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

2024-04-25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共10篇)

篇1: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青浦区徐泾中学 孙兆静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言文的魅力历久弥新,其蕴含的文化精髓哺育了一代代中国人,尤其是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更是中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最佳途径,因此,近年来,文言文的教学逐步引起更多的关注。而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又是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手段,也是为人广泛运用的。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下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文言文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朗读的巧妙运用对于教学的好处。对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还是陌生的,他们还处于文言文学习方法的积累之中,所以,我们的教学期待让学生通过多形式、多种角度地朗读,如自由读、集体读、师生齐读等;使学生读得有味,读得有神,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

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以读贯穿始终,体现以读为本,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我将朗读的层次分了四步,这四步各有不同,各有作用,每一步的朗读都力图解决不同的问题。从而让学生通过朗读更深地走进文本。

第一步:读准。第一次读,要求学生正音,正字,能够根据纠错后的提示,读准文中的多音字,生字,从而达到读准字音的目的。比如在《为学》这篇课文中就有“语、鄙、恃”等易读错的字,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不但要认真纠正其中的错误,还要及时补充该词的含义,这样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达到理解地读的目的。在《卖油翁》中,学生正是在这一步朗读中,认识了“矜、忿、颔”等词,这是感知文本内容的第一步。这一步朗读,以学生的个别读并纠错开始,以整体齐读易出错的词并最终达到准确结束。

第二步:读通。第二次读,在读准的基础上,能够更加流利地朗读课文,语言没有障碍。同时,也包括停顿无障碍,因为停顿的障碍通常就是不理解,在第二次读的过程中,就是要解决学生朗读中的不当停顿。“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样熟读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减轻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同时,熟读更有利于理解,也有利于背诵。在《卖油翁》的教学中,学生正是通过这一步朗读,明白了“但微颔之”“唯手熟尔”的句读。这一步朗读以学生个别质疑开始,以集体答疑,个体体验朗读,并最终确定准确的句读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越读越熟练,读通的过程千万不能忽略,因为,只有这个过程的准确无误,才能保障下面的理解文意的过程更顺畅。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第三步:读懂。主要是通过朗读人物语气,揣摩人物心理,进而理解文章主旨。在《为学》中体会富和尚,穷和尚两个对比鲜明人物,他们的语言精炼,但是蕴含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学生就可以通过听朗读中人物的语气,来分析人物当时的情感,然后再透过这个情感的层面,去分析理性的层面,从里达到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在《卖油翁》中,学生正是在这一步朗读中,通过对陈尧咨和卖油翁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的品读,理解其人物形象,理解文本告诉我们的道理。文中共出现两位人物,陈尧咨的骄傲自矜,我们很快就可以感受到。有世人的盛赞“举世无双”,更有自我感觉良好的“自矜”,后文还有“十中八九”的证明,这一切都让初入眼帘的陈尧咨形象十分鲜明。但是随着卖油翁的介入,陈尧咨情感的变化就需要深入地思考才能够体会了。在卖油翁“但微颔之”过后,他连着两句追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这里包含一种怎样的情感呢?仅看两个问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成反问,包含着一种气愤,但是,我们仔细地理解一下这两个句子,其实,陈尧咨第一句情感上包含着疑问,同时,更有一种轻蔑,这种轻蔑的情感就体现在一个“亦”字上,而这正是学生忽略的地方,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着一个“亦”字,进行了故意漏读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我漏读了一处,然后进行是否可以把这个“亦”字去除的假设,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然后想一想“亦”字在这里能够体现陈尧咨怎样的心理,学生在比较朗读中,感受到了陈尧咨言外之意中的轻蔑,真是这种深入地沉浸文本,才能够让学生在简单的文字背后看到陈尧咨生动的心理变化。

第四步:读出味。准了,通了,懂了,下面的就是读出文言文的味道,那吟咏朗诵的读书声,该以怎样的形式传达出来才有文学的美感,在准确的基础上,在理解的基础上,带着对人物的充分解读,以及对文章蕴含事理的体会,有声有蕴地朗读,读出语文味。而这有别于刚刚三个部分的朗读。

这里可以播放名家朗读视频。这个过程要求学生仔细认真地听,然后自行体会,然后再跟着朗读视频跟读,通过名家示范朗读,进一步激发学生进入情境,感知文意,感知作者的心意,而名家声情并茂的朗读也更能引领学生的朗读,教师也可以进行范读。

以朗读这个最易入手的方式,体会人物语气,把握人物情感,进而揭示文章主旨。《为学》中最鲜明的人物形象是两个和尚,穷和尚和富和尚,两者对话精炼,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十分鲜明,富和尚“子何恃而往?”、“子何恃而往!”两句值得细细地体会,可谓字字句句见分晓,而穷和尚一句“一瓶一钵足矣”也昭示那自信敢为的形象。从朗读的语气出发,把握人物的情感,进而我们不难得出,立志去为,立志不为的差别,也就自然明白了事在人为的道理。

在这四步朗读中,穿插了多种朗读形式,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完成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让课堂充满了朗朗书声,充满了语文味儿。

篇2: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

桂冠学校 蔡晓勇

【摘 要】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法宝。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的朗读能激起美感而引发学生兴趣,有利于体会文章的内容、感情、特色,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朗读作用 朗读教学

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都说明“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朗读的作用:

一、在朗读中唤起美感、引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潜心学习,定会有较好的收获。文言文采用朗读教学也正是符合学生心理,激起美感从而引发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讲,诵读是学生个体通过大脑感知、视觉传入、声带发音、听觉监听、大脑辨别等不断循回往返的过程。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本文的学习兴趣。有位著名作家回忆,自已中学语文老师讲林觉民的《与妻书》时:“她在简要地介绍了作者和解释了„绝命书‟一词后,对课文内容未做分析讲解,就开始用很沉静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们深深地受到感染,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了唏嘘声,竟至„放声哭泣‟。”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就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注解、读课文,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速的效果。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还应传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定期举办诵读文言文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在朗读中增强语感,理解文句。

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多加指导,让学生读得得法。

起初,要语音准确,句读准确,字正腔圆。然后,训练学生掌握音调、语气、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尤其是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再后,随着理解的加深,要求学生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下功夫。最后,学生在反复诵读达到因气求声、心口合一、与我为化的诵读境界。久之,学生便耳熟能详,目闭可诵,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不知不觉间就和作者心意相通了。

三、在朗读中体会内容、把握感情。

文言文的语文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如初中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临危不惧、机智果敢,通过 “怫然怒” “色挠”,“长跪而谢之”,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就栩栩如生的出现在学生面前,不用教师多分析点拨,学生就能从朗读中体会到。

这样进行朗读法教文言文,不费时、不费力,而且自然、亲切,不用照搬教参说明,无需进行要点的罗列或过渡,它完全兼及了文章的内容了解、感情体会、特色把握,甚至兼及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探索领略。

四、在朗读中增强语感,提高表达

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材不是储藏知识点、训练点的宝库,不是学生思考和语文训练的范本,不是例子,而是培养语感,开发心智的引擎,是为了学生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铺设的言语之路。它应当以优秀的言语作品吸引他们,点燃他们成为真正的人、优秀的人。”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虽然离我们现代语言习惯远,但它毕竟是那个时代凝练的概括性强的语言,何况现代汉语语言是对古汉语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割断的血缘关系,甚至现代汉语语言还有直接保留的古代的途径之一。用高低、强弱、缓急长短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例如用昂扬急促的语调 朗读唐雎对秦王说的一番话,读出唐雎的愤怒,使学生感受唐雎的临危不惧、机智果敢。

学生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就用那词章,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五、在朗读中锻造想象、激发创造

朗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教师有表情的朗读,必然使学生对作品“临其境,闻其声,睹其貌,见其行”,醉心痴情,进入角色,进而针对作品的有关描写,充分调动记忆仓库中的表象积累与生活经验储备,广阔地展开相似、相近联想,创造出活灵活现的新形象。现代美学理论也告诉我们:读者不应是艺术作品的被动,消极的欣赏者,而应该成为作品艺术形象的主动参与及积极的再创造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必然使学生对文言文作品中的人物情态进行积极主动地想象和再创造,因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教师讲授《童趣》中“我”鞭逐蛤蟆一节,用轻声朗读“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用急促声朗读“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轻重缓急、高低长短的朗读,结合自己捕捉蛤蟆的情景产生联想,再现出少儿沈复调皮可爱的人物形象。

篇3:浅谈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朗读能激起美感而引发兴趣

巴班斯基曾指出:“有的教师上课非常努力, 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另一些教师好像并没有特别努力, 但得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后者的教学和教育活动都符合学生心理, 很协调, 一切活动都考虑学生的长处和短处, 考虑到他们的兴趣。”这就告诉我们, 后者教法能激起学生美感而引发学习兴趣。中学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 同时通过学生涵咏朗读, 逐渐品味文中独特意境美, 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本文的学习兴趣。有位著名作家回忆自己中学语文老师讲林觉民的《与妻书》时写道:“她在简要地介绍了作者和解释了‘绝命书’一词后, 对课文内容未做分析讲解, 就开始用很沉静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们深深地受到感染, 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 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了唏嘘声, 竟至‘放声哭泣’。”可见,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 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 在美感的作用下, 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 就是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 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注解、读课文, 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朗读有利于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朗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 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教师有表情的朗读, 必然使学生对作品“临其境, 闻其声, 睹其貌, 见其行”, 醉心痴情, 进入角色, 进而针对作品的有关描写, 充分调动记忆仓库中的表象积累与生活经验储备, 广阔地展开相似、相近联想, 创造出活灵活现的新形象。现代接受美学也告诉我们, 读者不应是艺术作品的被动、消极的欣赏者, 而应该成为作品艺术形象的主动参与者及积极的创造者,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必然使学生对文言文作品中的人物情态进行积极主动地想象和再创造, 因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琵琶行》时, 教师朗读“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流泉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轻重缓急、高低长短的朗读, 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产生联想, 再现出美妙动听、如泣如诉、高亢激越的音乐场景。

三、朗读能培养语感, 提高表达能力

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材不是储藏知识点、训练点的宝库, 不是学生思考和语言训练的范本, 不是例子, 而是培养语感, 开发心智的引擎, 是为了学生不停地进入生活, 不停地变成一个人铺设的言语之路。它应当以优秀的言语作品吸引他们, 点燃他们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 广化、深化、美化、敏化他们的语感, 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人, 优秀的人。”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虽然离我们现代语言习惯远, 但它毕竟是那个时代凝炼的概括性强的语言, 何况现代汉语语言是对古汉语语言的继承和发展, 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割断的血缘关系, 甚至现代汉语语言还有直接保留的古代语言, 可以说文言文是培养语感、进行语感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材料。文言文朗读教学则是培养语感, 进行语感训练, 提高表达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四、朗读有利于体会文章的内容、感情、特色

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语感。如果不朗读, 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 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 使它充满活力, 跳跃着生命, 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如学习《岳阳楼记》时,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若夫淫雨霏霏”和“至若春和景明”两部分, 低缓沉郁与明亮轻快形成对比, 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胸怀。

总之,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 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 才能对课文的美产生审美体验, 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 才能培养语感, 提高表达能力, 才能使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感情、特色等。我们期待着省时高效、充满活力的文言文朗读教学法在课堂中生根开花。

摘要:当今的语文教师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 教文言文重讲解轻朗读, 课堂上教师唱主角, 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转, 用早巳被叶圣陶、吕叔湘等前辈批判的逐字逐句翻译的方法。在新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 逐字逐句串讲翻译, 表面上看, 学生完全懂了, 但却是一种被动地接受, 一种不动脑筋地获得, 学生缺乏自主性、能动性, 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久而久之, 学生缺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文言文也就产生了厌倦情绪。

篇4:文言文朗读中的句读浅谈

《师说》中有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可见句读的重要,朗读文言文的第一步是句读要正确。句,指的是一句完整的话。读,指的是半句话。句读正确,读起来才会“抑扬顿挫”。

辨明句读,是从前童蒙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南宋王应燐编写的《三字经》里说:“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但考究起来,这种“明句读”的作法可以远溯到周代,《礼记·学记》有这样的记载:“比年人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离经”,就是给经书分章析句,如同现在说的分层次、加标点。到了汉代,就有人专门来做这件事,叫做“章句之学”。历代的注家都在这上面花了不少气力,古代版本正文中间的夹注常常是放在应当断句的地方。即有圈点的地方。

分章析句成为一门学问不是偶然的。汉字是单音节的象形文字,构词法和词义系统比较复杂,句法又灵活多变,再加上某些技术上的原因(如版本中有衍文或脱落的字等等),在不分段、不加标点的情况下,句子的界限往往很不容易确定。因此,把句子断错的事情经常发生。春秋末期有个著名的故事:鲁哀公看到古书上有“夔有一足”这么一句,就问孔子:“夔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孔子于是告诉他,夔也是人,怎么会只有一只脚呢?原来,夔是帝尧的音乐大臣,帝尧非常器重他,认为这样的大臣有一个就足够了。可见,“夔有一足”是两句话,应当读成“夔有一,足。”而鲁哀公却把这四个字连读成一句,他的错就出在句读上。这个错可不小,把一个正常的人变成了怪物!

句读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应当读断而连读或者与此相反。前者表现为把两句合成一句,如鲁哀公读“夔有一足”;后者表现为把一句话分成两句,如《汉书·贾谊传》:“国已屈矣,盗贼直(只)须时耳,然而献计者曰:‘毋动。为大耳。”其中的“毋动为大耳”是一句话,意思是把“无为而治”当作根本政策,反对采取任何措施;把它截为两句,不仅行文不畅,而且不合贾谊的原意。

第二类是把本应属上读的字属下读或者相反。例如《史记·屈原列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爵然泥而不滓者也。”这段话以“自疏”属上句,意思是屈原至死也不容许他自陈,是讲得通的;但这样一来,下面的“濯淖污泥之中”却不能成句,“濯(浊)淖”和“污泥”同义,即使以“濯淖”活用如动词,下文也不可解。要使上下文贯通一气,应以“自疏”属下句,即:“……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意思是屈原至死不见容于楚国君臣,于是自动远远离开那污浊的政治环境。“疏”释为“疏远”,其后省略了介词“于”。这样来断句,文意才显得通畅。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看起来跟句读无关,但实质上却基本相同,这就是初学者往往读不好长句。凡长句,从理论上讲都必须一气连读,但事实上往往不太可能,读起来总会在某些地方停顿一下,这就等于给长句划出了更小的层次,尽管这种划分大多是不自觉的。而初学者则往往把这样的层次划错,在不该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例如:

①昔先皇颁僧保(指郑和)‖所货西洋珠于侍臣。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

②灵公好妇人‖而男子饰者。(《晏子春秋》)

③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李渔《芙蕖》)

④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两例中,“颁僧保所货西洋珠”和“好妇人而男子饰者”都应当连读,例①在“僧保”处读断,全句的意思则不可解;例②在“妇人”处读断,就会把句意解错,说成灵公喜欢妇女,于是男子都把自己打扮成女人,而这句话原来的意思却是灵公喜欢让妇女打扮成男人。后两例中,“为霜”应属上读,“白露为霜”是从《诗·蒹葭》中借用过来的,指深秋季节,以“为霜”属下读,则义不可解;“坚明”应属下读,“坚明约束”是坚守信约的意思,把“坚明”和“约束”分开,就容易把二者看成并列关系,结果也是义不可解。朗读文言文,遇到诸如此类的句子,都应当仔细加以分析,把句中停顿处理得正确,这才有助于确切领会文意。朗读关过了,文言文学习才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篇5: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摘 要】朗读是教学目的,也是一种教学手段,运用得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朗读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字词范读、课文范读;指导朗读——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语气和语调;读思结合。希望大家重视朗读教学。

【关键词】朗读教学 地位作用

兴趣

技巧

感情

一、朗读的地位及作用

朗读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1、读书可以明义,读书可以明理。朗读可以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老师移情动容的朗读,可以引领学生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作者的内心,对课文进行深层的理解。

2、多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常年重视朗读训练,形成长期系统的习惯,学生语言领悟能力逐步提高。在老师感情充沛以情动人时,他必然在潜移默化中喜爱朗读,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

3、精读读出技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精读分析会让学生提高表达技巧。如《紫藤萝瀑布》写一树花——一穗花——一串花——一朵花,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生动的比喻拟人,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他们会在朗读中也为紫藤萝的茂盛亮丽而兴奋和感动。

朗读作为一种语文能力,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它既是一种教学的目的,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如果运用得好,会使整个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生动活泼的效果。

二、激发朗读的兴趣

国家普通话测试题目是读字音、读词语、读课文、说口头作文四道题,介绍电视台播音员普通话测试等级很高,要当老师以后先要普通话测试过级。这样让学生有大语文的观念,有大语文的目标。同时要求他们要每人必备字典词典,随身携带,随时查字正音,争取努力三年,三年后普通话远远超越别人,超越老师,像播音员一样能读,能说。初一学生上进好学,可塑性强,他们信心十足,真正爱上了朗读,爱上了我的语文课。

三、字词范读,用普通话朗读声母韵母读音到位,声调也要到位

老师的示范加上日常指点和鼓励,学生养成准确读字词的习惯,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读音慢慢规范,标准。

四、课文范读,引起朗读兴趣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注意,记忆和思考。”范读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快速走进课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引起强烈地朗读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们情真意切地朗读《化石吟》,同学们便穿越时空,聆听远古的呼唤,于是探索的思想便油然而生;我们声情并茂的朗读《皇帝的新装》,一个荒唐的社会展示在同学们面前,让学生们顿生厌恶之情;我们抑扬顿挫的朗读《理想》,让同学们萌生了“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的豪情壮志。……在范读的过程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幕幕多彩的情意,激荡在同学们富有创造的想象中,于是,我们的学生便又跃跃欲试,想要一读为快了。

五、教给学生朗读技巧

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朗读过程中,仅仅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楚,声音洪亮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朗读技巧方面加以指导和训练。(一)要读出节奏和重音:尤其是诗歌的朗读。诗歌的节奏感比较强,抒情色彩比较重,读出节奏,读出重音,显得尤为关键,以《理想》为例:“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节奏的划分,有的是按章节来划分的,两字一拍;有的是按意义划分的,依内容而定。重音的确定,是根据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定的,朗读时一方面语气要加重,另一方面,在重音之前或之后有适当停顿或托音,这样,重音的表达效果更加鲜明。(2)要读出语气,读准语调。一般地,写人叙事的文章包括两种语气:一种是作品中人物的语气,另一种是叙述人的语气。要读出人物的语气,就要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体会他在不同情境之中的情感;要读出叙述人的语气,就要揣摩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两种语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当然,读出语气的前提,是要读准语调。语调是指句子中间的高低、快慢、轻重、停顿的变化。只要能正确把握这些变化,就能恰如其分地表现作者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六、读思结合,读出感情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要适当提出一些相关的思考题,供学生思考、分析、回答,做到读思结合。这样既可以避免形式单一,又有助于其它教学任务的完成。另外,还要有爱心和耐心。因为学生在练习朗读时,不一定如你所愿,我们应该多鼓励,多引导,保护他们的朗读兴趣。

篇6: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一、语文教学中朗读存在的不良现象及成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的纲领性文件指示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都要重视朗读教学。可是我们的大部分语文教师对这一点贯彻的不够好。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突出。朗读,顾名思义就是朗声读书。但我们的现状是不要说走近校园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就是走进有些语文课堂也不一定能听到读书声。究其因,首先学校层面上没有重视朗读教学。其次大部分语文老师没有认识到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缺乏朗读这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至少在这方面难以成为学生的老师。自然也就难以启齿。此种现象,学生年级越高越为严重。久而久之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朗读这方面也就成为了“哑巴”语文。

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教材中所选的作品,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巧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内容。为了使这些精彩点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可以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对课文深奥处进行玩味,对课文精彩处进行品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以深化认识,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收到真善美的熏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其次,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很多的方式方法。在语文课上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方法。开课初老师具有磁力般的朗读,能在第一时间里把学生的思绪收拢回教室里。课堂上,老师对文章声情并茂的朗读,撞击学生的耳膜,震撼学生的心灵,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再次,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中小学语文学习中重点培养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的培养方法有很多。朗读不失为其中的好方法之一。朗读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用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耳濡目染、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中其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会得到培养与提高,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另外,朗读会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背诵效率,特别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大声的朗读能使老师明显听出断词断句的正确与否。有助于文章的正确理解,也有助于文言文的背诵。

三、提高师生朗读能力的方法

从上面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师生的朗读能力呢?

首先,学校领导、一线教师以及学生都要认识到朗读在学校教与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统一认识,解放思想。掀起学说普通话、大声朗读文章的热潮。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在这方面要走在众人的前面,放大胆子学说普通话,大声朗读文章。塑形象,强素质,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多掌握一技之长。

其次,还是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老师要千方百计激起学生诵读美文的兴趣。如果老师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有这方面的能力,最好亲口朗读。如果不然,可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师生共同聆听其中声情并茂的朗读。潜移默化中使大家受到感染,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兴趣和欲望,同时掌握一些朗读方面的知识。

篇7: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摘 要】: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环节,还是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良好平台。作为语文教学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的阅读,它在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艺术,它能积累学生的语言,提高警惕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锻炼他们的思想,铸就一些新的观念,因此我们就得从语音、语调、感情、语速方面来抓住阅读的要领,也从朗读的几大点读、议、情来引导学生的阅读。

【关键词】:朗读教学指导阅读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 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发职责朗读的几大点是读、议、情,“读”是朗读,就是朗朗之声才能达到读的要求,读的效果,它是根本;读后不光是发出声音后一了百了,一无所知,而是要用脑去读,用脑自然免除不了要思考,这样,随之而来的就是要讨论,“议”是关键;对于诵

读,要用脑,也得用情,这样才会感受文章给人带来的美感和价值,自然“情”是纽带。源古溯今,朗读可以说是教师比较基本的行为方式。《诗经》中曾谈到:“吟咏情性,以风气上”,古人对它的阐述为:“动声回音,长言为咏,做诗比歌,故言吟咏情性。”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书声琅琅,感悟人生。即便是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朗读仍然是教师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当前的素质教育更要求“校园要有琅琅的读书声”,从而充分发挥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由此可见语文诵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去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呢?

一、教师范读 感染学生注重语音、语调、感情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景,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依依惜别之情,更难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深情厚意。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

自已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而语音教学是朗读的第一步。如果没有语音的正确认识,就无所谓的读,学生只有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才能朗读课文。对拼音教学,是任重而道远的事,只有经常的纠正,长期的提醒才能达到标准的效果。要利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尤其在我们当地,读准“儿化”韵和轻声词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在我们的方言中就很少有儿化与轻声,因此这得要求加强。如:圆圈儿、五分儿、一块儿等这些“儿化”韵在我们平常说话时是不会说出儿化音来的;轻声也是如此。停顿,不是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地点读,也不是高腔怪调地唱读,而是在朗读过程中恰当的间歇。在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一点是朗读训练的核心所在,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读出感情,就得紧抓住文章文体的特点,给人以视听的立体感。无论文章是散文还诗歌,阅读时情感要完全融入到课文当中,给听者或自己的美的感受,文章意义的价值,把全身心都投入到课文的浓厚氛围中了,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朗读。读出句号的圆满,叹号的强烈感情,问号的上扬语气。同时,语速也应该重视,语速是指导朗读时速度的快慢,具体可以分为缓慢、稍慢适中、稍快、较快等。语速的快慢是根据文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总之,语速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内容变化。所以,要想使学生能正确了解内容的变化,教师就应该准确地把握住语速。

二、依据教材 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

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林海》、《可爱的草塘》等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表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地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顺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要朗读《激光》这样的说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因为《激光》是用具体数据来说明激光的特点与作用的。如果还照《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三、熟读成诵 激发兴趣 增强朗读情趣性

小学生的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首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学生个体的知识与生活经历不同,其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也各不同。因此,朗读指导中教师不应拿着自己的一套标准要求学生,而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朗读打好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习惯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好习惯能造就人,学习语言的好习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注重语文习惯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要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启发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使学生体验到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同时还要经常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阅读比赛等活动。其次,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会阅读时在书上勾点圈画等批注的使用方法,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微处人手,要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有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去培养

和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有耐心和恒心,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五、创设阅读的相关情境,学会一种赏读的方式

赏读,便是“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通过语言的鉴赏、文章人情的挖掘、学会语言的表达、明白生命与价值取向的道理,用这种朗读方式,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就会得到的一种美感有鉴赏。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师在朗读教学中,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迅速调动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除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读,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他们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的方式方法得灵活处理,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篇8:文言文朗读中的句读浅谈

辨明句读, 是从前童蒙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南宋王应燐编写的《三字经》里说:“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但考究起来, 这种“明句读”的作法可以远溯到周代, 《礼记·学记》有这样的记载:“比年人学, 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离经”, 就是给经书分章析句, 如同现在说的分层次、加标点。到了汉代, 就有人专门来做这件事, 叫做“章句之学”。历代的注家都在这上面花了不少气力, 古代版本正文中间的夹注常常是放在应当断句的地方。即有圈点的地方。

分章析句成为一门学问不是偶然的。汉字是单音节的象形文字, 构词法和词义系统比较复杂, 句法又灵活多变, 再加上某些技术上的原因 (如版本中有衍文或脱落的字等等) , 在不分段、不加标点的情况下, 句子的界限往往很不容易确定。因此, 把句子断错的事情经常发生。春秋末期有个著名的故事:鲁哀公看到古书上有“夔有一足”这么一句, 就问孔子:“夔只有一只脚, 这是真的吗?”孔子于是告诉他, 夔也是人, 怎么会只有一只脚呢?原来, 夔是帝尧的音乐大臣, 帝尧非常器重他, 认为这样的大臣有一个就足够了。可见, “夔有一足”是两句话, 应当读成“夔有一, 足。”而鲁哀公却把这四个字连读成一句, 他的错就出在句读上。这个错可不小, 把一个正常的人变成了怪物!

句读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应当读断而连读或者与此相反。前者表现为把两句合成一句, 如鲁哀公读“夔有一足”;后者表现为把一句话分成两句, 如《汉书·贾谊传》:“国已屈矣, 盗贼直 (只) 须时耳, 然而献计者曰:‘毋动。’为大耳。”其中的“毋动为大耳”是一句话, 意思是把“无为而治”当作根本政策, 反对采取任何措施;把它截为两句, 不仅行文不畅, 而且不合贾谊的原意。

第二类是把本应属上读的字属下读或者相反。例如《史记·屈原列传》:“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其行廉, 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 不获世之滋垢, 爵然泥而不滓者也。”这段话以“自疏”属上句, 意思是屈原至死也不容许他自陈, 是讲得通的;但这样一来, 下面的“濯淖污泥之中”却不能成句, “濯 (浊) 淖”和“污泥”同义, 即使以“濯淖”活用如动词, 下文也不可解。要使上下文贯通一气, 应以“自疏”属下句, 即:“……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意思是屈原至死不见容于楚国君臣, 于是自动远远离开那污浊的政治环境。“疏”释为“疏远”, 其后省略了介词“于”。这样来断句, 文意才显得通畅。

此外, 还有一种情况看起来跟句读无关, 但实质上却基本相同, 这就是初学者往往读不好长句。凡长句, 从理论上讲都必须一气连读, 但事实上往往不太可能, 读起来总会在某些地方停顿一下, 这就等于给长句划出了更小的层次, 尽管这种划分大多是不自觉的。而初学者则往往把这样的层次划错, 在不该停顿的地方作了停顿。例如:

(1) 昔先皇颁僧保 (指郑和) ‖所货西洋珠于侍臣。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

(2) 灵公好妇人‖而男子饰者。 (《晏子春秋》)

(3)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李渔《芙蕖》)

(4)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篇9: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

一、朗读的作用

1、通过朗读,可以感受和体会语言美。

文言文的特点是简练而含蓄,选进教材中的诗文更是文质兼美。若要学生体会到它的美,不是靠理性的分析所能达到的,而是要学生直接感受语言材料,运用自身的情感、经验去体会、品读才能感受得到。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如《与朱元思书》一文对“奇山异水”的描绘就非常简洁而传神,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则细腻而含蓄,而这一切,都不能靠老师的分析来感受得到,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慢慢品味才能感受出它美之所在。

2、通过朗读,可以感受和领略自然美。

课堂上,老师或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感受并领略到自然之美,如郦道元的《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朗读者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悟融入自己的朗读中,感染着听者,使听者与作品产生共鸣,脑海中出现文章所描绘的画面。领略到三峡峻拔,壮美,激发起对祖国的热爱。

3、通过朗读,可以体味作者的情感。

“文章是作者情感的宣泄”古人写诗写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学习文言文者不能进入作者的思想,与之产生共鸣,只是停在表层的懂得“写什么”,那只能算是浅显的“理解”,并没有真正的读懂。如我们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句子,我们就不能只了解作者描绘了皎洁的月下景物,更主要的是要感受得到作者被贬谪后那种壮志难酬的无奈,还要感受得到作者遭受政坛变故时的豁达、从容的人格魅力,这样才算达到陶渊明所说的“会意”。

4、通过朗读,可以开启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诵读不仅是口的发音,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光口到自然读不流利,而光眼、口到而心不到则不能理解和理解肤浅。文言文教学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自然伴随着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如柳宗元《小石潭记》就是一篇饱含作者不幸遭遇的文章,我们读作品时发现作者初见小石潭时“心乐之”,可深入游览之后,却是“以其境过清,不能久居”。这一“乐”一“悲”的矛盾心理,学生要想理解,还非得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作者的遭遇去思考去品味才能理解作者的悲喜变化,最终是同情抑和是批判全是他们思维和情感活动的结果。此时。教师适时渗透德育,还能提高学生的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果。

二、如何朗读

1、学前读

这是教学前的预习,属于表层性的朗读,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轻声读文章,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大意。此时。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教师要强调学生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想办法把文章大意弄懂。

2、学中读

这是课堂上的读,主要任务是“读懂”,即理解性的读,做法是教师要先安排少量的示范训练,形式上可以是个人读、小组读、轮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琢磨、推敲。然后再讨论,再尝试,教师要注意给予技巧上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指点。主要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对停顿、读出重音、读好语调、读出感情。最后再检查、比较,这样,学生便在反复的练习中不但读懂了课文,而且逐渐找到语感,对文章有所感悟,自身的语文素养也得以提升。

3、学后读

篇10: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张春涛

【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不厌其烦地讲解和乏味地说教,学生则习惯于不知疲倦地做大量书面作业,借此来强化理解和记忆,殊不知,这样做便忽视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导致语文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死板,课堂因缺乏琅琅的读书声而沉闷乏味,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索然,造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缺憾。《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朗读 技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不厌其烦地讲解和乏味地说教,学生则习惯于不知疲倦地做大量书面作业,借此来强化理解和记忆,殊不知,这样做便忽视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导致语文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死板,课堂因缺乏琅琅的读书声而沉闷乏味,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索然,造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缺憾。那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一、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在初学语言时,声音对大脑皮层建立听觉表象的作用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韵味,领悟深层含义。有感情地朗读,使声音进入大脑后产生很强的形象感和画面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通过让学生齐声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领读、默读、朗诵等形式,一边读一边思考,将读与思结合,做到朱熹所说的熟读精思。从而品析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

二、朗读有助于强化记忆。小学低年级阶段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这个时期强化记忆的知识不容易忘记,而朗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记忆手段。朗读时,口、眼、耳、脑、心并用,增加了文章向大脑输送的渠道,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更有利于增强记忆。

三、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朗读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在朗读时,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词语、文字等的品味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教师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或用课件范读,学生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读等方面的错误,朗诵时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语速的缓急和语气的轻重,则会将学生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感素质。

四、朗读使学生在正确掌握普通话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初始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小学生模仿性强,从练习正确发音开始逐步做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强化朗读训练时,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用大量时间进行个别、集体音节拼读、字词朗读。因为拼音的规范可以促进读音的准确,从而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标准的普通话。天长日久学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大脑的记忆转化为语言的表达,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朗读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随着读的不断深入而产生疑问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学生们通过谈话、讨论、补充等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久而久之,学生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了,定会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朗读有助于创设文章情景,再造意境。通过反复朗读文章精华所在,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会对文章产生丰富的想象,会很快进入到字里行间所创设的情景中去。这时,原本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符,文句的生命力跳跃并迸发出文章所体现的情感。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来渲染气氛,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启发学生的想象,再造意境,这样对课文的理解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文章,只靠教师空洞的说教和苍白的讲解是难以更好地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后深刻理解文章中字、词的意思及句子所表达的含义,还要使语言文字情绪化,才能使蕴含于课文中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浮出于文字表面。

八、朗读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爱国教育。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是一个难点。教师可让学生对诗词反复朗诵,从中品味诗词的语言美,领略诗词的节奏美,欣赏诗词的韵律美,感受作者的情感美,体会诗词的意境美。从而领略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在教学《日月潭》《黄山奇松》等描述祖国壮丽河山、旖旎风光的文章时,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先一边听范读一边欣赏该地的风景录像,优美的意境、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融于一体,使学生仿佛在如画的湖光山色中漫游。这样学生再朗读课文时必定感情充沛,有声有色,以此达到爱国教育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2、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3、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4、经常进行各种朗读比赛。

二、打好朗读基本功。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就这点来讲,最好从小学一年级抓起,严格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范读领路,摹仿入境。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 于 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例如,我曾听到一位朗读能力很强的教师执教的《丰碑》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教师的范读,她读课文时,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当场所有的学生和听课教师都鸦雀无声,伴随着她的朗读,每个人都仿佛回到了红军过雪山的时代。当学生读课文时,他们也能初步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不容忽视。这里要提一点,“打铁还要榔头硬”,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范读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讲前范读。一般适合于情境教学的文章。像《丰碑》《军魂》《麻雀》等。二是讲中范读。适合于范读课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三是讲后范读。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品位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注意,要选择写景状物的文章。如:教学《雪》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范读重点段,学生闭眼,静静地感受,头脑中形成一幅美丽的雪景图,从而达到一种境界,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四、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但有一点需注意,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竞赛、表演的形式,教师不妨试一试。高年级的学生喜欢速读、品读等。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

五、注重“评读”,使学生读中求新。小学生朗读水平还不高,但他们能进行一些初步的评读。当一名学生读完后,另外一些学生就能公正的给予评价。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当一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她读课文时声音很大,也很流利,但没有感情”。这时教师追问一句,“你能有感情的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当她读完后请其他同学再点评,有位学生说“老师,她读这一段时,读得非常有感情,声音响亮,还加上了动作,我觉得很好”。然后,教师让其他同学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一读这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如果将评读训练到位,相信在读与点评中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朗读能力会不断提高的。评读的方式还有很多,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水平,因人而宜。

六、注重朗读评价。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单一的评价及评判,学生们树立了能读好的自信心,会读得更精彩。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们评价时经常爱说的是:“你读得非常好”,“你读得真不错”之类的话,其实,教师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中会树立自信心,读的兴趣就会高。

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品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从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教学中,要充分给予学生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课文读熟,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让自己的情感在读书声中流淌。

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读得入境。将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引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境,让学生从中领悟课文的内容,情感。如:教学《小小的船》,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晴朗而美丽的夜空,有星星一闪一闪的,有弯弯月儿高挂,一个小女孩坐在月亮上,望着美丽的星空,这多美啊!学生们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此时教师引导,如果是你,你这时看到了什么?最想做什么??(此时学生就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美丽的星空)体会到文中的美景,再读课文时,学生就能读出情感了。最后结束课文时,把一首《小小的船》歌曲教给学生,他们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在唱做之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五,朗读方法的选择要服从于训练目的。

朗读方法很多,但不能不加选择地滥用。至于选择哪种形式,则应服从于训练目的。常用的方法有:①齐读。齐读可以激发情绪,渲染气氛。如我在教学《老师,您好》最后一教时时,在听完一位学生朗读完全文后,充满回味,饱含深情的说:“××同学精彩的朗读,让我又一次想起我的每一位老师。他们不顾寒气袭人,灯下为我们批改作业,不顾酷暑难当,蚊虫叮咬,灯下精心备课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心血和青春年华默默地培育了我们。而正是由于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今天的工作岗位,正是由于他们的无私奉献代代相传,才有了人类高度文明的今天。同学们,为了表达我对我的老师的崇高敬意,我想和大家一道朗读《老师,您好》。”就这样,通过师生的共同朗读,把学生对老师深深敬意随着激昂的语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②分角色读。要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文,可以选择分角色读的方法。低年级不少教材更适合分角色读。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等。分角色读能增添课堂教学的情趣,加深对课文情感的体验。③范读。为让学生形成课文所需的情感状态,进行有感情的范读,能给学生一种语感直觉,激发他们情感的冲动。范读可以是教师读,可以是读得好的学生读,还可以利用录音进行。范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机进行。

朗读的方法还有引读、散读、轻读、领读、长文短读等等。总之,任何形式的朗读都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选择,恰当地应用,学生才能读有所获。

刘勰曾经指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小学语文教学只有从教师滔滔讲说、条分缕析的樊篱中解放出来,返璞归真,把好些费时费力、劳而无功的分析时间用于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才是语文阅读的真谛和终极目标。

上一篇:长门怨原文及赏析下一篇:小学生心理咨询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