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024-05-09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共6篇)

篇1: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九大将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党章中充实完善了纪律建设相关内容。为进一步落实党章中纪律建设的要求,近日,党中央及时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予以修订完善,实现制度的与时俱进,使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

《条例》的修订是将党的纪律建设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的最新成果,以党规党纪形式固定下来,从而提高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新修订《条例》共142条,与原条例相比,新增11条,修改65条,整合了2条,对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项纪律行为的处分规定进行多处修订,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有了更多的依据和路径,体现了党继续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不断紧抓六大纪律建设的决心,以及依规治党的价值取向。将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主旋律。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符合实践需要的指导思想。新修订的《条例》增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让党的纪律建设在新时代有了充分思想保障。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所以,党组织和党员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明确政治文化内涵,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实际上,这些内容和精神,也准确嵌入了本次修订的《条例》中,成为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纪律,是管总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抓关键、抓重点。新修订的条例将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等作为重点审查内容写入其中,这就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找准了重点,不仅有助于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保持良好的高压态势,而且有助于巩固反腐败斗争以来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重大胜利果实。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要有法治思维,依规治党。1997年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颁布之前,在党的纪律建设方面,只是在党章中有专章规定,并无专门纪律方面的党内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特别重视包括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在内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尤其是总书记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的重要思想,大大推动了党内法规建设的步伐。新修订的《条例》在保持之前纪法衔接的基础上,对党纪与国法的衔接更为明晰,如增加了规定,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严重违纪涉嫌犯罪的,原则上先作出党纪处分决定,并按照规定给予政务处分后,再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这种把法治思维融入从严治党之中的做法,既把纪律挺在了法律前面,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让党纪国法统筹推进,充分体现了执政党的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深入挖掘新型违纪违法形式,从新情况入手,不留死角。对此,新修订的《条例》增加了一些更为全面的规定,如对干扰巡视巡察工作,党员信仰宗教,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住房、车辆等,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利用宗族、黑恶势力欺压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表现,不重视家风、对家属失管失教等八种新型违纪行为作出处分规定。这些规定,让执纪领域扩大,有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对重要领域的违法违纪,必须从重或加重处分。新修订的《条例》对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党,破坏民族团结,搞有组织的拉票贿选或者用公款拉票贿选,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民生保障显失公平,组织利用宗族势力对抗中央方针政策、破坏基层组织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失职等六种违纪行为从重或加重处分。这些规定,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现阶段党员领导干部在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等,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总之,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有助于党组织和党员更加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它充分集中了全党智慧,体现了全党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立规易,执纪难。对新的纪律处分条例,我们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切实贯彻,这样才能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成为现实。

篇2: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九大用了很大篇幅对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进行阐述和部署,报告中16次提到“党的领导”、13次提到“党的建设”、7次提到“全面从严治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首尾都是党的建设方略:第一条“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强调党是领导一切的,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第十四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第十三部分,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一个序言、一个总体要求、八项重大任务”,共4100余字,占报告全文3.2万字的八分之一。由此可见,全面从严治党部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的分量之重。

一是形成坚强领导核心。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郑重抉择,是党心军心民心所向,是国家之幸、人民之福,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显著增强,为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奠定了长远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党内政治生活呈现出新气象。始终把思想建党摆在首位,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根本性基础性工作,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政治生活面貌一新,党内政治生态得到净化。

四是以党的作风转变引领社会风气变革。从落实八项规定破题,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四风”入手,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全党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刹住了一些曾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过去司空见惯的官场陋习和作风难题,极大地提升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5年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7.61万起,处理党员干部23.9万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8万人,平均每天约有140人受处理。国家统计局2017年6月的社情民意调查显示,94.8%的受访者肯定中央八项规定成效,85.5%认为身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有改进,89.5%认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带动社会风气改进。中央八项规定已经成为适用全党、家喻户晓的热词,成为改变中国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话语。

五是强化党内监督和巡视。构建了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发挥巡视利剑作用,5年来,中央巡视组开展12轮巡视,共巡视277个党组织,对16个省区市开展巡视“回头看”,对4个中央单位进行“机动式”巡视,首次实现一届任期巡视全覆盖。同时,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推进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设立47家派驻中央一级党和国家部委纪检组,实现中央纪委派驻监督全覆盖。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体系。

六是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实现纪法分开,使纪律真正严起来立起来,执行到位。创新执纪方式,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层层设防。五年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267.4万件,立案154.5万件,处分153.7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有5.8万人。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提醒、函询、诫勉干部60多万人次,累计调整副处级以上“裸官”1300余人,查核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125人次,处理12.5万人。全党遵规守纪自觉性不断提高,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七是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共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处分县处级干部6.3万多人。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共处分基层党员干部27.8万人。推进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共追回外逃人员3453人,其中“百名红通人员”已有48人落网。回顾历史,没有哪个时代曾经有过现在这样的反腐力度;放眼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反腐的难度和要求像中国这么高。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满意度从2012年的75%直达2017年的93.9%,上升18.9%。

八是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共修订颁布了党内法规88部,占现行188部中央党内法规的47%,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协调衔接,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九是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确立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严把政治关、廉洁关,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从严管理监督干部。

十是巩固发展全党动手一起抓党建的生动局面。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从明确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让管党治党有人抓有人管,到层层落实责任、打造横到边竖到底的责任之网,再到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涵盖明责、落责、问责的清晰链条逐步形成,“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渐成全党共识。从2014年到今年6月底,4225个单位党组织和49990余人因落实“两个责任”不力被问责。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八个方面做出了新部署,涵盖党的建设各个方面,贯穿党的组织各个层级。

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报告第一次提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了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一要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严肃政治生活,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三要建设政治文化,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四要保持政治本色,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是用新思想武装头脑。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报告还就如何用这一思想武装全党作出了部署,要求全党通过这一思想的学习宣传、教育培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落实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要突出重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三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治党治国之要,首在选人用人。报告强调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同时强调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新的重大任务提到了全党面前。报告把“高素质”与“专业化”并提,这在我们党的文献上还是第一次,既与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凸显了专业化对于干部队伍的重要性,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迫切需要具有很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的干部。

四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报告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对基层党组织及党支部职责定位的新概括,明确了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也揭示了基层组织建设的规律。作为党的基层组织,需要提升多种能力,但重点是要提升组织力;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需要具备多种功能,但首先要突出政治功能。

五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报告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等等。

六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报告强调,过去五年,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任务艰巨繁重。为此,报告强调要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以坚如磐石的决心,深化标本兼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同时,报告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如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等。

七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报告指出:“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整合分散的反腐败力量,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组建四级监察委员会,体现的是组织创新;制定国家监察法,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体现的是制度创新;以此为重要内容,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现的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健全完善和改革创新。这种监督体系,才能更有效地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篇3: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当前基层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湛江各县(市、区)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通过“强责任、促规范、调结构、提素质”等手段,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市基层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知识年龄结构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活力不断激化,为推动湛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选人视野不宽,整体素质不高。在210份调查问卷中,37.6%的受访者对发展党员不够满意,并认为湛江各县市区发展党员的渠道仍然偏窄。据各县(市区)组织部门的统计,在农村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上也呈逐年减少趋势,青黄不接。目前入党申请人员主要来源于县直机关事业工作人员、乡镇干部、农村留守人员、中小学新招聘的教师以及部分企业职工,而农村中的优秀青年绝大部分外出务工,客观上造成一部分优秀青年无法被吸引到党内来。而在“两新”组织、流动人口等群体中发展新党员更加有限。比如,据赤坎区委组织部调研组调查数据显示,近三年赤坎区农村入党积极分子仅有35人,占同期全区入党积极分子总数的6%。在湛江开发区的情况也类似,2012年的农村入党积极分子435人,到了2015年减少到302人,2015年比2012年下降了30%。

(二)政治审查不严,思想引导不强。在调研中发现,影响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中没有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忽略了入党的政治标准。一是唯才论。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往往把发展党员的目光锁定在所谓的“经济能人”、“社会能人”中吸收党员,却不理这些“经济能人”是否靠蒙坑拐骗发财的,也不理这些所谓“社会能人”是否是地痞烂仔。二是程序论。一些党支部把入党程序奉为金科玉律,没有把好思想关,造成一些动机不纯的人混进了党员队伍。三是妥协论。一些基层党组织为了完成征地拆迁、重点项目等工作任务,把入党作为筹码与一些人进行交易,还美其名日“培养锻炼”,简单把压任务取代了思想审查,且没有参加过一次入党对象培训班。

(三)工作要求不高,教育管理不紧。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20%的人认为一些基层党组织忽视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预备党员的管理不够到位。二是对档案管理不够严格。部分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材料和党员档案保管不善,往往容易出现档案材料丢失问题。三是教育培训流于形式。一些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有些参加培训的没有及时列入发展对象。有的党组织在培训教育上流于形式,培养质量不高。四是正面宣传引导不够,没有引导群众正确地看待党内存在的“四风”问题和消极腐败现象,及时帮助他们消除片面和错误的认识。

(四)业务工作不熟,发展程序不规范。调查显示,131人认为湛江市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规范程序发展,占62.3%;65人认为有不规范之处,14人认为存在不按程序、走后门的现象。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还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发展程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党委研究审批不及时、有关材料格式不规范、发展党员“临时决议”、考察期时间不足、没有考察谈话记录或记录不全等方面。有的基层党组织缺乏组织活动的经费,在讨论发展对象入党时,应召开的会议不召开;有的基层党组织与会人数达不到规定要求,召开会议走形式,讨论表决不规范,操作不严密。

二、基层党员发展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发展党员工作存在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观念因素:基层党组织认识不到位,发展党员工作“缺钙”。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思想认识滞后,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不仅对发展党员工作研究少、分析问题没有新思维、解决问题没有新办法,而且对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工作重视不足、在群众中宣传党员的先进性不到位。有的单位党组织书记认为入党是个人的自愿行为,对一些表现好的年轻人缺乏积极引导、教育和培养,于是产生了“三个重、三个轻”思想观念。一是重生产、工作和学习,轻政治素质。只看重生产、工作或学习的某方面先进突出表现和出色成绩,忽视全面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质。二是重能人、名人,轻党员标准。将名人身份、能人贡献与党员标准相混淆,把作出贡献、做好本职工作等同于党员标准。三是重个人感情,轻党性原则。基层党支部的负责人将发展党员工作掺杂进了个人感情,没有坚持党性原则。与自己关系好的就可以“请进来”发展入党,与自己关系疏远的就“靠边站”关上门。

(二)体制因素:政治标准要求不突出,发展党员工作“缺责”。一是业务指导不到位。在当前压力型体制之下,一些乡镇党委工作重心走进了误区,整天忙于征地拆迁、综治维稳、计生殡改等行政事务工作,没有把党务工作作为自己的主业,对发展党员工作缺乏正确的指导。容易形成“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起不要“的现象。二是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虽然也将发展党员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但是缺乏一整套规范管用的考核办法,党员发展工作考核流于形式。三是责任机制难以追究。对达不到工作目标要求的责任对象,常常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在责任落实和追究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三)能力因素:党务工作者素质不过硬,发展党员工作“偏轨”。一是文化素质偏低,操作程序不熟。有些农村党组织书记由于文化素质偏低,不熟悉发展党员程序,导致在发展党员时出现违规行为。二是组织能力欠佳,民主意识不强。在农村中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完全把党组织看作“自留地”,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在发展党员时“拉山头,划圈子”,故意规避程序,走歪门邪道或终南捷径,甚至多年都没有培养入党对象,造成农村党员老化现象比较严重。在两新组织中部分党组织书记受到企业经营不景气的影响,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畏难情绪,投入时间与精力不足。

(四)环境因素:党组织缺乏吸引力,发展党员工作“难产”。一是党组织“磁场效应”不强。由于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全面,党员管理监督不够严格,尤其是在村挂组织关系的大学生党员的管理明显欠缺,导致部分党员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二是“好苗子”难选。由于受到价值观多元化和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部分青年不再把政治目标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和复杂化等因素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农民常年外出流动,导致农村党员优秀“苗子”难选。在流动人口方面,由于务工人员流动频繁,党组织要考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更是难上加难。

三、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工作的路径选择

党员质量是党的生命线,必须引起基层党组织的足够重视。党员发展质量事关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源头活水,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因此,必须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当前党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从“严把入党关”做起,严格坚持标准,扩大培养视野,把握发展的重点,规范发展的程序,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夯实基础保障。

(一)坚持标准,加强培养,进一步夯实发展党员工作基础。入党积极分子是党员发展工作的后备力量。必须坚持党员标准,拓宽渠道,加强培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

1.坚持政治标准,确保政治素质。一是着重考察入党动机。基层党组织要注意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用心观其行、察其言,在关键时刻看他们是否能经受住考验,甄别其入党动机是否纯洁。二是着重考察思想入党。要考察发展对象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看其是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拥护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三是着重考察政治背景。要调派党性原性强、作风公道正派的同志担任调查人,认真做好政审工作,切忌走过场、打哈哈。

2.拓宽选拔渠道,开阔选人视野。一是拓宽来源渠道。注重在高中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致富能手和非公经济组织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引导有进步愿望的人员向党组织靠拢。重点将政治素质较好、“双带”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二是实行“群团”和“群众”推优。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推荐优秀人员为发展对象的同时,切实加大群众“推优”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力度,积极实行发展党员全程联名推荐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在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中的主观能动性。

3.创新方式讲党课,提升入党引力。一是创新培训方式,提升能力素质。基层党组织要制定实施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年度计划,结合入党积极分子的行业特点,创新党课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增强党课的生动性、吸引力,着重加强政治觉悟、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等方面培训,并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双培双带”、村后备干部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实行结对共建,提高培养质量。建立党员结对联系培养积极分子制度,对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要指定培养联系人,落实定期帮教责任,做到包培养、包教育、保成熟。

(二)拓宽渠道,突出重点,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在中学生、青年工人、知识分子、流动人口等群体中发展党员,是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把各个领域愿意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分子及时纳入视野进行培养,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1.实施“扩面工程”,着力在非公企业中发展党员。坚持因企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单独建、分片建、行业建等多种方式,实现非公企业发展到哪里,那里就有党的工作目标。依托覆盖全面、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把业务技术骨干、生产一线员工、非公企业主、私人企业主等作为重点,并突出在非公企业空白班组、关键岗位中大力开展讲党课、技能比武等活动,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加快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放大“孵化器”效应。

2.放大“磁场效应”,着力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磁场”辐射带动作用,把高知识群体和各级各类人才凝聚到党组织周围。重点安排政治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业务骨干参与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三服务”活动,带动和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提高素质、提升本领、主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3.推行“双向共管”,着力在流动人口中发展党员。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较多外出务工、流入人员知识群体和各级各类人才较多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公安、计生、工商、人力社保等部门配合,及时掌握流动人员情况,加快建立优秀在外工作、外出创业人才电子信息库。发挥各种协会、中介组织、合作社党组织和临时党组织作用,重点依托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将外出务工青年中的杰出分子列入优先发展对象行列,将流入人员中的技术能手、管理骨干作为侧重发展对象。

(三)严格管理,规范程序,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严格的管理,规范的程序,是做好发展党员的有力保障。必须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的工作程序,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发展党员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1.切实加强档案管理。为了规范化党员档案的管理,基层党组织应做到“三专”。一是专人负责。明确专人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二是专柜保管。设立专用档案柜(有条件的设立档案室),建立档案调入和调出登记制度。三是专用档案袋。统一使用《中国共产党党员档案袋》。

2.严格规范发展程序。规范发展程序要做到“七个严格执行”,尤其是敢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的武器,严把政治素质关,对不合格预备党员要取消资格。一是严格执行发展党员民主推荐制度。接受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前,应充分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和建议。二是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在审批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前应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公示。三是严格执行发展党员政治审查制度。确定发展对象后,要认真组织政治审查工作,形成综合性政审材料。四是严格执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度。接受预备党员必须实行预审制,基层党(工)委要对上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五是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度。接受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要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六是严格执行谈话制度。基层党委审批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前,要派员与发展对象逐个进行谈话,进一步考察入党动机。七是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基层党(工)委审批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前,必须集体讨论,表决决定,在规定时间内审批。

3.建立健全疏通党员“出口”机制。对不合格党员认定和退出机制是新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党员队伍由量向质转变的重要举措。要结合基层党组织实况,把握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界限,严格执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程序,准确认定不合格党员,推动疏通党员“出口”工作扎实开展。

(四)强化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工作水平。新时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基层党组织要加强领导,努力把党员发展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1.完善发展党员的领导责任制。各县(市、区)党委要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摆上议事日程,列入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抓紧抓好抓实。明确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亲自抓,党(工)委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具体抓。各党(工)委要定期召开发展党员工作专题会议,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并给予必要专项经费的支持。

2.切实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大基层党组织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能力,增强其责任心,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精干高效、专兼职结合的党务干部队伍。按照“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要求,关心爱护党务干部,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年度检查通报制度。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工作,及时了解发展党员的工作动态,掌握发展党员工作进度,研究和解决存在问题。建立目标考评机制。把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到党委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考评体系,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把发展党员发展工作作为党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按照“谁培养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失误的问责机制,形成层层负责、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进一步提升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最新领导干部常用党内法规规范手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8

[2]本书编写组.党员发展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5

[3]万建平.新时期企业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8

[4]田新军,孔令娜.外部市场党员发展工作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4

[5]张雯.加强医院党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现代化的医院[J].中外企业家,2013,3

[6]金同乐.新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的做法和思路[J].大陆桥视野,2010,6

[7]卢中品.当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4

[8]梁萍萍.施工企业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思考[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14,4

篇4: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认真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驰而不息地加强局机关党的建设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突出党章党规、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学习。不断强化党员的党性意识,严肃党费缴纳,全局党员按月足额缴纳党费。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机关党委3次专题研学。对支部党建工作和学习教育落实情况先后3次开展专项检查。机关党委明确每月第二周周五为“支部主题党日”集中活动时间,规范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先后组织专(兼)职党务干部、支部书记等人员开展4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业培训。落实“四整四强化”要求,开展组织关系排查,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七一”前夕,开展“党建工作先进”评选表彰,机关党委通报表彰了4个基层党组织、33名优秀共产党员、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选树了3名“我身边的好党员”,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积极争做合格党员。

着力加强党组自身建设。修定完善并印发了《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进一步落实党组书记学习组织的领导责任,做到年度有计划,专题有安排,学习有中心发言人,讨论有发言记录,有心得体会文章。落实领导干部调研制度。局党组制定出台《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30天,其中3天以上蹲住式调研至少1次,每年主持并撰写调研报告至少1篇。近日局党组会安排局领导班子各成员围绕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认真总结今年工作,研究提出明年价格工作思路举措,有力有序做好全省价格改革、调控、监管和服务工作,带队深入基层广泛调研。严格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局领导积极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并带头发言,开展学习讨论交流,带动了全局机关各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制度的落实。

大力加强党支部建设。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落实党组书记负总责,党组成员具体抓,机关党委推进落实,支部书记“一岗双责”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开展党建工作检查考评,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不仅晒成绩、比作为,更要谈问题、找原因,明思路、订措施,面对面地接受考评。对党建工作不落实、抓支部工作不力的、不能继续担任处室单位的主职,使主体责任在基层支部落地生根,真正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修定完善并印发《基层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持开展专题学习讨论,避免形式主义,解决思想和业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培训,提高党务干部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今年以来,先后选送15名支部书记、党员骨干到省委党校等地进修学习,努力提高党务干部的专业素养。严格党建工作考核考评,把党支部书记履职情况作为党建工作考核考评的重要依据。

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一是健全定调价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省物价局党组议事规则》、《省物价局“三重一大”实施办法》、《省物价局党风廉政规定》、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廉洁性评估等制度。坚持民主讨论、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建立了处务会、专题会、局长办公会、局长常务会、局党组会议等决策制度。凡属定调价、案审等事项都须经过集体会议研究。在行政执法方面,从立案审批到证据收集、检查审理、定性处理等环节,不断修定完善相关制度规定。着力打造务实管用的制度笼子,完善执法程序,约束行政权力,提高执法质量。使党员干部知行止、存敬畏。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省图书馆观看廉政书画展,在全省物价系统开展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主题的廉政文化书画摄影比赛。三是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监督机制。制定出台了会议、财务管理、出差、接待等近20个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排查廉政风险点242个,加强对高风险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二、注重成果转化,推进价格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湖北省物价局及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实行目标管理,逐项对照细化,加强督办通报,有力有序抓好落实。今年以来,各项政策措施成效不断显现,特别是“降成本”工作效果比较明显,直接减轻企业负担140亿元以上。

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一是大幅降低涉企收费标准,进一步取消部分涉企收费项目。在进一步落实核减涉企收费90项(减少59.6%)、整体降标30%以上、减轻企业负担52亿元的基础上,对各类涉企收费开展新一轮的清理规范。经报省政府同意,自11月1日起,降低住建、公安、民政、人社、交通、水利、外事等7个部门1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年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约10亿元。二是全面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自2014年底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公布《湖北省涉企收费清单》以来,督促全面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涉企收费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和常态公布,做到清单之外无收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92项减至47项,减少48.9%。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由66项减至15项,减少77%。其中,涉企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由136项减至63项(52项实行市场调节价),减少53%。目前,湖北省是全国收费项目最少的省份之一。三是深入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5月份,在全省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涉企收费专项检查,重点查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中介机构,涉及行政审批前置、市场监管和准入等具有强制垄断性的企业收费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存在的涉企乱收费行为。目前,已组织全省物价部门对上述部门及行业进行重点摸排,初步发现了一些强制服务收费和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利用电子平台违规收费行为等问题,整个专项检查还在深入推进。四是全面清理规范强制性垄断性中介服务收费。7月份,经省政府同意,湖北省物价局牵头联合相关省直单位印发《关于开展全面清理规范强制性垄断性中介收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全面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工作进行了部署,重点取消依附行政、招标、信贷融资等领域的强制性、垄断性中介机构和网络型自然垄断行业企业的不合法、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不合理收费标准,建立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及中介服务收费清单,全面规范收费行为。五是合理引导涉企经营服务价格行为。对竞争充分的中介服务一律放权于市场形成价格。对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交易双方地位不对等、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正在分类制定议价规则和行为规范。进一步完善价费公示制度。在多渠道、多形式常态公开价费文件清单的同时,要求经营者必须在经营场所醒目公示价费标准。

规范金融服务收费行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是对银行金融企业所有服务收费进行清理。商湖北银监局制定了《关于开展银行金融企业收费专项清理规范工作实施方案》,督导建立银行金融企业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并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全面开展金融服务收费专项检查。8月份开始,组织对全省银行业收费进行检查,着力规范商业银行收费行为。

有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大幅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争取试点,率先在全国完成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任务,报请国家批复了湖北省第一个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总水平(0.2374元/千瓦时),比上年实际购销差降低9厘钱/千瓦时,传导平均降低大工业电度电价1.675分钱/千瓦时,减轻企业负担约12亿元,释放改革红利,体现改革成效。在去年推进大工业用电直接交易100亿千瓦时、降低电价0.041元/千瓦时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大力推动发电企业与用户直接交易,交易量扩大到近300亿千瓦时,销售电价传导降低0.071元/千瓦时,年减轻企业用电负担20亿元左右。抓住有利时机3次调整大工业电价(电度电价下降3.3分),大工业电价水平由全国第8位降到第15位,年减轻企业用电负担13.7亿元左右。利用煤电价格联动等政策4次调整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电价0.11元/千瓦时,全国降幅最大,一般工商业电价水平由全国第1位降到第10位,年减轻企业用电负担27.4亿元左右。进一步降低企业用气成本。及时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和销售价格,完成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并轨工作,已全面实行工商业用气同价,年减轻企业用气负担1.7亿元。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联动降低全省非居民用气销售价格700元/千立方米,年减轻企业和车用天然气用户用气负担18.6亿元。

较大幅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落实和完善高速公路相关收费政策。报请省政府同意,取消高速公路通行费计提政策,自6月1日起,全省高速公路通行收费标准普降10%,年减轻社会通行费负担16亿元左右。对高速公路ETC用户和使用“通衢卡”货车分别实行5%、10%的优惠通行政策,年减轻用户负担4亿元左右。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维管费标准由3‰降为2.5‰,年减轻高速公路经营单位负担1000万元左右。取消高速公路路产损失赔偿中的占(利)用公路和超限运输补偿费两大类8小项收费,每年可减轻社会负担1900万元左右。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免费政策,年免收约22亿元。开展铁路货运价格专项检查。组织对铁路货运存在的大宗物流综合服务等违规收费行为进行了查处规范,依法实施经济制裁492.35万元,降低了企业铁路货运成本。

完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价格政策。经多方协调并报省政府同意,自7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执行大工业用电和一般工商业用电的互联网企业,给予每千瓦时0.15元补贴。同时,取消大工业用电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每千瓦时降低0.04元。实施后,年减轻企业电费负担3亿多元。积极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用电实行优惠电价政策,明确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格和执行峰谷分时电价,并加快推进免收基本电费,确保电动汽车使用成本显著低于燃油(或燃气)汽车使用成本,增强电动汽车在终端市场的竞争力。

合理运用价格手段促进调结构去产能。联合有关部门对10家淘汰类钢铁企业执行差别电价(加价0.3元/千瓦时),促进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569万吨。继续对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实行基于能耗标准的阶梯电价政策,促进去产能。认真落实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补贴支持政策,对今年1月1日以前并网的机组上网电价加价1分钱/每千瓦时,对之后并网的加价0.5分钱/千瓦时。全面执行脱硫、脱硝、除尘加价政策,相关燃煤发电企业每年获得加价收入近20亿元,专项用于环保设施改造。积极贯彻落实省人大《关于农作物秸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调剂1.94亿元对秸杆发电上网电价实行每千瓦时加价0.081元的支持措施,促进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

(二)坚持市场决定,全面深化价格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重点督办改革任务。今年湖北省物价局共承担5项国家重点督办改革任务和7项省级重点改革任务。通过加强目标管理与调度督查,全面推进各项价格改革加快落实。

国家督办改革任务:推行居民阶梯气价制度方面,全省34个通气设市城市已全部建立,完成率100%;61个通气县区已经全部建立,完成率100%。推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方面,全省36个设市城市已全部建立,提前完成任务;78个县区完成率近90%。调整污水处理费方面,全省36个设市城市中有32个已经调整到位,完成率88.9%;78个县区中有69个已经调整到位,完成率88.7%。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面,作为首批完成试点任务的省份,我们今年认真总结试点改革的先期经验,加紧开展后期评估。同时逐步健全输配电价改革监管体系,建立相关数据月报汇总制度,探索准许收益与监管评估结果挂钩管理机制。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方面,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指导意见,已经拟订湖北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省级重点改革任务:今年湖北省物价局共对接承办了经济体制、生态文明和政府职能转变三个改革专项领导小组的7项改革任务,目前已提前完成3项,其余4项正在抓紧落实,年底前可以完成。总体而言,亮点很多,如:彻底赋予了武汉市与省基本同等的定价权。今年元月初,经报省政府同意,我们按照“能放尽放、应放全放”的原则,将《湖北省定价目录》省管19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中的15项定价权,以及收费资金缴入武汉市地方国库的3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制定权,全部下发武汉市管理。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认真做好综合改革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及监测评估工作。将公立医疗机构市场竞争较充分、个性化要求较强的医疗服务价格交由市场竞争决定。及时办理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建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统计分析和动态调整机制。制定试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标准。今年8月,湖北省物价局联合省财政厅、省环保厅出台文件,明确全省石油化工、包装印刷试点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自10月1日起,执行1.2元/污染当量的收费标准,有效促进企业治污减排,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三)加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1—9月份,全省物价部门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110件,实施经济制裁8152万元,有力规范了价费秩序,维护了良好市场环境。

坚决查处价格垄断案件。依法查处了5家天然气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价销售商品的价格垄断行为,处以295.5万元罚款并公开曝光,促使全面降低了企事业用户天然气报装价格。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按照国务院部署和省政府要求,由湖北省物价局牵头建立并组织实施全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防止政府过度和不当干预市场,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并逐步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深入开展价费专项检查。按照国家部署,结合湖北省实际,组织开展了涉农、教育、金融、电力、铁路货运、药品等一系列价费专项(重点)检查。

充分发挥12358价格监管平台作用。截至目前,全省价格监管平台受理价格举报投诉咨询28092件,按时办结率达100%。特别是在湖北省遭受“98+”特大洪涝灾害期间,真正做到了“查处一起、曝光一批、警示一片”,受到群众热情点赞。

(四)加强价格调控,努力保持防汛救灾等特殊时期市场价格稳定

今年湖北省价格形势总体比较平稳。CPI温和上涨,1—10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在预期调控目标以内。围绕年初设定的3.5%以内的价格水平调控目标,我们主要通过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保持价格稳定。一是充分发挥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作用。针对上半年部分农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和入汛后部分地区价格波动大等特殊情况,湖北省物价局牵头召开2次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二是按月完成价格情况通报、按季进行价格形势分析。三是起草《湖北省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预案实施意见》,旨在促进生猪养殖结构基本合理。四是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五是创新蔬菜价格调控机制,协调相关部门指导督促地方通过发展“蔬菜直通车”、有序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以及特殊时期的补贴销售等措施保障市场供应。

加强农产品价格调控。一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认真执行小麦、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落实“优质优价”政策,同时主动配合实施救灾减灾临时收储价格,切实保护广大灾区农民的利益。二是会同有关部门落实“绿色通道”政策,规范鲜活农产品查验程序和办法,减轻农副产品运输环节负担。三是主动开展价格专题调研,为完善农产品价格管理建言献策。

加强价格监测分析。一是落实各项价格监测报告制度,截止10月中旬共编印报送《价格快报》68期,在国家一、二季度价格监测质量考核中,湖北省10项数据上报得分均为满分,在各省中排名居前。二是开展新领域和放开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监测,目前已建立湖北医药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实施了全国劳动力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三是积极推进“价比三家”活动,年底前覆盖到全省80%的市、区、县。四是加快价格数据信息化建设。与湖北工业大学达成初步合作协议,以课题形式论证并制定特色商品指数平台建设具体方案。五是进一步拓展重要民生价格监测信息发布渠道。

(五)坚持依法行政,价格法治建设取得新突破

在深刻领会中央28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开展《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代拟稿)》起草工作。2月,经集体讨论,形成了征求意见稿。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完善,于今年4月形成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代拟稿)》,9月26日送审稿经省审议通过。近日将以省委省政府文件印发。

今年3月底,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湖北省价格条例》,于6月1日起施行,为湖北省深化价格改革、更好开展价格工作提供了法规保障。同时,湖北省物价局正在积极申请将《湖北省涉案财物价格鉴证条例》的修订纳入2017年省人大立法计划项目。对经营服务行业分类制定议价规则和行为规范。先后出台了公证服务、律师服务、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收费管理办法,相对封闭区域价格行为规范,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也即将正式出台。拟定了《湖北省价格信用管理办法》,建立了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启动了价格信用归集系统建设。落实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价格信用环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起草或修改《湖北省价格争议调解办法》等规章制度。继续加大文件清理力度,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廉洁性评估、公平竞争审查等程序。

篇5: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我们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我们就要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首要责任、刚性要求,落实好十九大作出的“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等八个方面重要任务的战略部署、以及省、市、县党代会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以更强的意识、更实的举措、更大的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为聚力“一二五”、助力“铁三角”和实现“两个高水平”谱写浙江新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1、坚决维护核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教育群众,形成思想自觉,指导行动;并引导党员干部在身体力行中坚定理想信念,建立党员干部思想剖析交锋、自我净化革新的常态机制,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并强化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夯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面推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把政治建设贯穿到日常教育监督中;同时,进一步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严查违反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的行为,发挥各级巡察利剑作用,让党员干部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

2、加强作风建设,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必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要针对‘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探索更有效、更具针对性的监督方法,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总书记曾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因此,必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着力解决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压紧压实市县乡党委、纪委的管党治党责任,完善市县巡察制度,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建立健全农村基层作风巡查机制,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树立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在继续做好防逃工作的同时,还要扎紧篱笆,构建不敢逃、不能逃的有效机制,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3、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增强党的创造力,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充满创造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此,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继续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风气,同时,深入实施容错免责制度,为敢担当的干部“撑腰打气”,主动为干部排忧解难,将关心关爱干部的举措落到实处,激发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激励干部开拓创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建立健全符合人才特点的考核激励办法;继续以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优化人才生态,真正聚英才而用之。

篇6: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020年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决策部署和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省纪委X届X次全会、市纪委X届X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全面深化X奋斗目标,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现将工作开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突出政治建设,从严落实主体责任

(一)政治站位进一步提升。全区各级党组织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落实“两个坚决维护”,始终将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进一步提升站位,增强自觉,切实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扛稳抓牢,落实落细。

(二)制度机制进一步落实。全区各级党组织坚持以制度落实作为促进工作的有力有效手段,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区属各党(工)委(党组)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规定,进一步压实领导班子集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对照区委清单,修订完善本级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制定推进情况一览表,按照“清单管理、对账销号”工作制度,统筹推进,逐项销账。

(三)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严肃。全区各级党组织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按程序决策、按规矩办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强化党性锻炼;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质量切实提高,真正起到了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作用。

(四)巡视整改落地见效。中央第一巡视组和省委第五巡视组反馈意见后,全区各级党组织态度鲜明、迅速行动,全面对照、主动认领,压实责任、认真整改,将做好巡视整改工作作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具体体现,作为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的实际行动,迅速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和《整改工作分工方案》,建立了整改工作台账,狠抓落实,逐项销账。

二、强化理论武装,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一)抓好理论学习。全区各级党组织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系列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围绕学懂、弄通、做实,以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为抓手,在强化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推动党的十九届系列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二)创新宣传方式。全区各级党组织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的时代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新特点、新挑战,在理论宣讲、基层党建、典型选树、倡树新风等方面创新手段,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全区各级党组织狠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开展X次专题督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举办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X次,切实提高全区党员干部驾驭和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健全完善区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联动机制,先后召开意识形态协调联动会议X次,及时化解和有效管控意识形态的矛盾风险点。制定《X区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X区意识形态工作协调联动会议制度》《X区突发案(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为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科学选人用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始终坚持在选人用人全过程发挥党委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进一步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用人导向,注重政治标准、责任担当、工作实绩,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把好政治关、品德关、实绩关、公认关,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打造干事创业的舞台。优化干部选配结构,同等条件下加大对学历、经历和优秀年轻干部的考虑比重,保证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奠定基础。

(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评优及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强化把关作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对在年度综合考核、平时考核、巡视巡察等发现的政治方面不忠诚不守规矩、廉洁方面不严格不干净、工作方面不胜任不担当、作风方面不扎实群众不满意的干部,根据情节采取调离、改任非领导职务、免职、降职等方式,推动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从政环境。

(三)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将干部监督工作贯穿在选拔任用过程中,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严明报告有关事项工作纪律,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如实报告的自觉性。坚持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突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一把手的监督。强化责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敢于担当,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强化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对违反规定用人等失职渎职行为,一查到底、问责到人,坚决抵制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四、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战斗堡垒

(一)强化组织建设,提升组织覆盖力。全区各级党组织切实加强对各领域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以新时代“三新”讲习所、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党建文化广场为载体强化政治引领,结合城市工作中心任务和实际工作需要,灵活科学设置党的组织,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三级组织构架。注重推动传统社区党建与新兴领域党建融合,在社区挂靠设立小微企业党支部,在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商贸街区建立综合党组织,有效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进一步织密基层组织之网,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强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调动各方力量,统筹运用好各种资源,并向软弱涣散和后进社区倾斜,完善阵地功能,抓好软弱涣散和后进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

(二)打造过硬队伍,提升基层组织力。全区各级党组织以社区“两委”集中换届为契机,实施带头人队伍优化工程。坚持“三有三带”标准,创新建立起街道党工委对“两委”候选人资格条件进行预审、区级层面联合复审机制,并把涉黑涉恶情形列入社区“两委”换届候选人资格“十不宜”清单,取消候选人资格X人,切实从源头上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两委”干部,实现了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进一步优化。强化教育管理监督,通过主题讲座、专家授课、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理论考试、观看专题片等形式,组织“两委”成员培训,基层干部履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基层队伍更加过硬。

(三)突出党建引领,提升组织凝聚力。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贯穿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主线,全区各级党组织结合推进“X党建计划”全面进步年各项工作开展,大力实施X党建工程,积极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创新开展X党建创新提升活动,广泛开展传承弘扬X精神系列活动,全区学习践行X精神的氛围逐渐形成;按照“办公场地最小化、服务场地最大化”的理念打造党建阵地,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全面提升;依托城市小游园打造党建文化广场,党建工作由室内向室外全面拓展;整合辖区红色资源打造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组织生活的吸引力明显增强;探索建立“三社联动”机制,入驻信息平台的社会组织和特色商家X家,为居民提供的服务更加专业便捷,我区被评为全省唯一一家“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成功创建X个省级规范化社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深化区域化党建,实现了区域内各类党建资源的融合共享;创新实施“红色物业”,多方参与社区治理的共治格局初步形成。同时,通过广泛开展“一社区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打造出了一系列各具特点、成效明显、可复制的基层党建品牌和党建工作法X余个。

五、从严监督执纪问责,打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一)反腐倡廉持续高压。持续加大执纪办案和巡视巡察交办问题线索处置力度,深入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实现了纪挺法前、用纪律管住大多数的效果。持续开展“四查四促”专项行动,着力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共查纠问题X个,党纪政务处分X人,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二)巡察利剑作用彰显。推进巡察工作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共完成对X家单位的巡察、X家单位的“回头看”以及X家单位的集中督办,正在开展对X个办事处及X个社区的巡察,共发现“三大问题”X个、“六项纪律”问题X个,移交问题线索X件,给予党政纪和组织处理X人,移送司法机关X人,挽回经济损失X.X万元,有力促进了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地生根。

(三)作风建设持续向好。全区各级党组织持续强化对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的监督检查,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作风导向,深入开展“帮圈文化”专项整治。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X种表现方式,重点围绕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X个方面X个突出问题,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反弹回潮,全区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X件,处理X人,党纪政务处分X人。持续深化家风建设,组织全区县处级及各街道办事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X人,赴X市廉洁文化宣传教育馆、X家风家训馆和X市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教育。

六、存在问题

(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还需进一步夯实。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理解不够深入,缺乏组织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专业知识,工作主动性、针对性不强。意识形态协调联动成员单位重视程度不够、主动作为能力不强,协调联动机制作用未能真正发挥,工作上还存在一定滞后现象。对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发现力、研判力、处置能力有待提高。基层单位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负责人往往身兼数职,理论功底有限,专业水准较低,短期内难以胜任快节奏、高标准、严要求的意识形态工作。

(二)“一岗双责”责任还有待进一步压实。部分党组织班子成员对主体责任落实浮于表面,没有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落实措施。压力传导不够彻底,少数领导干部对分管部门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不够熟悉,对机关党员干部不够了解,缺乏指导,履行“一岗双责”还需进一步加强。有的单位面上提要求多,实际督促检查较少,执行各项纪律不够严格,对党员干部管理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三)落实机制体制不完善,推动责任落实上缺乏主动性。部分党组织工作创新性、主动性不够,习惯等上级文件,上行下效,“以文件落实责任”等现象依然存在,在制定《责任清单》时,没有认真思考,照搬区委责任清单,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推动党(工)委(党组)主体责任落实、压力向基层延伸的可行举措,导致管党治党责任意识和落实力度层层递减。推动责任落实的制度和手段还相对单一,考核机制还不够健全,主体责任考核多为定性考量,缺乏量化考核,督责、问责的举措有待进一步细化,主体责任考核的导向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机关党建特色亮点不够突出。部分机关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认识站位不高,对新形势下加强机关党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还没有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两张皮”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党建引领推动中心工作的成效还不明显。上管委对党建工作的创新力度不够,习惯用老方法开展工作,“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落实不严格,会议记录不规范。

(五)基层党建工作开展还不够均衡。个别基层党组织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上不够有力,有打折扣现象,缺乏细抓实抓的定力,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不规范。个别基层党组织党建阵地建设不够规范,党员活动不够经常,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引领企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六)新兴领域党建还比较薄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抓“两新”党建工作的力度不够,对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不到位,新兴领域负责同志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动抓党建的意识不强,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缺乏,党组织活动开展不经常,个别单位仍用老方法、老经验开展工作,党员职工对党建工作参与热情不高,导致党建工作缺乏吸引力。

(七)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有待提升,部分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方式不活,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个别党员干部队伍执行力不强,团结协作意识缺乏,工作效率低下,缺乏奉献精神。

(八)作风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四风”问题还没有根除,老问题新表现禁而未绝,占位不履职、履职不尽责现象时有发生,对组织或领导交办的工作满足于过得去、交得了差,能力不足、作风不实情况不同程度存在。督查落实跟不上、存死角,导致违纪问题时有发生,侥幸心理仍然存在,“慵懒散”、为官不为问题还要继续大力整治。

(九)报告工作制度重视不够。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根本要求,但个别党组织对待此项工作制度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精力不足,报告工作质量较低,内容不全,概念不清,领导把关不严,错漏频现。多数单位文件存在明显的格式错误。

七、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传导压力,压实责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

(一)旗帜鲜明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谋创新,都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自觉对标对表,切实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扛稳抓牢。

(二)加强理论武装,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制。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做好中心组学习服务保障,不断丰富理论宣讲的方式方法。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控意识形态主动权、领导权、话语权,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强化问责刚性“硬约束”,对履行意识形态不到位,出现严重问题的,作出相应党纪政纪处理。

(三)持之以恒推动正风肃纪。必须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顽固性,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对顶风违纪的抓住不放、寸步不让、深挖不止,对隐形变异的严密防范、严肃查处、露头就打,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强化巡察利剑作用,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四)全面建强基层组织。将党建创新提升活动,作为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创新载体,把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贯穿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过程;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围绕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落实基本制度。持续加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力度,创新街道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加大引入专业社会组织的力度、深化区域化党建、创新实施“红色物业”,持续对机关学校党建工作进行规范提升,加大“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

上一篇:幼儿园个人18年工作计划下一篇:博弈论与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