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思考

2023-02-27

从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 并不是所有高校都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 大多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的老师以及各级学生工作干部与全校学生进行沟通的。在工作中, 培育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培育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也没有截然分开。实践也证明,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可以变“等学生上门咨询”为“主动登门诊疗”, 既可以提高心理素质培育的效果, 又可以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的效果。所以说,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可行的。

1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大学心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措施

(1) 统一思想认识,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结合。对此, 存在不同认识, 有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有自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把大学生心理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等同起来, 主张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 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 是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发展中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对这一类问题, 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把两者真正结合进行, 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态势, 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奠定基础。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应变能力不强, 自我认识失调, 人际关系障碍, 经济上攀比引起心理失衡, 性心理适应不良等。

(1) 环境应变问题主要在新生中表现突出。从中学到大学, 环境发生了改变, 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 部分学生失去了在家独住一间房和看电视、上厕所、洗澡等不用出家门的优越条件, 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 导致出现了适应困难, 感到压抑、焦虑, 甚至出现种种神经衰弱症状。这类问题, 在学生走上实习岗位时也会有所表现。

(2) 自我认识失调, 主要是指一些大学生在中学时是学习尖子, 老师表扬, 家长、邻居、亲友夸奖, 同学羡慕, 常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自我感觉良好, 但到了大学, 这种优越感消失了, 面对众多比自己强的同学, 加上自身学习方法不适应, 学习上一有波动就出现自信心下降, 甚至产生自卑感、失落感。

(3) 人际关系障碍主要是指由于沟通不良、性格缺陷、缺乏社交基本态度与技能等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 甚至引发人际冲突的状态, 而陷人孤独、逃避、自我防御的境地.

(3) 分面、线、点施教,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落到实处。“面”上教育, 就是针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卫生宜传普及活动, 结合实际适量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所有学生了解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心理健康的标准, 掌握维护和增进健康的一些基本方法和途径;认清心理咨询的性质、任务和服务范围等。宣传普及活动可采取多种形式, 如通过广播、校报、墙报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宜传;举办心理卫生知识的专题讲座;定期进行心理卫生方面的集体公开咨询活动等.通过活动, 使学生建立自我心理和精神保健的概念, 当产生心理问题时有接受咨询的要求, 能自觉调节、保持心理健康, 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线”上教育, 就是通过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开办热线电话、组织心理测试等活动, 在积累学生个性资料的基础上分类处理,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 跟踪把握学生心理波动变化轨迹, 建立动态的“思想心理模型”, 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科学、扎实。“点”上教育, 就是个别的心理咨询活动.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听取前来咨询学生的讲述, 准确地认同其内心体验, 积极响应其讲述内容, 推动其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与挫折, 并通过适时的自我披露相关经历增进与前来咨询学生的情感联系, 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别谈心活动溶为一体。

(4) 实施“家校沟通”, 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绝大多数家长虽然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 但往往偏重孩子的身体健康, 忽视其政治、思想、道德、心理诸方面的健康, 从而使得一些政治上无所追求、思想上不求进取、道德上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心理上有轻度障碍的大学生发生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更得不到及时教育与治疗, 给社会、学校、家庭都会留下一定的隐患.实施“家校沟通”, 就能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 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佳。

(5) 建设一支训练有素、务实敬业的教师队伍, 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 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 直接同学生接触, 对学生中各种问题最了解, 给他们补充心理学、心理医学及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然后以他们为主体,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有机结合。同时, 应适量从心理学、心理医学方面转调一些人员充实这支教师队伍, 对他们补充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样, 逐步培养、建设既掌握大学生思想认识发展规律, 又掌握心理咨询基本知识技能, 务实敬业的教师队伍, 进而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6) 摆正位置, 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在医治大学生心理精神疾病的同时, 有责任向学生指出更高的目标, 培养他们确立更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具有导向作用, 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学生, 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 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 不能削弱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 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助, 两者的位置不能颠倒。只有这样, 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 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 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性教育、咨询性教育和良好行为的训练。思想政治教育, 是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 以期转变其思想, 进而指导其社会行为。两者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相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机制和情绪、意志、性格等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心里教育

参考文献

[1] 卢法规.当代大学生的危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8.

[2] 杜文东.陈力.医学心理学 (修订本)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8.

[3] 周晓虹.大学教育与管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上一篇: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商业银行基层员工行为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