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2024-04-14

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精选12篇)

篇1: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目前心理学界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作为现代人本心理学的.主要哲学基础,很少注意到新康德主义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康德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阐明它对现代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作 者:周涛 王晓秋 Zhou Tao WANG Xiao-qiu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刊 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年,卷(期): 10(2) 分类号:B84-067 关键词:新康德主义   人本心理学   方法论  

篇2: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新康德主义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新康德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为人文科学取向的心理学提供了哲学支持.本文通过分析新康德主叉心理学方法论蕴涵,进而阐述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作 者:黄虹 Huang Hong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414006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7“”(17)分类号:B84关键词:新康德主义 心理学方法论 人文科学

篇3: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新型心理学派,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心生活体验,关心的是人类生活中的迫切问题与真实感受,它看重人的积极面,强调对人的尊重,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1]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生物还原论”和行为主义学派的“环境决定论”,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关注的是健康的人的全面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生存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每个人都存在尊重与名望审美、求知与理解、创造自由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精神上的需要最高的目标是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因此提出教育者应该看到学生具有学习完善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提高”的动机,表现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各潜能、发挥自己潜力的趋向。罗杰斯指出人的本性就是努力做到因满足于个人生活而保持乐观的态度。达到这一目标的人即为心理和谐的人。[2]马斯洛指出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是人成为“自我实现”的人。所谓“自我实现”的人就是指那些“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他们力所能及的时总是尽力去做好”。[2]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源于其心理治疗的“来访者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所谓“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依靠人、为了人、尊重人。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当今师生话语权不平等、学生依然处于弱势的情境下,教育“以人为本”更多体现为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成长为根本目的。可以通过“无条件积极关注”来实现这一目标。这是一种不以价值为条件的积极参与关注体验,是在自我行为不够理想时,觉得自己受到父母或他人真正的尊重、理解和关怀的体验。如果一个孩子在其成长中,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渐渐的,他就会产生和谐的自我,能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关注。同理在教育中,如果教师能对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尊重、自我积极体验、自我发展。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制定恰当的德育目标。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低级需要至少要部分实现之后,才能深入地探求高一级的需要。而每一阶段需要实现的方式不同,也就决定了在德育教育中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实现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在我国小学德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要状态分阶段的制定德育目标。

比如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制定德育目标时,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环境制定恰当的目标,否则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能导致目标空泛,缺乏操作性,难以实现。而在对小学高年级制定德育目标时,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道德规范,思辨能力有所提高,自我意识增强,这时就要关注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其需要并从中获得愉快和自尊的感觉,增强德育效果。

(二)选择合适的小学德育内容。

一个心理和谐的人能够坦诚地看待我们的外部世界和自我的内心世界,愉快地欣赏美好的事物,是一个关注自我的生活体验的人。而“自我实现”的人则是对“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总是尽力去做好”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小学德育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摒弃那些讲究全面的传统的德育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实用的德育内容。注重学生自我的道德体验和接受能力,防止教学与实际相脱离。[4]要回归学生主体,回归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掌握日常的道德规范,能学以致用。比如在对小学一至二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时,应选择有关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内容,而在对高年级如五至六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时,要求明显提高,更多和社会权利和义务等相联系,比如爱真理,主动求新,遵守社会规则、公共道德,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主动地尽自己的义务,尊重与自己持有不同观点和立场的人。

(三)探求新的小学德育方法。

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则要求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让学生将其理解到的道德规范及时地表达出来,允许学生有看法,犯错误,走弯路,保证学生在尊重和理解、爱和关心的氛围中不断反思,吸取经验教训,进行有意义的道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现有的教育思维,改变以往德育“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各种环境中提供学习场景,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分析、反省,以确立自己的价值观,这种德育模式要特别注意创设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这样学生才能没有心理负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不断观念和感情的碰撞中明辨是非,内化社会规范,达成我们的德育目标。

(四)建立新型学生观、师生观。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在德育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当教师形成和学生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有正确的学生观时,教师无意还是有意的德育教育信息都能够很快得到学生的接纳,并且内化,而传统师道尊严使得德育说教的意味浓厚,灌输式的方式在不平等的语境下只剩下了枯燥的文本,丧失感情和力量。“以生为本”是学生观的核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建构出一种“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模式,强调自我发展,强调自我教育,因势利导,师生互相尊重,才能保证学生的真实德育需求体现,并且是学生自觉攫取有益于自身生存的道德养料,才能使德育更有效。

参考文献

[1]贺佩荣.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安康师专学报, 2005, (10) :102-105.

[2][3]孙胜, 延丽.本主义心理学述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6, (4) :26-27.

篇4: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 语文教学 影响与弊端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之一,是一些以人本主义为指导的心理学家和其他学科人士结合的产物。人道主义强调人的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则意味着在对待同一事物时可以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如彼特拉克强调人的尊严和对人的赞美,而爱拉默斯则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认为人具有选择最终价值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首先,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强调主体的独特性,强调以人为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个体间的差别。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于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言行为或语言习惯,但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开始趋向于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人生需求;现在,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实施,把学生培养成认知和情感共同发展的人。这已逐渐渗透到我国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逐步上升,并有超过对他们学习结果关注程度的趋势。

其次,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否有意义,关键在于学生对语文学习材料的知觉和信念,所以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要以选择对学生具有个人意义的材料为原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情感需要选择适合的探究内容,或者在教材的选编上尽可能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选用既反映当今社会生活,又文质兼美的文章供学生学习。

第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现行的语文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甚至可以有双主体、三主体。这种实践理论的来源就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他的心中,学生是具有学习潜能和动机的自我实现者,而不是受本能支配的低等生物。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视学生为学习获得的主体。

第四,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主张,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只是检查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要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如何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自我评价自由选择的学习结果。从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来讲,这一点比较难实现,因为高考体制在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但教师可以在日常学习中尝试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评估自己的阅读理解情况等。

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我国语文教学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們常常会遇到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不符的情况。如:第一,对学生主体差异的关注。基于学生数量的巨大,教师要想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几乎是不可能的,统一各学校、班级的教学进度更是空谈;第二,人本主义心理学教学观强调学生的自我潜能和自我实现的要求,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并不具有这种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仅仅依靠学生自我实现的动力会造成学习纪律的混乱;第三,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和要求来设置课程,容易导致教学失去系统性和逻辑性,造成学生偏科或知识基础不完整、不牢固。当然,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停地摸索、探讨,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夏洛特·布勒 麦琳·埃伦著,陈宝铠译.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篇5:人本主义对当今教育的影响

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那么人本理论对当今教育有什么启示呢?

首先从人本主义的人性本善论来说。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人性观,也是人本主义的动机论与人格论的出发点和理论支柱。它认为人的天性中就有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倾向。他们认为,在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中,人性是善良的,至少表现为中性。人性的恶是由于基本需要未被满足,自我实现的环境被破坏而引起的。正是因为善与恶、美与丑、快乐与痛苦等积极与消极的这种两极辩证关系才使人生有了动力和深度。

从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在教育学生时应区别对待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少采用一些规则约束学生,不要处处限制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的潜能。少一些惩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表扬,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充分发挥潜能。

其次从人本主义理论自我实现理论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力。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格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实现者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经验,他的自我概念与整个经验结构是和谐一致的,他能经验到一种无条件的自尊,并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我们可以看到,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是我们的一个前提。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发掘潜力,从而达到自我实现。所以在对待学生时,我们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愿,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行为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大忌。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尽量发挥学生的潜能。

最后从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来说。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动机理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需要的强度决定着动机的强度,但只有最为强烈的需要才形成人们的主要动机。需要还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的基本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些是低层次需要。第二类需要是心理需要,包括人的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各层次需要的产生与人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们的低层需要是很容易满足的,但是在教育教学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在很多的时候,当前的学生还没有生活到一个自尊的层面上,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人在精神层面还需要更多的追求,但是精神上的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式改变的过程。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我们也要注意到,每一个需要的阶段性不是不可逾越的,而是,可以有条件的超越一些阶段的。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留意这些问题,灵活地运用理论为我们有效地服务。

篇6: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对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发展学教育理念的反思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1908—1970)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其需求层次论在经济管理上的应用极为广泛。在教育理念上,他认为教育之真正目的在于人性潜能和人的内在价值实现,主张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潜能,帮助他们去发掘、发挥、发展这些基本的潜能价值,并指出缺乏爱与关怀孩童就会抑制他的成长及其潜能的发展。马斯洛在教育上注重学生需求,尊重学生,以爱为中心。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只是建立在满足个人的需求上,很容易导致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

对马斯洛的教育理念,我所理解到的层面是:其主张学习是内在的过程,学生不需要刻意教导,因其天生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自行决定,在潜能的引导下就会实现自我。为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的,应当以爱为基础,教师以榜样人格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学习又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一切外在的强迫都无助于学习的成功。故而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篇7: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个性化教育,高校

以罗杰斯、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两大传统心理学流派之后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心理学派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既反对把人的行为归结为本能和原始冲动的弗洛伊德主义, 也反对不管意识, 只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行为主义[1]。他们提出, 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 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要有适当的环境, 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 完善自我, 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个性化教育作为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 其主旨与人本主义一脉相承, 提倡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二者都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落脚点, 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对我国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个性化教育的启示

(一)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从人的本性出发, 揭示人的本质, 尊重人的价值, 旨在认识自我, 分析自我, 发展自我。在教育活动中,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 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 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 盲目地进行教育活动, 那么教育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都将大打折扣。个性化教育, 顾名思义要求教育者从受教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出发安排教育活动。教育者既要重视受教者的心理特点, 又要尊重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的兴趣、态度、动机、情绪、好奇心、想象力和个性特征, 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潜能的发展[2]。“自我实现”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层级, 就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潜能不断激发, 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引导个体发展和人类社会不断创新和进步。高校个性化教育不能满足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更要重视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展, 更要利用一切资源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 发掘自身潜能, 挖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最终达到人的自我实现。

(二) 理解并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罗杰斯关于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明确主张“教师要理解并尊重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种种差异, 鼓励学生,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并注重他们在不同领域发挥潜能”[3]。差异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 人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 由于遗传因素、社会和家庭环境因素的制约, 个体差异更是千差万别。在教育活动中, 表现为学生的体质强弱不同, 智商高低不同, 经验积累不同, 兴趣爱好不同, 态度动机不同, 理想需要不同等方面。个性化教育主张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因材施教, 对学员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 从而提供“合适的教育”, 达到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对高校个性化教育的意义

(一)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健康的身心是发展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如今, 90后大学生已成为本科院校的主力军。与20世纪70、80年代人相比, 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趋向多元化, 他们视野更宽阔,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 个体需求更多样, 个体之间的差异更大。大学阶段正值人生的顶峰———青年时期, 这一时期人的智力达到顶峰, 个体对自己人格特征和情绪特点的认识越来越客观, 并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如何引导大学生调试心理, 使他们能充分利用大学阶段达到自我实现, 是高校教育者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在教育实践中, 教育者要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差异, 正视学生的个性特点, 积极主动树立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使其正视自己遭遇的挫折, 克服自身的狭隘、恐惧、焦虑、嫉妒等不良心态, 使学生乐观积极地拥抱生活, 实现个人的飞跃发展。

(二) 有利于打破心理壁垒, 强化人际心理信任

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符合个性发展, 发掘学生潜能, 促进人才培养, 因此教育者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个性化教育, 除了尊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外, 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整个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需要, 打破师生间的心理壁垒, 加强师生心理信任度。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与陌生人建立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从打破心理壁垒到彼此了解再到彼此信任, 融洽相处, 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甚至需要经历一定的波折。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的引导者和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者, 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处事行为特点、成长环境和志向兴趣, 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在互动过程中, 向学生传递出尊重、热情、真诚和共情的信息, 对学生的言行表示出积极关注的态度, 这有利于化解学生的抵触心理, 打破师生间的心理壁垒, 使个性化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地深入开展。

(三) 有利于接纳个体差异, 促进师生心理认同

个性化教育要求教育者接纳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个体的实际出发, 进行积极引导, 通过开放性的交流和沟通, 加强师生关系融洽发展, 促进师生心理认同。个性化教育的目标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因此在个性化教育开展之初, 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某种途径了解学生的性格和特点、需要和动机, 在开展过程中求同存异, 因材施教, 发掘学生最大潜能。良好的沟通是教育者深度了解学生的最佳手段, 但由于教育者和学生之间受年龄阅历、价值观念、生活经验、角色地位等因素的制约, 二者的沟通必须建立在平等、互信、真诚、尊重的基础上, 才能取得实效。教育者既要把握青年学生总体的心理特点, 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心理需要, 在工作中通过二者的交流和沟通, 加强师生信任, 促进心理认同。

三、人本主义理论在高校个性化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育实践中,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主体性未得到重视, 学习潜能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限制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而个性化教育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的选择, 提供相应的条件, 发挥学生学习、实践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促成融洽学习氛围的形成。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才的成长、成才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内在的潜能, 如果教师和家长引导得当, 个人的努力和成长得到鼓励和认可, 个人的潜能就会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因此, 在高校的个性化教育过程中, 教师必须对学生成才持有信任、乐观、积极的态度, 在肯定学生学习潜能的基础上, 调整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 建立平等、融洽、互信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人才培养的质量必然能够得到提高[4]。

(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

罗杰斯认为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因为一个人的个性心理 (动机、兴趣、态度、能力、气质、性格等) 对学习活动产生着直接重要的影响。在学生智力正常的条件下, 个性心理因素决定着学习的效果。高智商不是人才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 更不是唯一标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教育效果的影响更重于智力因素。只有当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学生才能把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从而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产生积极的影响, 个人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等教育的实质是自我教育, 学生学习时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的引导作为外在的因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取得教育效果的关键。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认识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意义, 利用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改变“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法, 给予鼓励和认同。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有意识、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 个性化教育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个性化教育作为高层次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实践中, 教育者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尊重学生, 求同存异,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发掘学生的潜能优势, 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8.

[2]宛容.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3) .

[3]赵德肃.罗杰斯“人格理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3, (5) .

篇8: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48-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这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相契合,近几年来,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关注人本主义心理学,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并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本文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评价五个方面,积极探索人本主义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简介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之后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也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整体人观的方法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重视人的发展,认为人是不断持续地成长的,而每一个人都是“心存善意”,都是自主的,自身能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进行选择,强调个人在发展上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人价值观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也强调了价值观的主观内在性,认为个人价值观是主动的、积极的价值观,是需要自我进行选择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对自己所选择的价值观负责。在具体的方法论上,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在研究方法上应该采取更为包容、更为开放的态度来审视问题,并且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整合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当然在具体的教育观上,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不仅反对传统的教学思想,对现在不合理的教学制度也极力地批判,希望能够进行教育改革。在教育的发展方向上,该观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视教育的目的,在课程设置上强调社会价值,同时也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和谐关系以及重视教学的学生自我评价。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各方面综合性人才的重任,也是社会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来源,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纵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觉意识不强。许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针对那些存在思想问题的学生,另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一个核心的指标,其教育成果很难外化,因而在实际上较少主动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很少去激发高校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此外,就学生而言,高校学生也往往忽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往往被动地、不情愿地接受相关课程和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适合高校学生思想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上思想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同时伴随着价值观的多元,高校学生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发展。但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很长时间都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在教学方式上也很少缺乏创新,不注意了解和考察学生的实际情况。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元主导的普遍存在。在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忽略学生的实际表现,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重视,在教育过程中更加重视教育内容的体系化;在教育过程中也更多重视理论的传授,忽略社会的现实需求,主要采取以课程内容来定教育方式,缺乏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形式上,以灌输的方式为主,不注意探索新的教学教育方式,局限在课堂教学,缺乏创造性,使得整体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的思想意识和人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保持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意识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注重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有助于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及教育效果。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整体人观的方法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具有积极的影响。

1.人本主义心理学需求理论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学生需求。时代的进步伴随着多元化的发展,学生的需求也同样存在多样化,人本主义心理学将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解并重视学生多层次需求。

2.人本主义心理学现象学理论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联系。现象学理论反对“先入为主”的理念有助于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上重视学生个人的实际,注意对学生自身直接的描述与审视,也有助于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的指导。

3.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本主义心理学个体特征研究方法更加重视个体的区别,强调从个体的研究中找出相应的规律。这对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刀切的实际具有很大的指导性,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是探索个体化多元化的尝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以政治教育为主,力图培养思想政治良好的接班人,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强调重视以人为本,在之前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更关注个人的终极价值关怀,使学生个人不仅把握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更多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完整的统一。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影响下,作为教育者,更加关注学生实际需求和学习效果,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除了及时把握国家整体要求外,也非常重视个别化的教育,在内容上更加适合本学校、本班级乃至个别人的需求,真正的使教育内容体现时代特点。

3.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过程

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在教育过程上以教育者主导,学生被动听讲为主,效果非常差。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强调个人在发展上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自我的选择,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和谐关系,这对于我们目前的教育过程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将更多地促使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合适的教学过程。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在研究方法上应该采取更为包容、更为开放的态度来审视问题,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多元化的方法,重视对学生的个案研究法。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整合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也将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5.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主要以教学为主,缺乏学生的参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动力。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教学的学生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有助于教育过程中找出缺陷,及时更正,也有助于更加关注学生需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注重人文关怀的理论,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在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应充分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探索其可行性和必要性,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26

[2](美)本杰明·B·莱希,心理学导论(原始第9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69

[3]赵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实证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8

[4]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06

[5]叶勇,周佳.西方人格完善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J].福建论坛.2007,08:114

篇9: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主要理论思想起源于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等人的心理学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态度、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强调教育过程中的沟通、理解、氛围以及学习者个体的自我实现。1.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需要,因为动机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与源泉。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 (basic physiological needs) 、安全需要 (need for safety&security) ,归属与爱的需要 (need for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尊重的需要 (need for self-esteem) ,认识需要 (cognitive needs) ,审美需要 (aesthetic needs) 和自我实现需要 (self-actualization) 。前四种需要归为第一类需要,称为缺失需要 (deficiency/maintenance needs) ,属于最低层次的需求。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其余的三种需要属于生长需要 (being/growing needs) ,是高层次的需求。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依据需求层次理论,在人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如果某些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可能会导致学习者学习困难。2.有意义学习理论。罗杰斯于1969年出版了《学习的自由》一书,提出了有意义学习概念。该理论认为,有意义学习不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还是一种与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personal involvement)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self-initiated)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3)学习是渗透性的(pervasive),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evaluated by the learner),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人类生来就具备天然的学习和潜能,但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发生在学习内容本身有意义并与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具有相关性以致于个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此外,为了促使有意义学习的发生,罗杰斯强调减少外部环境对学习者个体的威胁,建构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理解学习者,保护学习者的自我形象,减少学习者的防御性心理,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当中学习,在做中学,同时教会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适应客观世界的各种变化。

(二)高职非英语专业教学现状

1. 教师“填鸭式”教学,以书本为中心。高职院校的很多教师仍然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忽视学生的个性和不同类别。不同学习背景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性,使一此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而程度差的学生由于基础差、课堂吸收率低,考核成绩差学习的积极性也受到了挫伤。

2. 学生学习动机弱,学习环境差。根据入学成绩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欠佳,而且层次差异大。十几年不理想的英语成绩使得很多学生对外语产生了恐惧心理,致使英语学习动机很不强烈,即使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此种动机多为工具型动机,而且大部分来自于教师和学校的课程规定,学生本身没有或很少有英语的学习兴趣、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恰当的学习方法。此外,规模较大的班级授课也不利于英语教学的进行,学生学习语言的基本环境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对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

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自我实现是个体的基本需要,但每个人的自我未必被意识到。特别是很多高职生,英语成绩一直很不理想,可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没有信心,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和长处。教师要消除“高职生=差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并加以引导。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学习状况总体不理想的状况,原因之一是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没有和实际应用相联系,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应用。针对此种情况,非英语专业教师应该积极将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让这些知识和学生的实际发生联系,这将大大提高和改善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

2. 转变教师角色,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伙伴、朋友,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在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这些将使他们更加建设性地建构自己的“现实世界”。传统教学,只是教给学生一些一成不变的很快就会陈旧过时的事实材料,并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而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对付社会变动的严峻挑战。罗杰斯创造了一种新教学方法—非指导性教学,这一方法有四个特征:(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2)更加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情境的情感方面而非理智方面;(3)更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是他的过去;(4)更强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积极实现角色的转变,发挥教师的潜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协调者,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建构。

3. 改革评价体系,重视教学过程和方法。罗杰斯认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在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知识。”可见,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仍然是以教师课堂的教学内容为主要的依据,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参考,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有意义的学习,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其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灌输,老师也无法实现角色的转变。鉴于此种情况,行政教育部门应该改革其对英语教师的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来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它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在这些理论指导下建构的高职非英语专业的教学体系势必对学生,教师及高职院校产生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托娅, 乔爱玲.人本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原则[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5 (3) .

[2]李晓鸿.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探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4 (7) .

[3]陈诗.人本主义理论与外语教学[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 .

[4]雷敏.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 (4) .

篇10: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过程价值

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即一切事物都是过程。《辞海》把过程定义为“事物状态的变化在时间上的持续和空间上的延伸”。在课程领域中,自从人们开始关注课程的过程开始,形形色色的研究就层出不穷。在基本的课程过程价值问题上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结合现代人本主义对课程过程价值进行研究。

一、现代人本主义的内涵

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传统教育思想对理性的提倡,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造福于人类。然而,科学知识与技术只是使人类生活幸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现实证明,过分强调片面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个性的和谐发展,已经使人逐渐变成知识的奴隶。在现代社会,受教育越多,就越缺乏理性,充其量只不过提高了智力和竞争能力。但是,透过事物的表面去了解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本质力量的能力,却越来越枯竭。因而,在教育指导思想上,人本主义者突破了传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理性的拘泥,着眼于人类理智与情感、高级需求与低级需求、本能冲动与理智行为之间的整合与协调,培养“自我实现”的人。在教育内容上,主张课程的选择从学科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又要满足他们情感发展和价值观的需要。在教育观念上,主张把学生当做整体的人,未完成的人,对他们的自由、情感、理性、道德予以充分尊重。现代人本主义思想继承并修正了人文主义思想中的理性观念,同时又以新的理性观作为提高人的价值、尊严和人格之依托,在人的认识与情感、高级需求与低级需求整体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吸收人类文明之成就来涵养人性,发挥和实现人的潜能。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较之从前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内容更加丰富、体系也进一步完善了。

二、过程教育的内涵

1教育作为过程,是一种唤醒过程,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过程。教育作为过程,是教育规律由确定性转向生成性的过程、由控制转向解放的过程,是一种理解的过程。伴随复杂思维方式的融入,教育运作需要由追求控制向追求解放转变,表现为教育过程以一种自觉与自为的自组织运作方式呈现出来。固然,这种运作必然致使教育过程中的动荡与远离平衡的运作状态发生。但是,正是这种状态,使教育过程从信守教育“规律”的线性运作中解脱出来,教育规律不再是一种外在于教育过程的强制规定,而是存在于教育活动的进行之中i不断地发生变化,产生出非预想的新结果,超越稳定性以激发内在的不稳定性的创造性潜能,这种存在永远是向着未来的,它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自我认同感、存在体验、自我价值感等诸种被传统课程忽略或漠视了的自我意识,这正是体验的重要内容。教育应该使学习者在可能性意义的引导中不断地走向发展,实现可能性。只有在课程的实施过程当中,学习者通过索求体验、自己决定课程内容意义的权利,才能对课程的控制、支配提出挑战,才能成为自我知识的建构者,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育作为过程,是一种创生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教育的根本特征是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所以,教育过程的展开是一种具体的、‘变化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创造发展就是人的创造和发展,教育的课程内容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斯滕豪斯就把课程看成是把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种尝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修正的过程,它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试,目的在于使教育产生最大限度的效益,使学习者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这一“动态”的探究,造就的是有思想的、审慎的、睿智的、宽容的人。同时,改进教育实践要靠真正进行教育活动的教师去发现自己实践中的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教师得到了发展,扩大他们的专业自主性,发挥课程创生的主动性,才能使课程继续发展。对意义的追求过程即自我知识的建构过程,或者说是个人的体验过程。生成什么,概括起来就是转教育内容为人生的智慧。正如杜威所言: “知识仅仅是已经获得并储存起来的学问,而智慧则是运用学问去指导改善生活的各种能力。”

三、在现代人本主义背景下的课程过程价值

1呼吁课程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在过程视角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都拥有发挥主动性的空间,由于其主动性的参与,使课程自身呈现为一种充满活力的结构体。它鼓励变化,接纳干扰,强调内在的、自发的和不确定的转变。诚然,教育过程的动荡可能会使课程走向混沌与无序的边缘状态,外部环境的些微变化或系统内部的些微动荡,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重组,这却正好证明了课程输出不可严格预期的性质。在课程的设置上,人本主义教育极为重视人文学科。在他们看来,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比科学学科更能深刻地揭示人的本性。通过这些学科,人更能了解自身的苦难、痛苦、焦虑乃至死亡,从而对其有所准备。通过这些学科,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更加全面、深刻、真实。A,W,福谢依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并行课程,是人本主义的一种典型课程。他规定了三类课程:①正规的学术性课程及有计划的课外活动。学校应指导和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并把某些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安排,如英语、数学、科学课、社会课、计算机课,等等。②社会实践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现实生活,探讨当前社会中发生的战争与和平、种族歧视、经济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③自我觉知和自我发展的课程。这种课程可唤起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促使他们的人格全面、健康地发展。让课程成为开放系统,发展转变性课程,导向创新性的发现。因此,要弱化对课程的外部控制,提高课程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使权威存在于情境之中。编写课程标准或教学计划要“采用一种一般的、宽松的、多少带有一定的不确定的方式”,一旦人们超越了对确定性的追求,就有可能看到非确定性的鼓励、诱惑作用,它鼓励、诱惑我们参与意义的创造。这样造就的开放型教师就会意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就会对课程中的个别现象特别敏感,因而就可能捕捉到创造与转变的机会。

2寻求生成性的课程评价。过程教育课程由于目标是生成的和表现的,因此它的课程评价也是生成性和表现性的,它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认为必须从多角度看问题,强调方法论的多元化,体现出评价的个性、差异性和异质性。教育评价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在教育活动中起着诊断教育效果、调节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学习的作用。在人本主义教育观看来,长期盛行的外部评价标准是教育评价的致命弱点,而这一外部标准的核心是作为客观知识测验结果和获取文凭依据的分数。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分数的评价范围是极其有限的,它仅能就学生现有的知识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技能技巧作出评价,而无法衡量学生成长中的意志努力、刻苦勤奋和态度、动机等因素,也无法判断学生学习。活动的性质。这种外在的、机械的评价方法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一方面迫使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人整体的成长,另一方面也滋长了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获取高分、而获得了高分就意味着某门功课的最终完成、无需继续深入钻研的错误观念,对分数的追求掩盖了真正的求知、认识与发展。同时,分数是由教师给出的,学生被排除在评价过程之外,既没有评价的义务,也没有评价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形成了依赖和恐惧的心理,与教师的疏远不断加深、扩大,由分数而引起的忧虑和苦恼愈来愈多,最终导致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丧失了自我调整、自我评价的能力。

人本主义教育观极力推崇一种促进性内部评价方法,即自我评价法。自我评价法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对照自己,看出自己前后不同的学习情况,避免了因分数竞争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厌倦情绪。人本主义观认为,学习过程应该持续于人的一生,学习旨在形成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发展。对这种学习,进行评价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自己。这种评价是个人对自己作出的、而且始终保持的一种自我估计。它表达了一种赞同与否的态度,表明了个人相信自身的能力、重要性、成功和价值的程度。在自我评价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自我评定学业成绩,自我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从而逐步培养起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同时,教师亦可从学生的自我评价中,了解到学生内部的真实想法,而这是不可能从考试分数中获得的。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杜雪兴,论人本主义教育观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2)。

篇11: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一、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

(一) 创造和谐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做真实的自己, 没有任何虚伪, 适当的时候允许自己在课堂上犯错误, 并且鼓励学生找出教师的错误之处, 及时更正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表现, 关注他们的方方面面。有些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 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这些知识, 这时候教师应该是不嘲讽不嫌弃, 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

(二) 教学的重心在学生。人本主义理论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每个人都蕴含着自我实现的巨大能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提供一个轻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 考虑他们能接受哪一层次的东西, 而不是一味地把许多有难度的知识硬塞给他们。教学的重心如果在自己身上, 那么教师可能就会从如何更有利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着手, 塞得越多, 最后学生放弃得越多。

二、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人本主义课程尊重学习者的个性与要求, 强调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认为学校课程必须同青少年的生活及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由此可见, 人本主义以情意为智慧的基础, 以情商和智商的统一发展来关注学生的培养, 渴望以学生的情意为纽带引发他们的潜力, 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质得到和谐发展, 全面实现自我价值。在人本主义理论下, 语文课堂内容更要坚定学科特色, 既不能上成纯粹的工具性课程, 也不能上成纯政治理论课。在我们周围的语文课堂当中, 很多教师知道要渗透人文的东西, 但很多时候却像班会课一样, 比如下面这样的课堂。

记得有一节《我的母亲》的公开课, 教师一开始就从网上找了很多关于母爱的图片, 加上背景音乐《念亲恩》, 整个课堂非常煽情,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接下来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两个问题:第一是自由阅读课文, 找出母亲的特点。第二是说说你母亲让你感动的事情。对于第一道题, 教师花了不到五分钟就讲了答案, 整个课堂围绕第二个问题展开, 但是学生说的事情非常空洞, 完全体会不到母爱的震撼。最后教师给学生看一个《苹果树》的视频。

纵观整个课堂, 轻松、愉快、热闹, 却完全找不到语文的踪影。其实, 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文本的细节引导学生品读母爱。比如, 引导学生思考母亲对三姐、对“我”以及对哥哥的态度。三姐出嫁之时, 原文写道:“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 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 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 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 她挣扎着, 咬着嘴唇, 手扶着门框, 看花轿徐徐的走去。”母亲的神态、动作描写, 特别是那几个动词“挣扎”“咬着”“扶着”, 传神地表达出母亲不舍但又不忍因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的感情。除夕之夜, “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 她愣住了。半天, 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 她递给我一些花生, ‘去吧, 小子!’”这里不单要抓住母亲的神态描写, 还要注意环境的铺垫, “拥挤不堪”与“清炉冷灶”用在同一个句子, 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样就刻画出母亲晚年光景的凄凉, 但因为不能耽误儿子的前途, 母亲依然毅然地深明大义, 不叫儿子留下来陪伴自己过一个完整的除夕之年。这样一来, 一个爱子如命的母亲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在人本主义理论的启发下, 语文课堂的内容选择一定要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 教师要熟读课文, 认真钻研文本, 然后选择某一个突破点, 不求面面俱到, 但求学生能一课一得。教学内容应该在知识的传授背景下, 根据文本挖掘出不同的人文内涵, 比如情感熏陶、爱的教育、生命的教育、道德的渗透, 等等。

三、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教学评价指标的改变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 重视“全人”教育, 反对把人看成是手段和工具, 认为教育培养的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个体全面发展是人本主义教育的目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完善课程设计, 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因此,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时, 除了关注成绩、考试能力外, 还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人格魅力, 把工具性的评价和人文性的评价同时纳入评价体系中, 实现评价的多样化。

篇12: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一、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

(一)创造和谐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做真实的自己,没有任何虚伪,适当的时候允许自己在课堂上犯错误,并且鼓励学生找出教师的错误之处,及时更正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表现,关注他们的方方面面。有些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这些知识,这时候教师应该是不嘲讽不嫌弃,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

(二)教学的重心在学生。人本主义理论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每个人都蕴含着自我实现的巨大能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个轻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考虑他们能接受哪一层次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把许多有难度的知识硬塞给他们。教学的重心如果在自己身上,那么教师可能就会从如何更有利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着手,塞得越多,最后学生放弃得越多。

二、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人本主义课程尊重学习者的个性与要求,强调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认为学校课程必须同青少年的生活及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人本主义以情意为智慧的基础,以情商和智商的统一发展来关注学生的培养,渴望以学生的情意为纽带引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质得到和谐发展,全面实现自我价值。在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课堂内容更要坚定学科特色,既不能上成纯粹的工具性课程,也不能上成纯政治理论课。在我们周围的语文课堂当中,很多教师知道要渗透人文的东西,但很多时候却像班会课一样,比如下面这样的课堂。

记得有一节《我的母亲》的公开课,教师一开始就从网上找了很多关于母爱的图片,加上背景音乐《念亲恩》,整个课堂非常煽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接下来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两个问题:第一是自由阅读课文,找出母亲的特点。第二是说说你母亲让你感动的事情。对于第一道题,教师花了不到五分钟就讲了答案,整个课堂围绕第二个问题展开,但是学生说的事情非常空洞,完全体会不到母爱的震撼。最后教师给学生看一个《苹果树》的视频。

纵观整个课堂,轻松、愉快、热闹,却完全找不到语文的踪影。其实,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文本的细节引导学生品读母爱。比如,引导学生思考母亲对三姐、对“我”以及对哥哥的态度。三姐出嫁之时,原文写道:“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母亲的神态、动作描写,特别是那几个动词“挣扎”“咬着”“扶着”,传神地表达出母亲不舍但又不忍因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的感情。除夕之夜,“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这里不单要抓住母亲的神态描写,还要注意环境的铺垫,“拥挤不堪”与“清炉冷灶”用在同一个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就刻画出母亲晚年光景的凄凉,但因为不能耽误儿子的前途,母亲依然毅然地深明大义,不叫儿子留下来陪伴自己过一个完整的除夕之年。这样一来,一个爱子如命的母亲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在人本主义理论的启发下,语文课堂的内容选择一定要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教师要熟读课文,认真钻研文本,然后选择某一个突破点,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学生能一课一得。教学内容应该在知识的传授背景下,根据文本挖掘出不同的人文内涵,比如情感熏陶、爱的教育、生命的教育、道德的渗透,等等。

三、人本主义理论下语文教学评价指标的改变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全人”教育,反对把人看成是手段和工具,认为教育培养的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个体全面发展是人本主义教育的目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完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时,除了关注成绩、考试能力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人格魅力,把工具性的评价和人文性的评价同时纳入评价体系中,实现评价的多样化。

总之,人本主义理论对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启示作用,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更是不言而喻。语文教师应该多学点理论知识,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实践。

上一篇:记叙文的写作要求下一篇:玩溪沙 饮刀圭,玩溪沙 饮刀圭王吉昌,玩溪沙 饮刀圭的意思,玩溪沙 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