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儿童剧的审美趣味认识特征研讨论文

2024-05-03

谈儿童剧的审美趣味认识特征研讨论文(精选2篇)

篇1:浅谈设计的创意思维与审美趣味

一、设计需要活跃的创意思维

在当今社会文化倍速更新的年代,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更新。然而当我们感到在这些变化中, 很少有和世界同步的快感的时候, 当看到身边这些引起变化的东西多是泊来品、当认识到我们老是在“追赶”而不是“引领”的时候, 才真正认识到我们缺少的是创新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 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 并升华为社会的主题, 而从整体上看, 创新意识赖以存在的文化基础并未形成。

一直以来, 创新思维和科技创新联系在一起。在公众心目中, 创新思维对于艺术设计, 不及对科学那么紧要。其实, 在社会生活中, 最能体现人类创造力的活动除了科学之外还有各种艺术活动, 当然也包含设计行为。如果说科学家的工作是把梦想变成现实, 那艺术家则让人产生新的梦想, 设计师就是他们之间的桥梁。就思维模式而言, 设计师更倾向于艺术家。席勒和歌德都认为艺术的创新和人类精神的进化是同步的。因此, 创新设计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仅以作品的形式存在, 更重要的存在形式是一种思维方式——活跃的创意思维。

二、设计需要积极的审美趣味

设计行为的呈现形式由个人的审美取向和审美趣味决定。审美趣味是一个人创作活动的动力之一。浓厚的兴趣, 真诚的追求, 热情的向往和饱满的精神状态, 使人们以乐观的态度、积极的情绪和美好的情感去面对创作设计的挑战。梁启超说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 他指出“审美的本能, 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用, 久而久之就麻木了……”。

似乎很难对趣味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趣味涉及到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民俗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趣味是一个美学范畴。梁启超的美学思想将趣味看作是生活的原动力。他说:“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 活动便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燃料, 发不出蒸汽来, 任凭他多大的机器, 总要停摆。”又说, “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失, 生活便成了无意义。”梁启超这里所指的趣味, 是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与向往。在心理学上, 趣味是一种心理趋向, 在这里, 趣味更多的是一种爱好、兴趣、兴致。就个体而言, 趣味的形成, 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才能产生, 这些因素包括个体的性格倾向, 气质特征, 文化程度, 社会背景, 知识结构甚至信仰崇拜、生活习惯。趣味的个性化是绝对的, 而趣味的共性是相对而言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独有的趣味爱好, 一定的文化背景有可能产生一定程度上相同的趣味标准。

审美趣味决定着设计师的设计行为, 决定了设计必须要做出选择。设计行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构思到设计的实现, 设计师始终试图找到一种最佳可能。没有一锤定音的设计, 当灵感闪现出来, 还需要不断推敲与完善。在这个动态过程中, 设计师必须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定位是否准确?传达是否清晰?是否符合消受者的审美趣味?能否激起消受者的情感联想?是否有文化内涵?在考虑的同时就是在选择, 选择适当的式样、恰当的形式、最佳的表现手法等等来满足自己的设计意图。设计是在选择中去创造, 在创造中选择, 是一种“互动”、“审美趣味决定着设计师的设计行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 设计是设计者对个人审美趣味的选择。

从社会发展的观点来看, 艺术设计受到理性、法则和社会公众需求的限制, 是“带着镣铐在跳舞”, 而不能像纯艺术那样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但是, 这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差别, 设计师的工作目标不是要复制一些千篇一律的、毫无生气的或完全技能化的东西。设计师们虽然常常为了他人的要求而克制自我的表现, 但是设计师同样有很多余地去发挥。他的作品事实上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个人的经验、个性、价值观念和个人的见解。也包括设计者自己的情感、趣味爱好以及对设计语言的理解和感受。

(二) 设计是设计师对消受大众审美趣味的选择。

当今社会处在自我表达和自我选择的时代, 这种变化为当代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人在消费的同时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双方面的满足。从设计接受者或社会公众的角度来看, 所谓满足接受者或社会公众的要求和愿望, 其中也包括满足接受者或社会公众的情感要求和审美趣味。在这一完整的设计构思中, 必须把接受者的趣味因素考虑进来。例如, 衣服的款式设计, 汽车的色彩设计, 除了要考虑功能方面的要求和环境条件的限制之外, 还必须考虑款式、色彩对接受群体来说是否能接受和喜欢。有些关系到个人生活的设计, 如商品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和私人住宅的设计, 其配色方案往往同个人的喜好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设计师对式样、形态、色彩、材质、气氛等选择, 消费者对设计师与设计作品进行选择都直接反映着他们的审美趣味, 同时审美趣味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品位和生活方式。

设计的过程始终在选择和被选择之中流转, 而选择无时不在反映着人们的趣味, 一种体现于生活、文化、消费和审美诸方面的广义上的“趣味”。设计的过程可以通过一下图表进行阐释:

从上图可以看出, 审美趣味在设计师与消受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设计师与消受者之间通过审美趣味的统一继而找到了共同语言, 从而产生了消费的可能性。

结束语

时代的发展使设计行业面临着崭新的挑战。所以, 设计师必须了解当今的文化趋势、时代特征;了解当代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了解大众的审美趣味、兴趣爱好, 既要保持个性的同时又要熟悉时尚潮流的趋势, 始终保持敏锐的感觉。这才是当代设计师应有的专业素养。

摘要:设计, 是一种人为的创造性活动, 必须以人为本。“创意思维”和“审美趣味”是人思维活动中复杂的主观因素, 它们无形的影响设计行为。设计是一个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 而选择反映了个人的审美趣味, 从这个意义上讲, 设计是创意思维的过程和审美趣味体现的过程。

关键词:设计,创意思维,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说悔》, 北京, 华文出版社, 1998, 1

[2].廖军:《视觉艺术思维》,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 1

[3].杨岚:《人类情感论》天津, 白花文艺出版社, 2002, 1

篇2:浅析儿童图书插图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儿童图书 插图 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218.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竞争变得日益激烈起来,从社会到家长都开始关注对儿童早期情感、文化、价值观的培养。伴随着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作为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儿童图书,也随之呈现出了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局面。无论是从种类上、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与以前任何一个时代相比都有了巨大的飞跃。本文从插图的创作工具和材料分析了儿童图书插图的审美特征及其价值,并探讨了儿童图书插图发展的策略,希望能为中国儿童图书插图艺术朝着一个有益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个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一 儿童图书插图概述

自从书籍诞生以来,图与书便不可分割。插图的英文单词是“Illustration”,其定义是“为解释文字的内容,增加文字的视觉感和书本艺术氛围的插图、图片、图表”。儿童书籍插图就是儿童图书和杂志中的插图。在儿童图书中,插图是视觉语言,是文字的表态媒介,它以最直观、最具体、最适合孩子们阅读习惯和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方式展现着故事的全貌,并传递着知识。在图书中,插图与文字是两个基本元素,插图将书籍中的文字内容以图解的形式进行描述,使读者更好的感受并理解其中信息。

二 中外儿童图书发展概述

印刷术让中国拥有了悠久的插图历史,但是儿童书籍插图真正出现却是在“五四”运动之后,这一时期的插图以黑白为主,其中以漫画家丰子恺和张乐平最具代表性。新中国成立后,儿童图书主要是俗称“小人书”的连环画为主题。20世纪70年代,少年儿童出版社由两家发展到二十九家。198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儿童书籍插图作为独立的美术品被美术界和社会正式承认,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理论界针对儿童书籍插图的现状提出儿童书籍插图应从本体出发,并希望摆脱片面强调其从属性和教育功能所带来的束缚,追求表现形式的创新和趣味化。20世纪90年代,受到卡通和动漫的冲击和影响,儿童书籍插图进入到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儿童书籍插图的发展受印刷技术的制约。17至18世纪的欧洲插图只是起装饰作用,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彩色印刷术的兴起,欧美书籍插图进入到了黄金时期。19世纪末,新兴的四色印刷术导致了水彩插图的繁荣。美国从20世纪初开始,出版业在当时是最主要的媒体,插图创作一直占据媒体艺术的主要位置。西方儿童书籍的历史悠久,代表作品数量众多,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于1658年出版的《世界图解》被公认为欧洲最早的带插图的儿童书籍。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复苏,欧洲儿童图书出版业也日益繁荣起来,各种图书展和儿童图书奖项的设立,为各国的插图画家提供展示的场所和交流的机会。

三 儿童图书插图的审美特征及价值

儿童读物插图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征来进行创造,如进行适当的夸张和人格化的处理,造型简洁、色彩明快,活泼有趣并富有想象力。

1 不同风格儿童图书插图的审美特征

按照插图的创作工具和材料分类,可大致把图书插图分为手绘类和数码电脑绘图两种。由于创作工具和材料的不同,插图作品给人的审美心理感受也是有所不同的。

(1)手绘类插图的感性美

手绘插图中有儿童最早期接触的彩色绘画工具如蜡笔、色粉笔、油画棒等,蜡笔可以画出丰富的色彩,水彩颜色柔和纤美,适宜表现抒情的画面。可根据书籍主题进行定位,如以优雅的风格为儿童创造一个浪漫的、充满想象力的童话世界。此外针管笔、马克笔也是手绘插图较为常用的工具,其笔锋硬朗,笔触粗细均匀,色调一致,线条自由随意,有很强的现代意识。

同时,还有具有鲜明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剪纸、撕纸、拼贴形式的插图,具有层次感和偶然性,表现力较强。例如,美国知名插画家西姆斯·塔贝克,喜欢运用多元化素材和镂空挖洞等创作手法,使画面热闹非凡。在他的作品《有一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中,西姆斯·塔贝克用不断变大的洞,展现了跳跃的视觉效果,新鲜有趣,他还用撕纸拼贴的方式融入创作中,给作品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艺术创意,每一页都会带给儿童无限的想象力和惊喜。再如,李欧·李奥尼的代表作《田鼠阿佛》也是运用剪纸拼贴的手法,造型生动自然,色彩稳重,儿童在阅读图书的同时也会对艺术创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除此之外,常见的手绘插图还有版画、喷绘等,其简洁性、朴素性和丰富性也成为了诉诸情感、沟通交流的手绘插图表现形式。手绘插图蕴含着无限人文情感气息。手绘插图是自然的、灵活的、生动的,通过绘画中的特殊技法传达韵味、渲染意境,也给画面的艺术效果带来了无穷的魅力,让儿童在阅读中感受艺术气息。

(2)数码类插图的理性美

数码类插图的美是一种规则的理性美。电脑擅长规则的、确定的、程序化的,是一种带有信息时代特征的科技美和表现现代人们生活状态的距离美。它为插图艺术家们创造了新的插图表现语言、实现了新的设计理念,并在创作空间以及艺术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从而使设计者摆脱传统手工表现方式的束缚,创造一种不同于传统手绘方式的全新的科技美感。例如,最新出版的《格林童话》中的插图就运用了电脑软件绘制,画面色彩和谐而丰富,整体又富有层次感,电脑软件能够较好地表现物体质感及环境光源,画面效果更加逼真,物体造型简洁规整,其独特的画面品质能够满足现代人简洁时尚的审美追求。

电脑等高科技辅助工具,可以表现出二维和三维的空间效果,使人耳目一新,突破了传统手绘插画的局限,使设计师得以实现无限的创意。电脑绘画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纸上画线稿,然后扫描进电脑,在电脑中用软件上色;另一种是用手写板直接在电脑上绘制。绘制软件不同,插图的效果也不一样,主要分为两种,即基于矢量的和基于栅格化的图像处理软件。插图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绘图软件创造出许多动态或静态形象的多重变异,利用色彩、形态、时空根据故事情节需要进行各种创造表现。

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插图创作有了更广阔、多元、新颖的手法。不同风格的插图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但优秀的插图都具有实用而通俗的审美趣味。插画师创作的插图就必须与儿童的普遍意识、审美趣味、情感追求相符合。

2 儿童图书插图的价值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图书插图不仅是简单地把书籍中的文字和信息进行视觉表现,还要将文字中的情感通过画面准确的传达给读者。情节在版面的编排、传达个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其中的互动性。

在图书中,插图可以承载很多文化信息,而这些文化信息能够逾越语言的阻碍直接与人产生对话。根据书籍不同的内容进行插图创作,将插图的外在表现视觉形式与文本内容或风格完美地结合,其作品将会给读者更多的阅读体验,赋予传世名作全新的艺术生命,有的儿童图书因其优秀的插图而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藏本。插图可以承载很多内在信息,插图作为文本的视觉载体,对了解读者感受文本内容起着积极的作用。图书中艺术的直观形象性对文化传播具有巨大的价值。图书中的插图通过其直观的形式、具有创造性的表现手法,在孩子们的阅读过程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知识传达于他们的心灵中,实现童心与图画之间最完美的过渡。

四 儿童图书插图的创作探索

1 插图文化特征的探索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传承。正是这些文化特征,构成了我们世界文化体系的丰富多样性。插画师加强对多样文化的认知,可以形成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对儿童图书插图风格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同时加强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就中国文化而言,插图表现形式就极其丰富和独特。各地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泥塑艺术、皮影艺术、年画艺术、染织艺术等,都可以作为儿童图书插图的表现方式。例如,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族节日风俗故事画库》丛书,就是一套精美的民间风味浓郁的图书作。其中《傣族泼水节》插图中的人物造型不受自然色彩束缚,背景虚实结合,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很好地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书籍插图是文本内容的完美诠释,在方寸之间为儿童阅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不同的艺术形式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借鉴,创作出既符合时代特点又不失民族特色的作品。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中,立足本民族文化之根本,进而发展儿童图书的插图。

2 插图表现形式创新

从儿童动画创作的基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从造型的简洁性、色彩的明快性、风格的夸张性和想象力的丰富性几个方面来入手,对儿童图书插图的表现形式进行渗入探索。

(1)造型

造型上的创新,是促进儿童图书插图进步的重要因素。在儿童图书插图的创作中,人物或动物造型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造型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夸张性、拟人化、平面性和想象性。在儿童的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和心理需求,如3岁以后的幼儿期是儿童性格的形成期,这就要求插图要有一定的想象力,但不会脱离生活沉浸在空想中,而是巧妙地把想象和生活细节融合在一起。针对儿童心理、生理和年龄特征可以在造型上的夸张性是主要特征之一,人物结构和表情特征的夸张,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那么这也要求插图创作者要熟练运用绘画技法,根据内容的不同选用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手法来塑造形象,用最简单的语言或形式去表达书籍中的故事情节或知识。其次,插图设计师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插图中的人物或者动物造型既来源于生活又能带给儿童娱乐性。最后,插图设计师要有活跃的思维,把普通生活变成有趣的游戏精神。

(2)色彩

从儿童年龄特征和心理、性别等特征来分析,儿童通常喜欢鲜明艳丽的色彩,因为这些色彩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具体到色彩在儿童插图上的运用,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运用色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0到3岁,婴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和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喜爱艳丽明快和对比明显的颜色。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创造插图作品时,应更多地使用明度高与纯度高的色彩。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创造中还要注意儿童对色彩冷暖性的感受。此外,儿童的审美趣味会伴随年龄的增长表现为由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向协调、柔和的方向转变。因而,为年龄大一些的儿童进行插图创造时色彩对比应有所调整,通过阅读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较好的视觉修养与审美能力。

(3)风格

在儿童书籍插图创作中,插图艺术家也把个人的情感和艺术风格作为主要的创作动机,因而其作品不仅是对文字内容的说明和装饰,还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培养儿童的审美和感受能力。无论是写实、抽象、超现实、装饰、卡通或者其它插图表现风格,都需要插图创作者经过长期的积累慢慢演化出来,在他们拥有自己风格之前,更是需要磨练出非常扎实的美术功底。现代儿童图书插图的意义不仅是附属于书籍和文字,而是主动地、独立的,以个性化的方式展现其内在的魅力。由此可见,插图不只是对文本内容的图解,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也应展现出创作者的艺术审美追求和风格独特的感染力。

一本优秀的图书插图创作,不仅需要较好的文本内容和插图作品,它同样需要插图创作者对儿童心理进行深入了解与理性分析,以及对文本的透彻解读、细致认真的创作态度、丰富的想象力、乐观的心态、超常的艺术感受力,还有精湛的技术表现技巧。

参考文献:

[1] 陈敏:《儿童书籍插图》,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李全华、李莉、朱良:《儿童读物插图艺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孙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 康长运:《幼儿图书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 [日]松居直,郭雯霞、徐小洁译:《我的图画书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上一篇:站桩五年的一点心得体会下一篇:龙洲九年制学校组织开展书信大赛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