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后进生多一点关爱

2024-04-30

给后进生多一点关爱(通用9篇)

篇1:给后进生多一点关爱

请给孩子多一点关爱

近日由于天气阴冷多雨雪,学生生病的较多。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父母般的爱心,不要以为让学生写了请假条老师就可以没事了。其实,这种做法是对学生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属于老师的道德良知问题。试想:一个生病的孩子,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途中,万一出了意外(急症导致的危险或是车祸),老师是否能推卸掉责任呢?退一万步说,即便于没有谁去追究你的责任,那么你作为老师又于心何忍呢?老师的爱心又从哪里去体现呢,学生又怎么去尊重老师?据说,有位学生得病了,老师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说:孩子有病回家了,但家长是在外地,家长给孩子的监护人打电话,得到的信息是:这孩在学校寝室睡着呢!家长再给学校打电话询问情况,老师却说那孩子早就回家了,根本就不在学校寝室里。从中让我们所体会到的,这是一种冷酷的、没有任何感情的师生关系。老师们,请多给孩子们一点关爱吧,有了爱,他们才会健康成长啊!

篇2:给后进生多一点关爱

儿童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无忧无虑,过着阳光般的生活。可是当了老师之后,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开心。有些孩子过早地失去了天真烂漫的笑容,有些孩子性格古怪,行为怪异,有些孩子没有自尊,没有羞耻心等。作为老师,这些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促使我不断地探究其中的原因。我多么希望这些孩子能拥有健全的人格,享有快乐的生活。

在现在社会中,有这样两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因为自身原因离异,而这些孩子却留在家里,多数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当别人的孩子在父母的怀抱中撒娇时,他们却忍受着对父母的思念,他们只能通过电话感受父母的存在。孩子们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他们,就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孩子。

离异不仅是夫妻关系的结束,而且也表示家庭面临解组,对子女而言,更是特殊的生活经验。这个时候受影响最深的往往不是双方当事人,而是子女。当一个家庭破碎的时候,家里的孩子是最不幸的,他们更需要人们的关怀和帮助。我们班小志很调皮,话语一点也不像从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嘴里说出的,还经常说脏话。那天中午,他妈妈来看他,给他买了羽绒服和蛋糕,因为第二天小志要过生日,她说好长时间没见儿子了,不知道穿着合不合身。还嘱咐小志回家告诉奶奶要给小志勤洗澡。我当时就纳闷,也许她在外面上班,不经常回家。从其他老师那里得知,原来小志的爸妈离婚了,小志由爸爸那边抚养。小志的妈妈看小志的眼神,把他揽在怀里疼爱的样子,令我的心里酸酸的。我突然对眼前这个调皮的小男孩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怜爱。上学期教过的班里也有一位孩子父母离异,孩子的奶奶不让孩子的妈妈把孩子从园里接走,有一天孩子的妈妈来看孩子,给孩子买了好多好吃的,老师给了他们母子单独相处的时间,在睡眠室里母子俩抱头痛哭,让人看了为之动颜。真的是花样的孩子,草样的年华!如果婚姻真的不可救药,离异也是对自己、对孩子负责的行为。可是不要让孩子变成离异家庭的问题儿童。父母之间少一些攻击和指责,多一些包容和理解,让孩子所受的伤害降到最低,让他快乐度过童年,健康的成长吧!

孩子需要关怀!父母的离异带给他们极大的心灵的创伤,在他们最需要关爱和理解时,如果老师们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结果只能使他们关闭“心门”,概不接受,适得其反。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故事”,作为教师,首先要真心地爱他、帮助他,让他在感情上能接受教师,愿意亲近教师。其次,教师要了解孩子,信任孩子,真诚地与他们交谈,在交流感情,彼此理解,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生表现不好的“症结”,“对症下药”,尽可能地想办法帮助他们,把父母离异带给他们的伤害减少到最小。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不但学习上比较散漫,作业经常不能完成;生活上更是如此,衣服没有一件穿出来是清清爽爽的,鞋子就更不要提了。班里有一位孩子,他爸妈常年在外开饭馆,把他和他姐姐交给他姥姥抚养,孩子整天穿得脏兮兮的,也没人给收拾一下。老师给他爸爸打电话说了说情况,他爸爸还不耐烦的挂掉了电话。

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事故,刺痛了我们的神经。有位母亲,听闻事故发生连夜返家,她说,她和丈夫在上海打工,竟然三年没见过女儿,一直都是由爷爷奶奶抚养。在正宁县的农村,这样的家庭并不少见。

有人做过这方面的调查,留守儿童基本分上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寄养,二是隔代监护,三是单亲监护。由于亲情关照的不足和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成长非常令人担忧。这些孩子的父母,基本上都进过学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懂一些教育方法,易与教师、孩子沟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了便利。但他们的年龄大都集中在三十到四十这个年龄段,正是壮劳力,大都在外务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重任偏离到祖辈肩上,家庭

教育几乎成了空白,这给孩子的教育埋下了隐患。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大都溺爱孙子,这是不争的事实,对孩子的要求不严,甚至有的放任自由,长期如此,自己动手,吃苦耐劳等品行就出现了塌陷;而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不懂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能接受新生事物,很难与孩子沟通,更不会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另一方面,现在家庭组成人员比较单一,孩子缺少交流对象,易产生心理封闭,与外界隔绝,不能有效地接受外来思想。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再次是心理问题。长期生活在孤独环境里,留守儿童的思想健康受到影响。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监督,留守儿童还容易走上迷途。

篇3:给后进生多一点爱

一、关心后进生, 要清除嫌弃后进生的思想

道路分左中右, 学生有好中差, 自古如此。孔夫子弟子三千, 贤者七十二, 想来也是及格率高, 优秀率低。孔子的一个学生樊迟想学习务农种菜知识, 在“学而优则仕”的孔圣人眼里, 自然是后进生。孔夫子给樊迟的操行评语是一句话:“小人哉, 樊迟也”。假如樊迟改换门庭, 投奔到主张身体力行务农种菜的许子门下, 可能就成为许子的优等生。同样, 被应试教育所冷落的所谓后进生, 如果进入素质教育的环境, 可能就变成了优等生。我们当教师的、当班主任的, 应当在自己的课堂上、班级中, 努力营造这样一个环境。这几年, 我担任的是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教学, 每学年, 新生报到的第一堂课, 我都会在黑板上写上“我虽不奢望个个优秀, 但期望人人成才”。我认为, 要让每个学生都充满希望, 就必须倒着抓, 从最差的学生抓起, 使后进生感受到班集体的关怀。我教的学生里有个学习基础差, 但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于是, 我经常督促她勤学勤问, 还给予她充足的时间展示自己。这个学生视力不好, 我把她安排在第一排座位。同学们也都热心地帮她, 这个学生深受感动, 进步较大。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 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这些后进生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一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 来自一个不受歧视的教育环境。

二、爱后进生, 就要学会信任

教师要信任学生, 相信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 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可塑性很强, 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 只要引导得法, 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 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 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 而缺点是不可爱的。小学阶段, 孩子们思维的独立性和评价观正在形成和发展, 情感也日益丰富, 但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发展尚不成熟, 都是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 然后再因势利导, 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 或晓之以理, 或动之以情, 或导之以引, 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三、爱后进生, 更要讲究沟通

儿童犯错后, 处在极端情绪之下, 他的大脑思维就会自动关闭。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处理, 要等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再作打算。批评时直面问题, 切忌算老账、揭旧伤疤, 对学生曾经的错误应该学会遗忘。批评过后, 还要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 使他们增强信心, 改进方法。而对那些聪明贪玩、自由散漫的学生, 对那些犯有严重过失影响较大的学生也可来点暴风骤雨, 只要对症下药, 严厉的批评也是清醒剂。当然批评要有分寸, 严格而不粗暴, 耐心而不泄气。如果我们凭自己的艰苦努力使失足的学生改掉恶习, 那我们就等于为社会排除隐患, 其功其德, 难以估量。

总之, 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转化工作, 我觉得它是我们每个教师肩负的最重要的责任。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因此,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要用海一样博大的胸怀, 关爱每一位学生。“爱人者, 人恒爱之”, 只要真诚的去爱每一个学生, 学生就会报以真诚的爱。

篇4:对后进生多一分宽容和关爱

我把韩松同学带到办公室,仔细询问情况,韩松说因为妈妈很早要去菜市卖菜,他一人在家,不能按时起床,头一天迟到了,见没事,今天就接着赖床了……突然,办公室门口冲进来一位男青年,一脸的愤怒,我怔住了,猜他应该是韩松的姐夫,我见他很快冲到韩松面前了,立即挡在他们之间。他大声说:“老师你让开,让我狠狠教训他一顿。”说实话,韩松平时自控力特差,很多任课教师都跟我说过,班委干部、小组成员也经常反映他不断反复的违纪行为,我也找他谈过好几次,可还是老犯毛病,心里对他确实有些愤恨。但是,当看到他要被揍时,不仅理智告诉我必须制止,而且感觉有些心痛了。我对韩松的姐夫说:“你这么冲动,我怎么敢让开?”此时的韩松也吓坏了。我赶忙叫他姐夫先到走廊上等我,并叫办公室的一位男老师先给我看着孩子。在办公室外的走廊上,我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让韩松姐夫的怒气消散。首先,我告诉我理解他的心情和举动,并帮他分析这样做的后果。我对他说:“我知道你为家里付出了很多,你岳父重病在身,你们夫妻帮助你岳母撑起这个家,确实不容易!孩子确实不懂事、不听话,但是他毕竟是孩子,你们要改变教育方法。我知道韩松从小到现在因为比较调皮,没少挨打,可打这种方式起了多大作用?今天,如果你将他暴打一顿,万一孩子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做出过激行为,谁负责?”很快,韩松姐夫的情绪平静下来了。再次走进办公室,他就能做到心平气和地与韩松江交流了。“你成绩不好,但是要守纪律,更不能做不诚信的事,你怎么能找同学借那么多钱却不告诉我们,不能按时还给同学,这样做是人品问题。”

送走韩松的姐夫,我再次和韩松进行了谈话,我告诉他作为中学生应增强纪律观念,遵守校纪班规,更要诚信做人。我告诉他要理解姐夫今天的心情和举动,让他学会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家人的良苦用心。他流泪了,我明显感觉到了他态度的转变,他意识到了老师没有因为他成绩差、因为他调皮而嫌弃他,一次次包容他、谅解他,给他改过迁善的机会。他说:“老师,我错了!我在班上成绩很差,有些自暴自弃,所以有时候故意捣乱引起大家注意,让任课老师难堪。我妈妈凌晨4点钟就去菜市场,我就忍不住赖床,以至于迟到、旷课。我爸爸瘫痪后,姐姐、姐夫既要忙自己的生意,还要帮助我的妈妈做生意,还要照顾我爸爸……我对自己不负责,我今后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后来,我再次召集韩松所在小组的同学们,叫他们不要嫌弃他,继续帮助他、督促他、提醒他,让他在学习中重拾信心。经过一段时间,老师和同学们都反映他的变化很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难免犯错。学生不论学生成绩好与不好,都是我们教育和关爱的对象,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控制情绪,克服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他们一些关爱,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宽容和呵护,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班级的温暖,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尽快地把学习成绩提上去,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作者简介:谢怀美,女,1970年5月生,大学本科,就职于重庆市涪陵区第十四中学校,研究方向:班主任工作案例。

篇5:给后进生多一点关爱

教育&;以人为本&;,学校就得以学生为主,尊重每一位个体,即使是后进生,也应该受到教师充分的尊重与爱护。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大部分学生都拥有他独当一面的优势,比如我的学生中:成绩偏科严重的却能歌善舞、表演能力非常强;吐字不清楚的却记忆力超群;学习能力不强的却拥有一手好字。所以让我们用真诚去呵护他们,用热情去构建心的桥梁,让他们在老师给予的阳光下笑得更灿烂。

一、真诚的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大多数比较叛逆、贪玩,对于教师的好言相劝不仅油盐不进,甚至还会以反感的心态变本加厉。这样的学生确实让人头疼,但是我们肩负着教育他们的使命,我们不能够放弃他们。让我们真诚的与他们平等对话,作为他们的朋友、知己和亲人,让师生间建立一种信任感,让老师成为后进生的良师益友。

我是中途接手的初二这两个班,大概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着他们。在开学的一两周,成绩好的学生认为我太严厉,后进的学生觉得我很少在课堂上搞活动、做游戏,便都油然而生出一种抵触的心理,尤其是后进生从骨子里透露出一种排斥,让人头疼不已。

在这种情况下,日记是最好的沟通渠道,所以我便叫他们写日记。平时上课我就十分的留意后进生的言行,在批改日记时,我除了对日记内容作批改外,还对他们当天上课情况做一个点评。时间久了,后进生发现老师格外的关注他、包容他,便慢慢的放下自己的高傲和叛逆。他们开始用平和的心态与我交流,给我讲述他们曾经的&;丰功伟业&;。当他们问及我时,我也一样真诚的坦言相告。就这样,通过日记的方式让我和后进生们缩短了距离,渐渐的在他们眼里,课堂上我是老师,下课后我是他们的好朋友、知己。

通过平等的真诚的对话,心与心的距离在拉近,后进生对我变得言听计从。这时的他们焕发出他们该有的活力,找到他们该有的自信,并且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课堂上那位至高无上的老师是他们真诚的朋友。

二、充分的尊重后进生

没有哪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成绩好,没有哪一个学生不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只是暂时的无能为力罢了。成绩上的差距难免会造成一些自卑,他们叛逆心理不就为了掩饰他们的弱点吗?所以教师应当倍加的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现在的学生特别爱面子,也许你的一举不经意的表扬会激起他无穷的热情和动力。

班里有一个叫**的后进生,上课时常自得其乐的开小差,无心学习,玩就是他最大的乐趣,做作业时要不是做不起,要不就是不想做。给人感觉就是一上课就盼着下课,一下课就希望永远都不要再听到上课铃,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

我都替他痛苦,但是我可以原谅他,同时我也暗下决心要帮助他改进,我不能放弃他。开学第一次作文,他的作文内容写的惨不忍睹,完全是为了敷衍了事,谁看了谁都会气不打一处来。这时的我尽量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在作文后面写上&;下一次作文多一点比喻句以及书写整洁一点就更好了,老师读初二时还没有你写的好,加油吧,你可以写的更好!&;没想到这孩子深受鼓舞,每次都早早的写好作文亲自交给我批改,为的就是多一点鼓励和肯定的语言留在他本子上。

试想,要是当时我因为他的作文写的一塌糊涂而在班上大发雷霆、严厉批评他的学习态度是如何的不端正,也许今天的他还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所以,给后进生多一点尊重,给他们多一些成长的机会!

三、高质量的课堂吸引后进生

正如我所敬爱的韩校长所讲过的一句话:&;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用生动的课堂吸引住学生!&;。这句话说到我的心底里去了。的确如此,作为教师要积极的备课,引经据典,或把当下时事有选择的引进课堂,旁征博引的把课堂变的趣味横生;从小就喜欢听童话故事的中国儿童又有谁不喜欢有趣的事情呢?作为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所以教师要从本职工作做起,让后进生在有趣的课堂中被带动起来、被引导和被激励。

俗话说&;课内十分钟,课外十年功&;,不就是说老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来上课吗?不仅要备教材,还更要备如何帮助学习兴趣不浓的后进生。比如:课前五分钟相当重要,老师一开始上课就用一个精彩的导入,在一开始就吸引住后进生的注意力,那么也许这节课会因为后进生的参与而更加精彩。

有一次我在讲《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学常识这一块时,我例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典型的几个事例来讲谋士的重要性,这时无论成绩好与差的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后来当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时,我便打算让几个学生上台扮演文中的角色,通过小品的形式展示本文的主要内容。这时我便叫表演能力非常强的后进生来表演邹忌的角色,他没有让我失望,完全进入了角色,绘声绘色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所以面对后进生,我们应该积极的备课,努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作为学生就有接受知识的义务,正因为后进才更要投入到课程中不断的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让其他同龄人看到自己闪光的一面。

&;罗森塔尔效应&;不就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每个人都想取得成功,都需要自信、自尊!后进生是学习上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让他们走进老师的心灵,走进活跃、精彩的课堂,走进充满关爱的世界!只有这样,后进生才会潜移默化的被感染、被激励!也只有这样,后进生才会变得更有尊严和自信!也只有这样,后进生才会更好的完成学习使命,带着充满希望的微笑度过校园生活!

篇6:给留守生多一点阳光和关爱

近年来,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农村中小学尤其是城镇结合部的学校无形中出现了一群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他们中的大多数父母双亲为生计四处奔波长期在外,孩子与祖父母一起生活,有的甚至寄养在亲戚家中,远离父爱母爱,慢慢地变得性格内向,性情孤僻。还有的缺乏一定的家庭管教,纪律逐步散漫,学习也随之滑坡。享受的家庭温暖、社会关爱比照其他同龄人来说,却是最少的,因而形成了——“双差生”,从而给学校正常管理和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我校在这方面,认识到位,措施得力,责任到人,上下齐心,形成合力,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全学校每年开学初面摸清在校留守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症”下药。即由班主任对所带班的学生进行全面梳理,将留守学生的姓名、家庭住址、家庭详细情况等一一登记清楚,一式三份造册上报,由学校安排行政领导、班上科任老师结对进行帮教。

二、学校不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座谈会,探寻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全体老师的关爱。

三、建立班主任、科任老师关爱留守学生、转化“双差生”激励机制,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学生、转化差生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在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必须和风细雨,从正面入手,循循善诱,绝忌简单粗暴。强调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尤其是留守学生,更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要求学生退学。

篇7: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收获

——浅谈爱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定西市安定区黑山中心小学)

关键词 [爱 点燃 情境] 内容提要: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风吹遍了每个教师的心田,在教育教学中更加重视人文性教育,注重符合儿童的心理、生理的发展。“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面对的孩子更是千差万别,必须发挥他们的优点,张扬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的教育成为扬长的教育而不是辟短的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颗宽大的爱心面对每一个孩子,让教育成为一种幸福的事业。

记得叶圣陶爷爷有这样一句话,教育好比一个大池塘,如果教育没有爱,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不论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爱”贯穿了全部过程。传统教育中,注重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考试成绩,很少关注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学生自身的感受。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与进步,师爱越来越被重视,师生之间的关系由尊敬、恐惧变得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爱”谱写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用“爱”点燃孩子的心灵。

学校是孩子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校中学生的指导者、领路人,也可以说是孩子的心灵启蒙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被孩子们关注、模仿、影响他们心灵的发展。教师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言行给学生表率、示范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公平、真诚的心面对每一个孩子。刚刚步入学校大门的孩子,对一切都是陌生、好奇和恐惧,教师是他们唯一可以依赖的人,在这种条件下,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小学低年级班主任,每天处在他们那些是是非非之中,听他们无休无止的小报告,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面对这种情况,左右为难。管得不得力,孩子们的心里很容易出现一句老师偏心;不管不问,长期下去,班内出现什么事都没有人告诉你。中国有句俗语“十个指头有长短”,每个孩子由于遗传、疾病、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他们的能力千差万别,在他们心中对教师的期待和感情也不相同。新课程要求我们蹲下来聆听孩子的心声,并且停下手中的工作认真的聆听,用一颗慈母般宽大的爱心,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苛求;多一份关爱,少一份责骂。在我们班有三位同学没有妈妈,都靠爷爷奶奶抚养,有一名小女孩,经常是蓬头垢面、鼻涕不断,衣服也是看不见面料颜色的那种,经过调查才知道她爷爷奶奶体弱多病。我以全班总动员的方式,从“洗”开始,每天要求中午回家的同学洗脸,给不回家的同学准备清水让他们也洗脸,我特地在宿舍里烧好热水,让几个女孩子给她洗一下。周末让学生学习自己洗衣服、洗澡等,发动同学们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互相监督,我定期检查,久而久之,全班同学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小女孩的面貌变了,心情也好了。这个过程,即有我的强烈要求,又与他们的自愿相结合,点点滴滴的工作,将我与孩子们融在一起,将爱融入他们的心田,将丰收的喜悦留给我。“我以我心付童心,笑看花苑映照阳”,让他们健康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希望。

二:用“爱”获取新型的师生关系。

几千年师道尊严的传统,高高在上的地理位置,使师生的心理距离非常大。记得在读书的时候,我们把老师比作猫,我们自己比作老鼠,看见老师,立刻躲开,装作没有看见。平时自修,恨不得老师早早离开,总认为老师在教室里影响我们上课。老师前脚刚走,我们高叹一声:“老猫走了,老鼠该造反了”。但是孩子具有“亲师”的天性,在他们的内心里,时刻在期待老师的关注与赞扬。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的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并且关心、帮助后进生,让每个孩子受到同样的关注。由于班额大,学生的差距大,座位也是插秧式排列,面对全班学生,我总有一种顾此失彼的感觉。为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将目光与时间留给他们,让他们回答问题,久而久之,我发现优生上课不再认真、积极地去想、去做。终于有一天,一只倔僵的小手不肯放下,经过允许后,他说:“老师,您偏心,为什么让我回答的次数越来越少。”孩子的话让我限入深思,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照顾到每个孩子,让他们不再受到我的冷落。我改变座位的排列方法,以两排为一组,绕教室一周,中间留一块空地,作为活动地和施展台,这样面对面的座位我必须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学生围着我的引导前进,我也可以及时发现学习的状态,调整教学的步骤,并且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监督,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能够认真倾听,这一变化,让我的教学工作受益匪浅。

有一次上课中,我说:“老师喜欢上课专心、积极参与课堂的同学,不喜欢上课时心里还想着别的事情的同学”。有名同学发现了我说的是他,怯怯的站起来说:“老师,我昨晚看了《木偶奇遇记》,我觉得很奇怪,有的地方我能看懂,有的看不懂,您能讲讲吗?我们都喜欢讲故事的老师。”在成人的世界中,只有我们的喜欢和感觉,有谁关注到孩子的喜欢和感觉。他的话打断了我教学的过程,顺水推舟,我表扬他课外读书和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并让他把自己知道的讲给其他同学听。他的故事获得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我从每个人的脸上读出了羡慕,从他的脸上读出了自豪,这为以后的课外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让他们以小组讨论形式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老师,教室里的气氛非常热烈,最后总结我必须做到十四条他们的规定。相机,我也给他们讲我喜欢怎样的学生,在征得他们同意后,我们师生共同签字约定,努力去做。虽然这节课的内容我没有按时完成,却让我以后的工作如鱼得水般轻松。

低年级学生自制力不强,纪律性极差,我必须时时跟在他们的身边,我前脚刚出门,教室里就乱成一团,拿个教鞭大声吼几声,效果甚微,而且学生对这样的的老师是“恨之入骨”。两年多的日常管理,让我觉得他们完全符合“吃软不吃硬”这句话。我将管理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各小组制定班级纪律条约,签上自己的名字,表示生效,并推选一个纪律管理员,给表现好的一组加分;如果有一个人违反了我们共同制定的纪律,则每人都不得分。这样,即让他们懂得个人在小组中的作用,懂得团结才能获胜。当然,在他们遵守条约的同时,我必须遵守他们给我制定的条约,我们师生互相监督,共同履行我们的职责。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和带来的效果,我为我的“骗术”而得意。这种“哄”的办法,煅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自制力、小组凝聚力。在作业批阅和纪律约束上,改变传统的“甲、乙、丙”或“A、B、C”的评价方法,利用小红花或⌒⌒或 来评价,每当看到他们为得更多的红花认真地去做,看到他们在数自己的红花时那种喜形于色的样子,我也被他们的快乐而感动。这种方式比我手拿教鞭在教室里大声责骂的效果好得多。在我们教室的学习园地中,我用“用微笑面对每一天”几个字组成一幅笑脸图,时刻提醒着我、鞭策着我,并且在教室里挂一面镜子,这不是让我时刻去关注自己的容貌,而是让我不要将怒容挂在脸上,把快乐带进课堂,把微笑送给孩子,不论遇到多么不开心的事,都坚决地把它放在教室门外,不让我的情绪影响学生。每个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差别很大,考试只是检测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方式,纪律也是一种人为的规范,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平时的表现,不要以分数定英雄,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快乐的成长。有人说:“请不要在全班学生的面前批评孩子,这会让他的自尊心严重受挫”。作为小学教师,就要有一颗孩子的童心,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满足孩子的心理要求,照顾他们的“小面子”,对孩子们来说,你对他的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个抚摸的动作、一句关怀的问候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三:用“爱”激起孩子的求知欲。

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所以培养乐学、爱学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低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持久性不强,好玩、好动、长时间进行同一活动,就会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学、玩、思、动相结合,让他们在快乐的活动、相互交流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有关爱学生的心,为学生服务的态度,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和勤务员。抓好课前预习第一关,每课中找出相关的问题,回家去做,不会做的可以向家长请教。这样,即煅炼了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和家长取得联系。当他们通过自己的预习和家长的参与,将自己知道的知识讲解给其他同学时,他们的脸上有自毫的笑容。

学习是一项终生性的活动,不仅仅是学校的学习,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学生到学校的目的就是学习,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到生活,但是,我们的任务不是教给他们固定的知识和答案,而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学习的意识和要求。我们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学生对一门功课的喜爱与教师对待他的态度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想学、爱学,对他们少点责备,多一点鼓励,让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是“苦难”,学校不再是“监牢”,老师不再是可怕的“猫”,他们也不再是可怜的“老鼠”。

新世纪的人才不是抱着理论去工作,而是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创造型的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培养和鼓励他们多提问题,然后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我们集体商议。有时候,他们提的问题的确毫无意义,但是我并不会去批评,而是鼓励他们多提自己不懂又能难倒老师和同学的问题,这样,他们就会认真的去想。有时候,他们的问题常常真会难住我,让我无从回答。在我们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全班同学都在感受王二小的勇敢和机智,但是一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他并不机智,我们看过《鸡毛信》,海娃也被抓了,他不是想办法逃走了吗?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珍爱生命,他怎么能牺牲呢?”我深思很久,却不知该如何回答,这时,另一名女同学说:“我觉得王二小是这样想的,牺牲他一个不要紧,几千老乡的生命更重要,所以他就没有逃走,而是带敌人进埋伏圈。”我惊喜万分,我没想到她们能想到这种答案,这也许就是他们独特地思想与见解吧。他们也懂得了别人快乐,自己快乐。这一点小小的插曲,成了我这节课的亮点。在学习了《女娲补天》后,有这样一道题,“为什么天塌后,日月星辰都向西移去,而不是其它的地方呢?”这本是一篇神话故事,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当全班同学考虑时,有一双小手已高高举起,迫不及待地回答:“他们是去凑热闹了。”“他们是去西天找如来佛祖了”另一个着急地说。教室里立刻笑声一片,就在快乐的氛围中我们共同成长。

四、联系生活,开拓视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乡村的孩子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只能通过家中的电视机。不管课本中讲述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多美妙,在他们的心中依然是这一片山村的景色。有时他们的日记只能写一些“我今天上学,我今天玩得非常高”。为了开拓他们的视野,在班内成立图书角,让他们多读书,并记录好词好句,有空余的时间带他们观看一些科技、文艺等方面的知识,丰富他们的生活,开拓视野。为了激发他们的创作才能和合作能力,在班内设立兴趣角和成长记录袋,对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进行记录,都给别人展示,让他们有学习的成功感,让学生将课外读到的故事讲给班上的学生听,锻炼他们的口语交流的表达能力。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学写日记,从开给简短的几句到现在已经能写两页多。记得一名男同学写过这样一篇,“天还黑黑的,我一个人不敢再往前走,就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等同学一起上学。这时,我听见石头生气的对我说‘把你的屁股抬起来,你把我快要压死了’石头会说话,哈哈哈,笑死我了„„”。有时在他们的日记中会向我倾吐自己的心声,一位女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我非常爱我的奶奶,可是她去年去世了,您上课不要再提奶奶好吗?一听见奶奶两个字,我就难过地想哭„„”字字真情,他们没有华丽的词语,只有平直的语言,只有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看着一篇篇的日记,有时我会微微一笑,有时会紧皱双眉,终于有一天,一名女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老师,我觉得你很奇怪。”猛然之间,听到这句话,我心中真是很生气,但我同样出于好奇,让她说说为什么这样说。她说:“有时候,老师我们说一句话,老师会笑起来,有时候我们却看见老师皱着眉头”,原来如此,差一点因为自己的心情伤害了孩子对我最真诚的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对他们讲到我们的父辈们度过的日子,他们都会开怀大笑,好像我在给他们编故事。有时候我进教室,吃的东西会丢在地下,或者垃圾筒中。其实这种现象我们成人也是如此,对每个人来说,倒掉一点剩余的饭菜,扔掉一个馒头都是一件极平常的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记得小时候,每次吃完饭,爷爷总教我要把碗舔得干干净净,吃一点馒头要用两手捧着,掉一点渣儿,还要捡起来吹干净吃掉。看到孩子们的这种行为,我是又气又心痛,我知道这不能完全怪他们,这里面有社会、家庭的影响。我不能禁止他们每天带食品到学校让他们饿肚子,但可以给他们另一种方式的教育,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四处租借有关红军万里长征时期的碟片,让他们重温革命的历程,让他们自己体会和感悟。当他们看到一个苹果几个人转一圈还有许多;看到八路军叔叔穿着破烂的草鞋和补了多次的衣服过雪山,过草地;看到他们吃着树皮和树叶;看到一个小八路军在攻打敌人时,要在战争胜利后吃一碗白米饭,结果战争是胜利了,可他却牺牲了,当他的班长给他端来一碗白米饭时,他已经不会再醒来时,孩子们都哭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镜头,孩子们深受感动,他们也知道一切来之不易,在观看后让组织学生在班内讨论交流,把自己的收获给别人说一说,并且回家后讲给家长和其他的小朋友听,让大家行动起来珍惜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成果。并把自己一天的成果记在日记本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教室里已经没有了馒头满地丢的现象。

爱是人生的和弦,而不是孤单的独奏曲。当我把爱心送给他们的时候,我也得到他们无私的爱,点点滴滴,刻在我心中。在我回家的路边有一处养蜂的,对面正好是我们班一个小女孩的家,在养蜂人来到的第二天,她就爬到我耳边,悄悄地说:“老师,您回家的时候要骑得慢一点,我们家门口有许多蜂儿”;忙碌一天,胳膊总有疼痛的感觉,只好右手工作,左手捶背,可不过一分钟,脊背上已多了几个小拳头,轻轻地捶着,炎热的夏日,其他班的教室里有各种鲜花,唯独我们教室里有自己培养的花草和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我不许他们摘花,但是他们看到别人有,就问我,路边有很多的野花,可以采吗?得到我的同意,他们是那么兴奋,教室里多了几份色彩,而我的头上也悄悄地戴上了他们亲手编的花环„„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每个教师的心灵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必须改变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旧习,迎接新的挑战,从传统的教师主体走向以学生为主体,用一颗宽大的爱心面对每一个孩子,发挥孩子的优点,张扬孩子的个性,还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当我们不再以长者自居,当我们潜心教诲,奉献爱心时,我们会惊喜的发现他们的思维是那么广阔,他们是那么可爱。只要我们献出一点点的爱,我们就会收获精彩的课堂。

个人简介

刘爱玲、女、汉族,80年10月出生。2000年7月毕业于省联合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001年3月参加工作,2003年12月取得大专学历。

2003年承担本校第一批新课程实验班语文课教学。多次承担学区、校组织的公开教学。2004年5月在区教研室组织的教师技能比武中,获得优质课奖励。2005年5月西北师范大学专家来内官调研时,承担语文观摩课教学。本人撰写的《我与新课程一同成长》被刊登在安定区教育教研通讯中。

篇8:给后进生多一点关爱

婷婷是我班新来的小朋友,对周围一切还不熟悉,刚来的那一个星期,早晨爸爸把她送到幼儿园来时,总是缠着爸爸不放手,不愿意一个人留下。好不容易劝说他送走爸爸,默默坐在位置上流着眼泪。她从开学到现在仍然不会交往,不会与老师、小朋友交谈,没有好朋友,下课时一个人安静地坐着看别的小朋友玩。

我从婷婷妈妈那里了解一些原因: 爸爸和他妈妈工作都比较忙,以前孩子在老家的时候,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的,都独自在家玩耍,所以交际能力相对较差。在画画、手工及日常生活中远落后于其他小朋友,更无法获得成功的喜悦,碰到困难,会脆弱地掉眼泪。

事件一:上课的时候,婷婷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那边,到发言时,她从不举手。为了让她开口说话,我们提供很多机会给他,可每次换来的却是一副茫然的表情。有一次上课时,我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狮王说话时神气的语气, 其他幼儿都兴致勃勃地举手。当我的目光停在婷婷身上时,她却回避,低着头。“婷婷 ,我请你来当狮王 ,让我们看看你威风的样子好吗”? 可无论我怎么鼓励她,她就是回避我,低着头一动不动,几分钟都不说一个字。

评析与对策:由于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忙,除了上班,在家没有时间主动和她交流。她只能在家里独自玩,所以从小就缺乏和他人交流交往的能力。她父母反映她在家和父母的交流很少,与其他同年龄幼儿相比在认知水平上有明显的差距,形成这种原因,主要还是她的性格造成的,其次家长没有提供良好的外界信息给予幼儿认识、接触,从而孩子无论在交往能力及接受信息知识的能力上弱于其他幼儿。入学后,一下子看到陌生孩子与她相处时,心理上产生胆怯、不安的情绪。在活动中,为了让她多说话,我经常让她回答问题,鼓励她用大家都听得见的声音讲话, 教育其他幼儿耐心等待,并用鼓掌方式表扬她的进步,日常生活中经常让她为大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大家发物品、到邻班老师那儿借东西,尽量创造机会让她与同伴交流,慢慢地,婷婷不再像以前那样羞怯、孤僻。

事件二:今天进行图画活动时,我示范后让孩子们自己画画,婷婷又站起来说“老师我不会画”,似乎等着我说“算了”,我告诉她说“没试过怎么就知道自己不会呢? ”她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回去画画, 我走过去摸摸她的头鼓励她说:“婷婷很聪明的,别人会的你肯定也会的。”孩子朝我重重地点点头,没过多久她将作品交给我,画得还挺不错的,我在集体面前表扬了她,学生还给她鼓掌,她低着头笑了。

评析与对策:将“我不行”转变为“我能行”,具体措施:鼓励孩子参与合作活动,在合作游戏中找到自我,逐渐能为班级或集体荣誉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为获得的荣誉而自豪。在深入追踪观察中, 我认为孩子做引人发笑的行为是为了别人注意他,并在别人的哄笑中得到满足,然后用“我不行”替自己找理由,从而逃避别人的指责和批评。因此,要将“我不行”变为“我能行”。

事件三:为了增强她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特地在一次开放日活动让她的爸爸早早来到幼儿园。孩子看到爸爸来了,脸上露出微笑,静静走到爸爸身边,拉着爸爸的手,把爸爸带到自己的座位上。爸爸时不时亲亲孩子的脸蛋,孩子脸上时不时露出微笑。上完课,孩子爸爸紧紧抱起自己的女儿,一脸担心和忧郁,他说:“我真希望刚才你能和其他幼儿一样冲上来,不要那么遵守纪律。可她老是一个人坐在凳子上,我都急死了。为什么她那么内向?”听完爸爸的话,她满脸紧张,小眼睛一直盯着爸爸。

评析与对策:爸爸又忘记我们的忠告,我急忙安慰道:“别着急! 孩子已经交了不少朋友,慢慢地学会交往了,她正在进步啊! ”我的话说完,只见她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接着我假装开玩笑地捂住婷婷的耳朵, 轻轻地对孩子爸爸说:“孩子的内向你也有责任, 因为你一直在告诉孩子:‘你是一个内向的幼儿。’”婷婷爸爸一脸冤枉。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开朗活泼、积极向上,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大庭广众下一言不发、畏畏缩缩往往会很焦急。有些家长会当面责骂幼儿,有些会简单鼓动幼儿,这两种方法都会造成幼儿心理上的负担, 使他更畏缩。更有些家长逢人便问:“我这孩子太内向,怎么办?”这种无意识无异于给孩子贴标签,时间长了,就会变成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我是一个内向的孩子。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从自身及家长方面做到以下几点:

教师方面:(1)建立良好亲密的师生关系,日常生活中常常关心帮助他。只要有一点进步就鼓励表扬他,让他愿意接受的同伴与他同桌,多牵牵他的小手,增强孩子对老师的信任,从而消除对老师的心理紧张。(2)日常生活中仔细地观察,利用讲故事、表扬、鼓励的手段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增强他的自信心,并带他与其他班幼儿及教师多接触。(3)请能力强的小朋友在活动中多与他接触,多与他一起游戏,安排一些能干的幼儿与他交往,体验交往乐趣,促进他们交往能力发展。

家长方面:家长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时间,与幼儿共同游戏或让幼儿参与家务劳动,从中创造交谈机会。谈话主题可以联系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如“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知识? 和哪些小朋友在一起玩了”、“举手回答问题没有”等。

篇9:给单亲家庭的学生多一点关爱

刚接手5班的时候,我就发现小兵(化名)有些刺眼。排队时拖拖拉拉,吃饭时大声喧哗,上课不仅不注意听讲,还随便插嘴,作业质量差,上交不及时,欺负小同学,同学都不愿理他。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一个学生慌慌忙忙跑了进来,“老师,小兵为了和8班的同学争乒乓球桌,在操场打起来了!”我冲到操场,“战争”已经结束,只见8班的学生的衣服被小兵扯破了,在委屈地抹眼泪。小兵横着脖子,瞪着眼睛,嘴里骂骂咧咧地,一副霸道的样子。联想到他平时的表现,我的火气腾地一下就上来了。冲他叫道:“看你这副德行,还像不像个学生的样子,你要不想上学就回家吧!”“回就回,我本来就不想上学!”说完,一扭头向校门口跑去。我当时在气头上,也不管他。在门卫和值日教师的阻止和劝说下,小兵气呼呼地回到了教室。当时在上数学课,他进去以后,书也不拿,坐在座位上发呆。一连几节课他都是这样。

我打电话给家长,家长不是在酒桌上,就是在谈生意,搞得我非常恼火。终于有一天快放学的时候,小兵的爸爸带着一身酒气,歪歪斜斜地晃进我的办公室,从他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得知这个在事业上成功的男人家庭生活非常失败,事业的成功并不能留住他的妻子。两年前他和小兵的妈妈分手了,从此家里一片死寂,没有了温暖、没有了生气。原本成绩就不好的小兵越来越不听话,逃学,打架成了家常便饭。小兵的爸爸因为心情不好,也没精力来管他,他们几乎不交流,小兵一犯错,打骂成了家常便饭。于是小兵一天天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从小兵爸爸的眼神里可以看到他的痛苦和无奈,那是一种复杂的感情,对孩子的怜惜却又恨铁不成钢。介于他当时的情况,我让他改日再来。

一个冬日的下午,小兵的爸爸又来到我的办公室,那天我们谈了很久,他作了深刻的自我反省,恳请我给小兵多一点关爱,他自己也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尽量减少应酬,多陪孩子并和他多沟通。我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中。

通过观察,我发现小兵因为缺少家庭的温暖,心里有一种既怨恨又渴望得到关爱的一种复杂的情感。他之所以错误不断,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其实他的本质并不坏,他很慷慨,他会把自己的零食分给周围的同学,偶尔也会帮同桌打扫卫生。慢慢地我对怎样来教育小兵心里有底了。

我首先开了一个班委会,让大家不要孤立小兵,活动时和小兵一起打球。并安排几个班委给小兵补课,一方面让他旺盛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面,另一方面,让他慢慢地融入我们这个集体中,消除和大家的心理距离。慢慢地小兵变了,虽然有时也会犯些小错,但频率明显降低了。课间时常能听到小兵和同学嬉戏的声音,也进经常看到小兵父亲来接他,父子俩一路有说有笑。

某个星期五是小兵的生日,大家为小兵开了一个生日Party,红红的烛光映着他兴奋的脸庞。在这个过程中,他几度落泪,哽咽着告诉大家他今天真高兴,因为已经好几年没有过生日了。

小兵和同学越来越融洽,成绩也在进步,脸上时常挂着灿烂的笑容。一个全新的小兵出现在大家面前。

【反思】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们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家庭的变故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很多难题。

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缺少家庭完整的爱,心灵上受到了创伤,有的性格孤僻、自我封闭;有的脾气暴躁、有暴力倾向;有的心理失衡,故意犯错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我们应特别注意尊重他们,在工作中满腔热情地帮他们重塑信心,培养他们的自信。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的基本心理要求,教师一定要用最真挚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的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方面要和家长取得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让学生感到:虽然家庭结构暂时调整了,但父母对自己的爱并没有改变。要让学生从心理上慢慢接受这一现实,调整好心态。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也要跟上,要通过结对子、交朋友、谈心等办法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在思想和情感上和学生交流,让他们感到温暖,信任,愉快,有信心。如果做到以上这些,我想单亲家庭的学生也能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康云玲.爱心教育从这里开始[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12).

上一篇:商业计划书格式字体下一篇:问责建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