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插图设计的趣味性表达

2022-09-11

一、趣味性的儿童阅读心理发展的基础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0 ~ 2 岁) 、前运算阶段 (2 ~ 6 岁或7 岁) 、具体运算阶段 (6岁或7 岁~ 11 岁或12 岁) 和形式运算阶段 (11岁或12 岁~ 14 岁或15 岁) 。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 通过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外在的刺激, 使儿童的感官生理发育逐渐成熟的同时也促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来熟悉和适应外在环境, 通过游戏过程中的趣味性获得满足感和快乐。由此可见趣味性是儿童阅读心理发展的基础, 其他的阅读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增长起来。

绘制儿童绘本插画, 首先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 抓住儿童的心灵, 以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 并根据儿童的喜好来创作, 实现美的内涵。比如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赋予没有生命的物体以生命, 关注细微的事物。通过细节表现事物的趣味性, 如绘本《动物王国的快乐》, 可爱的小老鼠在大河马的牙齿上挂了个小秋千, 并在大河马的嘴巴上玩的不亦乐乎。这种表现更充分的展现了儿童插画的趣味性。

二、趣味性绘本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

1、趣味性的绘本满足儿童的天生对事物好奇的特性, 通过绘本认知和理解事物。年龄处于幼儿期的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 由于缺乏阅读和欣赏的自觉意识, 他们的阅读一般都是从兴趣出发。另外, 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决定了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是主要根据事物的外在表象特征来判断, 幼儿年龄越小对视觉形象的依赖性越大。儿童对事物的认知主要根据事物的形象、色彩和声音来进行辨认, 儿童插图创作一般都根据这个特点将事物的特征明显化、具体化并使之具有趣味性, 因此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 并能诱导他们完成阅读及北养良好的阅读兴趣。通过一幅幅充满趣味性的画面, 带给孩子们新奇的充满乐趣的视觉体验, 并在这种过程中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同时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2、通过阅读趣味性的绘本获得情感共鸣和审美需求的满足。儿童在阅读趣味性的绘制的时候能从故事中获得自己喜爱的角色, 并随着故事的发展获得一种全新的心理体验和成长。比如绘本《大卫不可以》, 故事内容主要围绕妈妈说的一句话“大卫, 不可以”展开, 大卫站在椅子去拿高处的物品;把自己弄得浑身脏兮兮的回家并弄脏了家里的地毯;大卫在浴缸玩耍;大卫玩食物;把平底锅敲得当当响……。最后由于大卫在房间里打棒球, 把花瓶打破了, 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 委屈得流眼泪了。最后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 对他说:“大卫乖, 我爱你。”不管孩子有多调皮, 可是当他伤心的时候, 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他温情的港湾。很多小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 让小读者在书中看到了自己, 并获得一种情感的共鸣。通过这种审美体验使儿童获得精神愉悦、以及满足感和心理平衡, 更使儿童不断地从旧的自我中解放出来, 走向新的更高的自我, 进而逐步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目标。

三、绘本中插画设计的趣味性表达

1、故事情节的趣味性表达。

儿童插图的趣味性除了画面及造型具有趣味性以外, 还体现在整个故事情节的设置上, 情节上的趣味性是吸引儿童继续完成阅读的关键。首先, 情节的设置上, 应突破文字说教的叙述方式, 将所要表达的故事情节更有趣。故事是幼儿读物最常见和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文学体裁之一。故事具有完整性、情节性、幽默趣味性等特点, 而这些特点是其他文学形式所不具备的, 因此深得儿童们的喜爱。好的故事情节注重运用悬念和闪回等手法引起儿童的好奇心, 并参与其中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讲述的是长得丑的巨人比塔很想跟孩子们一起玩, 但是孩子们都害怕他而不愿意跟他玩耍。小狐狸帮比塔把辫子编成花篮, 不仅漂亮还能荡秋千, 从此孩子们不害怕比塔了愿意跟他做朋友了。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 就觉得非常有趣——“巨人的长辫子可以荡秋千!我也想和巨人玩!钻进他的辫子花篮里荡秋千!”。

2、画面构图的趣味性

插画中的元素都是通过一定的构图形式巧妙将各种要素的安排和组织在一起最终产生一幅图画。在儿童绘本设计当中的构图, 除了要考虑图文结合的协调性及合理性以外, 更要考虑儿童的喜好及阅读习惯, 因此在构图设计的时候, 要打破传统的构图形式, 形成一种更为丰富和灵活和更方便儿童阅读的形式。如黑井键的绘本《买手套》中, 作者运用俯视的构图手法将小狐狸与人类村形成了一种大小鲜明的对比, 来表现狐狸对人类的不信任和恐惧感, 另外使读者通过小狐狸的视线看到人类的村庄, 使小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感受到小狐狸的心理活动。另外, 低龄的儿童对画面的视觉中心的认知很单一, 比较容易被他感兴趣的视觉形象或注意点吸引而只注意到局部而忽略整体。所以需要通过构图的安排, 将作者所要传递的故事内容通过位置的安排、大小的对比、集中突出、方向性引导、动态的夸张等方式来突出画面重点, 以达到预期效果。如海贝卡. 朵特梅的《小小恋人》将故事的主人翁们放在作为背景的被放大了的人物局部之上来突出主题人物的活动, 使整个画面充满趣味性和一种梦幻色彩, 给孩子们带来一种新奇的视觉体验。

3、造型的趣味性

绘本的角色造型是绘本中重要部分, 作为故事主要情感的传达者, 角色造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绘本故事的成败。在角色的设计上要考虑儿童的喜好。好的绘本角色形象不一定是可爱的但是一定是具有显著的特征并充满趣味性, 有趣的角色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反面的角色不应该画得非常恐怖, 而应充满趣味性, 不至于使他们感到害怕。在绘本角色设计中, 可以运用拟人、夸张和变形等手法使绘本角色具有趣味性。用夸张手法突出形象的特征、动态或表情, 根据角色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夸张如用小体积突出人物的弱小大体积突出形象的强大, 通过视觉上的对比使画面更具有张力;拟人的手法增加儿童对于事物的亲切感。如插画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讲述的是小鳄鱼长蛀牙了去看牙医, 书中没有把鳄鱼画得很凶恶, 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表现鳄鱼, 把看牙医的过程那种害怕牙医但又不得不看医生的那种矛盾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而引起小读者好奇心, 并懂得要按时刷牙的道理。最后鳄鱼很有礼貌的向牙医告别, 而且也是很有趣味性。

4、材料语言的趣味性

现代的绘本的绘制在材质上除了纸质以外, 在画面中可加入不织布、海绵纸、棉线、超轻土多种材料, 不仅可以增强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和肌理效果, 增加儿童的阅读兴趣, 而且可以让孩子们通过直接接触去体会不同材料带来的触觉感受, 如国外绘本《Who are you, baby Kangaroo?》中根据不同的角色对不同颜色的不织布进行裁剪, 制成不同的形象, 最后拼贴缝制成完整的画面, 使儿童对插画中小动物形象感受更加亲切, 而且画面显得温馨、色彩明亮, 使阅读充满趣味性。

现代儿童接触自然界的机会很少, 尤其是动物或植物, 通过触摸插画上的这些材质, 可以让儿童感受他们的特征增强对这些事物的认知力。比如绘本《小兔比利》中兔子身体部分用仿真毛的材质进行填充, 小鸟身上运用了仿真羽毛, 用亮片材料制成甲虫, 用绒布和绸缎布制成花朵和蝴蝶, 多种材质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儿童的视觉和触觉体验, 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

5、绘本插画的互动性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也给儿童绘本的互动性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如现代比较流行的动态绘本, 主要通过动态的绘本人物角色, 淡化和缩放转场镜头, 切换画面, 同时这类的动态绘本漫画的主要情节会有动画的加入, 其背景音乐和音效或配音的配合是根据画面的情节改变进行的, 动态绘本书籍会进行自动播放。动态绘本是儿童可以积极参与、主动操控, 多媒体响应, 具有交互体验的绘本设计, 是涵盖了包括插图设计、动画设计、交互设计、动作设计及游戏设计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验设计。

另外, 市面上好多儿童绘本都暗藏 “机关”, 通过一些特殊的结构形式或这些手法, 让画面具有多种视觉和体验效果, 在完整表达画面类容的基础上增加故事内容的趣味性。儿童在阅读插画的过程中时, 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改变绘本中的机关之后, 画面能随之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增加互动性。比如:画面上的门从四个不同方向打开, 里面的内容都是不同的;画面上荡秋千的部分可以来同晃动:勺子可以伸到碗罩去等等。这种互动式的阅读, 真的体现了玩中学, 学中玩, 时时给孩子惊喜, 从而加强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当幼儿翻阅这些机关的时候, 不仅能学到知识, 还能感触到, 无形之中增强了孩子的记忆, 由枯燥阅读转变为兴趣阅读, 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这一形式的出现, 使得儿童可以通过手指去反复翻弄图书中的“玩具”, 以此来削减重复学习所带来的无趣, 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欢乐。

对于儿童来说, 读物中的插图是他们喜爱阅读的前提条件, 充满趣味性的画面能吸引儿童进行阅读, 甚至反复阅读, 增强阅读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 儿童读物的插图创作应该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审美特点出发, 多角度的挖掘儿童插图趣味性, 创作出受儿童欢迎的插画。

摘要:插图作为儿童绘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向儿童传递故事内容和相关的知识, 插图的趣味性是吸引儿童进行阅读的关键。文章首先从儿童趣味性阅读心理发展基础及儿童对于趣味性绘本的情感需求探讨了趣味性绘本对于儿童的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从插画的情节、构图、角色造型、材料语言及互动性设计几个方面分析儿童绘本插图设计的趣味性表达方法, 以期能够促进儿童绘本插图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儿童绘本插图设计,趣味性表达

参考文献

[1] 汪晓.儿童绘本插画创作中的互动性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

[2] 董瑾.国内外儿童绘本创作材质语言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3] 金玉珊.浅谈儿童插画设计的画面趣味[J]艺术品鉴.2014.12

上一篇: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下一篇:关于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病理学教学的思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