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思想来源和思想方法

2024-04-18

康德的思想来源和思想方法(精选9篇)

篇1:康德的思想来源和思想方法

康德的思想来源和思想方法

莱布尼茨是影响康德的最重要的人物,康德哲学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莱布尼茨的.影子.这可以通过分析康德的早期思想<纯粹理性批判>和康德哲学的整个体系得此结论.当然,康德与休谟、牛顿、卢梭、马克思等人都有思想联系.

作 者:许海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刊 名:阴山学刊英文刊名:YINSHAN ACADEMIC JOURNAL年,卷(期):16(1)分类号:B516.31关键词:康德 莱布尼茨 唯理论 实践论

篇2:康德的思想来源和思想方法

“游戏”思想在东西方都曾引起研究者的强烈关注,而康德和庄子作为提出这种思想的东西方的第一人,理论既有极大的差别又不无一致性.康德高扬人的.主体性,从而期望人自己拯救自己,而庄子则取消人的主体性,从而希望通过顺应“道”而由“道”来拯救人.但是,二者都体现了各自对人类的人道主义关怀.

作 者:何军民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刊 名: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N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4(1) 分类号:B08 关键词:游戏   主体性   自由   人道主义关怀  

篇3:康德伦理思想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毫无疑问, 经典思想家们关于社会、文化和哲学的思想总是对人类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深远影响。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提出的关于“人是目的 (End) ”的伦理思想以及他对“假言命令” (Hypothetical Imperative) 和“定言命令” (Categorical Imperative) 作出的区分至今还是学术研究经久不衰的重要课题。这些伦理思想实际上对外语教学也有着深刻启示, 然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 而这也使这方面的研究有着更为紧迫和重要的意义。

2 康德“人是目的”的伦理思想与外语教师承担“促进者”角色的必要性

康德认为, 人以及其它任何有理性的存在, 都自在地作为目的本身存在着, 而不是这个或那个意志随意使用的工具。这一对人存在本质的深刻解读对于正确理解教师对于学生应承担的角色有着深刻的导向性。

如果教师把学生仅仅看作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而不将其本身看做目的, 那么他必然期待和要求学生在各方面作出良好表现: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在各类无休止的演讲、口译比赛中获奖, 期待他们能成为杨澜、朱彤那样能给他带来无限荣誉的人。然而如果这些期待都落空, 他还会将教育当成值得付出毕生心力的事业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那教育注定会失败,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会再全心投入教育事业。

而如果教师把学生本身看作是目的, 那他必然会真正关注学生“自身”的利益。学生们所谓“糟糕”的表现不会再让他焦虑;他们哪怕是一丁点微不足道的进步也会让他欢喜雀跃;学生能否给他带来荣誉不再是衡量教书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指标;他所有的努力都将投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上, 也就是促进他们的学习实践和作为有理性存在的全面发展上。把学生本身看做目的, 而不是其他意志随意使用的工具, 教师必然应承担起促进者的角色, 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3 康德关于“假言命令”和“定言命令”的区分与外语教师更好承担“促进者”角色的相关性

在教师作为“促进者”的角色定位确立起来之后,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他应如何更好地承担起这一角色。康德关于“假言命令”和“定言命令”的区分在这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康德认为, 所有命令要么是假言的, 要么是定言的。如果采取一项行动只是作为得到另一样想获得事物的手段, 那么这时起作用的是“假言命令”;而如果采取一项行动是因为这项行动本身是必要的, 而并无其他任何目的, 那么这时起作用的就是“定言命令”。换言之, “假言命令”涵盖的是“做X, 如果你想获得Y”;而“定言命令”蕴含的却是“做X, 因为X本身是正确的, 值得做的”。“假言命令”和“定言命令”的区分对于外语教师而言是重要和发人深思的, 因为这种区分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实际上是可分为所谓的“次级动机”和“高级动机”的。

具言之, 如果学生学习外语是为了得到Y, 这个Y可能是通过考试获得文凭, 找到一份好工作, 和说这门外语的本族语者做生意, 或者别的一些目的, 那么这时对他们起作用的实际是“假言命令”, 他们的学习动机实际是一种“次级动机”。之所以说他们拥有的是次级学习动机是因为这种学习动机无法持久, 一旦他们达成其实际目的, 学习动机也就随即消失。试问一旦学生得到想要的文凭, 得到以后不再会用到该门外语的一个管理职位, 或者和说这门外语的本族语者的生意合同已经终止, 他还会再继续辛苦学习这门外语吗, 如果他的最终目的不是这门外语本身, 而是诸如以上的这些实际目的的话?

然而, 如果他们学习一门外语是因为这门外语本身对他们是有趣和有吸引力的, 学习这门外语于他们而言本身就是终极目的的话, 那么情况将大为不同,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 对他们起作用的将是“定言命令”, 而他们拥有的将是高级的学习动机。这种学习动机是高级的, 因为此时学习外语对他们具有绝对价值。他们享受学习的过程, 而且学习也将更为有效和成功。更重要的是, 由于学习外语本身就是目的, 这种行为于他们而言是更易持续下去的一种行为, 也更易帮他们达到更高的外语水平。

以上讨论使我们明白, 深刻理解康德关于“假言命令”和“定言命令”的区分有助于教师清楚意识到培养学生高级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从而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承担“促进者”的角色。

4 康德伦理思想观照下的外语教师更好承担“促进者”角色的几点具体建议

前文第3部分清楚地论述了“定言命令”的绝对价值,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对之加以鼓励。那么在很多学生都只关心学习外语的实用价值的情况下, 作为学习“促进者”的教师应当如何使这种“定言命令”对更多的学生发生作用呢?下面三个受康德伦理思想启发所产生的具体建议将尝试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这些建议的重要价值在于他们都试图培养学生对学习外语本身的热情, 即把学习外语本身作为目的, 而非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

首先, 外语教师应尽力成为其所教授语言的代言人。我们都知道, 教学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它应当指一切能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如果我们自身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 并且在任何时间都有意识地向我们的学生展示我们所教授语言的美丽, 展示说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深刻思想, 以及他们风俗的独特性, 我们毫无疑问会在我们的学生身上为这门语言树立非常正面的形象, 也将使我们的学生产生学习该门语言的热情。同时, 对教学材料的灵活处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实现代言人的角色。通常, 学习外语的精读教材都过多地关注词汇和语法。这种状况不够理想, 因为它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如果我们在处理教材时相对灵活, 能够更加重视在篇章层次上对课文的讲解, 使学生能理解语言如何贴切地被用来增强语篇的表达力, 理解语篇作者如何通过语言传递其深邃的思想, 而非机械地学习脱离语境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那么他们的学习激情和效率将大为不同。

其次, 教师在处理学生的书面错误时应有新观念、新方法。如今外语教师在对待学生口语表达中所犯错误的问题上已基本达成共识, 那就是, 只要这种错误不影响交流, 就不要对之过多加以更正。然而对待学生的书面错误, 大多数教师的做法依然是划出错误部分, 并对之加以更正。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知道他错在哪里, 应如何改正, 然而却不利于培养其学习兴趣, 增强其学习动机。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这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也许将是有效和值得推荐的。那就是, 当学生有正确、优美的表达形式, 创造性的答案, 或者非常不错的新观点的时候, 在这些表达或观点下划线并在旁边打钩。因为受到这些红勾的鼓励和为自己的进步感到振奋, 学生们通常都会不例外地、并且更为有兴趣地进行持续学习, 并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 教师在设计考试的时候也应当更有创新。尽管传统的考试形式在考察学生听力、阅读、翻译等方面的专业水平上有其自身的优势, 然而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持续性的学习, 侧重考察学生自由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的更为灵活的考试形式也应当提倡和鼓励。只有当学生们在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 并愿意付诸心力的领域方面更有自由度, 只有当他们被给予机会用所学的语言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 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这种语言的美, 并对之进行更有效率的学习。正如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最有魅力一样, 语言也是在其最被有效使用的时候最能展现其美好。事实上, 口头发言, 读书报告, 学期论文或学期中的针对某些特定话题的小论文都可以是传统考试形式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5 结语

本文的论述表明, 康德的伦理思想给外语教学以非常有益的启示。只有当教师把学生本身看作目的, 而非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时, 他们才能真正承担起学习“促进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真正理解并牢记康德关于“假言命令”和“定言命令”的区分, 并积极促进后者, 在学生身上培养更高级的学习动机时, 他们才可能更好地承担起其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而只有当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一些具体的有效行动, 如真正当好所教授语言的代言人, 创造性地处理学生的书面错误, 以及在设计考试时更有创新, 他们才能真正有效地承担起其学习“促进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篇4:浅析康德伦理思想

关键词:先验 道德律 绝对命令 哥白尼变革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87

在康德之前的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中叶,西欧的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及自然实验科学等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引发西欧哲学的发展形成了两个主要学派,即注重实验观察的英国经验论和注重理性分析(数学)方法的大陆唯理论。他们都是以研究什么是真理、知识的起源、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什么是真理的标准为哲学研究主题,使哲学由本体论朝认识论转向。但是,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所采取的哲学方法,不是以经验观察为主,就是以数学推理方法为主,这是康德之前许多近代哲学家如培根、洛克、休谟、笛卡尔、斯宾若沙及莱布尼次等人的通病。而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批判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康德说休谟使他从独断论的迷雾中醒悟过来,批判了为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可能界限详加探讨就盲目乐观肯定理性认识能力的独断论(唯理论),同时也批判了否定人的认识能力的怀疑论(经验论)。康德的哲学则有所不同,他在认识之前就对人的认识能力进行批判性的探讨,研究认识能力界限,认为在经验的范围内理性的方法是有效的,但若超出经验的界限理性就失效了,就得采用形而上学的方法(也即先验的方法),人的道德伦理因不属经验范围,故康德正是以这种方法来研究他的伦理学的。

康德写了《实践理性批判》与《道德形而上学探本》两本书来说明他的先验唯心主义伦理学观点。他认为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不是经验的人,而是一种抽象的理性存在,道德原则不属经验的原则,而是一种先验的原则,它是至高无上的,为人所绝对遵守。这种道德原则的特点是不在其内容,而在其形式。其“善良意志”是无条件的,是绝对好的,而其他的,如智力、健康、勇敢、财富等都是有条件的。因此“善良意志”本身是高于人的一切活动和目的的,它自身就是一种目的,而绝不是达到其他一切的手段。如“不说谎”本身是好的,然若害怕说谎的后果就不说谎,这仍是不道德的,只有你严格遵守了“不说谎”这个道德原则而不说谎,即遵照善良意志的规则办事,这才是无条件的好的。

康德的道德规律绝不是“不许说谎”这样简单的具体行为规范,而是一种更加抽象的东西,即“绝对命令”,它是无条件的,毫不计较功利得失准则。“绝对”就是只是为了道德本身以外绝无其他目的;而“命令”就是你必须这样做,带有强制性。康德把这种完全按照绝对命令,不受任何外界诱惑而行事的状态,叫做义务。同时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探本》中提出了三条重要的绝对命令或者说道德规律。

康德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绝对命令是:“我一定要这样行为,使得我能够立定意志要我的行为的格准成为普遍规律”.。其意思即我要这样做事,不仅我要这样做,还要求其他所有人都应该这样做,如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行为才是有道德的。康德的第二条重要的道德规律是:“你需这样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总不把他只当做工具。”那么每个人都把别人当做目的,而不把别人当做工具,则每个人都是主人,都是平等的。因此这又引出了第三条重要的道德规律,即是“个个有理性的人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其意就是,如若每人都按照自己的道德规律行事,其动机皆求之道德规律本身,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他把这种道德叫做“自律的道德”,而那种考虑到其他因素的道德,都叫做“他律的道德”。按照“自律的道德”,每个有理性者都是自己对自己颁布规律,因此每个人都自己有自己的目的,不把别人看做工具。这样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康德在其伦理学中把道德基础从经验的外在对象(物)转移到先验的主体(人)的意志中来,先确定超验的意志自由(道德的本质)作为普遍的道德律令,然后论证大量呈现在日常道德经验之中的社会现实。这种方法和体系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违反“日常意识”,但比以前西欧大陆的唯理论和英国经验论的方法更可取的多,也比以经验为理论根据的幸福注意和以唯理论为特征的“神意”道德论,更准确地抓住了道德的本质。对此,康德研究专家、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哲学系教授L.W.贝克说道:“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也能找到一种类似于哥白尼变革。”康德在伦理学中“哥白尼变革”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它表现为彻底克服了伦理学上自伊壁鸠鲁以来一直沿袭到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幸福主义伦理观的弊病,树立了主体性在道德生活中的地位。法国唯物主义者从感觉论出发,以肉体的感受性为基础,把物质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作为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的理论,认为所谓善恶好坏,不过是以感觉为基础的快乐或痛苦,人的本性在于自爱自利。康德批评这种理论,认为这种幸福主义的共同特征是以经验为其理论基础,没有客观标准。因为幸福和快乐、欲望和享受都随人而异,随时而异,没有客观的统一的标准可以衡量,可以由种种偶然的经验所影响和决定,因此不可能成为普遍的道德准则。康德建立起以先验认识为基础的先验道德,这种道德的主要特征就是要舍弃那些特殊的、偶然的经验,只承认那种普遍的必然的即具有普遍有效的东西为道德准则。他认为,道德概念并不从经验中来,它存在于人的理性中;实践理性要求它不受任何经验的限制,道德原则不以个人经验事实为标准而以人类群体的普遍有效的“善良意志”为道德准则。因此,不以外在的制约与人的经验的东西建立道德原则,而从人主体自身,在实践理性中自己为自己建立普遍的必然的道德,这既是康德伦理学的“哥白尼变革”的实质。

其次,这场革命还意味着对于欧洲以来一直到中世纪宗教哲学家所鼓吹的“神意”道德论的否定。柏拉图认为,神是善的真正源泉,美德就在于求神,人生的目的在于“净化”以达到神人相通的神秘境界;宗教哲学家认为,现实的痛苦是为了来世的幸福,只有信神才能得到幸福,神是人类的最高主宰,只有听从神的安排,才符合道德准则。这种“神意”论伦理观虽与经验论的幸福主义伦理观不同,追求道德的客观普遍性。但康德认为,这种普遍性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求神的目的亦是为有助于生活的利益,把神的意志作为道德原则,也是由于我们希望从神那儿获得幸福,因此这仍旧与幸福主义殊途同归,最终把道德原则还原为主观经验的感官上的幸福。另外,这种“神意”说,把道德的力量给了人以外的别物(神),让人的行为服从外在的“他律”,而不是自己为自己立法,因而是不道德的。康德认为,道德的基础是“自律”,而不是神。这就表现了对西欧中世纪宗教神学道德观叛离,人是目的,是自己的主宰,这是康德在伦理学中主体性的体现,是其伦理学的基本特征。

康德虽已逝世了两个多世纪,然其伦理学思想仍旧对我们现实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人们在向道德理想奋进时必须时时使自己的行为处于“善良意志”的指导,时时遵守道德规律。行为者在行动时要有纯正的动机,即“出于职责”。行为者的行为应从自己的“职责”出发,与个人的感情欲望作斗争。行为者的这种“出于职责”的行为,应该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自律行为,而并非外在的他律行为,这是一种意志自身给予自身的规定,而不是来自外部的强迫。行为者也应遵守绝对命令,不管外在环境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都应该是自己内在的坚定信念,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不需前提的,如是出于某种别的目的而工作就是不道德的,做好工作只是我们的义务。

康德的伦理学要求行为者的行为能够“普遍化”,他认为“我一定要这样行为,使得我能够立定意志要我的行为的格准成为普遍规律”.。我们在行为时,我们希望我们的准则能够成为普遍的法则,那么我们是愿意别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别人也采取相同的行为准则。如果愿意,则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康德认为“你需这样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总不把他只当做工具。”这就要求我们在行为中始终把人同等看待,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是主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己的尊严,人人之间都是平等的。

“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这是康德在其《实践理性批判》结尾处的两句名言。他认为自然规律和道德规律一样在他心中重要,在人与自然交往时应该遵守自然规律,与人交往时应时刻遵守心中的道德规律,按善良意志行事。这样才能够好构建好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都本伟 《主体性的道德哲学__论康德伦理学的特征及其意义》辽宁大学学报 1996年第三期

[4]康德 《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康德 《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篇5:黑格尔和康德思维与存在思想初探

一、康德视域中的思维与存在

康德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这是他二元论和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他产生不可知论的根本原因。康德做出了“物自体”的假说,称在我们之外而刺激我们感官的客体为“物自体”,它是存在于经验之外,是超验的、无法认识的,认识只能达到“物自体”对感官刺激所产生的感觉表象。康德就思维与存在问题设定了两个截然分开的领域:即能够认识的此岸的“现象”世界,以及不能把握、不能认识的彼岸的“物自体”的世界,这就在思维与存在之间划定了一条不能逾越的鸿沟。康德在“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中阐释了这一思想;“自然界的最高法则必须是在我们心中……,不是在自然界里去寻求自然界的普遍法则,而是反过来,根据自然界的普遍的合乎法性,在存在于我们的感性和理智里的经验的可能性的条件中去寻求自然界。”他认为理智的法则来自于理智对自然界的规定而不是理智得自于自然界,这样就从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走向了主观主义。他在本质上不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也不承认思维能够把握客观存在的本来面目,否定了世界的可知性。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认识与对象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界定。他认为过去无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都主张认识应当符合对象,但这种认识论却导致了失败;应将其颠倒,假定用对象来符合认识,但康德的这一认识论却成为割裂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根本原因。他没有找到由感性到知性过渡和联系的客观基础,因此,既不能克服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片面倾向又不能廓清思维与存在的辨证关系,最终走向了二元论和不可知论。

二、黑格尔思维与存在思想探析

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是辨证统一的,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他批评了康德将经验材料与知性概念截然对立的做法,认为康德机械的割裂了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只探求了认识进程的部分内容。黑格尔还认为经验材料整合统一于概念中,只有二者的`同一体现真理性;只有用抽象的思维扬弃经验材料,将其还原为概念并以此来昭明自己的本质,才能真正达到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不同于谢林无差别的“绝对同一”,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同一,而是一个矛盾不断展开和发展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二者的相互转化,从而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黑格尔批评康德那种预先在认识活动之前确定认识的做法犹如要求人们在下水之前学会洗澡:“这和一个人在跳下水游泳之前,就想要先学游泳时同样的可笑。”“它不能达到目的,因为它本身就是目的――它不能达到它自身,因为它原来就在自身之内。”他的这个比喻非常精当、贴切,若想学会游泳,必须跳入水中亲自实践;若想达到认识的目的,就必须实际参加认识活动,而康德将认识能力与认识活动相割裂的思想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不是由此到彼的无条件的直接等同,而是在以实践为中介连接下的统一。实践是从主观性达到绝对理性的必要环节,它使认识主体不断扬弃自身及认识客体所固有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而无限趋近客观性与真理性。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确立的前提和逻辑起点。

黑格尔所构建的辩证体系是从纯存在开始入手,既犯了由思维到存在的本末颠倒的唯心主义错误,又混淆了感性和理性的直接性在把握纯存在时的作用。他为了突出思维第一性的原则,把理性的直接性机械的取代了感性的直接性,尽管突出了认识主体的能动性,但实质上却是思维对存在的湮没。

三、黑格尔对康德理论哲学的批判综述及理性反思

首先,黑格尔主要基于12对范畴对康德的方法论进行了批判,同时也批判了康德的形式主义。黑格尔认为康德所讲的范畴都是思想的思想,里面没有内容。其次,黑格尔认为康德关于思维与存在的思想不属于现实的范畴。再次,黑格尔批判康德对理性持悲观主义,理性不能认识物自体,不能把握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康德把理性当作知性的范畴,作为思维的工具,理性构成一种假设和无内容的空洞的工具、手段。黑格尔认为康德对理性不能认识,不能从有限的东西达到无限,看不到范畴本身就是存在的统一,从而导致了思维与存在的割裂。黑格尔认为懒惰的思想,构成了康德图式化的静态的不流动的特性,是思想本身的惰性和图式化,忽略了时间和空间的存在。黑格尔认为康德的主观主义,以及在思维与存在之间设定的那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都是一种僵化的教条。

弗雷德里克?C?拜塞尔认为黑格尔只是对康德进行了外在化的批判而没进入实质性的内在化的批判;黑格尔把康德的认知能力看成了构成性范畴,实际上应该是规范性的范畴,规范性处在过程中;黑格尔在对康德哲学原理的批判中并没有运用本质批评理论:他没有对康德理论前提的合理性及其结论推理的严谨性进行论证,其批判是表面的,是有失偏颇的,甚至说是批错了。

决不能因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时论证上的缺陷和结论上的错误就否定其重大意义,需要辩证的来看这个问题。黑格尔哲学在特定的时空中产生,难免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批判的不妥之处是历史的必然,不能过于苛责。几乎所有的哲学体系抑或构成此哲学体系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都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辩证否定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哲学不断的由简单到丰富,由错误到真理,以达到螺旋式曲折的向更高水平发展。黑格尔哲学不是绝对的真理,它的一些思想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辩证的否定和扬弃,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抹煞黑格尔作为时代终结者和时代开启者的伟大历史地位,黑格尔哲学所蕴涵的别具一格的精巧思辨和缜密逻辑是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92.

田薇。康德哲学陷入不可知论的方法论根源及其启示。清华大学学报。

黄见德。评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几个方法论问题。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4)。

方莉。黑格尔哲学基本问题探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50.

丁春华,赵天成。黑格尔哲学出发点范畴对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5)。

朱德生。对三个基础性问题的辩证思考――读稿札记。学术研究,2006,(5)。

篇6:康德美学思想的现代化意义

一、关于康德思想

我们认为康德美学具有重要的现代性意义,并不想用当下时尚的(审美)现代性观念去圈定康氏的美学,将它作现代性的某种类型的化约,从而得出康氏美学如何现代性。康德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创始人,其深远影响是无可置疑的。

在美学史上,康德是主张美的本质是主观的而且是纯粹 形式的这一派的重要代表。 对康德来说,审美判断与科学知识的逻辑判断不同,它基于美感而不是认识的概念或范畴。逻辑判断形成于概念范畴对于经验质料的综合统一,离开了对象给予我们的经验质料就不能构成一个逻辑判断,而审美判断所关涉的则是主体对于事物的纯粹形式的把握,与被把握的对象没有直接的关系。换言之,一个事物被称为美的,并在于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因为它符合了主体的某种形式,从而引起了主观上愉快的美感。

二、康德思想的主体性

在审美领域中,人的主体性则体现为审美主体性,在康德看来, 不是客观的自然属性, 而是审美主体的“ 心意诸功能的和谐运动” 才是美的本质,在审美过程中,这种所谓“ 主观的东西” , 是一种主观的具有“ 普遍必然性的快感” 。单纯的主观快感以每个个体的私人感觉为限, 而审美判断必须具有普遍性,康德就此进一步考察了审美判断的先验性,康德的结论是审美判断的先验性在于审美主体心理诸功能的协调运动, 心理诸功能的协调运动使主体达到一种和谐愉悦的状态。 此时,审美客体对于审美主体而言具有了一种主观的合目的性。一旦这一美的先验原理同某一具体审美经验相合,审美判断就产生了。所以,审美是判断先于快感,而且是包含着理性因素的判断,这种理性因素是一种对人类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价值。

另一方面, 康德美学的主体性还表现在它的审美超越性。 在康德看来,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生存需要的活动,正是在这些活动中,人的主体性才得到最纯粹、最典型、最集中的表现。 我们知道,康德美学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第一次严格、系统地划分了美的独立领域,将其看做是一种纯粹的、无一切利害感和外在束缚的自由活动。

三、康德美学对大众文化的启示

大众文化开始兴盛起来,它的产生反映着商品经济与科学技术对精神文化的双重入侵。应该承认, 大众文化是现代技术、现代政治、现代人走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它顺应了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 体现了民众的审美需求, 我们应重视、鼓励、研究它。 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 大众文化与商业利润唇齿相依,这就决定了它不仅要严格地遵循市场逐利的原则,而且在创作上也会刻意迎合接受者的娱乐、消遣、宣泄功能等精神需求,降低原创性、独创性和艺术个性, 呈现出深度的缺席、平面化、模式化。概括来说,大众文化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大众文化的娱乐本位动机导致了文化理性意义的丧失。

大众文化充分张扬享受生活的权利意志,强调通过消费实现享乐的权利。于是娱乐性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日常生活的价值体系,成为近年来普遍流行的美学趣味。 大众文化往往以性、暴力来刺激人的生理本能,作为调动人们消费欲望的诱饵, 在满足本能欲望的同时, 也消除了人的信念和进取心,使人玩物丧志,人格萎缩、自甘堕落,缺少一种使人的智慧、理性与人格获得提升的人本价值。第二, 大众文化的复制性生产方式、平民多元化风格消解了人类的美学理想。在这种廉价而畅销的复制文化中,大众的艺术感觉、审美能力日益粗糙、钝化,情感世界日益枯竭, 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思想的博大深邃、信念的崇高坚定、想象的辉煌奇诡、技法的独特巧妙等等人类不懈追求的美学理想消失殆尽。

在当代文化的喧哗与骚动中, 美学与艺术的主体位置产生了严重的偏移, 主体被指斥为“ 虚幻的中心” ,遭受放逐。审美与现实二元对立的消解, 使艺术家主体精神消弥,审美超越性也烟消云散,仅仅是自然生命本身受到肯定。 在当代艺术困顿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看到审美超越性的价值, 恢复人类精神主体性,恢复审美对人的灵魂铸造的性质, 恢复文学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在这个“ 人人都是艺术家” 的时代, 仍然需要艺术天才的存在, 因为艺术需要个性,建立在个性基础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才是艺术进步和发展的长久生命力所在。在这样的现实中, 艺术家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精神的自觉者和文化的传承者的道义和责任, 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其独立意识和超越精神 应该首先进行自我规范,自我塑造, 完成人格的自律自足, 才能在金钱至上、人欲横流的情况下,保持并凭借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去规范、塑造社会精神面貌, 去唤醒在生命的虚妄中沉醉徘徊的人们, 共同去寻求诗意

的精神家园,这就是康德美学给我们的启示。 四、康德美学思想对现当代的影响

康德率先从理论高度对“美的艺术”作了系统阐述,认为只有美的艺术,它是主观的合目的性,与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理相一致。从近代中国来看,康德这种审美无功利性、无目的性的思想在20世纪初引起了当时大批美学家对美学、文艺问题的反思和重释。当代美育鼻祖蔡元培则将审美的无功利性、无目的性诠释为美育核心,把这一核心引入教育领域,认为美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发展人的无个人利害计较的情感并以此除去个人私欲,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可以说,二十世纪中国当代美学的初建是从接受康德审美无功利、无目的思想开始的。

康德美学对当代美学的影响问题, 是一个研究热点。近些年来,康德美学思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出现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著作,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主要的是对康德美学的研究大多还处于康德美学的自然主义立场,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对中国传统的自然主义和心理主义以及西方思想的主客二分观念的影响, 以达到真正主客不分的本源性立场,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康德美学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开晟:《论康的美学的现代性意义》,汉江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7卷第五期

(2)陈亚民:《康德美学的当代意义》,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8卷第五期

(3)刘晓薇:《国内康德美学的思想研究述评》,时代与美,第九期

(4)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0页

(5)薛永武.《康德崇高美之我见》,洛阳师范学院学报,(4)

篇7:康德的思想来源和思想方法

“责任”在康德道德哲学中是一个重要而又关键的概念,在康德整个道德哲学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康德强调道德就是出于对责任的尊重而行为,他极力反对以行为后果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做法,认为如果仅仅是人的行为的后果合乎责任,而行为的动机是因为爱好或者其他个人的目的,那么这一行为则无多大的道德价值,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道德价值的。康德从形而上的角度把责任定位为必须的,认为一个作为有理性的人必须承担责任,道德做人是我们形而上的责任。

一、什么是责任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开始,康德就阐述了善良意志这一概念,他指出善良意志就是值不值得幸福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许多从各方面看来是善的、并且甚至构成了人的内在价值的一部分的特性的那些东西,都要以善良意志为出发点,否则就有可能变为极大的恶。善良意志来源于理性,理性的真正使命在于产生善良意志,这种意志虽然不是唯一的、完全的,却绝对是最高的善,它作为实践能力去规范或引导人们追求幸福而使用的手段,强调理性具有自由性。康德认为在我们的行为中,“责任”是居于首要地位并且是其他一切行为的条件。

康德认为,责任“这一概念就是善良意志概念的体现,虽然其中夹杂着一些主观限制和障碍,但这些限制和阻碍远不能把它掩盖起来,使它不能为人之所识,而通过对比反而使它更加显赫,发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这也就是说责任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一种行为的必要性。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通过三个命题来阐述责任这一概念。

(一)“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

这一命题又被称为责任的动机命题。康德认为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区分被其他的爱好所驱使的合乎责任的行为是出于责任还是出于其他利己意图并不难,难的是怎样辨别那些既合乎责任而同时又由直接爱好去实行的行为。康德在这里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人的行为要具有道德价值“不能出于爱好,而只能出于责任。”这四个例子分别是以下几个。

1.卖主童叟无欺

康德认为商人采取童叟无欺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诚实的,而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利的意图,因此这一行为并不是道德的。

2.保存生命

康德认为出于本能和爱好维持生命的行为并不能算是道德的,但是,如果生命毫无乐趣可言困境之下,还能不失去信心和苦难作斗争,这样的行为才能被算做是出于责任的,才能算是具有道德内容的。

3.帮助他人

康德认为“尽自己之所能对人做好事,是每个人的责任。”康德认为为了使别人因为自己的付出而具有满足感到幸福和欣慰的行为与对荣誉的爱好一样都是出于爱好而不是出于责任,因此是不具有道德内容的,如果一个人厌恶一件事却仍然选择做这件事才能算是道德的。

4.保证个人的幸福

幸福在康德这里只是人为的社会形象的健康,是人的一种功利性的追求,而道德却是人的自我完善的要求,保证个人的幸福是责任(最起码是间接责任),只有那些“增进幸福并非出于爱好而是出于责任的规律仍然有效,正是在这里,他的所作所为,才获得自身固有的道德价值。”

因此,只有“出于义务”而不仅是“合乎义务”的行为才能够具有道德价值。

(二)“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它所被规定的准则”

这一命题又被称为责任的形式命题,这一点体现的是理性的道德法则,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必定是抛弃了一切的质料,不依赖任何行为的结果也无关于任何欲望的.对象,而只是依赖于行为所遵循的意愿原则,康德比喻意志是站在其“作为形式的先天原则和作为质料的后天动机”之间的十字路口,而在理性的实践运用之下,意志最终会被其形式原则所规定。

(三)“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

这一命题又被称做责任的尊重命题,康德把这一命题看做是对前两个命题的结论,他认为爱好只是一种感性的情感,而尊重则是一种理性的情感,是一种通过理性概念自己产生出来的特殊的、与爱好和恐惧有区别的情感,认为尊重的对象是且只能是规律,不同于其他情感。一个出于责任的意志在客观上对规律服从的同时,还在主观上表现为对实践规律即准则的尊重。这一表象作为根据规定意志,充当意志的原则只能是行为对规律自身的普遍符合性,不需要任何一个适用于某些特殊行为的规律例如上帝等戒律为前提,“除非我愿意自己的准则也变为普遍的规律,我不应行动。”

责任的普遍命令是:“你的行动,应该把行为准则通过你的意志变为普遍的自然规律。”这里的“普遍的自然规律”指的就是道德法则。也就是说,人作为有理性的东西,应该在理性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意志(也就是责任)把自己的行为准则变为道德法则。

二、康德对责任的分类

康德按照习惯将责任分为“对我们自己和对他人的责任;完全的和不完全的责任。”完全的责任就是指绝对的、不容例外的责任,是一种消极的善。而不完全的责任则是一种积极的善,就是指在客观上不要求一定要成功,但主观上必须认真,全力以赴,要用自身附加的一些能力去主动地参与,在某些情况下没有去做是可以原谅的。因此,康德把责任分为以下四种。

(一)对自己的完全责任

康德在阐述这一责任时,所举的例子是自杀。联系我们前面所说到的责任的普遍命令来看,把缩短生命当做对自身最有利的原则是不可以同时也不可能成为普遍的自然规律的,也就是说,这是和责任的最高法则完全不相容的。因为自杀这一行为会使得人自身产生一种矛盾性,因此一个追求善的有理性的东西是不可能将其作为普遍的自然规律的。康德主张将人作为行为的目的,不是行为的手段,这就将有理性的人与无理性的只作为工具存在的物明确划分开来,为人的最高尊严提出了有利的论证,而自戕者却将人当做毁灭苦难人生的工具,模糊了人和物之间的界限,使得自在的人成为可替代者。只有那种面对人生苦难无所畏惧同时还迎难而上努力生活的人在康德这里才能算是道德的。

(二)对他人的完全责任

康德在阐述这一责任时,所举的例子是说谎。这是康德最具逻辑严密性的论证,是认知确定性和行为确定性的统一。一个人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利用他人对自己的信任而作出不负责任的诺言,这样的利己原则是否可以成为一条普遍原则呢?康德认为这同样是不可能的。如果利用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作出不负责任的诺言变成一条普遍规律,所有的人都开始说谎,那么最终就没有谎言和真话之分,也就没有信任可言,因此也就不存在谎言,所以这是不合理的。同时,康德还认为说谎这一行为是把别人当做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践踏了他人的权利,这种行为还模糊了人和物之间的界限,康德认为“别人作为有理性的东西,任何时候都应被当做目的,不会对他人行为中所包含的目的同样尊重。”

(三)对自己的不完全责任。

康德所举得第三个例子是实现自我。一个有才能并且受到文化培养之后本应该去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然而他却为了享乐忽视自身过人的天赋,那么,这种享乐的原则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普遍的自然规律呢?康德认为是不可以的,因为“作为一个有理性的东西,他必须愿意把自己的才能,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发挥出来。”闲暇享乐的生活之所以没法成为一条普遍的规律,是因为康德认为人的理性是追求至善的,是向上发展的,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种自我利益,更重要的是为了完善自我。

(四)对他人的不完全责任。

第四个例子是帮助他人,也就是促进他人发展。一个一帆风顺的人在看到别人在痛苦中挣扎,同时自己又有能力去帮助他人却置身事外,康德认为,“这样一种准则,虽然可以作为一种普遍的自然规律持续下去,却不能有人愿意把这样一条原则当做无所不包的自然规律。”因为,如果这一原则成为普遍的自然规律,那么人们就无望得到任何他所希求的东西了。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获得怎样的回报,而这是人作为有理性的东西所具有的一种义务。

康德所举的这四个例子都是具有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假设,结果都是把个人的行为作为普遍规律,那么它们与所有责任的最高原则相矛盾。他说:“当我们每一次违背责任时都反省自察,就会发现,实际上,我们不愿意我们的准则应当成为一个普遍的规律。”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责任”不仅是一个理性存在者的责任,(如果不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者,就不会负有责任。)理性存在者的存在既是责任也是目的;同时这里的“责任”也是对社会的责任,存在者是社会关系的存在,他有义务参与对社会关系的维系活动。

三、康德责任观的意义

康德的道德哲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所散发的魅力吸引了无数后人的学习、赞扬和讨论,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批判和建构,如黑格尔对其责任的空洞性进行了批评,反对康德纯粹的动机论,强调要注重行为的效果等等。无论这些批判是对是错,无论后人对康德的责任观是赞扬、学习还是批判、建构,都无法否认康德责任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康德哲学所提倡的为责任而责任的这种道德境界却是无人能敌的。

此外,在康德的责任论中,自由是责任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部尊严和价值所在,康德的责任观完全建立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尽管康德在其责任论地分析论断中的确存在漏洞,甚至最终陷入悖论之中,但是,其责任论带来的深远意义也是我们无法否定的。

参考文献:

[1]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施红霞.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3]楚恒体,刘泽军.康德伦理学中的责任概念[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12).

[4]白臣,杨彦辉.理性·责任·自由[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5]逯改.浅析康德的责任思想[J].学术交流,2007,(9).

★ 论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及其意义

★ 道德论文

★ 神学毕业感言

★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 康德语录有哪些

★ 论文选题的意义范文

★ 法律与道德论文

★ 科学道德科学技术论文

★ 浅析中医学医学模式及其意义论文

篇8:康德的伦理学思想之我见

康德非常赞同古希腊哲学将知识的区分为形式的知识和质料的知识, 形式的知识即逻辑学, 质料的知识包括经验的物理学和伦理学, 前者研究现象界的自然规律, 后者研究物自体界的自由规律。“就像纯粹数学区别于应用数学、纯粹逻辑区别于应用逻辑一样, 如果人们愿意, 也可把伦理的纯粹哲学 (形而上学) 与伦理的应用 (即应用于人性) 哲学区别开来”可见康德的伦理学思想 (此处借鉴倪梁康教授说法, 伦理学思想是用以区别日常生活的伦理思想, 一个人的伦理思想常常是自相矛盾的, 但伦理学研究则不可以自相矛盾, 否则就无所谓一种“学”, 而只能是某种“法”。) 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伦理的理论哲学, 一个是伦理的应用哲学。前者探求伦理的本源, 找出道德的普遍必然性的先天综合判断, 后者是将伦理原理应用于经验的人类, 涉及道德规范的实践, 良心和品德的形成。也就是说康德的伦理学不仅研究道德哲学, 实际上又被他的伦理学所容纳。任何忽视其中某一部分, 或者以某一部分覆盖整体的做法都势必导致对康德伦理学思想的误解。

二、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形成

休谟从彻底的经验论出发质疑了自然科学的因果律, 惊醒了康德的理性主义独断论的迷梦, 致使康德寻找到、并且严格划界了因果律的两个作用领域, 即现象界的自然因果律和本体界的自由因果律。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批判了自然 (必然) 的形而上学, 同时也为伦理 (自由) 的形而上学预留了空地。人作为自然存在和自由存在的理性存在者, 在单一的自然存在状态下符合自然必然律, 不可能是道德的存在, 而当人超越自然感性必然的束缚, 在自由的存在状态下就可以是一个道德的存在。康德认为以往的伦理学, 如笛卡尔、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机械的自然存在, 完全服从自然必然律, 这犯了让自然因果律侵入到伦理学领域企图取代自由因果律的错误, 而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感论、边沁的功利主义就是让自由因果律跑进了自然界去寻找道德规律。这些学说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仍然无法回应休谟的质疑, 也就是说既然经验无法为科学知识奠定基础, 那么经验也不能为人类行为找到一个普遍的正当无误的根基。经验只能提供实然, 而不能提供应然, 所以康德认为伦理学的基础绝对不能是经验的, 而必须是先验的, 是本体界的自由因果律。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是康德挽救了形而上学, 即伦理学以形而上学为基础, 同时形而上学也必须在伦理学界才能成就。

三、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1、理性是建构的基点

康德认为人是理性 (康德的理性概念具有努斯的超越性和逻各斯的规范性的双重特性) 的存在者, 人可以摆脱自然界感性、偏好的束缚、干扰获得抉择意志的自由, 这是一种消极的自由, 这种自由给人带来了道德责任;同时自由的理性的人又可以自立法、自守法, 获得积极的自由, 这种自由就是自律。此时人能够完全摆脱了感性世界的束缚, 成为一个自由的存在, 成为一个道德的存在。这个自由意志的自律就是一个理性的存在给自己立法并命令自己遵守的定言命令 (绝对命令) 即道德律也就是自由因果律。理性成为康德伦理学思想的构建基点, 理性的最高使命是产生善良意志。

2、善良意志是道德善的必要条件

善良意志是康德伦理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如何理解善良意志成为理解康德伦理学的关键。首先所谓意志, 即欲求能力, 是通过其表象而成为该表象的对象的现实性之原因的能力。在康德的伦理学中, 将意志分成两个层次:一方面是指受感性经验影响的一般理性的意志, 另一个方面是指不受感性经验影响的、以纯粹理性为规定根据或行为动机的意志, 也就是善良意志。同时康德认为“在世界之中, 甚至在世界之外, 除了善良意志之外, 根本不可能设想任何能够被认为是无条件而善的东西。”善良意志的善的无条件性体现在:它是先天的, 是纯粹的, 是理性意志本身的善, 不因目的善而善, 不因效果善而善, 因其本身而善, 是具有内在价值的无条件的善。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康德采用对比论证和伦理学的合理性证明, 论证一切善美之物包括幸福都是有条件的善, 都必须以善良意志为基础, 才能有善的价值。从而说明了虽然善良意志不是唯一的善, 但是善良意志是一切行为、品质有无道德价值的必要条件, 可见只有善良意志才是唯一的无条件的善, 而且在享有幸福的同时必须拥有善良意志才能达到至善即完满的善。

3、义务的三个命题

善良意志在经验世界的体现为“义务”, 这是一个与“偏好”相对应的范畴。康德说:“我们必须从理性的实践能力的规定性的一般规则到义务概念的来源循序渐进并且明确地加以表述。”因为义务包含善良意志的概念, 而自身主观方面的限制更能凸显善良意志。由此, 康德提出了义务的三个命题:1.义务是道德行为价值的根据和标准。2.出于义务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所要达到的目标, 而取决于所被规定的准则。3.义务就是由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然性。三个命题归结起来就是一个绝对的、普遍的、必然的规律, 即绝对命令。

4、普遍道德法则的可能性

在康德的伦理学体系中, 义务还只是普通的道德范畴, 只有达到绝对的道德命令才进入纯粹理性范畴。道德命令是比义务更高的范畴。通过批判经验主义、幸福主义、功利主义, 康德分析一切情欲、偏好、利益都不能作为道德的根据和原则, 因为其都不具有普遍约束性。康德的伦理学致力于必须找到完全超脱经验的、纯粹理性的、具有普遍约束必然性的道德法则, 也就是要找到表达规律的先天综合判断。可是这样的道德法则何以可能呢?

“自由是道德法则的存在根据, 道德法则是自由的认识根据”康德的道德法则的可能性与理性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没有自由则不可能超越感性的束缚寻求到纯粹理性的道德律, 而同样如果不是道德律在我们理性中早就被清楚地认识到了则我们是绝不会认为自己有理由去假定有像自由这样的一种东西的。道德律是每个有理性者所不能否认的事实, 这个基本法则的意识被称为理性的一个事实, 这一法则看作是被给予的, 它不是任何经验性的事实, 而是纯粹理性的唯一事实, 纯粹理性也借此而宣布自己的原始立法地位。 (在康德的这段论述中用理性自由来论证道德法则的可能性, 又用道德法则的可能性反证了理性自由的实在性, 即我们通过认识到道德法则而认识到我们自己的自由。自由的理念是一个悬设, 但是道德法则是一个事实, 自由只有从实践的眼光看才是一个事实。到了《判断力批判》中, 康德直接把自由称之为一个“事实”了。)

5、道德法则的三个公式

作为道德法则的基本法则的绝对命令只有一个:“要这样行动, 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在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视为一种普遍的立法的原则”。通俗地说, 就是做人人都应当做的事。

道德法则的第二个公式———人是目的:“你的行动, 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 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 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 永远都不能只看作手段。” (其论证可以从理性开始, 由理性中的努斯演绎出自由, 由逻各斯演绎出自律, 自由意志的自律, 即理性存在者以自身为目的)

道德法则的第三个公式———意志自律:“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 就像自然王国中一样。”即, 每个理性存在物的意志的观念是普遍的立法意志。”罗尔斯提示说, 这个观点是康德对卢梭《社会契约论》中:“人只有服从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 才变成自由。”这一命题的演绎。

康德认为这三个公式是统一的, 其中任何一个都包含着另外两个的结合。但罗尔斯认为这些公式是从不同眼光来看绝对命令的。第一个公式, 从代理人的眼光来看某个道德情景, 我们将使我们的理性行为的准则接受绝对命令的检查;第二个公式, 绝对命令指导我们把自己以及他人看作是被我们的受推崇行动所打动的人;到了第三个公式, 我们又回到了代理人的观点, 但是这一次, 这个代理人不是屈从于道德要求的人, 而是似乎是确立了普遍法则的人:在这里, 绝对命令程序被看作这样的一个程序, 遵从那个程序以及对其意义的充分掌握使我们能够把自身看作为一个可能的目的王国建立普遍法则的人。

那么康德认为怎样的行为才算道德的?康德伦理学思想中的善恶评价标准如何呢?

6、道德评价的标准——义务论

首先, 承认自由是评判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前提。其次, 符合道德法则的行为即是有道德价值的。第一步就是看这一“行为本身”是否客观上符合于道德法则, 如果它符合道德法则, 那它就是“合法的”, 但这时我们还不能说它是道德的。第二步.即进一步考察了这一行为的“主观动机”是不是出自对道德律的敬重.即是否以道德自身为目的之后, 我们才能说它是否是道德的。对此, 康德自己是这样说的:“不管行为的动机是什么, 只要行为符合法则, 它就具有合法性;如果在行为具有合法性的同时.行为的动机又是由义务观念所激发的, 那么, 行为与法则间的这种一致就具有了合道德性”。

“绝对命令”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具有重要意义。对待这个标准有两种方式:一种客观方式, 即主观行为去符合客观标准;一种是主观方式, 出于“应该”“义务”。前者是经验的, 只能说“好”, 后者是意志自律, 出于对道德律的尊重, 理智上自觉, 意志上自愿遵循, 这样的行为即使是没有达到预期的好的效果也是具有道德价值的。也就是说康德的善恶评价关注的是道德行为动机, 主张人的行为道德与否, 不是看行为的结果, 而是看行为本身或行为依据的原则。只要行为本身是正确的, 或行为依据的原则是正确的, 不论结果如何都是符合道德的。这正是义务论的重要特征。因此康德的伦理学被学术界界定为典型的义务论伦理学。

7、道德公设的必要性

康德在追求纯粹理性的过程中也看到了现实幸福和道德之间往往呈现的二律背反现象, 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呢?康德提出了三个道德公设:自由, 灵魂不朽, 上帝存在。意志与道德法则的完全融合就是神圣性。这是理性存在者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所达不到的境界, 因此必须假设灵魂不朽的条件, 而这种不朽的灵魂, 只有在上帝的神圣世界里才能实现, 只有在理性世界才能摆脱一切因果律的制约, 达到绝对的自由。康德认为有德之人是配享幸福的, 也是能享幸福的, 德福一致的至善在彼岸世界势必完满。

四、康德伦理学思想的最高追求

康德认为“伦理的形而上学不能建立在人类学上, 然而却必须被运用到人类学”。通过这种运用, 康德形式化的道德原理与在各种具体境遇中的实际人性联系起来了, 使得其所谓的“形式主义”伦理学获得了“质料性的内容”。所以康德伦理学思想也绝不是空洞的形式主义。

康德将伦理学提升到了形而上学的位置, 这对于肃清道德源泉、还原伦理学本相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而精神道德文明日益滑坡的今天, 康德的伦理形而上学思想, 人是目的, 为义务而义务, 为道德而道德的提法非常有现实教育意义。其实我们应该看到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在遥远的年代早早地为我们敲响了道德警钟, 道德必须形而上 (此处说的是康德伦理学思想中的理论部分) , 以德配福 (将伦理的形而上学应用于人类学上也就是“以德配福”) 才是追求至善的唯一出路。

康德在他的伦理学思想上为我们勾勒了一个伦理的公民社会共同体, 它高于任何律法的公民社会共同体, 是以人类社会整体的德性为联合, 超越了政治共同体的律法强制性, 应当成为人类美好社会的最高理想。

摘要:康德的伦理学思想包括伦理的理论哲学 (道德的形而上学) 以及伦理的应用哲学 (实践的人类学) , 忽视任何一部分都将造成对康德伦理学思想的误解。本文旨在立足于整体, 重点剖析康德如何构建其伦理理论哲学部分, 进而说明道德的形而上学很有必要, 道德形而上学应用于人类学时就是康德所说的以德配福, 这是寻找至善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康德,伦理学思想,形而上学,至善

参考文献

[1]罗国杰,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 (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01

[2]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实践理性批判.李秋零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 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7

[4]邓安庆.康德伦理学体系的构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德国古典理性主义伦理学研究

[5]张传有.关于康德义务论伦理学的几点思考.学术月刊.1999年第5期·

篇9:康德的思想来源和思想方法

康德虽然没出过远门,但他的思想却横跨宇宙。在康德的墓碑上,刻着一段他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警句之一,它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

(A)名声在外的小讲师

伊曼纽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生于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当他出生时,有着“武王”之称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已经在那里统治了11个年头。柯尼斯堡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主权变更。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原东普鲁士的部分领土划归前苏联,柯尼斯堡改名为现在的加里宁格勒。1991年,在苏联解体之前,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个波罗的海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国家。加里宁格勒地区就变成北面和东面被立陶宛包围、南面与波兰交界、西面对着波罗的海的一块“飞地”。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幼年康德的精神世界受到虔信派的深刻影响。8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僵化。这改变了康德对宗教的态度,从此以后,他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持反感态度。也正是因为那段学校教育的经历,让康德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讲也就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叛。

1740年,康德进入柯尼斯堡大学。人们现在无法考证他当时注册的是哪个专业,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去听哲学课。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这时康德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着,前途渺茫。由于没能在大学里谋到职位,康德决定到柯尼斯堡附近的小镇去做家庭教师。

康德曾经说过,再也没有哪个家庭教师比他还差劲。不过,他这样讲是因为比较谦逊,学生们对他的口碑都还不错。在做家庭教师期间,康德发表了处女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之思考》,其内容是关于笛卡儿、牛顿和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与科学命题。当了5年的家庭教师后,康德重返家乡柯尼斯堡,从此他就一直待在那里。后来康德又进大学深造,1755年,他以《自然通史与天体论》的论文获得硕士学位。3个月后,他得到大学编外讲师资格,开始教哲学课。在编外讲师这个职位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学生们的听课费是他的生活来源。由于康德的哲学课颇受欢迎,听课的学生特别多,因而他在生活上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

在担任编外讲师期间,康德笔耕不辍,经常发表哲学著作。从自然科学、美学到神学甚至巫术,他的论题几乎无所不包,但贯穿其中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是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相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康德的著述及授课经历让他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不断扩大,不少学生慕名到柯尼斯堡求教,并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与歌德和席勒一同成为魏玛古典学派顶梁柱的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获得教授的职位。在此期间,康德曾拒绝了柏林大学的诗学教授的职位,还拒绝了来自埃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在柯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不愿意背井离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倾向,小时候甚至还非常厌世。”

(B)永不休止的奠基人

1770年,46岁的康德终于得到了柯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他就任报告的题目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然而在当上教授后,康德却在著述方面销声匿迹,整整10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潜心研究批判哲学。1781年,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部著作,他就足以奠定自己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从1790年开始,康德的健康状况恶化。在经受了痛苦的慢性疾病的折磨后,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伊曼纽尔·康德在其家乡柯尼斯堡(今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逝世。他的最后一句话是:“这很好。”他去世时面容枯槁,浑身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遗体好像一具木乃伊。柯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前来向这座城市最伟大的儿子诀别。那天极为寒冷,大地冻得硬邦邦的。在整整过了16天后,康德的遗体才得以下葬。

康德是一个没有传奇故事的传奇人物。传说康德生活得很有规律,以至于柯尼斯堡当地居民在他每天下午3时半散步经过时来对表。据说他在一成不变的散步中迸发了一个又一个思想的火花。

康德不但生活刻板,而且长寿,他活了将近80岁,终生未娶。现代人不禁要问:康德是不是一个同性恋者?《康德的世界》一书作者盖尔教授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指出,其实康德有生之年曾两次动过结婚的念头。康德自己说过,当我想要女人时,我却养不起她;当我养得起女人时,我却不再需要女人了。盖尔说,康德经常在中午时去一家客栈,其楼上就是妓院。德国大诗人海涅(1797-1856年)说过:“康德的生平实在难以描述,因为他既无生活,也无经历。”

去世时的康德似乎仅仅是自己的影子,在他生命最后几年里,他的精神和肉体都已经极度衰弱。作为哲学家,康德也只剩下一个影子。当时德国哲学界的风云人物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早已作为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流派的领军人物享誉天下。1799年,康德发表了他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论与费希特科学哲学之关系》。在这篇封笔之作中,康德对费希特科学哲学的评价是:一钱不值。这是康德作为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从此他就告别了哲学舞台———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死后的康德很快就从哲学家的影子变成了人类思想天空中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年)将康德与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年)和奥古斯汀(公元354-430年)并列为三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

(C)“三大批判”成就康德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伟大的哲学体系,即《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让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外,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首先要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能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呢?实际上人只能感知物体的某些特性,例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对物体也就无从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他从属特性,例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张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

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道: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那么,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呢?因此,只有在人的头脑中,语言与事物的二致(真理)似乎才可能存在。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确实存在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那又该怎么办?在康德以前,哲学家简单地把这个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上帝愿意这样安排。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康德把这个问题给彻底颠倒了。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认为: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呢?康德将这一思维方式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在哥白尼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星球都绕着地球转,而哥白尼却认为,我们所处的地球在围绕着其他星球转。

康德给哲学带来了哥白尼式的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其实我们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实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与时间。存在于时间与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却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纯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将其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构架在这些原则之上的。

《纯粹理性批判》是研究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是伦理学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简单地解释,康德告诉人类:我们要尽自己的义务。但是,什么叫做“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命令”:“无论做什么,都应该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律。”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限制;但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在道德方面具有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真能做到有道德的话,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的结束并不是一切的终了。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最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时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上一篇:鞋子的春游的作文下一篇:字写好,我们才像语文老师(教师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