习活动的主场所,所以学校和老师应该承担起主要责任,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要育人,在学习上多鼓励孩子,通过采取“以先带后”、“结对帮扶”等措施,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相互介绍学习经验;为留守儿童提供文化娱乐、课外辅导等报刊、书籍,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实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老师在教育留守儿童时应多一些沟通、交流、鼓励,少一些谩骂、批评、说教、鄙视;同时应该教育孩子一些基本的礼貌礼仪,教会他们做人的基本道理;此外,甘肃省应该成立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救助资金,帮助留守儿童圆梦;还可以呼吁社会各界和慈善机构捐款;高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期对留守儿童进行课外辅导,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分担、分享活动,使其在假期有人看、有人管、有学上、不孤单,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三)加强营养,增加物资救助

加强留守儿童营养,促进孩子体力、智力的健康发育是监护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监护人必须保障孩子的一日三餐,父母应该在经济上尽最大支持,保证孩子可以有新鲜的瓜果蔬菜;此外,甘肃省、社会团体以及慈善机构可以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些物资帮助如免费的早餐、每天一个新鲜水果、每天都能喝到牛奶等等促进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体育活动,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体力和智力的发育。

(四)加强监护,增强医疗救助

孩子的健康安全是天大的事,孩子发生了危险足以摧毁一个家庭。所以保护留守儿童的健康安全是关系到一个家庭存亡的重要事情。对于监护人来讲要时刻提高警惕,保证孩子的健康;甘肃省应该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增加公共医疗,同时还应该提供公平的医疗资源,保证农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医疗资源。

四、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

在全国大力开展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是其重要的内容。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解决不好会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如何救助留守儿童使我们始终需要考虑和解决的大问题。

(一)精准扶贫,减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出现,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贫困,所以要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就要消除贫困,这也是党和国家一直追求的目标。甘肃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人口众多、土地贫瘠、农作物价格低廉、物价上涨、开支增加,农民通过土地的收入已远远不能满足开支需要,只能外出打工,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因此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要真正杜绝留守儿童的出现就要增加农民收入,精准扶贫,彻底摸清贫困户的数量和造成贫困的原因以及贫困的程度,将扶贫资金发放给真正贫困的人,坚决杜绝通过“走关系,拉亲戚”等方式获得扶贫资金。此外政府也可以在农村开发一些旅游景点或者建立一些企业,这样农民亦工亦农,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可以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生活环境。

(二)互联网+联村联户,减少留守儿童

联村联户是甘肃省开展的具有甘肃特色的扶贫新模式,“联村联户是形式、为民富民是目的”。联村联户和精准扶贫同气连枝、相辅相成,在消除甘肃贫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村联户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可通过互联网将贫困户种植的农作物进行宣传,呼吁人们购买,这样农民在自家门口就可以赚到钱,收入增加,也有时间照顾子女,留守儿童的数量自然会逐渐减少。

(三)精准扶贫,加强环境救助

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除了要促农增收,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还要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监管极容易误入歧途。治病先治心,留守儿童是农村新兴的生力军,要想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要真正体现精准扶贫的精髓“精”和“准”就要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也要进行救助,让扶贫工作起到一世而不是一时的作用。

关注、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会救助是国家的责任,政府在留守儿童社会救助方面应发挥关键性、主导性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留守儿童的问题一直未被重视,导致很多惨剧发生。今后如何营造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心理,让他们快乐的成长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但愿留守不再有“殇”。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农村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学校,还牵涉到家庭与社会,如何救助留守儿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我国受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伴随着农民转移现象的出现,我国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庞大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是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可忽视的新问题。本文从甘肃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原因,探索完善甘肃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的措施。

关键词:留守儿童,甘肃,农村

参考文献

篇4:农村中学论文英语教学论文

关键词:语音教学;写作教学;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58-01

我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一直以来较差。加上现在又是课改阶段,如何稳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主要原因如下:其一,在小学阶段没有上英语课,或由非专业教师上英语课,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只得从字母教起;其二,学生总是认为语文、数学是主科,因为小学上的基本上是语文、数学。其三,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科目多,又不主动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1、语音教学

农村中学里几乎没有外籍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更没有专门的听力、语音设备。硬件上的落后致使学生缺少了很多英语学习的辅助条件。但对农村中学英语语音教学影响更大的因素是“软环境”的不足:师资匮乏;教师自身水平不高,口语不标准,甚至很多教师仍在使用方言进行课堂教学;加之,大部分农村中学生少有机会接触到英语,却少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2、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强,内容或话题往往由教师决定,较少关注情感因素对学生写作的促进作用,以致无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写作前与学生讨论题目相关的信息,语言知识,框架等不够充分,教师的语篇题材意识不强,未能采用“过程式写作教学”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和分析。大多限于“布置任务——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点评”这一单调形式,未能使用多种活动和练习形式来组织写作教学,没有有机结合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以致学生无法创造性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书面表达。安排写作训练的量和度不够,未能使学生养成以写作来书面交际的习惯。

3、传统教学方法

观察我们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受“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影响,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仍很普遍。这应该说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依据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刺激反应,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外部刺激作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内在的心理反应,其根源就在于忽视了学生的极具潜力的主体作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位置,这种状况既阻碍英语教学的开展,更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解决办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教师在加强学法指导的同时,还要注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能否顺利发展下去的前提之一。在外语学习环境较差的中国,学生要想追求自我发展,把英语学习卓有成效地进行下去,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再强也很难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英语教师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教会学生掌握英语的同时,还要培养出学生的“爱学英语”的兴趣和乐趣。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英语教师的思想素质、英语水平素质、英语教学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特别是英语水平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外语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备一桶水。外语教师要熟练地掌握教材,驾驶教材,超越教材,不仅要掌握所授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而且对这门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社会功能以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等等都要有较多的了解和相当的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要运用其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技能、技巧,最大限度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外语,使其学会如何学习英语,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3、时俱进,面向全体,培优补差,争取大面积提高

众所周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由于智力因素,绝大部分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所致。不管是哪种因素,在学生学习上存在着困难,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满怀热情地关怀爱护他们,决不能嫌弃排斥。我们的常言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我们要主动去关心他们,去亲近他们,深入到他们中间去,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在我教初二时,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我:老师,我不想出国,我不想与外国人交朋友,我为何要学习英语?我为何要听你说英语?所以,我对英语课很不感兴趣,无心学习,上课总是经常睡觉,平时很少完成作业。考试当然就没有及格过。当时我就在课堂上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有与外国人交朋友才学习英语吗?试问:在中国能有多少人能出国?中国人学习英语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是为了学习国外优秀先进的技术,是为了更好地为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特别是当今时代,我们年轻人更要学习英语。就算你没有机会出国,可外国人有机会来中国,也许就在你的家乡建厂,你就有机会与外国人交谈或做生意。

4、优化组合多媒体,拓宽学生视野,创设口语交际情景

多媒体能通过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农村学生不熟悉的信息化、时尚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为学生学习语言创设真实情景,使学生在活动中有话可说。

篇5:农村英语教学论文

农村美术教学论文 农村美术教学的去向 和城市孩子相比而言,农村的孩子们接受美术课学习的机会少了些。因此,农村孩子十分珍惜每周一节且来之不易的美术课。在农村多年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孩子们的心情我颇有体会,每当 他们从课文中学到一点新东西,就想以自己的手法表现出来。他们有时用蜡笔涂抹课本里的插图;有时用薄纸印摹捡来的画面纸片;有时他们不满足于自己的涂抹和影印,便会悄悄的搞起自己的创作。经过一番工夫,他们的作品出笼了,得到了伙伴们的啧啧称赞。这时,他们又会把自己亲手孵出的作品羞涩地掬向美术老师,以便得到认可。因此,当学生用自己的手和思维来涂鸦自己的想法时,我们做教师的都应当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这样不仅能尊重学生们那些乱七八糟的作品,更重要能激发他们的创造。那么,在美术课上我们农村美术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每个学生在美术上都有闪光点,倘若我们教师不注意有时就会使之熄灭。而我们的一句不经意鼓励往往会激发他们的创作,尽情地表达他们的想法。我们要为农村孩子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要让他们与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较好的美术教育。在教学中发现有个性的作业我们应积极支持,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手工或一个构想,我们都应该鼓励。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唤醒他们潜在的审美感觉,充分地发挥他们天赋以达到他们年龄可能达到的美术成绩。

激发学生灵感点,培养学生美术热情应该这么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美术兴趣,作为一名农村的美术教师,我们应懂得尊重他们的灵感和创作欲望。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们,他们的头脑中没条条,少框框,不受什么规章和理论的约束。他们的思想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爱画什么就画什么。对于这些,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然后循循善诱,热情辅导。切忌给孩子们泼冷水或武断的否定,有时农村孩子的思维太天真,心灵太美好。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千万不能给他们可爱的构思洒上一点点污淖,而是要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创作情趣,培养他们的创作激情

篇6:农村语文教学论文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而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必须尽快改变,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为此共同努力。

【关键词】农村 小学语文 教育

对于农村小学生,语文无疑是最难学的,学生学习时常感到吃力,教者虽然在农村教了十几年的的语文,同样不知从何入手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导致了语文教学往往停滞不前。一直在不断地摸索中,我现就目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现状做一浅析,并提出我的个人改革浅见。

一、从教师的教学理念看

农村语文教师,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由于长时间住在农村,信息闭塞,教师走不出去,新的教学理念引不进来,从而导致了农村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很多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识字,就是基础知识训练,缺乏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站在课标的高度,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学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思路公式化

由于长期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很多教师的语文教学仍是按”识生字给课文分段归纳中心思想”这三步进行。认为一篇课文教学只要完成了这三步,教学任务便完成了。在整个教学中没有听说读写训练。

1.2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很多老教师有这样的心理,”课程标准教材一变再变,自己的教法一成不变”。依然以分析讲解为主要方式,段段分析,句甸讲解,老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听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量时间花费在讲解课文和提问上,不管学生是否懂,也不管提问是否有意义,老师讲完问完之后便让学生做”抄”之类的作业。干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使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脱节,没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1.3从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上看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素质和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而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上,仍把能力目标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放在第一位,把情感目标

语文的人文功能

放在第二位。语文教学仍强调”双基论”、”工具论”、”教学活动是纯认知过程论”。教师是教学目标制定者,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效果的检测者,学生知识添装的”容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为努力完成预置目标而不懈地进行”双基”训练。

二、从语文学习的评价目的上看

新课程强调语文考察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语文学习的评价上,仍强调甄别、检验、选拔的功能,轻视学生情感、态度、发展的个性;重视的是标准化的、规范化的检测训练,轻视的是学生多元的、逆向的思维创新;重视的是语文技能技巧的机械训练,轻视的是学生探究、发展的能力以及人文情怀的有效养成。

三、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3.1 读写严重脱节

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教学任务,它们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教者常未意识到两者的联系,分开进行,造成脱节的现象。我校有的教师重读轻写,学生虽能较好地吸收文化知识,但因没有经常进行练笔,所以难以将知识融合适用,大脑所记的,都是零散的东西,充其量只不过是”两脚书橱”而已。有的教师重写轻读,他们没有领悟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在阅读量不足的情况下,即使学生心中真的有想法要表达,但因没有积累丰富的词汇,没学到前人的写作方法,技巧,同样会力不从心,做不到”吾手写吾口”。

3.2教者的定向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一部书乃至一篇文章,其涉及到的内容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一篇文章其涉及到一个词语也应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教者如习惯于自己的定向思维或是遵从教学参考的意见,呆板地对学生进行诠释,便会扼杀学生创造力地发展。笔者曾看到一位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春天来到了,大地是一片()。”有一位学生填下了”希望”,结果被教师打下了鲜红的叉,原因是该生没有按课文内容填下”绿色”之类的词,我们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到,这位学生是颇有创造力的,但教师的习惯定向思维却彻底否定了他的创意。

3.3重于德育思想教育,轻于现代意识地渗透和现代思维地培养

教语文要结合课文内容教学生做人,如学习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朴素的作风,这是必要的。但应引以注意的是,学习其他的学科也同样是要学习做人的道理。语文教学无必独揽做人的大权,其更重要的教学任务是经结合学科的特点,传给学生文学常识、语法基础、写作技巧,并渗透现代的生活常识、时代的危机意识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

而目前,大多语文教师都对德育思想过分注重,尤为突出的地方是表现在作文教学中,如写老师,教者则要求学生写”老师带病上课、””忘我工作”,写英雄则必须”舍己救人”……并以此为标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水准。虽然这样进行教学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其严重的负面效果也是不难想象的。试问,当学生真正地融八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之时,发现生活并不是处处如他们所读所写的那般美好时,他们将如何适应呢?

3.4教师在教学范文时过于重视局部分析,忽视了引导学生去整体领悟作品

对文章局部的分析是必要的,特别是文章中叙写精美之处,教者有意将其”凸”化,有助于学生学习作家的写作技巧、体会作家的精神意境。但过细地将文章支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却会看得头昏目眩,不能从整体上去感知文章的内涵,这样是弊大于利的。

四、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育状况,首先应提高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大力倡导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尤其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激活思维,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推向深入。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语文教育,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低年级语文谁都能教”的偏见,让农村小学的语文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把欢乐和美的感受还给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确实拥有接受语文教育的权利。同时,教育行政领导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放在全局战略的高度即提高全民素质,让老师在不丢威严的情况下,是长辈,是好朋友,是学习的伙伴,使语文课真正在农村小学教学过程中起到挑起大梁的作用。

篇7: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文/刘媛媛

摘 要:小学英语课从无到有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更好与国际发展接轨的必然要求。在农村学校有限的条件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通过听、说、唱、玩、演等方式,着重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成初级语感、语音、语调,培养其简单英语语言交际的能力,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兴趣;氛围;语言实践;创新归纳

小学英语作为一门比较新的课程,在农村教学中一直都没能被重视起来,其一是农村英语师资相对紧缺,其二是英语教学缺乏语言环境。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大家一直在研究怎样上好英语课。大中城市有的是全封闭英语教学,学生在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由外国人全英语教学,生活全用英语;有的是在多媒体上播放英语故事、对话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听力和模仿能力;再不济的城区学校也能满足像配备专职教师和安排比较科学的课时量等条件。但相对于城市和城区的农村学校来说,这些都是难以实现的。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实现了“班班通”,配备了“点读机”,但由于缺乏专职教师以及学校和家长的不够重视等,使农村的英语教学困难重重。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想让农村的孩子们把英语学好,教师就不得不更加用心了。经过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并借鉴其他课程教学理论,结合英语学科特点,我渐渐摸索和总结出几种方法:

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尽量能反映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所学的内容能应用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如book,pencil,rubber等学习用品是他们平常学习中最常用到的,而像apple,pear,orange等水果或My family,My mother,My father等又都是如实反映他们的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学生在学过这些英语以后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强了理解。

二、在趣味情境中学口语,增强记忆力,加强口语训练

小学生的注意和记忆的指向往往受兴趣影响,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增强口语训练的趣味性,在趣味学习与训练中增强记忆力。比如,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对话内容设计有趣的呈现情境,激发学生急于学习、模仿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仿读、跟读甚至表演,使学生在想学、爱学的心理状态下学口语。在多种形式的操练中,巩固英语口语,增强记忆力。之后还可以进行一些内容相近的大量口头训练,促使学生提高听说能力。

三、重视语言实践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就明确指出“此次英语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归结起来就是“能力”和“实践”,能力来自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戴头饰分角色表演、小组练习等,教学方法多样,让学生在运用中增长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创造和归纳,拓展学习渠道

由于农村孩子受经济条件和地域条件的约束,孩子们没有太多的钱来支付更多的参考资料,所以他们对于教师这个知识来源更加依赖。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把知识进行加工、总结,把大量的.知识浓缩成精华,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容易记忆。例如,教单词,免不了涉及音标,复杂的发音让学生容易混淆记不牢固。对有一些英语基础的学生来说,我们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根据汉语声母排序来记英语辅音的音标,此外,我们可以利用多年来前辈们积累下来的顺口溜来帮助孩子们记忆,这对于一些难掌握的知识点很奏效。如,be动词的用法,就可以这样记忆: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复数全用are。

总之,事在人为。在条件欠缺的情况下只有我们教师开动脑筋,才能让学生的英语课充满欢笑和活力,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也才能努力完善自我,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师。也许除了我以上所述的方法外还有很多,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共同的努力和共同的智慧,把我们的农村英语教育事业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篇8:农村英语教学论文

1.1 生活所需导致生态破坏严重

文县人口数量超过24万, 农业人口占据了全县人口的85%以上, 一直属于国家的贫困县, 全县下属农村305个, 而贫困村就有2/3以上, 人均收入不过千元, 社会大趋势下, 电、煤早已被农村普遍的使用, 但是文县农村的农户大多却还在依靠木材、树根等解决生活所需。相关调查显示大多的文县农业人口居住于林缘处, 而为满足生活所需砍伐的林木量相当于2hm2以上的的林木量, 数额之巨大让人乍舌;还有大多数居民因为住在靠近河川的地界, 一年将近100天没有柴火烧, 在获取燃料上浪费的劳动力占据了1/3以上, 又因为燃料的稀缺, 农户只能上山开采, 伐树木、剥树皮等现象屡见不鲜, 从而造成了生态的严重破坏, 以至于水土流失等现象较为严重, 跟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违背, 还需要提到的是县里大多农村仍然采用旧式炉灶生活做饭, 不能良好的利用资源, 相应的也使得农村生活用能浪费的加剧。

1.2 沼气建设对于文县农村生活刻不容缓

现今, 虽然文县农村能源品类繁多, 但是人口始终在增多, 进而使得生活用能总量的增加, 供需的矛盾仍然是摆在文县的主要问题。还需提到的是因为林木的过度砍伐使得后续能源跟不上, 这也是加剧供需矛盾的主要层面。笔者将文县农村能源的问题归结为以下方面:首先是人口数量增多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了生活用能量的增大, 然后旧式的生活方式, 林木的大量砍伐使得能源急剧减少, 最后以上两方面的结合, 促使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 所以说沼气的建设对于文县大部分农村已势在必行。

2 文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

文县曾经几度建立沼气, 文县原有的沼气池有超过5000个, 但是大多数的沼气池建设的格式很不合理, 质量也不过关, 一直沿用至今的沼气池不超过10%。

2003年以后县里采用高质量的旋流布料式沼气池型建设技术, 首先建了200多座此样式的沼气池, 使用率100%, 大多数用户表示对此认可, 沼气可以多方面运用, 可以用来饲养肥猪, 也可以对农作物等施肥。此项目没有进入村以前村里常常出现污水随处看见, 苍蝇蚊虫到处乱飞等场面, 但是村里采用了旋流布料式沼气池以后村里的容貌焕然一新。做饭时只需要把开关打开, 再也没有烟气呛人等局面, 人畜粪便可以直接的通入池中, 再通过厌氧发酵进而使得寄生虫卵及肠道致病菌被杀死, 使得蚊蝇的数量大为减少, 使得土壤和水源干净清澈, 传染病发病率也大为改善, 使得农民生活质量得到了优化。

3 文县沼气建设所存在的阻碍

3.1 居民缺乏对沼气知识的全面了解

文县党和政府以及沼气建设人员对沼气在文县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 可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使得文县居民始终停留在很多年前沼气建设失败的阴影中, 还是不能懂得沼气建设的重要作用, 还是保持着一种怀疑态度, 大多数居民不了解沼气的用途, 即使知道也是一知半解, 更不用说了解沼气的全面利用功能, 沼气知识的普及还需有待增强。

3.2 沼气实施应用中相关人员缺乏必备技术

文县在建设沼池时需要的技工必须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技工并不是完全凭借自己的技术赢得了这个证书, 在工作中没有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从而导致沼气池不产气, 或者沼气运用过程中出现漏气等情况, 这些都会成为沼气运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3 建后服务不到位

沼池修建后的服务不到位可以归结为2个方面分别是:沼气池出现故障时往往得不到及时的管理, 建设沼池的农户没有清楚的认识到沼池可能出现问题, 也没有相应的处理能力, 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使用不当造成沼池的损坏;还有就是相应的沼池配套物资供一直缺乏, 村里没有必备的沼气服务平台, 小到一个弯头也要到县城去买, 配套环节存在不合理性。

4 针对文县农村沼气建设难提出相应措施

4.1 完善领导机制, 转化思想

沼气的建设是农村生态建设的中枢, 不单单是一种能源, 还是生态建设的有力保障, 沼气可以用来烧火做饭, 补充能源的使用, 同样的沼气能够优化环境,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以新的观念来看待沼气的建设, 党和政府应全面扶持沼池在农村的落建工作, 要把沼气的建设当做有效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好事来抓, 优化管理体制和服务系统, 安排有技术有素质的相应人员以完成沼池工作的有效实施。

4.2 积极培养沼气专业人才

人才是发展的根本, 沼气建设的全面可行需要政府的领导, 需要先进的技术, 但是最关键的还是需要人才。所以要求有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培训, 以扩展其沼气知识面更新知识, 提高素质, 进而满足沼气事业发展的需求。文县虽然在沼气建设上稍收成效, 但明显的技术人员力量薄弱, 大多数沼气及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 技术不成熟, 文县农村沼气建设想要得到根本的发展, 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技工的培训, 另外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 多进行实践锻炼, 尽可能多的为沼气建设事业培养技术骨干, 壮大技术队伍。

4.3 建立有效的建后服务机制

文县的沼气建后服务机制始终不健全, 普遍的存在建设后的管理不重视现象, 要使沼气建设长期发挥效益, 需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走物业化管理之路, 乡、村要成立沼气服务站, 全面服务于沼气农户, 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产前搞好沼气池设计、建设、安装、投料、调试、确保规划合理和沼气池的质量;产中搞好沼气池、沼气配件维修、供应和安全使用工作;产后搞好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及技术服务推广工作。

5 总结

文县农村长期以来一直未满足生活所需大量砍伐树木, 造成生态的失衡, 沼气建设已势在必行, 文章分析了文县农村在沼气建设上所存在的阻碍, 对针对这些方面归纳出以下措施:完善领导机制, 转化农村居民对于沼气建设的思想, 积极培养沼气专业人才, 促进沼气建设事业快速发展, 建立有效的建后服务机制以保证沼池使用的长效性。

参考文献

[1]吕宝仓, 姚建军.新乡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中国沼气, 2007, (5) :52.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班级工作个人总结下一篇:2010年盐池县春耕备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