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纳和小姑娘》教学设计

2024-05-03

《萧伯纳和小姑娘》教学设计(精选9篇)

篇1:《萧伯纳和小姑娘》教学设计

萧伯纳和小姑娘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课文记述了萧伯纳与一位苏联小姑娘玩耍并交谈的故事。这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与小姑娘一同玩耍、合影,共同分享彼此心中故事的情景,闪烁着人性平等的光芒。分别时小姑娘回敬给大作家的话更是发人深省:人与人之间在人格的天平上永远都是平等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文中六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萧伯纳和小姑娘的人格特点,从中受到启迪。过程与方法:

1.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字。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小姑娘和萧伯纳的人格特点。3.结合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深化理解,感受课文所表现的人文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不迷信名人,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名人的可贵精神,感受课文蕴含的人文思想。

重难点分析:

1、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较多,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采取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和运用。

/

2、文末小姑娘说的话含义深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前要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萧伯纳的生平,在对人物有了必要的了解之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人物的对话,感受小姑娘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名人的可贵精神。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物,引入新课。

(一)出示课题,指名读。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萧伯纳的资料。

出示课件,教师补充资料,介绍萧伯纳生平。

(二)教师谈话,激发读书兴趣:萧伯纳接受苏联作家协会的邀请,到苏联去度假。有一天,他在公园里碰到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萧伯纳和一位小姑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

(一)课件出示读书提示。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文中画出本课生字,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互读课文,相互评价,纠正错处。2.小组成员合作,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3.组长抽读生字卡片,其他同学抢读。

(三)指导学习生字。

1.指名读文,师生评价,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针对性指导。2.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小组竞赛读。3.课件出示生词、生字,多种方法认读。可以采取与熟字对比记忆的字:出示相关课件 受---爱 梳---流 名---各 合---哈 即---却 幼---动 可用加偏旁的方法记忆的字: 苹---平+ 艹 协---办 + 十

“英、雄、塑、喷、幼、即”等字可以结合词语,在具体语境中帮助识记。4.课件出示识字游戏,读字、说词,巩固识字效果。

(四)汇报初读收获,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品读文句,感受人物个性特点。

(一)学生再次读文,教师提问:萧伯纳和小姑娘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课文中画出句子。

学生读文,思考。

(二)教师引导交流读书收获。预设:

1.娜塔莎非常可爱。

课件出示句子第二自然段:课文是怎么介绍小姑娘的?学生读相关语句。这样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你们喜欢她吗?准备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一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萧伯纳很喜欢小姑娘。

读第三自然段,回答:萧伯纳和娜塔莎在公园里一起玩儿什么呢? 引导学生总结出“讲故事、喂鸽子、合影”。

指导学生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3.体会萧伯纳的不谦虚和娜塔莎的不迷信名人。(1)课件出示句子:

你回去后,可以告诉你妈妈,就说跟你玩儿的是世界上有名的作家萧伯纳。理解“有名”的意思,说一说你还知道谁是世界上有名的人。

从萧伯纳的话语中,你感觉他是个怎样的人?想象他当时的语气、神态,引导学生体会萧伯纳有些骄傲,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句子,体会萧伯纳说话时的心情。(2)课件出示句子:

小姑娘立即说:“你也可以跟你妈妈讲,跟你玩儿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一边想象小姑娘当时的语气和神态,一边读句子,想一想,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引发思考,娜塔莎和萧伯纳的身份、地位、学识无法可比,可是她为什么还要这样对萧伯纳说?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不迷信名人、不小瞧自己的可贵精神。(3)师生对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同桌对读两个人的对话,再次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

(三)课堂小结。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认读生字。

(二)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展开辩论,深化理解。

(一)课件出示思考题:读了课文,你喜欢萧伯纳,还是喜欢小姑娘?

先在小组展开讨论,说出自己喜欢这个人物的理由。

(二)在班里展开小小辩论会,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师生评价。

三、补充故事,拓展延伸。

(一)学生谈一谈自己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引导学生从不迷信名人、人和人之间应该平等、要谦虚等方面体会课文所蕴含的人文思想。

(二)引发思考,想一想,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会怎么想?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三)教师补充故事。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一)出示生字,读一读田字格里的生字,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占格位置;想一想怎样把字写正确、写好看。

(二)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岁:上下结构,上面 “山”的中间一竖和下面“夕”的第一笔撇都是在竖中线上起笔,横撇收笔要缓一些,这个字才能稳住。

名:上下结构,注意上面“夕”的写法,可与“岁”字对比。

作、师: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师”字第二笔竖撇的写法,要过了横中线以后再向左撇。

圆:全包围结构,注意最后一笔横封住方框。

(三)学生描红,练写。

篇2:《萧伯纳和小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萧伯纳和小姑娘的人格特点,使学生受到启迪。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设计思想]

本课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多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态度,从而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副漂亮的图片。图上的小姑娘和大胡子老爷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读过课文的学生会知道萧伯纳和娜塔莎)。板书课题(萧伯纳和小姑娘)。齐读题目。

二、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

2、指生读课文,正音。要求:一边听一边不出声地跟读,之后进行评价。

3、同桌检查读课文。如果他读得好你就夸夸他,如果他读得不好,你就帮帮他。

4、把生字对照着拼音多读几遍,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它。

5、检查生字词语。可以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还可以用你喜欢的字组词。

三、理解朗读课文

1、在认识了词语之后,你是不是把课文读得更熟了,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找描写小姑娘的`句子并在书中勾出来。(学生自读查找)课文是怎么介绍小女孩的?(学生“娜塔莎只有五岁,梳着两条小辫子,蓝眼睛,圆圆的脸经得像苹果,嘴里不停地唱着歌”)看到这样一个小姑娘,同学们你们喜欢她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2、这么可爱的小姑娘,不但你们喜欢,萧伯纳也很喜欢她,就在公园里跟小姑娘玩儿。请同学们接着往下读课文,想一想萧伯纳和小姑娘都在一起玩什么呢?

预设:

A、讲故事。

B、喂鸽子。

C、合影。理解词语“合影”和“塑像”,让学生结合生活在实际来理解这一老一小在一起玩,玩得怎么样?能不能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指生读)

你觉得他们像一对什么?(可以说父女或朋友)

3、到了中午,小姑娘要回家了。萧伯纳对小姑娘说什么了?在书的第四然段找一找。(指生读)全班同学一起读。

“有名”是什么意思?(著名的意思)你还知道有哪些有名的人?(爱迪生,达尔文等等)萧伯纳说自己是世界上有名的作家,他认为自已怎么样?(了不起)你能读出萧说时的语气来吗?(重读“有名”)反复读,体会萧说话时的心情。小姑娘是怎么回答他的?在文中找一找,谁给大家读一读?(指生读后,全班一起读)

苏联小姑娘娜塔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她的地位和萧伯纳是无法比的,可她为什么还这样说的?她是怎么想的呢?(不小瞧自己,人人平等)小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天真,可爱)读出小姑娘说话时的天真、可爱。(指生读)最后我们分角色来说一说他们的对话。男生读萧,女生读娜。

四、拓展练习

同学们想一想,萧伯纳听到小姑娘这么说,他会怎么想?(认为自己太自以为是,我太骄傲了)所以他后来对人说“一个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希望同学们也牢记这句话,它会使你受益很多的。

五、指导生字

“圆”先里边,后封口。

“师”和“帅”比较记忆。

“名”和“各”比较记忆。

“作”和“做”分别组词,区别字义。

六、作业

1、本课生字,练习组词。

2、了解有关萧伯纳的故事。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读准字音,记忆生字,了解课文,为下面分析课文做好铺垫。

鼓励为主,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

抓住人物之间的活动体会人物情感。

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人物态度,从而受到启发。

篇3:肖伯纳和《费边论丛》

肖伯纳是《论丛》的编辑。他写了其中的两篇论文,并且为一九○八年和一九一三年的两次重版本写了长篇序言。一九四八年出六十周年纪念版时,九十二岁高龄的肖又写了一篇题为《费边主义六十年》的后记。通过《费边论丛》和肖在这前后为费边社所做的文字工作,我们可以看到肖的思想和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与社会主义思想有关的方面,也可以由此探索这一方面同他的文学创作的关系。这就是本文打算谈的问题。

一次值得纪念的会议

在一八八四年五月十六日费边社例会的会议记录上,肖伯纳用铅笔写了一个旁注:“肖伯纳第一次出席,因此这次会议是值得纪念的。”这句话固然带点肖所特有的那种幽默的狂妄劲,却可以说是实事求是的。

肖伯纳在一八七六年二十岁时从爱尔兰来到伦敦,想当作家,写了几部小说都不成功,只好给几家报刊写点文艺评论勉强维持生活。这时他对社会主义思想发生兴趣,积极参加一些俱乐部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论和演讲。他曾一度信奉美国人亨利·乔治的土地国有化理论,后来受社会民主同盟领导人亨利·海德门的影响,到大英博物馆去钻研《资本论》第一卷(那时还只有法文译本)。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使他大开眼界,从此他成了社会主义者,但是他并没有加入当时英国唯一宣称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组织即社会民主联盟,却入了费边社。据他自己说,这是因为他“本能地感觉到”费边社能吸收和他“具有同样偏见和思想习惯的人”。不久后肖就宣布拒绝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和革命理论,成了一个典型的费边主义者。

费边社成立于一八八四年一月。它是一个主要由所谓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即作家、记者、教师、公务员组成的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的团体。起初他们并没有明确的理论,只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贫富不均和由此产生的罪恶不满,模糊地想加以改造。他们认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探讨,找出最好的途径,因此采用古罗马大将“拖延者费边”的名字为社名。创立者之一的弗兰克·波德莫尔还为此杜撰了一句格言:

“你们必须等待适当的时机,正如费边在与汉尼拔作战时极其耐心地等待那样,尽管许多人曾谴责他拖延;然而时机一到,你们必须象费边那样狠狠地打击,否则你们的等待将是徒劳无益的。”

由此可见,他们用费边的名字为社名,并不象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表明他们从一开始就已经有渐进主义的思想。实际上费边社员的早期言论也确实并没有完全排除暴力革命的可能性。例如肖伯纳起草的第二号费边短论《宣言》就是这样结尾的:“我们宁可面临一场内战,也不愿意再经历一个象目前这样的苦难的世纪。”有趣的是,一个著名的费边社员、作家威尔斯后来曾指出,历史上的费边从来没有“狠狠地”打击过。同样,费边社在经过几年的探索后也毕竟形成了一种渐进的、和平的、宪政的社会主义理论,并且在《费边论丛》中作了相当完整的表述。对此肖伯纳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肖是在一八八四年九月正式加入费边社的。第二年一月,他当选为执委并连选连任到一九一一年。五月他介绍悉尼·韦伯入社。韦伯也在一八八六年当选为执委并一直任职到一九三五年。政府文官出身的韦伯以冷静著称,善于凭统计数字和事实来争辩,肖则热情洋溢,是个天才的鼓动家。二人相辅相成(后来又加上韦伯夫人),成了费边社的灵魂。肖是许多费边社小册子和早期历史性文件的执笔者,是演讲会的组织者和主要演说家,他还参加教区委员会和自由党的地区协会,竭力用费边精神“渗透”这些组织。韦伯所写的宣传小册子和理论著作更是不计其数。两人还负责《费边短评》的文字加工。如果说韦伯是费边社会主义的主要奠基者,那么肖作为介绍他入社的人当然也要分享历史功绩,何况他本人的贡献也只是仅次于韦伯呢!从这一点来说,肖的那句著名的旁注丝毫没有夸大他的作用。

渐进社会主义者

《费边论丛》的作者除肖和韦伯外还有威廉·克拉克,悉尼·奥利维尔,格拉罕·瓦拉斯,安妮·贝赞特夫人和赫伯特·布朗德。这七个人组成当时的执委会,《论丛》是根据他们在一八八八年秋冬两季发表的一系列演讲编成的。按照长期任费边社书记、又是《费边社史》作者的爱德华·皮斯的说法,这不仅是一本论文汇编,而是一本完整的书。因为作者们有共同的观点,共同制定了政策,演讲前作了总的安排,各篇都是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而互相配合的。

《论丛》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社会主义的基础》共四篇文章,分别从经济理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伦理原则出发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第二部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组织》共两篇文章,表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策的设想。第三部分《向社会民主主义过渡》也是两篇文章,可以说是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的论述。

肖伯纳的两篇论文是:第一部分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三部分的《向社会主义过渡》。它们和韦伯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基础》都是文集中最重要的文章。不仅如此,肖作为全书的编辑付出了辛勤和严肃的劳动。皮斯对此作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此书“在付印之前,每一句话都经过编者的考虑,每一个字都经过他的斟酌”。

肖伯纳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一文的开头就强调,必须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把私有财产从它贪婪的根源到它的混乱的终结的每一个步骤弄清楚”。接着他生动地揭示了地租和利息的来源,抨击了私有制的罪恶,最后作出结论说,政治经济学证明:“私有财产并不是永恒的。只要我们决心奋起消灭它,它甚至是不能永存的。”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社会主义的结论,也是肖毕生坚守的信念。甚至可以说,在这里看得到马克思主义在他思想上留下的痕迹。但是肖的经济观点却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只是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和杰文斯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通俗阐述。这也基本上反映了费边社的经济理论。

肖的第二篇论文更是典型的费边主义。他明确宣布,社会主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用暴力革命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已经过时,必须“逐渐过渡”,也就是逐渐扩大参政权并且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把地租和利息转交给政府。我们知道,马克思曾经指出象英国这样没有官僚军事机器的国家是有可能实行和平过渡的,但这仅仅是说的一定条件下的可能性,而肖伯纳却把这当作唯一现实的途径来具体论述,提出了一整套“市政社会主义”的办法,而且实际上认为它是普遍适用的了。因此,在国家与革命问题上,肖是同马克思主义完全对立的。当然,他在文章的结尾也说:“对于我们今天所提出的社会民主主义的纲领来说,工人阶级的武装组织和普遍起义仍不失为一个唯一的、最后可能采取的另一个办法。”但是,这同整篇文章的调子和详细论证比起来,显得是一种虚声恫吓,非常缺乏力量。

恩格斯说过,费边社是一个由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拼凑起来的集团。他们懂得社会变革不可避免,又害怕阶级斗争和工人革命,于是尽一切力量维护“有教养的人”的领导权,防止革命。另一方面,恩格斯也肯定他们写过一些好的宣传小册子,并且在伦敦郡议会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所有这些评价对于肖伯纳基本上都是适用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恩格斯说肖伯纳“作为文学家,他是很有才能和敏锐的,但作为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却微不足道,尽管他很正直,也不追逐名利。”

我在这里仅仅涉及肖在大致一九○○年以前的情况。肖对于自己选择的道路是坚信不疑的。他和费边社终于同自由党决裂,开始关心工人运动和独立的工人政党的建立,并且把费边主义带进了英国工党(费边社迄今都是工党的集体成员)。肖本人以后主要从事剧本创作,但对社会主义运动仍旧十分关心。在一些世界性重大政治事件上,他有过光辉的表现,也有过令人遗憾的失误,然而瑕不掩瑜。肖当然始终没有达到科学社会主义的高度,但他追求社会主义真理的热忱是值得钦佩的,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将永远有他的一席地位。

“不折不扣的肖”

作为一个文学家,肖在语言方面的天才和风格也在《费边论丛》和由他执笔的其他费边文件中处处表现出来。

肖善于用格言式的警句进行抨击和表述政治主张,言简意赅,风味隽永。

前面提到的《宣言》是一篇只有两页的纲领性文章,文字相当优美简洁,特别是倒数第二句:

“现存的政府没有任何权利自称为国家,正如伦敦的烟没有权利自称为天气一样。”

皮斯说这份宣言表现了肖的本色:“不折不扣的肖”。我认为这句评语用在肖的其他费边作品和活动上也是十分合适的。

费边社向一八九六年第二国际伦敦代表大会提出的政策报告也出自肖的手笔。皮斯说它“以简明生动的方式阐述了费边主义”。它一共四千字,分成十四个小题目,其中“费边社的妥协”、“费边社的宽容”、“费边社的个人主义”、“费边社的自然哲学”这些题目就很吸引人,在这类向例很枯燥的文件中是别开生面的,文字也写得坦率干脆,毫不拖泥带水和转弯抹角,没有文牍味和学究气。

肖的另一个特点是用生动的例子讲解艰深的理论。他在《论丛》的第一篇文章中就是这样解释地租和价值理论的,说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其中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话:

“一位天性文雅敏感的纽约太太,为她死了的爱犬订购了一个漂亮的镶有粉红色缎子的花梨木和银子的棺材。这个棺材做成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刻,一个活着的小孩却赤着脚在外面那个冰天雪地的贫民窟中徘徊并饿得发晕。那个棺材的交换价值被计算为国家财富中的一部分;但是一个不能以食物和衣服供给自己的儿童的国家,不能因为它对一只死狗供给了一个漂亮的棺材就被认为是一个富有的国家。”

这是多么深刻的揭露和控诉!又是多么杰出的形象思维的例子!稍加改动,不是可以放进肖的某个剧本的主角的口中吗?

《费边社早期历史》是另一种类型的生动范例。它是一篇较长的报告,也是一篇好散文。人们从中可以学习历史,也可以学习怎样写历史。

肖的脍炙人口的幽默和机智在费边社的活动中也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在上述《早期历史》中说,费边社社员有“自由地彼此嘲笑”的习惯,并且“宁可嘲弄我们的反对者,而不愿宣称他们是人类的敌人”。不用说,在运用这种本领方面肖是无可匹敌的。

一八八五年一月,他代表费边社参加一个“工业报酬会议”,讨论工业的发展是给资本家还是给工人带来好处的问题。肖别出心裁地用赞扬盗贼的方式来抨击地主资本家。他表示佩服盗贼的“高明技巧”和“事业心”,说他们冒的风险越过投机性最大的资本家,因为这涉及他们的自由和性命,他们还为一大批人如刑事检察官、警察、看守、监狱建筑工人、也许还有刽子手提供就业的机会。然后他作出结论说,盗贼、地主和股票持有人“所有这三种人对于社会的危害实际上是属于完全同一性质的”。这些话同他的剧本中的愤世嫉俗人物的口吻又多么相似!

肖的冷嘲热讽和似非而是的怪论常常使人啼笑皆非,甚至暴跳如雷。一八八八年他在英国学术协会经济组就“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发表演讲时,对一些资产阶级观点的评价过分尖刻,竟气得一位剑桥的教授大叫“这人是个罪犯!”并忿然退席。肖对此当然是毫不在乎的。有人认为肖的过分丰富的机智是他的不幸,会破坏宣传的效果。不过他成功的时候显然更多。《论丛》的作者之一安妮·贝赞特第一次听他演讲时非常厌恶,感到他象个恶棍、骗子和流浪汉,下决心一有机会就揭发他。一年后她怀着这样的意图去听肖讲社会主义,却被他说服了,加入了费边社,并且从此几乎把他看成一个“圣徒”。

肖信奉这样的哲学:只有在你反驳别人时,别人才会注意你和反驳你,通过互相驳斥,真理就清楚了。因此肖是好斗的,人们甚至称他为“魔鬼的律师”(这里是故意照字面直译,意思是“吹毛求疵的批评者”)。但是赞成和反对他的人都承认,他的俏皮话后面有着严肃的思想。肖不是玩世不恭的人,他是认真对待自己的事业和信念的。

肖很自信,甚至很自负,甚至显得很狂妄。他曾经这样活龙活现地描绘他“渗透”进一个自由派和激进派组织的经过:“我冷静地走进会场,要求被吸收为会员,并被选入执委会,在场的十人左右的协会成员大吃一惊,立即照办了。”说明他充分意识到自己是比自由派庸人高出一头的!然而肖决不是一个盲目自大的人。据皮斯说,他的自负其实是故意装出的一种姿态。他作为费边社的文字专家对别人的意见总是十分耐心认真地考虑的。他起草了长达两万字的著名的文件《费边社和帝国》,把校样分寄给每一个社员提意见。在收回来的一百多份校样中几乎对每一行都或多或少有争议,他却恰如其分地考虑了每一条意见。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和多么严肃的态度!

正因如此,他在费边社中能和意见常常不一致的许多朋友和睦相处。他们尽管认为他太放肆,却缺少不了他。他一不在场,会议就黯然失色。他的片面的真理比别人的枯燥无味的事实更能使人激动。但他是有足够的谦虚的,特别是对于韦伯。他说韦伯夫妇“给了我一切,至于他们从我得到了什么,我不知道。”他在自述中讲他所做过的最聪明的事情就是和韦伯交了朋友:“从那时候起我就不仅是一个没出息的肖,而是一个韦伯和肖的委员会了。……肖有了韦伯的头脑、知识和公务经验,同单单肖一个人相比差别是很大的。但是我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戏子和走江湖的,而韦伯却是最朴实的天才,因此我总是站在舞台的中心,而他却呆在提词人的小房间里,人家看不见他。”对于费边社的领导集体他也给予很高的评价:“费边社里有一架对我的思想进行批评的无可比拟的脱粒机。……我的同事们把许多荒唐念头、无知和庸俗的土气从我身上打掉了。”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我们在《论丛》和费边社中见到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肖”。

灵感的泉源

《肖的社会主义》(一本肖的论文选集,一九二六年纽约英文版)的编者詹·福克斯在导言中说:肖的小说和剧本不过是他的社会主义思想的“露头”,是他的费边主义的“最富有想象力的”艺术表现;社会主义“不仅是这个人的本质,而且是他的全部文学作品的来源和持久的灵感”。我相信凡是读过肖的作品的人都可以同意这一分析。但是肖的社会主义灵感当然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来自通过刻苦的学习和社会实践而获得的理论认识和生活经验,本文最后想简单谈谈这一点。

肖在叙述费边社如何进行“社会生活的训练”时说:“我们必须在凡是可以学习的地方,用尽一切办法去学习”。拿他自己来说,他交替地每隔两周参加一次研究马克思和蒲鲁东的历史小组和一次研究经济理论的小组;他经常参加各种辩论会和在公开集会上演讲;他在费边社的模拟议会中担任一个委员会的主席;他每个星期天要就他想学习的某个题目发表演说。他说:

“只有在我达到了这样的水平,即能够不带笔记就地租、利息、利润、工资、托利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工联主义、合作制、民主、社会之划分为阶级、人类本性之适于接受公平分配制度等等单个问题发表演说的时候,我才能恰如其分地论述社会民主主义,然后向各种各样的人按照适合他们的具体角度进行宣讲。”

“一个人要想成为真正够格的宣传家,他对社会主义的求知欲就必须强烈到使他真正宁愿每周花两三个晚上去谈话和辩论,或者收集哪怕是鸡零狗碎的社会新闻,而不是去看戏,或者跳舞和喝酒,或者哪怕是谈恋爱。”

他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他受到男女老少的喜爱,各个俱乐部都争着请这个短头发、大胡子、声音洪亮的瘦高个去演讲,为自己的会议增添光彩。

他还参加应有尽有的各种活动:游行示威,代表团,码头工人集会,在街头贴标语和出售小册子,脖子上挂着广告牌去推销社会主义报刊,在暗淡的烛光下抄写,有时还要唱支歌,弹一曲钢琴给人们助兴。以致他诉苦说,他的生命一小时一小时、一个月一个月、一年一年地被“社会主义的胃”吞掉了。

够了!我想这已经足以从一个方面说明为什么肖的剧本涉及的社会问题如此广泛,现实感如此强烈,语言如此丰富深刻了。这是许多作家望尘莫及的,也是许多作家和非作家应当学习的。

篇4:萧伯纳与小姑娘阅读答案

(2)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2.可以随便选择一位来谈。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平等对待一切人的品质值得喜欢。萧伯纳作为一位伟人,能虚心接受一位小姑娘的意见,并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开展自我批评。可见他是一位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谦虚而且自律的人,能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具有博大的胸襟,也值得大家喜欢。也可以两位都选择。

篇5:《萧伯纳和小女孩》教案

28、萧伯纳和小女孩

1.识记“剧、戴、幽、普、愣、谦、虚、迪”8个生字;积累“戏剧家、幽默、世界闻名”等7个词语。书写“剧、戴、普、谦、虚、迪”6个汉字。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3.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二)、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著名的人物。板书:萧伯纳

2、教师介绍萧伯纳的简要情况。学习生字:剧

3、出示: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戏剧家常对人说:“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启迪。”(1)自由轻声读,要求:读正确。(2)学习生字:骄傲 谦虚 启迪 .....读词语,交流:“骄傲”书空,换词法理解“启迪”。(近义词:启示、道理)(3)齐读句子。

4、师:读了这些,你有什么疑问么?

(这是一怎样的位小姑娘?她怎么会给有名的戏剧家以启迪的呢?)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萧伯纳和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补充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思考: 的萧伯纳在国外看到一个 的小女孩,他高兴地和小女孩玩了很久。临别时,萧伯纳让小女孩告诉她的妈妈:“。”小女孩让萧伯纳告诉他的妈妈“。”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三、学习课文,感情朗读。

1、学习课文第1节。(1)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萧伯纳看到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

交流出示:有一次在国外,他看到一个小姑娘,长着一双闪亮的大眼睛,头上戴着大红蝴蝶结,显得聪明伶俐。

2、学习生字:戴,注意笔顺,区分“戴”与“带”

3、你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吗?读句子,学生体会朗读。

师: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课文的2、3小节,不仅要读正确,还要找找萧伯纳和小女孩分别说了什么。用直线划出萧伯纳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小女孩说的话。交流出示相关语句。

4、同桌分角色再直接读读他们的对话。学习“普通”,理解意思。

5、读句,初步体会萧伯纳的“幽默”。学生字:幽(注意笔顺,先写竖)

让我们来做萧伯纳,读读这句话,特别关注这两个词语,配上动作试一试。从你的动作,似乎让我们觉得萧伯纳这个人非常——? 谁再来幽默地读读这句话?

6、联系第一节,深入感受萧伯纳的“幽默”。

师:到底他是骄傲的,还是幽默的?看看这一小节的这句话,谁来读读?(媒体出示:“萧伯纳非常高兴,同她玩了很久。”)想象一下,他们玩了什么? 创设情境:

萧伯纳同小女孩玩了——?同她玩了——?以至于把时间忘了。小女孩回家晚了,妈妈会——?会——?

师引读:于是临别的时候,萧伯纳把头一扬,幽默地对小姑娘说——? 师:他这样说,其实是为了什么呀?

师:是啊,为她晚回家找个理由呢!你看他说话多有趣,多——?(幽默)师引:小姑娘听了,惊讶地问——?怎么,难道我不像吗? ——?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引读:萧伯纳说——? 而小女孩说——?

师:一个说自己世界闻名,一个说自己——普普通通.(板书:世界闻名 普普通通)小女孩竟学着萧伯纳说话,你看她真是挺---聪明伶俐

7、想象说话 媒体出示: 听了小女孩的话,萧伯纳愣住了,心想:____________。

学习:“愣”,理解意思。

师:世界闻名的萧伯纳听了普普通通的小女孩的话后,竟批评起自己来。从这里你觉得萧伯纳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交流 出示词卡:谦虚

注意“谦”的笔顺,老师描:看老师写;同桌手心里写

8、朗读最后一节,理解“启迪、谦虚、骄傲”。

萧伯纳就是这么一个谦虚的人。所以后来他常对人说—— 师:他为什么会愣住呢?再来读读这两句话,然后想想,(媒体出示:听了小女孩的话,萧伯纳愣住了,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师:世界闻名的萧伯纳听了普普通通的小女孩的话后,竟批评起自己来。可见他真的是非常的谦虚啊。

9、师:萧伯纳和小女孩的故事也让我们受到了启迪,读!

这就是萧伯纳成功的秘诀呀!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

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抽读生字、词语。

2、小女孩让举世闻名的萧伯纳受到了启迪,多聪明呀!如果你是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回家后会和妈妈说些什么?

同桌练习、指名表演。

4、指导写字。

篇6:《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 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初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想想文章写了一件聂将军的什么事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把事情分成几段?

4.交流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记叙了___________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课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__________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 ___________并设法将她们送回

__________德尔经过,反映了聂将军___________和中日人民深厚的友谊。(2)质疑问难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请拿起笔记录下来。

三、小组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并给他起一个小题目。(2)聂建军是怎样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体现了你将军怎样的情怀?(3)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孤女送回日本指挥部?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

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组内交流,形成统一。3.班内交流,探究学习。

四、精讲点拨,升华认识

1.日本人民为什么成聂将军是“活菩萨”和“中日友好的使者”? 2.抗战时期,中日是敌对的交战国,聂将军关照日本小姑娘,是不是敌我不分?

五、课堂检测 1.按要求写词语。(1)看拼音,写词语。

cí ài hé ǎi hé shàn()()()(2)这些词语都是描写 _______________(人物)的,还可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形容他。

2.我会选。

无所不至 无微不至 伤害 杀害 受害

聂荣臻()的照顾连个日本孤女,他对战士们说:“虽然敌人残忍地_______了我们无数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_______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_______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六、课后作业《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 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初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想想文章写了一件聂将军的什么事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把事情分成几段?

4.交流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记叙了___________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课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__________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 ___________并设法将她们送回

__________德尔经过,反映了聂将军___________和中日人民深厚的友谊。(2)质疑问难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请拿起笔记录下来。

三、小组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并给他起一个小题目。(2)聂建军是怎样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体现了你将军怎样的情怀?(3)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孤女送回日本指挥部?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组内交流,形成统一。3.班内交流,探究学习。

四、精讲点拨,升华认识

1.日本人民为什么成聂将军是“活菩萨”和“中日友好的使者”? 2.抗战时期,中日是敌对的交战国,聂将军关照日本小姑娘,是不是敌我不分?

五、课堂检测

1.按要求写词语。

(1)看拼音,写词语。

cí ài hé ǎi hé shàn

()()()(2)这些词语都是描写 _______________(人物)的,还可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形容他。2.我会选。

无所不至 无微不至 伤害 杀害 受害

聂荣臻()的照顾连个日本孤女,他对战士们说:“虽然敌人残忍地_______了我们无数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_______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_______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六、课后作业

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当美穗子见到她的救命恩人聂荣臻将军时,会怎样说,怎样做呢?聂将军见到美穗子时可能会怎么想,怎么说呢?请以《美穗子谢恩》为题,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七、板书设计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抚摸

找奶

聂将军 喂饭 慈爱善良 心胸宽广

送归

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当美穗子见到她的救命恩人聂荣臻将军时,会怎样说,怎样做呢?聂将军见到美穗子时可能会怎么想,怎么说呢?请以《美穗子谢恩》为题,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七、板书设计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抚摸

找奶

聂将军 喂饭 慈爱善良 心胸宽广

篇7:《萧伯纳和小姑娘》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教材说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在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上看到过聂将军的请举手。

这些电影、电视的片名还记得吗?讲有关聂将军的什么事?

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

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弄懂它们的读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然后检查生字词学习的情况。

(1)出示词语:

聂荣臻 残忍 无辜 照料 流露 惊恐

和蔼 小勺 拘束 拽着 至仁至义

(2)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齐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残忍:狠毒。

惊恐:惊慌恐惧。

无辜:辜,罪。没罪的意思。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正音。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四人小组讨论)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小孤女。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第四段(第6自然段):写由亲友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女专程来中国看望并感谢聂将军。

(板书: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字词。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是分几段来写的?

二、精读训练。

1、理解课文第一段。

默读,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提示时间、人物和事情。

2、理解课文第二段。

激发思考:聂将军是如何对待这两个日本孤女的?

(1)理解第2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聂将军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2)理解第3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

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

(“先抱起„„找奶吃„„慈爱地拉过„„亲切地问„„和蔼地说„„一口一口地„„喂„„”)

(讲读时,指点观察插图,加深理解)

通过这些词句的描写,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第二段。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3、理解课文第三段。

(1)理解第4自然段。

“然而”表示什么意思?

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指挥部?

从这件事看出聂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

(2)理解第5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

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聂将军的信中“本着”、“至仁至义”、“必当”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信中这段话与前文什么地方相呼应?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4、理解第四段。

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联系上文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三、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四、感受聂荣臻将军的人格魅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找奶

关心

喂饭

聂将军

“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照相

送归

篇8: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教学反思

课文的导入,我请学生开了一个小小的辩论会“日本侵略军对我们中国如此残忍,野心勃勃地想侵占我们祖国,大家都对日本帝国主义很憎恨,那么是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日本人民?”这个问题一说,同学们都很起劲,有的说:“日本人都是坏人,我们要和日本为敌……”有的说:“虽然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们中国一直是侵略的态度,但是老白姓是无辜的……”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

然后我就导入了课文《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看看聂将军是怎么样对待日本人民的?在第一课时和孩子们通读课文以后,并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在第二课时我重点通过和孩子的`朗读让孩子去体会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在体会聂将军的慈善心肠这一中心的时候,我让学生去朗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聂将军这一高尚品质的,通过5分钟的阅读孩子们找到了很多内容,并在文中作了不少批注。“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决不能伤害日本的人民和他们的后代。”“聂将军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聂将军拿梨给美穗子吃,给美穗子喂饭。”“为了孩子的安全,把孩子送回到日本指挥部。”“和孩子合影留念,并送了很多梨给两个孩子吃。”课文结束,我送给孩子们一幅对联——心肠慈爱,仁爱可比活菩萨,襟怀宽厚,浓情催开友谊花。

篇9:《棉花姑娘》的教学片断和反思

当然,此处教学也有不足之处。教学中,学生在评议时指出“圆圆的”一词要读得圆一些,这当然是件好事,但老师未能及时引导相比之下更为重要的词语“很快”和“惊奇”,使得此处的品读理解只停留在浅层次上。在鼓励学生方面,今后应该像赵志祥老师说的那样,对学生不要太吝啬要多看一看他们进步的地方,让他们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

(片段二)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师应该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把课文当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从课外获取资料拓展自己的视野。因此,我在本课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对人类有益的鸟类和益虫的资料拿到课堂上交流。通过信息的交流,了解更多的知识,同时又养成了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

(片段三)

上一篇:腹部手术的护理下一篇:废寝忘食的成语故事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