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小课题:现代远程教育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与认识

2024-04-19

个人小课题:现代远程教育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与认识(共8篇)

篇1:个人小课题:现代远程教育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与认识

现代远程教育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

一、研究背景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与小学科目,特别是语文这一最基础的学科的整合教学,在当前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日益现代化,对人的素质的高标准,高要求下,显得极其重要。远程技术教育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自然地、恰如其分地将其融合到小学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新的师生关系定位,课堂与课外之间的新型关系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有鉴于此,本人就远程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作一粗浅的探讨。

二、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利用远程教育所提供的自主探究、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充分提高。

2.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促进教师和学生教学行为的转变。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对远程教育利用的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自我。

三、研究过程及方法

1、通过搜集资料了解现状,做出分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通过访谈、观察、实践、学生作品分析的方法等获取资料。

3、根据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将理论应用语文实践活动中,加强案例研究,探索出提高小学尘信息素养、自主探究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采用经验总结的形式,通过分析、积累、总结,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加强进一步反思,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达到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目的。

四、研究案例

(一)《小小的船》简介

1、关于《小小的船》课件的说明:

①制作平台:Powerpoint

②制作目的:使课文内容形象化、趣味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课件即适用学生学习又适用教师的教学需要,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教师教起来方便。

③课件主要内容介绍:复习生字 朗读课文 欣赏夜空 聆听歌曲 月球知识介绍

④运作形式:该课件是基于Powerpoint平台制作的,只要是懂一般技巧的教师,都能轻松自如地操作该课件。

2、关于远程教育中《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说明:

①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了解有关月球和航天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②主要教学方法: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引导积极思维。③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

(二)基于远程教育环境下课件与语文学科整合价值的意义。

1、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制作的课件把过去、传统、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视频等构成的动态教材,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情景。进入到《小小的船》的画面,使学生具有亲临月亮的感觉。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聆听想象,动手画画等让学生感到有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种积极稳定的创造性的心理品质,是人的创造力不断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灵魂,它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苍白无力的,而利用远程教育环境下课件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最坚实最有效的方法。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课件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文字、图像中去,深入其中,我把教学媒体的作用点定在了对画面地想象和感受上,制作了“如船儿般慢慢移动的月亮、一闪一闪的星星”这样一个动态的画面,配以音乐烘托气氛,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渲染:星星一闪一闪,向我们调皮地眨着眼睛;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我们坐上这月亮船,仿佛看到了„„,学生倾其真情进入情境,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思维敏锐新颖,迸发了强烈的创新意识。

3、使学习自主化、课堂活动化。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尽心相互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生生、师生之间的立体化交互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教学语文第一册《小小的船》一课时,在突破教学难点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小小的船》这一课是一首浅显的儿歌,它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感受到蓝天、明星、弯月的美感,体会登上月亮的无穷乐趣。我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把教学媒体的作用点定在了通过画面来让学生感受课文的美,通过形体语言、想象等来感受蓝天、星星、月亮的美。

4、让语文课成为贴近生活的语文课。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堂并非孤立于真实的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要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常常进行架空的技巧训练,学生缺少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在现代教学环境下,学生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文,这是远程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最重要的意义。

(三)从课程整合的角度对语文课件的几点思考。

要实现远程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必须有相应的课件的支持。而教师只有象平时备课那样去准备教学课件,才有可能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利用熟悉的平台和已有的教学资源编制、重组、使用课件。因此,从课程整合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课件应尽可能具有如下特点:

1.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要实现课件资源共享,就要严格控制课件所占的容量,精简无关因素,非教学要求的图片、音视频、动画等信息不要编入课件,要使其他教师也能在网络上使用,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人人能用,课件的操作应方便、简捷,让计算机知识不多的教师能根据提示使用课件;随时可改,制作者或其他教师都能方便地根据使用的情况和需要进行修改。课件最好在通用的、教师们易于掌握的平台上制作。

2.机动灵活:既适应不同的教师,又适应不同的学生,要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的选择,要能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个性,课件要方便师生重组改造,以适应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倡编制基于教学资源库的课件。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课件的“教学辅助功能”这一

特点,“分析研究教材和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哪些内容有必要通过课件来表现,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应防止课件制作成为课本、黑板与练习册的简单搬家”,教学应是一个自我发现世界的建构活动,因此,要尽可能注意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学生、课件三者之间应达到有机的交融和整合,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五、课题研究成效

(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远程教育环境下,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多媒体软件以其形、声、光、色、意相统一的优势,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利用计算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更能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知课文,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所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设计出图文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文中形象性较强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凭借媒体创设的情境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首先要保证为学生开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可以在交互环境中,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如我在引导学生写世界遗产导游词时,就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我们这里的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并不是很优越,出去旅游过的学生屈指可数,好多连旅游都没体验过,自然也不知道什么是导游,更别说了解世界遗产了。但是光凭老师口头讲述,他们并不会产生灵动的印象,所以,我利用语文课的时间,带着孩子们到计算机室,教他们查找资料。在查找过程中,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忙着输入关键词搜索或访问教师提供的参考网站。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主动将知识进行了内化,不仅掌握了应知应会内容,在网络资源分析、寻找,探寻答案过程再不断地发现新问题,真正成了知识信息的主动构建者。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

1、远程教育迫使教师的观念、知识不断更新,角色意识有较大转变。

从长远来看,随着教师和其他人源源不断地向网上输送信息,网上的教育资源在大大增加。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网络学到最好的课程,听到最好的演讲,获得最好的学习材料。网络正在促使教育市场比以前更加自由化。它只是一个工具,只对那些有学习动力,懂得运用它的人有用。在这样一个教育环境下,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教育前进的步伐,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2、远程教育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开阔了教师的眼界。过去,老师们备课总是依赖教材和教参。现在,教师备课除了在吃透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外,还会花大量的时间上网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制作课件。远程教育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老师可随时在网上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图片、音频、视频材料。

3、远程教育,提高了教师运用多媒体的能力。

在现代技术教育环境下,教师要想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出有助于教学的课件,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从而也提高了运用多媒体的能力。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社会、家长、特别是我们的学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种原因,为我们提出了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航向。现代信息技术源源不断地进入课堂,我们的教学事业在蓬勃发展。在实践与摸索中,我深刻感觉到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网络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只要我们合理、灵活、恰当地运用好远程资源,相信一定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北京教育科研网

篇2:个人小课题:现代远程教育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与认识

随着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不断深入,回头审视传统的教学手段,那靠“一张嘴一支粉笔”来授课的时代将一去不返,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可依赖的媒体相对较窄,导致课堂上反馈的教学信息量小,师生互动性差,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费劲,效果也不好。今天,语文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做了有心人,有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现代信息技术为展现更广阔的知识空间提供充足的平台。

语文教学中我们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经常遇到教师在板书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老师和学生从烦琐的板书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教师利用投影仪能预设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好几倍,再利用节省了的时间。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上有更充裕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从而取得更好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信息反映形式单一的问题,挂图、卡片等在过去教学以及今后教学中都会发挥它的作用不容否认,但信息技术走进课堂针对孩子的特点,反映形式灵活多样我认为更适合孩子的心理与生理特点。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趣味特性,增加了课堂呈现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教《锄禾》一文时,针对现在孩子缺少田间劳动的实际经历,根据诗的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个动画片段,反映了农夫的一天劳动过程,以及受到盘剥后的收成所剩无几的内容。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十分清晰的理解了诗的意思,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在知识学习上、道德情感上、行为训练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教育。这与单纯靠说教来进行思想教育的效果是不能相比的。很大程度上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特点他们的学习往往依赖于兴趣,因此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先要做的,而现代信息技术正好可以弥补知识呈现单调的缺陷。

三、现代信息技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难以用语言叙述的“内涵”形象的呈现出来。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说教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让很多用 语言难以叙述的“内涵”形象的呈现出来。

学习《捞铁牛》一文,在两个班级做了个比较,在其中一个班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用了三课时的教学时间总算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对打捞铁牛的过程依靠记忆比较完整的进行描述;一个班我在不讲任何教学内容的情形下,给大家布置了小作业,用你自己的话把看到的写下来或说出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大家演示了铁牛的走向以及打捞的具体方法,只演示了一遍,五分钟的教学时间使学生对课文讲述的内容已经理解深刻,通过调查95%的同学都能完整说出课文的内容。把烦琐的解释化为了一段录象片段,问题就得以解决了。

四、现代信息技术可丰富作文素材,培养观察、分析、联想、想像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像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如作文课上,投影漫画《妈妈,水开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漫画内容,然后根据此漫画写一段话。学生写完后,教师投影预先写好的三段例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三段文字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找出存在问题并作修 改,再投影学生修改前后的习作,大家评评、议议。最后再让学生结合漫画内容,联系自己实际,谈感受,谈体会。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五、现代信息技术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篇3:个人小课题:现代远程教育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与认识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谈几点认识。

一、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主要在已有课程 (或其他学科) 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 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 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 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 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 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 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1.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 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 (甚至多学科) 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 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 (学科任务包含其中) , 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 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 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在课程整合中, 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 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 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 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

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 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 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 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 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 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 在课程整合中,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 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 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 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目标固定后, 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 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 在现代学习中, 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 (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 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 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 (尤其互联网) 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1. 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作为学

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 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 然而, 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 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 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 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 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 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 对于相同的知识点, 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 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 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 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首先,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 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 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 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 (或自己查找信息) 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 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 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 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 研究型课程,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 获取信息、交流信息, 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篇4:小课题研究的认识与实践

一、要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

合作学习是当代先进的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教师必须构建崭新的课改新理念。只有理念新了,落实了,才能真正开展合作学习。比如,什么是“好教师”?传统的看法,是课“讲得好”,而新课改的观念不只要教师“讲得好”,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得好”,教学全过程坚持以学生主体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由“教案”向“学案”、“教法”向“学法”的转变,实现“主体”与“主导”的统一。又如什么是“好课”?传统的看法,是教师讲得清晰明白,学生都听懂了,没有疑难了,没有问题了。而新课改的观念当然也要教师讲得清晰明白,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得清晰明白。如何才能学得清晰明白?这里涉及到新课改对于好课观念的一个主要特点和标志,这就是能够引起学生的疑问,好课应当是学生不断求疑和提出问题的教学过程,学生对问题提得越多、越有广度和深度,越反映教学的层次水平。一堂好课,不能要求教师把所有问题都讲明白了,也不能要求学生把所有问题都学明白了,更不能要求所有学生把所有问题都学明白了。但一堂好课应要求所有学生都学会思考了,都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且不同程度地提出了问题,并由这些疑问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比如什么是“良好的教学秩序”?传统教学观念的看法,是学生坐得整整齐齐,小学生还要两手背后,屏声敛气,教师“神彩飞扬”的讲授,学生“聚精会神”的听讲。而新课改的理念,则是要实现师生的互动,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学习热情焕发出来,形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争辩的氛围和合作研究的品格。什么是良好的课堂秩序?不能死气沉沉,不能静水一潭,不能鸦雀无声。学生动起来,发言活跃起来,讨论争辩交叉起来,甚至有举手争说、下椅离桌的动情行为,这不是课堂之“乱象”,而是课堂之“生气”。当然,好课也应该有开有合,活而不乱,恰当地进行适当调谐统整。

二、应倡导“归纳法”思维方式,并将之与“演绎法”思维方式结合起来

新课改提出新理念,新理念要求相应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教授谈到,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总是先将一种无可置疑的理论提出来,然后再用这个理论来解决相关的现象,即“一般→特殊”演绎思维模式。像学习电学,便是“电学理论——闪电现象”的学习逻辑程序。既然理论、定义、公式、结论都有了,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可问,还需做什么探究求索?思维定势了又怎么能够有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求疑思维和创新能力呢?杨教授讲到,美国的一些学校的教学思维方式往往与此相反,他们多伴采取“特殊——一般”的归纳法思维模式。先是引出闪电现象,开展学生的讨论争辩,众说纷纭,各持已见,然后再分辨、归纳、求结,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言论自由,创造个性品格于争鸣讨论、探索发现过程中逐渐得到了培养。所以,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正确恰当运用“演绎法”思维方式的同时,特别要着力倡导“归纳法”思维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定义、公式、结论的框架束缚中解脱出来,从生活出发,从现象出发,从具体事实出发,从可见又可闻的情境出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动,燃炽学生思想的火花,由学生自己去探求、索疑、归纳、结论。

三、要摒弃虚假的“启发式”,运用真品实格的“启发式”

课堂开展合作学习,需要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提问是题中之意。提问如何正确运用真品实格的启发式,摒弃虚假的“启发式”?何为虚假?为问而问,做给别人看,问得肤浅,答得也肤浅,把“启发式”简单化、表面化为“一问一答式”,等等。真品实格的“启发式”的本质在哪里?做为教师的主导教育思想,你要做的是学生的促进者,而不是控制者。传统教学也强调启发式,而且可以创造很精彩的好课,但教师的这种启发还是控制学生的思维与活动,让学生沿着教师既定教案、既定思路、既定思维去思、去说、去动,这种启发从内在的角度去看,实质上仍是一种控制,学生不可能真正获得思想上的自由、思维上的活力和认知上的创造力。而新课改强调的启发式,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内潜,是促进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去思、去说、去动。这种真品实格的“启发式”应坚持做到以下五点:第一,要具有“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的氛围。提问视界开阔,包蕴深广,面对全体,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神经,引起众生研究心理的需要,形成群体参与的局面和探索学习的品格。第二,要实现师生“互知”和“自知”的结合。所谓师生“互知”,即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个性,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特点,达到彼此相知、相通、相融。所谓“自知”,即教师要明了自己“启”之方向、契机、重点,学生明了自己“发”之准备、优势、选择,以教师“启”之长调动学生“发”之长,实现教学策略的优化对接和科学组合。第三,教师要深刻挖掘教材的潜在蕴含并灵活地形成“问题交流”的碰撞条件和平台,使启发式真正成为师生教学相长的内在需要、互动行为和自然过程。第四,教师设置问题应有科学性,即具有三度“特点”:一是准度。要有教材、教学和学生的针对性,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把教学目标化解为具体问题。学生对此问题有思考和有话说;二是深度。问题具有思想的包蕴和睿智的启示,能够拨动学生创造思维的琴弦,深化学生思想认识和升华学生的知识境界;三是适度。问题太深,学生高不可攀,问题太浅,又索然无味。不深不浅,正好对路,才能诱导学生。

四、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

合作学习,既要学生的群体参与,又要教师的组织指导。既是知识的传授,又是能力的培养。而将二者融为一体,需要教师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艺术功力。

第一,要强化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育部制定的课改纲要在论述教师培养学生作用时,用了“指导”、“引导”、“促进”、“满足”、“创设”等一系列关键词,这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肯定。新师生关系强调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心理感情沟通关系、学习活动组织与参与关系等等,这些看法从不同视角反映了现代教学论和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但应当明确一点,即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所论述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责并没有失去它的意义,只不过应该冲破传统观念的樊篱而赋于它新的涵义。必须强调,在新课改条件下,导师及指导作用,仍然是教师最主要、最核心、最根本的职责与作用。倡导合作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决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在一些学校,一些教师主持的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很活跃,有的学生发言也很精彩,这自然是应当加以肯定的;但同时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另外一种倾向,即教师主导作用削弱了。有的教师主持班级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他站在讲台前,如同电视台的一个低层次的主持人,一会叫这个组的学生发言,一会叫那个组的学生发言。学生发言,前后接递,一贯到底。彼此之间,没有交叉,没有争论。其间教师也偶有评价,大多是“好”、“太好了”、“十分精彩”;但“好”在哪里?为什么说它“精彩”?教师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评价指导。省内有家发行颇广的小报,在报道2004年教师节长春名师赴村小送课时,赞扬一位教师一堂课用了十多次“太棒了”。“太棒了”只具有褒扬的意向性而缺乏具指性,把同一个词语用在许多学生的发言评价上,评价就更显得雷同而简单。这并不是课改精神所要求的,恰恰是一种弊端的体现。如何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合作学习的效益呢?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即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做到积极发言了。教师应当看到,学生积极的发言像颗颗闪光流彩的珍珠,但却是散在的、零落的,教师应当用点拨与指导的红线把它们有机地穿起来连在一起。由此可见,要搞好一堂合作学习与讨论,教师在指导上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像如何设计,如何运行,如何起伏,如何承转,如何发展,如何深化,等等,在某些环节和重要契机上,还是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即不可或缺的引导和点拨。我过去写文章讲过,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时,如同渔者,不是把网一撒就完事了。什么时候撒网,什么时候收网,有个恰当的契机掌握和时间控制的问题。而撒网时,要能撒得开,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收网时,又能收得拢,同样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一撒一收,是个互动互学互研的过程,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师要把撒网和收网辩证统一起来,形成起伏交叉,错落有致,互助共学,教学相长的局面。教师要把点拨和引导贯穿“撒”与“收”的全部过程之中,并在合作学习、讨论争鸣中注意发展学生两种主要思维品格:一是求同思维品格,即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印证、丰富、发展和深化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和看法;二是求异思维品格,即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论辩、争鸣,发表不同看法和新异观点。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层次和效益。

第二,合作学习要打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了,有了统一的结论,学生也就无疑可言、无话可说了。所以,课堂不能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而要成为学生的“群言堂”,而且群言无论对错,皆可言之。教师们常说的一题多解,是打破思维定势;对一个问题看法具有不同视角、层面、观点、感受,也是打破思维定势。每个教师在讲课时,都有既定的设计与教案,自然也形成了对某些知识内容的结论性意见。但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延迟判断和结论,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探索的时间和机会。凡公式概括、定义归纳、主题总结、问题讨论等等,结论最好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即突出学生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的重要性。学生于其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且还学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与过程,学到了逻辑概括的方式方法。如果在合作学习讨论中学生的看法对教师原教案结论有所突破、有所引申、有所迁移,这正是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大好时机,教师此时不要怕完不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讨论的势头不但不能制止,而且还要抓住契机鼓励之、引导之。东北师大附小语文特级教师宋喜荣在讲授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开展合作学习时提出:小女孩悲惨地冻死了,为什么脸上还露出了笑意?一问有如石子入湖,引起了一圈圈智慧的涟漪:有的说,这是朦胧的幻觉;有的说,这是对幸福光明的追求;有的说,死时的笑更能衬托命运的悲惨……学生的见解,超出了教案的设计,超出了故事教材,宋老师积极鼓励,随机变动了原教案设计步骤,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教学效果。这就告诉我们,一堂合作学习的真正好课,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教学过程,这是教师课前不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它需要教师凭着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水平,凭着对教材重点、难点的理解,对学生认知曲线的洞悉,对学生思维张弛和感情波澜的把握,而进行灵活的调整,对教学内容、方式、过程有所增减。

第三,要鼓励学生寻找不足。“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要引导学生不仅学会欣赏美文美境,而且还要学会查找不足和缺欠,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品格的重要之举。所以,不要迷信权威,不要迷信书本,不要把教案设计视为尽善尽美,也不要把教材奉为绝致无瑕。要善于引导学生向教师挑战,向教材挑战,向权威挑战。有位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他在教学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善于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篇的美文美境的同时,也鼓励学生找名家大作的“不足”。有个学生在《叙评日记》中写道:“杨朔散文写得精致细腻、时代感很强。但他看日出看不见,看红叶看不见,看海市蜃楼看不见,许多散文都这样写,是不是形成了套式?”这篇找不足的日记在班上引起了讨论的轩然大波,有赞,有否,有赞否各半,十分生动活跃。可见,在讨论中找不足,提疑问,变换角度认识问题,才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求异思维和争辩激情,才能把讨论引向迁移、升华和深化。

篇5:个人小课题:现代远程教育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与认识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1、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也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提出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艺术学科的整合”的课题。

2、语文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教学以人为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艺术渗透的人文思想,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的呼唤,也是对语文教改浪潮的呼唤。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大中小学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艺术学科渗透的不少,但把“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学科艺术渗透”作为课题来研究的,目前不多。

2、我校学生作为乡镇初级中学的学生,他们普遍缺乏一种美的熏陶,更缺乏此方面的培养。

3、初中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不喜欢单一的教学方式,如进行艺术渗透,如用音乐的节奏去朗读课文,用图画去表现课文中呈现的优美意境,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的质量,又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纲要

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我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并参照相似课题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严格遵循教科研的科学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寻找能与初中语文整合的最佳切入点。

研究内容:

(一)语文与艺术学科方法的整合

教师要熟悉语文和艺术学科的知识和特点,要加强知识的更新学习,还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方法和措施是:

1、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让理论来指导实践。为此,我们组织教师以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

2、开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合教研活动。

语文教师经常与艺术学科教师相互听课(学校在听课上的要求是:每一学期必须听同学科外5节);对典型课例请相关学科教师一起备课。

(二)语文与艺术学科知识的整合

学生学习的知识是零散,孤立的,片面的,必须进行学科之间的“整合”。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形成整体有序的结构,不仅要拓宽知识面,而且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方法和措施:

1、2、引用借鉴: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引用艺术学科知识。渗透融合:两类知识同时出现在同一载体中,能同时显示其效益。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整合

1、语文与音乐的整合

用音乐的力量来感染学生是最具效果的,渗透到学生深处,如春雨对幼苗的滋润。方法和措施:

(1)利用音乐背景,渲染课文主题。如在导入时运用音乐来激发学生兴趣。

(2)利用音乐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受艺术熏陶,如课间播放合适的音乐。

(3)利用音乐创造教学情境,视课文内容而定,帮助学生领悟课文优美的意境。

(4)典型的课例可借助音乐的有机整合。如作文教学,给古诗谱曲,变成歌来唱。

2、语文与美术的整合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

方法和措施是:

(1)在作业设计中将美术与语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

(2)教学中将美术与语文整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个性化。如讲一篇优美的散文时,用笔把他们头脑中由文字想象的美好画面画下来。

(3)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擅长简笔画这一优势,根据课文内

容随机展现,可达到“图封文简”的效果。

3、语文与艺术表演的整合

初中学生具有良好的表演天分和强烈的表现欲望,若利用肢体语言的表达,则能帮助他们加强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4、让音乐、美术、表演共进课堂

在课堂中,利用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景,表演体会情景,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有机结合。

四、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与途径

理论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非常重要。不单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是学生全面发展,进行艺术学科渗透是必须的。

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条件:

(1)具有科研意识很强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2)课题研究组的教师们有充裕的时间能够专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

(3)我校是实施“农远”工程项目的学校,具有先进的远教设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知识将为我校的课题研究提供有利的条件。(4)我校有一流的图书室,大量藏书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完备的资料。

可能存在的问题:虽然“各学科教学整合”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还处于一种实验阶段。主要的是广大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的实践者的观念转变问题,所以我们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

六、预期的目标和结果

(一)研究周期

一年,即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

(二)研究步骤分四个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09年2月,撰写开题报告。

2009年2月27日,召开课题组会议,开题。第二阶段,调查阶段:

2009年2月—2007年3月,制定第一阶段工作计划,制定学生调查问卷。

2009年2月---2007年3月,调查问卷分析,形成盛堡初级中学课题调查报告。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

2007年2月—2008年4月,实验阶段:对所调查的我校学生进行跟踪实验,制定实验报告。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2008年5月,馔写相关论文,整理案例集。2008年6月结题。

(三)预期目标和结果

1、发展学生个性,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2、促进教师更新观念,提高适应于新课程的教研水平。

3、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水平

4、探索初中语文与艺术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七、课题研究内容任务分工

八、课题的经费筹措及管理

我校设立了专项研究资金,保证研究工作的开展,确定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资金由课题小组负责人总体调度。

九、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 苏霍姆林斯基 著 译者:蔡汀 王义高 祖晶 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2、《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3、《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4、《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5、《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 吴文侃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01

6、《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 著,沈致隆 译,新华出版社出版

7、《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 著 颜真 译 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8、《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9、《当代教育学》(修订版)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篇6:个人小课题:现代远程教育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与认识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等作一些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现在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教育部已于底拟订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我省从秋季开学的高一年级起,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必修课,并列入的会考科目,这也是我省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标志着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谈几点认识。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合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的加以学习。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正如国外一些教育家所指出的,课程整合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的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和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二、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

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合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

四、结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 教基[]35号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07

[3]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 (2)

篇7:语文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那么,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什么优势呢? (1) 有利于理清教学思路。教师在上课时需要思路清晰、顺畅, 整节课显得张弛有度, 详略得当。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运用, 可以使教师制作好课件再去上课, 课件则是教学过程的预演, 教师根据课件演示, 就能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了。 (2) 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在课件的使用中, 利用演示效果解决教学难点, 教学成功率将会大大提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 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 调用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 (有影片、音乐、录音、动画、图片等) , 帮助解决教学难点。 (3) 有利于发挥教学个性。既要讲求创造性地教学活动, 就必须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可以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情况, 或者教材具有的特殊内容制作出有个性的教学课件。

既然,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这么大的优势, 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呢?那就要谈一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整合问题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 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一个部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包含两个意思: (1) 信息技术是“整合”起来的课程的有机构成要素。 (2) 要用信息技术 (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 去整合学科课程, 即它同时也是“整合”的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是进一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面对目前课改的深入, 语文教学, 也不会是现在这样, 不再是一套文选式教材一学就是三年或六年, 而完全可能变成设置更合理、学生学得更有趣更有效的好几门课程。比如高中, 为什么不能有一门40学时的古典文学鉴赏, 一门25学时的当代文学讲座, 一门30学时的语文基础知识, 一门20学时的实用文写作, 一门30学时的语言表达技巧, 一门40学时的精读与速读?———当然, 具体的设置方案, 要在经过充分“整合”、充分论证之后, 才能够准确描述。这里只不过是说明, 在追求的目标方面,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很不相同的。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也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很不一样。不是谁辅助谁了, 而是二者要逐渐融为一体。一方面, 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 另一方面, 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 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会在一起的, 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也就是说, “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所谓“整合”, 就是必须有所“整”, 而后才有二者的紧密融合。

怎样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实验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既要全方位着眼, 又要一砖一瓦, 从点点滴滴的实验做起。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继续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语文学习、语文考试评价, 这方方面面都可以实验, 而且都不可或缺。试想:如果没有充分体现“整合”的教材和教师培训, 能不能使学科教学充分体现“整合”精神?当然, 没有大量充分体现“整合”精神的课堂教学实践, 要产生充分体现“整合”观念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也不大可能。所以, 方方面面都必须进行“实验”。每个方面值得实验的项目都很多。比如, 消灭错别字、掌握普通话读音, 一直是老大难问题, 那么能不能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得好些?比如, 学生作文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开发, 如果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会有怎样的进展?这些都是“教”和“学”方面专题性的、很值得实验的项目。

但如果从大面积上看, 与语文教师日常工作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实验项目, 大概是信息技术如何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问题。目前, 围绕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大致有两方面的实验。一是让学生凭借网络, 或采集资源, 或进行预习, 或质疑讨论, 或完成作业;一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这两方面的实验都很有价值, 二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两方面的实验都不容易。由于前者对学校硬件设施要求较高, 所以使用“课件”的实验, 目前要比凭借网络的实验来得更普遍些。

那我们来谈谈课件的问题, “课件”是对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处理的软件。有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 再有这样的软件, 就搭起了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平台, 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整合”实验了。软件制作中的“优化处理”, 实际就是具体而微的“整合”。如果使用的是在“整合”上无所体现或体现得很蹩脚的课件, 就不可能上出令人满意的“整合实验课”。因此, 不妨把课件的设计当作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实验的一个“细胞”, 一个起点;接着是第二步———实验用课件上课, 改进课堂教学。这里说“一个起点”, 意思是这并非唯一起点———“一人一机”条件下的网络应用也是重要的起点;怎样利用互连网, 有效实施远程条件下的语文教学, 同样也是个起点。但不管网络配置的条件怎么不同, 只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持续开展语文教学, 教师就不能没有“课件”。因为课件是使教学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优势的重要凭借。从“教学方式”上看, 体现如何进行讲授, 为课堂上的师生交互提供凭借, 体现对学生活动的引导;为学生自学提供便利。它不代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创造。即使是非常优秀的教师为自己上课而设计制作的优质课件, 也不能代替自己上课时的随机应变。所以“课件”绝不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替代物, 更不是使课堂教学变得千篇一律的桎梏。它只是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的凭借。

可是在课件的设计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近些年出现了相当一批语文学科的软件, 筚路蓝缕, 反映了设计者和制作者们十分可贵的探索, 从中可以找到许多有益借鉴。最值得借鉴的, 是关于“整合”的意识。近些年的课件中也有许多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 也还是在“整合”上。主要表现为“三个不足”。一是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不足;二是对课堂教学需要考虑不足;三是对语文教改的追求不足。教改的根本意义是凭借一切可能兴利除弊, 实现教学优化。那么, 教学中应当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凭借信息技术能把哪些问题解决得好些?例如:怎样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怎样进一步体现因材施教?怎样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怎样开展“探究式”教学?一般说来, 信息技术在这些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但若在课件设计时并没有让信息技术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而只一味追求花里胡哨, 那就本末倒置了。当然还有别的不足。但“三不足”是“整合”工夫不够的主要表现。

语文, 是学生个性差异表现最突出的学科, 也是资源极为丰富的科目。在语文学习上不该、也不能“一刀切”。历来语文教材争议大, 篇目的选择总是批评的“靶子”, 也是缘于众口难调。自从信息技术强大的存储与检索功能受到青睐, 把超量资料推给学生似乎成为一种时尚。应当说, 扩展学生视野, 是绝对必要的。但问题在于是不是多多益善。一股脑儿塞, 或任凭学生生吞活剥, 都无济于事。也许在大撒手的情况下出现了几个天才, 但那绝不应归功于“大撒手”, 而且若以牺牲多数为代价也并不可取。

也许有人觉得, 现在谈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太“超前”。这么说不准确。准确点说, 是带有挑战性。投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验, 对语文教师是一种挑战。既要着眼于未来需要, 又要切切实实做一点一滴的探索;既要勇于开拓创新, 又要潜心学习老一代语文教育家们的宝贵经验;既要了解信息技术, 又要用更高的标准重新深刻认识语文教学的精髓———这是在学习上、教学上, 思想上一种全面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峰.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教学的优势与不足[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4) .

[2]余大军.浅谈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职业教育研究, 2004 (10) .

[3]余彤辉.关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见[J].中学语文教学, 2004 (11) .

[4]孔慧林, 张慧娟.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例谈[J].现代语文 (理论研究版) , 2004 (4) .

篇8:个人小课题:现代远程教育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与认识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谈几点认识。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和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二、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開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3. 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合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

四、结束语

上一篇:描写内涵表白的句子下一篇:历年成考高起点语文作文题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