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医改 立足改革创新

2024-04-19

纵深推进医改 立足改革创新(通用10篇)

篇1:纵深推进医改 立足改革创新

促进城市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是省委、市委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创新再发力、开放再提质、工作再抓实的一次生动实践。大讨论的各项安排,要求明、举措实,是抢抓机遇、补足短板、对照一流、再创佳绩的有力抓手。市委从全市实际出发,围绕“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确定的“10+2”规定动作,是对大讨论的深化和提升。市城市管理局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着眼城市管理面临的新任务、“创卫”攻坚赋予的新担当,以大讨论牵引全年工作开局,从起步阶段就把改革创新的目标定实,把奋发有为的状态调好,按照“对标一流找差距、攻坚克难抓作风、创新方法提效能、严格执法强素质、优化服务树形象”的工作思路,担当干事、激情干事、开拓干事,从大讨论中要动力、要措施、要作风、要成效,推动了全局上下思想观念大提升、工作作风大转变、发展合力大凝聚,促进了城市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学先进,拓思路,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学习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改革举措,聚焦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的要求,按照“市级统筹、属地管理、队伍下沉、上下联动”的思路,试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力量下沉到街道(乡镇),充分发挥属地作用,通过街乡吹哨和部门报到的有效衔接,实现了“事不完,人不走”。这一举措旨在破解“看到的管不了、管了的看不到”的窘境,有效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老旧小区无人理、街巷小区停车难等群众家门口的难事和开墙打洞、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城市治理中的难点,以及城市道路、地下管网、公用设施等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在基层落细、落小、落实。

二、赶一流,强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化、智慧化

对标深圳、重庆、徐州等城市的管理先进经验,启动智慧城管,加快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系统的升级改造,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数据共享。优化市、区、街道、社区4级责任网络,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责任制。强化市级层面的规划、督查、指导、考核作用,对城市“十乱”现象和市政公用设施运行实行全方位、智能化监督管理,促进城市管理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发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像绣花一样管理好城市。

三、强素质,增效能,促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

要加强与住建、环保、公安、交警、规划和自然资源、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执法,加强与县区政府的紧密配合,有效推进“三勤合一”或“多勤合一”联动,全力保障综合行政执法力量到位。要合理划分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域,依法依规督促责任主体履行好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市容和环境卫生的依法治理,努力实现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的根本好转,为我市“聚力六大突破、实现转型崛起”创造良好的市容环境。

篇2:纵深推进医改 立足改革创新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集成创新”

今年以来,宁陵县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围绕加强干部‚德‛的考察、竞争性选拔干部、拉长干部锻铸培养链、科学考核使用干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全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集成创新‛。

一、加强干部“德”的考察,让“品质好”的“站前排”。针对干部‚德‛所具有的隐蔽性、内在性特点,该县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入手,时刻观察、正确反映干部的行为表现、一贯表现、综合表现,防止对干部德的评价简单化、公式化、空泛化。采取了个别访谈、民主测评、反复征询等方式,丰富考察资料,科学量化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努力把干部‚德‛的评价转化为约束性指标。目前,该县利用与干部谈心谈话的有利时机,责成专人采用不打招呼的方式,分组、分批次对工作业绩显著、有一定潜力的30名正、副科级干部的‚德‛进行全方位考察,共走访考察对象的单位同事、同学朋友、服务对象等110余人次,详细了解掌握考察对象就赡养父母、婚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等多方面的情况,为县委树立良好用人导向提供了准确详实依据。

二、竞争性选拔由“试点”为“常态”,让“干得好”的“考得好”。着眼于注重工作能力、实现‘人岗相适’这一重点,实行考前差额推荐,重点推荐业绩好、能力强和群众公认度高的为考试人选,先比业绩再考试。结合公选岗位特点,在考试测评中,突出‚干什么、考什么‛,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积极改进笔试、面试方法,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大大提高了人岗相适度,真正做到了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强中选适。近年来,全县已先后6次开展了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共选拔产生了46名乡科级领导干部,对于一些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实现了竞争性选拔从‚试点‛到‚常态‛的转变,当前被分批次竞争选拔上来的干部覆盖全县各行业、各系统的关键岗位,在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锻铸培养干部由“岗位锻炼”变“注重基层一线”,让干部“上”得来“下”得去。积极创设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干部载体,强化干部基层实践锻炼,构建起‚多元化‛的干部培养选拔链,让干部‚上‛得来‚下‛得去。积极选派干部到乡村以及重大项目一线、经济建设一线、招商引资一线、信访稳定一线、征地拆迁一线,真正把基层一线作为发现、识别和检验干部主战场。今年以来,全县共选派204名新提拔的年轻干部以及科级后备干部参与招商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双向挂职锻炼‛活动,选派100名县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砥砺品质、锤炼作风,选派78名乡镇干部到县直机关和企业、重点建设工程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三、考核使用干部由“凭政绩提拔”为“看业绩定进退”,让干部“进”得来“出”得去。该县在对领导班子考核中,重点把科学发展业绩、群众满意程度等指标纳入考评体系,确立用人 ‚风向标‛,注重以工作实绩决定干部进退留转。今年以

篇3:纵深推进医改 立足改革创新

一、加强领导, 形成合力, 夯实学前教育发展基础

学前教育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也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为此, 我市把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突破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学前教育工作汇报, 明确要求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紧迫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市长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学前教育发展问题, 同时, 还建立了教育、发改、财政、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研究解决学前教育的实际问题。目前, 我市已将学前教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设有组织机构、专职幼教干部和专职教研员, 构建了以市区管理为主, 镇 (街道办) 共建的组织管理体系。去年, 市人大代表论坛围绕“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主题进行研讨, 市政协组织开展学前教育课题调研, 为学前教育进言献策, 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督促和推动市、区政府强化学前教育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统筹规划, 优化布局, 整合学前教育发展资源

我市在充分调研基础上, 制定了《海口市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实施意见》《海口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海口市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1—2013年) 》, 明确了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同时, 针对我市幼儿园数量多、优质少, 城区多、农村少, 民办多、公办少的现状, 提出了“统筹规划, 整合资源, 分步实施, 示范带动”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 把学前教育布局与镇村规划建设相结合, 与校安工程及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相结合, 与新扩建幼儿园及改造薄弱园相结合。在农村重点利用学校布局调整中闲置的教育用地和富余校舍同步推进学前教育, 在城区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建设、撤村建居, 加大力度落实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 新建小区未按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安排幼儿园的, 不批准建设, 擅自改变幼儿园用地性质和用途的, 限期整改。目前, 利用闲置教育用地兴建的东山镇中心幼儿园已开工建设, 美兰南方明珠小区、秀英泉海河家园小区等一批配套建成的小区幼儿园有效解决了周边“入园难”问题。

三、完善机制, 增加投入, 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

我市目前注册幼儿园中, 公办幼儿园比例为5%, 民办幼儿园比例为95%。针对发展不均衡、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缺乏等实际情况, 我市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机制, 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一是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学前教育财政支出逐年增加, 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和土地收益中按一定比例安排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仅2011年投入学前教育经费达6000万元, 其中幼儿园建设经费4577万元, 设备改造费752万元。二是启动公办幼儿园三年建设计划, 按照城区“东西南北中”各建1所公办幼儿园及每个镇至少建1所公办幼儿园的规划布局, 到2013年, 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32所公办幼儿园, 总投入达2.5个亿, 可提供1万多个公办学前教育学位。目前, 2011—2012年的20所幼儿园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立项和可研批复, 2013年项目正在准备立项。市机关幼儿园改扩建项目、东山镇和永兴镇的中心幼儿园已开工建设。2011年公办幼儿园建设资金5300多万元已全部安排到位, 2012年12所公办幼儿园建设资金8930万元有2000多万元已安排到位。三是坚持多元化办园原则, 从2005年开始, 每年至少拿出了100万元民办教育专项资金,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 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较低的民办幼儿园给予经费、人员等方面支持, 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合理的普惠性服务。同时, 我市还计划研究出台利用财政资金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办法, 积极探索“名园引进”“名园办分园”等多种办园模式, 如引进布朗幼儿教育品牌, 开展公办园帮扶民办园工作等等, 不仅扩大了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而且有效激发了办园活力。

四、规范管理、示范带动, 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

我市把规范管理、示范带动作为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是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 完善并落实幼儿园年检, 对未注册幼儿园进行排查整治。去年暂缓通过年检幼儿园17所, 年检不合格8所, 吊销办园许可证1所, 查处103所未注册幼儿园, 净化了办园环境。二是规范收费管理。对幼儿园收费开展专项督查, 实行收费公示, 拟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实施细则》, 加大对幼儿园收费调控监管。三是加强安全管理。通过开展“平安园”建设, 定期对幼儿园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进行排查, 特别是加强对食堂、校车、消防设施以及宿舍等重点部位的排查整治。2011年, 针对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 我市安排37.8万元专项经费为21所幼儿园安装了校园监控系统, 还专门召开了2次校车安全工作会议和1次校园安全培训工作会议, 与全市幼儿园园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教育、公安、卫生、交警、消防、城管、工商等部门多次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部分幼儿园购买的新国标校车也已经上路。同时通过发放《致幼儿园园长的一封信》《告家长一封信》以及挂图、出黑板报、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 从政府部门外部层面以及幼儿园内部层面等建立起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四是优化队伍建设。将幼师队伍建设纳入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教师继续教育规划, 每5年完成一轮全市幼儿教师和园长培训。在规范管理的同时, 大力开展示范园与薄弱园、城区园与农村园“结对帮扶”活动, 充分发挥优质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如市中心幼儿园发挥精细化管理办园优势, 与金鹿幼儿园结成对子, 互派人员跟班学习和蹲点, 有效促进薄弱园办园理念更新, 办园水平得到提升。

五、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篇4:纵深推进医改 立足改革创新

在一年又一年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城乡绿化,成绩斐然。至今,全省森林蓄积量达到4.4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7.5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81%,人均公共绿地8.81平方米。三湘层峦叠嶂,四水清澈澄明,城乡生态同步改善。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省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义务植树向纵深发展,加快建设绿色湖南、美丽家园,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植树向纵深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和明确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植树造林是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途径,能有效维护国土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物种安全、淡水安全,改善当代人的生存发展条件,为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空间。去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习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为推进造林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湖南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改善,但经济总量扩张与自然资源有限的矛盾依然突出。全省还有133.3万多公顷石漠化山地需要治理, PM2.5等大气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还严重困扰着城乡生产生活。如何在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有效防止青山绿水掩盖下的贫穷,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迫切需要激发全社会投身植树造林的活力,深入推进城乡绿化。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植树向纵深发展,需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适龄公民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5株,是《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的法律规定,实质上是公民对享用森林生态、社会效益的一种回报。我们既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基本方针,落实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又要改革工作方式,创新投入和管理机制,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造林绿化格局。要坚持公民直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推广林木绿地认养认建、联村建绿、营造夫妇“同心林”、林木养护等尽责方式。坚持义务植树属地管理,完善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努力提高义务植树的尽责率。要充分运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健全林权交易,推进森林保险,逐步实现绿化效益的经济化。要将义务植树与发展绿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结合起来,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起来,修订完善各项规程,健全各项标准和绩效评价体系,为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植树向纵深发展,必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要形成省绿化委员会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国土绿化运行机制。要广泛动员,大力宣传义务植树的法定性和公益性,在全社会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营造植绿、爱绿、兴绿、护绿的良好氛围。要认真搞好义务植树和城乡绿化规划,全面推进“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村庄”建设。以公园、街道两侧、办公场所和住宅小区空地为重点,搞好社区绿化。与村庄环境整治相结合,把农村所有的荒山荒地、房前屋后、空坪隙地等绿化起来。结合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把造林绿化项目向最需要绿色、生态景观和清新空气的地方集中,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造林就是造福”。要推广健康森林营建技术,采用良种壮苗,高标准造林,运用绿化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实现精细化管理,做到造一片,成一片。要加大城乡绿化保护力度,强化全民义务植树的法制意识,严格执行《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毁林开垦、乱占绿地等行为,抓好森林防火和植物病虫害防治,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加大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植物园等的保护力度,丰富人民群众公共绿色产品。

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基本色调和核心元素。只有绿化才能美化,只有山青才能水秀。让我们携手植树造林,为建设更加美丽的绿色湖南而努力奋斗。

篇5:纵深推进医改 立足改革创新

——永州市妇联组织改革创新情况汇报

永州市妇联

(2018年7月18日)

湖南省妇联:

4月13日省妇联召开了全省妇联组织改革创新工作调度会后,省妇联王邵刚副主席于4月16-17日,专程就妇联基层组织改革到永州进行了调研;5月2日,永州市委李晖书记在省妇联致信上对全市群团组织改革进行了批示;5月3-4日,省委深改办对永州群团组织改革情况开展了督察调研;6月19日,永州市委召开了全市群团组织改革工作调度推动.会。在省妇联、市委的强力推动下,我市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得到纵深推进,现将我市改革创新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改革任务完成情况:

(一)县区妇联改革方案出台情况

2018年3月前全市大多数县区妇联面临换届选举,县级妇联改革方案均未出台。针对县区妇联改革滞后局面,市妇联于3月底分两个组对13个县区基层组织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4月28日组织召开了全市妇联基层组织改革推进会。5月4日,市妇联将市委李晖书记对全市妇联改革工作的批示件转发至各县区妇联,并安排副主席带队下县区蹲点协调,激发了全市各县区妇联主席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目前,我市11县区中祁阳、新田、双牌、江永、蓝山、冷水滩等6县区已先后印发改革方案;零陵、道县、江华、宁远4县区方案已获得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在行文中;东安县改革方案已列入常委会审议议程。在已出台(含审议通过的4县区)的改革方案中,改革亮点频现:1.强保障,全市11个县区除东安县外均落实了人均1元妇女事业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江永县乡镇妇联工作经费从去年的5000元/年提高到2万元/年;零陵、祁阳、宁远、蓝山、新田5县区明确村(社区)妇联工作经费,按每年2000-6000元不等的标准从村级运转经费中列支,其中新田对社区按6000元/年配备。

2、强组织,宁远增设了E网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两个事业单位,蓝山增设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一个事业单位;江永增加妇儿工委办事业编制3个,宁远增加事业编制5个,蓝山增加事业编制3个;宁远县妇联机关干部恢复行政编制。

3、强队伍,冷水滩、零陵、祁阳、道县、双牌、江华、宁远、蓝山、新田9县区明确把妇建考核纳入基层党建考核;冷水滩、零陵、祁阳、道县、宁远、蓝山、新田7县区将妇联干部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祁阳、蓝山2县乡镇专职副主席享受中层干部待遇。

7月底前我市县区妇联改革方案出台任务将全面完成,改革带来的创新动力正在逐步显现。江华县巾帼脱贫助力乡村振兴成绩斐然,得到了省妇联的高度肯定,全省巾帼脱贫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于7月4日在江华召开;新田县妇联拓展组织平台、全面推进服务型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于7月8日成立了新田县驻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道流动妇联;蓝山县 驻广州狮岭镇流动妇联成立两年来,通过为蓝山藉流动妇女提供学习培训、健康教育、法律帮助、维权关爱等服务,让以往这群平时“没人管”、漂泊他乡多年的妇女姐妹找到了“温暖的娘家”。

(二)乡镇妇联区域化组织建设情况

我市乡镇妇联区域化组织改革工作开展较晚,很多乡镇妇联主席对区域化组织建设概念模糊,认识不到位,缺乏改革创新内生动力。针对这一情况,市妇联5月10日-11日组织全市乡镇(街道)妇联主席代表74人赴株洲学习观摩了区域化妇联组织建设情况,通过耳濡目染,切实感受乡镇妇联区域化组织建设对基层妇联工作“质”的提升。冷水滩区梅湾街道妇联主席作为我市区域化建设示范点负责人还撰写了剖析深刻的心得体会,把她从株洲妇联学习到的经验总结与全市乡镇(街道)妇联主席们分享。截止7月10日,全市11县区已有8县区先后召开了形式多样的基层妇联组织改革推进会。为提高乡镇妇联主席的工作水平,市妇联领导还深入各县区乡镇进行专题授课,手把手教授乡镇妇联主席区域化组织建设如何开展,补齐基层组织建设短板。全市乡镇(街道)妇联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依托“妇女之家”,加强妇女阵地建设,开展技能培训、巾帼脱贫、文体娱乐等活动,形成了党组织搭建舞台,妇女组织登台唱戏,党建妇建良性互动的帮带工作机制,使妇女工作在创新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形成特色,党建带妇建,带活了“半边天”,有效提高了广大妇女的综合素质,为基层妇联工作开展打开新局面,打通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 一公里”。

目前,省妇联在我市设立的5个乡镇(街道)区域化建设示范点带动作用明显,截止7月13日,全市已有16个乡镇、3个街道全面完成了区域化改革,其他乡镇也在全力推进中,9月底有望全面完成所有乡镇(街道)区域化组织建设任务。

(三)村(社区)妇联创新履职情况

我市2984个村、311个社区(除经开区17个社区外)已全部完成“会改联”工作,选举产生村(社区)妇联主席3278 名,兼职副主席6299名,妇联执委44933名,村(社区)妇联主席100%进村(社区)“两委”班子。新当选的乡村妇联兼职副主席和执委中,致富女能人、文艺骨干、文明新风带头人、社会影响力强以及热心公益的妇女代表占比达到了80%,更多的“草根”妇女进入了妇联队伍,她们创新履职,初步建立起5大类领办项目,即活动组织类项目、矛盾调解类项目、家庭教育类项目、妇女创业类项目、巾帼扶贫类项目。她们阳光向上,发挥文体特长,让村(社区)妇联工作更有活力,如零陵区南津渡香零山村,成立了女子腰鼓队、龙舟队、广场舞队。她们立足村级经济发展实际、深挖特色产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如零陵区珠山镇坦夫村、富家桥高贤村、邮亭圩镇大木源村,通过组织妇女参加荷花、茶叶种植发展旅游,实现增收;双牌县廖家村妇联主席蒋素梅80亩的百香果种植基地,副主席陈华艳300亩的油茶种植基地,带动了当地60余名妇女就业,户年均收入增加5000 元以上。她们致富不忘乡邻、扶贫帮困,助力乡村振兴,如江华县界牌乡贝芝头村妇联兼职副主席伍彩玲为促进当地妇女脱贫,创建的瑶乡猪养殖基地就安排了41名贫困妇女就业,月工资在2500元以上,为当地贫困妇女脱贫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基层妇联组织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执委们的积极性,执委们通过一联十、十联百、百联千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妇女群众吸引过来、凝聚起来,有效地破解了基层妇联工作覆盖有效性不够的难题,村级妇联组织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党建带妇建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加强。通过市妇联广泛调研发现,少数基层党委对党建带妇建职责认识不到位,个别乡镇街道党委对党建带妇建力度欠强,对于如何带领这支妇联队伍围绕中心发挥妇女作用,主意不多、措施不具体,依然停留在过去的管理模式当中。

二是基层妇联干部服务基层和妇女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仍然偏弱。部分基层妇联干部工作水平、业务能力有所欠缺,在深入基层一线、服务基层妇女方面能力有待提升。我市属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优秀年轻女性绝大部分都外出务工,农村留守或常住妇女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导致少数执委作用发挥有限,号召力不强。

三是基层妇联工作经费有待保障。市妇联、东安县妇联目前还未落实妇女数人平1元工作经费;东安没落实乡镇妇联2万元工作经费;我市除零陵、祁阳、宁远、蓝山、新田 5县区外仍有46%的村(社区)没有按制度性落实妇联工作经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导致村级妇联工作经费难以得到保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开展。

三、下阶段工作措施

一是要抢抓工作进度。全面完成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任务是党和国家对妇联组织的政治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我市将按照省妇联《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指导手册》要求,对全市151个乡镇、30个街道开展地毯式推进,确保全市各乡镇区域化改革要求9月底前全部完成。

二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全方位实施“妇联干部素能提升工程”,拓宽培训平台,创新培训模式,把全市广大基层妇联干部引进课堂、引入网络、引向现场、引导实践,有效提升基层妇联干部引领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能力与水平。

篇6:纵深推进医改 立足改革创新

――天津电力建设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申报材料

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是以电力工程建设为主的施工企业,公司先后承建和改、扩建大中型电站40余座,装机总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公司立足火电、走向核电,立足国内、走向国际,立足基建、扎根运维、发展检修,不断优化升级经营结构,逐渐成为一个集火电、核电、风电、电网、房屋建筑、清洁能源等工程建设为一体的、相关多元化发展的现代化企业。2009年,公司按照网公司要求,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实现公司的科学发展为引领,不断拓展公司党建创新路径,以基层单位四好班子建设为抓手,纵深推进公司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为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一、项目背景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就企业而言,党的作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党建总体布局的一环更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年的学习实践活动中,网公司《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里也特别强调,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倡导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求真务实干工作,以优良作风促和谐。实施意见进一步把党的作风建设融入到学习实践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今年是天津电力建设公司历史上交机数量最多、投产容量最大、施工任务最重的一年。面对资源平衡之广、组织协调之难、业主期望之高,仅仅依靠公司领导班子深入现场很难满足项目各方面的需求,因此各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对于公司目标任务的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我们也深深的认识到,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必须靠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来贯彻落实。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而不实,办实事、求实效;要求我们就公司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得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提高科学判断行业形势的能力,善于分析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正确把握发展中遇到的新挑战新机遇;切实解决好影响和制约我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推动公司又好又快赶超发展。

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公司稳健发展的现实需要。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明显下滑,各发电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下降,公司市场开发举步维艰,公司面临的形势复杂而严峻,实现“保增长”难度较大。而要战胜这些困难,实现公司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关键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拚搏进取,真抓实干。从一定意义上讲,抓作风建设就是抓发展。广大党员干部更应注重自身的学习,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更应注重开源节流,保持清正廉洁。更应关注关心员工群众。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坚定不甘人后的决心信心,增强勇克时艰的胆略气魄,树立比学赶超的进取意识,保持锲而不舍的目标追求,以扎实的作风、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百倍的干劲化危为机。

二、项目的内容及创新: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天津电力建设公司牢牢抓住基层单位“四好班子”考核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融合,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融入到党员干部到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坚持用科学发展的成果检验党的建设的成效,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度推进公司基层单位“四好班子”建设。

今年年初,公司党委经过充分调研、反复酝酿,并经开公司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在公司内部出台了《基层单位“四好”班子建设考核办法(2009第一版)》(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把基层单位“四好”班子建设作为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让基层单位四好班子建设有章可循,有据有依,有量可考。详细规定了责任部门、考核范围、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评价体系、结果应用等环节,各个环节相互闭合,环环相扣,联系实际,科学可行。

从考核范围看,考核本着不留死角,全面考核的原则进行,公司直管员工均纳入考核范围。根据各项目部的进度动态确定考核单位。火电项目部、核电项目部、电网事业部总部、风电事业部总部及直属各单位等五类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均纳入其中。这些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大部分常驻施工现场,工程建到哪里,他们的办公场所就设在哪里,这些基层单位的空间距离相对较大,管理相对独立,不留死角的全面考核做到了作风建设考核的全覆盖。从考核内容看,考核内容结合公司实际,针对“政治素质好、团结协作好、经营业绩好、作风建设好”四项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考核内容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政治素质好”主要考核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公司企业文化《蓝巢人哲学》的学习和践行情况和公司各种会议精神的具体执行贯彻情况;“团结协作好”主要考核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相关内容和对和谐与业主、监理等相关方关系;“经营业绩好”的考核内容以公司每年为各单位下达的KPI考核为重点,参照公司《绩效管理办法》执行;“作风形象好”的主要考核深入员工、解决实际问题,“蓝巢让员工满意”理念践行等相关内容,更加务实细致。各项考核内容都实现了与公司战略、与公司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从考核形式看,我们确立了“基层单位自查、民主测评、系统评价、KPI考核、”四位一体的考核形式。其中基层单位自查由被考核基层单位通过自查报告的形式自己查找不足,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此项只做参考,不设考核权重;民主测评分由现场测评和网络测评两种形式实现,随机抽取基层单位总数的20%进行现场测评,其余通过基层单位“四好”班子建设考核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测评,民主测评对象又分为基层单位班子整体测评和对该单位班子成员个体测评两种,便于对基层班子整体和班子成员个体分别进行考核。民主测评的主体为随机抽取的被考核单位党员干部员工代表,他们分别详细对基层单位的领导班子做出能力评价和作风评价,民主测评整体占考核权重为50%;系统评价主要由公司党委机构根据全年党委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依据《基层单位领导班子系统评价考核表》对“政治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建设好”三项做出考核,系统测评占考核权重为20%;KPI考核则由人力资源处依据公司《绩效考核办法》在每年年终对各单位进行考核,KPI考核则占考核权重为30%。

从评价体系和结果应用看,基层班子四好班子建设考核综合得分需在当年参加考核的基层单位中进行排序,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称职、基本称职、加油”等五个档次,考核结果确定后反馈所有班子成员。原则于每年第一季度汇总结果,报公司党政联席会通过后进行结果应用。考核结果为“优秀、良好”的有资格参加公司每年一度的文明单位评选活动;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的结合测评及工作实际,可对其班子成员进行诫勉谈话;考核结果为“加油”的结合测评及工作实际,可对其班子进行调整。这种考核体系既鼓励先进,又鞭策后进,既增强公司活力,又提高工作效率,将作风建设考核评优引导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保证了考核评价工作的质量。

三、项目的成效

从各项考核环节所占权重可以看出,考核权重的设置中,民主测评和系统评价两项共占考核权重70%,KPI考核占考核权重为30%,从软指标和硬指标两方面考核,完全可以反映出基层单位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一年来,通过基层单位四好班子考核的实施,被评为称职、良好、优秀的基层班子占92%,被评为基本称职、加油的占8%,其中对5%的基层领导班子进行诫勉谈话,有3%的基层领导班子被降职使用。一年来,公司基层领导班子作风有了很大的提升,作风建设作用凸显,为公司发展推波助澜。面对今年公司历史上交机数量最多、投产容量最大、施工任务最重的形势,公司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战役的胜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业绩的突破,完成总产值43.80亿元,投入商业运行火电机组15台,投产容量7060MW;移交9个风电工程,交机容量610MW;移交3个500kv变电站和1个220kv变电站。移交机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机组运行安全、稳定。公司承建的华能玉环电厂工程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100项“经典暨精品工程”荣誉称号,高频率、高密度、高水平的机组移交,恰恰印证了基层班子作风建设的作用所在。

篇7:立足校本教研推进课堂改革

本网讯 为积极探索完善“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促进高效课堂建设,周河小学于4月10日至11日举行了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全校教师参与了听评课。

本次活动由中小学5个教研组推选出10名优秀教师参加,涵盖了小学语数英,初中语数英共计六个学科。授课教师认真研读课程理念,精心备课、编写导学案,呈现出一堂又一堂优质高效课。课堂中他们以课改理念为指导,注重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主角。

篇8:纵深推进医改 立足改革创新

2014年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科教处的安排和布署, 在市农牧业局的大力支持下,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商都县全体技术指导员同心同德, 共同努力, 紧紧围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提出的“五大任务”, 以满足农民科技需求为出发点, 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 通过理顺农技推广体制机制、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科技示范基地、遴选与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农技人员培训等措施, 推进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健全、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充分发挥了农业技术主体地位的作用, 为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 立足县情实际, 促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商都县是乌兰察布市的农业大县, 总土地面积4 353km2, 其中耕地面积236万亩, 草场面积257万亩全县6镇4乡, 18个社区, 211个村委会, 694个自然村总户数12.97万户, 总人口34.6万人。其中乡村总户数10.83万户, 总人口29.1万人。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50万亩, 大小畜存栏75.1万头 (只) 。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马铃薯、蔬菜、肉羊、奶牛、生猪、肉鸡已成为主导产业。2013年农牧业总产值25.42亿元, 其中农业产值6.9亿元, 畜牧业产值14.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 562元。目前, 全县共有农牧业技术推广事业机构20个, 实有技术人员240人, 其中:高级职称8人, 中级职称83人, 初级职称77人。在现有人员中从事种植业102人, 养殖业21人, 水产业12人, 综合49人。近几年技术人员主要参与马铃薯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粮油高产创建项目、精品工作建设项目、病虫害绿色防控, 2011年成功迎接了全区马铃薯高产创建会议观摩, 2012年成功地迎接了全国马铃薯大会现场观摩, 成功迎接了全国胡麻产业体系现场观摩会议代表。2013年成功迎接了全市农业产业项目现场观摩会议。几年的实践表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抓的好不好, 是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当前, 农业生产面临诸多不利因素, 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就全县而言, 仍然存在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不高、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 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借助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 立足县情, 深化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全县10个乡镇, 有7个乡镇完成了条件建设,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设置进一步完善, 农技推广队伍得到加强。紧紧围绕全县的主导产业:马铃薯、冷凉蔬菜生猪、肉羊, 确定主推技术和示范基地。建立了农技人员抓示范户, 示范户带动辐射户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一是精心挑选技术指导员。从2013年的9月开始, 遴选了80名素质高、业务精、技术过硬的人员作为技术指导员, 其中种植业46名、养殖业19名、农机15名。二是合理确定科技示范户。每名技术指导员落实10个示范户, 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20户农民。在入户调查、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 由技术指导员选定800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 辐射带动农户1.6万户三是切实加强技术培训。2013年11月选送15名技术指导员到自治区参加全区培训, 2014年3月又组织技术指导员举办了为期7天的培训, 编印技术资料1 000册, 发放到指导员和示范户手中, 并订制了800个示范户标牌。为示范户发放物化补贴化肥30.5t, 饲料10t。从根本上扭转了原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 基本解决了“无人推广、无心推广、无力推广”的问题。

2 坚持创新思维,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做不好、服务跟不上, 群众就会不满意, 部门形象也会受到影响。项目实施前, 全县推广机构普遍存在职能不清、地位不稳、前途不明的现象, 农技人员人心波动很大, 许多农技人员在20世纪80年代被充实基层, 成为乡镇一般干部, 离开了推广队伍。像推广站这样一个推广技术的主要单位, 先后有8名技术骨干被充实到乡镇, 干了其它行政工作, 有的已经在乡镇退休。农技推广机构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定位不明确, 导致财政保障不足, 人员编制难以落实;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靠深化改革, 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 从根本上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提高农业系统整体服务水平。应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为抓手, 确立主导产业, 根据主导产业明确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 根据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公开聘用了技术指导员, 竞聘上岗, 凭实力上岗, 基本扭转了基层农技推广系统“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 有效支撑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通过实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包村联户的服务机制和三方考评机制, 调动了基层农技人员下乡服务的积极性;提升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指导服务、集成创新、和谐发展“三大能力”, 提高了队伍素质。通过一年来的项目实施, 技术指导员按照自己确定的科技示范户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工作, 农业技术推广站的9名技术指导员深入屯垦队镇马铃薯膜下滴灌项目区积级开展工作, 受到农民好评, 从种到收严格为农民把好技术关, 先后有4名技术指导员在全国农技推广网上发表文章6篇。屯垦队镇马铃薯膜下滴灌示范基地、玉米全膜沟播技术成为全县农业生产的亮点, 改良站14名技术指导员结合自身的工作, 深入大黑沙土镇哈北嘎村开展技术服务, 从肉羊的育肥、配种到肉羊的安全生产全方位进行服务, 并且将自己的便民服务卡发到示范户手里。示范户遇到问题及时与他们沟通。经济工作站的5名技术指导员在小海子镇发生雹灾时, 深入到受灾村, 向农民提出科技补救措施, 使受灾户损失减到最低。植保站的4名技术员在马铃薯生长的关键时期及时准确发布病虫简报4期, 为种植户及时防治晚疫病提供依据。家畜改良站的副站长孙旭东, 被聘为技术指导员后, 查村情, 搞调查, 抓好科技培训, 一年来共培训畜牧业科技示范户150多人 (次) , 帮助养羊示范户平均每只羊增加体重2.5kg。受到当地农民的好评。在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 七台镇种田能手于培青家蔬菜种植面积不及2亩, 年收入达2万多元。西井子镇大南坊村的10个科技示范户, 在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 膜下滴灌马铃薯平均增收1 000元。鹿王社区的翟玉, 由于采取了“养猪—沼气—肥田—种菜”的模式, 种菜收入4万元, 养猪收入3万元, 节煤、减少化肥用量增加收入6 000多元, 合计收入7.6万元, 成了该小区文明的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户。全县的基层农技人员逐步回归主业, 使“想干事、能干事”的农技人员“干成事”, 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 加强领导, 扎实稳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3.1 加强组织领导

全县先后出台了《关于成立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印发农牧业技术推广、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督及农新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商都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五项制度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农牧业局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 也出台了《关于聘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补助项目技术指导员的通知》、《关于成立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督导组》、《关于聘用技术顾问组的通知》和《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农牧业技术专家组的通知》, 文件的出台和领导小组的成立, 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有利于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有利于项目的管理, 进一步明确了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和职责。

3.2 加快科技人员知识更新步伐

技术指导员根据项目提供的农业科技网络书屋, 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已经成为了基层农技员自我学习培训的平台, 被农技员们称为“移动图书馆”、“空中加油站”。为科技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也解决了基层农技人员能力弱化、知识老化等问题。据农广校统计:全县有42名技术指导员积极登录农业科技网络书屋, 下载各种技术资料1 800多份。该平台帮助全县农技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自我培训和知识水平的提升, 能更快速、高效地帮农民解决各种生产经营上的问题。

3.3 全县及时成立农民田间学校

在加强科技示范户培养的同时, 为了使农牧民科技示范户自身发展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全县共成立了五所农民田间学校。实践证明, 农民田间学校的广大学员通过田间学校的学习, 掌握了实用技术, 能够积极发挥辐射带动能力, 取得了良好效果。

篇9:以改革精神纵深推进供给侧改革

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何以解忧,唯有改革,继续改革,不停顿的改革,这就是今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所在。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要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经济新常态,有四个表现非常明显:第一,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第二,人力资源的成本高企,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比周边国家高很多。第三,能源资源成本高企,我们对包括石油在内的资源依赖性较大。第四,环境影响巨大,去年巴黎气候大会达成第一份全球气候协定,中国做出了庄严承诺,任务艰巨。

由此,为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供给侧改革至少要侧重五个要点:一是人力资本必须受到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劳动力是生产力第一要素。二是资本的涌动在很大程度上,应当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三是应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我国作为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国更应注重土地资源的作用,尤其是农村的土地确权、流转和发挥效益,当成为供给侧改革一个极为关注的要点。四是注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也是生产力,是国人的自豪。五是政府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改革。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是政府改革的组成部分,审批制改革只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三者的关系在逻辑上是一个从属关系,不是等同关系。我们对政府不断改革、继续改革寄予希望,就是因为政府管理也创造生产力。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当下的任务就是要极大地提升创新能力

通过供给侧改革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将追求有效需求满足作为重要目标。如何体现?我以为很大程度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绝对不能低估工业化朝气蓬勃的力量,因为中国还处在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

有三张榜单可以说明工业创新的意义:一是财富五百强榜单,2015年大陆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就有100家,仅次于美国。在世界五百强行列中,已经有了一支浩浩荡荡的中国企业队伍。二是世界品牌五百强榜单,去年美国有239个,占据半壁江山,而中国还不到30个,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点,我们需要有效供给,思考分层消费该如何满足。中国企业在世界五百强数量较多,但中国品牌数量离我们国家的发展以及世界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三是世界创新企业一百强榜单,2014年我们有华为一家,2015年一个都没有,此消彼长。而相比较之下,亚洲国家几乎占到一半,有47个。这三个榜单就是极大地提高创新能力的参考。中国应以创新为首,供给侧改革要的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满足日益增长、分层以及实际和未来的需求。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极大地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

不可否认,我国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模式让我们警醒,这样自觉的警醒难能可贵。

由此,要做三件事:一是机制改革。供给侧改革最需要的是与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和法制的改革。

二是要把社会资源调动起来。我们以往强调的是政府和企業,但同样要强调社会力量也有重要的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把第三方力量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篇10:纵深推进医改 立足改革创新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确保职工队伍稳定、企业健康发展的本质需要。煤矿各级工会干部要始终站在建设行业领军型企业发展战略和全局工作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推进煤矿单位工会工作实践创新的重大意义,认真研究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紧紧抓住企业化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进程中的矛盾、问题、机遇、挑战,切实增强做好工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找准工会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科学谋划工会工作。因此,根据工作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如何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一、创新工会工作,首先应坚持以‚职工为本‛,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利益

一是坚持把落实集体合同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我们把落实集体合同作为重点工作,逐步推行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等专项集体合同。坚持把职工关心的热点、劳动关系的焦点和企业工作的难点问题作为集体合同的重点内容,保证集体合同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平等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集体合同的履约率和职工满意率。

二是坚持把化解企业劳资矛盾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环节。注重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做到及时掌握,积极协调。认真做好劳动争议调处、职工信访和法律援助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我们要求各基层单位工会要努力加强源头参与力度,认真掌握和研究企业改革过程中对职工生活的影响情况,在讨论改革方案时切实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确保企业改革中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是坚持把深入推行厂务公开制度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指导各基层单位工会协助党政进一步抓好厂务公开工作,巩固和深化厂务公开制度。不断扩展和深化厂务公开的内容,抓住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和 1 职工关注的热点,把企业重大决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作为厂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提高了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推进工会工作实践创新

近年来,矿工会在各级党组织和上级工会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和改革发展目标,全面履行建设、维护、参与、教育职能,深入实施职工素质、民主管理、职工关爱、创新创效和党群共建‚五大工程‛,有力推动了工会工作创新发展,为促进全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维护企业团结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为加快推进行业领军型企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职工素质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一年来,工会组织坚持以业务培训为基础、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职工素质工程,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带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先后开展了开展‚巾帼创新业、建功‘十二五’‛、‚岗位建功活动‛、‚安康杯‛、‚五比五争‛等主题实践活动,为职工搭建展示才华、提高技能的新舞台。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的职工达600余人次,有8个集体和16名职工荣获‚安康杯先进集体‛、‚工人先锋号‛和‚行业之星‛等称号,既在实践中磨炼了职工队伍,又扩大了工会组织参与建设典范工程、精品工程的社会影响。

(二)以职代会建设为核心,积极完善职工民主管理体系。一年来,工会组织以依法合规为前提,以日常运行简捷高效为原则,党政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紧扣中心工作需要、紧贴职工需要积极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及时对全队的重大决策、生产经营、考核兑现、奖金分配等情况予以公开,对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等,一律通过职代会进行讨论审议。一年来,新制定、修改和完善涉及工资管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制度10余项,有力地推动了民主管理工作的落实。

(三)以岗位建功为主题,全面深化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一年来,工会组织以重点、难点工程和标志性项目为主战场,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广泛开展了以‚五比五创‛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五小‛发明创造和QC小组活动、双增双节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取得新成果,一批优秀工法、技术论文、合理化建议和QC成果受到表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增强自主创新和创优创效能力,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以班组建设为重点,不断夯实企业基础管理。工会组织认真贯彻国资委关于加强班组建设和‚四个一流‛职工队伍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积极配合全队改革发展战略,以行政主导、工会搭台的方式,以‚班组建设和技能竞赛‛为抓手,坚持两个着力,积极推进班组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凝心聚力,为矿在2010、2011 连续两年取得历史上最好的发展业绩、经济效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着力抓机制建设。在推行内部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各单位通过深入开展以‚比安全、比效益、比服务、比技能、比纪律‛为主要内容的‚五比‛活动,把全矿‚安全、质量、效率、效益‛四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岗位和个人,在职工之间、班组之间形成一种‚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竞赛机制,有效地传导了压力,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班组内部凝聚力明显增强。二是着力抓班组长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各级工会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平台,切实抓好班组基础管理建设、班组成员基本素质建设和班组长基层管理者能力建设这‚三基建设‛,着力在培训、竞赛、考核、激励‚四种手段‛上下功夫,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特别是基层和一线职工的工作热情与创造活力,形成了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价值创造者的可喜氛围,一大批管理基础扎实,岗位创新创效成果丰硕,工作业绩优异的优秀基层班组脱颖而出,‚敬业、创新、奉献、和谐‛的‚企业精神‛在机(班)组深入人心。

(五)以和谐发展为目标,积极实施职工关爱工程。‚企业要想有发展,就得让职工有笑脸‛。一年来,工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普遍开展职工帮扶工作,关心职工生产生活,促进企业与职工和谐发展。一是努力提高职工工资收入,调整绩效工资所占比例,使工资分配更加合理。职工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二是为全矿541名职 工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为48名在岗女职工投保生育保险,邀请专家为女职工进行保健讲座;积极建立群众工作室,搭起干群‚连心桥‛;三是改善一线职工的生活条件,发放了印有统一标识的工作服、安全帽、床单、被罩等物品,为安全文明生产、提升队伍形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完成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基数调整工作;五是积极开展‚温暖职工,共建和谐‛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困难职工救助一日捐‛献爱心活动和‚青春手拉手 友谊共长存‛联谊活动;关心困难群体,全年发放困难补助金、抚恤金 5万余元,为化解不稳定因素,增强企业凝聚力,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在‚三节‛期间,采取有力措施,关心关爱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环境氛围。

三、开好一个大会、实施好三项工程、抓好四项工作‛。

(一)组织召开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在企业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在矿党政高度重视下,隆重召开了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党委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党委委副书记主持大会。会议表彰了196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并为劳模颁发了奖金和荣誉证书。‚五一‛期间,各级工会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版,广泛宣传职工群众的劳动创造和卓越功勋,掀起了一个学习劳模、选树劳模、弘扬劳模精神的新高潮,在全企业营造‚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浓厚氛围。

(二)抓好三项工程

立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部署,抓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各级工会组织根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组织职工广泛开展争先创优、建功立业活动。一是在全矿范围内,认真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引导、组织职工为经济建设尽责,为企业发展献策。激励职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业绩。二是按照全总制定的劳动竞赛三年规划和矿工会的要求,于六月份举行了全矿‚创先争优劳动竞赛启动仪式‛,以‚调结构、促转变,谋发展‛为主题,以‚六比一创‛为主要内容,继续在我矿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高新技术产业中组织开展了劳动竞赛。矿工会今年在全矿组织进行了技能大比武,500名职工报名参赛,在企业受到了广泛好评。三是围绕企业发展和 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动员职工积极开展了技术革新、技术交流、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继续抓好职工技术大比武和‚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等活动。四是以加强企业班组建设为目标,深入推进‚工人先锋号‛、‚创新示范岗‛、‚创新型班组‛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了引导和示范作用。矿工会今年‚五一‛期间,隆重集会表彰了6个‚工人先锋号‛班组。

立足人才强企战略,抓好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一是努力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各级工会组织广泛开展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教育,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以劳模为代表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各基层工会以讲座、座谈、知识竞赛等形式,对职工进行了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法制宣传活动。在‚五一‛劳动节,普遍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文娱体育活动。

二是努力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各级工会组织以深化‚创争‛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了‚学文化、学技术、学法律‛活动,各基层单位建立并完善职工队伍建设和培训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职工进行培训。

三是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各基层工会在开展职工素质教育活动中,加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和书屋建设,营造读书风气。目前,全矿已建成10家‛职工书屋‛。矿工会和基层工会配合,连续两年开展职工体操、乒乓球、气排球等多项目比赛活动。

立足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困难职工帮扶工程。各级工会组织把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构建党政主导、工会运作、企业各级组织广泛参与的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

一是抓上岗培训。各级工会继续开展‚新工人上岗培训‛,借助培训基地,强化工作措施,认真落实新工人培训任务。

二是抓‚送温暖‛工程。各级工会组织坚持应急解难与建立帮扶长效机制相结合,对于重病等特困职工及时救助。‚五一‛节期间,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组织300多名女职工开展了妇科病检查。工会和女职工委员会也结合实际,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期间,普遍开展了慰问活动。三是抓机制建设。矿工会及时下发了《关于支持工会进一步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意见》。按照要求,普遍建立帮扶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各基层单位建立联系制度,形成互联互动的帮扶网络。

(四)强化四个建设,即强化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强化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强化工会自身建设。

强化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各级工会组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矿工会继续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参与企业关于安全生产、职工工资、社会保障等涉及职工合法权益政策的研究制定。目前,各基层工会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积极促进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的落实。

继续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活动。制定创建活动评价标准,逐步把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创建考评工作与企业各项评比和资质评估结合起来。把推行集体合同与指导劳动合同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结合起来,不断规范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制度。

为进一步完善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各级工会以,大力推行厂务公开和职代会制度。不断完善工会劳动关系矛盾预警监测、信息通报、应急处理等制度,对敏感部位切实做好重点监测和综合分析,为党委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切实做好职工信访和‚12351‛维权热线工作,法律援助122人次,积极参与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工会建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有效解决了多起劳动争议。

强化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了进一步夯实基础,两级工会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企业工会规范化、示范化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提出了目标任务和建设标准。按照党工共建的要求,以‚抓基层、打基础、强机制、增活动‛为着力点,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了企业工会‚规范化、示范化‛竞赛活动和试点工作。

上一篇:医院优秀职工演讲稿下一篇:纪伯伦—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