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舞蹈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中职院校也应当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作为教学整体目标,发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舞蹈教学的最终目标。将中职院校中的舞蹈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创新教育在中职院校中的实施策略,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职院校舞蹈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职院校舞蹈教学论文 篇1:

浅谈将客家文化融入中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职院校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一直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中职院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爱。中职院校在进行学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唱、跳、写、画等多种技能的培养,其中舞蹈教学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工作、学校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    键   词]  客家文化;中职院校;学前舞蹈教学

近几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对中职院校的重视推动了学前舞蹈教学的发展,与学前舞蹈教学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其目的就是促进学前舞蹈教学的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将学前舞蹈教学与客家文化相融合是其中一种创新手段,能够将舞蹈教学与地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推动教学改革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客家文化的基本介绍

客家文化是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既能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的土著文化,在丘陵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人在历史中也被称为“丘陵上的民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客家人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其文化特征也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客家文化依然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之上的。目前,客家人遍布于中国的各个城市,以广东、福建、台湾等省份为主,甚至在马来西亚、老挝、新加坡等地也能够发现客家人的影子。由此可见,客家文化对全世界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本文将主要针对广东惠州的客家文化进行分析。广东惠州客家人是客家先民,是客家民系中一个影响深远的群体,在海外的惠州籍华人华侨中,多为客家籍贯人士。虽然客家人从粤东、闽西、赣南迁到惠州不过四百多年历史。但惠州客家人立足传统,博采众长,创造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主要有客家地方剧——汉剧、客家山歌、客家歇后语等各种文化形式。

二、中职院校学前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全面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优秀的教育意识。目前,中职院校在进行学前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提高学生的教育意识,学生无法在日后的工作中很好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幼儿,虽然掌握了很多舞蹈上的技巧,但是却不了解舞蹈文化相关的知识,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比如,中职教师在进行客家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将一些舞蹈动作传授给学生,没有给学生介绍详细的客家文化,每一个动作所代表的含义学生都不是非常了解,这样的舞蹈只会停留在表面,是没有感情与内涵的[1]。

(二)学前舞蹈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很多幼儿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时候,都采用“为了跳舞而跳舞”的教学方法,幼儿也只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动作,丝毫没有体会到舞蹈中的乐趣。在舞蹈课堂上,幼儿教师会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使舞蹈教学失去了生命力,充满了呆板、枯燥的感情,幼儿始终处于舞蹈教学中被动的位置,无法感受到舞蹈的意境和精神。另外,还有一些幼儿教师已经完全走上了与教学目标相反的道路,为了迎合家长而鼓励孩子参加考级、演出、比赛等活动,使充满艺术气息的舞蹈失去了生机,成为一种功利性极强、用于炫耀的工具[2]。

(三)学前舞蹈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

中职院校的学前舞蹈教学与专业的舞蹈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理解学前舞蹈教学的独特性,根据学前舞蹈教学的实际需求去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满足学前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真正意义。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学前舞蹈教学状况不是非常乐观,学前舞蹈教学内容基本变化不大,缺乏新意,甚至有些教学内容已经被新型幼儿教育所取缔,但是学前舞蹈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与其相关的内容,学生无法在学前舞蹈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識。另外,学前舞蹈教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学生对舞蹈文化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阻碍[3]。

三、客家文化与中职院校学前舞蹈教学的融合

(一)将客家文化融入舞蹈教学课堂中

舞蹈源于生活,最终也应该回归到生活。传统社会中的舞蹈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人们会通过舞蹈来传递自己的情绪,每一个动作都带有一定的色彩,既是人们生活习俗的体现,又能够反映出该地区的地域特色。每一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贯穿于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该地域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表现。客家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域文化,在学前舞蹈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舞蹈形式,彝族有“烟盒舞”、傣族有“孔雀舞”等,都是代表了一个民族的鲜明特征。客家文化也有其自己的鲜明特征,将客家文化融入学前舞蹈教学课堂中,利用学生对客家文化的陌生性来刺激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课堂气氛[4]。

(二)请专业的民间艺人到教学课堂中讲解

客家人有属于自己的客家文化,那么自然就会存在客家文化的传承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民间艺人。教师可以将这些专业的民间艺人请到课堂中来,让这种客家文化的艺术形式走进课堂,通过民间艺人的讲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而且,还可以请民间艺人进行当地舞蹈的表演,让学生在现场感受着浓厚客家文化氛围,并深深地被客家文化所吸引。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客家文化的了解,更好地将客家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学前舞蹈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让学生真正接受并理解学前舞蹈教学,而不是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动作。

(三)组织学生到有关地区参观客家文化

除了将客家文化的民间艺人请到学前舞蹈教学的课堂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有关地区参观客家文化。对很多学生来说,客家文化是非常陌生的、新鲜的,就像是一个她们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他们不断地想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客家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而教师就是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组织他们去周围的地区参观客家文化,使学生身处于客家文化氛围当中,切身实际地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与客家人的沟通与交流收集与舞蹈相关的文化信息,了解客家人口中真实的客家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舞蹈中[5]。

(四)对客家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

每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需要被传承和接受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人都逐渐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不用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了。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被人们所熟知。中职院校的教师应该积极地将客家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相融合,选择客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应用,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与客家文化相关的资料,在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接受客家文化,利用客家文化进行学前舞蹈教学的创新,在丰富学前舞蹈教学内容的同时,对客家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6]。

综上分析可知,每一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客家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上也是广为流传。将客家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相融合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学成果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教师也不能够完全照搬客家文化,还是应该深入地对客家文化进行分析,将客家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学前舞蹈教学中,让客家文化走出地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曹秀秀.地域文化与中职学前舞蹈教学融合对教学产生的作用分析[J].明日风尚,2016(6):218.

[2]袁茵.试论地域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的融合[J].山东社会科学,2015(S1):131-133.

[3]鞠小萌.试论地域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的融合[J].文教资料,2014(25):58-59.

[4]金欢.地域特色文化与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融合策略分析[J].青春岁月,2015(11):118.

[5]王瑛.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學之我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2):151-152.

[6]陈岩,李洁.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8):194-195.

编辑 陈鲜艳

作者:李静

中职院校舞蹈教学论文 篇2:

论如何加强中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 要] 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中职院校也应当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作为教学整体目标,发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舞蹈教学的最终目标。将中职院校中的舞蹈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创新教育在中职院校中的实施策略,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舞蹈教学的课堂更加高效,最终培养出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舞蹈教学;创新教育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的情感表达,有提升身体素质、塑造形体、陶冶情操的作用。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下,更多学生加入舞蹈专业的学习中,通过肢体形态的塑造达到品格的陶冶与自身气质的提升。中职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舞蹈教学方面也是如此,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动力与创新力,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成长十分不利。因此,中职学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十分必要。

一、中职舞蹈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生的舞蹈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活跃度差,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也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都较为传统。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对学习的积极性很低,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教师更加注重学习技巧的教授,没有正确认识到舞蹈教学的内涵。因此,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效果一直以来都不很理想,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待端正。

二、中职院校舞蹈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更新舞蹈教学的教学观念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各大院校对舞蹈教学也更加关注。中职教育中的舞蹈教学,不仅擔负着对学生动作技巧的传授,还包含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善传统的教学观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内容,对舞蹈教学整体目标的提升有着现实意义。重视舞蹈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认识到舞蹈教学的素质教育意义。在当前素质教学的环境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另外,教师应在关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舞蹈动作抒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达到身心舒缓放松的目的。

(二)完善中职舞蹈教学内容

中职教育之所以效率较低,不仅是因为守旧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升。所以,在中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在开展舞蹈展示动作和肢体动作的同时,也可以应用多元化的形式丰富课堂内容,例如芭蕾舞、民族舞等学生更加感兴趣的教学。或是通过播放名家的舞蹈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体会舞蹈意境表达的情感,感受不一样的舞蹈韵律。通过欣赏名家舞蹈动作,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向往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增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改革中职舞蹈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舞蹈学习基础充分进行了解,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避免学生因自身基础过差跟不上教学进度情况的发生。另外,对于舞蹈基础十分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使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从基本的舞蹈动作入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再逐步提升难度提升。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耐心指点,也可以运用幽默的语言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在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完成舞蹈动作的学习,并积极投入课堂教学的训练中。

其次,学生熟练地掌握舞蹈动作之后,教师再对具体动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完成一系列的连贯动作记忆。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舞蹈进行大胆的想象创新,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动作的掌握程度,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舞蹈学习的信心。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舞蹈教学。由于在舞蹈教学中,每一肢体动作都需要教师进行分析指点,因此仅仅依靠教师自己给学生展示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动作慢放、回放、详细地展示每个动作,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对比观看,对技术要点、面部表情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不断规范提高自己的舞蹈动作。

总之,作为中职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舞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保持教学目标和创新教学的互相配合,进而不断调整更新教学策略,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让学生发展成为多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赛.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6(14):200.

[2]王筱涵.探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阅读版),2016(2).

[3]高国明.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A]. 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85-86.

作者:叶秋红

中职院校舞蹈教学论文 篇3:

任务教学法在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实践发现任务教学法在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它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舞蹈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学;应用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中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必须按照培养目标来思考,确定自身的教育重点,并安排符合自身特点的教育内容。

一、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现状

(一)中职院校舞蹈专业学生的现状

目前中职院校舞蹈专业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

1.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中职院校舞蹈专业学生往往较其他高等舞蹈教育院校的学生,素质偏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本身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较低。舞蹈表演没有激情、创意,怠学情况非常严重。

3.舞蹈专业学生文化功底薄弱,缺少文化自觉意识和其他专业修养,学生只重视专业学习,忽视文化学习,缺少相关的人文素质。

(二)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陈旧。主要为老师教、学生听的注入式、灌输式、家长式等方式,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缺乏启发式、对话研讨等方法。

2.忽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在一定的意义上使学生丧失了个性。

3.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严重。校内实践性环节硬件设备不完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缺乏与社会接轨的教学环境。

4.对专业与文化之间长期存在着错位的认识,很多中职院校的舞蹈专业的相关课程重实践轻理论、重技能轻文化,过分注重舞蹈的技能性,不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任务教学法的内涵及本质

任务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进入21世纪后逐渐被引入我国各种级别、科目的学校教学中。“任务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任务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应用为动力、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把以教定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学了就用”,是一种强调“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又学到了知识,转变为以学定教的传统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学使用任务教学法的范例

笔者通过不断探索以及与自身教学实践的结合,发现任务教学法在中职院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并能达到教学目的。下面就以《艺术概论》为例介绍如何使用任务教学法,提高中职院校舞蹈理论课教学效果。

《艺术概论》作为国内各级非义务教育阶段院校艺术专业具有普遍意义的必修课,它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深入理解并系统掌握关于艺术的本质、功能、构成、创作、消费、源流等基本理论,对艺术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为学生学习其他文学艺术类课程及有关专业课程打好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一味灌输,学生似懂非懂、死记硬背,学习效果较差。笔者于是便选用了任务教学法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任务前

笔者在下一次课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给学生布置任务,根据下节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兴趣点来布置任务。如“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的教学,笔者让学生分成10组,并抽签决定本组的任务,具体就是分别讲授这五种学说的来龙去脉以及典型的案例,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

(二)任务中

在课程的准备阶段,学生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查找到了下堂课的相关内容。在课堂中,由教师讲授开场白,并由各组学生分别进行讲授,选到相同内容的两组学生还可以进行讨论,其他组的学生则可以对他们提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肆意干涉学生的想法,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但同时也应当注意指导学生使其在表达过程中不要偏离主题。在讲解完成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三)任务后

任务完成后要对学生的进步进行及时的评价,评价方式应避免单一化,关注学生的微小进步,应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肯定、激励、指导为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进步,对学生不同的结论应及时总结,评价结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而不是轻易地否定,让有不同结果的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知识点,并加以拓展、运用。

通过实践,我发现任务教学法效果十分明显。任务就像是纽带,让学生自发地通过完成任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它不仅帮助学生良好地完成舞蹈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思考,展现了才华。作为教师,我们要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去教学,实践证明,任务教学法在实践中显示出了较强的优越性,可以充分地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的舞蹈理论学习能力,更可以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市师范学院分院)

作者:史晓婉

上一篇:农村小额信贷管理论文下一篇:芙蓉镇当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