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教学对学困生的教育方法

2022-09-10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但是往往学困生却成了理想语文课堂中的难题, 由于学困生的因素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要达到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必须先解决学困生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以语文课堂教学为瓶颈, 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对学困生进行良性转化教育。

1 引导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心态

首先要让学困生倒空自卑, 融入群体。学习成绩的不理想, 老师的批评, 同学们的嘲笑和排斥等。学困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遭到了多次的失败。这些失败的打击几乎摧毁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严重地损伤了“学困生”们的自尊心, 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恐惧, 又由怕学发展到厌学, 这是他们在学习上屡次失败的主要心理因素。因此, 设法弥补他们的心灵创伤, 让他们倒空自卑的心理, 帮助他们重建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融入群体生活当中, 在集体中找到自信和自己的位置是让他们搞好学习的前提。所以笔者从解除心理因素对其进行教育, 寻找闪光点, 多表扬、多鼓励, 将自卑感格式化, 树立自信心。是久而久之, 他们就会倒空自卑, 融入群体, 成为一名对生活和学习充满自信的学生。

其次是倒空逆反, 用爱转化。在学困生中有一种心理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一些学生总是喜欢和老师、同学顶牛, 常常与大家对着干, 说话时喜欢抬杠, 对别人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这种心理现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逆反”心理。而要真正转化学困生就必须倒空其逆反心理, 让孩子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爱心。老师就应当爱生如子, 把超然、纯洁、平等的博爱之心公平地洒在每个学生身上,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 培养学困生自主参与学习

首先要提供自主努力目标, 增强自主参与意识。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也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老师的主导作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 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 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放出来, 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 正确引导、摒弃错误,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其次要以教师之情导学生参与之趣。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的位置, 服务者“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热情鼓励每个孩子, 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师巡视时, 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小组讨论, 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 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 对他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再有就是要进行学法指导, 提高自主参与能力。增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 最后过渡到“会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指导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对生活的看法, 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过渡到语文语言;然后借助适当的外部活动, 如有顺序观察书中的插图、幻灯投影等, 来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达, 促进思维能力发展;最后再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生活问题, 这样就可以把用概括的语言进行表达的思维方法主动地迁移到其他问题学习中去。

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 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 提出问题, 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 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 看懂书上的表达方式, 抓住重要的词和句, 依据自学提纲, 寻找答案, 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 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3 激发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兴趣, 便会具有一定的自觉性, 在无须敦促的情况下, 主动去接触探究事物。而心理学实验证明, 人在有兴趣时会使血液循环亢奋起来, 会把观察、记忆、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调动起来, 呈现出积极的活跃状态, 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事, 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 而不感兴趣的只能发挥20%左右。可见, 兴趣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尤为重要的。最终达到“乐之”, 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那我们的教学目的就能真正的达到了。

首先要重视教师的感染力, 老师的感染, 是激发学生对语文感兴趣的一大法宝。说, 是课堂上最主要的传授知识的途径, 所以老师的感染尤为重要, 特别是语言的艺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艺术家”, 必须以满腔的热情、满怀的激情去投入到每一节课之中。抖擞精神, 以最佳的状态运用表情、姿态、手势等等多种表现形式去演绎角色, 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的情绪, 活跃他们的思维, 让他们充分感受语文的无穷的魅力。

其次教师要设下疑问,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个人都有好奇心, 对未知的问题都会有渴望、新鲜、奇怪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一旦被激发, 便会带动学生们的情绪, 让他们进入教师设置的轨道, 从而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思考, 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又会使他们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了解以及从中有所领悟。

再有就是在课堂上要营造民主氛围。尊重学生, 只有给他们一定自主, 能自由发展的空间, 才能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管学生的答案是对与否, 教师都应该先给予肯定, 然后再引导。课堂上应创造一种“兼容并蓄, 尽各家之言, 取长补短”的思想, 大力鼓励学生发言, 让他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还有就是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他的观点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 让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是可以通过让他们体验成功, 享受成功的快乐来达到的。

在教学中我们有效地借助于多媒体声情并茂的特点, 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 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 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进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最终达到“超我”的乐学状态。

摘要:让学困生主动、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 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空杯心态,激发兴趣,循序渐进

上一篇: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原因下一篇:《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