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道德价值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走向意志自律: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康德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对受教育者内在道德动机的激发与善良意志的培育,倡导受教育者在以形式性普遍原则作为自身意志规定根据的基础上实现道德自由和精神意义的建构。然而,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一种以功利、情感、自爱、称誉等质料性实践原则为基础的“意志他律性”教育,由此而导致道德教育实践的低效率与形式化。在此意义上,道德教育无法真正培育出受教育者的责任与义务意识,遑论从内心深处产生康德意义上的道德敬重感与崇高感。通过对康德道德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能够剖析出义务论伦理学及其德育思想的理论价值,也能够为建构以意志自律为导向的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继而引领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变革。促进受教育者的意志自律是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意志自律主要表现为理性主体自立法与自守法的道德意向和实践能力。康德基于人的意志自律,对道德教育的内涵、目的、过程、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首先,康德从人的“善之禀赋”和“恶之倾向”出发,提出道德教育属于实践理性的领域,它是一种使受教育者主观准则见之于客观道德法则的实践理性方法论,其本质在于激活受教育者道德奋进的意向,凸显人的积极自由和释放人性中的“善之禀赋”。其次,康德基于“人是目的”的价值基点,强调道德教育要从促进受教育者走向意志自律的过程中彰显人的绝对价值和崇高尊严。走向意志自律也就意味着,道德教育必须要将普遍性、形式化的先验道德律令而非质料性的偏好原则作为受教育者意志的规定根据,由此唤醒受教育者内心之中基于纯粹实践理性的善良意志,继而在祛除经验性关切的基础上体现有限理性存在者基于道德的本质规定性。再次,康德基于人的两重性与教育的两重性,认为道德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亦即作为意志自律准备阶段的自然知性开化过程和作为意志自律形成阶段的实践理性启蒙过程。前者主要包括对儿童生蛮性的训诫、各种心灵技能的养炼以及文明化教养的培育,统称为“自然的教育”;后者致力于培育受教育者敏锐的道德感受性与道德判断力,激发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兴趣与道德动机,统称为“实践的教育”。这两类教育形式共同构成了受教育者走向意志自律的完整过程,并且在时间上既有延续性又有交叉性。最后,康德一方面联系其批判哲学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又立足道德教育实践,提出道德性的惩罚和自然性的惩罚、道德问答法、自我修行法、审美实践法等多种道德教育方法,它们共同承担着促进受教育者走向意志自律的教育使命。康德道德教育思想是其道德哲学在教育场域中的实践运用。他在富有逻辑性地论证善良意志、道德律令、善与恶、幸福与道德的“二律背反”等道德哲学内容的过程中,导引出其道德哲学的核心理念——意志自律,并使之成为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历史地看,康德道德教育思想渊源于对古希腊以来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同时也凝聚了同时代基督教虔信派、泛爱主义、卢梭、洛克等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智慧成果。并且,他的道德教育深刻启发了后世诸多教育家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认识,在道德教育史上勾勒出一条以意志自律为旨要的主线索。但是,由于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也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过于形式性和理想性、完全摒弃经验性的情感等等。基于对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整全性阐释和历史评析,并且立足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困境,一种依循于善良意志的自律德育理念应该成为未来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关注对象。

关键词:康德;道德教育;意志自律;善良意志;自律德育

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基于对康德义务论伦理学及其德育价值的理论思考

(二) 基于对现实道德教育问题的反思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关于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研究

(二) 关于康德教育思想的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研究法

(三) 历史研究法

六、关于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简要说明

第一章 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溯源

一、康德的生平及其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论著

(一) 康德生平:在自律中创造思想圣殿

(二) 与道德教育思想有关的康德论著

二、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直接动力

(一) 童年时期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 基督教虔信派的伦理思想

(三)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四) 泛爱派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 古希腊时期崇尚美德的道德教育思想

(二) 中世纪封建时期信奉宗教的道德教育思想

(三) 近代早期情感主义、自然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

第二章 面向实践理性: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哲学根据

一、康德道德哲学:道德领域中的“哥白尼式革命”

二、“我应该做什么”:康德道德哲学的逻辑推演

(一) 善良意志与道德责任

(二) 道德律令的普遍性、目的性与综合性

(三) 作为实践理性对象的“善”与“恶”

(四)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和三大悬设

(五) 基于权利与正义的法哲学

三、意志自律: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理念

(一) 作为实践理性自立法自守法的意志自律

(二) 道德的本质在于理性主体的意志自律

四、道德教育:康德道德哲学的实践场域

(一) 道德教育与对道德律令的服从

(二) 道德教育与善良意志的唤醒

(三) 道德教育与道德敬重感的激发

(四) 道德教育与道德自主性的彰显

第三章 纯粹理性的启蒙:康德论道德教育的内涵

一、人性与道德教育

(一) 人的两重性与教育的两重性

(二) 人之本性的可塑性:“善的禀赋”与“恶的倾向”

二、作为启蒙艺术的道德教育

(一) 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人具有意志自律的意向

(二) 道德教授法在实践上是一种可行的启蒙艺术

三、道德教育的本质内涵

(一) 道德教育属于实践理性的领域

(二) 道德教育的本质关乎人的积极自由和意志自律

(三) 道德教育是使主观准则见之于客观法则的方法

第四章 康德论道德教育的目的:促进人的意志自律

一、“人是目的”:道德教育的价值基点

(一) 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人具有绝对价值

(二) 道德教育:从意志自律的养炼中彰显人的价值与尊严

二、实现纯粹的意志自律是道德教育的目的

(一) 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意志的规定根据:形式抑或质料

(二) 道德教育旨在唤醒受教育者心中的善良意志

(三) 道德教育的目的转型:从意志他律走向意志自律

三、受教育者意志自律的具象描绘

(一) 服从实践理性法则的道德律令

(二) 诚实:作为一项道德命令的“勿说谎”

(三) 对人的尊严与权利保持敬重的义务

(四) 怀有作为世界公民的仁爱之心

第五章 “自然”与“实践”:康德论道德教育的过程

一、自然知性的开化过程:意志自律的准备阶段

(一) 对儿童生蛮性的训诫

(二) 培养儿童心灵诸技能

(三) 文明化教养的生成

二、实践理性的启蒙过程:意志自律的生成阶段

(一) 道德感受性的孕育

(二) 道德兴趣的激发与意志自律的实现

第六章 自主与自律:康德论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培育纯粹德性的几个要点

(一) 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二) 注重道德意念的纯粹性

(三) 强调蕴含敬重的道德情感

(四) 倡导强制与自由的辩证统一

二、基于意志自律的道德教育方法

(一) 道德性的惩罚与自然性的惩罚

(二) 道德问答法

(三) 自我修行法

(四) 审美实践法

第七章 康德道德教育思想评析及其当代启示

一、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世界性影响

(一) 启发了后世诸多教育家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认识

(二) 在道德教育史上勾勒出一条以意志自律为旨要的主线索

二、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 纯粹形式化的道德教育思想难以有效关联教育实际问题

(二) 对经验性情感的摒弃无法诠释道德教育的完整意涵

(三) 德性与幸福的二律背反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无法获致解决

三、自律德育: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 他律德育: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

(二) 走向“自律德育”:破解道德教育困境的康德路径

(三) 自律德育的理念内涵

(四) 自律德育的实践路径

结语 道德教育中的意志自律及其边界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印象主义音乐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