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调研报告

2024-04-09

中职院校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中职院校调研报告

中职院校授课心得

摘要:中职院校的生源决定了授课难度很大,教师的自身素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整体质量。关键词:中职院校;授课心得

参加工作也10年有余了。期间带过实习,带过理论,也带过一体化教材。教学效果均一般,远谈不上出色。但在这些年的代课生涯中,感受还是有一些的。

中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我就不再赘述了。这样的生源外加十五、六岁的叛逆年龄,上课难度众所周知。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个人认为采取高高在上的教学态度显然是不合适的。如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格局早已一去不复返了,那种师道尊严式的教师权威已不合时宜了,现代教育更注重的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威信。要想效果较好地上好一节课,首先得有一个和谐的课堂关系。即先和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确保他们在你的课堂上不敢捣乱、不好意思捣乱,从而拥有了一个较好的课堂秩序,这是上好课的前提。

其次,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中职学校的学生处于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年龄段,即很要面子。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心理

1、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很佩服你的勇气。

2、你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帮帮他,再补充一下。对学生所问:

1、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孩子。

2、有一个问题,是我要请教大家的,谁能帮我解决。对学生所写:

1、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整洁,书写也端正。我为你们高兴。

再有,课堂的问题意识:学生没问题,教师有问题。

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就有问题。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 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叶圣陶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所以,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关注教学效益。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并且每一个教师都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等。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要求的不断变化,教育者多重职能的主次是在不断调整着的。如今,教师的作用需要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

最后,想办法激活我们的课堂。

1、采用自主的教学模式

课堂组织形式本身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参与讨论是很常见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是无拘无束的。我们可以在一些影视作品上看到国外的课堂,老师和学生之间就是很随便、放松的一种状态,所以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并且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广泛,其所获知识已不单单源于课本、学校和教师,往往学生所知未必教师全知。“…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体现了教学相长。

2、有趣、多样的评价方式

学习的收获是多方面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应是开放的,不少问题的结果也不是唯一的。因此,可通过多种评价形式鼓励学习者大胆创新,寻找一切可能的、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对于重要而有效的评价考核方式之一的纸笔测验,采取终结性评价。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是强化解答习题的技能;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境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而不宜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验。检测考核题目的编写要贯彻“能力培养”原则,避免单纯的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从定义到定义。要贯彻理论指导实践,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思想,要多从应用性题目中考查学生对知识(概念、定义、技能)的掌握,考核学生利用有关知识、技术处理问题的能力。以纸介方式进行考核的命题比较如下:

考核知识命题:

铁路货物运输方式分为()、()、()。考核能力命题:

某客户在铁路托运一批粮食,则货运人员为其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值得倡导的评价方式,它采取过程性评价。比如说,课堂评价就可采取协作分、勇气分、礼貌分、技能分和知识拓展分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以档案记录的方式,采用发展性评价。主要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特别技能、发展潜能、个性特长、职业素养几个方面,以定性表述为主,每学期评价一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不要看分数而是看前后是否有变化或进步。

3、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生活即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所以要把教育和生活、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要以教材为范例,把知识扩展到课外;以课堂为基地,把教学扩展到课外。另外,还应该从生活中寻找“经典”事例作为学生的训练材料,以达到“贵能令反三,触处自引伸”的境界。还是陶行知的那段话:我们要活的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总之,以两段名人的话作为结尾,“如果有人问我,教育孩子需要哪一种资格,我会说那需要异乎寻常的耐心和适量的爱心。”【英.伊罗丝】所以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1]车希海.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实用手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篇2:中职院校调研报告

机械技术系

2014年1月

2013年过去了,2014年来临了。告别往昔,展望未来,下面对本学年工作加以总结,反思一学年的教学工作。本学年我担任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机床电气控制和钳工实习等专业课教师。这一学年我内心深处时时感动着,是领导的关怀,同事间的互助,师生间的灵犀,让我感到教学过程是快乐和美好的,也给了我坚持下去的理由和信念。我感动着这一切,所以我也努力工作着,回报着。

一、收获

1、备课:这学期的备课在去年的基础上去繁就简,简化了知识上的抄写,强调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环节的过渡;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尽量将教学难度降到学生易于理解的程度,并充分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记忆;根据学生实际,简化了过多、过细的教学内容,重点强化重点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学会举一反

三、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2、教学方法

今年,我积极参加机械系和各教研组组织的“一人一课”教研活动,在与教学不相冲突的情况下,尽量多听课,多听老教师的评课,多总结别人的优点,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借用。在教学中,我还十分注意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管理学生的方法、学习课堂教学的语言、学习教学过程的组织、学习各种课型的的授课方法、学习课件制作的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逐渐成熟。

3、课堂管理

通过长期对学生的了解,自己最深刻的体会学生管理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怎样使自己管理学生严而有度、活而不乱,怎样使课堂教学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都是自己今后还应努力的地方。

二、工作反思和改进

1、狠抓学生管理:通过这一学期的工作实际和观察,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关系休戚相关。教师对学生管理严格、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教学氛围、教学成绩。在今后应逐渐总结、不断学习,努力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2、完善常规教学:常规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核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克服教学中的不规范行为,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针对今年的教学实际,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注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把握教学的难度和深度,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急于求成,避免求全求细,一定达到与期目标,做到实际有效。

3、变换教学模式:在过去的教学中,我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一厢情愿的认为讲的细讲的多学生自然就懂了,忽视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切实不断变换教学方式:讲解、讨论、探究、记忆、练习等方式的灵活运用,避免教师的直接灌输。

4、提高教学水平:作为一名一体化教师,仅仅只满足于平时的课堂教学达到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拿得出手,经得起检验,不仅要征服学生,还要能让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取得理想业绩。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努力形成符合学科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登上一个新台阶。

5、工作细节有待改善

反思一学期的工作,自己在一些细节工作上还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学生对导学案、作业本的使用与保管缺乏指导和严格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充分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尽量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扎实。

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收获了很多,提高了很多,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充实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提高自己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活到老学到老。注重细节工作,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勤奋钻研,尽量使自己的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完善、更有效、更实在。

篇3:中职院校焊接专业学情调研

1.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教材过于陈旧。教材, 是传承知识的载体。每本教材的诞生, 都凝聚了无数学者的心智, 且数易其稿, 力争展现社会发展的缩影, 符合教书育人的宗旨, 令学生们学之于心而践之于行。焊接专业在我国开展虽然立式并不长, 但是编辑的教材还是比较多的。目前使用的教材主要有劳动部门出版社出版的《焊接工艺学》和《焊接技能训练》已逐渐不适应当前课堂教学的需求。这是因为焊接技术在近十年的发展中, 其技术、原材料、工艺等都在不断的革新, 老旧的技术和工艺已逐步淘汰, 造成课堂教学与实际需求严重脱钩, 学生没有真正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为以后的实训和就业也带来影响。

第二, 教学方法死板, 课堂效率不高。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院校主要的目标是培养掌握一定技能的人才, 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中等职业学院的定位不高, 学校的一些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态度。有的教师仅是将教科书简单地读一遍, 没有真正起到教书解惑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形下, 学生对课堂教学也是无所谓的态度, 经常性的逃课、旷课等。上述这些情况主要在于教师没有带领学生理论联系,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 必然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2. 在焊接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教师的实训指导不够充分。在学生的实习环节, 指导教师的示范操作在学生实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 中等职业院校各个科目的教师严重不足:许多教师是年近退休的工人, 有的是社会上临时聘请的人员。在这种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 在焊接实践教学的示范过程中, 教学人员对动作进行充分细致的讲解, 学生也难以掌握各个技能的组成部分及操作要领。

第二, 缺乏有力的考核方式。中职学校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通常采用理论和实践两种方式。理论考试多采用试卷考试的模式, 学生为了考试才会翻翻课本。考核结束后, 课本上的知识就忘记了。对学生实训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平板对接焊,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焊接点。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但由于实训时间及训练量有限, 焊接的质量自然不尽人意。

二、解决焊接专业学生学习存在问题的对策

1.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丰富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 中等职业院校设置的焊接专业存在着“不软不硬、不上不下”、“博而不精、缺少特色”等问题, 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不论是课程种类, 还是教学模式, 已经跟不上市场高速发展的步伐, 不再适应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当今的市场需要细化工种, 需要校企结合, 将新技术、新工艺真正引入课堂教学, 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更适应企业需求的中等技术人才, 使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不再相脱节。因此,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焊接专业, 必须对传统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特别是专业课程的设置, 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 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要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及时训教学环节能独立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 不断提高教学老师的综合素质

目前, 中等职业学校各个科目的教师严重不足: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应多管齐下, 培养复合型、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 学校的实训教材主要是参考高职高专的焊接技能训练, 这类教材面向的是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 与职校的培养模式不一样。所以需要在实训前依据此教材广泛搜集相关的素材资料, 精心设计适合焊接专业学生的实训项目。同时, 注意引入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焊接工艺及焊接技术, 增加学生了解先进焊接工艺的机会, 提高学生探索先进焊接工艺的积极性。另外, 对焊接理论知识有一定的, 应用型焊接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 懂技术又能操作, 即“双师型”教师。

三、结束语

未来就业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中职院校焊接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想能够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必须走专门化道路, 使之有一技之长, 同时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择业面, 并为其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这样, 才能不断焕发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 使它拥有一片宽广、灿烂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沈根平.焊接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焊接, 2008 (8)

[2]姚宗湘、蒋德平.焊接专业学生实训教学实践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7)

[3]雷世明.浅谈我院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特点[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4]曲英良、王大森.焊接技术教学改革研究[J].民营科技, 2011 (11)

篇4:中职院校调研报告

关键词:中职教育;和谐师生关系;中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66-01

一、研究现状

中职师生关系与中职相伴而生,从始至终都将是中职管理中的重要课题。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系到中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各项工作的质量与效益,是中职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动中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中职管理至关重要,历来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不同视角对师生关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观点。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已有研究成果不符合我国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需要、研究视角单一、部分观点不够辩证全面甚至存在认识误区等问题。

现在,中职院校作为高职的补充力量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校园,引领社会和谐,既是中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也是它们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作为一名中职教师,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特别是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深刻感受到和谐师生关系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对于学生管理、班级管理乃至学校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也深刻感受到中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如中职辅导员培训班,存在着对师生关系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在内容安排上通常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课程设置也不够规范,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加强本课题研究,对于提升中职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的能力素质具有促进作用。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于中职院校的意义

(一)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学风是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学风,既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也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积淀、教学传统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治学风气、学校的学习氛围等范畴;从狭义上讲,学风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目的、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当前,中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趋于冷淡、功利甚至对立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制约许多中职学校建立良好学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高校管理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于改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健康的育人氛围,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中职教育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和谐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工作,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教师更加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好地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和谐师生关系还有利于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中职院校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核心力量,校园环境最能直观反映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管理秩序和生活秩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四)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中职院校实现科学发展。

中职院校每一项基本职能的发挥都与中职师生关系息息相关。师生关系是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也是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的进程和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高质量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样离不开中职教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和有效配合。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中职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中职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以人文本的管理和发展理念,做到以师生为本、关注师生健康发展、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正确处理和有效化解中职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职院校科学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24

篇5: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掌握基本的体育技巧,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但收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职院校生体育水平的提高。下面首先分析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就如何做好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展开论述。

一、中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问题

1.体育场地和器材缺乏

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一定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与其他科目相比,体育课程教学具有特殊性,需要室外进行教学,需要必要的场地和足够的器材,才能保证体育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的学校只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体育器材和场地投资有限,教学器材比较缺乏,对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2.教学内容单一

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有的学生体质较弱,很难跟得上体育教学的强度,甚至出现抵触和厌烦的心理。同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方式非常单一,通常都是教师首先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在高职院校中,具体包括田径和球类等体育项目,但是很多学校没有直接面对社会的需要,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体育教学内容不能社会体育进行合理的衔接,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

3.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

就目前而言,很多中职院校没有制定完善的体育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导致很多体育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内容枯燥,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从体育教学考核方面讲,中职院校体育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对实际技能的掌握,但是对体育学习缺乏过程性评价,导致考核方式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打击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二、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1.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

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标准的体育教材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特点,对中职院校教材内容进行提炼,更好的为每个学生服务,同时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不能采取拔苗助长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体育教师要适当穿插体育运动发展史和奥运会的讲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进行球类比赛或者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集体观念教育,从根本上培养学成团结友爱的精神,树立良好的集体意识。

2.做好中职院校要做好体育课程改革

根据新的教学纲要要求,要实现体育培养目标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建立健康第一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基本的体育技能和体育文化知识,为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健全性格和心理,提高他们的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和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要不断优化体育课程设置,满足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可以学生的兴趣开设田径、健美操、足球、篮球以及排球等,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进行专项的体育锻炼,最大限度的提高全面的身体素质,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不同个性以及不同专业的需要。另外,还要促进教学和考核方法的多样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采用游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发挥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进行体育成绩考核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出勤率,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空间,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3.要不断优化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

中职院校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加强自我学习,完善知识更新体系,优化教师师资队伍知识、能力结构,为学校以后体育教学储备大量的人才,重视青年教师技术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学场地和器材方面,教师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有效的改善体育教学场地和体育教学器材,不断加强中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发挥体育教学的最大作用。

4.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

在中职院校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进行指导,培养学生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中职院校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要跟家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体育素养,培养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还要培养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升自身身体素质。

篇6:中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探讨

我国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扩大的职业教育格局,使得中职院校的教师需求大增。激增的师资,使得教师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成为职业教育急需解决的课题。

许多专家学者在教师生涯研究中,将教师生涯划分为不同阶段和时期。斯蒂菲将教师生涯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新手阶段、实习阶段、专业阶段、专家阶段、杰出阶段、荣誉退休阶段。申继亮把教师生涯分为四个阶段:学徒或熟悉教学阶段,就职后3至5年,成长或个体经验积累阶段,持续5至7年;反思和理论认识阶段,持续时间不等;学者期,持续时间不等。王笑梅将青年教师成长划分为四个时期:适应期(教龄1至2年),成长期(教龄3至5年),发展期(教龄6至10年),成熟期(教龄11至15年)。为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速度,引领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工作,承担起教育、教学的重任,促其教育、教学能力的稳步提高,中职院校实行青年教师“名师带动”培养。这种带动引领极大地减少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时间和错误概率。培养青年教师成长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1、抓教育观念

在理论学习上,引导青年教师勤于学习教育,教学常规,规范其教师职业语言素质,使其对科学施教形成强烈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让青年教师学会在校对待学生“只动君子文明礼教之口,不动莽夫粗鲁一时之手”,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深度思考和实践行为,学以致用。

2、抓业务提升

在教育、教学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青年教师除具有教师职业语言素质外,还包括将专业化的知识转化为专业课程展示的能力,即便教师有再高的学力,若是课上时常出现茶壶里煮饺子,他的每一堂课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固使青年教师稳固树立善于和敢于做改革排头兵的信念,不做“简单教书匠”的践行人。(1)及时记录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要点、新的笔记参与校内心得展览。(2)汇报课要有新意,不能流于名目繁多的花架子,课件制作效果很抢眼,课堂气氛活跃固然很好,但课上要有测试环节,考察青年教师重难点的落实情况。

(3)要有主见。虽然每节课都是大家智慧的积累,但评课时要有建设性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4)善于交流。教学随笔或论文要具体,不要泛泛而写,面面俱到,每天或者一周内要做到阶段性总结,也可口头互换意见。(5)研究报告要详实。参加的课题研究不能徒有虚名,杜绝挂在某一个课题组就行了的想法,要在课题分工中有个人研究亮点。

3、制定教师个人成长计划,实事求是,去伪存真,鼓励标新立异。

青年教师学期个人计划、个人发展计划;三年学校青年教师发展计划,五年青年教师发展计划等要有具体规划目标,内容要难易结合,有梯度、有难度,有适合青年教师跨越的高度。个人成长计划是青年教师个人不同层面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有的青年教师偏重于后者,则锐意进取,永不言败;有的教师偏重于前者,则借成长的机会谋求物质或政治利益的交换。因此,学校应通过教师职业生涯价值观教育,摒弃个别青年教师的不良行为习惯和不正当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在个别青年教师形成“一边倒”之前,阻止他们萌芽阶段的不良想法,打消个别青年教师不良行为即将开始的念头,避免有损于教师形象势头出现,净化教师队伍。

4、青年教师要虚心向同事学习,向名师和专家请教,厚积而薄发,做到不浮夸、不浮躁、不浮于表面形式和过去或暂时取得的成绩。阅读教育专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的同时,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有信息前瞻的作用;完成学校规定的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有防微杜渐的好处;青年教师要拿出时间,与书做朋友。

上一篇:高速公路人的中国梦下一篇:油箱安全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