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教育与田野实践的结合

2024-04-22

跨学科教育与田野实践的结合(精选9篇)

篇1:跨学科教育与田野实践的结合

跨学科教育与田野实践的结合

摘要:面对21世纪的人才需求,科技史专业如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索与研究。科学、合理的培养科技史专业研究生,应该从设置合理的培养计划、建设跨学科课程,与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构建网上教学平台,以及重视田野实践几个方面着手,造就新型的科技史人才。

关键词:科技史;跨学科;田野实践;人才培养

当代科学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而文理兼通、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和开阔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生日渐增多,如何提高这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科学技术史专业属于理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学史、生物学史、农学史、医学史、技术史、金属史、机械史、建筑史、少数民族科技史等,是横跨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虽然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开设历史较为悠久,但是目前在我国高校,科学技术史的招收与培养对象主要针对研究生以上学历,社会上了解该学科现状与发展的人并不太多,甚至不少在高校的本科生对科学技术史专业也较为陌生,因此一方面有必要开展相关社会活动,推动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另一方面基于对科技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法理论的研究还十分薄弱,不少课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如何推动高校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以农业科技史专业为例,探讨该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农业科技史是以历史时期的农业科学技术的起源、演变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通过探讨历史上的农业生产经验与农民生活,为今天的农业发展提供资鉴。这是一门文理交叉学科,专业跨度大,因此要求学生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在思维方式上,既要求有理工科的逻辑性与严密性思维,也要求有文科的形象思维。笔者认为,针对研习农业科技史这种跨专业的研究生,应该从设置合理的培养计划、建设跨学科课程;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构建网上教学平台;重视田野实践几个方面着手,造就新型的科技史人才。

一、设置合理的培养计划、建设跨学科课程

由于农业科技史专业横跨两大学科,因而在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应考虑合理地设置课程。课程学习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系统、全面掌握一门知识的途径,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设置培养计划时,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如上所述,由于目前在我国,农业科技史专业还没有开展招收本科生的工作。因而,考上该专业的研究生也是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其专业背景不同,培养计划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总的来说,农业科技史专业中“历史”的成分较重,没有历史学的基础,在阅读史料过程中将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因而,对于非史学专业的学生,其培养计划中,应适当增加选修历史类的基础课程,以提高其史学专业水平。相反,对于非理学专业的学生,则应增加选修农学、植物学、环境学的.基础课程,一方面将培养其从理学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将提高其理解史料的能力,搞懂其中蕴藏的深刻含义,进而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设置农业科技史专业的学校大多数在农林类高校,要选修上述课程也是可行的。

只有多管齐下,展开跨学科的课程教育,才能突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式,培养其开拓创新的思维。当然,仅仅增设课程让学生选修还是不够的,导师应积极地跟进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吸收新的知识,适当的以例证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转化的过程。

二、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学校与导师应积极开展学科交流活动,并让研究生参与其中的学术讨论。学术交流活动往往能激发思想的碰撞,是提高学生学术水平的最好机会。此外,学生也应积极参加学校主办的各个学科的学术报告,聆听学者的科研成果与科研工作的开展。学生通过与不同学科的学者交流与接触,从而起到开阔视野,激发灵感,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构筑“师生互动”的网上教学平台。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发达,也普及于大学校园。导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引导他们利用教育网与学校局域网的资源,组建教学网络工作室。

课程教学网络平台是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导师与导师之间互动的教学平台。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教学课件、教学参考书目、教学大纲,布置讨论题目、作业等;学生可以发表对课程内容的疑问、对授课内容的意见以及讨论发言、提交作业,等等。不仅师生之间可以开展交流,学生与学生、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可以讨论,进行互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同学随时可以讨论,进行发言,达到课外良性互动,由此大大扩大了教学讨论的涉及面,有利于跨学科的交流,也有利于学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田野实践活动

在农业科技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重要的原则。虽然农业科技史属于理学一级学科,但是该专业与理学其他门类不同,研究的是过去的农业,这一点与历史学科颇为接近。因而,不可能建立可供操作的实验室。在实验室内是无法完成科研任务的。其研究材料来源于历史史料,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历史人物不是“千人一面”,他们有复杂的情感,而且古代科学技术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而教材往往只是概括、综合的浓缩,比较枯燥无味。要了解现实就必须超越现实,要探讨科技史亦不能囿于历史。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往往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漠然视之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由今知古,由古知今”,就要突破以往的教学方式,重视田野调查。

把对中国历史文献的解读与对中国现实社会进行的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农业科技史虽然其专业问题探讨的是过去的农业,然而历史是无法切断的,古代的生产方式、耕作工具、生产习俗,及其围绕农业生产安排的日常生活等,都对今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回到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景,体验当时的情境,才能更好地做到“以情入境”,并结合现实社会关心的问题,去探寻其历史踪迹,以历史启迪智慧。因此导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更新教学内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积极学习和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出主动精神。

进行实践教学,首先,可以在校外建立一些较为稳定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与“田野工作坊”。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博物馆、文物馆、古村落等建立实习关系,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调查,运用口述历史的方法,进行调研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其次,要重视实习计划的编排,在前往实习基地之前,先进行社会调查和民间资料的搜集与解读,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而实习计划的编排需要与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有机的结合。

总之,面对21世纪的人才需求,农业科技史专业如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索与研究。我们要突破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多方面着手,促进教学改革。首先,在教学理念上,确立跨学科教育和开展实践并行的目标,突出“实践”在人才培养的中心作用,“实践”不只是停留在实习阶段,而是要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应适当增加跨学科的课程,通过学习,明白学科之间内在的联系与互动关系,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学术视野。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自主性学习”和“引导性学习”相结合,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互动的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翟亚军,李素琴,对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的几点思考[T],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4)

[2][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篇2:跨学科教育与田野实践的结合

终极教案

备课时间:2013.10.24 备课地点:教师办公室 备课科目:语文科

备课课题:《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从法制观念看诚信 备课方式: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是选自清代徐珂的《清稗类钞·敬信》。这是一篇篇幅短小,文意易懂的文言短文。讲述了蔡勉旃在没有立字据的情况下,坚决把好友生前寄放在自己处的一千两银子送还给亡友之子的故事。文章主要围绕蔡勉旃“重诺责、敦风义”的为人来展开的,其主题具有现实意义。文中的字词不多,注释较为全面,学生易于自学。在文章简短的文字下蕴着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更是法制教育与生活的有效结合——诚信乃做人之本。这种力量是当今社会所需要、所呼唤、所倡导的。教学此文,充分挖掘文中蔡勉旃的人格魅力,可以使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第六单元的古文学习,已具备了必要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分析方法,培养了初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对第六单元《期行》、《乘船》的学习,对“诚信”已有一定的理解和认同。

初一年级学生的思想是不成熟的,面对繁纷复杂的社会,他们总是睁大迷惘的眼睛观察着社会的人情世故。作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不仅要传授课本知识,更应引导学生从法制的角度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让孩子的眼睛不再迷惘。设计理念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一文中,蔡勉旃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可以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荡,进而完成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思想的升华。为此,学习本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它在法律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

1.能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文意,掌握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

2.充分挖掘蔡勉旃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恪守信用的优良品质。3.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文中人物作出评价,从法制的角度去感受和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教学重点

1.从法制的角度去感受和体验生活,并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2.挖掘蔡勉旃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恪守信用”的优良品质。教学难点

如何从法制的角度去审视诚信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法制这一观念

师:老师最近碰到一个难题,有个朋友找我借一笔钱,该不该让朋友打张借条呢?谁来帮我出个主意?(生答师引入课文,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节奏。2.小组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圈点课文,根据提示、注释和工具书,合作疏通文意。

3.故事再现:默读课文,然后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可适当的加以创造。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深入法制观念 1.文章题目《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哪里体现了“坚”字?你认为蔡勉旃是个怎样的人?

要点提示:蔡勉旃在友人去世以后,且友人的儿子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友人寄存的千金还给友人,这体现了他的“坚”。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重信守诺之人。

2.怎样理解“券在心,不在纸”这句话?你赞不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种做法?说说理由。

要点提示:“券在心,不在纸”是说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上。诚心守诺就会表现在行为上,不诚心就是写在纸上捏在手里也无用。

3.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对于诚信和金钱你是否有新的见解?

四、法制观点大讨论

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法律是维护我们合法权利的有效手段,我们还需不需要“诚信”?试举例说说诚信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五、课堂总结

诚信乃做人之本,法律更是我们合法权益的保护者 作业设计

1.C组的同学,把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熟悉的文言词语做成文言词语积累卡,或抄在你的积累本上。

篇3:跨学科教育与田野实践的结合

同时, 国内高校及学者对基于学科竞赛的实验教学开展进行了一定研究, 于保华等提出了通过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改革传统机械工程课程实验教学体系, 主要途径包括建立竞赛指导方法与管理体系、开放学科竞赛实验室、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竞赛自我组织模式等[2]。唐立国认为学科竞赛对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建立、实验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3]。张瑞成等在分析学科竞赛对实践教学的推动作用的基础上, 结合近年国内主要大学生学科竞赛提出将学科竞赛内容向相关课程实践教学转化的具体做法[4]。付艳清分析了通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促进实验教学时间与内容开放的促进作用[5]。已有研究中结合学科竞赛开展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更多针对较为成熟课程, 如: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等, 而对于新兴专业课程的实验课程如何与学科竞赛相结合还缺少研究。

一、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课程实验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建设施工等人才需求日益旺盛, 但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单独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该方向的人才培养主要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传统铁路院校 (如: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 以大铁路知识为核心内容的交通运输专业学生;二是其他机械类、公路类院校交通运输专业新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方向的学生。前者一般不专门开设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课程, 但设置有类似课程《铁路站场及枢纽》。

通过国内相关高校的调研总结, 无论是传统以大铁路为学习对象的《铁路站场及枢纽》课程, 还是新开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课程, 其配套实验都不同程度重理论轻实验的问题存在, 缺少完善的实验课程体系, 实验教学中学生主体功能尚未发挥, 实验教学方式依旧是灌输式、重复既定程序等问题。从而表现为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综合创新能力不足。

二、“综合—创新”实验教学双模式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NACTran S) 是国内第一个由诸多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拥有优势地位的高校通力合作促成的大学生学科竞赛, 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全国性、学术型的交通科技创新竞赛项目。大赛专业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物流等专业, 同时涵盖了土木工程 (道路与铁建方向) 、管理学 (交通运输相关) 等多个学科领域。从2006年首届大赛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我校交通运输专业以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为主要平台, 吸引和鼓励学生参与, 促进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培, 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课程实验开发。结合学生参加交通科技大赛的需要, 将课程实验内容分为: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自主创新性实验两大类, 前者是结合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设计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后者主要以学生结合实际热点问题及行业需要创新实验题目和内容, 并将实验成果参加全国交通科技大赛。学生可选择4个综合设计性实验达到8个总学时, 即“4个综合实验模式”;或选择2个综合性实验+1个创新性实验, 也可达到8个总学时, 即“2+1创新模式”。

(一) 创新实验教学内容

1.综合设计性实验———专业核心技能培养。 (1) 车站设计图绘制 (2个学时) 。使学生熟悉使用AUTOCAD软件, 掌握车站平面图设计的基本技能。通过测量实际车站得到的数据, 使用AUTOCAD绘制车站平面图、剖面图。要求数据标注清晰, 空间关系正确。 (2) 车站站台能力评估 (2个学时) 。本实验主要是针对车站站台开展能力检算, 评估站台宽度, 帮助学生应用课本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车站设计图, 分析车站超高峰客流情况及车站站台能力检算数据, 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3) 换乘车站流线设计 (2个学时) 。换乘站流线复杂, 通过结合引导系统设计帮助学生应用课本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换乘站流线包括上车、下车和换乘三股流。通过站内流线设计, 在不增加设施的情况下, 减少冲突点, 合理走行距离。方便乘客上下车和换乘。要求能够使用客流规模特点。同时对车站的引导系统进行评估, 提出改进意见。 (4) 车站站台能力评估 (2个学时) 。结合车站设计图, 分析车站超高峰客流情况及车站站台能力检算数据, 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2.自主创新性实验———创新意识、能力的提升。根据近年城市轨道场站前沿热点问题, 设计以下4个创新性实验项目, 学生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定题, 每个项目为4个学时, 也可根据参赛需要增设课外学时以完成项目。 (1) 枢纽站换乘方案设计方向; (2) 车站客流运动行为分析方向; (3) 车站交通组织规划设计方向; (4) 车站交通可靠性方向。

(二) 改革实验成绩评定方式

构建“分模式有侧重”的成绩评定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分模式”:根据学生选择的“4个综合实验模式”或“2+1创新模式”进行成绩分别评定。“有侧重”:选择“4个综合实验模式”的学生成绩评定侧重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出勤情况、实验课表现等;而“2+1创新模式”中2个综合设计实验占总成绩60%, 1个创新性实验占总成绩40%。成绩评定标准更侧重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实验报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而不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起到鼓励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和个性化发展。

三、实验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新模式在我校2010级交通运输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方向学生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 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也普遍增强。通过走出校门对重庆市轨道交通典型车站的数据调查以完成课程实验的方式改革, 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绘图能力, 及自我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同时, 课程实验效果的改善又促进了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的成绩, 我校参赛作品2013年在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2012年获全国三等奖。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规划、建设、管理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城市轨道交通场站, 其课程实验环节的创新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全国交通科技大赛创新课程实验模式与内容, 将“以教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从而发挥学生在课程实验中的主动性, 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综合—创新”实验教学双模式如何在其他工科专业课程中推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场站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与途径, 其配套实验是课程教学的关键部分。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课程实验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依托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的“综合—创新”实验教学双模式, 并制定了与双模式相适应的成绩评定方案。最后介绍了该模式在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取得的良好实践效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课程实验,学科竞赛

参考文献

[1]赵强, 穆克, 姜丽, 等.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建设电子实践创新基地[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 (4) :363-366.

[2]于保华, 徐泽源, 姚培锋, 等.基于学科竞赛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0) :158-159.

[3]唐立国.论以学科竞赛促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08, (29) :166-167.

[4]张瑞成, 陈至坤, 王福斌.学科竞赛内容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27 (7) :130-132.

篇4:跨学科教育与田野实践的结合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 结合 美术

中国分类号:G434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中的艺术素质及身体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大,不论你处在社会的哪个岗位,从城市到农村、从科学家到种菜农,不分社会角色,你都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美术素养成为一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在备课和教具的准备上颇费心思,但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由于缺少美术素养无法欣赏好的作品,也就无法用电脑绘画出优秀的作品。我们利用美术教育的优势,使之与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让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利用美术解决了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欣赏难、创作难、教师讲解时间过长,学生缺少美术素养的现象,并且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省时高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并为学生创设了美的情景,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美术是视觉及造型艺术,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因而与信息技术教育的结合,使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如从美术书中找到与信息技术电脑绘画课有关的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大大地增加了欣赏和审美能力。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存在诸多联系,作为美术学科,满足了爱美的要求,并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育。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美术是电脑绘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信息技術教学用简易、新型、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因此,让现代美术走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趋势,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新形式,是促进小学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优化的有效途径。

一直以来,我就“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意义”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

运用美术教学素材创设美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绘画作品、精美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而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教育方法,死板沉闷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美术与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兴趣高涨。尤其是学习绘画软件课,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活动一,用《奇奕画王》画画中的第四课《夕阳下的稻草人》,传统教学中教师把书中提供的唯一的一张素材播放给学生,有些学生课前预习了,所以对教师播放的图片趣兴不是很高,如果课前教师有很好的美术素养和功底,就可以创作出几幅不同的夕阳下的稻草人的素材供学生们欣赏,这样不但引课新颖,而且积大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从而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又如:在四年级下册活动三用《画图》画画中第九课《简简单单画幅画》,在激趣导入环节,我将很多美术学科的精美绘画作品制作成一张张幻灯片,首先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从中选择一张绘画作品从构图、颜色搭配上进行简单分析,并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渗透美术知识,在绘画时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同时学生加深了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与美术相结合,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美术就恰到好处的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美的氛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了电脑美术,包括绘画、设计等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必要的美术素材的教学课件,开展形式灵活,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则可以引导进行简易的电脑绘画、设计等,着重于认识、理解和参与,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活动三《用画图》画画中的第十三课《刷子喷枪绘美景》的教学中,我从美术教材中收集了一些用刷子工具画出的作品,以及我们的校园操场的文化墙等都是用刷子工具画出来的,通过学生们身边较熟悉的绘画作品,从而立刻吸引住了所有学生,他们兴趣昂然,都跃跃欲试,求知欲和创作的热情也就调动了起来,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扩张,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了通过电脑绘画可以发现美、创造美的意义。

篇5:跨学科教育与田野实践的结合

一、研究背景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与小学科目,特别是语文这一最基础的学科的整合教学,在当前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日益现代化,对人的素质的高标准,高要求下,显得极其重要。远程技术教育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自然地、恰如其分地将其融合到小学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新的师生关系定位,课堂与课外之间的新型关系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有鉴于此,本人就远程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作一粗浅的探讨。

二、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利用远程教育所提供的自主探究、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充分提高。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促进教师和学生教学行为的转变。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对远程教育利用的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自我。

三、研究过程及方法

1、通过搜集资料了解现状,做出分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通过访谈、观察、实践、学生作品分析的方法等获取资料。

3、根据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将理论应用语文实践活动中,加强案例研究,探索出提高小学尘信息素养、自主探究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采用经验总结的形式,通过分析、积累、总结,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加强进一步反思,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达到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目的。

四、研究案例

(一)《小小的船》简介

1、关于《小小的船》课件的说明:

①制作平台:Powerpoint

②制作目的:使课文内容形象化、趣味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课件即适用学生学习又适用教师的教学需要,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教师教起来方便。

③课件主要内容介绍:复习生字 朗读课文 欣赏夜空 聆听歌曲 月球知识介绍

④运作形式:该课件是基于Powerpoint平台制作的,只要是懂一般技巧的教师,都能轻松自如地操作该课件。

2、关于远程教育中《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说明:

①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了解有关月球和航天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②主要教学方法: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引导积极思维。③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

(二)基于远程教育环境下课件与语文学科整合价值的意义。

1、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制作的课件把过去、传统、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视频等构成的动态教材,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情景。进入到《小小的船》的画面,使学生具有亲临月亮的感觉。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聆听想象,动手画画等让学生感到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种积极稳定的创造性的心理品质,是人的创造力不断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灵魂,它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苍白无力的,而利用远程教育环境下课件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最坚实最有效的方法。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课件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文字、图像中去,深入其中,我把教学媒体的作用点定在了对画面地想象和感受上,制作了“如船儿般慢慢移动的月亮、一闪一闪的星星”这样一个动态的画面,配以音乐烘托气氛,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渲染:星星一闪一闪,向我们调皮地眨着眼睛;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我们坐上这月亮船,仿佛看到了„„,学生倾其真情进入情境,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思维敏锐新颖,迸发了强烈的创新意识。

3、使学习自主化、课堂活动化。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尽心相互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生生、师生之间的立体化交互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教学语文第一册《小小的船》一课时,在突破教学难点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小小的船》这一课是一首浅显的儿歌,它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感受到蓝天、明星、弯月的美感,体会登上月亮的无穷乐趣。我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把教学媒体的作用点定在了通过画面来让学生感受课文的美,通过形体语言、想象等来感受蓝天、星星、月亮的美。

4、让语文课成为贴近生活的语文课。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堂并非孤立于真实的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要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常常进行架空的技巧训练,学生缺少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在现代教学环境下,学生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文,这是远程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最重要的意义。

(三)从课程整合的角度对语文课件的几点思考。

要实现远程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必须有相应的课件的支持。而教师只有象平时备课那样去准备教学课件,才有可能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利用熟悉的平台和已有的教学资源编制、重组、使用课件。因此,从课程整合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课件应尽可能具有如下特点:

1.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要实现课件资源共享,就要严格控制课件所占的容量,精简无关因素,非教学要求的图片、音视频、动画等信息不要编入课件,要使其他教师也能在网络上使用,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人人能用,课件的操作应方便、简捷,让计算机知识不多的教师能根据提示使用课件;随时可改,制作者或其他教师都能方便地根据使用的情况和需要进行修改。课件最好在通用的、教师们易于掌握的平台上制作。

2.机动灵活:既适应不同的教师,又适应不同的学生,要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的选择,要能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个性,课件要方便师生重组改造,以适应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倡编制基于教学资源库的课件。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课件的“教学辅助功能”这一

特点,“分析研究教材和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哪些内容有必要通过课件来表现,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应防止课件制作成为课本、黑板与练习册的简单搬家”,教学应是一个自我发现世界的建构活动,因此,要尽可能注意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学生、课件三者之间应达到有机的交融和整合,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五、课题研究成效

(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远程教育环境下,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多媒体软件以其形、声、光、色、意相统一的优势,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利用计算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更能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课文,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所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设计出图文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文中形象性较强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凭借媒体创设的情境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首先要保证为学生开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可以在交互环境中,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如我在引导学生写世界遗产导游词时,就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我们这里的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并不是很优越,出去旅游过的学生屈指可数,好多连旅游都没体验过,自然也不知道什么是导游,更别说了解世界遗产了。但是光凭老师口头讲述,他们并不会产生灵动的印象,所以,我利用语文课的时间,带着孩子们到计算机室,教他们查找资料。在查找过程中,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忙着输入关键词搜索或访问教师提供的参考网站。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主动将知识进行了内化,不仅掌握了应知应会内容,在网络资源分析、寻找,探寻答案过程再不断地发现新问题,真正成了知识信息的主动构建者。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

1、远程教育迫使教师的观念、知识不断更新,角色意识有较大转变。

从长远来看,随着教师和其他人源源不断地向网上输送信息,网上的教育资源在大大增加。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网络学到最好的课程,听到最好的演讲,获得最好的学习材料。网络正在促使教育市场比以前更加自由化。它只是一个工具,只对那些有学习动力,懂得运用它的人有用。在这样一个教育环境下,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教育前进的步伐,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2、远程教育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开阔了教师的眼界。过去,老师们备课总是依赖教材和教参。现在,教师备课除了在吃透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外,还会花大量的时间上网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制作课件。远程教育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老师可随时在网上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图片、音频、视频材料。

3、远程教育,提高了教师运用多媒体的能力。

在现代技术教育环境下,教师要想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出有助于教学的课件,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从而也提高了运用多媒体的能力。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社会、家长、特别是我们的学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种原因,为我们提出了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航向。现代信息技术源源不断地进入课堂,我们的教学事业在蓬勃发展。在实践与摸索中,我深刻感觉到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网络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只要我们合理、灵活、恰当地运用好远程资源,相信一定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篇6:跨学科教育与田野实践的结合

力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者拟结合亲身教育实践,在总结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开展学科竞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 学科竞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创新实践能力 探索实践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竞赛概述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由教育主管部门、省级及以上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以及学校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组织开展,一般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学科竞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中文基础和外语基础,具有较高中外文化交流素质,能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外事、外贸等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文人才。根据专业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划分为三类:中文专业类竞赛、外语类竞赛和综合类竞赛。在专业类竞赛下又可细分为三类:专业基本素养类,即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基本素养紧密结合的比赛,如征文、演讲、辩论等;专业实践技能类,即与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紧密结合的比赛,如教师模拟大赛、专业实践展评大赛等;专业才艺类,即与培养具有一定中华才艺基础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比赛,如戏剧竞演等比赛。而综合类竞赛主要指学术类比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如挑战杯系列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二、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创新实践能力一般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实践能力。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能力培养提升的重要平台,不但是理论知识转换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意识,锻炼和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专业实践力,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起着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学科竞赛不同于课堂讲授,更多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钻研,创造性解决系列难题。当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面对同台竞技的激烈比拼时,更能激发他们刻苦钻研的学习热情、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锻炼和养成学生创新思维。

系列学科竞赛,尤其是参与综合类创新创业类学术竞赛,学生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需要多维度地提炼所学,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将知识能力转换为具体的实践成果。在历经多次高水平竞赛沉淀积累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显著提高。

(三)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高水平学科竞赛的参赛作品一般多是以学生团队形式共同完成的。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需要团队成员通力配合,为同一目标努力。这就需要他们具有较好的团队意识,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和相互包容,合理分工,产生最优的团队效益,通力合作,取得最佳成绩。整个备赛过程,是团队成员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对学生团队意识一次很好的培养。

(四)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实践演练。

学科竞赛的比赛内容一般高于课堂要求,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需要学生将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运用于解决具体的实际专业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竞赛,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和实战演练,把专业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提能力。

(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学科竞赛所营造的竞争氛围,特别是到省市级以上竞赛与各高校优秀学生的交流比拼,参赛学生通过冲刺备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不断磨砺自身意志品质,不断超越自己,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与路径

(一)当前竞赛组织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明显实效。但在组织学科竞赛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面不够广泛;第二,学生在竞赛参与过程中,参赛指导还需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第三,竞赛培育载体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第四,竞赛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五,竞赛师资建设需更进一步推动。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路径探索。

根据学科竞赛组织存在的问题,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身的特点,六年来我们主要着力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

1.完善竞赛相关机制建设,构建系列激励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文化引领”与“制度引领”激励机制。“文化引领”,广泛利用新媒体平台、校友交流分享会、家校互动等举措,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不断扩大学生参与比例,深植竞赛文化。“制度引领”,完善相关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的规章制度;专门设立“学术创新奖”称号,对参与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个人和团队予以表彰;对指导学科竞赛取得突出成绩的老师予以表彰。第二,建立科研中心理论保障机制。专门成立相应的院系竞赛科创中心,以院系学科竞赛师资建设、学科竞赛理论研究、学生实训平台建设和学生生涯导航为工作核心,保障竞赛组织的有力推进。

2.着力专?I竞赛体系建设,构建与专业特点紧密结合的学科竞赛体系。

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多层级多类别的学科竞赛体系。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竞赛为顶层设计,构建多层级竞赛体系;以专业特点为依据,组织不同类别的竞赛,尤其注重精心组织系列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目前院系层面已形成专业实践展评大赛、对外汉语教师模拟选拔赛、汉语菁英中文综合技能大赛、成语英雄、诗词大会、辩论赛、创新创业论坛、创新计划大赛等十余项常态开展的品牌竞赛。

3.着力竞赛培育载体建设,构建三类实训实践平台。

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理念为指导,构建以专业实训实验室、专业实习基地和专业学生社团为基础平台的学科竞赛培育体系,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凝练升级。目前,专业实训室2个,中介语语料库分析实验室和基于多语种优势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实训实践实验室,在建实验室5个;实习基地方23个,其中国内实习实践基地13个,海外实习实践基地10个;专业学生社团6个,有戏剧社、文学社、汉服社、方言社、京昆社、汉语国际教育协会等社团。三类实践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实训机会。

4.加强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参赛提供师资保障。

在师资上,着力加强院系学科竞赛导师团建设,将学科竞赛师资建设纳入院系师资发展规划。以专兼结合的形式,选聘在学科竞赛方面有突出成绩的老师担任导师,选派优秀老师参加竞赛指导相关培训。一对一为参赛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保障教师竞赛指导工作量认定。

四、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主要经验探索

(一)将CDIO理念融入创新??践能力培养。

CDIO教育理念是近年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强调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研究。这种“做中学”理念下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其能力目标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强调创新型实践人才的素质要求存在相当高的契合性。基于CDIO教育核心理念,我们在培养学生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二)着力实现对学生个性化指导。

实施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坚持一对一精细化开展工作,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成才。根据学生特点,一对一为参赛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精心辅导学生;学生竞赛中心生涯咨询室一对一接待来访学生。坚持一对一指导学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实践教学内外结合模式。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确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融入创新思维训练;在实践教学平台的打造中,注重加强海外实习基地建设;在课外活动开展中,注重依托学校外语特色,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月”、“游走的世界交流会”等活动,实现“课内课外结合、国内国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外结合模式。

五、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主要成效

六年来,实践证明我们构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竞赛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尤其是高水平专业竞赛获奖和创新创业类成果丰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其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积极投身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专业就业对口率提升。最后,得益于竞赛体系培养良好创新思维和突出创新能力,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选择多元化特征明显,自主创业成果丰硕。

六、结语

学科竞赛成绩是评价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志,学科竞赛对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更广泛参与各层次的学科竞赛,让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的磨砺与锻炼,不但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植校园学术氛围和浓厚学风,为拔尖人才突出创造有利条件,更有助于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篇7:教育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

曹建明检察长近日就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求是》上撰文指出,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发扬传统是前提和基础,坚定信念是灵魂和核心,执法为民是落脚点和检验标准。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刻把握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之间的正确关系,特别注重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根本宗旨,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当前,按照高检院的部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已经进入展开活动阶段。这个阶段是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整个活动的主体阶段。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总结前一阶段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教育与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是基础,实践是目的。按照中央和高检院的要求,这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检察人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在检察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不能简单地通过依法依纪惩处来解决,要通过触及灵魂的教育来从根本上解决,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要在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性,紧扣活动的主题,努力在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上下功夫,在提高执法为民的能力、建立健全执法为民的机制上用真功。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与实践不能割裂。实践证明,脱离实践的教育,常常会流于形式,甚至会在思想和行动中滋生新的偏差,对检察事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损害。各级检察机关要借鉴“大接访”、“大走

访”、“大下访”等成功经验和做法,认真倾听群众的反映和呼声,找准问题,深挖思想根源;要紧紧围绕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实际,突出特色,并要根据实践的需要及时调整;要时刻想到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的认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效果的根本标准,把检察工作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必须与中央和高检院的重要工作部署紧密结合起来,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切实维护人民权益。坚持执法为民,对检察机关来说,就是要把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检察机关要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有力保障;要严厉打击民生领域职务犯罪,重点查办侵占惠农补贴、土地补偿、扶贫救灾、移民安置等专项资金,以及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要在巩固和强化“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扎实开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检查活动,把实现理想信念与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把执法过程变成服务群众的过程,边学习教育、边整改提高、边积极实践,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篇8:跨学科教育与田野实践的结合

土力学可以说是一门兼顾基础和应用的技术科学。所谓基础研究是指以认识客观世界的物质结构、各种基本运动形态和运动规律为己任,它不着眼于当前的应用。应用研究则一般有明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展某门技术,在科学的指导下总结实践经验,得到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规范管理等系统技术知识,以发展和提高生产力。应用研究也要从认识其本质规律出发,只有认识了规律才能更好地运用它去发展生产技术,推动土力学的发展。

土力学产生于实践,反过来实践推动土力学理论的发展,这两者互相促进。所以在应用研究中也需要有一部分“应用基础研究”,这就是土力学发展必须兼顾基础与应用两方面的原因。

2 土力学学科发展简史

土力学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土力学的工程实践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但因土性质复杂,受测试方法和器材的限制,土力学发展缓慢。土力学真正的发展在18世纪,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当时的土力学理论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可以说土力学的发展以库仑首开先河,他在1773年发表了论文《极大极小准则在若干静力学问题中的应用》,随后还发展了库仑土压力理论,为今后的土体破坏理论奠定了基础。1856年,达西研究了砂土的渗透性,发展了达西渗透公式。1857年朗肯研究了半无限体的极限平衡,随后发展了朗肯土压力理论。1885年布辛涅斯克求得了弹性半空间在竖向集中力作用下应力和变形的理论解答。1922年弗伦纽斯建立了极限平衡法,应用于土坡稳定分析。所有这些理论的建立都是为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需要,并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不断的修正完善。

通常认为太沙基(1925年)出版的第一本《土力学》著作标志着土力学学科的形成。太沙基根据试验研究提出了超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概念,发展了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了土体一维固结理论,特别是1925年出版的《土力学》著作促使土力学进入近代大发展阶段。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代土力学已经逐渐成熟,并在下列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非线性模型和弹塑性模型的深入研究和大量应用;损伤力学模型的引入与结构性模型的初步研究;非饱和土的固结理论的研究;砂土液化理论的研究;剪切带理论及渐进破损问题的研究;土的细观力学研究等。当然,在这一段时间内,土力学的框架内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继续有人在研究,并取得了许多进展,例如土与结构共同作用、土体极限分析中的不均匀和非线性问题,而土工数值分析更是在这一段时间内才发展起来。另外,土工测试技术等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原位测试技术和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就土力学理论研究而言,上述6项中只有第一项已经比较成熟,其他几项有的刚刚起步,有的虽已研究多年,但尚未取得重大突破。

时至今日,现代土力学理论的基本轮廓已逐渐清晰,这些理论在工程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又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新的理论,如此往复促进土力学理论的不断发展。

3 土力学学科发展规律

土力学的发展有两条路径,即理论的完善,试验仪器和方法的改进。相比其他学科,土力学是尤其离不开实践的,在这里,实践包括工程实践和土工试验。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是任何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也是实用性很强的土力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固结理论是从地基沉降计算的需要出发建立起来的,在指导地基设计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便是对这一命题的最好说明。这里“来”包含两重含义:1)理论为生产实践的需要而提出;2)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来。“去”也包含着两种含义:1)对实践的指导;2)到实践中进行检验。不符合上述原则的理论是脱离实际的,它要么是无用的,要么是错误的。有效应力原理对饱和土的变形和强度理论的影响及其在软基加固和砂土液化分析中作用,就是最好的例证还有一个未被所有人认识的例子是土的剪缩性。铅粒料在低围压下剪胀,高围压下剪缩。因此,许多在重力场下所做的土槽模型试验,有的可以定性地模拟实际情况,有的则连定性都做不到,甚至可能得到错误的结果。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非只是理论一方的要求,同时还是实践的要求,这种“结合”是双向的、互动的。例如,土的本构模型多年来一直是土力学的研究热点,但是许多研究者对土力学中许多经典理论还没有广泛地把握,为了出成果或写论文而盲目做试验,这样提出的本构模型缺乏理论支撑违背土力学的本质规律而不会有任何价值。

总之,任何一种理论,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才能被人所接受。离开实践,抽象地去认识理论,当然也能就字面作望文生义的理解,但是不能把握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真实旨趣。正如黑格尔所讲的,老年人和小孩子纵然都能背诵警句格言,小孩子因缺乏生活实践经验,只能背诵其字面,而老年人是以他一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作背景来理解这格言的深刻内涵。因此,学习把握土力学理论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实践为背景和基础才能把握理论的真实内涵。

4 土力学学科发展方向

对于土力学而言,由于它不是基础科学而属于技术科学的范畴,理论、试验、实践三者是互为因果,不可分离的。理论虽然十分重要,但如果没有试验和实践,就将停止发展并失去意义了。

在科学技术一体化之今天,科学越来越离不开技术,规律的发现越来越离不开观察和试验中使用的仪器设备[3]。现代土力学理论的发展也必将离不开试验测试水平和设备精密度的提高,可以预见,土力学的发展与工程勘探和设计施工的结合也将更加紧密,并相互促进。

另外,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又是辩证的,在结合中既统一又分离,理论为实践指明方向,实践验证校核理论的准确性,绝对不能将两者同一。

理论本身的发展要通过指导实践来获得,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新的理论质点。通过实践的运用和检验,理论发生新陈代谢,过时的不符合新实践需要的成分被抛弃,同时加入适应新时代新的质点,使之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理论和实践对于土力学的发展来说相当于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5 结语

截止目前,土力学的发展虽然很快,但这门学科远未成熟,现有的理论和方法还不能满足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要求。因此,大力加强土力学研究,更快地推动这门学科的发展,是工程实践的客观要求。当然,我们必须避免那种“纸上谈兵”或“空中楼阁”式的研究,关键问题是既要立足现实基础,又要努力有新的理论概括和超越。我们要时时谨记理论不但需要实践作基础,而且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才能丰富和发展。现代土力学之父太沙基曾指出:“土力学不仅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总之,我们只有坚持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浇灌培育,才能使这朵艺术之花在明天开得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沈珠江.理论土力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2]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8届年会论文集[C].1998.

[3]吕乃基.科学与文化的足迹[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7.

[4]科学技术中哲学问题的新探索[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3):27-28.

篇9:跨学科教育与田野实践的结合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理论与实际;结合

多元化的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给学生带来了别样于语文、数学这些学科更具有魅力的文化视野。让学生的思想与品德不断受到陶冶的情况下,也能够见识到社会科学的奇特与美妙之处。那么到底如何进行教学才能既不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又能使学生各个方面齐头并进,综合能力上升。其中高效地进行这门课程必然是离不开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那么以下是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的具体探讨。

一、认识到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这门课程的特点

1.综合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这门课程,它不像语文、数学具有针对性,它是一门包罗万象、内容非常广泛的学科,可以用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来形容这门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每一课时的设置都有一定的教学目的。例如,根据所给材料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出自己擅长的手工,这一课时的设置就是想通过这门综合性较高的学科对于学生动手能力起到锻炼的作用。又如,像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这样的主题,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自己独立的能力,其中最为本质的目的还是想通过帮助父母的行动来培养学生懂得理解父母对自己养育之恩。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各个方面都有着促进作用,所以,极强的综合性就是这门学科的最大的特点。

2.开放性

传统的小学教学只将学生束缚在无限的运算和不断的认字之上,品德与社会学科恰好弥补了这两门学科的缺陷。它紧随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利用开放这一特点将学生的视野打开,让学生领略到其他角度丰富的内容。而且想要在这个学科上收获到丰硕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采取一些开放性的手段来为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增添一些活力,才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教材中“感受长大”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延伸课外活动,将这一主题真正开放,让学生从学习生活中的不同角度来感受自己长大的这个过程。教师应该大胆地通过这样开放性的课程来拓宽教学渠道,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这门课程的教与学中。

3.实践性

品德与社会学科这门课程的开设最具有突破性的一个特点就是敢于将小学生推向实际的操作中,真正地将“实践”二字实施到了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育的课堂中。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理论源于实践”这一真理,所以,应社会发展要求,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各个方面实践性的人才,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程能够真正接触到科学奇妙变化之处。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并且以教材中所编排的内容为主线,以实践辅助教学,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制订一套切合小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案真正让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获得锻炼。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自己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理解去观察、聆听、欣赏,真正达到开阔眼界的目的。

二、依据教材、学生等特点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1.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采用鼓励式教学方式

小学生对事物的见解以及生活经验还处于一个比较浅显的位置,那么根据这个年龄特点的学生,教师在进行这一学科的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多用鼓励式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每一个学生最希望得到的就是教师的肯定,因此,教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起到莫大的鼓舞作用。因此,鼓励式的教学方式运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非常符合于小学生这个年龄特点。

2.采用情境教学方式

在小学这个阶段,尤其是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中,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既能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又不受到教学任务的压迫。在小学这个阶段通过情境教学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毫无任何思想负担的情况下,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中尽情地展示自己,同时通过学生将各种生活的场景重现于课堂中。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当前最为与时俱进的一种教学方式,之所以备受教育行业的青睐,就是因为他能够在学生身上起到可见的、有效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开设,也是初出茅庐。只有教师不断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实践在小学教育的课堂中,才能使得这门学科在不断实践中进步,真正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真正起到学生在思想方面的陶冶作用和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立勋.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双语学习,2007(11).

[2]王立菲.我国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研究述评与展望[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10).

[3]张军.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S1).

[4]董颖.重视培养青少年的社会情感[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01).

上一篇:外国教育史汇总下一篇:《舟过安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