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蚕姑娘》教学设计

2024-04-21

语文二年级《蚕姑娘》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语文二年级《蚕姑娘》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蚕姑娘》。(画面显示:2蚕姑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宝宝的生长过程。

二、学习理解课文

第一节

1.(画面显示:蚕卵图)大家看,这是什么?

2.(画面显示: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图)蚕姑娘就是从蚕卵里钻出来的。那么什么时候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呢?打开书,指读第一节,讨论。

师插:蚕卵里孵化出蚕宝宝,需要一定的温度。

3.齐读。

第二节

1.刚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想不想看一下?(画面显示:又黑又小的蚕图)说说你所看到的蚕姑娘的样子。(黑、小)

课文第二节用了一个词语,是什么?(画面显示第二节,根据讨论,点击“又黑又小”变红)一下这个词语。

2.又黑又小的蚕姑娘是怎样逐渐生长的呢?请大家在第二节中找出写蚕姑娘动作的词,把它圈出来。

讨论,板书:吃、睡、脱

师:这里讲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科学上叫作“蚕眠”(板书,读一下这个词)。蚕眠一次就蜕一次皮,就长大一些。(黄色点击:吃、睡、脱)

练读句1。

蚕眠后有什么变化?(根据讨论,黄色点击“变”,红色点击“黄”)

练读句2。(喜爱、喜悦)

3.指读第二节、评价、再指读、齐读。

4.练背[显示填空:的蚕姑娘,吃了(),就睡在(),(),脱下()。醒了,醒了,变成()。]

自背、指背、齐背。

第三~五节

1.过渡:第一次蚕眠,黑姑娘变成了黄姑娘。(画面显示:又黄又瘦的蚕图)黄姑娘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蚕的一生到底要眠几次呢?轻读三~五节。这三节在句式结构上与第二节基本相同,但有个别的词、句改变了,请把改变的地方划出来,多读读。

2.交流:

(1)蚕姑娘一生要眠几次?(四次)[板书]

(2)它的外行、颜色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又黑又小的?第一次蚕眠后,变得又黄又瘦?第二次眠后,变得又白又嫩?第三次眠后,变得又白又胖?第四次蚕眠后呢?书上并没有“又白又亮”这个词,你是怎么知道的?(边问边显示图与词)

3.下面我们来细看每一小节。

(画面显示:第三节)(“又黄又瘦”、“又”、“黄”、“白”变色)练读。

第二次蚕眠后,黄姑娘变成了白姑娘。(画面显示:又白又嫩的蚕图)

(画面显示:第四节)(与第二节不同之处变色)练读。

我们来看一下发胖的蚕姑娘。(画面显示:又白又胖的蚕图)

(画面显示:第五节)(与第二节不同之处变色)练读。

看一下发亮的蚕图。(画面显示:又白又亮的蚕图)

4.练背第三~五节。

5.小节:(画面显示:四次蚕眠的变化过程图)蚕的一声要经过四眠,吃吃睡睡,逐长大。由最初的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亮,发生着许多有趣的变化。

第六~七节

1.蚕姑娘四眠以后,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自读第六~七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打上“?”,如果你读懂了,想考考大家什么问题,也可作个记号。

2.交流

(1)(画面显示:第六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两个要点:“蚕山”。师:有的把稻草截成一段段,用格子绞在一起,做成一条柴龙。有的用纸板做成格子状。(显示相关图)

“要盖新的房”。师:“要盖新的房”指什么?(板书:结茧)

(2)蚕姑娘怎样结茧的.?(板书:吐丝)(画面显示:茧图)你们看,漂亮吗?蚕宝宝用一根细细的丝要做成这么大的茧子,对它来说是一项很巨大的工程,需要它付出艰辛的劳动,是很不容易的。练读第六节的句2→练读第六节。

(3)(画面显示:第七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点击“一声也不响”)它在干什么呢?(显示:蛹图)它变成了蛹。练读句1。

(4)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画面显示:蛾图)这是多神奇啊!练读句2、3。

(5)蚕吐丝结茧后,变成了蛹,又变成了蛾(板书:吐丝结茧、蛾)。练读第七节。

三. 总结:

1.师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蚕的整个生长过程。(画面显示:整个生长过程图)个别学生上台看着图介绍。

2.学了课文大家现在有什么感受?

3.师:大千世界,有着许多可爱的昆虫,它们各自有着神奇有趣的生长过程。

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研究它们,我们就能揭开它们生长的秘密,得到很多的知识,也得到无穷的乐趣。

篇2:语文二年级《蚕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字词,会仿照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难点: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 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补全课题)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提示注意。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桑叶 蚕卵 蚕床 蚕山 吐丝 茧子 盖新房 蛾 从此(3)读顺课文。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字词: 蚕 桑叶 从此 瘦 钻出 换上 卵 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蛾:(看图)蚕的成虫。从此:从这时起。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注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1.默写词语。

变成 吐丝 蚕姑娘 吃桑叶 换上 从此 暖洋洋 盖新房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1.第1自然段。(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诉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4)齐读第1自然段。2.第2自然段。(1)指名读。

(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板书: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板书: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3)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4)齐读第2自然段。3.第3自然段。(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情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

(3)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4.第4、5自然段。(1)指名读。

(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

(3)齐读第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

三、指导背诵

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______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______衣裳。醒了,醒了,变成_____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下同)2.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指名背诵第1-5自然段。

二、继续细读课文(第6、7自然段),1.第6自然段。(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明“睡了四回”?(因为蚕眠有四次,这是蚕的生长特点,所以必须特别写明)这个自然段里把茧子比作什么?(新房)为什么说“茧子真漂亮”?(茧子又白又亮,长圆形,很好看)(3)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要写“成了,成了”?(蚕没有再睡,就不能说“醒了”;蚕结茧子好比盖新房,茧子结成,好比新房盖成,所以要写“成了”)“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这句要怎样读?(要读出喜悦的语气来)请你把这句读一下。(学生读)(4)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板书:吐丝结茧)(5)齐读第6自然段。2.第7自然段。(1)指名读。

(2)茧子里面的“蚕姑娘”称做什么?自答:茧子里的“蚕”称做蚕蛹。(板书:蛹)为什么写它“一声也不响”,不写“一动也不动”?(茧子里的蛹是慢慢在变化,逐渐长出两对翅膀来,所以不能写“一动也不动”)(3)“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蚕蛹长出翅膀,成为蚕蛾(板书:蛾),蚕蛾咬破茧壁飞出来就是开天窗的意思。前面抑苗子I-I,/4:~"斩帛”;士田烟嫱n夺Z右茁辟㈠柞“并下宙”*徂会括而有趣。请看第31页上面的第一、二两幅图。(学生看图)“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这句要怎么读?(要读出惊异好奇的语气来)请你读一下。(学生读)(4)看31页上第三幅图,想一想:两个蚕蛾在干什么?(蚕蛾在产卵)提示:蚕蛾产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蚕卵又能孵出小蚕来,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过程。(5)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根据板书内容说说蚕的生长过程。2.填空练习,概括课文。

从_____里钻出来的又_____又____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二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三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四次身体一天天_____。它吐_____结_____,最后_____开了窗,飞出了_____姑娘。3.齐读完成填空后的这段话。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初步认识句子的并合(课后练习4)。

这里有两组句子,每组三句话,要求我们读一读。初步懂得怎样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1)各人自读,体会。(2)指名读第一组三句话。

(3)谁能说说怎样把第一、二两句并成第三句的?(把一、二两句连起来,把第一句未了的句号改为逗号,把第二句开头的“蚕姑娘”去掉,这就并成了第三句)第二组三句话的练习方法同此。2.背诵第6、7自然段。(1)利用押韵的字引背。

篇3: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字,阅读,语文活动

二年级的学生好动, 爱做小动作, 讲小话, 课堂效率比较低, 针对这种情况, 在上课之前首先得整顿纪律, 耐心地教育他们, 给他们讲上课听讲的重要性, 要求他们一定要专心听讲, 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不要只知道玩耍, 或者以奖品, 向谁谁谁学习的方式激励他们。经过教育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了, 但还有个别学生有点反复的现象, 管不住自己, 我便采取点名提醒和眼神暗示的方式提示他们。这样, 纪律基本上算是整顿好了。

少数学生还有一个缺点是作业粗心, 原因是书写不认真, 不讲格式, 作业做完了, 从不检查, 针对这种情况, 必须注意强调书写格式, 并要求字写得慢些, 写得工整, 格式不对, 书写不工整, 一律重新书写, 经过一段时间, 书写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 但作业还是错得多。我在班上经常强调, 如果谁的语文作业连续十次得满分, 我就发给谁奖品,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有少部分学生书写进步了, 但是还有极个别学生形成懒散的习惯, 所以无动于衷, 怎么办呢?当然还有办法, 每次作业错了的重新改过, 改正确了才能过关。初次, 学生都没有这个习惯, 作业错了不想改, 有的同学干脆不交作业, 对此学生, 要严肃处理, 这样作业基本交得齐, 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工作也越来越轻松了。

我对教学工作从不敢松懈, 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 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虚心向年轻教师请教, 因为我知道课程是一种实践, 只要用心钻研、探索、反思、总结经验, 就可以把语文输送到孩子们当中, 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变成学生更真实的发展。新课程要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变成一种真实的、动态的、发展的现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获取了点滴的教学经验:

一、学生在“学中玩, 玩中学”

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 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 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在教学中, 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 激起学生识字的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 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 通过不断的激活学生思维, “玩”出价值。如“闯”字的识字, 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马跑进门了。”“不是, 这是马儿被关住了失去了自由, 想冲出门到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学生说:“这是‘门’跟门有关系, 就是冲进门或冲出门的意思。”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根据部首猜字义等等, 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中学得快乐。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 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 将课外识记的字剪一剪、贴一贴, 制成“小报”, 在班级中评选出“识字大王”等方法、活动, 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玩”法。

二、在写字方面, 把写字当作美的鉴赏对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 强调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漂亮

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是巩固识字的手段, 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坏, 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 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因此, 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的程序:“读字”时, 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 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 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 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 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 让学生对老师评头论足, 运用形体动作学写笔画、作业展览、评选书写、闪耀明星等方法, 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

三、在阅读教学中, 重视朗读、理解和感悟结合

初读, 将课文读正确, 整体感知全文;再读, 将课文读流利, 理解课文中词句;研读, 将课文读出感情, 谈独特的理解与感受;练读, 将课文读入心, 积累语言文字。在不同层次的读中, 教师同样鼓励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 彼此交流, 逐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挑出有价值的问题共同讨论,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画出来, 说一说自己这样画的理由, 放胆作画学语文;让学生排演课本剧, 师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评议, 演演评评学语文等等。这些颇有趣味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还能促进学生乐学、爱学语文。

在学生习惯的培养方面, 我注意让学生在规范中学语文, 打下学好语文的基础。这并不与在“玩”中学习语文相矛盾, 习惯能影响人的一生, “个性”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中张扬才不会使学生走上发展的歧途。所以, 教学决不能从管得过死转向放任自流, 一定要严把“度”这一关。在听、说、读、写几方面, 都有一定的规范。语文学习的点点滴滴都需要有规范, 都需要我们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四、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语文活动, 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

篇4:《修鞋姑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修鞋姑娘》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真诚”单元中的一篇主题课文。文中写了一位修鞋姑娘不计较报酬的多少,热情周到地为“我”修鞋。一开始受到了“我”的猜疑,最后“我”被深深地感动。赞扬了修鞋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本文首尾照应,结构严谨,运用了倒叙的写作顺序,这篇课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外貌、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姑娘真诚、善良的美好品质。

2.认识倒叙、首尾照应、对比的手法,初步体会其作用。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真诚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自觉做一个真诚的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感悟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理清“我”的情感变化的线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寻觅、怀疑、衣兜、漫天要价、无地自容、惭愧。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检查第一课时学生的学习情况,期望教与学落到实处。】

二、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1.引导质疑,学生提问。

生:“我”为什么寻找修鞋姑娘?课文是怎样描写修鞋姑娘的?修鞋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2.自学课文,圈画批注。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描写修鞋姑娘的?用“——”画下来并做简单的批注。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既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情况,又锻炼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三、品读课文,感悟真诚

1.交流汇报:修鞋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修鞋姑娘修鞋技术好。生:她不计报酬。生:热情能干、真诚善良(师相机板书:热情能干、不计报酬、真诚善良)

2.品读句子,感悟真诚。

师:你从哪里看出修鞋姑娘的品质的?(随机出示重点句)

(1)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同意不同意,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2)“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这儿倒是需要绱一绱,你看,线都断了。”“你的脚是汗脚,线是烂断的。就是没坏,也穿不了几天。”(3)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4)我掏钱给她,可万万没想到,钱包没带在身上,浑身的兜掏遍了,只找出三角钱。我窘极了。想起几年前因为买布只差一分钱,被售货员挖苦了一顿的情景,心里更是紧张。我知道,只要她一嚷,来往的行人就会把我包围起来。我不想难堪得无地自容,就尴尬地向姑娘讲明情况,要摘下手表做抵押。谁知,姑娘嫣然一笑,说:“你不怕我跑了吗?”(5)“我也相信你,这钱足够了。”“是的,不过你还给了我别的。”

师: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为了帮我摆脱窘境,为了让“我”省时间、少跑路,她不要“我”欠下的三角钱,多么可敬的姑娘,她虽然生活艰辛,却把诚实、信任看得比钱重要。我真惭愧。是我诚实,还是她诚实?是我信任她,还是她信任我呢?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齐读:9~1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姑娘的美好品质。(全班齐读)

师:“我”为什么要寻找修鞋姑娘?

生:还三角钱  履行承诺  回报真诚

【设计意图: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读出来的。此环节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在比较中读,在想象中读,努力做到读得有思考,读得有层次,让学生的心灵颤动起来。】

四、首尾呼应,渗透写法

1.感悟写法。

师:这么好的姑娘,难怪作者要去寻找她。男女生分读首尾段,你发现了什么?

生:首尾呼应。

生:采用倒叙的写法。

师:联系整篇课文,你发现课文在写作上还有什么特点?

生:课文运用了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

师:你真了不起!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生:课文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几年前因为买布只差一分钱,被售货员挖苦了一顿的情景,心里更是紧张。

师:(复述板书)课文就是这样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情、心理,把一个淳朴、善良、诚实的修鞋姑娘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把作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觅修鞋姑娘的身影,仿佛听到了他发自心底的一声声呼唤……

生读:修鞋姑娘,你在哪儿?师:凛冽的寒风没能阻挡住作者寻找她的脚步,他走遍长街、望穿深巷,一次又一次呼唤……

生读:修鞋姑娘,你在哪儿?师:夜深人静时,回想着姑娘那朴实的外表,高尚的品格,他在内心一次又一次呼唤……

生读:修鞋姑娘,你在哪儿?师:他仅仅是在寻找、呼唤修鞋姑娘吗?师:不!他是在寻找、在呼唤——出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生读)

2.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热情能干、善良真诚、不计报酬的修鞋姑娘,学了这篇课文更加深了我们对真诚可贵的认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名人、伟人关于真诚给我们的教诲吧!

(出示)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高尔基

【设计意图: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外貌、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因此在复述板书,感悟修鞋姑娘的品質的同时,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修鞋姑娘的形象更为丰满。在老师引导下的一咏三叹是师生的共鸣与心声。】

五、拓展训练,指导练笔

小练笔:学习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写一写你熟悉的人。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内在的多元感受,进行写作迁移训练,水到渠成。】

【板书设计】

修鞋姑娘

热情能干  真诚善良  不计报酬

篇5:语文二年级《蚕姑娘》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谁来读一读这个谜语? 师:是什么?

师:对了,这就是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新朋友(出示字卡)——蚕。谁来叫叫它的名字? 师:你知道吗?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特别敬畏蚕,认为它是从天上来到人间的,叫它“天虫”,所以你发现什么了?

师:是的,记住这个字形了吗?

师:大家都知道,蚕能够(指向谜语)吐丝,吐出的丝能给人们织成美丽的衣裳,所以常常把蚕比成一个勤劳能干的姑娘,所以亲切地称呼她为(出示词卡)——蚕姑娘。

师:注意这个字单独的时候读作娘(出示字卡:娘),在词语的最后读作娘(轻声)。谁来亲切地叫叫她的名字?我们一起来叫叫她? 师:请养过蚕的小朋友举举手。

师:今天呢,请养过蚕的小朋友看看我们课文中写的和你养蚕的经历是不是一样,没有养过的小朋友就来了解了解,好不好?

师:请大家把书轻轻打开到P20,自己读读第2课,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等等老师要考察你的哦!开始。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老师要请大家来看几个词语,(出识字卡:茧子)看谁能读准确。(开火车读)师:见过茧子吗?见过的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交流。

师:(出示图)这就是茧子。一起读!

师:这个没难倒你们,没有拼音也认识。这个呢?(出示词卡:蛾姑娘)师:蛾姑娘会(出示图)——飞。

师:是的,最后一个最难了,谁来挑战?(出示词卡:蚕卵)师:老师就知道这个字把小朋友搞糊涂了,所以特意把它的拼音带来了。谁再来读? 师:(出示图)这就是——蚕卵。

师:请小朋友再次快速读课文,把黑板上的这几个词语排排顺序。生交流,师相机排列顺序。

师:请小朋友找一找,课文哪个小节写的是蚕卵?(第一小节)谁来读? 师:学着他们的样子一齐读!

师:接下来课文的第2、3、4、5小节写的是 “蚕姑娘”?看看这四个小节中,你最喜欢哪一小节就读哪一小节,自己先好好练练,等一会儿展示给大家听听。生自由读课文。

师:呆会儿起来读的小朋友先告诉大家:我最喜欢读第几小节,然后再开始读。其他小朋友竖起耳朵认真听他读正确、流利了吗? 生:我最喜欢第4小节。……

师:刚才她在读的时候,说道蚕姑娘脱下(出示词卡:旧)…… 生:旧衣裳。

师:这个“旧”你是这么记住它的? 生:一竖加一个日。

师:这个旧的反义词也在她读的这一小节,你能找到吗? 生:新。

师:你能把这句话读出来吗?能把这句话读完整吗? 生个别读。(2个)

师:谢谢这位小朋友不仅给我们读了第4小节,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组反义词。还有谁愿意来,你喜欢第几小节。生:我喜欢第5小节……

师:你读的真熟练,你有什么读书的小诀窍要告诉大家吗?其他小朋友仔细读读课文的4到5小节,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读。师:谁发现什么了? 生交流。

师小节:你发现了没有,第4小节的开头是怎样的蚕姑娘?(出示词卡:又白又胖,贴黑板)课文的第5小节开头写的是……(出示词卡:又白又胖,贴黑板)师:这两个小节的尾巴上也不一样,一个是一天天(引读)发胖,一个是一天天(引读)发亮。其他的地方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读起来特别容易,是不是啊?接下来请男生读第4小节,女生读第5小节。就相差两个字不一样哦!看看谁读得正确流利。男女生分别读4、5小节。

师:还有谁想来读读其他你喜欢的小节? 生:我喜欢第3小节……

师:还有谁喜欢这一小节,想来读读的,和她比一比。生读。(2个)师评价:你读书的时候很投入,声音真好听!

师:这一小节的蚕姑娘是(引读)又黄又瘦(出示词卡)谁来读好它。生个别读,男生齐读。评价:我喜欢听你读书的声音。

师:这时候的蚕姑娘啊,又黄又瘦(贴词卡)。还有谁喜欢其他小节的? 生:我喜欢第2小节……

师:还有谁喜欢这一小节的,来读读。生读。

师: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的? 生:又黑又小。

师:是呀,蚕姑娘刚刚出生的时候是又黑又小(出示词卡,贴黑板),那他们干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拿起书,读读课文的第2小节。生齐读第2小节。

师:第2小节中,小朋友有哪个词语不理解吗?古人说:小疑有小近,大疑有大进。提出小疑问你就会有小进步,那提出大疑问你就会有大进步。那你有什么小疑问。生:蚕床是什么意思啊?

师:是呀,什么叫蚕床?刚才有什么十几个小朋友说养过蚕的,你来解释解释呢? 生交流。

师:你能在书上的这幅插图中找到蚕床吗?(出示图片)谁来指一指? 生上前指认。

师:这个专门用来养蚕宝宝的竹筛子就叫做(出示词、引读)蚕床。

你看,这位小朋友提出了一个疑问就获得了新知识,知道了什么叫蚕床。你还有其他疑问吗? 生:桑叶是什么东西?

师:这桑叶的桑还是一个生字(出示字卡),先来认识这个字。一起读,注意是平舌音。怎么记?

生:上面是三个又,下面是一个木。

师: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很好。那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生:三个“又”的捺要改成点。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你看清了吗?三个“又”捺改点,下面是个“木字底”。识字3里面我们学习过,带有木字旁的字都和什么有关? 生:都和树木有关。

师:对啊,所以你刚才提出的这个桑叶就长在桑树上(出示图),这就是桑树,放近一点,上面的这些一片一片的就是(出示词,引读)桑叶。大家知道吗?桑叶可是蚕宝宝一生当中唯一吃的食物。现在你知道了桑叶和蚕床,谁再来读读第2小节。生读第2小节。

师:读得真仔细,刚才我们发现第4和5小节只有两个字是不一样的,其他地方都一样。现在,你来仔细读读第2和第3小节,他们又有哪些地方相同和不同呢? 生自由读。

师:你找到了相同和不同了吗?(一共4处)生交流。

师:下面请1、2两大组读第一小节,3、4两大组读第二小节。把4处不同的地方区分出来,不要混淆了。生分组读2、3小节。

师:下面,我想请大家把2、3、4、5小节连起来读一读,在看看黑板上的这四个词语,你又会发现什么? 生自由读,交流。师提炼。第六、七小节:

1.爱漂亮的蚕姑娘睡了四回,换了一件又一件的新衣裳。睡了四回的蚕姑娘——(引读第六小节)

2.出示蚕山图片:猜猜看,这是什么?

评:你可真聪明,这就是——图上出示词语:蚕山 3.那你能用聪明的小脑瓜再想想,蚕山是用来作什么的呀? 生可能说:蚕姑娘爬在上面吐丝结茧。4.你懂的知识可真不少。书上又是怎么说的?谁想读?(出示第6小节:睡了四回——要盖新的房。)

生预设一(读得好):吐出丝儿,你把这个儿化音读得可真漂亮,请你做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个词语再读一遍。(变红:吐出丝儿)

预设二(读得不好):(吐出丝儿:变红)这个词语该怎么读呀?谁愿意试试?(生读)请你做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个词语再读一遍。1.把这个词语放在句子里,谁再读?

2.蚕姑娘的新房啊,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茧子。

3.出示茧子图:瞧,茧子多漂亮呀,谁来读?(出示: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4.睡在茧子里的蚕姑娘也有个新名字,叫做——蛹(板书)

5.茧子里面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别着急,它要变魔术了呢——(出示第七小节:男生读,女生读)评价:我听出来了,这个魔术真有趣。

1.蚕姑娘竟然变成了会飞的蛾姑娘,多神奇呀,一起读——第七小节。总结板书:

2.读完了课文,我们了解了蚕的生长过程,老师这有一道题目考考你,(出示填空)自己先练一练,然后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填空:从()里钻出来()的蚕姑娘一共睡了()次,每次醒来时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第二次变得(),第三次变得(),第四次身体一天天发亮。接着,她吐丝(),最后()开了窗,飞出了()。

评价:看来呀,还真难不倒小朋友们。(2个人)

四、写生字

过渡:勤劳的蚕姑娘还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生字,要求小朋友们能正确书写。下面就请大家打开习字册到 页。生打开习字册。

师:先来看第一个字,蚕,很简单,刚刚我们就已经认识它了。

教学反思:

篇6:语文二年级《蚕姑娘》教学设计

蚕姑娘 第二课时教案和教学反思

蚕姑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词语 瘦小 蚕卵 茧子 蛾子 蚕姑娘 旧衣裳 暖洋洋 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除了书上提到的这几个,谁还能再说几个像“又黑又小”这样的词语?(指名说,师板书) 2、指名分段读课文。 问:文章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蚕睡了四回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 1、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是在什么时候?(春天) 春天的天气怎样?(练读“暖洋洋”) ▲春天天气暖了,春蚕迫不及待的要从蚕卵里出来,句中用了一个什么动词(字)?【钻】 ▲从“钻”这个字你能感受到什么? ▲看,这就是蚕卵,什么时候才能从里面钻出蚕姑娘呢?让我们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读:春天天气―― 2、刚钻出来的蚕姑娘又黑又小,长长变得又黄又瘦,再长长就变得又白又嫩,再长就变得又白又胖。这说明蚕姑娘在一天天的长大,那它们是怎样逐渐长大的呢?我们小朋友自己先读一读第2到第5小节。 ▲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板书:又黑又小】 读第二小节,告诉老师蚕姑娘出来以后做了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二段第一句) 圈出这一句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指名学生说师板书;吃 睡 脱) 看到蚕姑娘有着这些变化并醒来,孩子们特别激动,他们情不自禁的喊道(出示第一段中第二句并引读――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 师板书:醒 变 ▲师指着板书讲:蚕姑娘像这样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最后醒来变成黄姑娘,这样的一个过程蚕就蜕一次皮。蚕蜕皮用书上的话说就叫换――衣裳。 ▲多有趣的变化呀!谁能读出蚕的变化和其中的惊喜呢?(指名读) 齐读。 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说说蚕第一次蚕眠的过程呢?出示: ( )的蚕姑娘,( )了几天桑叶,就( )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 )下( )衣裳。醒了,醒了,变成( )姑娘。(指名两位同学说后全班齐说) 3、第一次蚕眠,黑姑娘变成了黄姑娘,那蚕的一生要蚕眠几次呢?下面请大家读一读第二次蚕眠的情景。 我们再来和第一次比较一下,看有了哪些变化? ▲出示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进行比较。 这两次蚕眠有什么不同处呢? 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 又黄又瘦 脱(黄) 白 出示填空,指名同学补充完整。 ( )的蚕姑娘,( )了几天桑叶,又( )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 )下( )衣裳。醒了,醒了,变成( )姑娘。 ▲师:第一和第二次的蚕眠蚕姑娘做的.事情基本相同,但身体的颜色却发生了变化。那第三次和第四次蚕眠,又和前两次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小组间先来讨论学习这两个问题: ①找出第三次蚕眠和前两次不同的地方。 ②比较第三次和第四次蚕眠,找出这两次的不同处。 指名同学回答,师板书: 又白又嫩 脱旧换新 发胖 又白又胖 脱旧换新 发亮 ▲根据板书,指导学生背诵第三第四自然段。 师小结:这几个自然段虽然较长,但是要背诵还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很多地方说的都是一样的,只有几处有点改动,只有记住蚕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就可。下面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来读一读描写蚕眠的四个自然段。(齐读2到5自然段) 4、经历过四次蚕眠的蚕姑娘,又要做什么了呢?下面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六小节。 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 蚕上山――吐丝――结茧 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蚕山”和“要盖新的房” “新的房”指的是茧子,此处把茧子比作新房。 ▲结了茧以后的蚕姑娘就躲在茧里面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怎么样?(茧子开了窗) “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呢?(茧子上面的小洞,蛾姑娘就是从这小洞里飞出来的)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 让我们通过朗读一起来感受一下蚕姑娘变成蛾姑娘的过程。 蛾姑娘飞出来后,产下蚕卵,几天之后便会死去。虽然蚕姑娘一生吃的只是桑叶,但它吐出的丝却可以织成美丽的绸缎(出示美丽的绸缎),所以古人早就用这样一句话来称赞它――春蚕到死丝方尽 ▲下面我们小朋友一起通过朗读来赞美一下蚕姑娘吧(齐读课文) 三、练习1填空。 从( )钻出来又( )又( )的蚕姑娘,一共睡了( )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 )又( );第二次变得又( )又( );第三次变得又( )又( );第四次身体一天天( )。它吐( )结( ),最后( )开了窗,飞出了( )姑娘。 2、课后第四小题。 教后记:本节课上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此外,还要引导孩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蚕的生长过程有了清楚的认识和较为透彻的了解,课文也能够基本上背诵出来,这些都得益于对第一次蚕眠情况扎实的教学。但对于激发孩子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只能是潜移默化的了,因为这节课中没有作出较多的拓展。对于这节课,总体来说上得比较扎实,但过渡语还有待更加精炼和精彩。

上一篇:安技科长岗位职责下一篇:读贾平凹《落叶》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