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基本模式论

2024-05-18

公司治理基本模式论(精选九篇)

公司治理基本模式论 篇1

关键词:内部控制,理论基础,分类

一、内部控制的分类

内部控制的分类方式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属性进行具体的分类,在通常的情况下,可以将内部控制按照监控具体内容、监控层次。监控的功效和监控的时间序列进行区分,具体分类情况见表1-1所示:

在以上提到的诸多分类方法之外,还可将内部控制依照内部控制目的、监控流程、组织架构等不同的标准将内部控制分成不同的类别。在实际工作中,各种类型的内部控制是交叉存在的。

二、内部控制的内容

(一) 授权批准制度

一名员工无论所处的职位高低,要想从事与其职位相应的业务,必须获得授权后才能采取行动,没有获得授权的人员不能够操作该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意义在于明确各级员工处理权限及其所承担的责任。

(二) 业务登记控制制度

公司在进行日常业务的过程中,相应会产生大量的账务,公司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保证在账务产生时能够及时的记录,并采用统一的记录方法,以确保信息记录的真实性。

(三) 组织结构控制制度

公司日常运转过程中,不同的员工处于不同的岗位,公司应建立相应的制度,保证每一名员工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不同的员工间也能形成有益的权力制约。

(四) 文件信息控制制度

公司管理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文件信息,这些信息有书面形式的,也有电子文本形式的,文件信息控制制度的意图是保证文件和信息能够安全的保存,并得到及时地分析。

(五) 资产保护控制制度

公司应该制定各种方法和措施以保证公司财产物资的安全以及完整。

(六) 审核监控控制制度

公司需要设立专门负责监测和控制各种内部控制规定的人员或组织,以保证这些规定或制度得到很好的执行。负责内部审查的人员要具备独立性,以免影响审核工作的公正性,以确保各项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能够有效的执行。

(七) 员工素质控制制度

公司在进行招聘或员工的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合适的方式,用以评价员工是否具备该岗位的工作能力,保证已经完成的业务具有很高的质量。

三、内部控制的用途

内部控制对于公司相当于人体的自我调节系统和免疫,起到调剂生产经营和控制风险的作用,是公司经营成败的关键。具体来说,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一) 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健全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地监督和制约公司财产物资出库、入库以及保管等各个环节,同时可以杜绝浪费、贪污和挪用等问题的发生,从而确保公司财产物资的完整性。

(二) 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公司应建立针对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进而能够真实的反映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公司经营管理者需要依据正确的会计数据了解公司过去的生产经营情况,制定相应地决策。公司通过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使会计信息受到相互制约,有效地防止错误的发生,保证公司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三) 有效地防范公司经营风险

公司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是公司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内部控制可以帮助公司管理者对公司的风险状况进行有效地评估,加强公司对其薄弱环节的控制,是公司进行风险防范的最佳方法之一。

(四) 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有效且高效地进行

利用会计、统计等各部门的相关制度和报告,将公司的生产、财务、销售等各部门工作联系在一起,使得各部门能够密切配合,发挥整体作用。与此同时,公司严密的监督和考核制度,促使公司能够反映真实的工作业绩,加之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最终促进公司经营效率的有效提高。

(五) 明确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

管理当局有义务制定并实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公司的经营活动有效地进行。防止偷懒、盗窃、浪费等行为的发生,促进公司实现其生产经营目标,并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真实可靠。建立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重要内容,因为没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公司会导致受托资源使用效率低,财务报告失真。没有履行好受托责任的管理者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如解聘、降职,甚至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因此,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者受托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内部控制的要素

在全美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ay Commission)的一份报告中曾明确的指出,内部控制是有五项基本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基本要素分别是:内部控制程序的运行环境、风险预测和评估、控制行为、信息沟通框架和监控。

(一) 内部控制程序的运行环境

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必然会建立起用于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会有诸多的外在内在因素来影响制度的有效运行,这些影响因素就是公司内部控制程序的运行环境。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文化底蕴、员工素质、制度的执行力等众多方面。公司要想改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环境首先需要建立公司文化,再者要有明确科学的管理方法,最后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保证优秀人才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具体来说,无论是公司的管理者还是其他成员都应该严格遵守诚信的原则,并具有统一的道德标准。公司不应盲目地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要使不同的职位间职责分工明确,加强公司内部审核制度。同时,应当将公司的行为准则和政策声明等形成文件或是规章制度,使得公司的不诚实和不道德行为减少至最低。公司组织内应合理的规定职责并设置权限,为关键岗位的员工提供其所必需的资源,同时确保其经验以及所掌握的知识和其职责权限相匹配。

(二) 风险的预测和评估

公司在发展经营的历程中,无时无刻不需要面对来自公司内部或外部的各种风险的考验,因此公司必须建立一套有效地预测评估风险的系统,以减低公司的经营风险。公司应确立其整体目标,并设置各部门与公司整体目标相匹配的具体目标。在风险评估中,最基础的是如何辨别已经发生的改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风险评估主要是为了评估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有哪些,以及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以促进公司能够有效地回避风险,最终实现公司的目标。

(三) 控制行为

公司管理人员的每一条指令都是一种控制行为,这种行为能够被执行是需要控制活动的辅助,例如审核、确认、授权、权责分工及安全保障等都是公司日常经营中较为常见的控制行为,同时公司管理层及在公司经营活动的成果,再与公司预算、预测等绩效相比较,用以判断公司目标完成程度和监督计划的执行进度快慢。

(四) 信息沟通框架

信息是公司保证正常高效运转的必备资源,在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保证信息高效、准确、及时的传递是公司提高自身竞争力必要手段,因此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框架是十分必要的。该框架有助于公司快速的采集、传递、分析在公司内部或外部获得的各种信息。公司的员工需要从最高管理层获取其所承担的控制职责的相关信息,同时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传递网,保证公司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公司与客户、公司与员工之间的信息能够高效准确真实传递。

(五) 监控

公司内部控制的诸多规范会在其自行执行时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导致内部控制系统失效。因此,对于内部控制的监控就十分必要了。这种监控行为需要有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完成,以免监控过程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以及及时将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向上级及时报告,从而保证公司内部控制有效地运作。

参考文献

[1]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J].会计研究,2005(7):35-37.

[2]李明辉.新时期下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若干问题的探索[J].中国会计评论,2009,7(2):239-250.

论新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基本架构 篇2

不同国家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基于不同的政治体制、经济实力、文化传统等因素各有差异。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模式如何构建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能简单地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障模式,而是要在借鉴各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自身的政治体制、经济实力、文化传统进行创新。

一、现行制度框架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基本走向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一直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进行养老,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但仅仅是一种非正规制度,而不是一种正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开始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1991年民政部在山东烟台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并在试点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确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随后在全国各地铺开改革试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在我国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文化条件、社会习惯等方面的制约,改革试点的效果并不理想。到1998年,全国仅有2123个县、65%的乡镇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人数只有8025万人,参保人数的总体覆盖率不足农村人口的10%,而且覆盖率在近年还有下降趋势。以云南省为例,“十五”期间的前三年,累计参保人数分别为136万人、136.8万人、133.21万人,年增长率分别是0.7 %、0.6%、一2.6%,这些数据表明:2001, 2002年参保人数有小幅增长,说明只有部分农民新参保,2003年个别县区清退了3.87万人的养老保险基金,出现了负增长。显而易见,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难度十分巨大。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下,妥善解决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不言而喻。然而,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存在一个值得深思的共性问题,即从城镇到农村都一直试图直接借鉴外国的经验和模式,简单的运用“拿来主义”办法,甚至是采用直接“套用”方式。这种做法不符合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创新的制度文化条件,出现“水土不服”,使改革成为“嵌人型”的模式,表现出两个套用1)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单纯套用国外模式。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统筹,另一类是个人帐户。前者主要是发达国家采用,后者主要是新加坡和智利等国采用。我国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实行“统帐结合”模式。这无疑是一种创新,但是也有单纯套用国外模式之嫌。(2)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又想套用现行城镇养老保障改革的模式,从而把农村养老保障简单化为大力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各界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它是一种低水平的农民养老储蓄积累;有的认为是政府引导下的农民自我保障;有的认为是一种商业保险。尽管观点不统一,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主张现行制度框架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基本走向是:逐步向扩面为主的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靠拢。这种基本走向在下图A中表现为农民保障特别是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图A中的虚线所示)直接压向城镇保障体系,不断增大本来就有风险的城镇保障体系的风险度,而对纯粹的农民本身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不多。

根据社会保险制度分析相关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必须从制度、文化角度深人探讨和研究中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从发扬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出发,重新审视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才能提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新模式。

二、现行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基本走向的问题分析

从上述分析的基本走向来看,现行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存在三大问题。

1、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的划分,加大了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难度。

新中国在1949年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就为城市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建立了涵盖广泛的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为主,社会救济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保障制度。李迎生所著《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对我国独特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变迁和改革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走城乡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道路。而且,我国未来城乡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多层次的、覆盖城乡全体国民的、社会化、责任主体多元化、保障层次多样化、法制化、职域保障与地域保障相结合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作者强调使用“整合”而不用“统一”,意指不必要亦难以实现完全统一的面向不同从业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把这种整合模式称之为“有差别的统一模式”。以此为代表,我国社会保障界普遍认为今后改革的方向是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模式。我们认为,要实现城乡一体化,仍然隐含有向城镇社会保障模式靠拢之意。其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或并轨。此种改革办法不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改革无法正常推进。

2、农民工的大批涌现,而把他们统一纳人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将促使城乡二元结构出现严重偏态,给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加大了压力。下图B显示了这种走向。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和城乡结构的改变,我国社会中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见图B)。有关研究表明,“农民工是从农民中率先分化出来、与农村土地保持着一定经济联系、从事非农业生产和经营、以工资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并具有非城镇居民身份的非农化从业人员”。我国目前的农民工主要包括进城农民工和乡镇企业职工。据不完全统计,进城农民工约有9, 400多万人,乡镇企业职工约有13, 300多万人,失地农民约有3, 500多万人。三者合计约有26, 200多万人。关于这一群体的出路,国内的大多数学者都主张纳人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如图B),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全面向城镇养老保障模式靠拢,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偏态。

3、国外农村养老保险成长路径,给研究和制定我国的农村养老模式造成了无形的影响。

据有关学者研究,国外一些典型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成长路径是从城市延伸到农村,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总是先在城市建立,然后才逐步延伸到乡村,而且一般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从实践来看,这些国家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大都是在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时期,即在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这个

时期一般采取的是进行农业价格保护,进行农业投资,然后开始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由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国家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指标: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50%以下;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以下;农业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在50%以下等等。参照这些指标,我国人均GDP等指标都达不到标准,我国还不具备普遍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并预测要到今后15一20年才能建立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此种观点,从经济意义上讲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但是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来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已经不是取决于国家财政和经济实力的问题,而是在于政府政抬决策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因此,构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不能完全考虑经济上的问题,不能完全受国外农村养老保险成长路径的制约。

三、立足于发挥家庭养老作用,创新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不能也不应照搬西方模式,只能建立在中国自己的经济文化基础之上,只能建立在发挥以家庭为主体的养老作用基础之上。这是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之本。第一,强化家庭养老能使农村老人得到更细心的照顾,使老人的精神得到慰藉;第二,强化家庭养老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养老,可以弥补政府养老之不足;第三,强化家庭养老有利于家庭的稳定,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第四,强化家庭养老可以使我国避免走上西方式福利国家的覆辙,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农村社会保障之路。

我们认为,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以农村家庭保障为主线,以家族成员互助为补充,把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结合在一起的统一整体。其基本架构:

1.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土地保障筑起农村养老保障的第一道防线。土地是农民的生命线,担负着农民失业保险的重责,也是农村居民之温饱水平的实物保障。广大农村在土地承包中把人口作为主要要素,把“口粮田”作为永佃田,明确“口粮田”的福利性。“口粮田”体现政府的社会公平导向,给予农村人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农村土地被征用而增殖,农民要分享土地增殖的收益,这时农民的土地保障形式要随之改变,由实物形态的保障变成价值形态的保障。

2.家庭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形式,为此要重塑家庭文化,夯实家庭保障。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养育小孩、抚养老人是家庭的责任。国家实行的社会保障是家庭保障的补充,只有家庭不能保障时才需要社会保障。当前形势下搞好家庭保障,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重塑孝文化,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二是要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切实增加农民经济收人,以提高农村家庭保障能力;三是提倡邻居互助合作精神,传承家族文化;四是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用村集体的公共收人取代以前的家族中的族田收人,兴办村级公益事业。

3.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老有所医”问题。云南省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4年底全省20个试点县市共有648.39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占试点范围农业人口总数的88%,占全省农业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看病就医有了保障,医药费用尤其是大病住院

治疗负担明显减轻,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得到缓解,有力促进了农村家庭养老能力的提高。有关部门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卫生服务及减免补偿程序的满意度均达85%。实践证明,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保大不保小”原则,区别于“保小不保大”的福利型合作医疗,有利于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老有所医”间题。

4.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实行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模式。集中养老是指把敬老院设在青山绿水之中,让老人享受优良的环境,给敬老院划拨少量土地建立起土地保障。分散养老是指让老人自然分布在各自然村之中,由政府出钱、出物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共有352.5万“五保老人”,占农村老年人的7%左右,其中能够进人敬老院集中供养的只有58.6万人;分散供养的却有202.5万人;自耕自养的还有91.4万人。因此,要农村建设养老院,适当加大集中供养的面,加大农村社区养老力度也是当务之急。

5.必须重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功能,构建起分层次、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模式。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了100多年后的今天,开始再度重视家庭保障的功能。这值得我们重视。同时,必须承认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构建一个分层次、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模式。分层次就是分别对农村参保群体采取不同措施:失地农民可以进人“城保”,也可以进行“留地保障,进人”农保,‘;农民工一般进人“农保”;纯粹农民要建立新型农村保障制度。多元化就是立足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因素,在缴费模式上实行东中西部梯度推进。具体设想:东部以缴费为主,中西部以国家补贴为主。同时还包括为农村家庭提供老年人生活所需的劳务和精神慰藉。

总之,要充分发挥传统养老文化在促进养老保障机制方面的积极作用,立足于中国的制度文化和农村的传统习俗,借鉴现代社会保险的运作机制,才能建立起针对农民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如图C)。图C显示,要立足于农民的实际,积极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而不是把农村全面推向城镇养老保障体系。作为争论焦点的农民工既可以进人城镇养老保障体系,也可以进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本文主张进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建立起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经过初步研究,我们把新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概括为:以家庭家族养老保障为主线,建立家庭家族养老资源的纵向风险分散机制,形成一种内源式生长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并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反思城镇养老保障体系,最终建立起逐步由农村养老保障向完善城镇养老保障扩展的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制度模式。该模式的具体内容和运行机制还有待深人研究。

论中国大陆公路电影的基本叙事模式 篇3

论中国大陆公路电影的基本叙事模式

西安文理学院 吴 超

中国大陆的公路电影往往通过建立一系列二元对立的价值体系,角色模式相对一致的人物在戏剧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中对抗,以及顺时空来构成叙事模式,最终在当前的社会现实转换成的戏剧情境中,通过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和一个明确的结局,颂扬主导意识形态和维护主流价值体系。

中国大路公路电影 叙事模式

一、引言:公路电影概述

类型电影,即按照不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电影。由于观众审美体验的期待视野具有保守性和变异性,类型电影作为商业电影的基本模式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类型电影的起源地好莱坞制片厂体系的不断完善发展,电影类型也得以不断变异和创新。

20世纪60年代,新好莱坞时期出现了《邦妮与克莱德》和《逍遥骑士》两部电影,公路电影也由此演变成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这一电影类型具有公路和汽车(交通工具)典型叙事元素,通过一段公路旅程展开故事情节,来揭示主人公命运轨迹和价值转变,并以此移情观众。

中国大陆的公路电影出现于2001年,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路和汽车繁多起来。在这种背景下,2001年上映了中国大陆第一部公路电影《走到底》,虽然观众对公路片的认知不足和叙事层面的薄弱导致票房惨败,但其出现给中国电影带来了新的活力。2006年和2007年出现了两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公路题材电影《赖小子》和《红色康拜因》,叙事逐渐成熟但偏文艺路线,影响不大。同是2007年,《落叶归根》上映,引发社会巨大反响,同时影片鲜明的意识形态策略使得该类型的基本模式趋于成熟。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2010年,公路电影《人在囧途》上映,票房口碑双丰收,也为中国大陆的公路电影提供了新的优秀类型样本。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和商业化,电影类型化是大势所趋,对于公路电影这一新兴电影类型进行叙事模式的探析论述,有利于观众产生期待视野,也能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中国公路电影的类型常规,不断推进这一类型的发展创新。

二、中国公路电影基本叙事模式分析

下面以两部影响较大的公路电影《落叶归根》和《人在囧途》为范例进行论述。

电影所要表达的意义,是首要的研究问题。类型电影作为一种世俗文化的当代文化仪式,是一种集体文化的表现形式。类型电影的叙事策略之一便是建立一个二元对立价值体系。在公路电影中首先设置一个基本的二元对立矛盾项,主人公由于欲望需求产生的旅程目标和旅途中的种种磨难。旅程目标常代表一种正面价值,即主流意识形态肯定的价值,旅途中的磨难代表反面价值。最终主人公实现旅程目标,实现正面价值,表达主流意识形态,这是其意义表述的基本方式。

论证1:《落叶归根》意义表述

《落叶归根》叙述的是一个民工老赵因为自己的承诺,把工友的尸体背回家,让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在回家途中饱受磨难,最后在警察帮助下来到工友的家。从旅程目标来看,是一种正面价值,老赵的承诺代表一种诚信仁义,路途中的磨难对抗这种正面价值,最终主人公实现目标。关于中国小人物的坚强乐观与中国人的仁义礼信的主导意识形态得以颂扬。

论证2:《人在囧图》意义表述

《人在囧图》叙述的是春运之时,挤奶工牛耿要去长沙讨债,而大公司老板李成功要回长沙过年,两人在旅途相遇,却一路坎坷,最后两人历经磨难到达长沙,李成功与情人分道扬镳真正回到家庭,牛耿在李的帮助下拿到钱。两人旅途目标的实现也是人间有爱、家庭回归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旅程中牛耿对李成功的影响与启发,也再次确认了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教育引导的国家主义原则。

总结上述分析,我们看到,中国公路电影通过旅途目标和旅途磨难这一二元对立矛盾的表述,来实现正面价值,颂扬主流价值体系及意识形态,检验和再确认国家主义原则。这是中国公路影片表述的一般意义。

三、中国公路影片的叙事元素分析

1.叙事时空:该类型电影一般按照线性顺序时间结构时空,典型的空间和场景一般是公路(道路)和交通工具及交通枢纽。《落叶归根》是按照时间顺序结构时空,故事多发生在公路上。《人在囧途》中牛耿和李成功因为自己的目的需求奔赴长沙,一路上遇到诸多磨难,最终到达目的地完成需求,这也是顺时序叙事时间。其故事场景大多发生在交通工具上,例如飞机、火车、汽车,也发生在交通枢纽如火车站、码头等。

2.角色模式:一部剧作的动力有4个源泉——主体、客体、对立体和输出体。主体是主要人物。对立体是妨碍主体向客体实施愿望的人物,阻碍主体实现欲望的对象。客体,期望实现的目标和欲望。输出体的作用多样,当结局表现为消灭对立体时,输出体与对立体相互对立;当结局表现为主体与对立体妥协时,输出体做调解人;当结局是悲剧色彩时,输出体只能痛惜主体和对立体的固执所带来的巨大损失。

例证1:《落叶归根》角色模式

主体:民工老赵。客体:重庆工友的家。对立体:旅途磨难。输出体:养蜂人、警察等。

例证2:《人在囧途》角色模式

主体:牛耿和李成功。客体:长沙。对立体:旅途磨难。输出体:村民、卖鹅人等。

从两个例证中可以看出该类型的角色模式一般为:主体是一个有目的需求的人物,客体是能实现欲望需求的目的地,对立体是旅途中的种种磨难,主体与对立体对抗产生矛盾,经过主体的克服和输出体的调节帮助,完成客体。在《落叶归根》中,老赵为了一个承诺背着工友的尸体上路,让工友落叶归根,入土为安。在前往工友老家的路途中遭受种种磨难,最终在老赵的努力坚持,以及养蜂人、警察等人的帮助下,向工友家走去。

而主体的性格模式往往是具有坚强的意志力,憨厚善良,具有小人物身上的乐观的人生态度。例如《落叶归根》中的老赵和《人在囧途》中的牛耿。而输出体往往是下层劳动人民或意识形态的代表者警察等,他们往往充当调解人和施助者,例如《落叶归根》中的警察,《人在囧途》中的卖鹅人。

3.叙事时空:该类型影片一般采用经典的三幕式戏剧结构,分为开端、中端和结尾,在联结段落之间有情节点连接转场。第一幕开端部分为建置,介绍主要人物,交待戏剧性情境,通过一个激励事件的带入建置戏剧冲突并通过情节点转场段落。在《落叶归根》开端部分,介绍了主人公老赵,交待戏剧性情境背工友回家,并通过车上打劫这一事件带出老赵背着工友尸体回家,进而产生冲突,段落也随着老赵背着工友尸体上路这一情节点转场。在《人在囧途》中,首先分别介绍了两位主人公的职业、性格特点,交待大的春运社会背景,以及两人各自的个人背景,通过激励事件交待旅行需求,并通过飞机段落及飞机被迫返航这一情节点转场段落。第二幕为对抗,即主人公为了自己的需求与来自个人-外界、个人、内心三个方面的阻碍对抗。在《落叶归根》中,老赵遇到搭不上车、钱被偷、挨揍、昏倒等一系列困难。在《人在囧途》中,两位主人公也遇到一系列麻烦。第三幕结尾为解决问题部分,它往往通过情感认同的方式融合价值观和态度上的对立,再次肯定并暂时性地维护社会秩序,颂扬集体的文化理想。《落叶归根》结尾处,老赵在警察的帮助下向工友家走去,《人在囧途》中李成功回归家庭,并帮助牛耿争取到钱,都颂扬了一种集体的文化价值。这一结构往往是融合了戏剧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两种类型冲突的对抗,伴随着冲突对抗价值从正面到负面,到冲突的解决,最终价值从负面走向正面,维护主流价值体系。

4.类型发展:2007年《落叶归根》的出现为中国大陆的公路电影树立了一个较为成熟的类型模式。之后,这一类型不断发展,公路电影开始融入越来越多的类型元素,例如2008年《李米的猜想》是公路、犯罪、爱情、悬疑多种类型的杂糅;2010年推出的《西风烈》,将公路片、西部片、警匪片三种类型电影元素相结合。与此同时这一类型的剧作模式有了突破,代表作品就是《人在囧途》,多重主人公的出现,多重二元对立模式的建立,为该类型剧作带来了更多的尝试与表述。

三、结语:中国大陆的公路电影

中国大陆的公路电影往往通过建立一系列二元对立的价值体系,角色模式相对一致的人物在戏剧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中对抗,以及顺时空来构成叙事模式,最终在当前的社会现实转换成的戏剧情境中,通过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和一个明确的结局,颂扬主导意识形态和维护主流价值体系。

尽管在大陆地区这一电影类型还在不断摸索发展,但其一直在不断推动着中国电影的类型化的发展和中国电影的发展,给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1]《中国电影类型研究》 吴琼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年

[2]《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悉德.菲尔德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年

[3]《故事》 罗伯特.麦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

[4]《剧作技巧》 皮埃尔.让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年

吴超,西安文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论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篇4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与形式同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联系程度的不同以及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意获得方式的不同,教学模式可分为开放式教学模式与封闭式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人为本、立足发展的教育理念,多元的教育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多维的教学设计。它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展示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其根据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得以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之教育目的。

在理论上,开放式教学吸收了现代教学理论成果,主要是科恩(R.C.Cohn)的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和斯皮罗(Spiro)的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是科恩于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斯皮罗于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他们的理论均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师”。教师应把注意力放在学习者的心态(即情感与动机)变化上,而不应局限于所教的内容上。而且教师应通过教与学两个方面,实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即让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即教师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培育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心理健康的人。

关于开放式教学的要求,以合同法课堂教学为例,开放式教学要求做到:一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二是设定开放性问题,通过围绕问题的提出、争论、分析和解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探索求知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和心态处于开放的状态;三是选择开放性的教学方法,通过个案问题的解决,深层次地把握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通过让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启发学生将合同法理论知识运用于司法实践,以训练法律思维能力及锻炼解决争议能力。

二、现代教学引进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存在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被动学习、教学内容单调、考核评价体制单一等诸多弊病,它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引进开放式教学很有必要。

1. 开放式教学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开放式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它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开放,包括:(1)教育观念的开放。它要求教师拥有开放的教学理念。(2)教育内容的开放。即教育内容不拘泥于教材,它要求学习材料来源多样化,这打破了传统教学片面追求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统一的僵化做法。(3)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开放。即它要求教学目的不在于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在于锻炼思维,发展能力,它突破了传统教学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过程。(4)教育空间的开放。它强调教育不局限于学校和教室,教育不受时空限制,如远程教育,应将教育从课堂向社会延伸,向传媒和网络延伸。(5)教学评价体系的开放。它侧重全面评价、综合评价,改变了传统教学以考试分数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单一评价体系。

开放式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与现代课程改革的核心观念———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是一致的。开放教学的引进,势必冲击传统教学引起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过程和空间、学习方式、师生关系、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开放教学的开放特点,符合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2. 开放式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系统,实现提高教学效益的价值追求

开放式教学可改变封闭教学的低效状态,优化整个教学系统,包括:(1)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整合知识、技能、方法、手段、情意等,综合运用“人”、“物”和各因素的互动来创设开放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2)整合教学材料。要求联系教材内容,引进多样化的材料,如材料的来源渠道有书店、图书馆、网络、社会等;材料的收集方法有检索、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材料的形式有专著、案例、故事、记录片等。要求教师能够从中筛选和整合,以方便学生掌握,培养能力。(3)优化教学过程。它要打破传统教学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式过程,通过灵活运用激趣、启发、讨论、调查实践、实战模拟、自学等基本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4)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替代“一张嘴加一支笔”式的教学手段;能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诊所法律教育法、练习法、专题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法。(5)建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要改变传统以考分来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单一评价体系,建构“知能并重、智德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全面素质评价。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改变和提升,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3. 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开放式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成功实现了教育中心的转变,让学生变“要我学”的被动学习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充满学习的活力,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自主安排学习的进程、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让自己得到全面发展:(1)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一起探讨问题,通过讨论、调查实践、实战训练等一系列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健康成长。(2)学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教育空间开放和教学过程开放符合回归生活这一教学改革的趋向。学生通过开放教学过程和开放空间,从多种渠道和途径学习知识。(3)有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如教师预设问题,通过在课堂提问、布置作业等,训练学生的开放性发散思维。具体操作方法是:鼓励、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通过解决开放性问题,获得创新演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4)学生能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能够给每位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得到成长。

4. 开放式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开放式教学有利于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1)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技术,能够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不断激励和启发,循循善诱,鼓励他们提出批判性意见或评价。(2)提高筛选和整合信息材料的能力。(3)拥有开放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以开放的、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与学生平等相处。既能够让自己扮演好教学总导演角色,又能让学生扮演好学习的主体角色。(4)制定开放的教学目标,设计科学的教学问题,推动教学良性互动。教师就争论焦点,掌控全局,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锻炼和提升能力。(5)与时俱进,满足开放式教学的要求。让开放式教学与时代同步,让教学成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欢乐世界。(6)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能够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三、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在教学活动中,因教学过程复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境多样化,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统一的开放教学模式。但是,纵观国内外各种教学模式,它们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甚至有相互融合的趋势。我们可以从中找出一套较为普遍适用的开放式教学的基本框架。

1. 创设开放的教学氛围———保障教学、学生主动

开放式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就是应创设一个开放的教学氛围,它包括开放的教学空间,开放的师生关系和开放的教学气氛。

开放教学氛围的基本要求是民主、平等、和谐和宽松。这种氛围是缓解紧张气氛、让学生放松不拘束、师生友好交流的根本保证,通过这样的友好交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畅所欲言的快乐,以至于激发学生学习欲和表现欲。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才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能够让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设开放教学氛围,关键在于教师要尊重、信任、宽容学生。具体要求有:(1)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2)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发表独特见解,或者有价值的意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3)要善于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乃至于批评意见,当学生们答错或回答不完整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足够的宽容;(4)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消除学生的顾虑,要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

2. 分配适当的师生角色———学生主体、教师导演

学生扮演好学习主体角色。教师应始终贯彻“学生是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原则,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和学生的学习”这一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可从组建学习小组、制定学习规则、创设开放教学情境、分配学习任务、启发思维和建立科学评价标准等各方面把握,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学生已经成为自学主体的表现有:(1)学生学习的兴趣高、主动性强,能够主动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去;(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较强的自学能力;(3)学生能够相互进行学习合作,能够有效配合教师的教学,形成分工合作、良性有序、健康和睦的开放教学状态;(4)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知识得以增长、思想受到启迪、思维得到训练、能力获得培养;(5)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和引导下,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方法及调整学习态度,以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

教师扮演好教学导演角色。学生是主体,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的作用。开放教学要求教师扮演好教学总导演,具体工作包括:(1)规划和设计整个课程教学。(2)设计科学的教学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3)驾驭教学过程和灵活运用好教学方法,掌控教学全局、引领教学进程、实现教学目标。(4)协调好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建立平等、融洽、友好的朋友型师生关系和轻松、和谐、良性发展的教学关系,实现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有效引导、教学良性发展、教学目标“合目的性”的开放式教学状态。(5)做好教学的科学评价和总结提升工作。教师要能够总结并制定出一套适合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科学评价教学效果,并不断总结经验。

3. 设定科学的教学问题———朋友关系、良性互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学习的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与教学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用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应用知识,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问题教学的理论基础。问题教学要求教师善于结合学生实际,通过预先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发问、质疑,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学习,学会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另外,教师要能够灵活运用问题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合同法教学为例,具体方法如下:(1)通过问题的提出、争论、分析和解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开放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2)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学生在运用合同法理论知识上存在的错误,引导学生对合同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3)学生通过个案问题的解决,理解普遍规律性的东西,以深度把握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4)让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将合同法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司法实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掌握系统合同法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形成主动学习合同法基本理论知识的强烈愿望和冲动。最终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

教学实践证明,师生教学以问题为纽带,不但可以通过解决一系列事先设定或临场提出的问题来实现教学目的,还能够建立朋友型师生关系,推动良性互动。开放式教学需要建立一种互相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型师生关系,以推动师生互动、教学互动。

4. 善用综合的教学方法———教学相长、综合创新

以合同法教学为例,我们曾综合并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法,主要方法有:案例教学法和问答式教学法并用、诊所法律教育法和练习法并用、专题讨论法和课堂教学并用等。以案例教学法和问答式教学法并用为例,我们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1)精选典型教学案例,要求该案例属于既贴近生活又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而且还能够巧妙地把枯燥的合同法概念和原则隐含于案例中。(2)教师在提出案例后,或主动提出一些相关问题,或启发和引导学生发问,培养学生思考和发问的习惯,训练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3)由学生概括争论点,并展开充分讨论,这要求教师能够根据需要适时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使教学能够不断推进和深入,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4)教师进行最后归纳总结,揭示有关合同法律规则、原理及解决问题思路方法等。

同时,我们长期致力于寻找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曾先后创建了模拟审判、维权中心、法学研究所、法律服务所及实习基地等,为师生提供了教学实践平台,促进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较好地实现了综合创新,促进了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周樨平.开放教学条件下讨论式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合同法课程设计研究报告[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62-63.

[2]夏春德,徐晓放.浅谈开放式教学在合同法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1,(7):78-79.

[3]王思成.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EB/OL].http://www.online-qdtvu.com.2006-11-15.

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篇5

一、以材料为依据

材料进课堂, 是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材料, 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 这里需加提醒的是, 选择的材料要广泛、典型, 同时要贴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材料的运用不能只满足于对概念的解释, 更要考虑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引出理论观点, 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解能力; 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揭示知识点之间和理论之间内在联系,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 根据具体的情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等等。

二、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这一思想已为大多数教师所接受,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不理想, 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有两大优势:一是教师闻道在先, 形成知识优势;二是师道尊严, 形成心理优势。这两大优势造成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居高不能临下。有些教师过分地相信自己的传授能力, 习惯于“满堂灌”和“一言堂”, 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 不愿、不敢或无法启迪学生思维, 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 真正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 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状况, 深入研究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再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知识基础是对教材的理解和问题的发现, 这一切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是无法完成的。教师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理解教材、分析的能力和习惯;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等等。

三、以知识为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论是思想政治课入门的途径, 也是学科能力的载体。没有一定的学科知识, 学生就会失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也就很难对复杂的现实问题作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分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尤其要把握其精神实质, 讲清相关、相似、相近的概念, 以及理论和方法之间的相互的相互关系;二要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并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三要讲清理论和方法的具体适用范围, 任何理论和方法都有其具体的适用范围, 随意地扩大或缩小适用范围都容易使人作出错误的判断。

四、以能力为重点

根据《课程标准》, 政治学科能力可概括为知识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政治课教学中注重能力培养既符合政治学科的内在特点, 又适应高考命题发展的趋势。因此, 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科能力, 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课堂教学情况的分析, 我认为, 在政治学科能力培养的问题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统一的,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 能力无非是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没有知识基础, 能力就成为空中楼阁。 (二) 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 不能靠临时突击。 (三) 政治学科的能力要求是各个方面有机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 把它们分割开来培养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四) 课堂教学中要选择不同的材料, 设计不同的问题, 设置不同的情境, 模拟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努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五、以分析方法为核心

产学研合作项目治理基本模式的探析 篇6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项目治理

1 国家创新方略对产学研的需求及产学研现状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随后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中明确提出, 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该纲要第一次把产学研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既符合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 也抓住了当前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虽然国家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提出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 并对产学研合作项目不断加大投入。但是我国科技投入的产出水平却仍然较低, 科技创新水平距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产生的专利数量上大幅度增加, 但有效发明专利的比例却仍然比较低, 专利的实际转化率还不到20%。目前, 产学研合作的热点和难点仍然是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机制的问题, 这充分表明我们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和实践还不成熟, 因此本文有必要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探讨。

2 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及产学研合作失败的原因分析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介机构等相关各方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形成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向实践领域的有效转化。

尽管产学研合作可能会给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带来巨大的收益, 但是这种合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许多风险使得创建和维持一个可能给各方都带来好处的合作关系困难重重。笔者通过对多个产学研合作案例进行调研和分析之后认为, 产学研合作的失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2.1 产学研合作往往涉及到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政府、中

介机构等多个组织, 各参与方处于不同的领域, 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各自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观念不一样, 从而使得合作各方参与动力不足。

2.2 产学研合作是跨组织的, 多个组织之间难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

由于产学研合作参与各方主管部门不同, 运行机制也不同, 导致在产学研合作的交接点上合作各方都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合作各方由于缺乏沟通, 往往导致权责不明晰, 期望不明确, 从而会引发内部的冲突和不协调, 造成产学研合作的不稳定乃至终止。

2.3 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产学研合作模式中, 由于产学研合作各方对待合作利益的分配所持的目标值不同, 因而在合作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矛盾, 从而难以建立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可以看出, 产学研合作项目的问题已经超出了一般项目管理的研究范畴, 而站在单一组织立场上的多项目管理恰恰是造成产学研合作失利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 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展的项目治理就成为解决问题的更有效的途径。

3 产学研合作项目治理基本模式的提出

项目治理是指站在如何使一个项目成功的立场上, 研究各参与组织的协作关系问题, 将工作的中心从对项目的管理调整到对项目的治理, 从而建立有效的项目治理方式, 为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并使各参与组织满意提供解决方案。

产学研合作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涉及的项目利益相关方的权重各有不同, 这就意味着不同的项目、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都必须有不同的治理方式, 不可能有单一的项目治理方式可以满足所有的项目和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本文尝试为不同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提出一种框架性的项目治理基本模式, 该基本模式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阶段一:进行产学研项目利益相关方的需求识别。

对产学研项目而言, 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很多责任是由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共同承担的。项目治理的目的就在于明确锁定和落实利益相关方的责任, 要做到这点, 必须从识别和界定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做起。

利益相关方对项目的需求包含多个方面, 其中既有显性的需求 (对项目成果特性的要求) , 又有隐性的需求 (感情等方面的要求) 。在项目运行过程中, 处理不好彼此需求之间的冲突往往是导致项目范围蔓延、项目变更、项目冲突、最终失控而使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项目运行之初, 根据5W1H的法则, 应该从利益相关方的需求说明中挖掘出关键的需求信息并将其定义成清晰、准确的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利益相关方的冲突。

阶段二:产学研合作项目治理角色的划分。

项目治理角色是指项目参与方承担的项目治理任务的责任和权利的组合。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因彼此对项目的需求而构成利益网络, 彼此之间既有需求又有责任。该阶段的重点就在于对项目利益相关方在产学研合作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可能承担的角色有一个详细的说明。

阶段三:产学研合作的风险识别。

由于项目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创新的、一次性的过程, 因此这个过程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即各种各样的风险。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这些不确定的因素, 进行有效风险管理。而管理风险的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风险识别, 即识别和确定项目存在哪些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会对项目产生什么影响, 并将这些风险的特性形成文档。由于产学研合作项目各参与方承担的角色交叉复杂, 各种角色冲突往往是影响项目进展的关键风险源。因此, 识别角色冲突的风险是产学研合作项目风险识别的一项重要工作。

阶段四:产学研合作项目治理角色关系的再定位。

项目治理角色之间的关系一般是通过合同等契约方式建立的。如何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治理角色之间的关联关系, 使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真正形成一种可靠的联盟, 同时项目结束后也可以进一步稳固彼此之间的价值有效的化解风险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去挖掘角色冲突背后的需求和利益的诉求, 通过参与各方需求的进一步分析和归类, 从而对各参与方的角色关系进行进一步整合, 在执行某一角色时, 各参与方需求相同的只保留一方, 需求不同的需要对角色职能做进一步的划分。由此明确各角色的职能归属, 形成一种稳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治理角色关系联盟。

本文提出产学研合作项目治理的基本模式, 目的是为了对产学研合作研究的思路进行创新, 以保障产学研合作的成功完成, 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当然本文在论述中也多有不足, 比如说产学研合作中风险识别与评价的标准问题, 以及角色关联关系如何进行再定位等问题都没有进一步展开论述, 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通过实践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C].2006.

[2]严玲.公共项目治理理论与代建制绩效改善研究[D].天津大学, 2005.

[3]丁荣贵.项目治理实现可控的创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4]赵兰香.产学研合作与制度创新[J].科研管理, 1996 (6) .

[5]杜鹃, 李炎炎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 .

公司治理基本模式论 篇7

一、现状分析

从目前学生完成课程任务的情况来看, 无论是完成平时的案例分析作业, 还是准备讨论课的发言提纲, 学生们基本都是“单兵作战”, 教师也是针对学生个人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 基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 学生在任务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 因此学习效果不理想。

有鉴于此, 笔者认为“原理”课可以尝试采用“团队模式”。所谓“团队模式”就是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而非以个人为单位完成相关的课程任务, 教师针对团队进行评分, 而非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逐一评分。相较于近年来兴起的“合作性学习”[1], “团队模式”更多的不是一种教育理念, 而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更为具体的操作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团队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运用。笔者将两个教学大班中报名参加口试的学生分别组成两个小班, 一个小班在完成学习任务时采用“团队模式” (以下简称A班) , 另一个小班仍然采用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形式 (以下简称B班) , 从而对“团队模式”应用的具体环节、如何避免可能的弊端以及该模式的效果进行了分析验证。

二、应用的具体环节和及其主要做法

“团队模式”主要可以应用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讨论环节。

讨论课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以往我们在讨论时采取的主要做法是学生课后自己撰写发言提纲, 课上学生逐一发言, 然后由教师给出一个评价。笔者在B班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团队模式”则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为讨论作准备, 团队每个成员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 在准备阶段的最后拿出一份完整的发言提纲;在正式的讨论环节, 可以由一名成员作为代表发言, 也可以由全体成员以辩论、情景剧等形式进行, 这对团队在准备环节的要求更高, 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笔者在A班采用的就是“团队模式”。A班的45位同学组成了五个团队, 在两次讨论课中, 他们分别采用了代表发言、辩论和短剧的形式, 还运用了幻灯片、视频资料等多媒体设备, 手段上也更加多样。

2. 课后作业环节。

课后的案例分析作业是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 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以往学生都是以个人为单位完成作业, 教师针对学生个人进行打分评价。笔者在B班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A班的45位同学所组成的五个团队则分别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 在课后共同准备, 提交作业后教师针对整个团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3. 实践教学环节。

因为受到时间和人员的限制, 在“原理课”实践教学方面我们过去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专家讲座和观看视频资料, 要求学生听完专家讲座或观看完视频资料后每位学生都要上交心得体会。B班还是以个人为单位完成心得体会, 而A班则以团队为单位进行。

三、如何避免可能的弊端:搭便车

“团队模式”操作起来并不复杂, 对该模式的担心主要集中在这样一点, 即以团队的形式完成课程任务会存在学生个人的“搭便车”现象。所谓“搭便车”指的是某个团队成员相较于其他大多数团队成员不付出或少付出努力却获得了相同的评价的现象。因为每个团队的任务准备阶段并没有教师的参与和监督, 所以如果应对不力, 经常会出现“搭便车”现象。要避免这一现象, 主要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在组队方式上以学生自愿组队为主, 教师进行适当协调。

应用“团队模式”首先就需要划分团队。在组队方式上笔者认为不宜由任课教师进行硬性划分, 而应该采取学生自愿组队为主、教师适当协调的方式。学生相互之间是比较了解的, 所以自愿组队可以保证团队在形成之初就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关系;教师的适当协调则可以保证每个团队的人数基本相同, 此外如果出现个别同学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自愿加入任何团队, 也要依靠教师发挥协调作用。实践中A班的五个团队都是学生按照每队9人的要求自愿组成的, 并没需要教师进行协调。

2. 团队成员间要形成明确的分工。

分工明确是各负其责的基础。尽管分工也不可能做到工作量绝对相同, 但分工不可否认是避免“搭便车”的最重要措施之一。A班的五个团队在几次任务中都进行了分工, 有两个团队还在正式的发言环节由代表团队进行发言的学生详细介绍了本团队的分工情况。可见学生们都清楚地认识到了分工对于避免“搭便车”的作用。

3. 团队成员实行内部自评制度。

尽管团队是学生们自愿组成的, 团队成员内部也进行了分工, 但有时还是不能避免个别团队成员的不负责任, 这就会导致其他成员工作量增加或者是影响整个团队的表现。所以还应该实行团队成员内部自评制度。该制度指的是在教师对整个团队进行整体评价之后, 团队所有成员还要在一起针对每个成员的表现打分, 其中最低分不限, 最高分不能超过教师针对团体的打分。从A班五个团队的几次自评情况来看, 大多数自评中的个人成绩都与教师给团体的打分相同, 只有两次不同, 而且这两次自评中都有团队成员的个人得分低于教师评价15分以上。笔者针对这两位学生的成绩向这两个团队了解了情况, 事实是这两个团队的所有成员 (包括这两名学生在内) 都认可这一成绩, 这也说明了团队成员自评制度对于避免搭便车是具有实效性的。

4. 实行团队负责人轮换制。

为了团队的正常运行, 每个团队都应该有一到两名负责人承担组织协调的任务。在“团队模式”的运行中, 负责人相较于团队其他成员往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量。所以应该让不同的团队成员轮流担任负责人, 这样既可以让大家都得到锻炼, 又可以避免“搭便车”。

四、应用的效果的比较分析

“团队模式”的效果如何?该模式能否成为提升学生对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将通过比较A、B两个班的课程任务完成情况,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1. 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比较。

笔者针对完成每项课程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向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B班的45名学生中除了一名学生表示“半个小时之内搞定”、3名学生表示“要两个小时甚至更多”, 其余的41名学生都表示完成一个案例分析或讨论提纲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其中半小时看书或查资料, 另外半小时整理出答案。A班的五个团队学生在每项任务上花费的时间则要多很多。首先每个团队要聚在一起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商定一个完成任务的思路并进行分工;然后大家分头查阅资料, 平均要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准备好资料后大家再用约一小时在一起进行讨论并进一步完善思路;接下来还要进一步补充材料, 最后形成发言提纲。有些团队还要制作幻灯片, 如果是采取辩论或短剧的形式, 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排练。平均每个团队要花费三到四个小时。

投入的时间通常与投入的精力成正比。B班的学生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主要是复习教材上的知识点、阅读案例材料、简单收集了解相关材料、整理答案。而A班的学生除了复习教材上的知识点、阅读案例材料、撰写发言提纲, 还要收集更丰富的文字、视频资料, 通常还要制作汇报PPT, 如果是采取辩论或短剧的形式, 还要进行多次排练。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不但对案例本身和原理的知识点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还锻炼了多方面能力。

2. 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

B班的学生因为是单兵作战, 所以答题思路较窄, 在正式的班级讨论环节, 很多学生的答案雷同, 相互间思想交流的意义不大, 更没有形成观点的交锋和碰撞。而A班学生则不同, 因为他们准备得更充分、对案例把握得更详细, 所以对知识掌握得更扎实, 理论理解得更深刻, 而且在团队之间经常能形成观点的碰撞和交锋, 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 也提升了学生们对原理课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因为他们觉得不再是为了成绩而学习, 而是为了真正弄懂问题在学习。

3. 主动性、创造性的比较。

笔者发现, 相较于B班, 运用了“团队模式”的A班在完成课程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更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比如一次课后的案例分析作业是“从小岗村的改革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班学生的分析大多没有超出教材和案例文本, 表现最好的也就是把老师在课堂上扩展的内容记住并写进了答案。A班的情况则不同。一个团队的学生不仅用大量介绍小岗村初期改革和后续改革成就的案例说明了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而且对初期改革和后续改革中存在的争议都进行了深入分析, 以此证明改革并非一劳永逸, 应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时推向深入, 还要不断进行调整;还有一个团队, 将小岗村的改革和华西村的改革进行了比较, 以此论证改革的方向和趋势以及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双向推动问题。这样的讨论学生和老师都觉得受益匪浅。

五、结论

从A、B两班的比较可以看出, 因为应用了“团队模式”, 所以在各项课程任务的完成上A班的表现明显要更好一些。可见, 在“原理”课上应用“团队模式”对于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具有较好的实效性的, 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

摘要:“团队模式”是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的一条有效途径。文章从应用的具体环节、如何避免可能的弊端以及应用效果的比较分析三个方面对“团队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团队模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公司治理基本模式论 篇8

一、当前原理概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满堂灌”教学的现象较为普遍

原理概论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 “自从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实行改革以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整合了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的内容而成为新五门中的一门课程。” (1) 因此, 原理概论课程内容高度浓缩, 与整合前的三门课程相比, 其知识点更为精炼、且全面。从另一方面来看, 知识点的精简很有可能导致对知识点阐释的不足, 甚至在个别地方逻辑有些紊乱和矛盾, 存在点到为止的倾向, 这些都给教师增加了讲授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原理概论课程本身有一定难度, 特别是哲学部分, 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思辨性、逻辑性、理论性和推理性, 学生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第二, 这门课程在内容形式方面精炼、浓缩, 需要教师在授课时补充相关知识, 帮助学生理解。上述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 “满堂灌”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 教学过程未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满堂灌”现象严重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教师成为了宣讲工具。就学生情况而言, 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活跃, 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 各种思想能快捷地在校园内传播, 学生对各种思想文化的接受和表达非常活跃, 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强, 表现欲也较强, 有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诉求。所以, 当前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实际上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与接受方式相矛盾, 极大地影响了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 学生被动学习

就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一线教师的体会而言, 学生普遍对这门课不感兴趣。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也与当前原理概论教学模式有关。此外, 学生认为这门课没有用, 这是当前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在实用主义价值观的主导下, 在当前“快餐式文化”氛围和浮躁的社会环境中, 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 学习这门课只为应付课程考试。此外, 由于原理概论课程抽象性、逻辑性较强, 这也是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当前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最大问题。

(四) 教学手段运用不当

当前的教学手段日渐丰富, 如多媒体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被广泛使用, 但就原理概论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能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大量的图片、动漫、视频等内容, 可较为直观地讲授课程内容, 使抽象和较为枯燥的内容具有鲜活的形式, 但另一方面, 在实际教学中, 使用多媒体教授原理概论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在适合幻灯片放映的昏暗教室环境中,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督促功能大大减弱, 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被弱化, 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反馈变得滞后。此外, 部分教师为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而在实际教学中忽略了内容, 还有些教师为增加课堂容量, 多媒体课件的放映速度很快, 学生还没明白、甚至还没有看清就过去了, 这同样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五) 考核方式单一

当前原理概论课程的考核存在问题, 表现为考核方式单一, 过于注重结果, 忽略了对教学过程和学生能力的考查。具体表现为:学生的课程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构成, 期末考试成绩占大部分, 平时成绩只占三分之一或者更少。这实际上是以考试为主评定学生成绩的做法, 这种课程考核方式虽然有标准、客观和统一的优点, 但也易形成单一的应试教学模式, 不利于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探索, 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个性发展。考试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易形成一种导向, 阻碍学生独创精神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 实践环节形式化

实践教学的缺乏与形式化是当前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 带着书本中的问题走进社会, 用书本中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实践教学对促进学生进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走进历史、走进实践, 对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实践理解书本中的理论, 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组织学生到河南红旗渠现场参观考察, 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教学却普遍缺乏实践环节, 部分学校的实践活动则流于形式, 实践教学成为学生出去照几张照片之后再在网上找一些资料凑成一篇所谓的实践报告, 如此, 实践教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七) 课堂拓展性不强

当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网络课堂, 这为学生拓展了获取知识的渠道, 搭建了新的学习平台, 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平台, 扩展了课堂时空并使之延伸到课堂之外。授课教师可以把授课课件、练习题、补充内容、时代热点等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放在网络上以供学生查阅和学习。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与教师互动的新平台。但当前的网络课堂尚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为:网络课堂上的网页更新周期长, 内容陈旧, 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网络课堂的值守教师不固定, 在线时长无法保证;在线互动不够及时等。上述问题给学生在线学习与交流造成障碍, 进而降低了学生使用网络课堂的频率与效果。

总之, 当前原理概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模式僵化, 教学内容陈旧, 课堂教学缺乏弹性。教学模式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 制约教学效果的提高, 未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未能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改革创新旧有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实效性视角下原理概论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原理概论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要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出发点, 以提高教学实效性、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因此, 应坚持如下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力点, 以增强和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为首要目标, 以实践实用为导向, 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 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改革创新当前的教学模式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最终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一) 改革创新原理概论课堂教学模式是首要任务

针对当前原理概论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不当的倾向, 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为矫正教师讲授为主的不良倾向, 可采用互动讨论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先把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在上一节课上提出, 要求学生课下阅读材料并搜集相关资料, 然后围绕问题在课堂上讲授, 学生讲授之后进行分组讨论, 教师由讲解者转变为课堂的主持人、点评人、导演、归纳与总结人。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不当的问题, 教师可先呈现资料, 再提出问题, 以问题启发并引导学生思考, 再让学生给出结论, 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因此, 改革创新当前教学模式的首要方法是采用问题教学法, 替代过去的知识讲授法。

(二) 改革创新课堂教学的实现模式, 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在原理概论的教学中, 课堂授课形式是必然和必需的, 但不应该是唯一的形式, 课堂教学目标可采用多种形式来实现, 如现场教学法、实习教学法与试验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是课堂教学实现形式的一种, 它与实习和实践教学不同。采用现场教学法的教学要围绕某特定主题或者内容展开, 例如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能直观地看到各个社会形态的生产工具, 在此基础上讲授“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2) 这部分内容, 就易于让学生理解以生产工具为标志、内涵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还可以对一些问题采用体验教学法, 组织学生观察“化蛹成蝶”和“小鸡孵化破壳而出”的自然过程, 同时进行人为的有益干预, 然后进行对比实验, 从对比实验的结果切入讲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及其客观性 (3) 。

(三) 改革创新课程的考核评价模式, 实现课程评价模式的多样化

以学生掌握的知识与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课程评价的标准。当前原理概论课程的考核大多以考试的方式进行, 虽然较为客观且标准统一, 但这实际上是应试教育模式,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因此, 改革创新原理概论的教学模式必然要进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建立多样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可尝试以论文形式进行课程考核, 也可采用课堂提问方式、给定问题分析方式、现场出题现场做答方式、专题讨论 (头脑风暴法和反头脑风暴法交替进行) 的方式以及专题讲座的评价方式等。原理概论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 学生对课程内容可能有不同的兴趣点, 也会有多种学习方法, 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能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能实现个性化教学,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 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实践教学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是学生完成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内在机制;学生所学知识向现实的迁移和转化都是在实践教学中实现的。实践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走出课堂, 通过社会实践深刻理解并应用所学原理和方法。当前的原理概论教学多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多流于形式。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要真做, 要实现实践教学的机制化、程序化与真实化。当前的原理概论授课大都采用大班授课方式, 这给实践教学的展开带来一定的难度, 因此,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拟定若干社会实践的主题, 也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或现实社会问题等确定社会实践主题, 以此增强社会实践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同时将学生进行分组, 每一组3-5人, 为提高执行力可任命一名组长, 每组从中选取一个主题进行社会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深化和强化所学知识。例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 调查“网络对大学生的作用”, 发现正确运用网络, 网络对学生学习和成长起正面的积极作用;沉迷网络则会对学生的成长起负面作用, 学生参与这一实践活动, 可对矛盾规律 (即对立统一规律) 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五) 创新开放式课堂与开放式辅导形式

应将面对面的授课与辅导方式和虚拟的网络授课与辅导方式结合起来, 拓展原有的授课方式和辅导方式。这需要利用技术手段, 探索新型教学互动模式。诸如QQ、个人博客、公共微博、飞信、跟贴、微信、MSN平台、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网络空间、贴吧、网络互动平台、手机平台等方式, 拓展师生互动空间, 缩减师生情感距离。此外, 可上传授课课件、补充材料与辅导材料等学习资源, 供学生学习之用, 拓展教学课堂。在辅导形式创新方面, 可将原有面对面、公共信箱的课程辅导形式扩展为网上辅导答疑的形式, 师生互动答疑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在师生互动方面, 教师答疑解惑的平台得到了极大扩展, 提高了教师辅导和学生学习的效率。通过上述举措, 借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形成了开放式课堂和开放的辅导形式。

摘要: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满堂灌”现象突出, 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等。现行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势在必行, 应从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实现形式、课程评价形式、实践教学模式入手,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开放性课堂和辅导形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注释

1 李本松:《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授课实效性的思考》, 载于《新课程学习》 (下) , 2011年第1期, 第18页。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142页。

公司治理基本模式论 篇9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 从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来看, 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 (主要是股东) 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 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 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侵蚀与背离,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 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益相关者, 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 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有所不同:公司管理是确保企业不断提高运作效率以实现经营成果最大化的活动;而公司治理则是确保企业经营成果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有效分配的活动。公司治理具有外部性和开放性, 侧重的是对公司是否被恰当的决策和经营管理进行监督与控制;而公司管理是内部的, 侧重于业务经营管理, 主要是经理行使指挥权, 但要服从董事会的战略性决策管理。所以, 公司治理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管理的正当性和有效性, 研究公司治理的目的也就在于如何发挥这种作用。

二、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及其特征

公司治理有多种模式, 并且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 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比较常见的是按照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表现形式, 分为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此外, 按照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地位, 也可分为单边治理模式和共同治理模式。

(一) 英美模式与德日模式

英美模式以上市公司为主, 股权分散, 股东实行间接控制权, 董事会只对股东负责。德日模式以非上市公司为主, 少数大股东 (如大银行) 直接行使管理权, 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有代表权。英美模式属于典型的外部监控模式, 存在发达的股票市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竞争性公司外部控制权市场。公司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使分散的股东难以有效地监督管理层的行为, 因此这一模式在强化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经理层对股东负责、对经理层的激励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作用, “用脚投票”是公司的重要治理手段。德日模式属于典型的内部监控模式, 公司股权较为集中, 作为公司主要持股人的银行和法人企业在融资和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公司交叉持股现象十分普遍。这一模式在减少信息不对称、建立利益相关方长期稳定的关系方面有比较多的优势, 但证券市场不发达, 股票流动性差, “用手投票”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

英美模式以股东利益为导向, 以资本市场为基础, 有利于培育活跃的商业创新机制, 通过“创造性的破坏” (如购并) 来加速生产要素的积聚和配置, 并使管理层能追求较为单一的盈利目标。但是, 股权结构的过度分散也带来三个方面的弊端:一是对管理层监督失控, 二是容易导致管理层重视短期盈利, 三是通过资本市场购并来解决代理问题的代价过于高昂。在德日模式中, 大股东数目的稀少避免了集体行为问题 (如小股东对公司管理不关心) , 使股东对管理者的控制比较容易, 少数银行对企业管理者控制的行为又大大减少了其他银行“免费搭车”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 由于德日模式并不以“股东个人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使管理者更容易在分散的目标下获取私利。同时, 由于证券市场的约束力不强 (购并不活跃) , 某些不易通过直接监督加以纠正的管理失误和低效企业往往会长期存在。

公司治理并不存在所谓的最优模式, 理论上和实践中都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司治理模式, 治理模式应从根本上适应企业的特征和需要。随着资本和贸易全球化、竞争化的加剧, 在强调效益与效率的前提下, 公司治理模式相互补充完善, 呈现出明显的趋同现象:英美模式中的机构法人股东持股比例日益上升, 对银行持有公司股票的限制也大为减少, 股东“用手投票”机制进一步加强;同时, 德日模式中的股权结构集中趋势开始放缓, 银行对企业的控制逐步弱化, 交叉持股的数额也不断减少, 股东“用脚投票”的现象也日益增加。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现象是生产力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有效反映, 这表明, 影响甚至决定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经过博弈之后形成了新的格局。

(二) 单边治理模式与共同治理模式

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最主要的利益主体, 由于二者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 相应地产生了单边治理模式和共同治理模式。

1. 单边治理模式

所谓公司治理的单边治理模式, 是指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或人力资本所有者单独拥有企业所有权而成为企业的所有者, 行使剩余控制权, 拥有企业剩余。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一方作为所有者雇佣不拥有所有权的另一方, 不拥有企业所有权的另一方成为雇员, 须按照雇主的意图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并获得固定的合同收益。按照企业所有权的归属, 单边治理模式又可分为两种类型:“资本雇佣劳动”式和“劳动雇佣资本”式。

“资本雇佣劳动”式的单边治理模式因物质资本所有者单边拥有企业所有权而得名, 现实经济中大量存在的就是这种治理模式。长期以来, 无论是古典企业还是现代企业, 都把“资本雇佣劳动”式的单边治理模式当作理所当然的公司治理模式, 以“资本雇佣劳动”式单边治理模式为特征的美国企业也一度被视为公司治理的楷模。可见, 在一定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特定条件下, “资本雇佣劳动”必然有其优越性, 这也决定其一直处于主流地位的公司治理模式。

“劳动雇佣资本”式的单边治理模式相对较少, 但在现实经济中确实存在, 人们通称其为“雇员”所有制, 称这类企业为“雇员”所有的企业。在这类企业当中, 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 行使企业控制权, 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决策, 并占有企业剩余。“劳动雇佣资本”有失败的例子, 也有成功的典范。其实, 各国存在的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都采取了“劳动雇佣资本”式的单边治理模式。

2. 共同治理模式

共同治理模式的核心是通过企业内的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 同时又依靠互相监督机制来制衡各产权主体的行为, 通过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来稳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 并达到产权主体行为统一于企业的适应能力提高这一共同目标之上, 但又不否认每个产权主体的自利追求。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随着人力资本作用的加强和地位的上升, 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公司治理中逐渐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共同治理模式强调, 企业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权益, 强调所有者的权威, 还应关注管理者、生产者等利益相关者实际参与企业治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一起行使企业控制权, 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做出决策, 并一起分享企业剩余。在共同治理模式下, 任何一方都具有雇主与雇员的双重身份, 都是自己资本的所有者和委托人、对方资本的经营者和代理人。需要指出的是, 共同治理模式强调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 却并不意味着所有权的平均分配, 由于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不同企业中的重要性程度不同, 因而双方在不同企业中拥有的所有权比例也不相同。

必须强调的是, 共同治理并不否认“股东至上”这一传统企业理论的基本命题。股东的物质财富投入与经营者的人力资本投入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所属的不同领域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双方有一个博弈的过程。所以, 单纯强调股东至上的“资本雇用劳动”, 或人力资本至上的“劳动雇用资本”的单边治理, 都有悖于现代企业发展与企业价值增值的基本要求。企业的发展必须强调“合力”的概念, 组成企业的不同特性资源投入者要以契约为前提, 以企业制度建设与运行机制建设为保障, 通过最佳产权和控制权的配置, 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而不仅仅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更不是单纯的所谓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

事实上, 单边治理模式和共同治理模式之间没有严格的、明确的界限, 两种模式之间也不是对立的。随着具体经济环境的变化, 各种治理模式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 企业所有权安排将不断趋向最优状态。

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 人力资本所有者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投入者, 其所拥有的特殊的人力资本价值天然地具有参与企业治理的权力和能力。然而, 我国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仍然比较崇尚“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 强调以股东利益为中心, 忽视关键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诉求。因此,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对这种治理模式加以改进和完善, 提升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 构建起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治理的公司治理模式。

(一) 人力资本产权化

人力资本产权化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公司治理主体、分享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前提。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专有性人力资本享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历史趋势。通过人力资本产权化, 不仅可以把专有性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套牢在企业里, 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因此得以分享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目前, 股权赠予、员工持股、管理入股和技术入股等方式是发达国家人力资本产权化的主要形式, 但是这些制度在我国大范围实施的条件尚不成熟, 真正成功执行的企业也比较少。因此, 对我国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来说, 依据同等重要性的资本享有同等权力的原则, 向人力资本所有者根据其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的价值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虚拟股份, 不失为人力资本产权化的一种可行方式。虚拟股份不改变企业的股本结构, 但其持有者与持有真实股份的股东享有对企业同等的控制权和所有权。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的虚拟股份不是其出资额的代表, 只是其分享企业控制权和所有权的一种记账符号。拥有虚拟股份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凭借其所持有的虚拟股份在股东 (大) 会行使相应的表决权, 并以此分享企业剩余。同时, 由于其所持有的股份为虚拟股份, 因此不可能在资本市场上流通, 一旦该人力资本所有者离开企业, 其所拥有的虚拟股份便自动失效, 这样既保证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相应的权利, 又可避免因其退出企业而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 使企业的股东 (大) 会真实地反应出各类资本在企业中所占有的比例。

(二) 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组成公司治理机构

在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治理模式下,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机构应由三个层次组成, 即股东 (大) 会、董事会、监事会。其中, 股东 (大) 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 由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组成, 并依其所拥有的股份和虚拟股份行使相应的权利;股东 (大) 会选聘董事会和监事会, 董事会行使决策权, 监事会行使监督权。

在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治理模式下, 董事会应被看作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受托人, 而非单边治理意义上的股东代理人。董事会作为受托人的责任是, 在其控制下企业资本的价值得到保护并实现不断增长, 并使得企业经营成果在各利益主体之间得到均衡分配。监事会是股东 (大) 会对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进行监督的机构, 具有完全的独立性, 董事、经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经股东 (大) 会授权, 监事会有权随时要求董事会和经营管理人员纠正违反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的行为, 并对业务活动进行全面监督。为了完成监督职能, 监事会不仅要进行事后监督, 而且要进行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 (即计划、决策时的监督) 。

在人员构成上, 董事会成员应以CEO和CTO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独立董事为主, 监事会成员应以物资资本所有者代表和独立监事为主。其中, CEO和CTO应通过董事会的适当授权, 享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决策权, 这是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治理的核心环节, 也是其公司治理模式区别于传统企业最根本、最重要的特点;独立董事也是董事会中的重要成员, 由企业需要的各个专业的社会知名人士担任, 与企业之间没有利益关系, 在董事会中充当着顾问委员的角色, 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可行;物质资本所有者的代表行使权利的主要场所应在监事会, 与独立监事一道, 监督董事会和管理层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进行经营管理活动, 防范经营风险, 维护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总之, 在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治理模式下,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各利益主体必须转变传统的“股东利益至上”的观念, 将企业的公司治理目标由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转变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各层次的公司治理机构中, 积极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做到既职责分明, 又协同配合, 共同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三) 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享企业剩余

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治理不仅包括企业控制权的共有, 而且包括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

在共同治理机制的设计中必须包括企业剩余分享机制的设计,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责、权、利的完美统一, 才能构建有效率的共同治理机制。在企业的控制权问题上,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都拥有企业的控制权, 其代表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分别拥有相应的权利, 发挥相应的作用。在企业剩余索取权上,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剩余也要由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按照等额资本享有等量权利的原则共同分享。企业剩余是企业经营成果扣除各要素成本后的利润, 操作中将企业经营成果按经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得到的工资、债权人得到的利息进行扣除后即为企业剩余, 企业剩余在企业经营出现亏损时为负值。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意味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都应获得企业剩余, 这种分享不是平均分摊, 而是根据各种资本对企业的贡献进行分配, 按照各种资本的价值进行分配。在表现形式上, 就是根据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所拥有的股份和虚拟股份的数量进行分配。

摘要:有效的公司治理是企业良好业绩的驱动器, 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企业遭遇各种导致损失甚至破产的风险和失误, 对于提升企业价值和资本市场溢价、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而言, 建立起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治理的公司治理模式, 切实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将有效促进其企业价值的提升和竞争力的增强。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治理,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郭健.从公司治理模式趋同看我国公司治理途径的选择[J].生产力研究, 2002, (4) :46-47.

[2]李传军.公司治理的两种模式及其转化[J].管理科学, 2003, 16 (1) :29-32.

[3]李明辉.两大公司治理模式之比较及其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 2008, (5) :48-54.

[4]刘海淼.治理模式、公司价值与共同治理——关于公司治理的几个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104-109.

[5]孙涛.知识型公司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探讨[J].科学学研究, 2005, 23 (6) :831-836.

[6]唐更华.试论高技术企业治理结构创新[J].科学管理研究, 2001, 19 (4) :5-8.

上一篇:教师心目中的名校下一篇:需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