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教学的体会

2024-05-11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体会(通用9篇)

篇1:浅谈文言文教学的体会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体会

杨品茹

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目前,文言文教学的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串讲模式,先让学生读通,逐字逐句逐篇翻译,分析主题和写法,虽有可取性,但篇篇如是,单调重复,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缺乏生机活力,久而久之,学生生厌,教师压抑,以至于学生不喜欢文言文,读不懂文言文。

听了李慧峰老师的课和孔老师的课,结合自己的几年的教学文言文的经验,下面简单谈谈如何上好让学生喜欢的文言文课。

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真正以生为本。

传统的串讲模式,许多老师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课上记翻译,课后背笔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得不到张扬,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笔者认为应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书,对照注释自己翻译,有疑问互相讨论,教师只作点拨,强调更正或是对难点、新语言点详细讲解。事实证明,许多简易的文言文,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理解、探究、讨论、思考读懂课文,学生在这种自学中不光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东坡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反复诵读是中国古人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李老师教《出师表》,很注重古文的朗读,这我有相同的感受。文言文字词组合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决定了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初步把握文意最有效的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讲,诵读是学生个体通过大脑感知、视觉传入、声带发音、听觉监听、大脑辨别等不断循回往返的过程。学生对文字材料诵读越熟,体会就越深,意义就越明白。文章的语气、节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是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的。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还应传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定期举办诵读文言文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三、注重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不能“重言轻文”。

传统的串讲模式偏重于对字词句的讲解,“重言轻文”。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文言文的学习必然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的不断反复,逐步深入地理解过程。经典的文言文之所以能历经岁月的洗礼,流传至今,除了语言的凝练美和音韵美,还在于它传承着一种崇高的思想情感,而这种思想情感又会反过来丰富语言内涵,使其更具生命力。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美在对仗工整的语言,更美在蕴涵于字里行间的范仲淹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使整句话读起来慷慨激昂,朗朗上口。第四、让学生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

文言文中或是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闻名于世的典型人物形象,或是淋漓尽致地传达了作者自身复杂细腻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总而言之,他们的作品中都有一个“人”,这个“人”今天我们看来是古人,可昨天他们是一个个眨巴着眼睛喘气儿的、有喜有乐敢哀敢怒的活生生的“人”。可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却感受不到这个“人”,或者对这些“人”的感觉总是平面的、干瘪的、飘忽游移、捉摸不定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让这个“人”的脚实实在在地踏在那个他的时代里。因为我们不理解他们生活的历史,不理解他们生活的环境,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深刻地理解这个“人”。《出师表》中,诸葛亮肩负丞相之任、深怀托孤之情和忧虑国事之心,表达了他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并想以此来感动群臣,激发后主,报答先帝之殊遇,完成先帝之遗愿。孔老师在讲本文时很重视本文背景,重点讲了先帝的这个背景,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诸葛亮的为人。

文言文——古老的文字、古老的文化,可古老并不是意味着衰朽。所以,让我们继续努力学习,让文言文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篇2:浅谈文言文教学的体会

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真正以生为本

传统的串讲模式,许多老师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课上记翻译,课后背笔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得不到张扬,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笔者认为应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书,对照注释自己翻译,有疑问互相讨论,教师只作点拨,强调更正或是对难点、新语言点详细讲解。事实证明,许多简易的文言文,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理解、探究、讨论、思考读懂课文,学生在这种自学中不光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理解了大致文义后,学生结合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解决一些举纲张目的问题。教师可提出一些学生没有注意但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由学生探究解决。在质疑与解疑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第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中国古人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文言文字词组合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决定了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初步把握文义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对文字材料诵读越熟,体会就越深,意义就越明白。文章的语气、节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是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的。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

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还应传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定期举办诵读文言文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三,注重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不能“重言轻文”

传统的串讲模式偏重于对字词句的讲解,“重言轻文”。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义;反过来说,把握了文义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文言文的学习必然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的不断反复,逐步深入地理解过程。经典的文言文之所以能历经岁月的洗礼,流传至今,除了语言的凝练美和音韵美,还在于它传承着一种崇高的思想情感,而这种思想情感又会反过来丰富语言内涵,使其更具生命力。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美在对仗工整的语言,更美在蕴涵于字里行间的范仲淹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使整句话读起来慷慨激昂,朗朗上口。

第四,让学生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

文言文中或是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闻名于世的典型人物形象,或是淋漓尽致地传达了作者自身复杂细腻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总而言之,他们的作品中都有一“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要让这个“人”立起来,让“他”鲜活地站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心跳,感受到他的气息,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方法便是通过对作品背景、相关历史知识和作家经历的介绍,把这个人物还原到他本来的生活中去,让他在他原本的生活中鲜活起来,让他充满自己的个性。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深刻地理解这个“人”。课堂上,学生感受这些“人”的风采,还可以与这些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这些文化巨人的心灵交流。学习《岳阳楼记》时,学生将本文与范仲淹的词“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联系起来,畅谈自己对范仲淹的理解和认识。学习《捕蛇者说》时,假设自己就是柳宗元,听到蒋氏的悲惨遭遇,你会产生哪些心理活动?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让课堂产生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学生认识到“磨难造就人才”“忧患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学生意识到要居安思危,要在困难中铸造自己钢铁一样的意志。

篇3: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发挥教师的“激趣”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课程标准》 (修订本) 强调:“教学方法的选用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教师应当是个“激趣”者, 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拉近文言文和现实生活的距离。常言道,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水。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上课时如果教师能表现出对课文相当熟悉, 基本能背诵课文, 对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来, 旁征博引, 得心应手, 相信学生直接就能感受到学好文言文的好处,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编写“学案”, 引导学生自学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 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 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 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 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如果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 教师编写每篇文言文“学案”, 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文章的主要内容等问题给学生, 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 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 “学案”中还要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 能顺利朗读文章, 根据“学案”去分析文章。这样, 学生的预习就有了目标和针对性。

三、组词换字, 辨明字义, 化难为易

基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同宗同源的关系, 引导学生归纳出揣摩词义的方法:要么组词, 要么换字, 先组词后换字, 利用学生已有的现代汉语的知识积累进行组词, 再根据语境选用恰当义项。

此外应当注意的问题是, 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经验有限, 他们遇到长句、句首词或句中多个词卡壳时, 难免会感到畏惧, 误以为自己对整个句子束手无策, 因而放弃探究。此时教师要努力帮助他们重拾自信, 找到突破口。通常不管什么句子, 其中总有词语可以用简易的组词法揣明其义, 所以学生遇到的困难并非想象的那么大。同时, 在此前提下, 化难为简, 由易到难, 逐步揣摩难点词义。这样, 走一步、推进一步, 各个击破, 终究会取得成功。

四、深层解读、借助背景, 充分想象

无论是简明精炼的语言, 还是深沉蕴藉的内涵。教材选编的古诗文都是值得现代人吟咏咀嚼, 继承发扬的优秀典范, 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学热爱的最佳载体, 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大好机会。那么, 怎样帮助学生深层解读文本呢?

第一, 要重视交代背景的资料。文学源于生活, 彼时、彼地、彼人与文章思想内容密不可分。因此应当让学生动手, 在预习中搜集、整理作者的基本情况, 此文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时代特点。而且关键的背景信息要等到理解文义, 把握要旨的关键时刻加以补充或点明, 以给学生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二, 要鼓励学生结合经验充分想象。文字本是无声语言, 但其中的信息却色彩纷呈、神形兼备、声情并茂。唯有唤醒学生曾有的生活体验、阅读体验, 大胆而充分地联想和想象, 再现作品中的情与景, 方可让旧知与新知, 让我有与人有, 让文字与情感沟通起来, 达到深刻而鲜活的情感体验, 方可谓与文本、与作者、与自己对话, 方可悟情明理, 深入理解文章。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文言文教学时, 充分利用多媒体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展示教学内容, 通过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 使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晰, 化虚为实, 变静为动, 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使课堂声画并茂, 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加工, 使教学信息的容量增大, 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丰富教学的表现力。所以, 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篇4:浅谈文言文教学的体会

传统的串讲模式,许多老师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课上记翻译,课后背笔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得不到张扬,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笔者认为应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书,对照注释自己翻译,有疑问互相讨论,教师只作点拨,强调更正或是对难点、新语言点详细讲解。事实证明,许多简易的文言文,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理解、探究、讨论、思考读懂课文,学生在这种自学中不光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理解了大致文义后,学生结合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解决一些举纲张目的问题。教师可提出一些学生没有注意但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由学生探究解决。在质疑与解疑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第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中国古人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文言文字词组合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决定了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初步把握文义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对文字材料诵读越熟,体会就越深,意义就越明白。文章的语气、节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是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的。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

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还应传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定期举办诵读文言文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三,注重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不能“重言轻文”

传统的串讲模式偏重于对字词句的讲解,“重言轻文”。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义;反过来说,把握了文义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文言文的学习必然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的不断反复,逐步深入地理解过程。经典的文言文之所以能历经岁月的洗礼,流传至今,除了语言的凝练美和音韵美,还在于它传承着一种崇高的思想情感,而这种思想情感又会反过来丰富语言内涵,使其更具生命力。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美在对仗工整的语言,更美在蕴涵于字里行间的范仲淹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使整句话读起来慷慨激昂,朗朗上口。

第四,让学生与作者对话、与古人交流

文言文中或是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闻名于世的典型人物形象,或是淋漓尽致地传达了作者自身复杂细腻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总而言之,他们的作品中都有一“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要让这个“人”立起来,让“他”鲜活地站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心跳,感受到他的气息,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方法便是通过对作品背景、相关历史知识和作家经历的介绍,把这个人物还原到他本来的生活中去,让他在他原本的生活中鲜活起来,让他充满自己的个性。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深刻地理解这个“人”。课堂上,学生感受这些“人”的风采,还可以与这些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这些文化巨人的心灵交流。学习《岳阳楼记》时,学生将本文与范仲淹的词“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联系起来,畅谈自己对范仲淹的理解和认识。学习《捕蛇者说》时,假设自己就是柳宗元,听到蒋氏的悲惨遭遇,你会产生哪些心理活动?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让课堂产生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学生认识到“磨难造就人才”“忧患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学生意识到要居安思危,要在困难中铸造自己钢铁一样的意志。

篇5:关于文言文教学的体会心得

文言文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所蕴含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若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文言文却成了他们心中的痛。本人曾经做过调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基本上是硬着头皮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这实在是文言文教学的悲哀。分析学生厌学文言文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很多太难,内容较枯燥,特别是读不懂时的焦虑使他们对文言文产生了恐惧感;二是老师整天强调“之乎者也”,而的内容和思想艺术方面的东西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感兴趣的东西不重视,不太感兴趣的东西却整天强调,天

长日久,厌学情绪日益严重。我听了学生的阐述,内心深有感触。确实我们不能光埋怨学生,仔细思考一下,我们的教材和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有些选文确实不太合适,就拿新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二册选文《离骚》来说吧,说句实在话,即使是一位大学教授读起来并不一定很轻松,更何况是刚从初中升上来的高一学生呢?他们的年龄阶段还是爱玩的阶段,应该说他们还达不到那种理性的高度,而且文本又非常难理解,生僻字极多,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如果没有工具书也很难完全读懂,更何况学生?另外我们现在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这样的:老师给学生范读课文,老师给学生讲解文学常识,老师给学生强调重点字词,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去理解课文,整个过程学生都是被动的,这样学生怎么会有兴趣,怎么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所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改进,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做了一些思考,想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要改善文言文教学首先要从教材选编做起

作为教材的编者在选例文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喜好,看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这篇,是否能喜欢。无论这篇多有价值,如果学生不喜欢,那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其实学生并不是天生就讨厌文言文的,像那些故事性较强,文本不是非常晦涩的,学生还是非常喜欢的。毕竟他们现在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还是比较感性的,自然对感性的东西感兴趣。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理性的,这样由浅入深,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是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的。就如一棵刚出土的嫩苗,它所能接受的是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倘若一出土就天天接受狂风暴雨﹑冰雹地震,它不仅不能正常生长,于其反而是一种摧残。所以教材的选编者应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毕竟我们的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

二﹑文言文的考查模式需要改进

现在语文教师只要讲文言文肯定会讲”之乎者也’’的用法,如果没有这一环节似乎就不是学文言文,而且有些用法已讲了千遍百遍,学生听得耳朵都起茧了,可老师还是得强调,为什么?因为这是考试考查的重点内容,能不强调吗?所以学生无奈,老师也很无奈。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探究词的用法是必要的,但要看是什么样的词,就像“而”“也”之类的,完全没必要考查的这么细。即使我们把这类的词全部从文中删除,我们理解内容不会受任何影响。那我们干吗非要在这些“无用”的东西上大做呢?我们岂不是作无用功?所以我觉得文言文的考查还是应放在的内容和思想上,看学生从中获得精神食粮是什么,这样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三﹑改变教学模式,化被动为主动

被动接受和主动探索两者所取得的效果是绝对不一样的。学生掌握主动探究所获得的知识肯定要比老师死板灌输的要牢固的多,而且通过主动探究,学生还可以从中总结规律,学会融会贯通,既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能力,可谓一举两得。那么,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呢?在这以我讲《鸿门宴》的方式为例,愿能给大家一点有益的启示。在讲《鸿门宴》的时候,我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方法,先给学生讲文学常识,再讲重点字词句,而是在讲之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先预习课文内容,若有阅读障碍,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了解整个故事情节,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将让学生以说评书的形式把《鸿门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要求讲的生动有趣。在布置完任务之后,我发现有的同学已经有点跃跃欲试了,毕竟作为高一的孩子他们还是有较强的表现欲的。第二天一上课,我想检验一下学生做得怎么样,采取自愿原则,一位学生主动走上讲台,黑板擦一拍,便开始演说《鸿门宴》,一开场感觉很像模像样,说得也很生动,有点单田芳的架势。可这位同学毕竟是初次表演说评书,有点紧张,说到某个地方,下面的情节突然遗忘了,这时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下面的同学齐声给他提示,评书继续,涛声依旧。当时看到这个场面,我的内心非常激动,因为学生通过自己劳动获得了果实,这样的果实是最甜的。同样,之后的文学常识也是让学生自己来讲,有遗漏的地方我再作补充,而且在梳理重点字词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遍而过,因为学生在准备评书的时候大部分都已解决了。

随后在讲解内容时,感觉非常轻松,因为学生对内容把握得很熟悉。在分析完内容后,我又采取了另外一个活动:就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它改编成一个舞台情景剧。结果学生也是热情高涨,表演得非常出彩,于是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印象,从而也就激发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当然每篇文言文都有各自的特点,肯定会有很多不同的传授方法,还需要我们去探索。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我觉得有一条宗旨:

那就是让学生成为主体,成为主动者,主动去汲取知识和营养,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逐步提高,他们才能长成真正的参天大树。

篇6: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 要】文言文是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抵触情绪,认为古代语言离现在太遥远,学的好坏与否都没有多大意义。而对教师而言,能否讲好文言文更是教师水平高低的一个评判标准,本文就如何教好文言文谈了几点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言文;思考与体会

古代文学作品是我国古代文人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更是文化遗产中的精髓,我们学习它,既继承了祖国的传统文化,又能促进对现代汉语的理解。然而,现在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大,理由是年代久远,学了没用,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枯燥乏味,是一门苦差事。面对这种现状,很多教师在古文教学中一筹莫展。要解决学生不愿学,教师爱莫能助的状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落实好文言文教学。

一、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去研究。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应该让文言文的魅力吸引学生,学生入迷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有了精神力量,就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枯燥无味也变成了饶有兴趣。下面以《<论语>六则》为例,说说笔者在第一堂文言文课上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中先向学生提了一个有吸引力的问题,谁知道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有同学说是四大名著,有人说是《诗经》,也有同学答《毛泽东选集》,我说这些书的影响虽然大,但都不能与我要说的这部书相比。学生都很惊讶,越不说学生越发好奇,等每一个学生都很渴望得到答案时,再揭示答案:是《论语》。然后还介绍了《论

语》的另外两个“最”,第一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书,第二是成语最多的书。这些知识对于初一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是很新鲜的,因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这时候,教师要因势利导,向学生介绍学习文言文的好处。如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知道许多精彩诱人的故事,可以帮助更好的学习现代汉语,提高语文素养,可以提升人生价值等。在这样诱导下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高,师生互动频繁,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给学生自主体验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既说明了语文课程独特的审美价值,也说明了语文课程体现了多元性和独特性。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学生才能翱翔于语文世界之中,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面以《卖油翁》为例,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1、给足学生阅读感悟的空间

学生深度阅读文本是自主体验的前提,阅读的关键在感悟、在发现。教学中先让学生静读,再让他们反复朗读。只有聚精会神地静读,除去浮躁,沉入文本,直接进入真实的原生态阅读,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独特的感悟。朗读是一个体味的过程,只有用大量的时间去朗读,才能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意蕴。通过静读和反复朗读,让学生把握语音语调和节奏,感知本文的故事内容,体味人物不同的内心感受,从而为深入地理解课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

教学生学会质疑,就是给学生一个学习的工具,这对提高学习成效有明显的帮助。那么,应在什么地方质疑,如何质疑呢?笔者认为要抓住关键问题质疑,这类问题往往提纲挈领,直指主题,如《卖油翁》中可以这样质疑:为什么用“卖油翁”为题,能不能改为“陈尧

咨”或是“卖油翁和陈尧咨”?卖油翁是个怎样的人?陈尧咨又是个怎样的人?这样的质疑可以诱发学生多元的体验和解读,使他们在辨析中理解文章的旨意。

3、为学生表达创造机会

教学是一种自然的动态生成,让学生充分表达就是让学生找回自我。如果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灵性就受到了禁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用提问题的方式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譬如在《卖油翁》教学中教师问:你认为本文中哪些词用得好或哪些句子写得好?课文中写了两个人物,你们喜欢谁呢?请说出喜欢的理由?回答好这样的问题是让学生学会评价。陈尧咨打发走了卖油翁后,他会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学生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往往会展开联想。一问一答之间,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课本,掌握知了知识,发展了思维,而且还展示了自己,培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加强朗读,培养语感,注重积累,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阅读并背诵一定量的文质兼美的文言文,这对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文言文的知识积累大有好处。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上教师安排学生读的时间往往很少,而是花大量的时间去讲解句子,分析课文,等课文学完后要求学生背诵,大部分学生是死记硬背临时应付,即使当时背会了,但过不了多久便会全然忘记,以致到考试时文言文的得分总是很低。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朗读呢?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教师的朗读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好的范读能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也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文言文时,把教师范读放在首位,注重学生文言文语感的培养。其次,引导学生默读、放声朗读、齐声读、对比朗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文言文语感的培养都大有帮助。

篇7:浅析文言文教学体会

教语文难,教文言文更难。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令师生都比较困惑的问题。从教十余年,许多学生问我,“老师,都现代化社会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还有用吗?”“文言文难懂,我们一看就头疼!”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文言文继承了中华民族古圣先贤的智慧,是语文教学的精华,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学,是什么影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反思自己十余年的教学之路,一遇到文言文,首先想到的基础知识的落实,什么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型等,至于文中的“道”,即作者的思想,只是一言带过,轻描淡写,学生也是以落实基础知识为主,很少去关注作者的思想,甚至可以说在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前,无暇去顾及,所以,对于文言文,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学习任务重,要记的东西特别多,至于兴趣,至于爱好,远远谈不上。认识到这一点,我改变了以前的教学思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努力做到“文道并重”。

例如对于荀子《劝学》的教学,在落实字词句的基础上,留出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探讨其中蕴含的思想,譬如“劝学”的“学”,并不是我们今天的学习,而应该是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达到君子的标准。如何才能达到君子的标准,荀子在文章一开头就提出“学不可以已。”即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终身学习的观点。

接着荀子又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应该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荀子要求学生每天不仅要博学,而且要做到反省自己的言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日日知非,日日改过,才能天天进步,才能“知明而行无过矣”。

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学习,并不知道反省改过,就好像一个有漏洞的杯子,水一直注不满,不知道反省改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甚至学得越多越骄傲,恃才傲物,恃才放旷,让人生厌,让自己处处碰壁。最后,荀子又提出了君子的智慧德行修养提高的方法,“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即学习要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一等。其中,荀子特别提出,“积善成德”,要求学生多行善,才能成君子,得神明,备圣心。

如此探讨完之后,作者的思想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很轻松的记住了,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记忆负担。学完之后,我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每天反省检点自己的品德、学习等,要做到知行合一,真正地在实践中体会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寡人之于国也》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孟子》中的经典之作,其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词锋犀利,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讨论学习的重点是孟子的王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提出“保民而王”的仁政主张,指出发展农林和鱼类生产,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行王道的开端。

其中,“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注意环境保护、注意资源的可再生性等思想,值得现代人思考和学习。看看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人类肆意地砍伐森林,占用耕地盖工厂、盖豪宅,雾霾、沙尘暴等恶劣的气候状况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孟子的环保思想让我们后人警醒。接着,孟子又提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提出,使民丰衣足食知礼仪,王道可成。

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孟子提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即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地讲给百姓听。反思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以各种各样的考试为指挥棒,一切以考分为前提,有多少学校还在重视“孝悌之义”的教育,有多少学校还在重视以德为本的教育,我们不敢正视这样的现实,像孟子所说的这种“申之以孝悌之义”的学校已经很少了。现在的教育可以说是本末倒置,重智育轻德育,学生高分低能,似乎什么道理都懂,但什么事都做不好,究其根本原因,缺乏德行的教育,“孝悌”都做不好,何以为人处世?

篇8:浅谈文言文教学的体会

一、抓好阅读训练, 储备文言知识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 “读”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文言文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语言表达形式与现代白话文不同, 与口头语言有着更大的差距。初中学生由于刚刚接触文言文, 加之考试制度的需要, 对文言文的阅读量明显不够, 对古汉语的理解则更为欠缺。而这些都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不可缺少的条件。因而熟读、背诵就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诵读法”。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 应该多多阅读其中的经典名篇, 不但要阅读课内的文言文, 还要多阅读课外的文言文。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写的那位三味书屋的老先生, 读书时自得其乐, 读得把头“拗过去, 拗过去”, 真正是“尽情发挥了作者当时的情感”, 也融入了老先生的情感。语文教学中常用的“诵读法”就是放开声音反复地读, 直到熟练地记住并准确理解为止, 即“熟读成诵”。诵读绝不仅仅是学生自己读, 还应该是有教师引导的读。但“读”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读过之后还要背诵, 把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营造学习氛围, 消解恐惧心理

1.部分学生因不明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而表现出一种畏古的浮躁情绪。结合学生特点, 在开课之初阐述为什么学文言文作为导入语, 启发学生: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掌握一些古代汉语知识, 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 才能游刃有余、从容自如地畅游书海。

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 改变文言文在学生心中的印象。需要强调的是, 一定要进行自主阅读。所谓自主阅读, 就是学生凭兴趣, 主动、独立地阅读, 教师不要布置硬性的阅读任务;阅读的动机是以关注文章内容、获取信息或娱乐审美等实际需求为中心;阅读方式是重整体感悟、内心体验, 不求统解、甚解;阅读过程是放松惬意的, 不带负担的。事实证明, 自主阅读文言作品, 学生的兴致很高, 就连很厌恶文言文的学生读起《三国演义》来也是津津有味、兴味盎然, 久之, 学生会蓦然发现, 文言文其实并非面目可憎, 更不可怕, 还是有点可爱的。

三、以重点带一般, 培养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 文言文篇目的数量随着年级的增高而越来越多, 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由于反映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词语、典故, 学生不熟悉, 表达方式与白话文也有较大差异, 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 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如果老担心学生不懂, 讲课时不厌其烦, 大包大揽、详之又详地“灌”, 除会增添学生的厌倦情绪外, 更严重的后果是学生的能力被教师的“满堂灌”灌走了。

其实, 任何一篇课文, 总有个困难与容易、重点与一般的区分, 只要我们讲课时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引导得法, 很多问题学生是有能力自行解决的。在《捕蛇者说》 (初中第五册) 中, 有“曩与吾祖居者, 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 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以吾居十二年者, 今其室十无四五焉……”这组句子, 意思不难理解。但有三项知识需向学生交待:一是“曩”的读音、意义;二是“……者”;三是“十无一焉、十无二三焉、十无四五焉”。“曩”文中有注音、释义, 学生看注解可以自行解决;“……者”在此作代词, 教师稍作提示, 学生可说出准确的含义;关键是第三项, 这里既是重点, 又是阅读文言文时的一个知识点, 教师在讲读时, 除了要引导学生跟“今其室”的意思联系外, 还必须向学生交待:文言文中, 数词后面往往不带量词, 在述译时,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要补上一个相应的量词。学生懂得这一重要环节后, “十无一”、“十无二三”、“十无四五”三句的述译就全解决了。

四、课外拓展学习, 体验成功快乐

1.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首先, 教师可以选一些浅显易懂的短小文言文进行阅读。如《掩耳盗铃》、《鹬蚌相争》之类的文章, 因为学生已经熟悉故事内容, 即使其中有些字词不理解, 也能大致看懂文章意思。渐渐地,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稍难些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如《晏子使楚》、《孟母三迁》之类的文章, 教师此时应指导学生翻译难解的文言词, 同时教给他们文言文阅读的学习方法。这样,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不仅有效地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还让他们越学越感兴趣, 越学越有信心。

2.扎实学习, 坚持积累。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不能走过场, 不能流于形式、摆摆样子, 而要认认真真地阅读, 扎扎实实地积累。我指导学生做文言文阅读摘记, 读一篇, 记一篇, 努力做到“颗粒归仓”, 并且持之以恒, 不断充实他们的文言词库, 提高自身的文言修养。学生一旦养成好的习惯, 知识积累就会逐渐丰富, 进行文言文阅读就会感到轻松自如, 真正体会到乐在其中的感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让学生“知之、好之、乐之”, 让文言文学习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

篇9: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3-0048-02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不少文言文教学仍沿用“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传统模式,学生的思维仍受到束缚,文言文教学也丧失了生气与活力。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教学局面,让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所收获呢?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几点体会。

一、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强化情感体验

要使文言文教学真正地走出困境,我们可以从传统的诵读教学法中来得到启发,将教学中对翻译、语法等知识的注意力转移到指导学生对文言文作品的吟诵、品读上来。诵读有多种形式,叶圣陶先生最推崇美读,他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

笔者在教《阿房宫赋》时,就很注重诵读。如第三段;作者将六组比喻以排比的形式呈现出来,鲜活地揭露了秦王朝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罪恶。在给学生朗读这些描写时,我采用的是沉重而悲痛的语调,学生马上就进入角色,仿佛自己进到了那遥远的秦朝,悲痛惋惜之情交织在心中。在乐与苦的对比中,学生的情感逐渐地变得浓烈起来。此时再让学生充满感情地齐声朗读,学生的情感就会与对课文解读同时达到高潮,也会在齐声诵读之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与认识。在此之后,我又组织学生分成两组再次朗读《阿房宫赋》,一组以豪迈的语气朗读描写阿房宫兴建营造非同凡响的句子,展现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气概;另一组则读描写阿房宫雄伟壮观的句子,展现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气势;而对于其中描写阿房宫建筑特点的句子则是两组合起来读。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在读中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了美的体验。

二、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产生浓厚学习兴趣

在提到学生主动性对其学习的重要性时,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说的:“让学生参与掌握知识,乃是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而在“大语文”框架下,要使学生学好文言文,就应让学生的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其在课内外结合的学习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不管是搜集资料、以自己的理解与他人交流、辩论,还是按自己的理解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在自导自演中展示自己的天赋,都是学生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最佳方式。

高中语文言文中有不少篇幅较长的作品,学生读起来很吃力,也因此多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其中故事情节性强、对话个性鲜明的文章,不妨引导学生以角色表演去理解和研究课文。在角色表演集声、色、行、情于一体,学生在具体情境之中更易展开联想和想象,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有兴趣,效率也更高。如《鸿门宴》、《触龙说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廉颇蔺相如列传》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执教。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可以指导学生在厘清文章脉络,掌握人物性格和背诵的基础上,自编、自演文言话剧。在此过程中,赏析文章、品评节奏和语气变化的枯燥过程变成了活泼有趣的过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自然会高涨起来。

三、在写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在现代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融入到作文之中,文言文教学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形成文本,可以使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独特认知,实际上是学生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既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情感源泉,又能使其情感体验不断强化。

(一)让学生在改写作品的过程中强化体验,学以致用

改写作品要求既保持原作的特色,又要超脱原作,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改写文言文,是以学生对文言文深刻、真切和独到的理解为基础的,是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获得个性张扬及对现实的反思,这无疑有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和情感体验的加强,有利于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如可以让学生将《五人墓碑记》改写成新闻,并相应地写一篇新闻评论;可以让学生将李清照的《声声慢》改写为现代散文等。

(二)让学生在读后感的写作过程中获得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写读后感对文言文阅读同样有重要作用。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用自己语言来阐释文章,抒发见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获得培养与提升。如在学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文章中的劝谏艺术来写读后感;在学完《滕王阁序》后,可以让学生紧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来畅谈自己的人生理想。

四、转变学生思维方式,创造性的解读文言文文本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要求学生能从文本上对文章进行解释,还应该能用现代思想、现代观念来解读其思想内涵。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倡导多元化的解读,以使文本中的有益思想得以体现,真正实现古为今用。如《鸿门宴》一文虽然篇幅较长,但其内容和语句都相对易懂,所以可以采用对话交流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在教学之前,我们在黑板上画一幅象棋盘,做好黑、红两种颜色的棋子,其中黑色棋子代表项羽一方,红色棋子代表刘邦一方。教学过程中,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分别代表项羽、刘邦两大阵营。每组都派出一个代表根据课文内容来走自己一方的棋子。这样,就将课文之中跌宕曲折的情节转换成了对弈的形式,既直观、生动,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通过各种感官来感知文本。在教学的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使项王在一怒之下杀了刘邦”,以更好地推动学生在想象和推断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三维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作用,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最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一定能走出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和困局。

上一篇:银行实习周报 江西财经大学下一篇:天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