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赏识教育论文

2022-04-17

摘要:本文对教师为什么要在“学困生”中开展赏识教育、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作了简要的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构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困生赏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困生赏识教育论文 篇1:

让学困生在赏识教育中自信成长

[摘 要]赏识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提倡以鼓励、宽容为基本态度的教育方法,现已被应用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学困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都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学困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每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给予此类学生足够的重视,并切实关注如何有效转化学困生,帮助其在各方面获得稳定长足的发展。教学实践证明,对于学困生的教育,赏识教育有明显成效。

[关键词]尊重;赏识教育;上进心;情感沟通

每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表扬,都愿意听到赞美的话语。学生取得很小的进步,具有不大明显的优点和与众不同的长处,都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注意力。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教育是智慧与智慧的启迪。教师通过工作实践,定能深深地感悟到赏识教育的魅力。

一、尊重学困生是赏识教育的基石

渴望得到尊重是每个人的基本愿望,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有思想、爱面子,更加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首先,要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的以诚相待,真切感到老师是为他们好,老师教育他们那是在关注他们,是在乎他们,是关心他们,是尊重他们,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对于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要在教育方面多做疏导工作。即使生气,也要克制自己,毕竟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是发展中的人,对于个别特殊的学生,偶尔可以用点“心理惩罚”,有意识“冷落”一下,让其尝尝违反纪律后难受的滋味。然后,再找适当的机会进行教育。比如,有这样一名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任性,和同学一发脾气就倒在地上不起来,不管是谁拉他都不起来。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学生跑去告诉老师,老师走过去一看,这个小家伙躺在地上,依然不起来。老师对围观的学生说:“没有关系,他想躺一下,他会来向我说明情况的,大家自已去玩吧。”教师也假装离开了,没过多久,他就起来了。后来,他找老师承认错误,表示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老师原谅了他。从此,老师看见他时都用鼓励的目光看他,找机会关心他,使他真正感到来自老师的温暖。教师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分析,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需,学生一定会越来越好。

二、学会赏识学困生的上进心

教学中不缺少好教师,而是缺少发现好学生的心灵。每名学生都是一块发光的金子,教师不应该让金子蒙尘;每一名学生都有优点,教师不应该忽视他们的优点;每一名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一面,教师不应忽略学生的进取心。人人都是要求进步的,即使是不爱学习的学生,也有要求进步的时候,也有上进的时候,作为教师,不能忽视学生上进的决心和信心,更不能对学生的上进心视而不见。有一名教师在讲过《三峡》这篇课文后,留了背诵课文的作业,课堂时提问学生背诵课文,第一次提问有几名同学没有背下来,于是,教师便把他们的名字写到了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不要擦掉。第二天,教师再次提问背诵的时候,前一天没有背诵下来的学生纷纷举手要求背诵。最后,只剩下几个从不背诵课文的学生了,小A就是其中之一。教师按照惯例,准备开始讲授新课。这时,小A突然举手要背诵课文。起初,教师以为他在调皮捣蛋,迟疑了几秒钟,还是给了他一次机会。虽然文章不长,但以他平时的状态,是不太可能背诵下来的。谁料,小A不紧不慢地背诵着,而且流利地背下来了。伴随着他刚刚落下的话音,是同学们不约而同的掌声和鼓励。这时,教师感觉自己的脸像火球一般滚烫,自己竟然忽视了这名学生,赶紧整理思路,及时表扬了他。更让教师出乎意料的是,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答谢中书书》,安排了当堂背诵的环节,在大家纷纷展示背诵的感染下,小A也不甘示弱地背了下来,他又一次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教师也及时表扬了他。

这个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懂得当学生在某方面有闪光点并在这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才能时,他就会从中获得尊严、自信和自豪感,教师只有承认其闪光点,并大加赞赏,才能使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志向和价值充分表现出来。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对待學困生要不抛弃、不放弃,抓住时机,让他们在赏识教育中自信成长。

三、赏识学困生要建立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

教师应适当打破自己和学生的角色界限,让自己成为学生,学生成为教师,这样做的前提是学生和教师之间要有很好的情感沟通。教师都愿意和学生交流谈心,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觉得教师是真正关心他们的,从而更好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在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小洞不补必然大漏”这个事实,小错迁就是在害学生,不纠正就会发展成更大的错误。包容并不是纵容,一个班级在组建和发展中不可能没有问题,班主任要多花一些时间观察和了解学生,对他们的闪光点要发掘,负面的部分也不能忽视,要及时纠正他们的小错误,及时沟通,只有这样,工作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教师应关心所教学生的课余生活,有些教师上完课就夹着书本伴着铃声回到了办公室,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生了变化也很难察觉到,甚至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都一无所知,教学内容学生是否掌握了,哪些内容还不理解或是不明白,都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其实,教师不应看轻任何一名学生,课后应经常和学生沟通。每节课下课后,都可以在教室里停留三五分钟,这时就会有学生跑过来和教师聊天,他们也不像上课时那么拘谨,教师也不是上课时的教师,他们似乎成了好朋友。有一些性格开朗的学生会主动爆料一些最近发生在同学之间的糗事,还有一些学生会关心教师的日常生活,就这样日复一日,师生关系会变得更加融洽。有很多学生会主动和教师倾诉心里话,尤其是那些学困生。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哪怕是一天只学会一个字,哪怕是一天只能背会一句古诗词,也不能放弃他们。教师对待每一名学生都要倾注爱心,真诚对待每一名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用自己的宽容去熏陶他们,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只有建立一定的师生友情,多一点信任,多一点帮助,多一点落实,真正起到表率作用,学生才会随着教师的节奏动起来。

四、对学困生给予恰当的评价

对于学困生的界定,不能简单、笼统进行归类,要从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方面综合衡量。可能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但行为举止异常;可能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佳,但思想境界却很高。大多数学困生经常受到家长的批评,甚至是打骂,在一些教师眼里也不受欢迎,这样一来它们就会觉得低人一等。有些教师忽视了这一点,给学困生们打上了灰色标签,其实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进步不分大小,只要学生有了进步,教师都应积极表扬,不要吝惜表扬的话语,要帮学生逐渐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时间久了,学生自然会理解教师的苦心。对于一些暂时还没有看到很大进步,但是一直很努力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加以关注,看到学生的上进心,这样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帮助每一个有上进心的学生树立自信心,成为更好的自己。

总之,所谓的学困生其实也是会改变的。作为教师,要竭尽全力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他们的上进心,及时与他们沟通,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每天付出一点点,日积月累就会收获巨大。教师应把爱和真诚无私献给每一名学生,使他们都能感受到师爱融融,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在精心呵护下充满欢笑,让他们在教师的赏识下茁壮成长。赏识教育充满人情味,是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教师不要吝啬笑容和语言,要真心帮助每一名学生克服困难,扬长避短,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受到赏识教育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

[1]高跃芳.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郑 英.别让“表扬”迷失在“赏识”的怪圈中[J].教学与管理,2009,(10).

[3]丁 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02).

(责任编辑 冯 璐)

作者:李洪艳

学困生赏识教育论文 篇2:

历史教学中“学困生”的赏识教育

摘要:本文对教师为什么要在“学困生”中开展赏识教育、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作了简要的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构想。

关键词:赏识教育?摇;学困生;欣赏;感染

赏识,就是教师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它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赏识是对他人真诚的尊重和信任,而教师对学生的欣赏是一种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对于“学困生”。

由于各人的接受能力、活动能力及基础各有不同,因而在知识的掌握上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从而造成了所谓的“学困生”。“学困生”也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也是要求积极向上的,但现实中,由于经历反复失败,自我概念歪曲改变产生心里上的障碍,自尊心和自信心一度受到打击,从而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感,逐渐失去了信心和勇气,变得自暴自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资,要让这些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那么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如何利用教学增强其自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注意做到:

一、学会信任与赞扬学生

人性最本质的渴望是肯定,多赞扬学生,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生无时不在关注着老师对他的态度,尤其“学困生”,他们更期望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期待的眼神,都会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教师肯定和激励性话语背后的东西是评价,长久的社会暗示,就会凝固成一种评价定式。学生也就是在这种“我能行”的评价定式中一步步产生质的飞跃的。表扬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学困生”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赏识他们,肯定他们。使他们感到自己可以好,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而不断积极向上。成功的奖赏会使这些“学困生”产生喜悦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以及求知欲。

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是一条基本原则,它是历史教学中最好的老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最大量的摄取知识,理解和运用知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

1.利用历史教学挂图。教学挂图既形象又直观,对于那些“学困生”来说这是一种激发其兴趣很好的手段。

2.结合历史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与历史有关的影片。如《珍珠港事件》《西安事变》等影片,从娱乐中感受到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理解。

三、设置成功的情境

历史学科不像其他基础学科那样需要具备好的基础才能学好,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同样可以把成绩提高上来。基于此学科的特点,历史教学中更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学困生”很少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在学习上,所以设置成功的情境,课上适当的提问这些学生一些他们能回答出来的问题,不要忽视冷落他们,使之一点一滴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强自信心,显得很重要。

四、学会宽容学生

“爱”是教育的核心,爱的教育是宽容、是感化,而宽容的价值体现在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短期时间内学习成绩徘徊不前,宽容的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让他们感到老师是不会放弃他们的,从而触发内心积极向上的动力,不断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的背后其实也是一种赏识。

五、学会全面地欣赏学生

欣赏是最好的教育,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欣赏学生,教师不仅要从成绩方面欣赏学生的进步,还要注重从其他方面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对于“学困生”,他们可能有着更强的集体荣誉感,有着分析概括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看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也取得更大的进步。

六、学会用温暖自信的语言感染学生

选好时机,多做鼓励工作,无论学生的任何一点进步都要多进行表扬与鼓励。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里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不负责任的语论会扼杀学生的前途,学习成绩是暂时的,可变的,而自信心是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走出沼泽登上人生辉煌顶峰的不竭的原动力。

欣赏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优点,从而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欣赏学生才会服务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欣赏学生才会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的行为,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巧艳

学困生赏识教育论文 篇3:

赏识教育在小学学困生教育中的运用

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育孩子学习说话和学走路,是近几年在中小学教育中倡导的一种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宽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孩子不断成功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教师要善于把这种有助于孩子成功的教育理念引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在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学困生是长期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令教师感到很头疼,学困生的转化也是教育的一大难点。有的教师比较有责任心,想方设法转化学困生,努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别,最后使他们成为中等或者优秀生;有的教师缺乏责任心及教育经验,会放弃对学困生的转变,任其发展。正如赏识教育创始人周弘所说:“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所以,在如何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上,教师应该使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来改造。

一、适时赏识学生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小孩心中都有一个愿望:成为一个好孩子。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良的,美丽的情感——他们渴望被欣赏。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人才的基础是坚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孩子。我不相信屡教不改的儿童,青少年或青年男女。”欣赏学生,包容学生的缺点(在课堂教学中表现顽皮,刻意捣乱,内向,不做作业等等)可以让学生——特别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慢慢体验到成功感。这种成功的体验会逐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作出合理的举动。这也是赏识教育的其中一个理念——唤醒。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经常用鼓励和赞扬的方法教育学生,及时竖起大拇指,大方地给予每个学生做"优秀生"的机会,让他们在身心舒畅的状态中快乐地学习。在这种平等有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身心是自由的。在课堂上,他们的好奇心、上进心和专注的态度一旦被激活,就能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被重视、被赏识了。平时,我们习惯上只对学生的成功给予极大的关注和表扬,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时遭受挫折和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这时老师应及时引导与鼓励,不能让他们在责备与自责中成长。

例如,作者在刚任教三(2)班的数学课时发现班上的小黄,他比较聪明但好动,上课容易开小差,老是坐不住,导致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差。于是,我在课堂上采取以下办法改变他:每节课都提问他三到五次,不让他有开小差的机会;作业选择一些适合他能力水平的的题目,及时批阅并写上鼓励语句;建立结对子帮扶,半个学期之后小黄的成绩就慢慢上来了,成绩好了,学习劲头更足了。对于孩子来说:成功了,我就会努力。事实证明,只有积极的评价才能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因此,教师平时应善于观察学生,从细微之处入手,发现学生的优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激发克服困难的勇气,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

二、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尊重与严格也是赏识教育其中一个理念。在运用赏识理念进行教育时应注意:欣赏不等于放任。教师还是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引导学生积极、正面地发展。尊重并相信学生,让他们有勇气纠正自己的缺点,有完善的自我品格,有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在处理课堂问题时,我们必须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育有错误的学生时,要讲究方法,不能伤害学生自尊心。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许多教师都易犯急燥的毛病,尤其是年轻教师。殊不知,哪个孩子不想表现好?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表现欲望极强。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们必须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完善自己,纠正错误,同时严格要求和信任学生。例如,作者在过往课堂教学实践中,除了每节课对学生表現进行积极评价外,每周还定期进行小结,对一周来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更着重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并颁发作业本、笔等小奖品,同时对表现未符合要求的学生提出要求。一段时间之后,大部分学生课堂上都表现出符合预期的学习态度。

三、正确引导帮助学困生

赏识是学生在教师的关怀和尊重下接受教育,教师接纳学生的不完美。这种形式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快乐和成功,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欣赏学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素质,但欣赏不等于溺爱。教师应该在坚持原则,符合学生整体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去关爱、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一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在于平时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学习遇到困难就退缩,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平时应该及时发现问题,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才能、特长,因材施教,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客观地对待每个学生。课堂上尽量让全体学生融入学习氛围,这样才不会使学困生们感觉被忽视冷落,导致他们不思进取,厌学弃学。课堂活动倾听全体学生的意见,对学困生要更积极,耐心地理解他们的想法,让学生能感觉到教师的关心、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才会更容易树立。学生的学习困难的转变是渐进的,要把高目标变成低要求:目标设置得太高,孩子容易放弃;我们的目标设置要恰到好处,让孩子跳起就能够得着。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自觉地运用赏识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坚持运用赏识教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和谐,学生个性能够得到发展和完善。只要教师用爱心去施教,发挥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整策略,在教育教学特别是学困生转化上一定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周弘.教你赏识孩子[M].华语教学出版社,2002.

[2]李娜.让学生在赏识教育中快乐成长[J].祖国,2018.

作者:钟健堂

上一篇:供应链物流管理论文下一篇:商业房地产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