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教学案例与反思

2024-04-16

棉花姑娘教学案例与反思(精选12篇)

篇1:棉花姑娘教学案例与反思

第一课时

这节课我主要完成的是生字的认读内容。教学过程中基本流程符合要求,知识点详实,训练形式多样,识字方法也大多以学生说为主,课堂气氛活跃。

但主要问题有几下几点:

1、在出示生字时,没有及时为学生正音,没有对拼音进行强化性训练,如让学生标出拼音找出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等。

2、没有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充分的阅读,只是单纯的从句子中去学习生字。

3、没有串讲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板书设计没有体现,只是在田字格书写“请、帮”两个汉字。

5、没有及时的组织课堂,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课时

这节课我主要完成的是课文内容解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了解文中的动物都是捉哪里的害虫。教学过程符合基本要求,问题答案都从课文中来,没有脱离文本,能够让学生有本可依,从文本中去解决问题,教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但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对文本分析不够,没有为朗读指导提供打下基础。

2、学生读的还是不够,应在多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更多形式的朗读,充分体会重点句子的情感。

3、朗读只留于多种形式,并没有进行深度的情感探究,所以指导不是很到位,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再饱含的深情去朗读课文。

4、没有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精准的评价,临场应变能力有待提高。

5、只顾着向前赶课,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篇2:棉花姑娘教学案例与反思

老师:同学们知道最后是谁帮棉花姑娘治好了病?

学生(齐声回答):七星瓢虫

老师:对。在课文的第5自然段就告诉我们这个答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并想一想应该怎么把吧表演出来呢?

(学生自己练读,师出示课件第五自然段)

老师:这段话里,有多少个角色?

学生:三个。

老师:那几个角色?

学生:棉花姑娘、七星瓢虫还有一个导演读叙述部分。

老师:我们学习小组有六人,三个人一组来一次表演,怎么样?

学生:好

老师:请三人小组长分配角色,赶紧演一演吧!

(学生三人一组分配好角色,有的演棉花姑娘,有的演七星瓢虫,有的读叙述部分)

老师:哪一组想上台来演一演?

(三人上台)

下面的小朋友要认真听,注意看,如果他们演得确实很好,请给点掌声;如果你觉得还得改进的话,请你来当导演指导一下该怎么演。待会儿我们要评选最佳演员和最佳评委。

生表演后,台下学生有的鼓掌。

老师:老师看到有的小朋友为他们鼓掌了,他们到底演得怎么样呀?

学生1:我觉得七星瓢虫飞的时候还要拍者翅膀,不能停下来。

学生2:我觉得棉花姑娘演得好,她在问七星瓢虫的时候很惊奇。

老师:你是说她脸上有惊奇的表情吧?

学生2:是的。还有,导演那个“圆圆的”读得不够圆。

老师:那,你觉得应该要怎么读?

学生2:“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飞来了……”

老师:(对着七星瓢虫):导演,能接受吗?

学生(点头):能。

学生3:导演读“飞来了”读得太快了,表演的人不能一下子飞那么快。

学生4:七星瓢虫应该从远处飞来。

学生5:七星瓢虫在问棉花姑娘的时候要边飞,要不回掉下去的。

老师:小演员们,你们能改进吗?

学生:能。

(三人再次表演,全班掌声)

老师(小结):棉花姑娘的表情还是那么惊奇,不过,老师要对七星瓢虫提个建议,很快吃光动作要快些,行吗?

学生:行。

老师:我们的最佳演员应该评给谁呢?

学生:应该评给棉花姑娘,应该评给导演。

老师:老师要给这两位最佳演员戴上小红花,我们的七星瓢虫还要加把劲呀!最佳评委应该评给谁呢?

学生:应该评给立昊、应该评给怡昕!

老师:老师也要为他们戴上最佳评委花。

老师:小朋友会演,会评了,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吗?谁来读?

学生:读

老师:谁来评一评?

学生:不要读得太快了,只要把“忽然”和“很快”这两个词读得快点就行了,要不就没感情了。

老师:要怎么读才是有感情,你能来读一读吗?

(学生有感情地读)

老师(指着屏幕):她读得真好,我们也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学生:(齐读)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在教学《棉花姑娘》第五自然段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我让学生通过合作表演来理解了“很快”、“惊奇地问”等词语,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先在小组中分角色表演,又让学生对表演进行评议。把读、演、评融为一体,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其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学习效果更好。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唤起了学习的情感,既发展了语言,学会了倾听、评价、欣赏,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3:棉花姑娘教学案例与反思

师: (拿出几片枫叶) 这些就是秋姑娘给小青蛙、大雁、松鼠和山村孩子的信。 (神秘地) 想知道上面写些什么吗?

生:想!

师: (随手拿起一片枫叶) 那我就给你们读一封吧! (佯装仔细看了一下) 这封信是秋姑娘写给小青蛙的:

亲爱的小青蛙:

冬天快要到了, 你睡觉时可一定要盖好被子, 千万别着凉生病了呀!

你的朋友:秋姑娘

师: (疑惑地) 奇怪!枫叶上明明什么字也没有, 我为什么还能把信读出来呢?

生:老师是猜出来的!

师:对了!我是猜的。不过, 我可不是瞎猜, 而是把课文读了好几遍才猜出来的! (举起其余几片枫叶) 剩下的这三封信, 你们也像我一样读几遍课文, 再来猜一猜, 读给大家听, 好吗?

生认真地朗读课文, 不一会儿, 纷纷举手。

师: (拿起一片枫叶, 交到一位同学手上) 告诉大家, 这封信是写给谁的?

生:这是写给南飞的大雁的。

师:那就请你把这封信读给大家听听!

生:亲爱的大雁:

冬天就要来了, 你们要往南飞, 路上一定要小心!

你的朋友:秋姑娘

生读其余几封信略。

师:秋姑娘写好这些信, 就请秋风把它们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们。枫叶信随着秋风飘呀飘呀, 很快, 小青蛙、大雁、小松鼠和山村的孩子都收到了秋姑娘的信, 它们读了信, 会说些什么呢?

生1:它们可能会说:“秋姑娘对我真好!”

生2:它们会说:“秋姑娘对我这么关心呀!

……

师:秋姑娘对自己的朋友们这么关心, 朋友们也想关心她并感谢她, 于是, 他们就请我们在这片枫叶上 (拿出又一片枫叶) 给秋姑娘回一封信, 小朋友们愿意帮他们吗?

生:愿意!

师:出示 (枫叶为背景)

亲爱的秋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朋友:小青蛙 (大雁、松鼠、山村的孩子)

生: (纷纷交流)

生:亲爱的秋姑娘:

谢谢你对我们的关心!冬天就要来了, 你要保重身体, 多穿点衣服!

你的朋友:小青蛙

生:亲爱的秋姑娘:

你对我太好了!谢谢你!天冷了, 你可不要受凉了!

你的朋友:大雁

…………

师:秋姑娘带着朋友们对她的关心就要离开我们了, 冬爷爷也快来上班了, 天气会越来越凉, 小朋友们愿意学着秋姑娘的样子也写一封信来关心我们身边的同学、家人或是老师吗?如果愿意, 就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 (附学生的“信”)

亲爱的爸爸:

天气凉了, 你骑车上班一定要多穿点衣服呀!

你的儿子

亲爱的老师:

冬天就要来了, 天气冷了, 你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被子, 不要冻感冒了!

你的学生

……

教学反思

增加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是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中, 学生每读一个词、一句话、一篇课文, 都是一次语言的积累, 但如果只是泛泛而读, 这些语言只能是机械地存入学生的大脑中, 时间长了, 便会渐渐淡忘, 甚至丢失。因为他们很少有运用的机会, 久而久之, 自然会消失。因此, 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创设机会, 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语言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语言积累更加丰富, 从而成为“活”的积累。因此,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 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熟读成诵, 积累语言。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 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理解, 在理解中读, 读有所知, 读有所得, 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由此可见, 朗读也是促进学生语言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充分的朗读更为重要, 因为他们的阅读量少, 词汇比较贫乏, 掌握的句式也比较单一有限, 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就是依靠他们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而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上面的教学中, 我“故弄玄虚”, 说能读出枫叶上的信, 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他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课文情境, 学习的自主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变泛泛被动的朗读为积极主动的阅读, 这样通过对课文的充分阅读来积累语言材料, 来对语言“内化”, 为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作铺垫。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读, 为的是吸收”, “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 并积少成多, 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读, 或读而不熟, 有了意思, 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 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 多读, 熟了, 笔未着纸, 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 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 不费心思而顺理成章。”一年级的学生虽然还不会写, 但口头表达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2.创设情境, 促进语言内化。学生习得语言文字的主要途径, 就是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就是所谓的内化语言, 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把书上的语言变成他自己的语言。在这个片断的教学中, 我用几片小小的火红绚丽、具体可感的枫叶为引子, 创设了读文、猜信这样一个充满童趣的游戏情境, 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秋姑娘或是她的朋友小青蛙、松鼠……并通过这些角色的体验, 有效地激励他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在和文本充分对话的过程中, 对文本语言进行大胆重组和再创, 水到渠成, 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把书上的语言变成了自己的语言。同时, 在读文、说信的过程中, 他们深切感受了秋姑娘对朋友的关心, “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种子就不知不觉地在他们的心田种下。

篇4:《棉花姑娘》说课稿与教学反思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雪、帮”两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过程和方法目标: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等一些科学知识。在资料的收集和展示交流中知道更多的益虫以及一些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由此可以看到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七星瓢虫”和“蚜虫”,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我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如采取独立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开火车、自由分角色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运用范读、自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用心感悟、用情朗读,最终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

3、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益虫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常识的欲望。

三、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

1、教法: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我采用自读感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篇5: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同学的回答和时反馈信息,尝试采用评语激励肯定同学。如在开课时,当同学很认真地听完故事后,我马上肯定同学“小朋友听得很认真”;同学读完课文后,也和时给予评价“小朋友很会读书”,当同学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时,褒扬他“你很会提问题”等等。富有情感的评语,是同学获取自信的催化剂,使同学如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当然,作为同学,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教师不能简单地用“错了、不对”等语言来否定同学,并期盼其他同学的正确回答。教师应采取在同学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满腔热情地去评价同学的努力和进步,善于发现同学身上的闪光点,针对同学的个性进行鼓励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同学体验到进步,感受到期望。比方在今天的教学中,当老师说谁愿意到台上来扮演时,有个平时胆子很小的同学想举手却又有些犹豫,我果断地叫他到台上来扮演,虽然他扮演得不是很好,但老师和同学都看到了他的进步,为他打气加油,我想,这对于小朋友的一生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当然,对同学评价的目的不只在于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育,更重要的是鼓励同学积极地发现自身的问题,纠正错误。一年级的同学自我认识的能力不强,所以生与声生评时难免带有主观性,认识问题肤浅,教师还应运用多种方法协助同学认识自我。

篇6: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低年级语文教学作为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奠基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持续集中,但对各种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对事物探究的心理动态。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上完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课例《棉花姑娘》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一个小结。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爱因思坦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现代教育强调“会学”,而影响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加结合低年级的孩子靠形象来进行思维的心理发展特征,电教媒体是最适合以它独特的“魅力”将学生吸引住,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全新的途径。它能把许多枯燥抽象的文章内容,以色彩斑斓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学习欲望。教学《棉花姑娘》一课时,在电教老师的帮助下精心制作了课件。课件中包括有课文朗读、生字学习、课文画、写字提示、轻柔音乐等等。融声音与图像于一体的课件引导着孩子作出积极思考,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此看来,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氛围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教态亲切。

低年级孩子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学生喜欢那位老师,也就喜欢上他教的学科,在课堂上就会觉得老师讲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趣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授课时,我是一位老师,又是一位大姐姐或一个大孩子,深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微笑着请学生回答问题、皱起眉头引导学生感受棉花姑娘的痛苦、怀着童心和学生一起唱歌跳舞……当学生捣蛋时,我带着微笑用眼神提醒他;当学生写字时,我用手轻轻把他弯下的腰扶直;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温柔地摸摸他的脑袋,告诉他“不要紧,待会想到了再来”。另外,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称呼不仅仅是他(她)的名字,而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美丽的小公主”、“英俊的小王子”、“亲爱的**”、“**先生”、“**小姐”、“宝贝们”……等等。学生觉得自己一下子变成了公主、王子,变成了老师的宝贝,心情自然很愉快。有句话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作为低年级的老师一定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而教师亲切的话语和恰当的体态,恰恰能影响学生,唤起学生对老师的爱。

(二)欣赏学生

“赏识走向成功,抱怨走向失败”。在课堂上,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给予鼓励和肯定,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想,大胆质疑,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创新。我经常使用这样的语言:“你真棒!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今天你很努力,我很开心!”、“瞧,你的进步多大啊!”、“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我喜欢你!”、“大家这么轻松就过关了,真了不起!”……学生的成长需要鼓励,因此教师要多表扬,多肯定,少批评,少指责。即使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不到位,但他敢于回答,也应该给他的勇气加以鼓励,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三)宽容学生

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接受知识的能力、思维的运转速度等都是有区别的。”学生不可能都是“一听就懂”、“一点就通”,也不可能每个学生“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对学生学习中的一些不甚理想的表现,教师要学会理解和科学地引导,切忌“大发雷霆”或不给学生面子,否则,课堂就会“死气沉沉”,学生毫无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当有学生回答错误时,我一般会说:“没关系,听听别人的看法。”“你刚才的回答离正确答案很近了”。记得在课上,李子聪同学举手回答利用“盼望”这个词语造句子。这个孩子的学习不错,平时在课堂上也很积极主动、思维也不错,但这次站起来后只说了前半句就没下文了。联系上次他在家长开放日课上的表现也是如此,我猜测他此时是太紧张了。所以,我赶紧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说:“不用急,慢慢来,你可以的。”几秒钟过去了,大家的眼睛都看着他,但他就是没法说完整。我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的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不但不能回答好这次问题,还有可能会应该后半节课的学习。因此,我就说:“一下子忘了吧?没关系,我们先坐下。要是待会儿你想起来了,在举手示意老师,好吗?”然后就让他坐下了。在对他说的这句话里,我刻意用了几个词语:“一下子忘了吧”——说明我相信他举手前是真的会造句子,既树立了他的信心,也让他在同学的目光中有个台阶下;“没关系”——帮助他缓解紧张的情绪;“我们”—&mdas 《棉花姑娘》教后反思h;告诉他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学习,我们大家是结合在一起的一个集体,没有其他同学或老师会笑你、会责怪你的。正因为这样,我在接下来的几分钟留心观察了一下子聪,发现他很快就调整了情绪,然后又融入到学习中来了。我相信只有在宽容的思想指导下,在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以旺盛的精力,舒畅的心情,活跃的思想投入学习之中,他们的主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成功欲望是人对自我期望与信心的显示,孩子尤其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成就,而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并更有信心地去学习、探索和创造,从而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学生走进课堂不仅只为获取知识,而且还带着情感、态度、需要等非智力因素。课堂之所以显得那样的多彩,就是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与快乐的学习心情,导致其积极的表现。因此,我在课堂上除了及时地表扬、鼓励学生之外,还有意识地“抓”读得好、表演得好、跳得好的学生,特别是本节课进步很大的学困生作小老师带读、带演等等,使他们有机会体面的表现自己,使他们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扬起自信的风帆。

另外,除了个体的成功体验,我还注重团队成功的体验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本节课,我特意设计了三个男女生比赛的环节:比赛读带拼音生字、朗读第一自然段、脱拼音生字比赛读。在比赛过程中,在男女生表现得旗鼓相当时,最好还是要评出优胜的一方,而且有意识地偏向当前更需要鼓励的一方,这样才能使这个比赛更有效、更有意义。例如在第一轮的比赛中,男女生都读得很好,而结合前面的情况来看,部分男生开始有点分散注意力了。所以我就抓住女生读时有一位不够专注,而把胜利判给了男生。随着男同学们大叫一声“耶”、摆出胜利的姿势,他们的积极性又被提高了,注意力又被吸引过来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的极其重要的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低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更需要教师通过狠抓课堂常规的管理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节课,我主要注重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认真观察图画的习惯、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正确的书写习惯。如最后一个书写习惯,它包括认真的书写态度,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针对一年级小学生可塑性很强和“先入为主”的特点,首先向学生示范正确执笔写字的姿势,然后进行严格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书写时“头正、身直、肩平、足稳”。再把书写姿势的基本要求和执笔方法写在黑板上,要求熟记,自我检查。每节写字课和学生作业时我先检查学生的书写姿势,然后让学生按要求摆好姿势再开始写,以强化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意识。在写字过程中,我表扬书写姿势好的学生,纠正差的,并提醒学生观察纠正自己的写字姿势。

篇7:棉花姑娘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 活动目标

1. 以夏尔·佩罗与格林兄弟的两个版本的《灰姑娘》为参照, 认真阅读《叶限》, 感受文中女主人公及“后母”的艺术形象, 通过对比这些形象的异同点, 尝试理解作者塑造这类形象的意图和背景。

2. 探究《叶限》及两个版本《灰姑娘》故事中借助“超能力”改变命运 (情节发展) 的情节与结构, 体会作者的艺术创造, 联系现实及阅读写作经验, 激活想象, 提升个人的文学欣赏与审美鉴赏能力。

3. 基于以上活动体验, 引导学生尝试创作一篇借助“超能力”改变故事情节的科幻小说, 或撰写相关文学评论片段, 提高其艺术鉴赏及表达能力。

(二) 活动要求

1. 需要认识到感受人物形象要从语言、行为、心理、环境等细节入手, 尝试将小说鉴赏时分析人物、情节、结构等语文核心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2.了解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保持阅读兴趣, 形成自主探究、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3.养成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素养, 亦能以合适的方式, 按要求独立完成阅读与写作成果的撰写与展示。

(三) 学习准备

1.教师准备。

(1) 《叶限》及两个版本《灰姑娘》的中译本。

(2) 分析三个故事中涉及人物形象及情节结构的主要细节点 (见表1) 。

(3) 收集“原型批评”“超能力改变命运”等相关资料。

(4) 设计问题, 设计组织问题讨论的方案, 以此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支架。

2.学生准备 (预学) 。

(1) 完成《叶限》 (自主扫清文言障碍) 与《灰姑娘》 (统一译本) 的预学,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理清小说情节, 列出至少三个亟须解决或分享的关键词, 并提前交给教师。

(2) 以大组为单位, 一组简单演绎小说《叶限》 (默剧配画外音) , 另外三组分别备齐三篇文章中出现的所有物品 (可实物, 可图片) 。

(四) 评价量规

1. 默剧演绎大组得分评价方式:另外三组打分, 采用100 分制, 课堂现场完成 (结果见表2) 。

2. 另外三组“ 道具”准备得分评价方式:默剧演绎组打分, 采用100分制, 上课前完成 (结果见表3) 。

注:本表只作为课堂参考, 不作为教师讲解的主要内容。

3.课后小说创作或文学评论写作评价标准及方式:采用100 分制, 由教师完成。对小说创作, 要求有想象力, 结构情节安排合理, 人物形象较丰满;所有小说结集, 择优推荐发表。对文学评论, 要求就人物形象、情节与结构两个要点进行评论, 亦可作原型批评、东西方文学文化对比的尝试;所有文章结集, 择优推荐发表。

(五) 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活动设计

在阅读小说时, 让学生在感受人物形象、激活想象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 并通过使用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尝试创作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是“文学鉴赏与创作”这个学习任务群的核心知识素养之一。因此, 在《叶限》这篇小说的活动设计上, 笔者围绕这个中心点做足功课。

首先, 基于《叶限》这篇小说的特殊题材, 笔者确定了比较阅读的方式, 选取学生耳熟能详的、和这个文本有着密切关系的两个版本的童话《灰姑娘》, 让学生以高效的方式理解小说, 并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灰姑娘”“后母”等) 、主旨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为了让《叶限》的情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笔者还专门让学生表演默剧, 其他学生边欣赏边打分, 以活泼轻松的方式完成对文本的梳理。

其次, 为保证学生对文本阅读最原初的审美观感, 不以教师先入为主的东西束缚住学生的审美体验与判断, 在活动的第二环节中, 笔者拿出学生事先提供的几个关键问题来推动课堂的讨论。因为三个文本的雷同特点, “抄袭”“灰姑娘”“后母”等几个词是学生关注最多的。其中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有两个:相似人物形象中找细节的不同, 不同细节中概括情节的相同———详见下文课堂案例片段。

再次, 基于学生的“抄袭”论断, 笔者设计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为有效的学习支架:“大家都觉得叶限和灰姑娘以及她们的后母很像, 故事也雷同, 她们真的完全像吗?”设计这个问题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回到文本, 对照着手头准备好的“道具”, 慢慢深入到文本的细节, 让心中本来只是概念化的看似雷同的“后母”及“灰姑娘”的形象逐渐丰满、细腻起来, 看出他们更多的不同来———那么感知小说形象的活动目标就圆满达成了。

完成以上活动目标后, 小说的情节和结构的关键点也浮出水面:主人公通过各自获得的“超能力”解决了矛盾, 作者也随之完成了小说情节的推进。笔者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 并为课下尝试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做好引导。

当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文本的兴趣点还是非常多的, 学生比较容易走到其他话题的探讨中, 比如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原型批评问题等。教师需要因势利导之。

三、课堂案例片段

【片段一】细节中找不同———“她们”真的雷同吗?

[默剧表演, 学生打分。……进入活动第二环节]

师 (拿出学生之前交上来的最关心的三个关键词的统计数据) 大家猜猜看, 你觉得哪个词是关注人数最多的?

生我猜是“后妈”! (众笑)

生当然是“灰姑娘”了! (众笑)

生 (反驳) 为什么不是“叶限”?

师嗯, “后妈”———包括“后母”, 和“灰姑娘”的得票率都很高, 基本上大家都写到了。看来这是一台女人的戏。男角色大家似乎都没当回事儿 (笑) 。关于为什么“叶限”得票较少, 这个问题很复杂, 等我们解决好前面几个问题, 有时间再谈好不?[相关内容可参见后文“课下延伸交流”]

生好。

师排在“后妈”和“灰姑娘”之后的词是“抄袭”, 共有33 票。当然也把它的同义词统计进去了, 比如“抄”“像”“太像了”“神同步”“雷同”。 (大笑, 因为隔壁班有个叫“雷同”的同学)

师 (稍停顿, 示意静下来) 显然, 《叶限》这篇小说和两篇童话长得很像。大家都觉得叶限和灰姑娘, 还有她们的后母, 都很像, 故事也雷同, 但她们真的完全像吗?

生 (翻看讲义找, 并与同桌谈论) 嗯, 有不像的地方。叶限是中国人, 灰姑娘肯定不是中国人。 (众笑)

师呵呵, 是的, 还有吗?

……

生她们的帮手不一样:叶限的是鱼骨 (指着手里的道具) , 辛德瑞拉 (灰姑娘) 的是各种小鸟或仙女 (指着其他组的道具) 。

师很好, 还有吗?

生虽然都嫁得不错, 但叶限最后似乎没有辛德瑞拉幸福。

生她们的后妈、姊妹结局不一样。

生叶限的老爸死了, 辛德瑞拉的父亲还在。

生叶限只有一个姐妹, 灰姑娘有两个。 (笑)

生老师, 有一点很奇怪, 《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和叶限穿的都是金鞋, 法国的灰姑娘穿的是水晶鞋, 这个差距有点大。

师你跑题了, 没按要求对比 (笑) 。不过确实如此。法国的灰姑娘是夏尔·佩罗17 世纪改写、塑造的, 比《格林童话》早。既然有人问了, 就多透露一点:法国版灰姑娘一开始穿的也不是水晶鞋, 而是松鼠毛皮鞋———似乎两种鞋夏尔都写过。但大家都觉得穿水晶鞋更贵高更有气质, 对脚合适不合适的要求更高 (学生笑) , 所以最流行的法国版灰姑娘基本穿着水晶鞋。

……

师是的, 同学们很细心。叶限和灰姑娘看似很像, 但也有这么多不同。她们的后妈折磨她们的方法, 也有细节上的差异。比如, 叶限主要是被要求“樵险汲深”, 而灰姑娘主要承担厨房里的活计。这就是小说中典型形象的塑造, 要通过语言、动作、衣着等细节体现她们各自的特点, 以后大家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时候要注意。那么, 相比较而言, 你认为叶限和两个灰姑娘的形象, 哪个最丰满哪个最有“脸盲” (最不丰满) 的感觉?

生叶限似乎个性上不鲜明, 格林兄弟的灰姑娘形象最清晰。

师判断很准。格林兄弟塑造的灰姑娘细节更多, 更生动。她诞生也最晚, 而叶限则诞生于9世纪, 最早。

生明显格林童话最长啊。 (众笑)

师确实如此。你看, 三个姑娘, 只有格林童话的灰姑娘在寻求帮忙的时候念“咒语” (笑) 。这就是生动而具体的细节啊。所以, 格林童话最长, 人物形象更突出, 故事情节也更丰富。而另外两个, 尤其是叶限, 故事脉络是清晰的, 细节上不够具体———虽不具体, 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情节结构上一点没偷工减料。是不是?

师其实, 这些故事最早的雏形可能相差不大,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故事传到的地区不同, 以及讲述者的目的不同, 故事涉及的人物细节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因为时间关系, 课上我们就不展开了, 课下大家可找一处或几处这种细微的不同点略加分析, 写一篇简短的文学评论。

【片段二】不同中找相同———不同细节下的“神同步”

师我们刚才找了不同, 现在来找相同。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这三个故事相同的故事脉络?

生一个女孩备受其后母的虐待, 在一种超自然力的帮助下, 因为一场晚会而改变了命运。

师总结得不错。

生还可以更简单:一个人通过超能力改变命运。

师单从情节结构的角度来讲, 非常好, 凝练。如果联系到本文的主旨, 除此之外, 还涉及一个家庭伦理的问题。这三个雷同的故事跨越千载, 跨越万里, 看着似乎不可思议, 但也有其必然性。即他们都表明探究家庭伦理困境、追求真善美是人类发展到一定文明阶段必然要面对的大问题, 每个民族都不可避免, 甚至他们想出的解决方法也是大体一致, 这反映在文学上就是这样神奇的“巧合”———“神同步”, 同时夹带着作者符合时代的道德评判。所以, 虽然大家一开始觉得他们是互相抄袭, 但事实上远非如此简单。如果同学们感兴趣, 可以看得更深入一点。这对你感受人物形象、激活文学想象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生老师, 可不可以这样讲, 虽然大体结构相同, 但依然可以看出细微的差别:可看作不同民族在不同时代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比如叶限的父亲能起到保护她的作用, 不仅是因为她父亲爱她, 也可看作她父亲在家里的权力大, 一旦去世, 叶限的命运就很糟糕———这明显是中国封建时代家庭关系的写照。而两个版本的灰姑娘, 尤其是格林童话中的, 父亲应该也很爱辛德瑞拉, 比如给她带礼物什么的, 但似乎又不能很好地保护她, 应该也是那个时代欧洲的家庭关系的反映吧。

师非常好。说得不好听, 辛德瑞拉的父亲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好她。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也可以理解为, 他们家庭内部互相之间的关系比较独立, 辛德瑞拉更需要独自面对后母的压力。这可能和欧洲男女都享有较为平等的财产权有关, 在家庭里经济实力决定家庭地位。后母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实力, 可能比辛德瑞拉父亲的钱还多, 所以, 她的决定和行为———包括对待辛德瑞拉的方式———有自主性和优先性。而叶限在父亲在世时享受到父亲全方位的保护, 也是由父亲在家庭的地位决定的, 但父亲一去世, 叶限家没有其他男性做家长, 主动权就全到后母手中了。其实不仅在这一点上有差别, 地域上、风土人情上都有细节的差别。比如辛德瑞拉种的是榛树, 叶限守的是果树;辛德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 而叶限参加的是洞节。这些都带着鲜明的地域、时代文化烙印———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所以相同的故事情节, 却有着不同的味道在里面。

生 (插言) 这也是美国电影的法宝。 (众笑)

师太到位了。美国大片———如果大家仔细想想, 就是这么回事, 故事脉络大体一致, 只是人物身份、故事细节和背景、超能力道具有差别而已。刚才同学们也说了, 她们改变命运时所用的超能力不一样———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当下, 他们还会用这些道具吗?如果发生在将来呢?

生 (学生显得很有兴趣, 七嘴八舌) 现在会用动感光波…… (众大笑) 钢铁侠、月光宝盒……

师既然大家这么有兴趣, 课下的作业你可选择写一篇通过超能力改变命运的科幻小说。这个超能力要设计好,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不要抄袭别人的……

四、课下延伸交流

课后, 有学生和同桌一起找到笔者, 就“为什么是‘灰姑娘’而非‘叶限’”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

生老师, 我们来问课上那个“为什么不是叶限”的问题。

师嗯,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 也很简单。先问你一个问题:你先知道“灰姑娘”还是先知道“叶限”?

生当然是灰姑娘了, 叶限是现在上语文课才知道。 (笑)

师为什么是“当然”?

生 (一愣) 小时候童话就看过啊。

师你小时候看的是中国童话多, 还是外国童话多?

生这个……数不清楚。似乎印象深刻的是外国的多。

师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先被人熟知就是“第一”。不管这一事物产生年代的早晚, 就像现在申请专利一样。当然, 归根结底还是现在西方文化强势的问题, 一个文化话语权的问题, 比如这类故事所有人都习惯称作灰姑娘类型, 而非叶限类型;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而莎士比亚不叫西方的汤显祖;浙大叫东方的剑桥, 而剑桥不叫西方的浙大。这就显示了西方文化与文学的强势, 及话语权的强势。当然一方面因为西方研究得早、发现得早, 理论体系是他们用自己的文学作品为例搭建的, 但也要看到东方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弱势, 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学也有很好的作品, 当前的文学创作也有了不小的成绩, 但在理论建构方面依然没有话语权, 很少有被世界广泛认可的观点。

生哦, 这么深奥……

师其实也不深奥啦。再简单一点说, 就是我们近代以来因为经济等方面的落后导致了文化的不自信。西方的东西当然要学习, 但自己的东西不能丢。可惜近代以来, 我们恰恰学了西方丢了自己, 老是跟在人家后面跑。让你们都变成了不折不扣的“banana”。

生 (疑惑) banana?

师就是皮肤虽然是黄色的, 而人文基础和思想已经是白人的。不信?我来问问你———太阳神叫什么?

生阿波罗。

师海神呢?

生 (和同桌异口同声) 波塞冬。

师 (笑) 承认了吧, 阿波罗、波塞冬是哪里的神仙?你怎么说不出中国本土的太阳神和海神?

生 (恍然大悟状) 噢, 海神好像《秋水》里面那个…… (同桌补充) 若!对, 是“望洋向若”的“若”。

师还不错嘛。太阳神呢?

生 (笑) ……

师所以, 这就是最简单的文化话语权的基础———为什么是“灰姑娘”你知道了吧?所以想要是“叶限”, 你首先得了解、熟悉才行啊。

五、学生成果展示

【成果一】

叶限是壮族姑娘?

不得不说, 《叶限》把我震撼了。

刚开始看小说的时候, 看到高老师没有给出作者, 看到这么雷同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还以为高老师自己把《灰姑娘》换了个名字, 翻译成文言文逗我们玩呢 (我向上帝———不对, 向列祖列宗———保证, 他这种事情没少干……orz) 。

当得知了真相, 我真真切切被震撼了。

一是因为, 原来“雷同”的故事可以跨越民族和时代, 这究竟是为什么?看来, 一个“无巧不成书”绝对解决不了这个悬疑。我觉得只有像高老师给我们准备的那个“原型理论”所说: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都有原型, 只不过因为人们的迁徙、时代的变迁而显现出不同外在的表现而已, 而内涵却是一样的。

查资料得知, 有学者认为, 从《叶限》故事看, 有些习俗是壮族的, 如歌圩 (洞节) 、以鞋定情、神鱼等, 都带着桂南地区壮族民间的文化元素。并且流传于壮族民间的 《达加和达伦》《以佳和以冷》等, 都与古代“叶限”故事有着生生不息的传承关系。这就是壮族版“灰姑娘”的独特之处吧。

二是从材料中得知, 灰姑娘的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斯特拉波曾在公元前1 世纪记叙的一位嫁到埃及的希腊少女洛多庇斯的故事, 这被认为是《灰姑娘》故事的最早版本。我就在想, 《叶限》是这类人物中国版的最早原型吗?如果不是, 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型?

三是再次膜拜段成式, 《叶限》 这个故事前半截是《灰姑娘》, 仔细想想, 后半截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不要说我是唯一看出这一点的人!

【成果二】

悲催的“后母”

初读《叶限》, 再温《灰姑娘》, “后母”的残暴形象让我印象深刻。记得格林童话中“后母”几乎都是这样的, 如《小弟弟和小姐姐》《白雪公主》《杜松子树》中的“后母”。而中国最早的坏“后母”可以追溯到舜的“后母”———这就是所谓的原型人物吧。

有一首民间小调《小白菜》也这个题材:

小白菜

小白菜呀, 地里黄呀。三两岁上, 没了娘呀。

跟着爹爹, 还好过呀。就怕爹爹, 娶后娘呀。

娶了后娘, 三年半呀。生了个弟弟, 比我强呀。

亲娘呀, 桃花开呀, 杏花红呀。

我想亲娘, 谁知道呀。亲娘想我, 一阵风呀。

我想亲娘, 在梦中呀。弟弟吃面, 我喝汤呀。

端起碗来, 泪汪汪呀。亲娘呀。

“后母”在这些故事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是虐待非亲生子女, 助推悲情、助推故事主人公经历磨难后的成长。其实, 我发现, 这些“后母”还是蛮可怜的———因为除了个别的, 大多数“后母”虐待主人公的手段也谈不上异常残忍, 只是爱得不平等而已, 但她们最后都遭到异常悲惨的结果, 虽有着恶有恶报的宿命在里面, 但公平性上还是有问题的。

除了残暴, “后母”在西方文学里似乎又具有乱伦的黑色符号作用。

哎, “后母”怎么这么悲催呢?

六、资料链接

1.《酉阳杂俎》:[ 唐] 段成式著, 曹中孚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7 月版。

2.《灰姑娘———夏尔·佩罗童话集》:[ 法] 夏尔·佩罗著, 张磊译,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年1月版。

3.《格林童话》:[德] 格林兄弟著, 潘子立译, 商务印书馆2015 年6 月版。

4.《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瑞士]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年5 月版。

5.《批评的剖析》:[加拿大] 诺斯洛普·弗莱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年8 月版。

6.Yeh -Shen: A Cinderella Story From China:[ 美]Aai -Ling Louie著, paperstar出版社1996 年5月版。

7.美国CBS动画Yeh -Shen: A Cinderella Story From China (据Aai-Ling Louie所著的Yeh-Shen: A Cinderella Story From China改编)

篇8:《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棉花姑娘》是一篇科普文章,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段讲故事的起因,第二、三、四、五段讲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和七星瓢虫吃掉蚜虫的经过,第六段讲故事的结果。本课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一般应占每节课的三分之二,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节课,我在初读课文时就让学生充分自读,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在朗读学文的环节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同桌、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表演,再汇报评议。整节课,我充分地让学生自学、讨论、读书、评议、表演;动脑想,动手画,动口读、问、说,而且这些形式都落到实处,更主要的是有让学生参与的充分时间,讲求参与的效果。

如果在检测学习效果,我再设计让学生分段接力读课文,其他学生点点画画作记录,读完后,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指正达到纠正读音,读通课文的目的,也许效果更好,结课时说说你学到了什么?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发言。

篇9: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我认为自己在设计的过程中抓住了几个语言的重点进行教学,环节扎实。如:

1、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课文2、3、4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学,在自学前我出示了学习要求:

(1)棉花姑娘请哪几位医生帮她治病?把它圈出来。

(2)它们帮棉花姑娘治病了吗?为什么?找一找,用“_______”画出来。同学们积极地进入自学的气氛中,仿佛它们就是课文中活泼的小燕子、啄木鸟、小青蛙。燕子、啄木鸟、青蛙为什么不帮棉花姑娘治病呢?通过汇报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害虫。感受到了燕子、啄木鸟、青蛙的无能为力。这样设计,不但能节省课堂学习时间,而且还能让学生认识课文结构的特点,懂得自学的方法,达到我会学。事实证明,在后面拓展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2、积累词语的能力。

课文的第6自然段,重点在于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并能积累此类词语,拓展练习。首先开展比较朗读,老师读前面的部分,学生读后面的部分,在比较中感受到后面的表达更“绿”更“白”更美。以读带讲,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说说还有“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再拓展此类形式的短语。如:火红火红的太阳、金黄金黄的落叶等,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此类词语。

3、拓展知识的能力。

在拓展延伸中我还鼓励学生们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益虫益鸟,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蚯蚓,有的说蜘蛛等等,说明他们的观察力很强。我也在此进行了扩展,比如蜻蜓,螳螂等。最后让学生创编对话:棉花姑娘还会请谁来帮忙呢?请你仿照课文2、3、4自然段写一写它们的对话。

______________来了,棉花姑娘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出来。

篇10:《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2课时。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2、热爱并能保护益虫、益鸟。

3、知道各种动物都有各有各的本领。

【教学重点】

学习1、6自然段。

【教学难点】

懂得棉花姑娘为什么笑了。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题

板画:棉花。(棉花姑娘病好了,微笑的样子)

小朋友们,你们看她是谁呀,她怎么了?

看到棉花姑娘笑得这么开心,此时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啊?

(为什么笑?笑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呢?谁让变得她这么开心的?)

二、研读笑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1、棉花姑娘笑得这么开心,在这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那就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反馈:根据学生感悟的随机学习。

⑴ 出示: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自由读一读,说说读出了什么?

你们知道蚜虫吗?你别看这些小小的蚜虫,它们可是棉花姑娘最大的敌人,专门吃一些植物的汁液。

你们想想,这些蚜虫在棉花姑娘身上会做些什么呢?

你觉得这些蚜虫怎么样?(可恶、讨厌)

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正因为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所以____师生对读。

棉花姑娘生病了,是因为______。

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

出示: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这么多可恶的蚜虫爬到了棉花姑娘身上,她感到(难受、伤心、有气无力)

难受的她多么──

伤心的她多么──

是呀,她此时多么──(齐读)

看课件,再次感受,齐读第一自然段。

⑵ 还发生了什么事?(棉花姑娘重病难忍,此时她是怎么做的?)指名说说。

三、研读为什么笑

这些小动物都无能为力,可棉花姑娘最后为什么会笑得这么开心啊?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的5、6个自然段,去了解一下吧。

1、反馈。

随机学习以下几个句子。

预设:因为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所以她笑了。

⑴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飞来了,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

你能读读这个句子吗?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再自己读读这句话,说说知道了什么。

理解通过抓住很快、光等词的理解感受这些小虫本领大。

齐读

⑵ 这些小虫其实就是谁啊?(七星瓢虫)瞧,它们来了,正在吃蚜虫呢?那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七星瓢虫呢?

(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小资料,包括文字与图片)

⑶ 在七星瓢虫的帮助下,棉花姑娘病好了,这时她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她咧开嘴笑了。)

小朋友你们在什么时候会笑呢?是啊,大家在高兴的时候会笑,我们来笑一笑?(请几个咧着嘴笑得同学说说为什么这么笑?)

棉花姑娘也和我们这几位小朋友一样,是咧着嘴笑的,谁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笑啊?

出示: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

指名读,并说说读出了什么?

重点指导读好雪白雪白和碧绿碧绿,理解是很绿很绿、很白很白。结合学生的感悟。进行拓展练习。

拿出作业纸:

碧绿碧绿的( ) 雪白雪白的( )

( )的(太阳) ( )的( )

小朋友的词汇可真丰富,下面就请你选几个自己喜欢的写到作业纸上,然后读给同桌听一听。

在这之前棉花姑娘是多么的伤心、难受、渴望有人给她治病,可现在(看课件)棉花姑娘是多么的开心啊, 如果你是棉花姑娘,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七星瓢虫说些什么呢?

那就请你带着自己的这种感受,好好地读一读。一会我请几位小朋友来给这段动画配音。

最后就让我们一起再次带着喜悦、感激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擦掉黑板上的问号。)

四、拓展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知道了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都各有各的本领,他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有益的小动物。

四人小组合作说说。B哪个小组先来汇报。C我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位,请你们仔细看看,选择自己喜欢的说说。

【课后反思】

一、对于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没能及时的做好处理

如我让学生说说身边有益的小动物的时候,有一位学生说蝙蝠是有益的,但突然一位学生在下面大喊,蝙蝠要吸血,它不是好动物。当时的我没有引起重视,只是随口说,它是有益的动物,它能吃掉很多害虫呢?但对于学生的提问,我却没有引起重视。课后,我就觉得自己处理的太过粗糙,没有解开学生心中的疑团,其实当时我完全可以告诉学生,蝙蝠到底会不会吸血呢?让我们课后一起去查查资料,但蝙蝠的确会捉害虫,它对人类是有益的。

二、朗读指导得还不够到位

如在指导“她多么盼望有医生给她治病啊!”当时,我让学生根据这样的设计,(难受的她多么——伤心的她多么——是呀,她此时多么——)进行朗读的,但学生没有体会我的用意,不知道我这样说,其实是引导他们进行朗读,所以当时只是含糊地过去了,我没有因为这一次朗读不到位,而重新带着学生再读这个句子,我只是走过场似的就这样含糊的过去了。现在想想真不应该,其实我还是没有以学生为主,而是把我自己放在了主体地位。

三、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够精练

篇11: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1 棉花苗期病害的症状

1.1 立枯病

该病又名黑根病、烂根病, 在棉花的多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未出土前, 侵染幼根、幼芽, 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染病, 初呈现出黄褐色斑点于幼茎基部, 后逐渐扩大, 产生凹陷内缩, 最后围绕嫩茎形成蜂腰状凹陷腐烂, 严重时可致枯死或萎倒;成株期受害, 叶片生有褐色斑点, 后脱落穿孔;现蕾开花期受害, 茎基部生黑褐色病斑, 表皮破烂后, 露出条条木质纤维, 严重时茎折断而死, 有时有瘤状肿起的剩余发病部位[1]。

1.2 炭疽病

炭疽病轻则影响生长, 重则导致成片死苗。棉籽开始萌动时即可受该病菌危害, 常造成棉芽水渍状腐烂, 出土前已经死亡, 或者棉苗子叶上生黄褐色病斑, 带有红褐色边缘;幼苗受害, 初在茎基部产生红褐色梭形条斑, 后逐渐扩大, 中间略凹陷, 整体变褐色, 病斑上着生红色黏性物;真叶受害, 初生小黑色斑点, 后扩大至暗褐色圆形或不规则病斑。若遇气候干燥, 病部容易折断, 叶片则破烂不堪, 若遇潮湿气候, 病斑表面即产生红褐色或橘红色黏质物, 即病菌分生孢子团[2]。

1.3 猝倒病

该病对棉花的出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 一般先从幼嫩细根侵染, 也能侵染种子和刚露白的芽, 常造成烂种、烂芽及棉花小苗成片倒伏死亡。幼苗受害, 初在幼茎基部贴近地面的部分出现水渍症状, 严重时呈水肿状, 并扩展变黄腐烂, 呈水烫状而软化, 迅速腐烂倒伏;地下部细根受害, 则会因吸水不良而导致整株幼苗死亡, 子叶也逐渐褪色, 呈水渍状软化, 在高湿情况下, 有时病部出现白色絮状物, 即病菌的菌丝[3]。

1.4 红腐病

该病可侵害棉花根茎、子叶、真叶及棉铃, 棉苗未出土前, 病菌进行危害常造成没出土的幼芽变成红褐色而烂在土中;幼苗根部受害, 其根尖及侧根由黄变褐, 然后腐烂并蔓延至全根, 严重时棉苗枯死;叶片受害, 多在边缘生有灰红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后逐渐扩大至破裂, 潮湿时表面产生粉红色霉层, 即病菌孢子。

1.5 黑斑病

该病也叫轮纹斑病, 因成株期叶片受害, 病斑多呈圆形或近圆形, 并且有同心轮纹而得名。子叶或真叶受害, 初产生红绿色小点, 后逐渐扩大至红褐色病斑, 边缘呈紫红色, 子叶常粘结在一起;子叶叶柄受害时出现黑褐色条斑, 常造成子叶脱落。病斑可干裂破碎, 发病严重时, 叶片上病斑可达数十个, 使病叶枯焦脱落, 有时叶柄受害呈黄褐色条斑, 严重时常环切叶柄, 造成子叶干枯脱落成光杆[4]。

1.6 茎枯病

棉花从幼苗到结铃各个生育时期都能受害。苗期主要危害子叶、真叶、茎和生长点, 造成烂种、叶斑、茎枯、断头落叶, 以致全株枯死, 子叶和真叶发病最初产生黄褐色或褐色小圆点, 边缘呈紫红色, 扩展后病斑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褐色而具有同心轮纹, 表面散生许多小黑点,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2 病害发生的原因

2.1 气候条件

棉花苗期病害的各类病原, 在高湿条件下繁殖迅速, 而低温又不利于棉花幼根的生长发育。在春寒阴雨条件下, 幼根生长缓慢, 而病原菌侵染频繁, 容易造成烂种、烂芽。

2.2 种子质量

种子成熟度低或受潮霉变, 容易烂籽、烂芽;不仅不利于出苗, 而且出苗后也多为弱苗, 容易感染。

2.3 耕作栽培措施

连作棉田中病菌积累多, 连作年数越长, 发病越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棉田, 土壤湿度高, 地温低, 通气性差, 棉苗根系发育不好, 易发病。整地或耕作粗放, 土坷垃多, 或播种覆土过厚均影响棉苗出土, 发病严重。过早播种, 棉苗出土缓慢, 易发病。

3 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一是合理轮作。与禾木科作物轮作3~5年。棉田应种植水稻2~3年后再种棉花, 苗期防病效果可达到50%以上。二是控制苗床水分和温度。营养钵棉苗出齐到子叶平展后, 要在苗床两端揭膜通风降湿炼苗, 并抢晴天晒床1~2 d, 晒到苗床表土发白、苗茎1/3发红, 坚持晴天揭膜通风, 降温散湿, 17:00要盖膜保温, 如果遇到低温寒潮, 应该全天覆膜。三是加强田间管理。棉花移栽后要深中耕、勤中耕, 以提高土温, 降低土壤湿度, 使土壤通气。阴雨天时, 要开沟排渍, 以利于根系发育。集中清除病株, 以减少侵染源[5]。

3.2 药剂防治

一是棉苗出土后, 遇到天气预报有寒流侵袭, 气温陡降, 且有连阴雨3 d以上时, 在寒流来临之前用80%多菌灵超微粉1 500 g/hm2, 对水600 kg/hm2进行喷雾保护[6]。二是发病初期, 用80%多菌灵超微粉1 500 g/hm2, 或80%乙蒜素乳油375 m L/hm2对水600 kg/hm2喷雾, 每7 d喷施1次, 连喷2次。杀菌剂配合叶面肥施用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张兴华, 李捷.棉花红叶茎枯病流行原因及控制[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7) :77-79.

[2]侯明生, 王庆海.抗病灵防治棉花炭疽病的药效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 1999 (5) :36-37.

[3]刘润进.和绿粘帚霉作种衣剂对棉花猝倒病进行生物防治[J].中国棉花, 1993 (4) :47.

[4]陈凯, 刘爱荣, 吴尚英, 等.棉花黑斑病病原鉴定及生防木霉菌株的筛选[J].湖北农业科学, 2011 (9) :1793-1796.

[5]薛正标.一例棉花茎枯病的诊治报告[J].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1 (10) :70.

篇12: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当然,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教师不能简单地用“错了、不对”等语言来否定学生,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应采取在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满腔热情地去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鼓励的办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进步,感受到期望。比如在今天的教学中,当老师说谁愿意到台上来表演时,有个平时胆子很小的学生想举手却又有些犹豫,我果断地叫他到台上来表演,虽然他表演得不是很好,但老师和同学都看到了他的进步,为他打气加油,我想,这对于孩子的一生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当然,对学生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育,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地发现自己的问题,纠正错误。一年级的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不强,所以生与声生评时难免带有主观性,认识问题肤浅,教师还应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上一篇:一生的真爱散文下一篇:新闻报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