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蚕姑娘第三课时

2024-04-16

2蚕姑娘第三课时(精选10篇)

篇1:2蚕姑娘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要求:默写本课所学的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补充习题》。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教师说词语:蚕姑娘、桑叶、蚕床、换上、盖房、又白又胖、一声不响。学生默写。

二、总结全文

1、把课文齐读一遍。

2、回忆一下蚕的生长过程及形态变化是怎样的?

三、课堂练习小黑板出示:

1、照样子写词语 例:暖洋洋

红()黑()白()绿()亮()

2、读句子,比比异同。小黑板出示句子: A蚕姑娘脱下旧衣裳。蚕姑娘换上新衣裳。

蚕姑娘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B蚕姑娘吐出丝儿来。蚕姑娘要盖新的房。

蚕姑娘吐出丝儿来,要盖新的房。(1)指名读句子。

(2)引导学生体会怎样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

3、指导背诵课文。

A指导背诵第二、三自然段。(1)出示背诵提纲:

又()又()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衣裳。醒了,醒了,变成()姑娘。

(2)你能背一背吗?指名背,齐背。同桌互相检查全文背诵情况。

2、指导背诵第四、五自然段。出示背诵提纲:

又()又()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

3、背诵全文。

四、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篇2:2蚕姑娘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4.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教学重点:识写生字,理解词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及不同时期不同变化。教学媒体: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挂图、录音 学生准备:搜集与课文有关的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生字。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2.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1)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

(2)出示课题“蚕姑娘”齐读课题,强调“姑娘”的“娘”要读轻声、范读、领读。3.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2.听后交流。

三、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学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自然段标上序号。2.反馈自学情况。音:卵.床.裳.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4.齐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蚕姑娘什么事?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朋友?

自己先观察思考,然后同位交流,最后全班交流。3.请你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写生字时应注意什么? 4.师范写。5.按笔顺书空。6.完成书后描红

五、布置作业

篇3:12、蚕姑娘 第一课时

12、蚕姑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蚕、床、脱、旧、胖、吐、茧、卵、桑、裳、嫩、渐、蛾”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书写“卵、桑、裳、嫩、蛾、渐”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蚕的一生。

教学过程:

一、 揭题、教学生字。

1、 出示“蚕”的图画

今天,魏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是什么呀?(蚕)

2、 出示生字“蚕”

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古时候的人们把蚕称作“天虫”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我们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宝宝”而这里小作者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姑娘”谁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齐读)

3、 蚕姑娘非常可爱,我们先来听一听课文录音。

二、 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很多同学都了解蚕,有的同学可能还养过蚕,对蚕感到很亲切,相信读了课文,你会更喜欢蚕。

三、学生自学课文。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

2、反馈:〈1〉出示词语(带拼音)

蚕卵   桑叶   蚕床   脱下   蛾姑娘   又白又嫩

茧子   渐渐   长胖   吐出   旧衣裳   又黄又瘦

老师把带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了,请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如果有读错的,请你帮他纠正一下。重点朗读词语  蚕卵   又白又嫩  旧衣裳   蚕床

〈2〉、请你再看看这些带有拼音的字,哪个难写而你又用好办法记住了,请你介绍一下。重点指导“卵”的笔顺(指名说  教师板书 书空  学生在作业本上写一个)

四、读准了生字词语,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挑选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3、反馈、评议。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评的重点就是上面两方面。

可作如下点评:

〈1〉 你一个字都没读错,真行啊!

〈2〉 这个词语你读的特别准,你再读一遍。

〈3〉 你读得太心急了,把字给丢了,慢慢来再读一遍。

〈4〉 你这一小节没读好,没关系,你可以请同学帮你读。

当学生读第六小节时,教师板书“茧”。读第七小节时板书“蛾”

五、刚才小朋友经过认真地读课文,了解了从蚕卵里钻出了蚕姑娘,蚕姑娘又变成了茧子,茧子变成了蛾姑娘,你对哪部分最感兴趣,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读。

(1) 自由准备

(2) 抽四人小组赛读。(2组)

(3) 你们看,这就是蚕的一生。(.课件出示图画)你记住了吗?

(4)拿出课堂作业本,填一填 。反馈、校对

六、小结

蚕姑娘从卵转变为茧再转变为蛾,它们是怎样渐渐变化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七、板书设计

卵                    茧

篇4:二下教案 2、蚕姑娘

二下教案 2、蚕姑娘

2、蚕姑娘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体会蚕生长过程中的有趣、可爱。 教学重难点:1、正确识字、写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时间: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教学生字。 1、出示蚕的图画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是什么呀?(蚕) 2、出示生字蚕 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古时候的人们把蚕称作天虫。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我们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宝宝而这里小作者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姑娘。谁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 3、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 2、反馈:出示词语(带拼音)  蚕卵 桑叶 蚕床 脱下 蛾姑娘 又白又嫩   茧子 渐渐 长胖 吐出 旧衣裳 又黄又瘦 重点:蚕、桑:平舌音 娘:边音 3、请你再看看这些带有拼音的字,哪个难写而你又用好办法记住了,请你介绍一下。 重点:“换”与“唤”比较 四、读准了生字词语,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读,感知全文,理清脉络。 3、反馈、评议。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4、评的重点就是上面两方面。 可作如下点评: (1)你一个字都没读错,真行啊! (2)这个词语你读的特别准,你再读一遍。 (3)你读得太心急了,把字给丢了,慢慢来再读一遍。 (4)你这一小节没读好,没关系,你可以请同学帮你读。 五、刚才小朋友经过认真地读课文,了解了从蚕卵里钻出了蚕姑娘,蚕姑娘又变成了茧子,茧子变成了蛾姑娘,你对哪部分最感兴趣,四人小组交流讨论读。 1、自由准备 2、抽小组赛读。(2组) 3、你们看,这就是蚕的一生。(出示图画)你记住了吗? 六、小结 蚕姑娘从卵转变为茧再转变为蛾,它们是怎样渐渐变化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七、指导书写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给字归类: 左右结构的字:姑、娘、旧、换、胖、响 上下结构的字:蚕、桑、盖 半包围结构的字:床 3、找出各字在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 4、描笔顺、描红 八、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想  胖 床  旧 响  伴 庆  就 2、完成《习字册》 3、熟读课文,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联系上下文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体会蚕生长过程中的有趣、可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 (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 2、反馈纠正。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 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 2、 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 三、 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自然段的写法和结构差不多,你找到了吗? 2、自读第2―5自然段,找出蚕姑娘的变化。 (板书: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3、 学习第一次换衣服。  (1)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2) 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3)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  (4)指导朗读。 4、 学习第二次换衣服。  (1)按上面的方法自学。  (2) 交流。 5、 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  (1)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  (2)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3)齐读4、5自然段。 6、 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四、学习第6段。 1、 看图后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 重点理解“蚕山”,“盖间新房”。  (1)看课件理解“蚕山”。  (2)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五、学习第7段。 1、 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 2、 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 六、朗读全文。 [总结全文]  1、 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 3、 朗读、背诵课文 七、作业 1、照样子写词语 暖洋洋: 又黑又小: 2、课后实践。收集资料:蚕只吃桑叶吗?蚕是如何结茧的?   [板书] 卵   蚕 (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茧   蛾

 

篇5:2蚕姑娘第三课时

双台九年一贯制学校 三二班 刘忠华

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点彩画,让学生初步接触点彩派,知道点彩的特点及简单技巧。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尝试进行点彩画的创作,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1、了解点彩派的特点。

2、学习点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启发学生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

4、多给学生一些欣赏作品。教学准备:

师:各种于点彩有关的图片、实物、纸张等。

生:收集各种不同材质的点、绘画及粘贴工具、各种颜色的小圆片等。教学过程: ——欣赏:

师出示一些点彩派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讨论:

学生说一说看后的想法,在哪里见过?和我们以前见过的画有什么不同? ——讲述:

师讲述点彩的特点、点彩派、代表人物——法国画家修拉、代表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等。

——观察:

师请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印刷品、彩电荧屏,发现美丽的画面原来是由无数的小彩点组成的。

——游戏:

师生共同做游戏,用打孔机在一张红色的纸上打出许多小孔,在下面衬一张黄色的纸,放远看一看,颜色有什么变化?(引出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关系)——启发:

启发学生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点(不同材质、不同工具等)。——制作:

每人动手用自己喜欢方法进行点彩游戏,可以用彩纸粘贴,也可以用水粉来点,还可以用各种圆形的物品(如:瓶盖)进行拓印。——评比:

学生可以在完成作品以后,评出最有创意、最有意思、最细致作品等。

3.生活离不开电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通讯工具,学习与通讯工具有关的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电话。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难点:

1、过对话、讨论、欣赏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通讯工具,学习与通讯工具有关的知识。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运用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各种通讯工具。教学准备:

师:相关资料;范图;范作;手机或对讲机两部。

生:自选一种绘画工具;剪刀、胶棒、双面胶、彩色纸、纸盒、油泥。教学过程: ——游戏: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

1、先请同学们自己找一位好朋友结成对子。

2、提出要求:

⑴两人先站在一起说一说悄悄话。⑵

再让他们一个站在教室最前面,一个站在教室的最后面。再说一说悄悄话。(除了你的好朋友以外,你们两之间的交谈不可以让第三个人听见)

3、手机悄悄的交给其中的两位学生,并要求他们在不让别人发现的情况下利用手机进行交谈。

——欣赏了解:

1、他们是用什么办法让对方听见自己的声音的?!

2、你知道手机属于我们生活用具中的哪一类吗?!

3、在通讯工具中,除了手机还包括那些呢?!(电话、手机、对讲机、寻呼……)

4、电话究竟是以怎样的构造进行通话、听到声音的呢?

话将说话的声音转换为电流后送出。从话筒发送声音后,振动板会因为声音的振动而发生振动,并转换成电信号。用于听声音的听筒会让发送来的声音的电信号带动振动板,从而回复为原来的声音。声音的电信号通过电话线或经由电波进行发送。)

5、你知道世界上的一部电话是谁设计的吗?

(1875年6月2日,美国人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1876年7月,在

费城举办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博览会上,贝尔和华生表演了他们的发明成果。)

6、你还见过哪些有着特殊功能的电话?!

(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各种不同功能的电话图片 ——设计创作:

1、你想象中未来的电话,将是怎样的呢?

2、你将用哪些方法进行设计制作呢?(教师展示一些作品供学生参考)

3、让我们也来做一会小小设计家,进行一次“梦幻手机设计大赛”设计出能满足更多人的不同需求的未来电话!

4、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提出要求:

⑴、先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并标明它的独特之处。

⑵、利用彩色纸、纸盒、油泥等材料,将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⑶、展开想象,大胆制作,设计新颖独特,与众不同。——讲述:

师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一种插接艺术,是立体造型艺术中的一种。——观看:

学生观看老师进行插接制作。先用硬纸片剪一些基本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心形、花形、以及其他较简单的图形。在这些图形的一边剪开一道小口,就可以进行相互插接了。——评价:

•自由欣赏全班的作品,选出你最喜欢的。•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评一评本组成员的作品,说一说好在哪里? ——欣赏:

1、小鹏友们做得真漂亮,老师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教师出示范画: ①、名家名作(图片)

②、运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 ③、学生作品 ——教学建议:

一、教学过程多种选择:

1、游戏:

⑴、传话游戏:

教师讲一句话请小朋友挨个传一直传到最后一个人。看一看结果有没有变化。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让最后一个小朋友能直接听到老师的悄悄话。⑵、体验游戏:

教师在课前都制作一些土电话(即用两个纸杯间用一根一米长的绳子穿起来,杯子就是话筒和听筒,绳子就是电话线。),让学生自由进行打电话游戏。体验打电话的乐趣和电话在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知识:

⑴、第一台手机有多大? ①、第一台移动电话于1985年制造。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盒子中,这样可以移动通信的电话诞生了。那时,还没有“手机”这样一个词,由于它要像背包那样背着行走,所以叫做“肩背电话”。当时,其重量高达3公斤,非常重而且不方便。②、与

在形状接近的手机,诞生于1987年。这是距今16年前的事。与“肩背电话”相比,非常轻巧而且容易携带的移动电话诞生了。尽管如此,重量仍有大约750g,与今天重约60g的手机相比,重量高达12至13倍。

③、⑵、手机逐渐变小。④、1991年时,手机的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100为立方厘米、重量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量化,1999年轻到了60克以下。1杯水的净重是180克,所以它只有1杯水的三分之一重!

⑵、电话与手机有哪些不同?

家里的固定电话通过电话线连接。看一下电话机的后面,知道插口外还伸出有一条线吧?声音的电信号就是通过这条电话线发送的。手机则不用电话线连接。它是用看不见的电波发送声音。手机将声音转换为电波发出后,“基站”就会接收这些电波。然后通过电话线将声音的电信号送给对方。手机并不是直接把电波送到对方的手机上。从“基站”到对方的手机,还要使用与普通电话相同的电话线。

⑶、设计创作: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介绍一些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 折纸:用折钱包的折法,折出手机。并用彩笔进行装饰。(注意钱包是横折,做手机要竖折)

纸盒:利用现成的纸盒,通过添加、剪切进行制作。油泥、陶土:它们可塑性强,可以直接拿来进行造型。

泡漠板:利用厚薄不一的泡漠板,通过切割拼接进行制作。石膏板:利用石膏板的易刻性,进行雕刻。还可以利用各种食品,如:饼干、蔬菜……

在设计上可以分两可内容进行设计外观不同的电话:引导学生将电话设计成为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形象。

不同功能的电话:启发学生对电话的功能进行改进。⑷、欣赏:

根据设计创作的要求选择欣赏的图片类型: •造型独特的电话 •有不同功的能电话

•艺术家以电话为题材创作的作品

篇6:2.3函数的单调性(第三课时)

篇7:2蚕姑娘第三课时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第2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 预习目标 1.理解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二 预习内容:理解共价键的含义,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和分类,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

三 提出疑惑: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什么?怎样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化学键该如何分类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

2.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知道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学习重难点 :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的含义、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 根据H Cl的形成过程,结合课本填写下列空白。

一、共价键

1、共价键

叫做共价键

①成键微粒 :

②成键本质:

③成键条件:

注意:(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即若存在离子键,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2)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的双原子分子中,共价化合物和某些离子化合物 中(如NaOH、Na2O2)。

2、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①电子式:H2 Cl2 N2 O2

CO2 CH4 HCl H2O NH3

②结构式(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H2 N2 HCl

H2O NH3 CO2 CH4 Cl2 二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H2 :

HCl:

例1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CO2 :

H2O: 三 共价键的分类 :

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 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可见非极性键是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如:H-H键,Cl-Cl键,Na2O2 中的O-O键等。

②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不同种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 的一方,所以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显 电性,吸引电子能力弱的一方显 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可见极性键是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如:H-Cl键,NaOH中的O-H键等。

例2.下列共价化合物中,以极性键结合的(),以非极性键结合的()(1)F2(2)O2(3)NH3(4)CH4(5)SO2

四、化学键 1.含义及其分类

有关,它主要通过原子的 或 来实现。2.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例3.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 B.状态 C.化学键 D.原子核

五、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在分子内 我们称为化学键。在分子之间还存在一种

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又称。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它比化学键要弱得多,它广泛地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但只有在分子与分子充分接近时,分子间才有明显的作用。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都有影响。2.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区别

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相邻的原子之间。3.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 和 的物质,,物质的、也越高。例如,卤素单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它们的熔点,沸点也相应升高。

4.HF、H2O、NH3 的沸点有反常现象,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叫。氢键比 弱,比 强,所以把氢键看作是一种稍强的分子间作用力。例如:H2Te、H2Se、H2S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减弱,因而熔沸点依次降低。然而①非极性键:在双原子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两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共用电子对

通称为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化学键的形成与 H2O由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分子间作用力骤然增强,从而改变了Te—O氢化物熔沸点降低的趋势而猛然升高,卤族中的HF和氮族中的NH3也有类似情况。

反思总结: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含有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不用箭头表示。3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共价键包括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当堂检测:

1.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Na2O2 B.Na2O

C.NaOH

D.CaCl2 2.下列物质中,不含非极性键的分子是()

A.Cl2 B.H2O

C.N2

D.CH4 3.下列关于极性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B.由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C.分子中必定含有极性键

D.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

4.下列化学键一定属于非极性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中的共价键 B.离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C.H2O分子中的化学键 D.非金属单质双原子分子中的化学键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NaOH B.NaCl C.H 2 D.H 2 S 7.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A.单质碘 B.氯化镁 C.溴化钾 D.水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是共价化合物 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9.下列微粒中,同时具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是()A.NH3 B.NH4Cl C.H2S D.KOH 10.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A.BF3 B.CCl4 C.CO2 D.PCl5)11.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HCl B.OOC C.[OH] D.HClO

课后练习与提高:

12.有A、B、C、D四种元素,A和B两种元素的原子各有两个电子层;C、D两元素的原子各有三个电子层。A和B能化合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AB 2,C和D能化合生成C 2 D,B和D是同族元素,B离子和C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 B C D(2)用电子式表示C和D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篇8:2蚕姑娘第三课时

一 教材分析:本节是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第2课时)内容,主要讲述了共价键的含义,形成条件以及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化学键的含义及其分类,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对为今后学习有机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后面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做好了铺垫,在高考中也占有相当的分值。

二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共价键的概念。

2.掌握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能够对共价键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会判断化学键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2.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三 教学重点: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四 学情分析: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些困难。针对学生实际应该让学生充分预习,由简单的入手,逐层深入,采用边讲边练的方法,让学生掌握。

五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六 课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阅读课本,填写导学案空白,并结合预习内容找出疑惑内容。教师的教学准备:阅读课本,认真备课,写教案,出导学案并提前发给学生,上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3 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前后桌为一组,根据实际需要讨论,探究,得出结论。七 课时安排:1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在黑板上展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小组讨论,探究导学案空白。

(三)合作探究,经讲点拨

根据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小组讨论,探究导学案空白

二、共价键

1、共价键

(1)定义: 叫做共价键(2)成键微粒 :

(3)成键本质:

(4)成键条件:

(5 存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疑惑,小组讨论,老师加以提示,启发,诱导,得出结论:

(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即若存在离子键,一定为离子化合物)(2)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的双原子分子中,共价化合物和某些离子化合物 中(如NaOH、Na2O2)。

学生根据结论,练习巩固: 老师讲解:

2.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①电子式:H2 Cl2 N2

②结构式(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H2 Cl22 N2

O2

学生根据离子化合物的表示方法,试着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 老师加以纠错,学生自己小结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方法。练习,巩固提高:

例1.CO2 CH4 HCl H2O NH3

H2O NH3 CO2 CH4 HCl

提问学生,填写空白,其他学生加以纠错。老师强调:

3.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例2 H2 :

HCl:

小组讨论,老师加以提示,启发,诱导,得出结论: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左边写原子的电子式,右边写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箭头连接,不写反应条件。练习巩固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CO2 : H2O: 提问学生,填写空白,其他学生加以纠错。老师强调 4.共价键的分类 :

①非极性键:在双原子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两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共用电子对 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 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可见非极性键是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如:H-H键,Cl-Cl键,Na2O2 中的O-O键等。②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不同种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 的一方,所以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显 电性,吸引电子能力弱的一方显 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可见极性键是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如:H-Cl键,NaOH中的O-H键等。

5、化学键 1.含义及其分类

通称为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化学键的形成与 有关,它主要通过原子的 或 来实现。2.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6、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分子间作用力

在分子内 我们称为化学键。在分子之间还存在一种 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又称。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它比化学键要弱得多,它广泛地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但只有在分子与分子充分接近时,分子间才有明显的作用。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都有影响。(2).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区别

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分子内相邻的原子之间。(3).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 和 的物质,,物质的、也越高。例如,卤素单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它们的熔点,沸点也相应升高。

(4).HF、H2O、NH3 的沸点有反常现象,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叫。氢键比 弱,比 强,所以把氢键看作是一种稍强的分子间作用力。例如:H2Te、H2Se、H2S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减弱,因而熔沸点依次降低。然而H2O由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分子间作用力骤然增强,从而改变了Te—O氢化物熔沸点降低的趋势而猛然升高,卤族中的HF和氮族中的NH3也有类似情况。练习,巩固提高:

例3.下列共价化合物中,以极性键结合的(),以非极性键结合的()(1)F2(2)O2(3)NH3(4)CH4(5)SO2 例4.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 B.状态 C.化学键 D.原子核

反思总结: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含有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不用箭头表示。

3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共价键包括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当堂检测:

1.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Na2O2 B.Na2O C.NaOH D.CaCl2 2.下列物质中,不含非极性键的分子是()

A.Cl2 B.H2O C.N2 D.CH4 3.下列关于极性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B.由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C.分子中必定含有极性键

D.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 4.下列化学键一定属于非极性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中的共价键 B.离子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C.H2O分子中的化学键 D.非金属单质双原子分子中的化学键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NaOH B.NaCl C.H 2 D.H 2 S 7.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A.单质碘 B.氯化镁 C.溴化钾 D.水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是共价化合物 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9.下列微粒中,同时具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是()A.NH3 B.NH4Cl C.H2S D.KOH 10.下列分子的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A.BF3 B.CCl4 C.CO2 D.PCl5 11.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HClOH] D.H B.OCO C.[ClO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作业(预习第三节第2课时共价键)九 板书设计:

一、共价键

1、共价键

(1)定义:: 叫做共价键(2)成键微粒 :(3)成键本质:(4)成键条件:)

(5)存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即若存在离子键,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2、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①电子式 ②结构式

3.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4.共价键的分类 : ①非极性键: ②极性键:。

5、化学键

(1).含义及其分类

(2).一个化学反应过程本质

6、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分子间作用力

篇9:2蚕姑娘第三课时

能和同伴在跳棋游戏中熟练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用重点句型造句。

【教具准备】

1.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Let’s sing]部分。

2.Let’s play部分的图片。

【教学过程 】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歌曲 “Animals on the bus”,每小组扮演一种动物,边唱边表演,并模仿出动物的叫声。

2.模仿P83页Let’s play部分,做接龙游戏。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教师提问:Can you use a computer? Can you send an e-mail to your friends? Now, John’s grandma received an E-mail from John. Can you understand it? Let’s read together.

2.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短文。

3.给学生时间完成判断练习。

4.教师和学生一起核对答案,如果句子本身是错的,要让学生说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句子。

5.教师出示Let’s play部分的图片,让一个学生看句子问问题,让其找另一个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6.让学生分小组用骰子做此游戏。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1.相同词首单词拼读赛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教师说一个字母(如:D),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立即站起来,说出并拼出三个(也可以是五个或十个,视学生词汇量的多少而定)以字母D打头的单词,如:desk, dog, door等,念不出或念错要扣分,这位学生说完后,教师念另一个字母,由第二组的`第一名学生说。这样依次进行下去,最后看哪组得人最多为胜,做这个游戏时,也可以让两组的学生轮流说字母(如由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说字母,由第二组的第一名学生答)这样就成了对抗赛,注意不要说Q,X,Z等字母。

2.复习四会句型的游戏

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选一名代表抽取写有不同单元的四会句型的卡片,替换其中的重点词语造句。每组选一名学生书写句子。在规定时间内写出正确句子最多的小组获胜。

【板书设计 】

Recycle 2

篇10:2蚕姑娘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能读懂Read and think的短文并做出正确判断。

能和同伴在跳棋游戏中熟练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用重点句型造句。

【教具准备】

1.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Let’s sing]部分。

2.Let’s play部分的图片。

【教学过程 】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歌曲 “Animals on the bus”,每小组扮演一种动物,边唱边表演,并模仿出动物的叫声。

2.模仿P83页Let’s play部分,做接龙游戏。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教师提问:Can you use a computer? Can you send an e-mail to your friends? Now, John’s grandma received an E-mail from John. Can you understand it? Let’s read together.

2.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短文。

3.给学生时间完成判断练习。

4.教师和学生一起核对答案,如果句子本身是错的,要让学生说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句子。

5.教师出示Let’s play部分的图片,让一个学生看句子问问题,让其找另一个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6.让学生分小组用骰子做此游戏。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1.相同词首单词拼读赛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教师说一个字母(如:D),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立即站起来,说出并拼出三个(也可以是五个或十个,视学生词汇量的多少而定)以字母D打头的单词,如:desk, dog, door等,念不出或念错要扣分,这位学生说完后,教师念另一个字母,由第二组的`第一名学生说。这样依次进行下去,最后看哪组得人最多为胜,做这个游戏时,也可以让两组的学生轮流说字母(如由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说字母,由第二组的第一名学生答)这样就成了对抗赛,注意不要说Q,X,Z等字母。

2.复习四会句型的游戏

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选一名代表抽取写有不同单元的四会句型的卡片,替换其中的重点词语造句。每组选一名学生书写句子。在规定时间内写出正确句子最多的小组获胜。

【板书设计 】

Recycle 2

上一篇:《骨干教师培养打算,教师工作计划》下一篇:雨中的世界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