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小故事

2024-04-17

康德的小故事(精选14篇)

篇1:康德的小故事

康德违约

康德是18世纪德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一生深居简出,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每天的生活极有规律,不外乎就是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简单的学者生活,就像一台机器一样精准,从未有过什么变化。每天下午3点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会踱出家门,雷打不动地开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从来不会有错。

1762年夏天,康德读到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尔》时,深为所动,爱不释手,为了能一口气看完这本书,康德违约了,不得不放弃每天例行的散步,废寝忘食地细心研读了一个星期,以致邻居们在这一个星期之内竟一时搞不清是否以教堂的钟声来校对时间。

“人不痴,不成事”。为一本书而违背自己的生活常规,由此可以看出康德对学问的痴迷程度,这恐怕也是他成为一代哲学大师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篇2:康德的小故事

每天午餐后他一定要坚持散步。他的生活规律就如钟摆一样准确无误,无论遇到什么特殊情况,这种生活规律都不会改变。因此诗人海涅曾说,哥尼斯堡的家庭主妇们都把康德作为这里的标准时间,根据他每天路过的时间来校正自家的钟表。

1779年,康德计划到一个名叫珀芬的小镇去拜访朋友威廉·彼特斯。动身前,他曾写信给彼特斯,说3月2日上午11点前到他家。

康德是3月1日到达珀芬的,第二天一早便租了一辆马车前往彼特斯家。朋友家住在离小镇19公里远的一个农场里,小镇和农场之间隔了一条河,当马车来到河边时,车夫发现桥坏了。康德下车看了看桥,发现中间已经断裂。河虽然不宽,但水很深且结了薄冰。

“附近还有别的桥吗?”他焦急的问。“有,先生,”车夫回答说,“在上游10公里远的地方还有一座桥。”康德看了一眼怀表,已经10点钟了。

“如果走那座桥,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农场?” “我想要12点半。”

“如果我们经过前面这座桥,最快能在什么时间到?” “不到40分钟。”

“好!”康德跑到河边的一座农舍里,向主人打听到:“请问您的.那间小木屋要多少钱才肯出售?”

“您会要我这简陋、破旧的木屋?这是为什么?”农夫大吃一惊。

“不要问为什么。您愿意还是不愿意?” “给200法郎吧。”

康德付了钱,然后说:“如果您能马上从小木屋上拆下几根长木条,20分钟内把桥修好,我就把木屋送给您。”

农夫把两个儿子叫来,按时完成了任务。马车快速的过了桥,在乡间公路上飞奔着,10点55分赶到了农场。在门口迎候的彼特斯高兴地说:“亲爱的朋友,您真准时。”

篇3:大企业的小故事

由美国作家纳生·阿森著作的《教你创业》丛书是由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组成的, 没有所谓专家的指手画脚, 也没有艰深的大道理, 讲的都是著名公司、著名产品、大发明家、大企业家的真实故事, 都是从他们创业之初说起。他们有的白手起家, 曾经一文不名;有的出师不利, 中途转向;有的起步不顺, 大业晚成。他们曾经饱尝闭门羹, 屡受挫折, 濒临破产, 但他们屡败屡战, 力挽狂澜。书中教给人们实实在在的市场经营和发明创造的适用方法。

目录部分

全书分7册, 按7种类型讲述了56个公司和产品的创业过程和历史经验。

7册书名分别为:

《修女的馈赠——没得到报偿的发明家》

《为失去的机会化妆——在事业中途转向》

《为爱而驱动的马达——把问题变为产品的人》

《牧师与面包师之战——败而后胜的产品和人》

《建在巧克力上的城市——穷光蛋变成大富翁》

《答案就在鼻子底下——从偶然事件走向成功》

《在废墟上重新起步——从破产边缘走向成功》

精彩书评

近年来, 有关企业经营的著作随处可见, 但精彩之作却寥若晨星。《教你创业》丛书讲的都是美国那些大公司和著名产品的真实创业历程。脍炙人口的故事使看似繁杂的经商定律变得简单易懂, 本书也因此荣膺美国图联书评荣誉奖、号角图书奖、美国图书馆年鉴奖等多项大奖。

书中以短短的篇幅、真实的历史、生动的笔触, 勾勒出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创业活动。六十六岁的上校哈兰·桑德斯眼睁睁看着一条新建的跨州公路使他失掉很多顾客, 他的饭馆因此而关门了。但他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桑德斯带着一只压力锅, 一个五十磅的佐料桶, 开着他的福特汽车上路了。身穿白色西装, 打着黑色蝴蝶结, 一身南方绅士打扮的白发上校, 停在每一家饭店的门口, 兜售炸鸡秘方, 给老板和店员表演炸鸡。如果他们喜欢就卖给他们特许权。就这样靠着惊人的毅力, 桑德斯扭转了乾坤, 造就了后来肯德基炸鸡的庞大帝国。

本书纵观许多公司的历史, 我们看到成功的创业者是如何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地点, 并抓住了机会把它变为财富。我们还看到像纸巾、玻璃纤维、口香糖是怎样从一次事故中产生的。

美国有几百个支撑其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特大公司, 这些把美国文化撒遍世界各个角落的大公司, 并不是一下膨胀起来的, 他们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艰难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而那些成就了非凡事业的人, 有的善于把问题变为财富, 有的靠自己的智慧发明创造, 有的眼光独到, 能够把别人认为不值钱的小玩意儿点化成利润的源泉, 也有的的确靠一点点运气, 但更多的是靠自己顽强地努力、不知疲倦地工作以及永不满足的向上心态。本书讲的就是那些抓住机会, 并把它发挥到极至, 从而走上成功之路的故事。

美国的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中国的经济该怎么办, 中国企业的产品该怎样搞上去, 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有着什么样的素质, 这套丛书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篇4:茶的小故事

烏龍茶的傳說

武夷茶農採茶下山時,因為疲勞睡著了,醒後,茶籠竟發出陣陣香氣。回家後,將茶放在火爐旁,不久竟形成烏黑香郁的茶葉,茶農從此以此製作烏龍茶,並不斷改良,取其彎曲烏黑如一條黑龍,故名。又一說,茶農名作「胡良」,方言「烏龍」,故名。

茶葉共分七大類

1.綠茶(Green Tea)

2.青茶(烏龍茶 Olong Tea)(Blue Tea)

3.黃茶(Yellow Tea)

4.白茶(White Tea)

5.紅茶(Black Tea)

6.黑茶(Dark Tea)

7.普洱茶(Pv’er Tea)

七大茶類中的青茶(Blue Tea)就是現今一般統稱的烏龍茶(Olong Tea)。

烏龍茶屬於部分發酵茶,發酵程度由10%至90%皆有。一般發酵程度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在學術界稱為半球形包種茶,是屬於七大茶類中工序最為複雜、變化最豐富,具有不同層次的一種制茶工藝,此等特殊工藝造就其多元的個中滋味。

烏龍茶也是最早傳入歐洲的中國茶品,主要產區分佈在福建、廣東、台灣。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

茶葉因加工工序不同、發酵程度不同,又區分為:

1.不發酵茶

2.部分發酵茶

3.全發酵茶

4.後發酵茶

5.黃茶加上悶堆,自成一格。

按照茶樹分類,又分為:大葉種、中葉種、小葉種。大葉種茶多酚豐富,小葉種芳香物質豐富,中葉種介於兩者之間的成份。

台灣烏龍名茶:茶后——梨山茶

梨山茶是台灣頂級的優質烏龍茶名茶,海拔為1500~2500公尺,產在台灣梨山茶區。梨山茶區終年雲霧繚繞,日夜溫差大,為孕育茶樹極佳環境,造就其土壤有機物質特別豐富,加上種植梨子、蘋果、水蜜桃、高麗菜等水果,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梨山茶膠質含量高;再加上茶青內含種種物質,如類胡蘿葡素、糖類、兒茶素轉換加乘,造就其醇和甘甜、鮮雅多層次的滋味。

梨山茶有獨特的高尚韻和果香,顆粒肥壯,色澤翠綠,茶湯密綠有淡淡幽香,最優質的梨山茶以春茶、冬茶為首選。梨山茶多在原始森林,故具有芬多精的有益人體元素。甄選梨山茶,梨山比賽茶為十分可靠的選擇方向,評審內容最為嚴謹。梨山比賽茶的評審標準為:

取茶樣3克放入標準評茶杯(140CC容量)後沖入沸騰開水覆杯蓋,計時5分鐘,將

茶水倒入茶碗。

篇5:康德的小故事

1779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想要去一个名叫珀芬的小镇拜访他的一位老朋友威廉先生。于是,他写了信给威廉,说自己将会在3月5日上午11点钟之前到达那里。威廉回信表示热烈的欢迎。

康德3月4日就到达了珀芬小镇,为了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到达威廉先生那里,他第二天一早就租了一辆马车赶往威廉先生的家。威廉先生住在一个离小镇十几英里远的农场里。而小镇和农场之间,隔着一条河。康德需要从桥上穿过去。但马车来到河边时,车夫停了下来,对车上的康德说:“先生,对不起,我们过不了河了,桥坏了,再往前走很危险。”

康德只好从马车上下来,看看从中间断裂的桥,他知道确实不能走了。此时正是初春时节,河虽然不宽,但河水很深。康德看看时间,已经10点多了,他焦急地问:“附近还有没有别的桥?”

车夫回答:“有,先生。在上游的地方还有一座桥,离这里大概有6英里。”康德问:“如果我们从那座桥上过去,以平常的速度多长时间能够到达农场?”“最快也得40分钟。”车夫回答。这样康德先生就赶不上约好的`时间了。

于是,他跑到附近的一座破旧的农舍旁边,对主人说:“请问您这间房子肯不肯出售?”农妇听了他的话,很吃惊的说:“我的房子又破又旧,而且地段也不好,你买这座房子干什么?”“你不用管我有什么用,你只要告诉我你愿不愿意卖?”“当然愿意,200法郎就可以。”

康德先生毫不犹豫地付了钱,对农妇说:“如果您能够从房子上拆一些木头,在20分钟内修好这座桥,我就把房子还给你。”农妇再次感到吃惊,但还是把自己的儿子叫来,及时修好了那座桥。

篇6:党的小故事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为系统地编译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上海建立了人民出版社,由李达负责。我国近代的出版机构,多称“书社”、“印书馆”等,该社首次使用“出版社”名称。

《新青年》第九卷第五号曾登载《人民出版社通告》,阐明其宗旨和任务:“近年来新主义新学说盛行,研究的人渐渐多了,本社同仁为供给此项要求起见,特刊行各种重要书籍,以资同志诸君之研究。本社出版品的性质,在指示新潮的趋向,测定潮势的迟速,一面为信仰不坚者祛除根本上的疑惑,一面和海内外同志图谋精神上的团结。各书或编或译,都经严加选择,内容务必确实,文章务求畅达,这一点同仁相信必能满足读者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出版社社址与中共“二大”会址为同一处。1958年,李达专程到上海协助寻访重要的革命旧址,指认成都北路(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为自己昔日的寓所,随后中共“二大”会址得到了有关部门确定,早期人民出版社社址也被堪实。

【党史小故事】

【为什么走完长征的人都能入党?】

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是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长征胜利后,中共中央决定,在“猛烈宽大红军”的同时也要迅速发展党员。为此,原来的共青团员全部转党,暂时结束共青团而建立“抗日民族解放队”之类群众性团体,以团结更多的青年。

万里长征是对每个指战员最好的考验。在征途着,党员骨干总是冲锋在前。据概括统计,虽然当时党员在部队中的比例只占约三分之一,牺牲比例却在一半以上。长征成为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动摇和投机分子根本坚持不下来,这 种严峻环境的考验也为发展党员创造了特殊条件。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时,毛泽东、周恩来便提出经过长征考验的指战员均可入党,而且“凡属经过长征的分子,一律免除候补期”。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这一政策扩大到各个方面军。

【党史小故事】

【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央机构几经变化。20世纪30年代,中央设立书记处;1966年8月,中央书记处停止工作;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时,又恢复了中央书记处。那么,中央书记处事怎样产生的呢?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中央只设由3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人称为书记。1927年4月,中共五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到五万多人,成为群众性的大党。中央机关只有中央局已不足以有效的领导全党。在代表大会上,第一次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总书记,将决策机关与负责日常工作的机关第一次分为两个机构。政治局是决策机关,常委处理日常工作。总书记是常委之一,即领导决策机关也领导负责日常工作机关。

1933年初,党中央迁入江西苏区。当时全国各苏区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30万人,党员达30万人。仅一个总书记难以领导这样一个大党,中央书记处应运而生。

中央书记处成立的确切时间,现在已无据可考。中央红军长征离开中央苏区时,因将装文件的担子挑错了,中共中央的会议记录、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的报告,都留在苏区,后被烧毁,并留片纸。

【党史小故事】

【“五百里井冈”的准确含义】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80多年后的今天,井冈山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接待了一批批实地探寻“井冈山精神”的游客。许多人经历了井冈山红色之旅后,在体会文章中感慨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巍巍五百里井冈„„”其实,“五百里井冈”用在这里并不准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非“五百里井冈”,“五百里井冈”确切的应该是指“井冈山军事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地处江西、湖南两省之交的罗霄山脉中段,红色区域主体包括六县一山(六县是指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湖南的县、茶陵,一山是指井冈山),鼎盛时期面积达7200平方公里。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同志以井冈山前委书记的身份,向中央写了报告,这篇报告后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第四篇文章《井冈山的斗争》,文章在“军事问题”一部分写到:“军事根据地:第一个根据地是井冈山,介在宁冈、县、遂川、永新四县之交。北麓是宁冈的茅坪,南麓是遂川的黄坳,两地相隔九十里。东麓是永新的拿山,西麓是

县的水口,两地相隔百八十里。四周从拿山起经龙源口(以上永新)、新城、茅坪、大陇(以上宁冈)、十都、水口、下村(以上

县)、营盘吁、戴家铺、大汾、堆子前、黄坳、五斗江、车坳(以上遂川)到拿山,共计五百五十里。”

由此可见,毛泽东把“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界定为“五百里井冈”,“ 五百里井冈”也由此得名。

【党史小故事】

【新中国第一份外交文件】

开国大典当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将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并随附公函送达各国政府。周恩来的公函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已在本日发表了公告。我现在将这个公告随函送达阁下,希为转交贵国政府。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是需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1949年10月1日于北京将《公告》及随函送达各国在北京的旧领事馆领事;凡在北京无领事馆,而在南京有大使馆或公使馆者,则送达南京各旧大使馆或公使馆。周恩来说,这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个外交文件,也是通过使领事馆向外国政府发出的第一个照会。与此同时,新华广播电台的强大电波,载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飞向“十月革命”的故乡,太平洋遥远彼岸„„苏联当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宣布中苏两国建交,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民主共和国等一批人民民主国家,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相继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党史小故事】

【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

石刻标语是红四方面军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大创举。在全国第二大苏区首府四川省通江县,至今还完整保存着1300多幅红军时代的石刻标语,其中以“赤化全川”最著名。

“赤化全川”位于通江县沙溪乡左侧红云岩上,岩顶部可有“赤化全川”四个大字,字高5.5米,宽4.7米,笔画深0.35米,宽0.7米,里面可卧一个人,字间距为7.1米,字迹工整,笔力有劲。1937年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鉴字队选此高岩,由当地一张姓教师写了“赤化全川”四个大字,3月开工,7月刻成。

1935年红军离开通江北上以后,当地恶霸地主以12石小麦为赏,欲将“赤化全川”四个大字铲去。当地群众为保护红军石刻标语,组织人员连夜搭架,用糯米加炭灰泥浆将四个大字的笔画填平,才使这幅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群众将填在笔画中的泥浆炭灰清理出来,使得“赤化全川”四个大字重见天日。如今,历经70多年,“赤化全川”四字一如当年,数十公里外清晰可见。

【党史小故事】

【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及落成】 1949年9月30日,经周恩来提议,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天,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以及首都各界群众代表共3000人来到天安门广场南端,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8年4月22日落成。碑高40米,基座上浮雕八副,主题为:鸦片战争、金田起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敌后抗战、渡江战役。底座正面与侧面的花环以橄榄枝为主体,装饰着牡丹、荷花和菊花,辉映基座上的浮雕。纪念碑碑身面向天安门的一面镶刻着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身南侧镶刻着毛泽东亲自撰写、周恩来亲笔手书的纪念碑碑文,那是一段一代代中国人民应该永远铭记的文字: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党史小故事】

【最早歌颂中国共产党的诗】

最早歌颂中国共产党的诗,是现代著名诗人汪静之创作的《天亮之前》。汪静之(1902年—1997年),安徽绩溪人。他是“五四”时期全国142位著名作家之一,中国“湖畔派”诗群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清新、自然,对繁荣中国诗歌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作品有《熏的风》、《寂寞的国》、《父与子》等。

1922年春,汪静之于杭州西湖发起组织成立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团—湖畔诗社。这一年夏,他的力作《熏的风》由亚东图书馆出版,轰动全国,先后再版6次,其销量仅次于胡适的《尝试集》和郭沫若的《女神》。值得主义的是,在这本诗集中收录了他的一首题为《天亮之前》的诗,这首诗在过去一直被视为爱情诗而为人们所忽视。然而这首诗却是最早歌颂中国共产党的诗。

1985年5月4日,汪静之这么加以说明:“我那首题为《天亮之前》的小诗,写作日期是1921年12月23日,在此前几天,我从以为要好的朋友那里听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当年7月成立的消息。我感到参加共产党的这些人很有志气,因此写了这首诗。这首诗收在爱情诗集里,敌人发现不了,但朋友们也将它当成为爱情诗了。”这首诗全文如下:

自从黑夜赶走了太阳,霸占了一切,于是都伏于黑夜了—至今沉沉如死地梦着。

晨鸡开始鸣了,惊得一个醒了。他觉得孤单无侣,想去叫醒其余的;无如大家都有气没力地,还说他讨厌呢!他有了不可耐的孤寂。可是—终于独身跳起,生气勃勃地,拼命唤起了几些伙伴。

他们感着黑暗的痛苦,各个默默的想着:太阳呢?太阳呢?怎么不来亲热我们呀?旧的太阳挽救不回了,又何必挽回呢?我们只要欢迎着,欢迎新的太阳早些光降;这有莫大的希望呵!

最初的一线曙光,躲躲藏藏地窥了。众生的心沸着,鼓着雄壮的勇气,狂热的跳舞着,起劲地唱歌催太阳起身:我们的生活苦闷,我们的生活苦涩;你撒给我们和爱的光,我们的生命才得复活呵。但还有许多兄弟呢,他们的不幸就是我们的不幸呀!亲爱的父亲呀!升罢!升罢!快快快快地升罢!多多多多地给些光呵!诗中的“黑夜”指军阀;“旧的太阳”指孙中山的国民党;“新的太阳”指中国共产党。

汪静之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欣喜若狂,纵情欢呼新的太阳的升起。这首诗表明,尽管当时中国共产党人数很少,成立的历史也很短,但是多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巨大的。

【党史小故事】

【新中国国家主席制度的变迁】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只设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未设国家主席。1954年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国家主席,毛泽东成为第一任国家主席。1959年刘少奇当选为第二任国家主席。1970年。毛泽东建议取消国家主席,1975年颁布的宪法中正式取消了国家主席这一建制。1978年国家政治生活步入正轨后,恢复国家主席的决定在1982年12月4日通过的新宪法中得到正式确认,从此,国家主席制度得到了真正确立。1993年以后,我国政治生活中形成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三位一体”的局面。

【党史小故事】

【大事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新中国建立前,我国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不到500人,专门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百废待兴之时,中央人民政府高瞻远瞩,于1949年11月首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紧接着相关部门也相继成立了一批科研机构。十年**,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了严重摧残和破坏。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有6000多名代表参加的全国的科学技术大会。上下铺同志精辟地提出了科学及时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重要论述。1982年,中国确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思想。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又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自此,揭开了全面改革科技体制的序幕,中国的科技发展沿着科技与经济结合,加强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整体实力的道路稳步前进。今天,我国已经建立了独立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建设起一支规模宏大、具有较强攻关能力的科技队伍,科技实力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科技解决了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批又一批关键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业日益显现。

【党史小故事】

【大事记:香港回归】

1997年6月30日午夜,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标志着香港的主权由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手上,随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香港问题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个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2月20日,英国派遣远征军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与1842年8月29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特殊的内外环境,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暂时不动香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香港采取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但考虑到历史原因,暂时维持现状,在适当时机再通过谈判和平解决。

1981年年初,邓小平提出,香港问题已经摆上日程,我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方针和态度。当年12月,中央书记处会议作出了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的决定。同时,经中央批准成立的调研小组前往香港,通过调查研究,拟定了以“一国两制”为核心的解决香港问题的十二条政策。这些政策涉及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方面面,为“一国两制”构想的最终形成了重要准备。

此后,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原则,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正式开始。整个谈判历时两年,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2年9月至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问题和程序问题进行了会谈;第二阶段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双方就实质性问题进行了会谈。

1984年9月,中英双方达成协议。同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江泽民在交接仪式上宣布: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交接仪式结束后,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当晚,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江泽民在大会上讲话:“香港回归,标志者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党史小故事】

【大事记: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江泽民主席郑重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澳门行政区政府宣誓就职。澳门从此回归祖国。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澳门曾经是个小渔村,她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所以称为“澳门”。自16世纪中叶起,葡萄牙人逐步占领了澳门,前后长达350多年。

收回澳门是几代中国人民的梦想和追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定下“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暂时不急于收回香港、澳门,但声明港澳都是中国的领土。在1979年2月8日,中葡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在达成的协议中指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目前由葡萄牙政府管理,归还时间和细节,将在适当的时候由两国政府谈判解决。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声明》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88年1月15日,中葡双方在北京互换两国批准书,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生效,澳门从此进入过渡期,澳门回归定在1999年12月20日举行。1993年3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通过澳门也被行政区基本法。

澳门回归后,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澳门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确保澳门的稳定。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这是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取得的重大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必将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党史小故事】

【首次提出三代领导集体的概念】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提法,是邓小平首次提出来的。1989年6月,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说:“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也就是毛、刘、周、朱和任弼时同志。弼时同志去世后,又加入了陈云同志。到了党的八大,成立了由毛、刘、周、朱、陈、邓6个人的常委会,后来又加了一个林彪。这个集体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始终保持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这就是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因为有毛主席做领导核心,“文化大革命”就没有把共产党打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区建立了一个新的领导集体,这就是第二代的领导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实际上可以说我处于一个关键地位。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由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我们中国共产党现在要建立起第三代的领导集体。进入第三代的领导集体也必须有一个核心,这一点在座的同志都要以高度的自觉性来理解和处理。要有意识地维护一个核心,也就是现在大家同意的江泽民同志。开宗明义,就是新的常委会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注意树立和维护这个集体和这个集体中的核心。”

【党史小故事】

【党代会常任制的由来】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一直主张实行党代会年会制,即每年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早期的党组织如第一国际等落实了年会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8年六大以前大体上做到了一年召开一次(届)党代会。由于战争环境等原因,六大之后的17年都没有召开党的代表大会。考虑到年会制难以贯彻,1945年召开的七大通过的党章将党的代表大会改为每三年召开一次,其间可举行党代表会议。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建议实行常任代表制度,得到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一直赞同。

篇7:童话故事绵羊的小故事精选

每天中午,妈妈铺好了软软的小床,拉上了厚厚的窗帘,还唱起轻轻的歌谣,想让熊豆豆赶快进入甜甜的梦乡。可是,熊豆豆总是睡不着。

妈妈说:“如果你再睡不着,就数绵羊吧!”

熊豆豆开始数绵羊:

“一只绵羊,两只绵羊,三只绵羊……”

忽然,熊豆豆看见有一只雪白雪白的小绵羊从被窝里跳出来,一头从窗口跳了出去。

熊豆豆着急了,小绵羊逃了,自己还怎么数绵羊呢?他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跟着往外跑。

熊豆豆跟着小绵羊来到了草地上,哟,草地上躺着一群雪白雪白的小兔子,小绵羊在哪儿呢?

熊豆豆仔细一瞧,有一只“小白兔”长得好大好大:“小绵羊,看见你啦!”

小绵羊撒开四蹄,又逃走了。

熊豆豆跟着小绵羊来到了小河边,哟,小河边有一群雪白雪白的大白鹅,小绵羊在哪儿呢?

熊豆豆有了主意,他大叫一声“哟嗬”,把大白鹅都赶下了河,小绵羊不会游泳,只好又逃走了。

熊豆豆跟着小绵羊来到了集市上,哟,有个胖叔叔在卖棉花糖,一团一团雪白的棉花糖,小绵羊在哪儿呢?

熊豆豆帮胖叔叔吆喝起来:“卖棉花糖喽!又甜又香!”棉花糖不一会儿就卖完了,小绵羊躲不住了,只好又逃走了。

熊豆豆跟着小绵羊来到了广场上,哟,天空中飞着、地上站着许多小白鸽,小绵羊在哪儿呢?

熊豆豆撒了一把谷粒,小白鸽们都抢着来啄谷粒,广场上就只剩下了小绵羊。

熊豆豆正要追上去,小绵羊忽然飞了起来,晃晃悠悠地飞到了天上,飞到了一大朵白云里。

熊豆豆傻眼了,这可怎么上去呀?

熊豆豆把手合拢在嘴边,大声喊:“小绵羊,快下来吧!没有你,我睡不着!”

小绵羊也大声说:“我不想老是待在你的床上,待在你的睡梦里,我也想玩!”

熊豆豆想了想,对呀,凭什么总让小绵羊待在自己的床上、待在自己的睡梦里呢?

熊豆豆只好回去了。

不过,熊豆豆有了新办法,他又能睡得着了。

听!

“一朵花,两朵花,三朵花……”

“一罐蜂蜜,两罐蜂蜜,三罐蜂蜜……”

“一个哈欠,两个哈欠,三个哈欠……”

篇8:过目难忘的小故事

故事: 有人用玻璃把一条蛇和一只青蛙在水池里隔开。 开始时,蛇要吃青蛙,它一次次冲向青蛙,却一次次撞到了玻璃隔板上,它吃不着。过了一会,蛇放弃了努力,不再朝青蛙冲去。当玻璃隔板被抽掉之后,蛇也不再尝试去吃青蛙了。

感悟: 人生路上,各种各样的障碍无处不在。克服障碍难免要经历失败和困苦,屡战屡败最终放弃的成了失败者, 屡败屡战坚持下去的才是胜利者。

改变现状的方法心中有个“新花园”

故事: 两个园林工人吃饭时闲聊。甲说: “整天挖坑种树的,让人烦透了! ”乙说: “你想着咱们是在建设一个美丽的新花园,这样心情就好多了! ”多年后,甲依旧在花园里挖坑种树,而乙却成了设计师。

感悟: 真正冠绝一时的人物有赖于时代,他们之中并非个个都能生逢其时,或虽生逢其时却又不能因时而动。但是,人的智慧毕竟有一个长处: 即它是永恒的。纵然现在不是他得志的时光,总会有许多别的机会可让他一展风采。

寻找财富的方法保持宁静的心灵

故事: 一个农场主悬赏100美元寻找他丢失在谷仓里的一只名贵手表。金表太小,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人们在夜晚来临时还没有找到金表,一个个放弃重赏的诱惑离去了,只有一个小男孩还在坚持寻找着。在一切喧闹静下来后,一个奇特的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起。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100美元。

感悟: 一个看得透、断的准的人可驾驭事物而不被事物所驾驭。他可以洞察到事物的深处,了解并能把握其本质。 观察严谨,思考细致,推理明晰,所以天下没有什么东西他不能发现。

取得成就的方法有走在别人前面的勇气

故事: 有人问毕加索: “人们都称你为艺术的前卫。请问“前卫”是什么概念?”毕加索深有感触地说: “前卫就是受到从后面来的攻击比从前面来的多得多! ”

感悟: 万事需要脱俗,品味更需脱俗。媚俗和随大流的人虽然受到的攻击少些,但终究无法取得出众的成就。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有走在别人前面的勇气和信心,尽管这样受到来自后面的攻击会多些。

获得欣赏的方法靠自己的本事

故事: 小仲马未成名前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一天,大仲马对他说: “如果你在寄稿时,附言说你是大仲马的儿子会好多了。”小仲马却固执的说: “不,我不想站在你的肩膀上摘苹果,那样得来的果实没有味道! ”后来,小仲马用别名寄出的《茶花女》出版后,获得法国文坛的一致好评。

感悟: 有志者事竟成。靠自己的才能,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才会有所成就。如果三心二意,就会招致失败。再远的路,慢慢走下去,也能到达目的地。

创作成功的方法勤奋

故事: 有一个青年人去问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 “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的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一年?”门采尔回答道: “请倒过来试试! 你花一年的功夫去画,那么,你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卖掉它! ”

感悟: 多走几步即可与成功有约。只有流勤劳的汗,才能吃勤劳的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世上没有轻而易举而得到的本领,天才来源于勤奋。

体现价值的方法做事别失去真正的自我

故事: 卓别林开始拍电影时,那些导演们都坚持让他模仿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德国喜剧演员。卓别林却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色,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创造出一套自己的表演方法而名垂青史。

感悟: 凡英雄豪杰必有某种高尚品质,平庸之辈绝难赢得掌声。保持本色,在成就高尚事业上必将出类拔萃,最终成为卓绝的人物。

篇9:夏天的小故事

路上遇到个术士,说看我根骨奇佳,很是有缘,愿以打折价钱,教授我阳光游泳术。会此术者,可在夏季浓烈绚丽的阳光里浮游。阳光浮力很大,不必怕累;哪怕累了,也能在树梢与云上休息,而且阳光不妨碍呼吸,永无淹死之虞。我心动了,掏钱学之。第二天,漫长雨季开始。我忽然明白了他愿意收打折价的原因。

以前有一个国,居民们的记忆和感情热胀冷缩。夏天感情饱满,记忆明晰;冬天感情淡漠,记忆模糊。于是每年入秋,相爱的人会彼此忘记,大家开始埋头工作,彼此见了面也以为是室友、朋友、同事、点头之交。春天近夏,记忆和感情一起萌发,于是人们重新开始一段欢天喜地、炽热甜浓的新恋情。

宇宙中有个夏之星系,每年都有远航家们坐飞船去开发新的香瓜行星。远航家登陆了一颗香瓜行星,挖开行星地表,开始吃行星内部的香瓜肉,一路吃通到行星核,装上操纵系统,就把香瓜行星像飞船一样开回去,供大家一起吃。行星核的香瓜籽撒在不眠星辰之间,来年又是新的香瓜行星。

夏虫对流水说:庄子诅咒我,说我与冰说不上话。流水说:哼,别信他。你说的字句,我记下来,上浮为流云,发之于木叶……来年,另一只夏虫到岸边饮水,听流水说了过往冬夏、夏虫流水的故事。夏虫感叹:你记性真好。流水道:这只是去年夏虫说过的故事,冬天流水封冰存下来的记忆。倒无别事,只为让夏虫能语冰罢了。

篇10:有关植物的小故事:枫叶的故事

那时,我的表姐学习成绩特别好,经常来找我玩。每一次,与她玩耍,都是在这熟悉的公园。我们相约坐在树下,侃侃而谈,因为兴趣相同,我们聊得非常开心。但是,有一天……

记得是个电闪雷鸣的暴雨天,表姐敲开了我的房门。可是展现在我面前的不再是以往的笑容绽放,而是一脸的惆怅。我顿感不妙,问她:“你怎么啦?”她答道:“我要去美国留学了。”

这好似一个晴天霹雳。“要去多久?”我急切地问道。她说:“我去美国取得绿卡之后就回来,你可别离开这儿,我们还要一起聊天!”我答应了她“我等你回来。”

现在,我还在等她。

突然,一片飘落在我手中的树叶打断了我的回忆。

我抬头看了看树,又想起我们就是在这棵树下。但是,物是人非,她已远在他乡……

作者|吴畅想

篇11:雷锋的小故事

共青团委号召全县共青团员和青少年捐资购置一台拖拉机,作为给农场的献礼。县委机关团支部捐款名单头一位就是雷锋,名字后面是:20元。

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其他的团员一般都只捐几毛钱,多点的也就是一两块钱,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都还不到20元,除去日常开销,又能有多少节余呢?问他为什么捐了这么多?

篇12:孔子的小故事

——故事取材于《淮南子》、《说苑》

曾经,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将在其他诸侯国做女奴的鲁国女子,赎回本国,那么,这个人,可以到官府去领取赏金。

有一次,子贡在一诸侯国,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辞谢了官府的赏金。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对子贡说:

“子贡呀!你这件事就做错了。圣人做事可以移风易俗,可以让人效法,可以影响后代,而不会只是为了适合自己的兴致。现在鲁国富裕的人少,贫穷的人多。如果赎人回去领赏金被认为是不廉洁,那得不到赏金的刺激,愿去赎人的人就会减少。所以,你这种仅仅只考虑自己德行修养的行为,将会造成今后鲁国人,不再愿到其他诸侯国去赎人。”

子路在一旁听了孔子的这番教导,深受启示。后来,当他救了一位落水者时,别人要送他一头牛来答谢,子路就很恭敬地接受了。孔子知道了此事,欣喜地说:“今后愿救人于危难之中的鲁国人,会很多了。”

不久,子路被任命为蒲城的官长。为了防备水灾,官府调集民工,春修各处沟渠。子路见大家工作劳苦,带的饭菜也不充足,就用自己的部分薪水,接济每人,一份饭菜,一份汤水。孔子闻说此事,连忙派子贡去掀了那些饭菜,毁了那些做饮食的器具。子路发现了,非常气愤。他气哼哼地跑到孔子那里叫道:

“老师难道会嫉妒我行仁义之事吗?子路在老师这里所学的,不过仁义二字而已。仁义之人,与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将自己多余的粮食,与大家分享,行仁义之道,老师为何禁止不许呢?我想不通!”

孔子听完子路的诉说,摇着头道:“子路呀!你还是那么粗野,那么处事单纯。你如果觉得民工们饮食不足,为什么不去告诉鲁君呢?让鲁君开粮仓去接济他们呀?你用私人的俸禄做公义,这种行为,是在障蔽鲁君的恩泽,显示你自己的德义。现在速速停止,或许还不算晚,否则,降罪你的日子,马上就会到。”子路闻此,无语而退。果然,不久相府派人来找孔子说:“先生派弟子救济民工,是不是要跟鲁君争夺百姓呀?”

篇13:数学教学中的小故事

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引用和穿插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故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结果.

一、开始时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新内容之前,通过引用故事来进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就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旦学生主动参与,也就为课堂教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在讲解分式方程时我首先给同学们讲:1991年海湾战争时,有一个问题放在美军计划人员面前,如果伊拉克把科威特的油井全部烧掉,那么冲天的黑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五角大楼因此委托一家公司研究这个问题,这家公司利用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以及热量传递的方程建立数学模型,经过计算机仿真,得出结论.所以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化学战争(炸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物理学战争(原子弹),而海湾战争是数学战争.”全班同学听了以后,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整堂课同学们都听得非常认真,生怕漏掉一个字,最后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同学们都出色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中间讲,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在教学中插入适当的故事,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三视图”的教学中,讲解了三视图的定义之后,插入“盲人摸象”这个故事,来和三视图进行类比,通过比较使学生领悟出三视图的本质:在前、上、左三个不同的位置去看物体,得到不同的三种结果.通过这样的故事和类比还能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在学习相似图形时,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有关《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所谓“人物五百余”,从501到599人,都可以说是“五百余”,此种说法在古代也许无可厚非,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则是有点说不过去了.

用照相机翻拍,或者按比例放大,这对现代技术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汤先生终于得到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复制品,他立即动手,在画面上的每一个人上放一粒米,统统摆好以后,再数一数共有几粒米,他反复数了好几遍,总数完全相同,最后的答案是:《清明上河图》中共有815人.精确统计画上的人物,原先说法的误差竟然如此之大,令人惊讶!同学们觉得这么简单的数学知识,竟然解决了困扰很多人很长时间的问题,真是太神奇了.

三、结束时讲,强化新知识的记忆

在学完第五章第二节数据的收集后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根据1000万户电话用户和从该杂志订户所收回的意见,断言兰登将以370:161的优势在总统选举中击败罗斯福,但结果是罗斯福当选了美国总统,文学文摘大丢面子,原因何在呢?原来,1936年能装电话或订阅文学文摘杂志的人,在经济上都相对富裕,而收入不太高的大多数选民选择了罗斯福,文学文摘的教训表明,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同学们听了以后,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在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无论何时都记忆犹新.

篇14:微信·我们的小故事

我扔遥控器给爸爸,用力稍猛,撞到了他的肚子。

我道歉:“不好意思,扔过头了!”

爸爸半卧在沙发上,傲娇地说:“谁知道呢,反正你一直对我有意见的。”

我未及还击,小吃货斜着眼睛看了一眼她亲爱的爸爸,评价说:“You?are?so?作!”

补刀手

去打乒乓球的路上,小吃货指着路边高耸的香樟树,问:“妈妈,我得荨麻疹的时候,你和爸爸是用这种树枝给我煎水擦的。对吧?”

“对啊。”

“那就是用这棵树的树枝吗?”

我高高扬起头,才能看到这棵樟树的树冠。我回答她:“当然不是,我又不是猴子,哪能爬得上这棵树呀!”

“嘻嘻,也是哦,”她说,“你要爬上去,树枝肯定会断的!”

来,乖,到边上来,咱们谈谈!

刷存在感

和来上海出差的姑父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大人在聊天,小吃货凑近我耳边,悄悄向我抱怨:“我怎么像不存在一样。”

于是,不管我们讲什么,她总是要插一嘴,说一些她身边的小朋友之间的这样那样的无厘头事情。

我们聊着聊着,说到了爷爷奶奶老年生活有点空虚,我建议小辈有事没事其实都应该稍刻意地用不太辛苦的事情去“劳烦”老人。

爸爸表示同意,说:“是,年纪大的人更需要我们帮忙刷存在感的。”

小吃货闻声,突然若有所思,一会儿笑曰:“跟我一样,我也一直努力地在刷存在感啊!”

(编辑:俞燕)

上一篇:权力制约与监督下一篇: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