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语法教学

2022-08-29

第一篇:文言文中的语法教学

浅谈语法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中越来越重视用英语进行交际,不以语法为中心,而是让语法教学为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服务,为“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服务。每一种语言的语法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同的语言,其语法内容也大不相同。 张今在《英汉比较语法纲要》里说:就英语来说,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八种:

1、词根法;词根代表物质意义,词尾和语尾代表语法意义;

2、内部屈折;

3、错根法;

4、辅助词:包括助动词、介词、连词等;

5、词序;

6、语音;

7、语调;

8、结构关系:如冠词、数词都是名词的形式标志。汉语由于形态不丰富,更多地依赖词序、辅助词、结构关系来表现语法意义。这又说明英语和汉语不仅在词态学(morphology )层面上有着质的区别,在语法上也有相当大的差异。“语法在语言的功能中显然起着主导作用Grammar is clearly central to the working of language。”搞清楚英语中的这些语法特点,对学生更容易地学习英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语境可概括为以下四个特点:

(1)多数英语老师并非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而是讲汉语的中国教师。

(2)课余(甚至课堂上部分)师生间的对话都是用汉语进行的。

(3)因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而使学生很难学会符合于英语本族人的正常表达法。

(4)学生很少有机会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谈。

因此,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英语语法的辅助和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自从初中英语新教材实施以来,不再是单纯地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而是更考虑语言的功能。从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格局,以生动活泼的方法进行“听、说、读、写、演、唱、画”,寓教于乐。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但我们不能忽视语法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语法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语言得以成为语言的根本条件之一。“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理所当然地要有它应有的地位,语法教学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外语教学(教育部2003)”。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争议的不是要不要教语法,而是要研究语法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认识语法教学和改进语法的教学,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语法教学方法。

第二篇: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

景涛

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记忆,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思维导图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在以下这些环节运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激发兴趣化解难点

我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前置性作业中,在预习时提出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例如,在进行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一般现在时)语法教学前,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收集关于一般现在时的定义、主语是单三谓语动词的特点、时间状语标志等资料,制作成一张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他们要进行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整理,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互相隶属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这些工作都促进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学习。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降低了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梳理知识把握重点

在课堂上,我再引入学生的预习作品作为教学资源,从各个小组中随机选择一些思维导图,请各小组谈论点评,分析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将一般现在时的时间状语once a day,on Saturdays这一类的短语遗漏了。还有主语是单三的一般现在时,怎样辨别单三,学生们在课前预习中并没有完全弄明白等等。通过各组的点评,使学生们知道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一般现在时的时候经常犯的错误。此时,我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在各小组点评以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我所绘制的一般现在时的思维导图,请学生们对比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的知识点、层次性与我的相似度。最相似的同学会为本组赢得5倍积分,师生对比出来的结果会使学生们对自己的课前预习更加自信,更加认真,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最后,请各个小组利用思维导图的知识网络,结合教材内容为其他小组编制课堂考查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句型转换等等,

通过随堂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评价,整合知识发散提高

学生来制作思维导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即使是一些学困生也积极投身于导图的设计中,他们的绘画和设计能力甚至高于优等生,他们的长处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促使了学生积极思考,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元化,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成功的喜悦。

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又将思维导图用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要求学生课后将所学的知识重新整理,绘制新的思维导图,要求用绘制的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一般现在时)思维导图进行口语交际,用五句左右英语介绍一下自己的或朋友的日常生活。并将这个口头作文绘制成思维导图,在每节课的课前一练中为同学们展现个人风采。通过思维导图整合知识,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体现了语言学习的目的。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可以适当地去学习它,去理解它,挖掘它,去运用它。但凡事都不能盲目追从,还要根据具体的课型,采用具体地、合适的方法才能收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第三篇: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它能让宾语具有“使动”动词所赋予的行为和性状。

(1) 动词使动用法。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2) 名词使动用法。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 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为王。

(3) 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二、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动词,就是含有认定意义的动词,它对宾语含有“以为什么”或“以为怎样”的意思,或者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什么或看成怎样。古汉语表示意动的动词有“以……为……”、“以为”、“为”等。如: 例1:市人皆以赢为小人。(都市里的人都认为我侯赢是个小人。)《信陵君窃符求赵》 例2:皆以美于徐公。(全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但是,在古汉语里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它可以不用意动动词,而用别的词来代替意动动词,并简化结构,我们称之为意动用法。

(1)

名词用作意动动词。

名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名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例1: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冯谖客孟尝君》 例2:侣鱼虾而友麋鹿。(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 《前赤壁赋》

(2)

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

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看成怎样。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后所构成的动宾式,所表示的内容和古汉语的“以……为……”一样。如: 例1:成然之。(成名认为他的妻子的话很对。)

《促织》 例2:又安敢毒耶?(我又怎么敢认为这个差役痛苦呢?)

《捕蛇者说》 例3:吾妻之美我者。(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4:吾羞。(我认为处在蔺相如的下位很羞耻。)

《廉颇蔺相如列传》

1

三、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的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简言之,主语为宾语而动。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动词的意动用法是“以为宾语怎么样”,动词的为动用法则是“为宾语怎么样”。

(1) 表示为了某一目的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产生的目的。 例1: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而死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例2: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

祝之,为她而祈祷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例3: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死节,为气节而死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表示出于某一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产生的原因。

例1: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便苦咳嗽,“就因为咳嗽而感到痛苦

陈寿《三国志· 魏书·方技传》

(3) 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服务对象。 例1:名我固当。

名我,给我起(这个)名字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例2: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序其诗,给自己的诗作序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面向对象。

例1: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之,对着病梅而泣

龚自珍《病梅馆记》

在掌握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后辨识为动用法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值得注意的是,省略了宾语的动词为动用法不可误认为是动词的一般用法。这就要根据上下文,辨识出动词的为动用法来。 例1: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勾践灭吴》)

该句中的“ 无死”就不可译为“不死”,因为“无死”是“无死之”的省略,这里的“死”是为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死”。该句译为:谁有恩惠像这个国君呀,可以不为他效死吗?

四、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直接用作状语。而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外,这种用法却很少。 (1) 一般名词作状语

表示比喻。这类状语,一般可用“象……那样地”或“跟……似的”对译。

例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

《鸿门宴》

表示态度。把动词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作用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可译成“把……当作”。

例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鸿门宴》

表示处所。

2 例1: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工具。

例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没有驴子,有喜欢多事的人用船把驴子运进贵州。)

《黔之驴》

表示方式。可用“按照……”、“用……”结构。

例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摘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时间名词作状语

名词状语和中心词,常用“而”、“以”连接。

例1:长驱至齐,晨而求见。(冯谖长途不停顿地快速回到齐国,清晨就去求见孟尝君)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② 时的用法。

1、上古,“时”译为“以时(按时)”。

例1: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又按时温习它。)

《论语》》

2、“时”用在句首,主语之前,译为“那时”、“当时”。

例1:时先主屯新野。(当时先主驻扎新野)

《三国志·诸葛亮传》

(3)

“日”、“月”、“岁”的用法。

放在具有行动性动词前,表示行动的频数和经常。

例1: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皇宫里嗜好都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

《促织》

“日”放在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当“一天天地”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

例2:乡邻之生日蹙。(我同乡的乡邻们,生计一天比一天窘迫。)

《捕蛇者说》

“日”用在句首主语前, 当“往日”、“从前”讲 。: 例3: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从前卫国不合睦,因此夺取了它的土地。)《左传·文公十年》

四、名词用作动词

(1) 名+代(代词一般不受名词的修饰,而经常用于动词的宾语) 例1: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 例2:从左右,皆肘之

用胳膊肘碰 例3:公子怒,欲鞭之

用鞭子打他 例4: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用火把照 例5:父曰:“履我”

穿上鞋 例6:买五人之,函之

用木匣装

3 例7: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

(2) 名+名

(当两名词关系不是联合,偏正或同位时,其中一个用如动词) 例1:大楚兴,陈胜王

称王 例2:许子冠乎

戴帽子 例3:使天而雨珠

下 例4:衣素衣而出

穿

(有时可构成动补关系,此时后一名词多为方位名词) 例1:沛公军霸上

驻扎(在) 例2:欲王关中

(在关中)称王

(3) 副+名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的) 例1:既而弥月不雨

不(下)雨 例2:晋灵公不君

不(行)君道

例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不归咎上天 例4:秦地可尽王也

全部统治

例5:子墨子不听,遂北

就往北走了 例6:秦师遂东

就向东出发了

(注意:“非”后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它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 例1:非我即他

不是我就是他 例2:天又大风

(刮大风)

例3:皆玄衣白刃

(都穿黑衣,提着雪白的刀)

(4) 能愿动词+名词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能游泳

例2: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应当在关中称王 例3:左右欲刃相如

想要杀相如 例4:王曰:“吾亦欲东耳”

想向东进击 例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识其本名

(5)

名词+介宾(这个名词又不是句子的主语或另一动词的宾词,用如动词)例1: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

筑屋居住

(6)

介宾+名

例1:由山以上五六里

向上、往上

(7)

所+名

例1:置人所罾鱼腹中

用网捕来

例2: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8) 名+者

例1:赵王之子孙侯者

封侯

(9) 连词“而”前后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用如动词

例1: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臣:使……臣服

都:定都 例2: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蚕:养蚕

衣:穿衣 例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缙绅:做官 例4: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进军

(当这个名词前虽无动词,但可以和“而”后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时,不为动词,如“人而无信”。所以只有当“而”前的名词既非主语又非宾语时,此名词才用如动词)

五、宾语前置

宾语本来应该放在动词后边,有的需要放前边,所以就前置了。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1:《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例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例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例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例5: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例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例7: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例8: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1:《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例2: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例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例4: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例5: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例6: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例7: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5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1:《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例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例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例4: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例5: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例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例7: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例8: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 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例1: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例2: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例3:惟命是听 (成语)

例4:惟利是图 (成语)

例5: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例6: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5) 普通宾语前置,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6

第四篇:初中语文文言文语法知识的复习

文言文实词:

1爱:①爱,亲爱,友爱。《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故以其爱不若燕后。”《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也。”②亲爱的,心爱的。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③爱护,爱戴。《史记•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④怜惜,爱惜。《左传•子鱼论战》:“若受重伤,则如勿伤。”苏洵《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⑤舍不得,吝啬。《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又:“吾何爱一牛?”⑥喜爱,爱好。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按:àn ①用手摁压。《梦溪笔谈•活板》:“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②抚,握。《五人墓碑记》:“缇骑按剑而前。”③控制,抑止;放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④查看,巡察。高启《书博鸡者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⑤核查,查验。张溥《五人墓碑记》:“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语”即本此义。

3白: bái ①白色。《史记•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大王。”[白丁]无功名的人。刘禹锡《陋室铭》:“往来无白丁。”②光亮,明亮。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③纯洁,皎洁。白居易《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④明白;洗雪。高启《书博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⑤禀告,告诉。柳宗元《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4拜: bài ①表示恭敬的礼节,跪地,两手合抱于胸前。《史记•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②拜访,拜见。《孔雀东南飞》:“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③拜谢。《左传•之战》:“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④授予官职。《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⑤接受官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⑥敬词(有时含上奏、上进之意)。《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郡王穆莳拜手书’。” 5谤: bang 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②毁谤,诽谤。《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暴:一pù ①晒。《荀子•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②暴露。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③显露。张溥《五人墓碑记》:“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二bào ①猛烈。蒲松龄《促织》:“屡撩之,虫暴怒。”②突然,猛然。《吕氏春秋•察今》:水暴益,荆人弗知。”③暴躁,急躁。《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雪。”④凶残,残暴。《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⑤欺凌,侵害。《世说新语•周处》:“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⑥祸患,祸害。纪昀《唐翁猎虎》:“近城有虎暴。” 7卑: bēi ①低,低下。《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且东南卑湿。”②地位低下,卑微,低贱。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③贬低,降低。《韩非子•有度》:“卑主之名,以显其身。”④低劣,差。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⑤以„„为卑,轻视。晃错《论贵粟疏》:“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⑥衰微,衰落。《左传•昭公三年》:“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⑦谦词。如“卑职”等。

8备: bâi ①具备,完备。《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②齐全,周详,周到。李渔《芙蕖》:“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③副词,尽,皆。《左传•城濮之战》:“险阻艰难,备尝之矣。”④充数,充备。《史记•毛遂自荐》:“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⑤防备,准备,预备。《左传• 之战》:“郑有备矣,不可冀也。”⑥设施,措施。《韩非子•五蠹》:“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9倍: bâi ①反背,背叛。贾谊《治安策》:“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畔:通叛)②违背,背弃。《史记•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③背对,背后。《史记•淮阴侯列传》:“右

倍山陵,前左水泽。”(大意为:右面背后是山陵,前方左边是水泽。)④在原数上增加的相等的数,一倍。《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倍日]一日作两日用,一日走两日的路程。《史记•孙膑减灶》:“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⑤加倍,更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明]“倍”和“背”,本义不同,但某些引申义相同。这是不同源的同义词,并非通假字。

10悖: bâi ①违背,抵触。《左传• 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心。”②叛逆,背叛。《史记•秦始皇本纪》:“殄媳暴悖。”(殄:消灭)③谬误,荒谬。《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④昏惑,糊涂。《战国策•楚策》:“先生老悖乎?”

11被:一bâi ①被子。屈原《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烂:光亮的样子。齐光:指翡翠与明珠的光彩相辉映。些:语气词。)②覆盖。蒲松龄《促织》:“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③加在„„之上,加于,给予。李朝威《柳毅传》:“幸被齿发,何敢负德?”④遭

受,蒙受。《战国策•荆轲剌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⑤介词,被。表示被动。《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二pí通“披”。①穿,披。《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②分散,散开。《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12比: bǐ ①并列,挨靠在一起。《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成语有“栉比鳞次”。[比邻]近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齐等,同等。《战国策•荆轲剌秦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③认为和„„一样,比拟,比作。《三国志•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④勾结。《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团结,和很多人接近。)⑤接连,连续。《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比杀三赵王。”[比比]屡屡,处处。洪亮吉《治平篇》:“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⑥比较,相比。柳宗元《捕蛇者说》:“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⑦较量。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⑧等到。《论语•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13鄙: bì ①边远的村邑,边疆地区。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鄙俗,鄙琐。《左传•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轻贱。《孔雀东南飞》:“人贱物亦鄙,不足留后人。”④鄙薄,轻视。司马光《训俭示康》:“孔子鄙其小器。”⑤自谦之词。王勃《滕王阁序》:“敢竭鄙诚,恭疏短引。”(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了这篇短序。)[鄙人]、[鄙夫]

1、村野百姓,乡下人。《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2、自我谦称。表示鄙陋。马中锡《中山狼传》:“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14币: bì①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又泛指礼物,包括帛、玉、皮、马等。《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②贷币,钱币。王安石《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

15毕: bì ①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又为用长柄网捕捉。《诗经•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②完毕,结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③竭尽,终尽。《列子•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④副词,全,都。林嗣环《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16蔽: bì ①遮蔽,遮挡。《梦溪笔谈•雁荡山》:“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②蔽护,掩护。《史记•鸿门宴》:“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③隐藏,躲避。柳宗元《黔今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④蒙蔽,受蒙蔽。《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⑤总括,概括。《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概括它。思无邪:思想纯正。)

17弊: bì ①破败,败坏。苏轼《教战守策》:“数十年间,甲兵顿弊。”②弊病,害处。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③困乏,疲惫。贾谊《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18辨: biàn ①分别,辨别。《孟子•鱼多所欲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辩论,申辩。通“辩”。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①并列,并 如: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②等到。 如:比去,以手阖门。

③齐等,同等。 如: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①边界:蜀之鄙有二僧-《愚公移山》

②庸俗,浅陋: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轻视:孔子鄙其小气

①武器:收天下之兵 —《过秦论》

②兵士:得选兵八万人(信) 五万兵难卒合

③军队: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 吴起„„制其兵《过秦论》

①疾病,生病: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

②弄成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

明显;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察察 cháchá 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察纳 chánà 审查采纳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

(四)

①跟随: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祭)

②使跟随: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③由,自: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④合纵: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⑤堂房亲属:谢安, 字安石,尚从弟也(《晋书》)

⑥顺从,听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烛) ⑦依傍,挨着: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⑧特指“跟(向)„„学习”: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木兰说》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h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当道 )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佐之(值,在、正此)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1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师说》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念奴娇•赤壁怀古》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13行程:道理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①攻打:大兴师伐秦(屈)其后,秦伐璨(廉颇蔺相如)

②砍伐: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坎坎伐檀兮(伐)

③功业:此五霸之伐也(信)

④夸耀: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承担)

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失败)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8通家尚负责。(亏欠,拖受)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本来)

9故臣复取壁(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列)——《六国论》

11病故,物故(死亡)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出师表》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

7顾玩:仔细端详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文言文的固定结构

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例如:

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之战》)

3.与不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4.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孟子·梁惠王上》)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6.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2---4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5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样”,6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的意思。一般地说,“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办”、“把„„怎么样”、“拿„„怎么办”、“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样”、“怎么样”、“怎么”等,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二.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例如:

7.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8.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何功之有”即“有什么用处”,是反问句。其用法特点是:何+名词+之+有。“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

么”,“为”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何辞为”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不亦„„乎”译作“不是„„吗”。“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

三.表测度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得无„„乎(耶)、无乃„„乎。例如:

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1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之战》)

“得无„„乎(耶)”、“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都表示推测、估计。“得无异乎”译为“恐怕不同吧”,“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无乃不可乎”译为“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

11、13的末句除了表测度外,还带有委婉否定的意味。

四、表感叹的固定结构常见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释为“多么”。例如:1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1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16.痛定思痛,痛何若哉!(《〈指南录〉后序》)

五.表判断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是之谓、此之谓。例如:

17.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18.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

19.句中的“是之谓”可译作“这就叫做”,18句中的“此之谓”只能译作“就是说这个”。这两句均为判断句,不过这里的“是”或“此”在古汉语中却是前置的宾语

第五篇: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桂冠学校 蔡晓勇

【摘 要】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法宝。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的朗读能激起美感而引发学生兴趣,有利于体会文章的内容、感情、特色,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朗读作用 朗读教学

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都说明“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朗读的作用:

一、在朗读中唤起美感、引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潜心学习,定会有较好的收获。文言文采用朗读教学也正是符合学生心理,激起美感从而引发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讲,诵读是学生个体通过大脑感知、视觉传入、声带发音、听觉监听、大脑辨别等不断循回往返的过程。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本文的学习兴趣。有位著名作家回忆,自已中学语文老师讲林觉民的《与妻书》时:“她在简要地介绍了作者和解释了„绝命书‟一词后,对课文内容未做分析讲解,就开始用很沉静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们深深地受到感染,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了唏嘘声,竟至„放声哭泣‟。”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就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注解、读课文,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速的效果。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还应传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定期举办诵读文言文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在朗读中增强语感,理解文句。

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多加指导,让学生读得得法。

起初,要语音准确,句读准确,字正腔圆。然后,训练学生掌握音调、语气、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尤其是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再后,随着理解的加深,要求学生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下功夫。最后,学生在反复诵读达到因气求声、心口合

一、与我为化的诵读境界。久之,学生便耳熟能详,目闭可诵,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不知不觉间就和作者心意相通了。

三、在朗读中体会内容、把握感情。

文言文的语文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如初中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临危不惧、机智果敢,通过 “怫然怒” “色挠”,“长跪而谢之”,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就栩栩如生的出现在学生面前,不用教师多分析点拨,学生就能从朗读中体会到。

这样进行朗读法教文言文,不费时、不费力,而且自然、亲切,不用照搬教参说明,无需进行要点的罗列或过渡,它完全兼及了文章的内容了解、感情体会、特色把握,甚至兼及思路、情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探索领略。

四、在朗读中增强语感,提高表达

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材不是储藏知识点、训练点的宝库,不是学生思考和语文训练的范本,不是例子,而是培养语感,开发心智的引擎,是为了学生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铺设的言语之路。它应当以优秀的言语作品吸引他们,点燃他们成为真正的人、优秀的人。”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虽然离我们现代语言习惯远,但它毕竟是那个时代凝练的概括性强的语言,何况现代汉语语言是对古汉语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割断的血缘关系,甚至现代汉语语言还有直接保留的古代的途径之一。用高低、强弱、缓急长短的语调,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例如用昂扬急促的语调 朗读唐雎对秦王说的一番话,读出唐雎的愤怒,使学生感受唐雎的临危不惧、机智果敢。

学生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就用那词章,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五、在朗读中锻造想象、激发创造

朗读是言志传神、负载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艺术,是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教师有表情的朗读,必然使学生对作品“临其境,闻其声,睹其貌,见其行”,醉心痴情,进入角色,进而针对作品的有关描写,充分调动记忆仓库中的表象积累与生活经验储备,广阔地展开相似、相近联想,创造出活灵活现的新形象。现代美学理论也告诉我们:读者不应是艺术作品的被动,消极的欣赏者,而应该成为作品艺术形象的主动参与及积极的再创造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必然使学生对文言文作品中的人物情态进行积极主动地想象和再创造,因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教师讲授《童趣》中“我”鞭逐蛤蟆一节,用轻声朗读“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用急促声朗读“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轻重缓急、高低长短的朗读,结合自己捕捉蛤蟆的情景产生联想,再现出少儿沈复调皮可爱的人物形象。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课文反复朗读,才能对课文的美产生审美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才能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才能使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感情、特色等。

上一篇:新兵欢送仪式演讲稿下一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