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帮扶“学困生”

2022-09-10

扶优辅差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只有做好了这个工作, 学生成绩才会齐头并进, 班集体的学习成绩总体水平才能够得到提升。有经验的班主任都认为:“得学困生者得天下”。所谓的“学困生”是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都觉得非常棘手的话题, 那么如何去转化“学困生”?如何去实现我们的“辅差”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树立信心

信心比黄金重要, 自卑是没落之源。人一但有了自卑心理, 没有了信心, 他就会感觉到生活是多么的枯燥和没有意义。绝大部分学困生都会在学习上有自卑心理, 这样的心理或许是从他进学校的那天开始就有了, 在我们走访了的一部分学困生中有人这样说到:“从小学开始老师和同学都说我脑袋笨, 说我不是读书的料。”“老师, 我想学呀, 可是我怎么也学不进去, 我感觉我欠的‘历史帐’太多了。”“我不敢问老师和同学, 怕他们看不起我, 嘲笑我。”“早上我大声朗读的时候, 居然有同学向我投以不屑的眼神。”孩子们心中藏着如此多的困惑, 他们的学习心态是如此的扭曲, 承受着这么多的压力, 作为我们号称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育工作者是多么的悲哀, 所以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树立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首要任务。首先, 向学生灌输“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 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 教师要多表扬、少打击, 多沟通、多交流, 不抛弃、不放弃。其次, 各学科教学应该具有层次性, 做好学情分析, 用发展性评价来考评学困生, 教师要低目标, 低起点来要求, 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最后, 在班集体中树立正确的舆论氛围, 禁止对学困生嘲笑讽刺, 成立帮扶学习小组, 号召所有的同学多帮助、多关爱。

二、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困难, 是因为他们厌学, 学习兴趣的丧失, 使得他们没有上进心和追求, 所以变得碌碌无为、无所事事, 他们就会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甚至是一些违反校纪班规的事情。因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那么到底怎么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学困生的基础薄弱, 可以让他们从简单的学起, 可以从一个学科学起, 语文、政治、地理、历史、生物等科目对基础要求不是太高, 告诉他们所有的学生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你只要努力或许你在某一个学科比其他人学得更好, 但要做得更好, 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对基础要求高一些, 但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入手, 从概念, 从书本上的例题、习题入手。另外, 自己要给自己定学习目标, 短期的、长期的, 要具有不行性, 可操作性。而且要有韧性, 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 一定要坚持住, 不能因为看不到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就放弃了。我给他们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学习就好比你小学或者幼儿园学校的小树, 在你看到它的时候, 一天、两天, 一个月也没有看到它成长, 但它每天都在为成长蓄积能量, 每天也都在成长。三、五年再回母校的时候, 说不定已经根深叶茂了。有的树在栽时候由于没有栽好, 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来扶正、来适应土壤。一但有人把他扶正, 使其适应了土壤, 这棵树一定会茁壮成长。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只要取得一点点进步, 哪怕是很微不足道, 老师一定要在全班大张旗鼓地表扬, 号召所有的同学向其学习, 这样一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 他们会觉得, 与其在教室苦熬难受, 不如苦读更充实安然。

三、耐心与恒心并举

在班主任工作中, 尊重、关爱、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很重要。有很多老师反映, 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很调皮, 做人做事也差。学困生的转化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 教师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往往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老师就是太过于急躁, 对学困生缺乏足够的耐心, 这类所谓的学困生本身就因为成绩不好, 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关注, 在家又得不到家人的认可。所以希望通过搞一些“小举措”来吸引班主任、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但一些班主任、老师在处理这些学生的时候, 往往方式很粗暴, 方法也很单一, 所以处理后, 这些学生还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有时候很多班主任真的想让这些学生一下子从自己面前消失。但有几个老师仔细去想过:“路边的小草我们都不忍伤害, 更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呢?”“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对待学困生, 我们应该首先教会他们做人处事,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 要让他们完成最为基本的学习任务, 比如按时交作业、认真笔记等。另外, 学困生一般来讲, 自控能力都比较差, 往往出现三分钟热情的现象, 所以要求我们教师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任何学困生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原因,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包括家庭因素以及社会背景等, 只有找到了学生的厌学病根所在, 对症下药, 才会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只要我们具备了足够的耐心和恒心, 树立学生的信心, 使其克服自卑心理, 想尽一切办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他们就会慢慢进步, 健康向上成长, 最终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上一篇:“分层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国际私法中的弱者保护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