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姑娘》教学心得

2024-04-13

《蚕姑娘》教学心得(共9篇)

篇1:《蚕姑娘》教学心得

《蚕姑娘》教学心得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蚕姑娘教学反思。

《蚕姑娘》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科普性小文章,形象地介绍了蚕一生的四个变化:卵——蚕——蛹——蛾,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蚕的了解,有几个小朋友家里正好养过蚕,说了不少关于蚕的知识,然后出示了四幅蚕在不同阶段的图片,再让学生用一段话说一说蚕的生长过程,在第一课时小朋友就对蚕的生长有了深刻的了解。课文的难点是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第二到第五自然段正是向我们介绍每一阶段的特征。文章中的`四个自然段是极其相似的,因此,我在教学时采取了先教后放的方法,重点教学了第二自然段,总结了学法后,后面几个自然段让孩子自学,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加大了课堂密度,也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学的乐趣。学完整篇课文后,我出示了一个填空:从( )里钻出来( )的蚕姑娘,一共睡了( )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 );第二次变得又( );第三次变得又( );第四次身体一天天( )。它吐( )结( ),最后( )开了窗,飞出了( )姑娘。这样的填空,等于给孩子们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他们在轻松愉悦中理解了课文。反复的朗读也为背诵打好了基础,三堂课下来已经有不少小朋友能全文背诵了。

篇2:《蚕姑娘》教学心得

[ 2010-3-12 16:37:00 | By: 络丝草 ]

0

《蚕姑娘》(苏教版第四册)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文章用7个自然段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课文篇幅较长,要求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好在课文段落之间的结构相似,我利用课文的这一特点,帮助孩子突破背诵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四次蚕眠的情况,了解蚕的成长过程。根据这些特点,我设计了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导入。教师板书“蚕”字,揭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我们中国,很早就养蚕了。古时候人们把它叫做“天虫”,所以“蚕”字上面是个天,下面是个虫。从而揭示新授内容。并说说为什么把蚕称作蚕姑娘。

二、了解蚕的生长情况

1、结合生活,交流对蚕的了解。让见过蚕的学生说说自己养蚕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孩子没有养过蚕,对蚕的生长过程有些陌生。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我通过多媒体激活孩子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这篇课文,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同时通过相互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蚕的一生。)

2、自读课文,思考:蚕从卵变成蛾经历了那些过程?

3、指名说蚕的生长过程,出示蚕的生长过程示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蚕卵、茧子、蚕山、蚕床,了解蚕的一生。(课文中“蚕山”“蚕床”这两个意思学生不太懂,也不是语言能够解释清楚的,所以通过多媒体图片让学生认识“蚕山”“蚕床”,并结合学生的发言帮助来理解词义。)

4、现在,你能知道蚕姑娘的生长过程吗?

三、诵读课文,加深体会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相关图画,指导学生看图,指导背诵。

(二)学习第二—五自然段。教师出示四次蚕眠图,让学生观察蚕的不同样子,发现蚕的变化。从而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生动。

(从这里开始的教学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第二—五自然段,掌握四次蚕眠的情况,体会人们对蚕的喜爱,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课文较长,对低年级孩子来说,背诵是有一定难度的。课文的后面几小节在语言表达上和第二小节很相似,所以可以利用对第二小节的指导,让学生体会本课构段的规律,化解背诵的难点练习当堂背诵。)

(三)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睡了四回的蚕姑娘。

2、交流自己是怎样想到这个词的。(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运用文中“又„„又„„”进行表达。互相交流,是对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这样一种月的方法的渗透。)

3、你觉得这两小节中,哪句话说的最有趣?

(这两小节内容不长,但语言生动有趣。这样设计主要想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

四、全文诵读

五、课后作业。背诵课文,复习生字,找一找赞美蚕的语句。

整课的教学应该说我的目标是达到了,通过让学生的读,教师的引讲,从第3、4、5这几个小节的对比读中让学生发现蚕的生长发展规律,抓住第二小节中一系列的动词“吃、睡、一动也不动、脱、醒、变”,让学生从老师详细的板书中一目了然,并能根据板书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蚕第一次睡时的生长规律,同时也发现蚕四次睡的生长规律基本相同,由扶到放,然后让学生自主地阅读理解课文的第3、4、5小节,学生这时已能自主地对课文内容真正地理解了。

在本课教学快结束时,我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复述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学生掌握较快,因为他们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在这样的基本上我引导学生去背诵,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本上背诵,很多学生得心应手地较快完成了背诵任务。

篇3:《蚕姑娘》教学心得

师: (拿出几片枫叶) 这些就是秋姑娘给小青蛙、大雁、松鼠和山村孩子的信。 (神秘地) 想知道上面写些什么吗?

生:想!

师: (随手拿起一片枫叶) 那我就给你们读一封吧! (佯装仔细看了一下) 这封信是秋姑娘写给小青蛙的:

亲爱的小青蛙:

冬天快要到了, 你睡觉时可一定要盖好被子, 千万别着凉生病了呀!

你的朋友:秋姑娘

师: (疑惑地) 奇怪!枫叶上明明什么字也没有, 我为什么还能把信读出来呢?

生:老师是猜出来的!

师:对了!我是猜的。不过, 我可不是瞎猜, 而是把课文读了好几遍才猜出来的! (举起其余几片枫叶) 剩下的这三封信, 你们也像我一样读几遍课文, 再来猜一猜, 读给大家听, 好吗?

生认真地朗读课文, 不一会儿, 纷纷举手。

师: (拿起一片枫叶, 交到一位同学手上) 告诉大家, 这封信是写给谁的?

生:这是写给南飞的大雁的。

师:那就请你把这封信读给大家听听!

生:亲爱的大雁:

冬天就要来了, 你们要往南飞, 路上一定要小心!

你的朋友:秋姑娘

生读其余几封信略。

师:秋姑娘写好这些信, 就请秋风把它们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们。枫叶信随着秋风飘呀飘呀, 很快, 小青蛙、大雁、小松鼠和山村的孩子都收到了秋姑娘的信, 它们读了信, 会说些什么呢?

生1:它们可能会说:“秋姑娘对我真好!”

生2:它们会说:“秋姑娘对我这么关心呀!

……

师:秋姑娘对自己的朋友们这么关心, 朋友们也想关心她并感谢她, 于是, 他们就请我们在这片枫叶上 (拿出又一片枫叶) 给秋姑娘回一封信, 小朋友们愿意帮他们吗?

生:愿意!

师:出示 (枫叶为背景)

亲爱的秋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朋友:小青蛙 (大雁、松鼠、山村的孩子)

生: (纷纷交流)

生:亲爱的秋姑娘:

谢谢你对我们的关心!冬天就要来了, 你要保重身体, 多穿点衣服!

你的朋友:小青蛙

生:亲爱的秋姑娘:

你对我太好了!谢谢你!天冷了, 你可不要受凉了!

你的朋友:大雁

…………

师:秋姑娘带着朋友们对她的关心就要离开我们了, 冬爷爷也快来上班了, 天气会越来越凉, 小朋友们愿意学着秋姑娘的样子也写一封信来关心我们身边的同学、家人或是老师吗?如果愿意, 就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 (附学生的“信”)

亲爱的爸爸:

天气凉了, 你骑车上班一定要多穿点衣服呀!

你的儿子

亲爱的老师:

冬天就要来了, 天气冷了, 你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被子, 不要冻感冒了!

你的学生

……

教学反思

增加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是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中, 学生每读一个词、一句话、一篇课文, 都是一次语言的积累, 但如果只是泛泛而读, 这些语言只能是机械地存入学生的大脑中, 时间长了, 便会渐渐淡忘, 甚至丢失。因为他们很少有运用的机会, 久而久之, 自然会消失。因此, 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创设机会, 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语言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语言积累更加丰富, 从而成为“活”的积累。因此,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 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熟读成诵, 积累语言。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 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理解, 在理解中读, 读有所知, 读有所得, 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由此可见, 朗读也是促进学生语言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充分的朗读更为重要, 因为他们的阅读量少, 词汇比较贫乏, 掌握的句式也比较单一有限, 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就是依靠他们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而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上面的教学中, 我“故弄玄虚”, 说能读出枫叶上的信, 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他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课文情境, 学习的自主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变泛泛被动的朗读为积极主动的阅读, 这样通过对课文的充分阅读来积累语言材料, 来对语言“内化”, 为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作铺垫。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读, 为的是吸收”, “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 并积少成多, 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读, 或读而不熟, 有了意思, 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 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 多读, 熟了, 笔未着纸, 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 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 不费心思而顺理成章。”一年级的学生虽然还不会写, 但口头表达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2.创设情境, 促进语言内化。学生习得语言文字的主要途径, 就是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就是所谓的内化语言, 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把书上的语言变成他自己的语言。在这个片断的教学中, 我用几片小小的火红绚丽、具体可感的枫叶为引子, 创设了读文、猜信这样一个充满童趣的游戏情境, 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秋姑娘或是她的朋友小青蛙、松鼠……并通过这些角色的体验, 有效地激励他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在和文本充分对话的过程中, 对文本语言进行大胆重组和再创, 水到渠成, 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把书上的语言变成了自己的语言。同时, 在读文、说信的过程中, 他们深切感受了秋姑娘对朋友的关心, “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种子就不知不觉地在他们的心田种下。

篇4:《修鞋姑娘》教学片段及评析

师:课文哪两处地方写到了我寻找修鞋姑娘?

(屏显)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而我却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

是的,这样失的县城,到哪儿去找啊!然而,我还在找,走遍长街,望穿深巷。

修鞋姑娘,你在哪儿?

师:请轻声读一读。你发现这篇课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首尾呼应。

师:开头写我寻找修鞋姑娘,结尾还是写我寻找修鞋姑娘,这一头一尾都是写什么时候的事?

生:今天。

师:修鞋姑娘为我修鞋是课文的重要部分,写的是昨天的事。

(屏显)“我”寻觅修鞋姑娘。(今天)

修鞋姑娘为“我”修鞋。(昨天)

师:课文先写今天,再写昨天,写作顺序上叫什么?

生:倒序的写法。(板书:倒序)

师:课文背后还有一把金钥匙。(屏显课后“金钥匙”)这篇课文用了倒序手法:先写“我”寻找修鞋姑娘,再写主要事件。

【点评】从首尾段落的教学入手,通过让学生找出两处“我寻找修鞋姑娘”的段落来引导学生认识文章在结构上“首尾呼应”的特点及“倒叙”的叙述方法;并通过课后“金钥匙”的点拨,进一步理清了文章脉络,突出了教学重点,也自然引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师:我们进入课文的重点。(屏显)快速默读课文中写姑娘修鞋部分,思考:姑娘为“我”修了鞋子的几个地方?用笔画出来。

生:修鞋姑娘修了我的鞋跟,还修了鞋线。

师:绱鞋,就是把鞋底和鞋帮缝在一起。

生:还修了另一只鞋。

师:作者总共为我修了几处地方?(屏显)钉鞋钉——绱左鞋——绱右鞋。

师:修鞋的顺序,作者写得井然有序。下面让我们走人“一修”,看看从我和姑娘的表现中,你读懂了什么?拿出笔批一批,注一注。(生读写,指名说)

生:修鞋姑娘的经验非常老道,文章中说:“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因为一般的人,顾客有要求,她就会按顾客的要求去做,而她却找了一个最简便的方法。

(师纠正“钉几个钉子”的多音字读音,全班练读句子)

师:你能把她的自信读出来吗?(生练读)

师:突出“就”,再练读。(生练读)

师:姑娘多么有自信,这种自信

来源于什么?

生:技术高超。

师:你能找出一个词语说明她技术非常高超吗?

生:第4自然段的结尾,“说着刺啦刺啦地绱起来”。

师:你阅读到下文,也可以看出技术纯熟,很好!

师:有一个象声词特别显眼,告诉我是什么?

生:“吧吧吧”。

师:这个象声词怎么读?(生练习读)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表现出修鞋姑娘的技术高超,速度快、动作利索连贯,不像别人钉半天。

师:请你把整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生练读)

师:你听出娴熟了吗?我们把掌声送给他。读得多好啊!谁对这三个“吧吧吧”有不同的读法。

牛:我和他一样表现出利索,但“吧吧吧”要上扬。(练读)

师:多么清脆,像音乐一般,真美!老师还有一利一滇法,你们看合理吗?(师范读)

生:我认为不可以。老师读得缓慢用力,感觉会把鞋子钉坏。

牛:我认为合理,可以体现出修鞋姑娘钉鞋很认真。

师:两位同学淡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当你带着生活经验读课文,会读出不同的感受。下面各自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生练读)

【点评】“没有朗读,就没有语文。”朗读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从“钉几个钉子就行了”到“吧吧吧”的朗读指导,教师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加强语感培养,既帮助学生理解修鞋姑娘技术的高超,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平台。

师:读书就要这样读出自己的感受。这“吧吧吧”三下,不仅把鞋跟钉上了,同时也把我心头的怀疑赶跑了。我之前的怀疑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因为她年轻,看上去没经验。

生:路上的小摊,不是正规的店。

生:姑娘的力气比小伙小。

师:(板书:怀疑能力)刚才你们抓住了课文的关键词,走进了文本,读懂了课文。我们用这样的方法,继续去读懂人物的表现和内心。请看“二修”部分。(屏显课文段落)从对姑娘和“我”的描写中,你又读懂了什么?在课文中批注一番。(生读写,指名说)

生:修鞋姑娘很认真,从“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可以看出。

生:“我决计不管她要多少钱,决不还价。”看出作者同情修鞋顾娘。

师:你读出了同情,从哪两个词看出?

生:决计、决不。

师:作者为什么同情她?从文本中找一找。

生:我从“风霜艰辛”一词看出她很可怜。

师: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姑娘都挑着鞋担子东奔西走。不管风再大、雨再狂,姑娘都默默地守着她的修鞋摊子。读到这,你对“风霜艰辛”的理解仅仅是四个字吗?谁为我们读一读。

生:(朗读)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

师:谁来评价一下她的朗读。

生:我听出来了,她在四季一直守着她的鞋摊子,等待顾客的到来。

生:我从“冻肿了的手背”听出她生活很艰难。

师:她家里的经济不宽裕,作者此处的描写与下文“付钱”有什么联系?姑娘的表现使作者由刚才的怀疑变成了同情(板书:同情),之后又有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回去继续学习课文。

【点评】教师善于挖掘和丰富文本语言内涵,引导学生读出理解,读出画面,读出体验,读出情感,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总评】这是《修鞋姑娘》教学中的三个片段,执教者认真钻研教材,较好地把握课文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扎实开展语言的理解和实践活动,由表及里,由文本到生活,兼顾共性和个性,重视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的精神因阅读的展开而变得丰富和灵动。

1整体入手,理清思路。叶老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好的教学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而教路来自于文路,来自于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和准确把握。在这些片段的教学中,教者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让学生明了课文写的是“修鞋”的事,继而让学生弄清楚共修了几次鞋。在此基础上,提炼并板书“钉鞋钉一绱左鞋一绱右鞋”,理出了一奈清晰的阅读思路,为接下来的精细化阅读打好基础。

2抓关键词,领悟文义。阅读理解的方法不一而足,好的方法切合课文内容,并在不断反复运用中加以强化。理解课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点,以此触发学生的思考,唤起学生的联想。本案例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带来的肤浅,达到了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如,教学中扣住“吧吧吧”三个字,先让学生读一读三个字,读出不同的语气,并说出如此朗读的理由。学生既读又说,发现三个简单的汉字中其实包含着不简单的含义,进而,积极主动地去深究其中的内涵,品悟其中的韵味。接着进行朗读比较,通过对不同朗读语气的比较体会,进一步理解三个汉字中所包含的意思,从中体会到小姑娘的自信。

3以学为主,渗透学法。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关于方法的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关于方法的学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指向。阅读教学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片段中,教师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批一批”“注一注”,让学生自读时有法可依、有事可做。在自主阅读批注的基础上,进行自由交流,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在交流、讨论等阅读实践活动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自主阅读。

4联系生活,活学文本。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学习语文必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语文学习变得灵动。在这里,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践,谈阅读理解,说生活感受,并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假如你是作者,看到那冻肿的手臂,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进入文本深处。感悟是因人而异的,如从对姑娘和我的描写中,有人读出了“认真”,有人读出了“同情”,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感悟,说出自己的理解,给学生自主的空间。

(本课教学实录由范曙晖根据录音整理;教学片段由孟晓东、薄俊生节选)

篇5:蚕姑娘 教学反思

说是巧用,其实是课堂中一些常见的教学手法,在这里有点自吹自擂、班门弄斧了,见笑!下面我来谈谈我教学中的一些情况。

《蚕姑娘》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应该来说,这篇文章条理是十分清晰的,但是课前我调查了一下,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不同,他们很少见过蚕,更不用说接触、熟悉了。所以,在备课时,我就上网收藏好了有关蚕的一生的视频资料,以备课前用。很可惜,学校的功能室电脑坏了,不能播放,所以孩子们未能在课前欣赏到。没有了直观形象,就更加提醒我,一定要在课中好好地把握。为了使教学收到好的效果,我想到了下面的几个办法:

一、用填空引导学习

1、如果借助视频,那么孩子们对于蚕的一生可能会更快更深地了解。所以,在印象不深的情况下,我采用了小黑板出示的形式,我出示了这样一段话: 又()又()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衣裳。醒了,醒了,变成()姑娘。

学习第二小节,借助挂图,我让孩子们观察蚕从蚕卵里出来的形态,孩子们在预习和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到蚕一开始是又黑又小的,后来经过睡眠、蜕皮,由黑变黄,顺利地进行了填空。接下来,让孩子们进行多遍朗读,加深对第一个变化阶段的理解。教学3-5小节,还是利用此填空,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改变括号里的词。把自主权交给孩子,集体交流讨论,不仅加深对蚕变化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很顺利地,孩子们口头填完整了填空,他们知道又黄又瘦的蚕姑娘经过一次次睡眠与蜕皮,逐渐变成了又白又嫩的蚕姑娘,又变成了又白又胖的蚕姑娘,又变成了又白又亮的蚕姑娘。在此基础上,又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板书,通过读,再次帮助理解,加深印象。

2、学完了6、7小节,孩子们知道了蚕的一生的变化过程,我又出示了这样一条填空进行巩固:

从()里钻出来的又()又()的蚕姑娘,一共睡了()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又();第二次变得又()又();第三次变得又()又();第四次身体一天天()。它吐()结(),最后()开了窗,飞出了()姑娘。起初,有个别孩子对于“第一次变得又()又()”,有些迷糊,填成了“又黑又小”,很快,其他同学提醒他,是第一次睡眠以后,他们马上就改了过来。这样的填空,等于给孩子们指引出了一条学习课文的方向,让他们在轻松愉悦中理解了课文。

3、这篇课文中出现了ABB式、又()又()式词语,照顾到有些孩子对这些词语的举例有点困难,我还是给出了填空:

暖洋洋:红()黑()白()绿()亮()

又黑又小 又(高)又()又(唱)又()

通过这样的指引,拓宽孩子们的思维面,从而想出更多的词语。

二、借板书加深理解

在教学时,我相机进行了这样的板书: 生长过程:吃——睡——脱——醒——变

形态变化: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天天发亮 吐丝、结茧、蛾姑娘

将课文重点浓缩在一起,教学时,借助板书让孩子们脱离书本进行描述蚕的变化,对帮助理解、加深印象很有帮助。

我想,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应该有一个精彩的板书,孩子们对于这些板书是印象深刻的,便于记忆,便于回忆,便于复习。我教学每一篇课文都是这样做的,同时我喜欢让孩子们抄在语文书上,用来最后的复习巩固。

三、设对比指导背诵

这篇课文的2、3小节结构基本一样,4、5小节与之有点差异,主要是在这块:

2、3小节中是“一动也不动,脱下()衣裳”,5、6小节是“一动也不动,脱下()衣裳,换上()衣裳。”多了一句。首先我让孩子们讨论,为什么这里和前面的不一样,孩子们通过对蚕的变化过程的理解,知道,蚕最终的颜色是白的,所以后面的等于不变颜色,只换新旧。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记忆,对熟练背诵很有帮助。通过预习与课中的训练,到课文结束时,只有一个孩子没有背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效果是不错的。

篇6:《蚕姑娘》教学反思

★ 《蚕姑娘》第二课时 之一

★ 蚕姑娘的作文

★ 二年级语文《蚕姑娘》知识点

★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 《修鞋姑娘》教学反思

篇7:《蚕姑娘》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差点在学生面前出洋相,学生对这个蚕宝宝可真是太感兴趣了。整节课不断地向我提问:“蚕为什么要经过4次睡眠才变成蛾啊?”“蚕为什么会变成蛾啊?”“变成蛾后它又干什么啊?”“它为什么要到蚕山上吐丝啊?”……

一开始我还很高兴,表扬他们爱动脑筋,可到了后面我有点招架不住了,有些问题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原因。现想想,觉得真有些不好意思。看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真的必须要常流水。

这一次经历,更促使我要多学习,博览全书,决不能对不起那一个个脑子随时充满疑惑的孩子们。

篇8:《蚕姑娘》教学心得

(一) 活动目标

1. 以夏尔·佩罗与格林兄弟的两个版本的《灰姑娘》为参照, 认真阅读《叶限》, 感受文中女主人公及“后母”的艺术形象, 通过对比这些形象的异同点, 尝试理解作者塑造这类形象的意图和背景。

2. 探究《叶限》及两个版本《灰姑娘》故事中借助“超能力”改变命运 (情节发展) 的情节与结构, 体会作者的艺术创造, 联系现实及阅读写作经验, 激活想象, 提升个人的文学欣赏与审美鉴赏能力。

3. 基于以上活动体验, 引导学生尝试创作一篇借助“超能力”改变故事情节的科幻小说, 或撰写相关文学评论片段, 提高其艺术鉴赏及表达能力。

(二) 活动要求

1. 需要认识到感受人物形象要从语言、行为、心理、环境等细节入手, 尝试将小说鉴赏时分析人物、情节、结构等语文核心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2.了解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保持阅读兴趣, 形成自主探究、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3.养成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素养, 亦能以合适的方式, 按要求独立完成阅读与写作成果的撰写与展示。

(三) 学习准备

1.教师准备。

(1) 《叶限》及两个版本《灰姑娘》的中译本。

(2) 分析三个故事中涉及人物形象及情节结构的主要细节点 (见表1) 。

(3) 收集“原型批评”“超能力改变命运”等相关资料。

(4) 设计问题, 设计组织问题讨论的方案, 以此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支架。

2.学生准备 (预学) 。

(1) 完成《叶限》 (自主扫清文言障碍) 与《灰姑娘》 (统一译本) 的预学,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理清小说情节, 列出至少三个亟须解决或分享的关键词, 并提前交给教师。

(2) 以大组为单位, 一组简单演绎小说《叶限》 (默剧配画外音) , 另外三组分别备齐三篇文章中出现的所有物品 (可实物, 可图片) 。

(四) 评价量规

1. 默剧演绎大组得分评价方式:另外三组打分, 采用100 分制, 课堂现场完成 (结果见表2) 。

2. 另外三组“ 道具”准备得分评价方式:默剧演绎组打分, 采用100分制, 上课前完成 (结果见表3) 。

注:本表只作为课堂参考, 不作为教师讲解的主要内容。

3.课后小说创作或文学评论写作评价标准及方式:采用100 分制, 由教师完成。对小说创作, 要求有想象力, 结构情节安排合理, 人物形象较丰满;所有小说结集, 择优推荐发表。对文学评论, 要求就人物形象、情节与结构两个要点进行评论, 亦可作原型批评、东西方文学文化对比的尝试;所有文章结集, 择优推荐发表。

(五) 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活动设计

在阅读小说时, 让学生在感受人物形象、激活想象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并通过使用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尝试创作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是“文学鉴赏与创作”这个学习任务群的核心知识素养之一。因此, 在《叶限》这篇小说的活动设计上, 笔者围绕这个中心点做足功课。

首先, 基于《叶限》这篇小说的特殊题材, 笔者确定了比较阅读的方式, 选取学生耳熟能详的、和这个文本有着密切关系的两个版本的童话《灰姑娘》, 让学生以高效的方式理解小说, 并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灰姑娘”“后母”等) 、主旨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为了让《叶限》的情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笔者还专门让学生表演默剧, 其他学生边欣赏边打分, 以活泼轻松的方式完成对文本的梳理。

其次, 为保证学生对文本阅读最原初的审美观感, 不以教师先入为主的东西束缚住学生的审美体验与判断, 在活动的第二环节中, 笔者拿出学生事先提供的几个关键问题来推动课堂的讨论。因为三个文本的雷同特点, “抄袭”“灰姑娘”“后母”等几个词是学生关注最多的。其中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有两个:相似人物形象中找细节的不同, 不同细节中概括情节的相同———详见下文课堂案例片段。

再次, 基于学生的“抄袭”论断, 笔者设计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为有效的学习支架:“大家都觉得叶限和灰姑娘以及她们的后母很像, 故事也雷同, 她们真的完全像吗?”设计这个问题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回到文本, 对照着手头准备好的“道具”, 慢慢深入到文本的细节, 让心中本来只是概念化的看似雷同的“后母”及“灰姑娘”的形象逐渐丰满、细腻起来, 看出他们更多的不同来———那么感知小说形象的活动目标就圆满达成了。

完成以上活动目标后, 小说的情节和结构的关键点也浮出水面:主人公通过各自获得的“超能力”解决了矛盾, 作者也随之完成了小说情节的推进。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 并为课下尝试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做好引导。

当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文本的兴趣点还是非常多的, 学生比较容易走到其他话题的探讨中, 比如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原型批评问题等。教师需要因势利导之。

三、课堂案例片段

【片段一】细节中找不同———“她们”真的雷同吗?

[默剧表演, 学生打分。……进入活动第二环节]

师 (拿出学生之前交上来的最关心的三个关键词的统计数据) 大家猜猜看, 你觉得哪个词是关注人数最多的?

生我猜是“后妈”! (众笑)

生当然是“灰姑娘”了! (众笑)

生 (反驳) 为什么不是“叶限”?

师嗯, “后妈”———包括“后母”, 和“灰姑娘”的得票率都很高, 基本上大家都写到了。看来这是一台女人的戏。男角色大家似乎都没当回事儿 (笑) 。关于为什么“叶限”得票较少, 这个问题很复杂, 等我们解决好前面几个问题, 有时间再谈好不?[相关内容可参见后文“课下延伸交流”]

生好。

师排在“后妈”和“灰姑娘”之后的词是“抄袭”, 共有33 票。当然也把它的同义词统计进去了, 比如“抄”“像”“太像了”“神同步”“雷同”。 (大笑, 因为隔壁班有个叫“雷同”的同学)

师 (稍停顿, 示意静下来) 显然, 《叶限》这篇小说和两篇童话长得很像。大家都觉得叶限和灰姑娘, 还有她们的后母, 都很像, 故事也雷同, 但她们真的完全像吗?

生 (翻看讲义找, 并与同桌谈论) 嗯, 有不像的地方。叶限是中国人, 灰姑娘肯定不是中国人。 (众笑)

师呵呵, 是的, 还有吗?

……

生她们的帮手不一样:叶限的是鱼骨 (指着手里的道具) , 辛德瑞拉 (灰姑娘) 的是各种小鸟或仙女 (指着其他组的道具) 。

师很好, 还有吗?

生虽然都嫁得不错, 但叶限最后似乎没有辛德瑞拉幸福。

生她们的后妈、姊妹结局不一样。

生叶限的老爸死了, 辛德瑞拉的父亲还在。

生叶限只有一个姐妹, 灰姑娘有两个。 (笑)

生老师, 有一点很奇怪, 《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和叶限穿的都是金鞋, 法国的灰姑娘穿的是水晶鞋, 这个差距有点大。

师你跑题了, 没按要求对比 (笑) 。不过确实如此。法国的灰姑娘是夏尔·佩罗17 世纪改写、塑造的, 比《格林童话》早。既然有人问了, 就多透露一点:法国版灰姑娘一开始穿的也不是水晶鞋, 而是松鼠毛皮鞋———似乎两种鞋夏尔都写过。但大家都觉得穿水晶鞋更贵高更有气质, 对脚合适不合适的要求更高 (学生笑) , 所以最流行的法国版灰姑娘基本穿着水晶鞋。

……

师是的, 同学们很细心。叶限和灰姑娘看似很像, 但也有这么多不同。她们的后妈折磨她们的方法, 也有细节上的差异。比如, 叶限主要是被要求“樵险汲深”, 而灰姑娘主要承担厨房里的活计。这就是小说中典型形象的塑造, 要通过语言、动作、衣着等细节体现她们各自的特点, 以后大家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时候要注意。那么, 相比较而言, 你认为叶限和两个灰姑娘的形象, 哪个最丰满哪个最有“脸盲” (最不丰满) 的感觉?

生叶限似乎个性上不鲜明, 格林兄弟的灰姑娘形象最清晰。

师判断很准。格林兄弟塑造的灰姑娘细节更多, 更生动。她诞生也最晚, 而叶限则诞生于9世纪, 最早。

生明显格林童话最长啊。 (众笑)

师确实如此。你看, 三个姑娘, 只有格林童话的灰姑娘在寻求帮忙的时候念“咒语” (笑) 。这就是生动而具体的细节啊。所以, 格林童话最长, 人物形象更突出, 故事情节也更丰富。而另外两个, 尤其是叶限, 故事脉络是清晰的, 细节上不够具体———虽不具体, 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情节结构上一点没偷工减料。是不是?

师其实, 这些故事最早的雏形可能相差不大,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故事传到的地区不同, 以及讲述者的目的不同, 故事涉及的人物细节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因为时间关系, 课上我们就不展开了, 课下大家可找一处或几处这种细微的不同点略加分析, 写一篇简短的文学评论。

【片段二】不同中找相同———不同细节下的“神同步”

师我们刚才找了不同, 现在来找相同。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这三个故事相同的故事脉络?

生一个女孩备受其后母的虐待, 在一种超自然力的帮助下, 因为一场晚会而改变了命运。

师总结得不错。

生还可以更简单:一个人通过超能力改变命运。

师单从情节结构的角度来讲, 非常好, 凝练。如果联系到本文的主旨, 除此之外, 还涉及一个家庭伦理的问题。这三个雷同的故事跨越千载, 跨越万里, 看着似乎不可思议, 但也有其必然性。即他们都表明探究家庭伦理困境、追求真善美是人类发展到一定文明阶段必然要面对的大问题, 每个民族都不可避免, 甚至他们想出的解决方法也是大体一致, 这反映在文学上就是这样神奇的“巧合”———“神同步”, 同时夹带着作者符合时代的道德评判。所以, 虽然大家一开始觉得他们是互相抄袭, 但事实上远非如此简单。如果同学们感兴趣, 可以看得更深入一点。这对你感受人物形象、激活文学想象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生老师, 可不可以这样讲, 虽然大体结构相同, 但依然可以看出细微的差别:可看作不同民族在不同时代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比如叶限的父亲能起到保护她的作用, 不仅是因为她父亲爱她, 也可看作她父亲在家里的权力大, 一旦去世, 叶限的命运就很糟糕———这明显是中国封建时代家庭关系的写照。而两个版本的灰姑娘, 尤其是格林童话中的, 父亲应该也很爱辛德瑞拉, 比如给她带礼物什么的, 但似乎又不能很好地保护她, 应该也是那个时代欧洲的家庭关系的反映吧。

师非常好。说得不好听, 辛德瑞拉的父亲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好她。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也可以理解为, 他们家庭内部互相之间的关系比较独立, 辛德瑞拉更需要独自面对后母的压力。这可能和欧洲男女都享有较为平等的财产权有关, 在家庭里经济实力决定家庭地位。后母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实力, 可能比辛德瑞拉父亲的钱还多, 所以, 她的决定和行为———包括对待辛德瑞拉的方式———有自主性和优先性。而叶限在父亲在世时享受到父亲全方位的保护, 也是由父亲在家庭的地位决定的, 但父亲一去世, 叶限家没有其他男性做家长, 主动权就全到后母手中了。其实不仅在这一点上有差别, 地域上、风土人情上都有细节的差别。比如辛德瑞拉种的是榛树, 叶限守的是果树;辛德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 而叶限参加的是洞节。这些都带着鲜明的地域、时代文化烙印———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所以相同的故事情节, 却有着不同的味道在里面。

生 (插言) 这也是美国电影的法宝。 (众笑)

师太到位了。美国大片———如果大家仔细想想, 就是这么回事, 故事脉络大体一致, 只是人物身份、故事细节和背景、超能力道具有差别而已。刚才同学们也说了, 她们改变命运时所用的超能力不一样———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当下, 他们还会用这些道具吗?如果发生在将来呢?

生 (学生显得很有兴趣, 七嘴八舌) 现在会用动感光波…… (众大笑) 钢铁侠、月光宝盒……

师既然大家这么有兴趣, 课下的作业你可选择写一篇通过超能力改变命运的科幻小说。这个超能力要设计好,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不要抄袭别人的……

四、课下延伸交流

课后, 有学生和同桌一起找到笔者, 就“为什么是‘灰姑娘’而非‘叶限’”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

生老师, 我们来问课上那个“为什么不是叶限”的问题。

师嗯,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 也很简单。先问你一个问题:你先知道“灰姑娘”还是先知道“叶限”?

生当然是灰姑娘了, 叶限是现在上语文课才知道。 (笑)

师为什么是“当然”?

生 (一愣) 小时候童话就看过啊。

师你小时候看的是中国童话多, 还是外国童话多?

生这个……数不清楚。似乎印象深刻的是外国的多。

师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先被人熟知就是“第一”。不管这一事物产生年代的早晚, 就像现在申请专利一样。当然, 归根结底还是现在西方文化强势的问题, 一个文化话语权的问题, 比如这类故事所有人都习惯称作灰姑娘类型, 而非叶限类型;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而莎士比亚不叫西方的汤显祖;浙大叫东方的剑桥, 而剑桥不叫西方的浙大。这就显示了西方文化与文学的强势, 及话语权的强势。当然一方面因为西方研究得早、发现得早, 理论体系是他们用自己的文学作品为例搭建的, 但也要看到东方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弱势, 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学也有很好的作品, 当前的文学创作也有了不小的成绩, 但在理论建构方面依然没有话语权, 很少有被世界广泛认可的观点。

生哦, 这么深奥……

师其实也不深奥啦。再简单一点说, 就是我们近代以来因为经济等方面的落后导致了文化的不自信。西方的东西当然要学习, 但自己的东西不能丢。可惜近代以来, 我们恰恰学了西方丢了自己, 老是跟在人家后面跑。让你们都变成了不折不扣的“banana”。

生 (疑惑) banana?

师就是皮肤虽然是黄色的, 而人文基础和思想已经是白人的。不信?我来问问你———太阳神叫什么?

生阿波罗。

师海神呢?

生 (和同桌异口同声) 波塞冬。

师 (笑) 承认了吧, 阿波罗、波塞冬是哪里的神仙?你怎么说不出中国本土的太阳神和海神?

生 (恍然大悟状) 噢, 海神好像《秋水》里面那个…… (同桌补充) 若!对, 是“望洋向若”的“若”。

师还不错嘛。太阳神呢?

生 (笑) ……

师所以, 这就是最简单的文化话语权的基础———为什么是“灰姑娘”你知道了吧?所以想要是“叶限”, 你首先得了解、熟悉才行啊。

五、学生成果展示

【成果一】

叶限是壮族姑娘?

不得不说, 《叶限》把我震撼了。

刚开始看小说的时候, 看到高老师没有给出作者, 看到这么雷同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还以为高老师自己把《灰姑娘》换了个名字, 翻译成文言文逗我们玩呢 (我向上帝———不对, 向列祖列宗———保证, 他这种事情没少干……orz) 。

当得知了真相, 我真真切切被震撼了。

一是因为, 原来“雷同”的故事可以跨越民族和时代, 这究竟是为什么?看来, 一个“无巧不成书”绝对解决不了这个悬疑。我觉得只有像高老师给我们准备的那个“原型理论”所说: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都有原型, 只不过因为人们的迁徙、时代的变迁而显现出不同外在的表现而已, 而内涵却是一样的。

查资料得知, 有学者认为, 从《叶限》故事看, 有些习俗是壮族的, 如歌圩 (洞节) 、以鞋定情、神鱼等, 都带着桂南地区壮族民间的文化元素。并且流传于壮族民间的 《达加和达伦》《以佳和以冷》等, 都与古代“叶限”故事有着生生不息的传承关系。这就是壮族版“灰姑娘”的独特之处吧。

二是从材料中得知, 灰姑娘的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斯特拉波曾在公元前1 世纪记叙的一位嫁到埃及的希腊少女洛多庇斯的故事, 这被认为是《灰姑娘》故事的最早版本。我就在想, 《叶限》是这类人物中国版的最早原型吗?如果不是, 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型?

三是再次膜拜段成式, 《叶限》 这个故事前半截是《灰姑娘》, 仔细想想, 后半截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不要说我是唯一看出这一点的人!

【成果二】

悲催的“后母”

初读《叶限》, 再温《灰姑娘》, “后母”的残暴形象让我印象深刻。记得格林童话中“后母”几乎都是这样的, 如《小弟弟和小姐姐》《白雪公主》《杜松子树》中的“后母”。而中国最早的坏“后母”可以追溯到舜的“后母”———这就是所谓的原型人物吧。

有一首民间小调《小白菜》也这个题材:

小白菜

小白菜呀, 地里黄呀。三两岁上, 没了娘呀。

跟着爹爹, 还好过呀。就怕爹爹, 娶后娘呀。

娶了后娘, 三年半呀。生了个弟弟, 比我强呀。

亲娘呀, 桃花开呀, 杏花红呀。

我想亲娘, 谁知道呀。亲娘想我, 一阵风呀。

我想亲娘, 在梦中呀。弟弟吃面, 我喝汤呀。

端起碗来, 泪汪汪呀。亲娘呀。

“后母”在这些故事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是虐待非亲生子女, 助推悲情、助推故事主人公经历磨难后的成长。其实, 我发现, 这些“后母”还是蛮可怜的———因为除了个别的, 大多数“后母”虐待主人公的手段也谈不上异常残忍, 只是爱得不平等而已, 但她们最后都遭到异常悲惨的结果, 虽有着恶有恶报的宿命在里面, 但公平性上还是有问题的。

除了残暴, “后母”在西方文学里似乎又具有乱伦的黑色符号作用。

哎, “后母”怎么这么悲催呢?

六、资料链接

1.《酉阳杂俎》:[ 唐] 段成式著, 曹中孚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7 月版。

2.《灰姑娘———夏尔·佩罗童话集》:[ 法] 夏尔·佩罗著, 张磊译,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年1月版。

3.《格林童话》:[德] 格林兄弟著, 潘子立译, 商务印书馆2015 年6 月版。

4.《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瑞士]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年5 月版。

5.《批评的剖析》:[加拿大] 诺斯洛普·弗莱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年8 月版。

6.Yeh -Shen: A Cinderella Story From China:[ 美]Aai -Ling Louie著, paperstar出版社1996 年5月版。

7.美国CBS动画Yeh -Shen: A Cinderella Story From China (据Aai-Ling Louie所著的Yeh-Shen: A Cinderella Story From China改编)

篇9:《月亮姑娘变变变》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我设计了六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采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首先播放幻灯片出示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谜语描述的月亮非常形象,幼儿一下就能猜到,因此增强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幻灯片逐一出示字条带领孩子认读,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最后出示月亮的图片,让幼儿感到很兴奋,为自己的聪明而骄傲。这时教师提出疑问:平时小朋友都看到过月亮吗?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个关于月亮姑娘的故事,这里面的月亮姑娘遇到了一些麻烦,请小朋友们来帮忙解决。那么今天我带来的故事是什么呢?我这时并不急于告诉幼儿今天故事的名字是什么,而是让幼儿自己来读出故事的名称,为第二个环节做铺垫。

第二个环节首先出示故事的名称,让幼儿读出今天要学习的故事的名称,进一步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然后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内容,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让幼儿知道画面有哪些内容,你觉得画了个怎样的故事?用一句话来说出画面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让幼儿来讲述画面的内容,这样一环扣一环紧紧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急于知道故事下面发生的事情。每幅图画都观察完以后,幼儿分组进行讨论理解故事的内容,把故事讲述完整,最后每组幼儿派一个代表来讲述他们本组讨论的故事的内容,最后评选出讲述最出色组,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这种做法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个环节我在每幅图片上配以文字,然后让幼儿尝试读出故事的内容,看与自己观察讲述的是否一样。这时识字量大的幼儿会非常快而且流利地读出故事,那些识字量少的幼儿会很着急,也很想像他们一样进行阅读,这样又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阅读愿望。

第四个环节我配上音乐以及文字,完整地播放故事,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最后请小朋友们边听故事边自由朗读故事,并要求幼儿要读出感情,这样幼儿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五个环节是为了丰富幼儿的知识面而设计的。我根据故事的内容,制作了一个月亮周期变化的幻灯片,在这个环节播放给幼儿观看,让幼儿对月亮的周期变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一步理解是由于月亮的周期变化,所以月亮姑娘总是没有合适的衣服穿。

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环节,我为幼儿准备了饼干,让幼儿边听故事边咬饼干,咬出不同时期的月亮,检查幼儿的掌握情况。我利用游戏来做结尾,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对幼儿进行了放松,幼儿对本节课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当然在上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幼儿在自由讨论故事内容时,给的时间太少,幼儿展示的也少,如果多给他们一些展示的机会,会提高幼儿积极参与、表现的意识。同时也没用足用好教材,在赏析课本上图片的时候,没有引导幼儿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幼儿的观察方法没有得到学习,阅读的时间也不够充足。

上一篇:公司奖励与处罚管理规定下一篇:合伙美容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