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论文]发挥电教媒体优势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2024-04-30

[电教论文]发挥电教媒体优势提高阅读教学效益(精选12篇)

篇1:[电教论文]发挥电教媒体优势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发挥电教媒体优势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现代化的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又有赖于电教手段、电教媒体的运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电教手段,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地说,它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学习兴趣的“发生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应充分运用电教媒体,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的欲望。

1、形象导入,激情引趣。上课伊始,就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欣赏,会引起学生莫大的兴趣。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先播放一段漓江两岸迷人风光的录像,再配上清新典雅的乐曲,让学生饱览桂林山水的“奇、秀、险”和“静、清、绿”,亲身感受一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受。这样,无需多说,学生的身心自然会沉浸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去,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设置疑问,引人入胜。设疑置问,就是要促使学生急于探究其详的心情。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首先播放乐曲《月光曲》,让学生听一听,初步感受乐曲的优美迷人。然后教师适时提问:“你知道这首乐曲是怎样来的吗?是谁创作的呢?关于它,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此时此刻,无需多说,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融入了情境之中,产生了“愿闻其详”的迫切愿望和急于探究课文的学习心理。

二、积极思维的“推动器”。

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使用电教媒体,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受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创情境,引发思维。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一般是依靠感性认识转而得到思维能动性的。及时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当讲到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时。要求学生在瞪着、迸射、坚决等词语下加着重号来认真体会并提问:瞪着、迸射还可用哪些词语来代替?在学生回答可用看着、瞧着、射出、发出等词语后紧接着提问:“那么为什么不用刚才说的词语呢?”学生一时议论纷纷,此时打开录像,让学生从录像中体会到这些字词、语言充分地表达了董存瑞对敌人的强烈憎恨和炸堡不可动摇的决心,从而理解这是他关键时刻能舍身的思想基础。

2、设情境,化抽象为表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含义较深或过于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理解和认识,借助电教手段能使其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生动有趣,使学生充分鲜明地感知。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没有

感性认识,特别对爬山虎的脚在爬墙时的一系列动作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对文中的有关动作描写的词语难以理解和掌握。这时及时出示教学录像,让学生一看便明白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以及满墙绿叶在风儿吹动时泛起层层涟漪的动态美。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是将爬山虎的脚在“爬”时的形状及动作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学生的理解。

三、情感共鸣的“催化剂”。

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学生只有融入情境,与作品中的形象息息相通,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达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

1、情境再现,以境激情。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课文第三段揭露了英法联军的罪行。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既遥远又陌生。在教学时成功地运用录像这一视听觉媒体,便能完成情感转折,并使之达到高潮。如老师过渡:“当年圆明园如此辉煌,多么令人自豪,但是……”陡然一转,通过大屏幕放映“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直观、鲜明的图像,生动而精炼的语言,具体再现了当年那残酷的一幕。学生亲眼目睹了侵略军的强盗行径,亲耳听到了那一声声愤怒地谴责,愤怒之情油然而生。

2、制造气氛,渲染氛围。浓郁的氛围是情感共鸣的基础。这方面,不乏优秀的案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教学,教师一开始用幻灯机打出周总理的遗像并播放悲壮的哀乐,与此同时,教师用低沉哀痛的声音对学生说:“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早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亿万人民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学生凝视周总理的遗像,听着哀悼周总理的哀乐,和老师舒缓沉痛的话语,其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播放配乐朗诵录音,低沉悲壮的音乐,悲痛欲绝的朗诵,教师执着动情的教学,使孩子们全身心地融入了课文中,自然地产生了对总理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非一日之功,但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益高,教学效果好。它,无疑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

篇2:[电教论文]发挥电教媒体优势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发挥电教优势 提高阅读能力

昆山正仪中心校 周文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和阅读能力,我觉得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发挥电教优势,对实现阅读目标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下面说说我的一些体会。

一、运用录音,激发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播放配乐的朗读录音可以加强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朗读文字教材的趣味,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教学《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上课开始,我打开录音机,顿时,教室里传来悲壮的哀乐声,随着乐曲,我随机讲述:1986年9月的一天,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的葬礼服。亲自主持葬礼仪式。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孩子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深深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了学习兴趣。“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听配乐朗读录音(从“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见到这样的情景,都失望地离去。”)。接着,全体同学练习感情朗读课文,我用录音机把同学们的朗读录下来,和原文录音对比一下,大家有没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然后,让两位“朗读能手”读,一个读“夕日的瀑布”,一个读“今日的瀑布”,同时,用录音机把“朗读能手”的朗读录下来,再让同学们评议,他们有没有读出语感,有没有把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读出来。这样,通过放录音、录音、齐读、指名读和评议,同学们很快就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学得轻松、愉快,也达到了乐于学的效果。

同时,利用录音机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还有它独特的作用,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语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运用投影,创设情景,提高阅读能力。

运用投影教学,方便、直观、感染力强。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诱发学生学习动机,而且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教学《生命桥》一课,当读到“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时,由于内容较深奥,学生较难理解。我便采用活动的投影片,演示一队队羚羊凌空腾起的情景,让学生边看投影,边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描述影片: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体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却笔直地坠入山涧。其他同学在座位上用玩具羊演示。通过演示、口头叙述,学生很容易理解“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感受老羚羊的献身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运用录象,诱发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电视录象声像并茂,视听结合,且图像活动变化,能展示情节,容易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教学《黄山奇松》一课,要学生理解“潇洒”这个词,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光靠查字典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亲眼看一段黄山奇松的.录象,边看边学,让学生感受黄山奇松的潇洒、挺秀,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是自己理解,而不是靠老师讲的。

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旨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利于他们终身学习。如教学《动物的互惠互助》一课,我以“蜜獾和导蜜鸟”一段为例,先给学生观看录象,让学生特别留心它们两者是怎样互惠互助的,再反复读读有关它们的句子,完成下表的填写,看看它们动作发生先后的次序能否对调,并说出理由,再总结方法。

合作伙伴 合作项目 互助情况 互惠

导蜜鸟 捣毁蜂巢 发现 寻找 扇动 做出 发出 享用蜂蜡

蜜獾 得到 赶来 爬 咬 赶走 吃掉蜂蜜

第3――4自然段的结构与第2自然段相似,在学习时,可以按第2自然段的学法迁移学习,我放手让学生自学,按上表填写,再汇报自学、填表情况。紧扣“有趣”两字,引导学生感悟“动物间的互惠互助”。学生通过思考议论和对照,不断改进自己屏幕 分析结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运用网络,扩大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传统教学,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的时间是很少的,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外材料的时间就更少了,加上缺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诱发点,有些学生对阅读并不感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不利的。课堂上,我常常利用计算机网络,选择与课文紧密相关、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阅读材料辅助阅读教学。如教学《动物的互惠互助》后,我告诉学生,大自然中动物间互惠互助的事在计算机里还有很多,学生根据需要自己操作计算机,用鼠标点击,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完成后面的练习(搜集有关资料,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之间存在着互惠互助的关系,再写下来)。练习结束,计算机能自动给出成绩报告,告诉学生答案的正确率及阅读速度。又如在教学《祁黄羊》中的人物介绍,先让学生阅读计算机网络课件,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祁黄羊、悼公、解狐、祁午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接着告诉学生,关于他们的详细资料在计算机的资料库里有介绍他们的文章。于是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各自的计算机,兴趣极浓地阅读起来,为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方式大大优于传统教学中学生听教师口头介绍,在同样甚至更少的时间里,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充分体现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篇3:[电教论文]发挥电教媒体优势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一、激发学习兴趣

有了兴趣, 学生就拥有了成功的基础和强烈的求知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运用好电化教学, 不仅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的各种电教媒体, 能将真实的生活引进课堂, 缩短了教学与现实的距离, 提供了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实践证明, 在英语教学中, 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模拟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具体情景所传达的信息, 触景生情, 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如教发生在Dino和Tim之间的小故事时, 我们可将Dino制成形象可爱的动画, 让同学们和它一起说、一起玩, 同学们都觉得十分有趣, 不知不觉地也就说得多了。

二、活化教材内容

恰当地运用电化教学设备辅助英语课堂教学, 能将日常生活中的场景真实再现, 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由此而产生运用英语的真实情感和激情, 使学生们很快融入教材设定的情景中去。如教关于季节、天气的描述时, 我设计了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中小朋友的生活场景, 通过画面中小朋友的活动与表情来展现课文内容, 让学生理解并学会怎么说。在学会说文中语句的基础上再播放一些画面, 并向学生提示:假如你是其中的小朋友, 你会怎么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果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 他们的兴趣也就轻松自如了。

三、降低教学难度

电化教学能形象、直观地演示知识的推导过程, 使难点简单化、生动化和形象化, 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如学生第一次接触用“We are...”等复数形式表达的句子时往往觉得很难。在教学中, 我就给他们先播放几组用单数表示的画面和录音提问, 让他们回答, 然后再逐幅画面进行变化, 随着画中事物数量的增加, 录音播出了新的句子, 在适当的位置把句子也展示出来, 让学生比较, 帮助他们理解两种句子的异同以及句子中各个部分的相应变化, 从而使他们既复习了许多相关的职业名称, 又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所学内容, 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四、拓展学生视野

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多了解一些外国文化, 特别是英语语系国家的文化, 对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非常有利。电化教学中可利用丰富的图片,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一些简单的外国文化。如:可通过播放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一些资料图片, 让学生了解袋鼠的生活环境, 引导学生随着画面来参观白宫;学唱We wish you a Marry Christmas, 可先播放一些西方国家过圣诞节的图片、媒体等资料让学生看, 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视野等等。

通过实践, 我觉得在英语教学中, 只有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 合理地使用电化教学, 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浩琳.直观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7 (5) .

[2]沈建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演变.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7 (2) .

篇4:[电教论文]发挥电教媒体优势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和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于责任感。”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小学生作文的强大内动力,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而多媒体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把学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来,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字描绘“美”的情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开拓他们的视野,引发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例如教学作文要求学生写一位自己熟悉的人物时,我们可以用数码相机把班上一部分同学平时的一些言行举止照下来,课堂上一一向学生展现出来,学生一看到自己同学上了电视或大屏幕,自然兴趣盎然,会认真观察其外貌特点,并且让学生来说一说,师生共同评议,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写作兴趣。

二、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

黑格尔曾经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想像,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没有想象力的作文是没有生气的。小学生的作文源泉在于生活,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周围生活注意不够,更不要说抓住生活中的本质了。因此可以使用电教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想象。如在写作之前播放一些取自生活、经过编辑加工的录像片,创设一个情境。通过丰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优美的音乐语言有效地烘托气氛、反映生活、再现生活。学生边听边看边想,开拓他们的作文思路,引发他们联想,该事物的来龙去脉、人物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最后写作就水到渠成了。由于录像中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触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使学生加深对画面内在实质的理解,从而诱发他们想象。

三、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熟视无睹,平时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再加上生活经历有限,因此造成了写作时的“无米下炊”,他们感到不知写什么,无话可说,或说不清楚,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平淡无味,言之无物了。如果在作文教学中采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克服小学生观察的局限性,挖掘他们平时视而不见的生活内容,加以有序化后再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信息,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扩大视野,积累素材,并能跨越时空,随时随地地再现多种风俗画面和风景画面,从人生百态到自然万象,无所不包。这些被忽略的司空见惯的东西都是可以运用的写作素材。例如在教学作文要求写一处景物时,教师可以把校园的比较优美的景物利用摄像机进行摄录下来,课堂上把这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感受到自己的身边处处有可写的东西,在这优美的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灵感。

四、运用电教媒体,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收集的素材要通过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写作语言的运用与表达也是形成一篇好作文的关键。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帮助小学生写出通顺优美的语言。如教学看图作文《穿棉衣》时,利用电教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一幅幅图,让学生看图试着说话,学生在第一次说时也许语言不连贯,这时可通过教师或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纠正补充,或大家展开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生就会很快形成较为连贯的语言。还可以让范文为作文引路。这不仅能使小学生领略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帮助小学生学会迁移范文的结构、词语和写作方法,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作文训练。

五、运用电教媒体,及时评改作文

评改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能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找出作文的优缺点,以不断提高作文的质量和水平。以往的作文批改都是在课后,即使是面批,也是一对一的进行交流,不能使全班同学受益。那么如果运用了电教手段,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作文训练,让学生把作文输入计算机,教师通过主机可以任意查阅学生的作文,把优秀的或有问题的作文通过网络传送到每一个学生的计算机上,让学生边讨论边修改,直到最后完成。

如果草稿纸上进行作文,那么交流时评,教师选出反映共性的好、中、差的作文数篇,复印在投影片上或制成课件,上课时出示出来,由教师示范修改或师生共同修改。这样不仅能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上学生互相交流习作,共同修改,共同提高,教学容量大,效率高,学生上得投入,收获很大。

篇5:[电教论文]发挥电教媒体优势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这一要求充分说明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深入推敲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发挥电教媒体的教学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和促进英语课的教学。

一、我们要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确定英语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还能够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和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对教师的授课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是,不论采用何种媒体,都是为教师教学所用的,都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尤其不可能替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我们要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开发课件和修改、完善课件上。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使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各阶段中,恰当地开发和运用多媒体。根据多媒体自身的特点,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开发课件时,应选择内容抽象、过程复杂、难以口头表达、学生理解吃力、传统教学形式收效甚微且又适合于CAI形式、并预计效果明显的教学内容。课件的制作应抓住教材的某个重点、难点,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借助其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画面,将这些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以更好地辅助教学,同时也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尤其要对学生的视听加强指导。那种让学生自己看屏幕、听声音,而教师撒手不管的做法是绝对错误的。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细心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完整而准确地把握观察对象,全面而深刻地理解

学习内容。教师要把握运用电教媒体的最佳时机,坚持启发诱导,淡化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适量控制使用媒体的多少,课前检查电教媒体的质量,以便课上熟练地操作。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于电教媒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二、我们要在多媒体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鲁迅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只粉笔一张嘴,学生常常会有枯燥、单调、乏味的感觉,以至于使英语课堂毫无生气,使学生过早地对英语失去兴趣,这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极大障碍,严重影响到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准确、恰当、适时地运用电教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改变这一不良状况。电教媒体擅长制作新颖别致的图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意性强,能弥补课本中插图和文字说明的局限性,将复杂的内容层次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能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声音清晰的感知材料,产生愉悦的视听效应,刺激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更容易使之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情绪,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我们要与传统教学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实现教学上的高效低能。《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在英语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可以显出它的无穷魅力,比如将课文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思考问题,同时可以起到训练学生听力和对课文理解力的双重目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英语知识转化为英语应用能力。另外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信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在讲到有关圣诞节的课文时,可以从网上捕获与圣诞节相关的故事、贺卡及插图再加几首圣诞诗歌,然后整理在一起,加上教师的解说和介绍,就是一堂生动的英语课。

虽然电教媒体是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成果,但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排斥其它传统教学媒体。传统教学媒体使用历史悠久,是无数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发、实验、积累研究出来的,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的特点。传统教学媒体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来明确教学目标,弄懂教材内容的过程。传统教学媒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思考,加上传统教学媒体的书写、论证,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单纯的利用传统教学媒体或多媒体都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正如我们所了解的,电视录像在表现活动的画面有独特的优势,但它呈显时间太短,学生的认知过程难以展开,但如果将它与投影教学或挂图教学相结合,则既能表现活动的画面,又能表现静止放大的图像,教学效果必然会更好。

篇6:[电教论文]发挥电教媒体优势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美国教育家罗伯特·加涅把各种教学媒体的应用看成是学习情景中刺激学习者的组成部分。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来说,他们好奇、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愉快地学到知识,并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学习数学兴趣。我的体会有:

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情感状态,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项知识真正发生兴趣时,他将会千方百计调动自己的潜在智能,积极主动地去获取。“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电教媒体的合理运用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兴趣和期待的火苗烧旺,使之转化为学习的激情。

如《同样多、多些、少些》导入时,我用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奥特曼和大家一起学习,首先让奥特曼出谜语考小朋友来引出小白兔,随之民脑“切入”4只小白兔的集合图,然后随着奥特曼的讲解“兔子妈妈想给它的4个兔宝宝每人一个红萝卜”又“飞入”红萝卜的集合图。这样,积极调动了学生的耳、眼、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针对一年级小朋友的无意注意胜于有意注意这一特点,在巩固练习阶段,有趣的练习形式将再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强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如《6的认识》的巩固阶段,我让学生拿出6根小棒,让学生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如房子、金鱼、松树、电视机等),然后将他们的作品在投影机上展示出来,同时让他们说说所摆图形的名称及每部分所用小棒的根数。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玩乐之中巩固知识,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二、运用电教媒体突破重点、难点。

电教媒体能打破时空限制,将事物的发展变化由复杂变为简单,由抽象变为具体,能有效地提示客观事物本质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接触等途径,学生会很容易地辨别这两种实物的形状,但要他们辩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图形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将几种大小各异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图像演示给学生画,再通过点击某一实物,便出现该实物各条棱闪烁的情景,然后再隐去其他部分,抽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几何图形,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难点得以突破。

又如《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教学,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先找出条件或问题,根据学生回答,电脑出示12只白兔、7只黑兔,再通过分析得出白兔多,要把12只白兔分成两部分,在学生指出白兔和黑兔同样多的部分时,7只黑兔消失,出现“白兔和黑兔同样多”,然后得出剩下的就是比黑兔多的部分,电脑演示5只白兔消失,出现“多几只”,这样就帮助学生理解了此类应用题的结构,掌握了解题的方法。

三、运用电教媒体,扩大课堂容量。

电教媒体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材料,精心设计好课件,投影片等,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如《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对刚入学不久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单凭书上那几幅图的讲解,练习,让小朋友们做能熟能生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又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教学中,老师们通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一眼就能看出横放的、竖放的长方形,但往往找不出斜放的长方形(正方形),这就需要用电脑来帮助:首先通过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变宽、变窄、变长、变短来认识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正方形)旋转来认识位置不一的长方形(正方形),然后,让学生从各种漂亮的组织图形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这样,难点得以突破,知识得以巩固。

四、发展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发展的`求异思维入手,培养和训练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迅捷的判定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具有多向展示的思维方式,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以求获得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新课一开始,我便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经验思考23-7等于几?同时课件出示两捆零三根颜色各异的小棒,小朋友们可拿小棒动手操作,亦可看着电视屏幕上的小棒进行思考,小朋友们每说出一种方法,我都是非常高兴地对他们的想法予以肯定,同时让他们把各自的方法通过投影演示给大家看。这样,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起来,结果得出了以下几种解题途径:⑴3减7不够减,从20里拿出10,13减7得6,剩下的10再加6得16;⑵先从20里拿出10,13减7得6,剩下的13加上3得16;⑶先用23减3得20,再用10减4得6,剩下的10加6得16;⑷因为7加16得23,所以23减7得16。

篇7:[电教论文]发挥电教媒体优势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电教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谈几点感受。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兴趣不浓。因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的兴趣。如教学《触摸春天》一文时,我首先播放同学们熟悉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那生动、鲜活的情境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学生不时发出“啊”、“啊”的赞美声,我适时点拨一群残疾人做出了许多常人很难做到的事,真是一个奇迹,有个盲女孩也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们跟随着她一起去触摸春天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运用电教媒体,突破重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很多,我在实践中体会到巧妙运用电教媒体是理解教材重难点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教学《五彩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五彩池池水颜色成因这一难点,我借助电脑展现阳光在池水中折射的动画,并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和谐可亲的解说,这样色光交融,视听结合,帮助学生在语言信息和图形信息之间搭建起相互转化的桥梁,使这一原本深奥的物理学中光的折射原理变得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丽。

三、运用电教媒体,发展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如《触摸春天》一文中学生对“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一句很难理解,于是我在教完全文后出示自制的网页,让学生观看我搜集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并配上音乐《感恩的心》,让学生通过视觉的观看、听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从而明白:他们虽然是残疾人,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创造了奇迹, 他们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权利,他们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我们作为健康人,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好地为他人服务。

四、使用电教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逻辑思维也比较差。

要让他们口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某一事物的特征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首先要根据学情,适时利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由于电教手段具有生动直观、形声兼备的特点,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超越时空的、有声有色的形象化知识,适应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弥补了他们视野较窄、直观表象储备少的缺陷。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有一定的物质依据,让学生依物说话、言之有物,逐渐有话可说、学会说话。如在教学《雨》这课时,我训练学生说说下雨的场景,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在学生的头脑中雨只是个模糊的印象,他们没有留意过它的声音,更没有能力去通过声音去分辨雨的不同。这时我利用电教手段,将大雨“哗哗”、中雨“淅淅沥沥”、小雨“沙沙”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这样就立刻唤起了学生的`联想,头脑中的表象一下子清晰了,一个活生生的画面顿时显现在学生眼前,此时再要求学生说雨的特点,他们就能说得真实、具体了。

五、使用电教媒体,加强信息传递,强化有意识记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项目之一,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段,可以加强信息的传送,强化儿童的有意识记,加强字、词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识字效率。如学习“芽”的草字头和“树”的木字旁时,利用电教媒体展示了从小草(大树)到古文字再到偏旁的渐变过程,由具体到抽象,生动再现了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及规律,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强化了形与义的内在联系,既形象又生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8:发挥电教优势, 促进作文教学

一、运用电教媒体, 提供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息。”故作文教学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直接参与各种活动, 获得第一手材料。但是,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 知识面狭窄, 生活经验贫乏, 作文材料仅局限于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么几件事, 作文源泉定然“枯竭”。运用电教媒体教学作文, 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天气、动植物等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从而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例如, 习作《记一处景物》, 传统的做法是组织学生参观一处景物, 再写下来。但由于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 平时缺乏仔细观察的习惯和观察的方法, 不能留下深刻的表象。教师可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 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条件, 引导他们观察, 启发他们积极思维, 同时教给他们观察方法。此外, 写某一时间内特有的环境景物, 比如, 雨景、雾景及日出日落时的景物, 同样可利用电教手段进行作文教学, 指导学生观察, 抓住景物特点, 把景物描写得更生动。教学实践证明, 运用电教媒体再现生活画面, 强化了作文的感性材料, 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二、运用电教媒体, 激发写作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借助于电教媒体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 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音响刺激学生感官, 给学生创设习作情境, 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从而使学生的智力呈现最佳的状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例如, 我在指导学生写人物特点的作文《淘气的小弟弟》时, 用多媒体电脑在屏幕上显示了一个四、五岁小男孩一系列淘气顽皮的动作、神态, 并配以活泼轻快的音乐节奏和稚声稚气的声音, 使学生的视听产生刺激, 迸发情感, 说、写都很有兴趣。学生进行了轻松愉快的情景欣赏和口述训练, 加上教师的启发、引导, 很流畅地用书面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种视听作文法用有趣的音响、图像刺激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使学生有话可说。写成的作文也有血有肉、生动有趣。

三、运用电教媒体, 培养观察能力

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表现手法多样, 既能演示静态图像, 又能模拟一些动态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时空限制, 展示课堂内不易看到或不可能看到的事物, 图像清晰, 形象逼真, 色彩鲜艳。发挥电教媒体不受时空限制、观察目标集中统一的特点, 并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 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察, 把观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抓住事物的特点, 就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 在教学看图作文《植树》时, 根据课本中画面所反映的师生植树情景的特点, 制作了使学生能把画面内容写清楚、写完整的辅助教学课件, 在作文指导时, 采用把画面分解投影和展开投影的手段, 把写作顺序和观察顺序用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 并及时指导、启发学生进行细致、深刻的观察, 因而学生作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四、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评改途径

学生认识事物和表达对事物的认识, 从作文角度上看, 反映在“作”和“改”两方面, 初次作文表达出对事物初步认识, 修改的过程则是对事物认识深化的过程。因此, 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利用电教手段, 对学生作文进行直观评改, 能优化作文的评改途径, 提高修改的效率。把写得好的文章制作成课件展示出来, 进行范例讲评。为鼓励学生习作中的点滴进步, 每次作文后, 教师都应该从一般的习作中找出精彩的词、句、段, 或整篇文章, 制作成课件, 注上姓名, 让大家品味、欣赏, 引导学生点评, 并广泛讨论, 相互促进, 相互提高, 从而保持学生习作的热情, 体验习作成功的欢乐, 形成良好的写作内驱力。使写作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表达情感的一种激情和需要, 一种展示才华的机会, 一种不断学习他人和自我挑战的最佳途径。

篇9:发挥电教优势,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教优势;作文教学;学习兴趣

如何有效地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把电教多媒体优化组合,按照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作文教学从方法、内容入手”,给学生有充分观察人、事、物、景的机会,从方法上、内容上尝试解决作文难的问题。

一、利用电教创设作文教学情景,激发写作兴趣

初中生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这就要求作文教学,以引导学生感知为基础,尽可能运用直观手段,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放录像,幻灯片,播放录音,幻灯片,播放录音等手段创设特定教学情境,通过形象、光色、声音激发写作兴趣。

我在指导学生写一个运动场面时,我借用了电教录制的25届奥运会孙淑伟跳台跳水最后一跳时精彩的片段录像带。上课时,我导入课题后,我按计划有步骤地放录像,学生们被孙淑伟那高超、精彩的技艺折服了。当他们看到孙淑伟被教练抛入水中的有趣镜头时,大家都笑了。听着激昂的音乐和有感情的解说,学生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了。很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运用电教“创设情境”,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的轻松,越教越有趣,越学越爱学。

二、利用电教指导学生观察事物

我在指导学生观看《精彩的场面》时,为了教会学生有顺序的观察,我让学生看到孙淑伟跳水动作,并思考他是分几步完成的。为了让学生观察得细致,我放慢镜头,定格,让学生仔细观察孙淑伟的每个动作和神态。再如指导看图作文《公园一角》时,我教学生按地点转移顺序观察景物。以喷水池为中心,指导学生由近到远,有顺序地对喷水池的前后左右进行整体观察,为使观察更加细致,我甚至遮住片中其余景物,只留“喷水池”部分,引导学生从下到上按顺序观察,并且口述。经过多次指导和观察,学生观察事物由笼统变得细致,也学会了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还懂得运用顺序法、分类法、比较法等提高观察的质量。

三、利用电教开拓学生思维,启发想象

电教媒体有极丰富的表象力,通过具体的形象再现各种事物形象,情景过程,有效地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

学生观察事物时往往笼统不精确,电教媒体则能再现生活情景,比较持久地吸引学生,只要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的思维状态就大不相同。如上《左江石景林》,教师在课堂上放录像,一块块形态各异的山石像什么?老师定格让学生细看,有的像奔腾的野马,有的像吃草的老牛,有的像钓鱼老翁……学生在老师具体引导下一边观察,一边描述,一边想象,思维十分活跃。

四、利用电教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

任何事物,无论是动作的还是静的,它的存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电教软件在制作过程中,就要再现它的顺序,如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再现时按先后顺序的、按地点变换的,也有由动到静,由点到面的,或者是按人物活动行踪的顺序录制的,学生看后,就形成了清晰的条理。如写《记一次“三热爱”歌咏比赛》的作文,作文前先是有目的,依顺序摄制了“三热爱”歌咏比赛的全过程。在作文指导课我们引导学生看录像,采用“定格或不定格”形式,先放“孙妮宣布比赛开始”,再放杨英领诵,刘伟指挥唱第一支歌,最后放全班唱的第二支歌。过程一目了然,学生观看后写出来的作文条理十分清楚。

总之,用电教媒体指导作文教学,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到学会观察,有话可说可写,到学会分析比较,有话想说想写;到学会表达顺序有话会说会写。我认为电教媒体确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侯建玲.发挥电教优势,促进作文教学新课程(教研版),2012, (11)

篇10:发挥电教优势 搞好专业教学

——浅谈电教手段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荣成第四职业中专

宫润强

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专业基础较差,而电子专业课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知识面广。人们在教学中普遍感到教学要求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差距较大,教学过程中十分困难,教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近几年来,笔者尝试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在电子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电教媒体,正确地把握好电教时机,不仅可以增加知识本身的形象性、直观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快速理解、掌握知识,加深印象,拓宽思维,提高能力。

一、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最直接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及注意力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单纯依靠教师的说教是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但是,如果我们恰当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电教媒体来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电工基础》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展示出定子绕组中通入对称三相交流电后产生的旋转磁场,转子导体切割旋转磁场产生的感应电流,转子电流在旋转磁场中受到的电磁力,于是转子在电磁转矩的作用下,沿着旋转磁场的方向旋转起来。同时也可以展示出异步电动机工作的必要条件:转子转速低于旋转磁场转速。这样就把我们平时无法感知的事物展现出来,加上配音后,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并引起心理愉悦。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从而为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很容易地突破教学的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逻辑思维形式过渡的,它需要大量感性经验做基础。由于生活经验和阅历的局限性,学生缺乏应有的感性材料,这会引起思维的障碍,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此时,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在教学中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学生获取感性的认识,在头脑中留有深刻的表象,加强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收录机原理及电路分析》中收音机的直流供电通路和交流信号流程时,由于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过程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不利于学生的掌握。在课堂教学中,我使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地模拟出直流电流在电路中的供电通路及交流信号在电路中的流程。这样,抽象的理论知识就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平时很难表述清楚的难点,形成直观表象以后,学习难度降低了,学生就很容易掌握。

另外,一些电学现象,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实验直观演示,但是由于一些实验条件不易控制,或存在一些其它因素,学生对主要实验现象的就不甚清楚。我们在教学中,在实验的基础上,再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就可以把主要现象清楚地表现出来,可谓锦上添花。如在教学《电工基础》中楞次定律时,把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具体步骤进行分解,结合多媒体演示将每一个步骤展现出来,实验所无法看到的现象被清楚地表现出来,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每一个步骤的含义,领悟了教学内容,实现了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化解难点,突出重点的作用。

三、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新建立,而不是简单传递给他。”因此,运用实验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认识知识,掌握知识,就成了课堂教学,尤其是职业学校电子专业教学的一大特点。

我在教学《焊接技术》时,由于焊点小,教师当场示范可见度差,教学效果不明显。为克服这些弊端,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焊接技术,同时有更多练习的时间,我就用摄像机拆下了我亲自示范的整个焊接过程,加上配音。尤其是根据学生焊接过程中易遇到的问题,通过镜头特写,让学生一目了然。他们只要边看、边焊接、边接受教师巡视指导就行了,效果甚佳。

四、运用电教手段,可以灵活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学习自主性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一方面表现为获取外部信息时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加工处理信息时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由于电子专业课理论性强,知识面广,再加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加快,单纯依靠教师上课所讲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家电维修的需要。因此,在职业高中电子专业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教学实践中,我注意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收录机、电视机的维修时,我使用投影片来帮助学生进行故障分析,提高学生根据现象分析故障的能力;组织学生看有关典型故障维修的录像,使学生掌握故障检修方法,并根据学生能力指导学生看一些有关家电维修的书籍。并综合运用电教手段,开辟第二课堂,成立“电子爱好者兴趣小组”,走上社会,服务于社会,义务帮助别人修理收录机、电视机等,受到了社会好评,学生也从中品尝到学习知识的乐趣。通过以上方法,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动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摆脱了完全受支配的被动学习地位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死学”为“乐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学生毕业后的再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切实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板书、板图和重述题意浪费了大量时间,造成授课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巩固时间少,课后作业量较大。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出现厌学、逃学等不良现象。实际教学中,我使用电教教具后,上课前将课堂上要用的复习题、例题、练习题、讲课用的电路图等投影片,预先准备好,上课时利用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由于准备的充分,因而比平时上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相对地就能增加课堂知识量,增加一些巩固、记忆和启智的题目。有时根据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利用节省到的宝贵时间,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做到了当堂内容当堂消化,作业也当堂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并在练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素质水平,对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篇11:[电教论文]发挥电教媒体优势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摘要:正确、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指导作文教学,能使学生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到学会观察,有话可说可写;到学会分析比较,有话想说想写,电教媒体确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电教媒体

写作兴趣

观察

写作素材

想象

随着电教的广泛运用,人们已普遍认识到,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优化教学过程。电教媒体不仅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生动的视觉画面和听觉刺激,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认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电教优势,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作文教学情景,激发写作兴趣。

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互相协调,互为作用的过程。“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说的是情感促表达的道理。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这就要求作文教学,以引导学生感知为基础,尽可能运用直观手段,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放录象,幻灯片,播放录音,幻灯片,播放录音等手段创设特定教学情境,通过形象、光色、声音激发写作兴趣。学习主体的情感,有助于激发求知,激发表达,因而有助于发展思维和语言。例如在中年级看图说、写几段话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作用下展开联想,用思维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练习,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学步骤是这样安排的:

出示课件(动画配音响):春天来了,大地复苏,春雨沙沙地下着,春雷隆隆,笋娃娃摇头晃脑地从地里钻出来。

师:同学们,谁能用“雷公公”、“春雨姑姑”、“笋娃娃”、“大地婆婆”说几句话?听着真实的自然声响,看着生动的画面,学生兴趣盎然,激情勃发,说写了以下一段话:咚咚咚!雷公公擂响了大鼓。沙沙沙!春雨姑姑弹起了琵琶。大地婆婆拍了拍竹笋娃娃的屁股说:“雷公公,春雨姑姑都在叫你呢,快起来,春天多么暖和,多么美丽啊!”笋娃娃睁开了眼睛,摇了摇身子,探出了小脑袋,只见小树吐出了新芽,小草添绿色,小河哗啦啦,小鸟在欢叫。啊,世界真奇妙!

二、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没有细致、准确的观察,学生就不能把说话清楚,把作文写具体,因此,指导学生观察在作文教学里就显得格外重要。尽管在作文教学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观察,但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受时间、地点、观察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观察不能进行得十分细致、深入。电教媒体引入课堂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指导写某种动物。我先让学生仔细观看小白兔的录像,对小白兔的外形、动作等进行观察,然后对小白兔的特点展开充分的讨论,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初步训练。接着把小白兔的耳朵、眼、嘴、身子、尾巴、脚一部分一部分地展示出来,突出细节部分,引导学生顺序观察,具体描述。这样,学生写出的话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序。经过多次指导和观察,学生观察事物由笼统变得细致,也学会了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还懂得运用顺序法、分类法、比较法等提高观察的质量。

三、运用电教媒体,丰富写作素材。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造成他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说起”。运用电教媒体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季节、天气、动物、植物等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

1.生活再现法。学生的作文材料,来源于生活,指导小学生作文,“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参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但我们经常发现,有些作文内容虽是学生已认识的事物,他们也有所经历,可学生往往因无意注意,印象谈薄,以致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我们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平时,我们勤于把广播操、升旗仪式、运动会等常规活动摄录下来,还时常根据作文训练要求,摄录参观访问、社会活动等场景,组成作文教学资料。作文课上,再现这些学生亲身经历的场景,唤起学生的回忆,并进行观察、交流、口述、评议等教学活动,自然就降低了写作难度,学生写出的作文就容易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了。

2.特定情景创设法。运用镜头定格,慢放画面、循环播放等形式,是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所常采用的方法。镜头定格,能够突出重点或细节部分,使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进而准确表达;慢放画面,能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使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现象或过程清晰地重现在学生面前,使表达更加具体;循环播放,能为学生提供多次连续观察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机会,使表达更趋完整。如在指导学生写“老鹰捕兔”这一片断时,可以综合采用上述方式,通过镜头定格,凸现了老鹰伸出利爪抓住猎物一瞬间的情形;利用画面慢放,把老鹰在空中飞行的姿态,捕获猎物时俯冲的迅猛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而画面的循环播放,不仅多次展示老鹰捕兔的全过程,更主要的是照顾到了后进生,使他们得以多观察、补充和反复修改,如期完成习作任务。

四、运用电教媒体,开拓思维,丰富想象。

利用电教开拓学生思维,启发想象

电教媒体有极丰富的表象力,通过具体的形象再现各种事物形象,情景过程,有效地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

如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加上观察时往往笼统不精确。电教媒体则能再现生活情景,比较持久地吸引学生,只要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的思维状态就大不相同。如在指导学生描写假山时,教师在课堂上放录像,一块块形态各异的山石像什么?老师定格让学生细看,有的像奔腾的野马,有的像吃草的老牛,有的像钓鱼老翁„„.学生在老师具体引导下一边观察,一边描述,一边想象,思维十分活跃。

五、运用电教媒体,及时反馈,学会评改。

在计算机网络帮助下,教师既可全面了解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迅速掌握任何特定学生的习作,及时给予个别辅导,教师发现问题可与学生通过耳机进行一对一的直接对话。

在“双机”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发布通知”的形式,给学生作示范修改,展现修改的每一步骤,把原文和修改稿进行比较对照,使学生对正误了解于胸。也可以让大家集体评议,共同修改,运用以学生自改为主,师生共改和学生互改为辅的方式,从而达到有效地纠正学生作文中有代表性的错误,使学生熟悉、掌握修改作文方法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又将影视艺术中时空跳跃,时间倒置、蒙太奇等手法运用于电子文本的合成中,非常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想象,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从而引发学生创新的火花。用电教媒体指导作文教学,使学生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到学会观察,有话可说可写;到学会分析比较,有话想说想写。我认为电教媒体确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篇12:发挥电教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仍准确表现体裁和音色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象《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声独唱和男声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电教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二、能深化德育和美育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学中,电教媒体能够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对深化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

(一)教育功能。音乐教学中的唱歌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根据歌词等内容,虽然可以通过说教对学生进行性格情操的陶冶,思想感情的净化和道德行为的规范,但远不及设计绘制投影片后来演示教学内容及用录像来指导学生观看教学内容所获得的效果好。如欣赏《铁蹄下的歌女》这首歌,除制作、演示《铁蹄下的歌女》的投影片外,我还给学生放映了当今“舞台上的歌星”的录像画面。在画面的对比下,让学生感受到:同是歌女,因处在两个不同的社会,因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感染功能。它包括愉悦感染和悲凉感染等,指的是歌曲的内容通过电教媒体再现情景后,学生的情感受到激发而产生的共鸣。比如教《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在幻灯映出的“青山、白云、河水、梯田、果树、松柏、麦浪”背景下,然后播放歌曲的演唱录音,这样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歌中的家乡和我们自己的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美感功能。美是客观存在的。音乐除了声音的美之外,形式美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被人的感官所接受。如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首──《保卫黄河》,通过放映演唱录像,使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地强烈地感受到了磅礴的气势美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追求美,就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为这种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而奋斗。

三、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约占每学期总时数的25%,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它涉及到器乐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在乐器欣赏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吹打乐等5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唯一的手段就是放映教学录像带。通过录像,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如在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中杨子荣的一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唱腔和其它组合片断的过程中,我紧随画面介绍了京剧人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什么是青衣、花旦及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等。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教学录像带是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最有效的电教媒体。

四、能提高教学效罕和质量

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习题。我们如果把这些内容在备课时写在明胶片上,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我在教《荆州花鼓戏四大主腔的欣赏与听辨》时,由于先把四大主腔的音乐特点和情感特点分别制成了四张投影片,因此在课堂上为学生的欣赏与听辨赢得了时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使用电教媒体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运用幻灯、投影和录音录像等。这些媒体的使用,或独此一种,或二者兼有,或三者兼之,同时还要设计好使用媒体的时间、顺序和次数。使用的时间合理,能与教学内容衔接自然,不留痕迹,尤其是录像的合理放映,能使学生获得“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使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使用的次数合理,可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由于电教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激发情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五、能丰富想象,激发写作兴趣

上一篇:小班幼儿户外体育游戏下一篇:以字母i开头的单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