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教育策略

2024-04-17

浅谈学困生教育策略(精选8篇)

篇1:浅谈学困生教育策略

浅谈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语文学困生即语文学习中成绩差、学业不良的学生。如何为学困生解困,使其乐学、好学,逐渐跟上其他学生的步调,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棘手的问题,也是最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简要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1、要偏爱学困生。要相信学困生能够转化,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条件,让他们都能有所进步。

2、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恢复学困生的自信心。任何人都有长于他人之处,学困生也是如此。事实上,学困生一般都具备较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甚至具有其他同学所不具备的“一技之长”。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这些“亮色”,并不失时机地给以肯定和赞扬,让学困生感受得到别人肯定的喜悦,教师再适时的引导,鼓舞他们只要努力,注意讲求方法,持之以恒,学习上也会取得骄人的成绩。为他们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表现自己长处的机会,让他们在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好语文的信心。

3、要耐心开导,教师要注意他们进步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尤其是要深入了解出现变化反复的原因,对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做好调节,做他们的心理医生,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

4、要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缺乏兴趣,是致差的重要因素之一。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好知”、“乐知”,是学困生转化的关键。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运用适宜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培养学困生的成功感。有了成功感,他们就会增强自我转化的信心,就会乐于接受教师和同学的关心帮助,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语文学困生”虽然令教师“头疼”,但是我们只要充分分析制成学困的原因,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他们都能自主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6、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

希望被人尊重,是人的一大精神要求。作为学生,也不例外。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学困生最怕人格受到伤害。因此,教师要真真正正把他们当成是集体中的一员予以尊重、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鼓起对学习的勇气,逐步消除自卑感。教师课内外多以友好的欣赏性的微笑面对这些语文学困生;课堂上提问他们,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对他们存在的问题,不粗暴对待;作业批改上一视同仁,这一切都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激起心灵的暖流,从而促使他们走向成功。

7、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是引导的基础,也是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前提。对语文学困生不能只在“差”字上打转,要正确认识学生,要对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环境、成长发展过程等有所了解,搞清“差”的原因。引导是转化的手段。做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重要的是引导。

篇2:浅谈学困生教育策略

西乡县城关镇二里小学 杨孝红

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总有一些学习成绩不尽人意的学生,他们便是被我们教师称为学困生的孩子,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被我们教师打入另册。“学困生”这顶帽子,宛如一盆冷水,泼得他们心灰意冷;使其变得消沉、孤独、无望、麻木…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要求。学困生是教师最为敏感的话题,我相信我们大家都有一样的烦恼,那就是如何来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我一直很困惑,同样的学习环境怎么就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优等生不用你刻意指点,早能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了,甚至比老师所期望的还想得多;而学困生呢,即使老师把他们别在裤腰上循循善诱,可他还是云里雾里,勉强挣扎在及格的边缘。因此,我一直都觉得学困生工作任重而道远。

那学困生从何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四年级段的学困生进行了跟踪观察和研究。首先,我根据平日观察和对他们的了解,以及各科教师的反映,结果发现:我校四年级段的学困生,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他们的学习态度差、贪玩、懒惰等,教师操之过急或由于“恨铁不成钢”,任其发展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真正因智力的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低下的少之又少,占全年级段学困生的二十分之一。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由厌恶学习转化我爱学习呢?如何改变教师的一些态度、做法,成了转变他们的关键,下面,谈谈我们课题组在转化学困生中的一些做法。

一、要了解学困生的“困”,然后对症下药

对于班内的学困生,我们都要尊重其人格和情感,要把爱心无私地奉献给他们,要知道,“学困生”的头衔也不是他们所想要得到的,他们也不想成为学困生,他们也想进步,你不能将他们“一棍子打死”。你应该多去关心他们、亲近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真心诚意的帮助,我们要切忌“恨铁不成钢”而操之过急。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转化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耐心抓、反复抓、时时抓,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采用不同的转化方式。大多数学困生往往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对这种学生大可不必大发雷霆,更不能变相体罚,因为他们受到批评时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极有可能不接受,因此,我们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相信他们会有进步的那一天。

二、动之以情——树立“学困生”的自尊心,克服其自卑感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既得不到教师的关爱,又令家长感到头痛和无奈,还会受到同学们的白眼、冷遇,自暴自弃的心理不断增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有时还会制造事端,有意刁难老师,要使这些学生逐渐地转化过来,就应该全身心的去关注他们,动之以情,让他们树立起各自的自尊,在自尊中寻找起点,在自尊中找回自我,在自尊中找回夫去的勇气。例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这一类的孩子尽量的做到多一些的鼓励,少一些的批评、惩罚;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挖苦、讽刺;多一些相互交流,少一些埋怨、斥责;在严厉中透出关爱,在关爱中为他们树立自尊。在评价中尽量从他们的发展上着想,尽量做到方法多样,标准多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让他们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尊重,学习、做人才能有内动力,才能扬起前进的风帆。就拿我班陈泽辉来说吧,他是由上届留级到我班的,在班内成绩很差,学习时得过且过,放任自流,认为“破罐子破摔”,并且在课上也常做恶作剧,还经常与同学大打出手。有一次,竟然与别班的同学“单挑”上了。知道后,我真想把他大大地批评一顿,但理智告诉我,他虽成绩差,也常犯错误,但也有自尊心,于是,到嘴边的一大堆批评的话语立刻又收了回去。事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地教育了他,这样做维护了他的自尊。因为我始终明白“自尊心是进步之源”。

三、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赏识的目光去看待他们

对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教师要有耐心,要有宽容之心,不能浮躁。要学会宽容,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换个角度思考,或许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我们不能习惯于用一种标准去衡量学生。比如,我们通常用分数衡量学生的发展,衡量学生是不是聪明。单就衡量学生的发展来说,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难道不是重要的标准?我们说,多一种评价标准,就会多一些好学生,或者说就没有转化不过来的学困生。在对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有的学生,喜欢语文,不喜欢数学,你可以引导他写数学作文,谆谆善诱,慢慢培养他的兴趣和爱好;有的学生,喜欢画画,你就在书画展评中给他评个奖;有的学生喜欢唱歌,你就在歌咏会上给他发个奖品等等。这些,正是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那是多大的安慰和鼓舞啊!这样,这些学生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扬长避短,一日一日往前进步,迸发自身的潜能并持续、健康的发展。我班的付方杰同学,就因为同桌班长夸“付方杰的跑步比我快”,足足使瞿琪兴奋了好几天。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还要注意做好三件事:一是使其端正学习态度,二是传授学习方法,三是个别辅导。我们在辅导的过程中还经常给他们做思想工作,除了给他们讲清学习的必要性外,然后还要针对学生的辅导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做得好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心,让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要是学的话,也能学会,再给予耐心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教师的一片苦心。

篇3: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培养策略

一、培养兴趣, 增强信心

首先,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践证明:学生热爱某一个教师, 也会钟爱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但是要想让学生热爱教师, 教师必须爱护学生.自卑、自暴自弃又是学困生的一种普遍心理.若教师歧视、训斥、打击、讽刺或挖苦则使学困生产生自卑和对立情绪.因此, 在教态上对学困生要充分理解和尊重, 富有同情心;在爱的基点上, 在理解的前提下, 满腔热情地关心帮助他们, 特别是尊重他们的人格, 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 不存偏见, 以亲切的教态, 给学生以真挚的爱;课堂上用亲切的言语, 多提问, 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鼓励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激励上进心, 增强学习信心.

其次, 充分利用操作实践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实践操作直观、形象, 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 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应用知识.实践对学困生理解应用知识的帮助尤为显著.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 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 成为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 有效地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 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 教学时, 应加强数学的直观性, 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 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所学知识的数学模型.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 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三根木条,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 哪几组木条可以组成三角形, 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木条之间有何关系, 从而引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习兴趣.

再次, 注意应用梯度教学.学困生学习难的另一个原因是旧知识还没有来得及记忆巩固, 新的知识又来了, 随着知识的堆积, 慢慢地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 在教学中注意对差生的要求要适当放低, 从而紧紧调控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布置练习时, 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梯度的练习, 练习难易程度要接近学生的实际水平.

最后,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是学困生的本能, 当把他们的竞争意识调动出来, 学习的兴趣、斗志就大大提高了.为此, 每当学习一段时间后, 可设计一份面向中差生, 适当兼顾优秀生的测试, 使学困生也有机会获得较高的成绩, 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重视学法指导, 经常对比小结

学困生一般都缺乏好的学习方法, 所以, 帮助学困生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 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许多学困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之一是知识点太多, 不能很好地整理, 从而造成多而乱的感觉, 所以要经常在学困生中进行对比小结.教师先示范, 后逐步引导学困生自己进行, 这样做见效快, 效果好.例如通过对比分数的性质来学习“分式的性质”等.对每节教学内容, 小结要尽量在课内完成, 引导学生经常练习, 学会分析教材, 找出要点, 找出多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找出这些知识易错的地方.学生基本掌握方法后, 再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并加以检查, 以便巩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

三、在课堂中多提问学困生

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欲望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绝不能把学困生冷落一旁, 让优等生“独享”.假如这样, 久而久之, 学困生势必听课注意力分散, 出现学困生身在课堂, 心想窗外事的现象, 人为地增大学困生与优等生的差距.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心中要有学困生.首先, 课堂提问要照顾学困生, 设问要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 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其次, 要照顾学困生的应答或板演.若学困生通过思考, 能应答或板演问题, 绝不能让优等生代劳, 让学困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使他们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者教师应鼓励学困生大胆回答问题, 答对了及时给予肯定, 答错了切勿指责, 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教师还应利用课堂提问得到的信息, 及时把握教学进度, 因势利导,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渗透德育教学, 激发学困生学习动机

德育对指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决定性作用, 是帮助学生端正动机, 改正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关键环节.在数学教学中, 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德育因素, 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 是转化学困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措施.德育可以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磨炼意志, 克服困难, 学好数学知识.利用祖冲之、陈景润、阿基米德等古今中外数学家勤奋学习的精神和他们的学习毅力等事例,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其克服困难, 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表扬班组中智力不高, 但学风扎实, 态度端正、学业成绩进步快的学生, 从而激励多数学生, 帮助学生认识“勤能补拙”、“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从而使他们树立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勇气.对学困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教师要看在眼里, 放在心上, 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 给他们多一份爱心, 及时发现他们的变化, 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使他们的消极苗头在萌发状态中消失.

五、布置或批改作业时, 要多关心学困生

对学困生要关心爱护, 并耐心细致地辅导, 亦要严格要求.其之所以成为学困生, 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的因为学习意志不强, 生活懒惰;有的因为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不差, 导致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本节课内容没有掌握, 以后的内容听不懂, 造成恶性循环.因此, 布置作业要考虑学困生的知识水平,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布置作业时要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要设计学困生能做的专项性、模仿性的作业.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有耐心, 注意学困生的每一个进步, 注意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及时表扬鼓励.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 要对学困生提出严格的要求, 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逐步形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此外, 课堂上时刻注意学困生的动态, 及时了解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能正确回答问题后鼓励他们, 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困生的信心.课堂教学中注意与学困生进行感情交流,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给学困生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差生之所以差, 奋斗目标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对每位差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给他们制定适当的短期学习目标、长期学习目标 (一学期) , 而且经常检查他们的达标情况, 及时帮助他们修改目标, 一旦发现他们定的目标过高或过低, 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 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积攒下来的一点经验和看法, 抛砖引玉, 与大家共同探讨.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世界的希望, 教育和培养他们, 使之健康成长, 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让我们为祖国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而贡献毕生的力量吧!

参考文献

[1] 任勇.任勇与数学学习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篇4:浅谈学困生教育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特征;教育策略

【分类号】G633.8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健全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是以培养学生主体的主动精神和智能的开发为根本出发点的。解决学困生问题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以适应其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从长远利益看,把一个学困生转变成才的社会意义远超过培养一个优秀学生。同时,转化学困生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安宁和秩序,促进社会和家庭的稳定,也功不可没。可见,学困生转化有它潜在的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辅导学困生,首先要分析学困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笔者认为,多数学困生为心理原因造成的学困,因此,辅导学困生要首先正确分析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从心理辅导入手,与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其克服消极心理,增强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情绪和行为习惯。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这样的一些学困生,他们有的执拗任性,妄自尊大;有的破罐破摔,得过且过;有的怨天尤人,无所事事;以上这些可能在某些学困生身上交叉存在或某阶段存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他们存在以下心理特点:

(1)、恐惧心理。由于学困生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成绩差,所以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和同学的冷落,于是产生焦虑、紧张、颓废的情绪,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困生,心理压力更大。他们怕老师批评训斥,怕同学讽刺挖苦,怕家长责罚,怕学习、怕考试。

(2)、沮丧心理。学困生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无可救药,比他人矮一截,所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内心充满沮丧,缺乏进取心和上进心。

(3)、防御心理。学困生学习上有了困难,做了错事,不愿让老师知道,对老师避而远之,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敢向同学请教问题,或推托、或搪塞、或撒谎,心理矛盾重重。

2.学困生的心理成因。

(1)、生理因素:小学生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既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也有不少消极的心理活动。学困生和一般学生相比消极心理更多一些,对自己往往缺少正确的认识与评价,他们中有的调皮、贪玩,自制、自控能力差,上课坐不住;有的学习方法不当,还有的智商较低,接受新知识能力差,以至于产生心理障碍。

(2)、性格因素:一般来讲,学困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遇到问题不愿意与他人沟通,因此这些学生更容易产生忧郁、猜疑、自卑等病态心理。

(3)、家长因素:家庭是一个人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教育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影响;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会使学生养成消极的心理;如果家庭不健康或气氛不和谐,孩子生活在不安定的环境中,心理也会发生偏差。

二、师爱当先,多措并举;提升学困生的心智

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要首先投入情感,主动关心孩子、理解孩子,逐步与孩子建立融洽的关系。取得孩子的信任与依赖是学困生辅导的关键一步。“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孩子愿意接近了,愿意聆听了,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了。

1.寻找焦虑心理中的“希望点”,重塑学困生的自信。学困生有焦虑心理,说明他们也想成功。此时,他们比其他学生更需要理解,更渴望帮助。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这种心态,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通过关键事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发扬自卑心理中的“闪光点”,坚定学困生的信念。陶行知先生说过:“你这糊涂的老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其实,每个学困生也都有闪光点,教师不能一味地冷落学生,应把他们从自卑的阴影中带出来,使他们能够真正地享受老师的爱。教师平时要跟他们多接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愿意把自己内心深处的话向老师诉说,从而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然后告诉他们,其实你们与优秀生一样,在老师眼里都是优秀的学生。教师平时还要多鼓励少批评,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从而坚定信念,使他们逐渐摆脱自卑这一无形的枷锁,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闪光点。

3.挖掘对抗心理中的“相熔点”,解除学困生的戒备。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人格侮辱甚至体罚,因此他们内心恐惧,敌对情绪的支配使他们产生“我就是不听你的”的逆反心理,为此,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的形象,做到把微笑带给他们,把欣赏挂在嘴边,和全班同学一起形成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给他们安慰与关怀,为他们创造一个友爱互助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和老师的真诚与关心。

消除学生对抗心理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老师除了要改变自身形象,还要尊重学困生。教师对学困生要有充分了解,平等对待,只有动之以情,用火一般的热情去化解他们内心的坚冰,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即使是批评教育,也要注意艺术性,要爱字当头,如同在药片上裹一层糖衣,做到药到病除。如笔者所在班上有个学生对抗心理很强,只要老师表扬其他学生,他就会不以为然掩饰自己的在意,老师批评他他便与老师作对,上课不认真听讲,故意插嘴。笔者就抓住他在课堂上发言积极的优点,表扬他并告诉全体学生:老师就喜欢这样积极思考、主动交流的学生,尤其喜欢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恰当的时候发表见解的学生。时间一长,他便感觉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上课既能认真听讲,而且举手发言不随便插嘴,成绩也直线上升。

总之,为了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本着“不抛弃,不放弃”原则,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争取更多的时间和学困生谈心,走到他们的心里。针对不同类型学困生的心理特点,用一片爱心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只要我们对学困生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理解,用我们的热情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我相信,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篇5:浅谈学困生教育策略

我校是一所乡村小学校,生源素质相对较弱,学困生数量较多。为了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就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学困转化工作,改变现状。要有效的解决这些“学困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就必须对“学困生”学习困难认知特点及教学对策进行调查、分析、研究。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社会原因

目前,现实生活环境纷繁复杂,信息发展的现代化所带来不良影响,使一些学生产生了许多困惑。其主要表现有:

1、荣辱观念不明。有的学生受武打片影响,崇拜“哥们义气”,在同学中拉帮接派,搞小团体主义,一些能打善斗的同学成了同学心目中的“英雄”。

2、价值观错误。社会上“金钱至上”、“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以此产生上学无用论。

3、沉迷于网络。网络游戏使孩子痴迷,有的学生整天甚至不吃不喝泡在网吧里。

(二)学校原因 1.对学生的态度

虽然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一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他们很少对学困生进行赞扬、鼓励等正确性的评价,有时还将知识强加给学困生,有的甚至对回答错误的学困生进行挖苦讽刺。这些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了消极作用,有的学生不喜欢太严厉、太刻板以及不公正对待学生的老师,因为不喜欢老师,学生对学习也会产生消极情绪。

2.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学困生。如一些学生由于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在开始学习某些知识时就有困难,但由于教师教学没有面向全体或片面地把少数学生懂了的知识以为所有学生都懂了,从而掩盖了这部分学生没有学会知识的真相;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是高起点、快速度、高坡度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现象在课时紧张时尤为明显,因为对他们来说低起点、小步子才有可能把相关的知识弄懂;有的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没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而这等于放弃了学困生。3.教学评价

根据多元理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学习是有差异的,而有差异的学习者其学习结果却要用同一标准去衡量,教师没有给予全面的评价,只是片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使一些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长期这样,学生当然会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之成为学困生。

(三)家庭原因

1、学困生中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没人教育。

从家庭成员的构成来看,我们调查发现,一部分学困生是处在留守儿童家庭,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他们家庭日常生活时组成成员情况的关注.我们在对学困生的家庭情况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份的学困生是留守儿童,也有的学困生的双亲在外地,少数的学困生由于父母离异,这些孩子只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老人们本身文化素质低,家里还一些农活要做,孩子回到家中,只能得自己关心自己,他们信心不足,又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常出现作业不完成,在家不读书,不看报,贪玩好耍,好吃懒做,哪能有好的发展。

2.家长的榜样作用不够, 带给自己孩子不良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影响显然大于他人的影响,是孩子成长的榜样.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许多的学困生父母,都有成天打牌赌钱的习惯,价值观不正确,或生活能力差,这样难以相信如何向好的方向发展,家庭的影响成了负面的,怎能带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长的文化素养低,不能给孩子以一定的家庭辅导。

学困生,要么是学习障碍,要么学业不良,他们很难与同班同学一道正常完成学业任务,学校里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回到家中父母亲又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给予辅导,只是到学期末或看到子女考试成绩时才进行管教,但为时已晚。这样儿童的问题自然就越积越多,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动力,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会越来越差,发展成思想行为均出现偏差,不能接受家长和教师的教育。

4.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欠佳.家长要么过分溺爱,捧他们为掌上明珠,衣、食、住、行等方面要什么给什么,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甚至考好考坏都不管,时间久了学生的成绩只能越来越差。

(四)自身原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等与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学困生往往在这些方面却十分欠缺。

1.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成败,学习也是如此。分析学困生对学习的态度,他们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学习毅力,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不专心,做小动作,有的甚至还影响别的同学学习;也有部分学困生凭个人的爱好学习,对一些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的学习兴趣浓厚,而对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毫无兴趣,更有一些学生对老师有成见,上课有逆反心理,甚至上课故意捣乱,从而变成学困生;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受家长或某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认为学不学都一样,没有文化照样可以赚钱,从而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意志,即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一但成绩不好就丧失了迎难而上、奋力追赶的决心和勇气,没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导致学习困难。

2.学习习惯

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往往不好,他们上课喜欢做小动作,回家做作业时边做作业边看电视或边吃零食,或者有的学生跟本不想写作业,也有的学困生经常为了玩或参与家长的一些活动很晚才睡觉,从而第二天上课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很少举手发言,若遇老师提问,则往往措手不及,答非所问。

3.学习方法

方法的正确、科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学困生一般都是学习机械、呆板,理解慢,学习总是死记硬背,不了解、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能力差,尤其遇到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时,更是束手无策。这在数学学科中尤为明显,他们往往会做一些简单的按部就班的计算题,但对一些需要运用一定知识进行分析的应用题,就不能正确解答。

4.心理特征

学困生最显著的个性特征就是他们自我评价低,自尊心、自信心、自我调控水平低。对学习成绩不好往往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或缺乏努力,也有一些学困生由于过分担心成绩不理想,或由于成绩不理想导致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因而随着考试临近,常出现紧张不安、忧心忡忡、失眠、难以集中进行正常的学习或考试等,考试后又不能及时松弛下来投入下一轮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二、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更注重外因对内因的作用和影响。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学困生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多方面对其进行帮助和教育。

(一)关爱学生

如上所说,学困生成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因此要变学困生为优秀生,首要的问题是要改变教师对学生困生的态度。有人说:“爱一个人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之本”,对学困生的转化更是如此。尽管每一个学困生的成因不同,但是只要我们让其感受到老师仍然是非常爱他(她)的,那么,他(她)一定会成为一个学优生。如何爱学生呢?首先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其次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课堂上当学生不注意听讲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会使他们体会到老师善意的批评,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会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鼓励,让学困生随时感受到老师每时每刻都在爱他(她)。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学困生成因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学困生不想听课,是因为我们农村学校的老教师上课时的方法过于单一。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课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和欲。随着教改的深入和事业的发展,许多农村小学已经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要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一些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帮助他们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感到上课有意思,心情愉悦,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对学习失去信心是学困生成困的根本内因,所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是学困生转化的根本所在,教师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认知兴趣,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一种需要,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当然,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在课堂上,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回答,当他们回答不出时适当地给予提示,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地给予鼓励;同时善于抓住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并可适当加大表彰力度,甚至还可以在学生的试卷、作业本上写几句勉励的话语,当他们进步较大时,还可以向家长写表扬信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除了上述原因外许多学困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成为学困生,所以要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技能培训,要培养他们学会听讲、学会思考、学会作业等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如在课前,先让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上要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课后及时进行复习,遇到做不出的习题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向其他同学请教,或向老师请教;作为教师也要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另外,开些“小灶”,多花些时间在课外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辅导。

(五)家校联系

通过家长会或家长学校传授家长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性,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现状,让家长对孩子表达心中的关爱,不是一味地责备、加压,或迁就、溺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打消孩子心中焦虑、恐惧的情绪,改掉任性、贪玩的不良习惯,培养正常的心理。

(六)同学帮助

学困生往往心理封闭,性格孤僻,不合群,教师可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其结对、交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同时充分发挥班集体在转化学困生中的作用,只有集体真正接纳他们,关心、帮助他们,才能使他们更快地走出封闭的自我,真正融入到班级这个学习体中。

(七)校领导帮扶

除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外,学校领导都分别帮扶两名以上的学困生,利用课余时间给学困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学习上的辅导,给孩子们树立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使他们逐渐成为学优生。

篇6:浅谈学困生教育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从未来来看,它更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环境。掌握好这一工具,有利于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科目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我们关注全体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智力因素、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原因,信息技术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也存在着不少的学困生。因此,信息技术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一、信息技术学困生的成因

所谓信息技术学困生,顾名思义是信息技术学习困难学生的简称,是指那些学习没兴趣,基础比较差,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差,失去学习信心,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明显缺陷的学生。信息技术学困生一般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所造成。

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又分为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虽然现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但少数家庭还没有计算机,学校所学知识无法在家里得到巩固与发展,学生也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计算机,学生的上机操作仅限于学校的每周一节课。其次家长对于信息技术学科不重视,认为信息技术学科只是副课,对学生将来的升学没有任何影响,学好学坏无所谓。某些家长认为学生只会用计算机玩游戏和看电影,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限制或拒绝学生使用计算机。学校因素:某些学校设备投入不足,无法保证一人一机;学校主课教师不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经常“照顾”主课学困生留在办公室进行辅导功课,使这些学生无法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2、内部因素

某些学困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控能力差,进入机房就千方百计的想着玩游戏,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随意讲话,上课不认真听讲;某些学困生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有畏难情绪,生怕操作错误被老师说,被同学笑话,不敢大胆的上机尝试操作;还有部分学困生性情懒惰,依赖心理很强,老师、同学怎么做,只会机械的模仿,不肯多加尝试与探索,限制了其思维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转化信息技术学困生的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学困生就是使他们成为可教育的人。如果学困生自暴自弃,缺乏学习动机,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心,长此以往,他就是一个不可教育的人。他认为教育学困生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呼唤他们沉睡的思维。转化信息技术学困生需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转化信息技术学困生是信息技术教师业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付出相当多的精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调动积极性,帮助树立学习的信心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驱力,是转化的切入点。

信息技术学科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一门学科,学生从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更应该保护和保持好学困生的这种学习兴趣。课堂多创设些有趣的教学情境,多设计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让学困生始终保持热情的学习状态。同时课堂上时刻

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行为,见到学困生好的表现要及时的表扬,哪怕是输入一个汉字,画出一个圆形,学困生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激励,成功的体验。见到操作一直错误的学困生,教师应该多些耐心、多些爱心、多些鼓励,不要随意的指责甚至谩骂,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让其产生自卑心理。当学困生得到教师及时中肯的评价,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

(二)注重培养信息技术学困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通过强化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突破口。学困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分心,随意的讲话,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这些自控能力差的表现也是所有学困生的共性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或者把学困生安排在离老师较近的座位,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通过长时间的强化,提高了学困生的自控能力,逐渐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使其跟上课堂节奏,掌握所学知识。

(三)尊重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化归能力以及志趣特长等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尝试,兼顾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分层教学,基本上消除了学困生“陪读”的现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不但让学生在学科上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让学困生达到起码的合格水平,腾出时间和精力,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特长。可以使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望又可及的奋斗目标,又可以使学困生逐渐达到“爱学”,“乐学”的境界。例如在教四年级《制作演示文稿》时,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初级目标:能根据视觉效果选择合适的幻灯片版式,并正确插入和编辑文本;对中级的学生而言,可掌握学困生目标以外,熟练掌握图片插入,更改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并鼓励学生达到精益求精。高级目标:在初级中级目标都达到的情况下,我要求学生修改色彩搭配、位置协调等,同时还要掌握好“叠放次序”调整;并尝试声音视频的插入。通过这三个目标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整堂课下来,各层次的学生掌握的都相当不错,整个课堂效果很好。

(四)开放机房,对信息技术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每周一节课的时间对于学困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你无法保证学困生每节课的内容都可以消化,每节课的操作任务都可以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开放机房,让学困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到计算机,完成课上未完成的任务。教师对于学困生的操作应该耐心的指导,帮助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与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通过对学困生进行恰如其分地分析,深入观察,查漏补缺,因材施教,耐心教育,真正促使学困生发生根本性的转化。

篇7:浅谈学困生教育策略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但由于高中物理本身的学科特点(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强),学生学习的诸多因素(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等)的影响,以及从初中到高中的学科跨度较大,使学生普遍感到高中物理难学。当然,大多数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都能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但总有少数学生不能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几次测验后,学生得不到与自己的努力相对应的成功体验,对物理课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学习信心。教师虽然多次强调物理课的重要性,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还帮助他们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但效果仍不明显。为此,笔者在所教班级的学生中筛选出约占20%的成绩最差学生,先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显示,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首要问题是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克服他们的畏难情绪,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愉乐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要求。为此,笔者在差生中施行一种“信心激励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一些具体做法作一总结。

一、基本思想

指导差生(成绩差而信心不足)列举物理学习中,对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的正面事件和反面事件,从中寻找学习的积极因素,通过教师对他们的肯定、辅导、补考和表扬,激励信心,提高兴趣,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愉乐感,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二、具体操作

1、认识自我。向这部分学生公布学习成绩的统计结果(不在班级内公布),分析他们的学习成绩在全体学生中所处的`地位,使他们认清学习的现状,认识到他们的学习情况与教学基本要求之间的差距。

2、反思与总结。引导他们反思从初中开始学习物理到现在,影响他们物理学习的主要事件,尽量详细地列出 “积极事件”与“消极事件”,填好《物理学习履历表》,并依此总结物理学习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3、充分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应尽可能地肯定他们已取得的成绩,鼓励他们学习的信心,尽可能挖掘他们在学习中的闪光点,暗示他们都可以通过努力学好物理课。

4、提问与表扬。教师对他们应给予特别的关照,可以让他们在课堂内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应予当堂表扬;回答不正确的,也应认真分析他们出现错误的原因,不能简单加以否定。提问的口气要亲切,表扬要发自内心,使学生感到教师是真诚地关心他(她)的。提问的难度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学生通过思考能回答为宜。使他们既不觉得教师是特意挑选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又使他们通过回答提问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他们在班级学生中的地位。

5、适当辅导。这部分学主大多学习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逐步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外,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输导,帮助他们理解、归纳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借鉴其他学生中成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提炼和总结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允许补考。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能一处而就,应允许他们有一个螺旋形上升提高的过程。在进行测验时,教师可安排他们进行补考,补考试卷应与原考卷难度相仿、题型相同,补考安排在原测验课堂分析后的三天内进行,补考成绩与其他同学的原考试成绩同样有效,可记录在案,作为学期或学年成绩评定的依据。

通过以上各种措施,使学生的《物理学习履历表》中的 “积极事件”逐步增加,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从对物理学习的厌恶、反感甚至恐惧逐渐变为可接受、有兴趣甚至喜欢。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消极学习为积极学习。

三、效果检测

抽查的约占20%的物理学困生中,在教学实验前后,以统一考试中的标准分的差值(Z1--Z2)检验教学实验的效果。对比如下:[实验前全体(159人)平均分:70.1,标准差:14.8;实验后全体平均分:73.8,标准差:13.3]

四、实验结论

1、本实验对提高差生的学习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参加实验的大多数学生,重新树立起学好物理的自信心,从而促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位男生在他的周记中写道:“虽然我的成绩很差,但我的物理老师并没有歧视我,而是主动地帮助我、鼓励我,使我深受感动,我一定要学好物理”。正是由于获得了这种成功的体念,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这种学习观念的转变,将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甚至终生的物理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2、实验促使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转变。他们从实验前的“基本不预习,上课思想不集中,做不出作业时抄作业,测验前才复习,测验时偶尔想作弊”。逐渐转化到现在的“每课预习,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经常复习和认真对待测验”。由于学习方法的转变,才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中,才使学习活动的效果有了质的飞跃。

篇8: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从学困生的心理角度切入进行转化

1.初中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培养, 一旦变成学困生, 他们的心里就会产生消极学习状态, 在学习生活中越来越放纵自己, 总以自己不会, 自己不行为借口, 来抄袭别人的作业, 无故缺课, 甚至经常和教师发生冲突。那么此时教师教学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讲”这个字眼上, 而是应将课堂教学转成一场心理教学。首先, 学困生认为周围同学以及教师都看不起自己, 认自己是一个学习差, 没有任何优点的坏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状态。所以针对这一点, 教师应该多多观察学困生的日常生活, 多多发现学困生其他方面的优点, 并且将其扩大化。可以将其微小的优点进行夸张的鼓励和表扬, 以此增加学生自信心。这种心理教学是能够使学困生进行转化的一个有效方针。

2.大多数的学困生恐惧和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他们因为学习成绩差会经常遭到教师以及家长的批评甚至是打骂。其实,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好成绩, 成为家人、同学、老师眼中的骄傲。但是学困生往往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学习基础较差而十分自卑。所以教师和学困生交流的频率一定要高于其他学生, 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重视自己, 感觉到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存在, 从而让学困生逐步打消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 慢慢的使学困生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拾起自己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学困生的逆反心理。学困生从某个阶段落下以后, 不仅没有去查漏补缺, 相反, 却会出现一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考试中作弊等一些不良反应。那么此时, 教师如果给予学困生严重的惩罚, 对学困生反而会起到反效果会使他们逆反。因此, 教师应该做的是尊重学困生的自尊心, 对待所有学生应该一视同仁, 不论好学生还是学困生如果出现错误都应该做出相同的惩罚, 如果学习好的学生犯错以后, 教师由于他平时表现好就免去惩罚, 那么对于学困生的心里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平衡。因此, 教师的公平和一视同仁对于学困生的转化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从学困生的兴趣角度入手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 学生的兴趣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方法。数学其实是充满奥妙的一个学科。对于学困生, 更应该引导其去发现初中数学的奥妙。教师对于初中阶段的学困生不能置之不理, 因为此阶段的学生还是处于一个不断进步的阶段, 教师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更应该使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态度, 带领学困生从他们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重新挖掘数学的奥妙, 燃起数学学习兴趣。首先带领学困生重新打开课本, 从基础的概念抓起, 耐心的带领学生对每一道数学题进行理解、分析, 最终得出答案。之后, 教师逐步从各个过程中放手, 让学困生自己动手进行读题、分析、判断以及解答, 进一步让学困生拾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并且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三、从学困生的个性特点出发

1.作为教师, 我们要想能够应对不同学生所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 就要加强自己的专业水平, 不能仅仅依照课前备过的教案, 上一节课完成一节课的任务。无论是面对基础简单的还是高级难度的问题, 都能有一种当场解决的气概。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能力, 才能进一步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让学困生也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中真正收获知识, 进而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2.学困生是从不同阶段落下的, 那么想要使所有学困生的成绩都有所提升, 不能强制学困生按照现在的教学进度进行“填鸭式”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个连环的结构, 现在不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说明以前在哪一个环节中落下了。那么此时教师就应该多与学困生进行沟通, 通过沟通进一步发现学困生的薄弱环节, 之后对症下药, 额外给学困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做完以后教师再进行单独的批改。在数学教学课堂中, 遇到某一个点的相关知识, 教师要多提问一些该知识点比较弱的学困生来进行回答, 更进一步地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从实际出发, 对待不同的学困生, 运用不同的方式, 进一步了解学困生的情况,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尊重学困生。没有一个学生愿意自己的学习不如别人, 他们同样想自己优秀。但因为自己学习基础比较薄弱, 能力不如其他学生强, 所以他们意志力往往也比较薄弱, 其学习热情也是反反复复, 没有常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尊重学困生, 肯定他们的进步, 对于日常的作业、学习、考试情况, 包括考试不理想, 我们应当有意识地来鼓励、帮助他们向着好的方面努力, 和学困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 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进步。

学困生是阻挡数学教学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障碍, 因此对于学困生的转化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那么此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最大的耐心以及高水平的专业素养, 充分发现学困生心理障碍并且进行开导与鼓励, 将心理教学与基础知识教学恰当融合在一起, 并运用到对学困生的数学教学上。教师当以最大的耐心, 最有效的策略让学困生彻底转化, 真正提升数学教学的策略。

摘要:中学生来自家庭和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造成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 导致越来越多的学困生出现在了初中数学的课堂上。那么针对这些学困生, 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本文将提出一些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参考文献

[1]杜虹.解决初中数困生学习情感障碍问题的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7.

[2]张力芹.转化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生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06.

[3]陈冬云.数学学困生成因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6.

上一篇:料帐员岗位职责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挂灯笼》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