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公司治理模式

2024-05-02

美英公司治理模式(精选4篇)

篇1:美英公司治理模式

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城乡关系演变、农民向市民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借鉴这些典型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推进广东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以及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美英日三国农业人口转移模式的特点

美英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转移热潮大都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与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与本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演进;而日韩等亚洲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转移则更多是通过国家产业政策来推动。从发展模式来看,发达国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美国自由迁移式的农业人口转移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工业化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农民自愿迁入城镇,政府不予以干预,主要特点:一是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吸引农业人口转入城镇。自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动了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随着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部门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需求日益迫切,第三产业也开始兴起,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由于从事农业获得的收入远远低于其他产业,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自愿涌入城市、转向非农产业。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20世纪20年代前后,美国农村的农场兼并浪潮使大批小农阶层破产,被迫流入城市谋生;同时,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促进了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化大农业转化,大量过剩人口从农业中解放出来,成为了城市劳动力的来源。三是工业化推动了以铁路为主的近代交通的迅速发展,为大规模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行条件。1840年,美国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1860年为19.8%,1880年为28.14%,到1920年时,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51.2%,目前城镇化率在90%以上,成为世界上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二)英国强制性的农业人口转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圈地运动、以暴力方式驱赶农民进入城市,主要特点:一是通过“圈地运动”强迫农民进入城市。在14、15世纪,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起了“圈地运动”,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剥夺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强行驱使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二是工业革命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工业化带来了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经济社会结构的大变动,机械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模式使得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超过农业和农村手工业,迫使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同时,农业耕作制度的改变、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的普及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释放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1520年至1801年,英国农业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比例由76%下降为64%。三是政府实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在1846年颁布《贫民迁移法(修正案)》,放松了农民进城定居的条件;1865年颁布《联盟负担法》,扩大了救济贫民的区域范围和贫民的居住地范围。历经三个世纪,到1851年,英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人口最早超过农业人口的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51%。

(三)日本引导型的农业人口转移模式。该模式通过政府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和城市政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有效引导,主要特点:一是放松对农民职业选择的管制。明治新政后,日本引进美欧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确立了“殖产兴业”的现代化大政方针,废除了限制职业选择、流动和居住等自由的各项封建制度以及“士农工商”封建身份等级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变为可能。二是提高农民素质。将普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强制推行“学制令”,为保持较高的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率和农村劳动力适应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政府制定了积极的劳动力转移政策。如1961年制定的《农业基本法》和《农业现代化资金筹措法》规定,在10年内要将农村中农户总数的60%转移到非农领域。又如,政府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专门制定了农村劳动力动员计划,引导农民转入城镇就业。四是大力发展农村工业,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1888—1930年,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以纺织业为基础的小工业和家庭工业,以及近代工厂、矿山、铁道以及土木工程等产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明治之初起到20世纪20年代,日本利用了大约50年的时间将农业劳动力的比例从80%降到50%左右。

对广东的启示

基于美英日三国的农业人口转移经验,从广东的实际出发,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核心。美英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一个共同特点:农民一旦转移到城市,就自动取得城市市民的身份,享受与城市市民完全相同的生活待遇,不存在类似我国户籍制度等原因所造成的农民工与市民的制度差异,更不存在类似我国农民工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季节性的“候鸟式”转移现象。“民工荒”、季节性用工困难一直是困扰珠三角地区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究其根源,工资低、工时长、权益难保障、难以融入城市是造成劳动者离职和季节性流动的重要原因。而且,新生代的农民工群体更注重精神需求,希望依靠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在城市扎根,但进入城市的成本高昂,门槛极高。因此,要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就必须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子女教育、保障住房、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就业培训、失业救济、养老保险等方面体现城乡一体、公平正义原则,既要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等社会群体的基本权利和生活需要,又要提升他们的素质技能,提高他们立足城市生活发展的能力。

第二,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直接动力。农业人口转移涉及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以及社会与经济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英国和日本城市化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会对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广东一些地方、个别部门还未深刻认识到农民工市民化的重大意义,没有从战略高度重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而是担心农民进城会影响城市社会治安、增加公共服务负担和冲击本地劳动力就业。这实质上反映了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短视”、缺乏远见,只关注局部利益、眼前利益,而缺乏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长远性考虑。因此,各级政府要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战略高度、从大局出发,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子女教育、农民工职业培训、劳动保障等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教育、公安、劳动、房产、规划等多部门参与的农民工管理服务综合协调机构,实现从治安防范式管理向综合服务式管理转变。

第三,消除二元体制是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六大早就提出“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消除城乡人口之间的制度差别,在制度方面为人口流动创造便利条件,是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前提基础。由于历史原因,广东省各市区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制度性障碍因素,如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在户籍改革方面,应尽快修定旧的户籍法规。目前,我国执行的还是1958年1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这部法规把公民划分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严格限制农村人口迁往城镇。这是我国关于户籍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建议向中央提出修订户籍法规,以消除户籍差异带来的社会待遇不平等,改革户口登记制度,逐步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实行居住证制度。在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方面,应完善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消除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维护农民工平等就业、平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方面,在做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的基础上,通过培育多层次的市场主体加速土地流转,逐步建立起适宜农民工市民化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第四,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途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仅仅将剩余劳动力“推出”农村是不够的,必须有较完善的工业化、城市化体系吸收他们,形成完整的“推——拉”机制,走出农村的农民才会在城镇落地生根,变成市民,劳动力转移就会从地理空间的变化转向生存方式和社会身份的变化。国际经验表明,城镇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重要动力。然而,广东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特色产品、优势产业不多,各地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薄弱地区缺乏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缺乏激活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一方面造成了县(市)财政收入薄弱,无力支撑吸纳农民工的公共资源投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中小城镇对农业转移人口“拉力”不足,县域城镇化进程愈加缓慢。因此,进一步提高广东的城镇化水平,壮大县域经济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篇2:美英公司治理模式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总分馆 管理模式

分类号 G259.1

Management Mode about Main-Branch Library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University Libraries

Yan Qiujuan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nagement mode about main - branch libraries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university libraries,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of the management mode about the main - branch library, and suggests that 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of our country should adhere to the service concept of " Regarding the readers as the center", establish the global management system, build a reasonable service resources system and form a good mechanism of the services and the means.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ies. Main-branch library. Management mode.

1 美英高校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概况

1.1 美国

美国高校根据图书馆法的相关规定,图书馆建设采用总馆、分馆制,资源由总馆统一协调[1]。根据网上不完全调查,美国高校分馆建设已经非常普遍,几乎所有高校都以各种方式建立自己的分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一是以哈佛大学图书馆为代表的“学校—信息系统办(学校图书馆)—分馆”的多级管理模式;另一种是以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为代表的“总馆—分馆”的一级管理模式[2]。

哈佛大学图书馆设有100多个分馆,不仅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而且还有各类专业图书馆。分馆大部分设在哈佛大学校园内,有的远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甚至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从职能与隶属关系来看,哈佛大学对所属图书馆进行行政、业务的全面管理;而各分馆在重点馆藏、馆藏发展政策方面各自独立,同时在信息技术、数字收藏及保存方面由哈佛大学中心馆信息系统办公室协调[3]。与哈佛大学图书馆有着同样组织架构的还有耶鲁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是以学科为主进行划分,分馆共有50多个,拥有藏书1 100万册。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图书馆实行“总馆—分馆”的一级管理模式,它不仅设有各个专业的学科分馆,如生物、化学、商业、妇女研究、儿童等38个分馆,而且还依照读者层次,设立研究生、本科生图书馆,从而能较好地为各类读者提供服务。与哈佛大学有所不同的是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总馆对各个分馆的业务、人员、资源等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调配,是一种全面管理关系。与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组织架构相似的还有密执安大学图书馆和康奈尔大学图书馆。

由此可见,美国的大学图书馆普遍采取分散管理体制,总馆负责该校图书馆主要的工作;各分馆各行其职,但都通过网络连接到总馆,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异地读者对于学校总馆文献的需求;而且各分馆采用借阅藏一体化、咨询检索一站式的服务手段,读者可以尽情享受一站式的服务,图书馆也减少了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节省了人力资源。此外,所有分馆的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岗位聘用制,凡符合学历、年龄、工作年限等相关条件的皆可报名,参加应聘考试,通过考核的人员分到各个分馆。这样既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又能更好地根据分馆的要求为读者提供服务。

1.2 英国

英国的大学,尤其是一些古老的大学,一般遵循“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原则[4],而且传统的“学院制”影响延及图书馆。大学设有大学馆(即总馆),同时所属各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有的专业院系和研究机构也设有分馆。

剑桥大学共有90个图书馆,包括5个大学馆、55个系图书馆和30个学院图书馆。剑桥大学的最高权利机构是评议会的理事会,图书馆馆长参与其中。学院受大学领导,但财政、行政及科研自行管理,大学保持对学院图书馆和实验室的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和指导[4]。

牛津大学现有100多个规模不等、馆藏不一和服务多样的图书馆,分属于不同的学院、学部和大学的某些研究机构。一些专业图书馆在其专业领域内是英国最权威的图书馆,如Radcliff科学图书馆,是英国最大的综合科学图书馆;Taylor学院图书馆,是研究中世纪和现代欧洲语言和文学的中心,也是英国该领域内最大的专业图书馆。

综上所述,英国大学的“多级设馆”分散管理模式使得分馆遍布校园,极其便于各院系师生的利用,而且英国大学各分馆均有相当数量的参考咨询馆员从事读者导读、讲座、定题服务、组织学术报告会等工作,可以为读者提供特色化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2 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2.1 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读者为中心,就是要强调读者在图书馆资源组织与利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中心地位;强调一切工作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为读者所想为读者所急,把读者满意与否作为评价图书馆服务的最主要条件[5]。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美英高校图书馆实行哪种总分馆管理模式,图书馆的所有工作,从图书馆的分布、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方式再到图书馆的人员配备,一切都是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来设计和安排,都是为了能给读者提供更大的方便、更优质的服务。鉴于此,我们也应本着“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读者要友善、尊重,运用各种手段,根据读者需求来建立合理的资源体系,开发与需求相匹配的服务功能,确立与需求相适应的服务机制,由此才能获得图书馆与用户的双赢。

nlc202309021505

2.2 建立全局化的管理体制[2]

美英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一体化管理、资源共享等。总馆的主要精力在于对人员、设备、经费等问题的宏观调控,而把职责分解下达给各学科分馆,各学科分馆由于是总馆的直接下属机构,非独立建制,分工不分家,这样的优势可以合理地分配资金和人员,在各分馆的管理上就基本能做到缓急有度、张弛有度。同时各专业分馆打破条块分割的封闭模式,将总馆范围内的各部门密切联系起来,实行全校各分馆间的联网管理,可以“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读者可在任意馆里检索到网络内任何一个数据库中所存贮的文献资料,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我国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可以借鉴这种模式,采取统一建制、统一规划管理。分馆行政上归总馆领导,业务上服从总馆管理,还应建立专门机构,如建立分馆建设办公室,负责架桥沟通。此外可实行馆藏文献分藏,读者分流,使总馆以本科生服务为主,研究生和教师更多地依托分馆。分馆的文献流通在总馆统一政策的指导下进行,而文献采购等方面则享有更多的自主权。

2.3 构筑合理的文献服务资源体系

美英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的馆藏资源管理机制的建设,是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服务对象、经费等实际情况,制定了正确的采访原则;将读者的利益、需要作为文献资料采集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多种载体文献并存;拓宽采访渠道,从而建成了一个纵有深度、横有广度,主辅结合,交叉渗透,特色鲜明的馆藏文献资源管理机制,满足了读者多层次、多视角、多学科、多类型、多文种的文献需求[2]。

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及办学特色,制定合理的馆藏建设规划,建立“以纸质文献资源为基础,电子文献资源为保证,共享文献资源为补充”的三级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做到“大类整合、突出学科特色、优化馆藏结构”,使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趋于合理,资源丰富,具有特色,从而全方位满足读者对各类文献信息的需求。

2.3.1 优化现有馆藏资源结构

新的信息环境发展给图书馆资源结构、馆藏资源获取方式等带来了影响,要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这一服务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就要求图书馆在馆藏资源结构方面要有相应的对策。这主要是建立多形态、多载体、多种类的实体馆藏资源与虚拟网络资源相结合的馆藏资源体系,而且还应优化馆藏资源结构,对期刊、数据库等资源进行整合,使不同载体、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在图书馆内整合组织为一个有机的、有序的无缝整体,使用户在同一个平台、从同一个入口就可以检索到所需的馆藏信息,并可获得电子资源的全文,从而使各类馆藏资源发挥更好的效益。

2.3.2 建立特色文献馆藏

各高校图书馆应依据本校的学科建设进行有效规划,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自身的特点进行准确定位,对本馆收藏的特色资源进行重点开发与建设,使其具有连续性、系统性、权威性等,形成本校的馆藏特色。此外,高校图书馆还有责任建立大学学术机构仓储来收藏高校中的一些非正式出版物,使之形成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出版物的特色收藏。而且图书馆对大量的一、二次馆藏文献进行深加工,通过系统搜集、分析研究、归纳整理,以综述、述评、课题研究报告、专题总结等形式编撰成三次文献。这类文献也是一种高级形式的信息资源特色收藏,也应纳入到特色馆藏体系中。

2.3.3 开展资源共建共享

广泛开展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是当前社会形势下图书馆的必然出路。实践证明,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间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方式。通过联盟可以实现电子资源的联合采购,有效降低数字资源的价格,共同拥有数据库的使用权,使用户在获取信息的时候无障碍;能够以联盟的名义寻求社会的理解和资金赞助,提高联盟服务项目的覆盖面和权威性;还可切实开展成员馆馆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馆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此外,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合作协调机制,以网络为媒介,将分散的咨询平台、馆员、图书馆专家和知识库以及各学科专家组织起来开展合作建设、联合服务,达到服务共享、人力资源共享和知识库共享的目标,使各类知识得以广泛地传播、扩散,以便于最需要的人能尽快地得到最需要的知识。

2.3.4 深层次开发资源

读者通过图书馆服务希望得到及时、精炼的和新颖的,能对解决问题有帮助的信息。因此,图书馆在做好一般性服务的基础上,应着力于根据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各类知识载体中的信息加以开发和挖掘,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并形成新的信息产品直接提供给读者。图书馆深层次开发资源突出表现在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和重组创新上。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信息搜集、处理加工的能力,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如采用智能化聚类手段、知识元链接等技术深入挖掘知识资源中蕴藏的隐性知识资源[6],再经过筛选、分析、归纳后提出综合性的论述和评论,使杂乱的信息系统化、条理化,形成新颖的、有效的、精炼的、适用于读者的信息产品。这是蕴含了图书馆员智力知识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可以帮助改变读者的知识结构,启发他们的思维,利于读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2.4 形成良好的服务机制与手段

美英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的特色资源与特色服务已逐步健全,各专业分馆可面向院系、面向学科参与资源建设,收藏专业特色文献;对于读者服务、学科咨询等全方位的读者服务已经充分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这都得益于有着良好的服务机制和手段。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应学习借鉴美英高校专业分馆的经验,做到“完善制度、加强沟通、了解需求、注重细节、建立反馈”,为读者提供特色化服务,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2.4.1 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制度已经在美英高校总分馆管理模式中被国外专家学者及广大用户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的服务理念和工作制度。虽然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但由于受人才、管理模式、服务手段等制约,学科专业化服务体现不够,远没有发挥学科馆员应有的作用。为更好地支持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深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建立健全学科馆员制度刻不容缓。

nlc202309021505

实行学科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可以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地区或具体到某一个馆实行学科馆员资格认证制度,以后再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在整个系统中逐步推广实施。另外,考虑到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不平衡,可以借鉴美国分州实施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的经验,我国学科馆员资格认证制度可以分省区由各图书馆学(协)会分会组织认证和实施。

(2)加强学科馆员工作制度与模式建设。首先要构建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对组织机构、资源、业务、人员等进行重组,建设一支动态、全方位开放的学科知识服务团队;其次要建立人才保障机制,保障学科馆员学科化服务的主体地位,并加强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学科馆员素质,并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调动学科馆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2.4.2 加强沟通,了解需求,有的放矢地提供主动服务

有效的联络交流是开展图书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最终目的是和用户建立一种信任机制,并保持一种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国外大学图书馆非常重视联络交流,如牛津大学图书馆在服务2010战略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联络、交流是用户服务的重要措施[7]。我们也应借鉴这一点,图书馆员要有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可以通过正式交流渠道如在图书馆、办公室正式约见,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的交往,如喝咖啡交谈、网上聊天等发现、了解、分析用户的需求,建立用户需求档案,从关注用户到体验用户,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融入用户当中,与用户结成伙伴关系,做到让用户“首先想到你,广泛地知道你,方便地找到你,有效地利用你,满意地评价你”[8]。此外,图书馆还应仿效企业运营模式,从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营销理念中借鉴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品牌策略等理念来指导图书馆服务,研究用户的兴趣爱好等,确定图书馆信息产品的开发方向,推荐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给用户;同时对外加强图书馆的宣传,将图书馆的各种特色服务项目展示于用户面前。通过这些信息服务,增进用户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和服务的了解,扩大图书馆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从而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地服务读者。

2.4.3 做好图书馆细节服务,提高亲和力,提升用户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图书馆的细节服务是用户与图书馆接触的第一印象,是检验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高低的尺度。一些看似细小的方面不但会影响用户以后的阅读心理及行为,还会影响用户对图书馆的看法和评价。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的细节服务才能不断提升用户对图书馆的满意度,这就要求图书馆从细微处着手搞好服务,图书馆员在对用户服务的过程中做到“五心”,即细心、耐心、热心、用心、恒心,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用户,增加与用户的亲和力,真正提高用户服务质量与水平。

2.4.4 建立服务质量评价反馈机制

我国高校图书馆若要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就必须进行服务质量的评价与反馈,以便及时了解读者满意度及用户需求的状态及变化趋势,从而改善和创造最佳的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的评价可由服务的满足度、服务的便利度、服务的关心度及服务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来衡量。

此外,建立一个服务质量管理部门是图书馆服务评价运行所必须的,它是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检查的主管部门,应受馆长和管理者代表直接领导,负责全馆的服务质量检查、监督;负责各部门服务质量目标的实施、落实和执行情况的考核;负责对用户投诉及意见、评价、用户满意度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处理意见等。

3 结语

美英高校图书馆实施总、分馆的管理模式虽各不相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图书馆更好地生存发展和为读者服务。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调查,美、英两国的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已相对成熟,其管理模式发展已经比较规模化、集中化,而国内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发展尚处于发展阶段,模式不一。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只有对传统管理要求进行扬弃,通过改革和创新,建立起新的管理模式,才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高校读者的需求。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采取总、分馆的管理模式是高校图书馆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美英高校总、分馆管理模式能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立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 1 ] 余子牛.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研究与实践[J]. 图书馆,2006(3):16-18.

[ 2 ] 曹海霞.高校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

[ 3 ] 于静,邹明.国内外高校分馆组织架构模式比较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8(1):40-43,61.

[ 4 ] 赵涟漪,宁业高.英国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3):90-92.

[ 5 ] 杜也力,等.知识服务模式与创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110.

[ 6 ] 尉迟文珠.试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构建[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

[ 7 ] 牛津大学图书馆服务2010愿景[EB/OL].[2013-03-24].http://libraries.csdl.ac.cn/book/list.asp?SelectID=1

015&ClassID=406.

[ 8 ] 初景利.试论新一代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3):1-3.

阎秋娟 宁夏北方民族大学图书馆馆员。宁夏银川,750021。

(收稿日期:2013-05-28 编校:刘勇定)

篇3:美英公司治理模式

然而, 我国的创业型人才培养起步较晚, 虽然在“双创”的时代背景和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各大高校开始重视并开展创业教育, 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而且存在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 缺乏创业激情;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院校角色定位模糊;创业教育缺乏相应的创业课程支撑, 教学内容滞后;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紧缺;创业保障体制不完善等。显然, 我国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相比之下,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展创业型人才教育较早, 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 在美国表现比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老板, 有86%的人曾经接受过相关的创业教育。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研究并借鉴美英等国家的成功经验, 可以使我们在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美英两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1 美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1.1 不断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

美国在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着重从基础教育入手, 并构建了一套涵盖小学、中学、大学全方位的创业课程培训体系, 其中高等教育阶段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已经初具规模。1982年, 有315所大学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 1986年上升为590所, 1999年达到1060所, 截至2005年, 共有160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2000多门创业课程, 涉及管理、融资、营销、技术等各个方面。

1.1.2 高素质的创业师资队伍

美国高校非常注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通过采用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和选聘了一批高素质的创业导师。如2014年, 百森学院从事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有35名, 开设相关课程33门, 并通过实施“普瑞斯—百森”项目吸引了20多名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到校讲学;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每年秋季会聘请Intel原CEO Andrew.S.Grove为兼职教师, 为大学生开设一两门创业课程。另外, 许多美国高校积极鼓励教师到校外企业进行脱岗实习, 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1.1.3 多样化的创业教学手段

美国高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中, 充分融入了案例教学、知名企业家经验分享、商业计划、社区项目、校外实训等教学手段。如哈佛大学在MBA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时就以案例教学为主, 学生要在两年的时间里学习将近500个案例;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等为鼓励学生积极创业, 会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 美国许多大公司都是从创业计划大赛中产生的;百森商学院“以问题为中心”, 即以创业成功因素为主题设计创业的教学内容, 从而加深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和掌握创业成功的关键。

1.1.4 完善的创业保障体制

美国高校为了保障学生们顺利开展创业项目, 设立了完善的创业保障体制, 包括灵活的教学管理政策、多样化的创业服务机构、充足的创业资金支持、雄厚的创业平台等。在教学管理政策方面, 美国许多高校都致力于营造一种灵活、宽松的教学管理环境。如斯坦福大学实施的灵活的休学政策, 学生可以申请休学一到两年的时间去创业。在创业服务机构方面, 美国设立了官方的和校内的创业服务机构, 如美国政府1953年设立的SBA国际联营集团, 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技术支援;斯坦福大学成立的旨在帮助学生处理专利申请、合同签署和管理的“技术授权办公室”等。在创业资金保障方面, 美国形成了政府拨款、校内资助、校外企业捐赠、风险投资注资等多元化的创业资金来源渠道。

1.2 英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2.1 设置独特的创业专业

英国高校为了更全面、更系统地培养创业型人才, 在原有的专业设置上, 不拘一格地开设创业专业、联合学位等。如兰卡斯特大学开设的有学制为三年“创业学”专业, 有学制为四年的“管理与创业学”学位;还有些大学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创业方向”专业。另外, 英国许多高校都向本校学生提供创业类的联合学位, 如华威大学开设了工程与商业研究、化学与商业研究等联合学位的课程, 目的就是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商业思维和创业意识。

1.2.2 重视创业类课程的开发

英国高校非常重视相关创业类课程的开发, 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技能、创业技能、企管技能。英国创业类课程并不是由一个大学独立完成的, 而是由一个包括大学、政府组织等联合组建的课程网络开发的。如英国科学创业中心、高等教育学会的学科中心、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大学生创业技能以及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等都资助并领导了一些创业课程项目的开发。另外, 英国高校也非常重视创业教学方法的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创业竞赛、野外拓展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

1.2.3 品种多样的创业项目

英国政府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战能力, 为大学生提供了轻松的创业环境和品种多样的创业项目, 像“高等教育创业计划”、“青年创业计划”、“大学生创业项目”等。英国高校也会经常开展一些诸如创业竞赛、创业研讨会、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暑期学校等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 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许多知名企业也乐于赞助创业类的项目和创业大赛, 或者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实习岗位,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1.2.4 健全的创业保障体系

英国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 设立了健全的创业保障体系。首先, 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 包括创业培训、创业企业准入、知识产权转让和保护、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信贷优惠等。其次, 英国为大学生提供了来源广泛、充裕的创业基金, 并形成了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 其他资金投入为辅的资金结构。最后, 英国组建了完善的创业支持体系, 包括政府的创业支持机构, 如行业技能委员会、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英国科学创业中心等;非政府创业支持机构, 如高等教育政策协会、全球创业协会等;校内创业支持机构, 如校内创业中心、就业服务中心、专利转让与服务机构等。

2 美英两国创业型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联合国早在1999年就指出, 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高等院校的基本目标。我国从2002年开始, 首先确立了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在内的9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 之后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事物逐渐在许多高校开始普及, 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因此, 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培养理念和成功的办学经验, 加大我国高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具体建议如下。

2.1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优化教学方法

与美英国家的创业课程相比, 我国开办的创业课程较少, 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稍显杂乱,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创业课程建设的完善。一方面, 我们应该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课程;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开发适合我国高校办学特点的创业类指导课程。

另外, 课程建设要注重创业通识类课程和创业专业类课程相结合。通识类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概念, 以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愿景;专业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实际运用能力。

2.2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 因此, 国内高校在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时应该加强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建设师资队伍时, 应该追求师资力量的专业化和多元化, 配备一支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兼备、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教师兼备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经验可以在传授创业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 结合自身的创业经验和真实案例, 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另外, 在教师的选聘方面, 应该采取“走出去, 引进来”的专兼职相结合的聘任方法。一方面, 高校可以定期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到校外企业进行实习或者挂职锻炼, 培养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另一方面, 可以引入一些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兼任高校教师, 传授实战经验。

2.3 改进并完善创业保障体系

改进并完善创业保障体系, 主要体现在政策环境、平台建设、财力投入等方面。首先, 政府应该完善相关的创业扶持政策,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实行税收优惠、利率优惠或者信贷优惠等。其次, 政企校应加强合作, 共同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创业活动平台, 如创业活动大赛、创业孵化园、创业实践基地等。最后, 应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资金融资渠道, 避免因创业资金不足而阻碍创业项目的顺利进展。

2.4 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和教育评价方法

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把学生局限在校园中或者课堂里, 学生只能“安分守己”地被动接受知识, 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因此, 高等院校应该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管理机制和评价方法, 按照“按需施教的原则”, 构建人性化的“弹性”宽松的教学管理机制, 同时积极探索“弹性学分制”、“创业管理双学位”、“灵活休学”制度等, 以便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可以到校外积极参加实习、实训, 从而培养创业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吕莹莹.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14.

[2]吴婷.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

[3]刘碧强.英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 2014 (01) .

[4]刘碧强.美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12 (03) .

[5]曾尔雷, 唐苏琼.我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国家教学成果奖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01) .

[6]肖晓芳.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10.

篇4:美英公司治理模式

摘要:对美国、英国的水体污染应急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对我国的启示。提出我国应从构建结构清晰的网络化治理模式、健全应急信息共享机制、重新定位应急响应中各级政府的角色和健全应急协同干预机制四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水体污染应急管理模式。

关键词:水体污染;应急管理;启示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1.003

目前,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工厂老化,地方利益冲突等原因。导致水体污染事件频发。如近年来的吉林石化事件,北江镉污染,沱江支流毗河氨氮污染等特大水体污染事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严重威胁了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极大地影响了工农业生产。

面对水体污染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我国学术界对水体污染应急管理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美国、英国在水体污染应急管理方面,有着较为成熟并卓有成效的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和借鉴,对于提高我国水体污染应急管理的能力有着现实意义。

一、美国、英国水体污染的应急管理模式

(一)美国模式

美国水体污染事件的应对是在国家应急响应系统下运作的,这个系统的关键部门包括国家应急响应中心(NRC)、国家应急响应小组(NRT)、13个区域应急响应小组(RRT)和联邦现场协调机构(0SC)。地方、州的相关部门及联邦相关部门在水体污染事件的处置中与上述部门开展合作。此外,各种行业协会、志愿者组织也积极加入到水体污染事件的处置中。

美国水体污染应急管理模式,见图1。

center

国家应急响应中心(NRC)是联邦政府的国家通信中心,由美国海岸警卫队官员和海洋技术人员组成,其职责是受理危险品泄露报告,并指定联邦现场协调机构,搜集危险品泄露事件的规模、性质及相关设施等的信息,并将其存储于国家数据库中。

国家应急响应小组(NRT)是由国家环保局(EPA)和美国海岸警卫队共同领导的跨机构小组,其职责是信息传递、应急规划、应急培训和支持区域应急响应小组。在信息传递过程中,NRT下属三个专业委员会,承担不同的职责。

区域应急响应小组(RRT)的成员来自于NRT设在各地的地方办公室,其职责主要是响应、计划、培训和协调。

视事发地点的不同,OSC由国家环保局或海岸警卫队来担任,负责对石油泄漏和危险品释放监视或直接的应急工作,协调事发现场的各种应急力量,向地方、州和区域应急响应组织提出支持和相关信息。

在美国,水体污染事件的应急工作由各级政府属下的环保、应急管理、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机构来承担。事发企业、地方的消防、警察及应急响应机构是水体污染的第一道防线。在需要的情况下,州机构对地方水体污染应急进行帮助和支持,或在地方无力应对时接管其工作。此外,工业界也积极参与水体污染事件的准备和应对工作。

当突发水体污染事件的严重性达到向联邦报告的程度时,事故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通知联邦政府的国家应急响应中心(NRC)。NRC根据水体污染的性质、严重程度及地点,来确定突发水体污染事件的现场协调机构(OSC)。OSC根据地方应急部门应急工作的充分与否来决定联邦是否需要增加应急力量。如果事件很严重,现场协调机构将继续留在现场监督应急工作并建议部署人员和设备。在特定情况下,联邦协调机构将直接指挥应急工作。OSC可以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与支持,这些部门主要包括环境应急响应小组、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区域应急响应小组和国家应急响应小组。在油泄漏事件后,联邦政府仍要采取相应的行动,包括损失评估、灾后恢复支持、事发组织对应急费用的支付;在需要的情况下,强制执行由《清洁水法案》(1990年《油污染法案》补充)规定的赔偿责任和罚则条文。为了保障应急机构之间运行的顺畅,美国建立了部门间主从关系明确基础上的网络化治理模式,具有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信息的获取、传递都有明确的承担部门,实现了各级政府互动基础上的分级响应及协同干预机制。

(二)英国模式

英国的水体污染事件的应对工作主要是由政府协调部门——内阁紧急应变小组(COBR)、国民紧急事务秘书处(CCS),政府部门——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DEFRA)、交通部,政府专门机构——环境署(EA)和地方政府来共同承担的。各种企业、非政府组织等也积极加入到水体污染事件的处置工作中来。

英国水体污染管理模式,见图2。

环境署(EA)是独立行使职权的政府专门机构(Government Agency),通过环境大臣直接向内阁负责,其60%的资金来源于政府,其他来源于各项收费计划,在水体污染事件处置过程中与各级政府进行密切合作。在英国,大部分水体污染事件是由环境署和地方当局在地方层面上进行处理的,环境署在各个地方有适当的安排。环境署通过其地方办公室(Area Offices)对水体污染事件做出响应,与地方当局进行合作来处理水体污染事件。同时,环境署对重点污染源企业实施有效地监测与监督,确保从源头上杜绝突发水体污染事件的发生。

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DEFRA)为内阁组成部门,只对特别重要的事件做出响应,即环境署分类系统中的第一类。DEFRA会同相关机构提供一个评估、制定和执行具有操作性和沟通性的战略。交通部下属的海事和海岸警卫局(MCA)负责处理海上船舶和设施泄露,在适当的时候与DEFRA和EA开展合作。

内阁紧急应变小组(COBR)是中央政府应急管理协调和决策机制,通常在面临重大危机并且需要跨部门协同应对时启动,以召开紧急会议的方式运作。COBR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应急处置指挥人员与COBR的有效沟通;及时、准确掌握危机的现实情况;制订应急管理的战略性目标;在应急处置与保护公众权利之间保持平衡;向社会公众提供相关信息;加快决策的形成。

国民紧急事务秘书处(CCS)在内阁办公室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主要职责:一是负责应急管理体系规划和物资、装备、演练等应急准备工作;二是对风险和危机进行评估,分析危机发生几率和发展趋势,确保现有的应急计划和措施足以应对。三是在危机发生后,确定“领导政府部门”(LGD)名单、职责和是否启动COBR,制订应对方案,协调各相关部门、机构的应急处置;在区域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负责督促地方政府报告处置情况;在LGD处置不当或不力时,及时介入并进行干预。四是对应对工作进行评估,从战略层面提出改进意见,协调推动应急管理立法工作;五是负责组织应急管理人才培训。

在英国,需要中央政府应对的水体污染紧急事件分为三级:一是超出地方处置范围和能力但不需要跨部门协调的事件,由相关中央部门作为

“领导政府部门”负责处理;二是产生大范围影响并需要中央协调处置的事件,启动COBR,协调军队、情报机构、CCS和相关部门进行处置;三是产生大范围蔓延性、灾难性的突发水体污染事件,启动COBR,由中央政府主导危机决策,决定全国范围内的应对措施。其中,在前两种情况下,中央政府部门和COBR一般不取代地方政府的职责,而是负责在中央层面协调相关部门的行动,保证中央与地方联系畅通,掌握地方政府处置工作情况并提供指导意见。

在英国,政府部门及政府专门机构之间具有清晰的职责与明确的分工,政府专门机构在水体污染事件的处置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在水体污染事件的处置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中央政府设有强有力的应急协调机关。

二、美国、英国水体污染应急管理模式特征分析

(一)建立了部门间的网络治理模式

网络治理主要是指一种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即通过由公共部门、私人部门、非营利组织组成的网络联盟来提供公共服务。网络化治理的基本要素有:主体——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等;对象——重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区间——跨部门、跨区域;机制——博弈、协调、合作;功能——非常态管理。

美英在对水体污染事件的处置过程中,相关的组织之间由于长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合作结构形态,这样组织群就可以通过集体决策、联合行动来进行事件的处置。具体体现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的相互合作;中央部门间的跨部门合作,并设有跨部门应急管理机构,通过其区域及地方办公室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此外中央设立强有力的协调部门对各种应急力量进行协调。在理顺的信任机制和协调机制及完善的应急法律保障的前提下Ⅲ。各应急机构之间形成一个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有机整体,各部分作用得到了最大发挥。A1-exander通过对美国的一些流域的环境治理研究发现:由各州之间或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建立的组织间网络,通过发挥协调作用,在有效实施环境规制和治理方面是卓有成效的。

(二)形成了完善的应急信息共享机制

在美国,关于特定问题(如危险源)信息、应急处置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具有明确的承担部门。联邦应急响应小组(NRT)负责向应急响应成员传递关于危险品泄露和油泄露的技术、财政和业务方面的信息,其下属的三个专业委员会负责搜集特定问题的信息,并将其传达给所有的应急响应成员。信息的沟通提高了各应急主体之间互动的频率,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平等,增强了各单位在事件处置中的能力。这促进了行动的一致性和专业性,增强了应急处置系统的整体合力。

(三)应急响应中明确的政府角色定位

两国的应急响应遵循了从地方到中央,又从中央到地方的科学响应程序。响应程序中各级政府的角色定位明确。应急响应程序,见图3。

水体污染事件的处置以地方力量为主,需要中央力量介入时,中央在对地方力量评估的基础上决定中央力量的介入程度。除特殊情况外,中央不取代地方应急工作,而是进行协调、监督及信息等工作。应急响应中各级政府明确的职责使得各种应急力量的处置工作更加有效,同时更加注重事件的监测、预测、警告及预控工作。

(四)建立了有效的应急协同干预机制

两国在水体污染事件的处置中的多部门合作体现了协同干预的思想。协同干预指的是主要应急力量及协助力量相互配合来达成共同的应急目标。中央部门间主从关系明确,权限划分合理,各部门在事件处置过程中承担了相对固定的职责。形成了相对稳固的配合方式及制度安排。应急协调部门而非行政首长的协调使部门间形成了有机的应急处置体系,破解了应急工作的专业性与综合性之间的冲突。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构建结构清晰的网络化治理模式

明确中央部门间在水体污染事件处置中的主从关系,组建跨部门的、专业的水体污染处置机构。在我国,一直存在着环保部门和水利部门在水环境和水资源管理上的矛盾,导致管理对象和管理范畴的交叉与重叠,影响水体污染保护的效能。所以应通过法律或制度安排确定中央相关部门在水体污染事件处置中的主从地位,明确责任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督。如实行以环境保护部为主,水利部、农业部等为辅的模式。加强中央与地方、国有企业、行业协会、志愿者组织等机构在水体污染事件处置中的联系,通过设立在地方但不隶属于地方政府的专业办公室与地方进行常规性的应急合作。赋予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在水体污染事件处置中综合协调及指定主要负责机构的权力,充分发挥其在应急力量协调中的主导作用,将各种应急力量有效地纳入应急处置体系中来。

(二)健全应急信息共享机制

我国水体污染处置过程中还未建立专门的应急信息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在信息方面的功能定位还不明确,还未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导致各种应急力量之间应急信息的共享性差。所以,在我国应建立专门的应急信息管理机构,承担危险源或应急处置信息的搜集、传递及评估工作,通过制度安排或现实惯例实现应急处置系统中各种应急力量信息来源的一致性。依托国家及地方应急平台的建设-构建集成环境保护系统、农业系统、水文水质监测系统和船舶监测系统等信息的统一的水体污染信息共享系统。理顺水质监测机构及应急处置机构之间的关系,实现信息利用与案例补充的良性循环。加强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的开发,制定国家标准,解决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访问,异构的数据访问,空间属性和业务属性的关联,不同格式的数据访问的壁垒问题。

(三)应急响应中各级政府角色重新定位

我国的应急处置工作虽然遵循了从地方到中央的响应程序,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角色定位是不科学的。我国的应急响应程序,见图4。

在水体污染事件处置中需要中央介入时,中央对地方应急工作不是指导、监督,而是对地方应急职责的取代。中央对地方支配权过大,导致地方出现两种结果:一是瞒报或大事小报,害怕承担责任,逃避行政问责;二是小事大报,逃避责任,削弱了中央在规划处置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水体污染事件的能力。责任主体不明确,影响了应急工作的有效性。所以,应该明晰中央与地方在水体污染事件处置中的权利与责任,扩大地方在水体污染事件处置中的权力,逐渐形成以地方应急力量为主,中央相关部门指导、监督与协助的水体污染事件处置体系。

(四)健全应急协同干预机制

在我国水体污染事件处置的实践中,政府主要领导承担部门协调与资源整合的职责,领导工作的全局性与应急工作的专业性之间存在不完全的契合,使得地方应急工作不可避免地出现“重事后应急,轻事前预警”的倾向,导致专业应急部门在人员、技术、资源等方面建设的欠缺。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各应急部门之间还未形成有效的协同干预机制,在水体污染事件处置中各部门定位不准,功能不清,很难形成运转协调的应对体系。所以,应赋予专业应急部门处置常规水体污染事件的权力,明确各种应急部门在水体污染处置中的角色及功能定位,形成以应急协调部门为基础,环保、水利、农业、卫生等部门为支撑的综合干预体系。这一模式实现的路径分两步;一是要通过制度安排明确各部门在应急处置中的职责与功能;二是要通过应急演练对这一模式进行磨合与改进。

四、结语

结合我国水体污染应急管理的实践,可以明确提升我国水体污染应急管理能力的几点具体的措施。一是要加快我国水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整合的论证工作,尽量减少环境保护部门和水利部门、农业部门等在水环境保护和其他职能的重叠和矛盾,理顺其关系,明确其各自的职责。二是加快专业应急队伍的建设工作,对其职责及其覆盖范围进行明确固定。要注重预案制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加强专业队伍针对预案的演练工作,使预案的制定水平和专业队伍处置水平互相提高。三是加强水体污染防治及水体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探索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GPS、GRS、RS等先进技术在水体污染的预警和应急处置中合理运用。四是建立水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水体污染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评估找到现有应急管理能力水平和理想值差距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水体污染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五是要开展公共安全危机及环保教育,培养公众的危机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将其纳入到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来。

上一篇:樊家庙小亲子联谊下一篇:5月份设备例会汇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