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

2024-04-09

论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精选14篇)

篇1:论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

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

安徽省灵璧中学 张芬红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牡丹江路1211号安信广场D区306室,陈广华,***)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审美教育 自然美 意境美 人格美 智慧美 摘 要:文言文是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学文言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内容,诸如自然美、意境美、人格美、智慧美等等。教师如果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收到“教书育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

文言文是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学文言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经过长期的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让美把丑与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我认为,教师如果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的目的。

那么,中学文言文教材中蕴含着哪些美的内容呢?

一、自然美

古代山水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它渊源久远,如东晋的陶潜,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曾巩,到清代的李渔等,都留下很多这样的作品。并且这些作品被历代文人奉若至宝。其中描写的自然美景,会让读者心灵沉醉,情操受到陶冶。在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中,也选了不少这样的名篇。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姚鼐的《登泰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等。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流水,飞花溅玉,多么富有生机!如此美景,真可谓“足以及视听之娱”。

姚鼐的《登泰山记》中,作者描写道:“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那青色的山峰披着皑皑白雪,通明的银光照耀着南面的天空,回眸鸟瞰,古老的泰城、大汶河、徂徕山恬静地沉浸在夕阳的照射之中,真是红妆素裹,交相辉映;而半山腰萦绕着的云雾宛如飘带一样,朦朦胧胧,似动非动,别具风采。白雪、青山、落日、城郭、河流、云雾,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自然、和谐,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

教这类文章,教师除着力培养学生理解字义、词义、句义和篇章的能力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多读熟记。朱子曰:“学者读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在吟哦品味这些作品时,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领略古人游山玩水的情趣,而且要带领他们深入考察我们先辈是怎样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美化自然、描写自然的,让学生通过对祖国山川自然美的领会和享受,来加深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意境美

“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似乎只属诗歌,其实不然。文言文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所有,也为文言文所有。

什么是意境呢?“意”,情思也;境,形象也。宗白华这样说道:“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创形象以

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那么,什么又叫有意境呢?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他又说:“何以谓之有境界?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选入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很多文言文,可谓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用独具质感的优美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作者的哲理情思,从而创造出一种非凡的意境之美。

苏轼的《赤壁赋》艺术成就很高,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地统一起来,营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其浓烈的清新自然的意境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泛舟于月夜的秋江,天上一片银光倾泻,江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渺渺中,只见一苇扁舟,顺波而流。„„随着作者任意挥洒的彩笔,读者只觉得眼前一片秋色,深深感受到无比的美,不能不为之陶醉。与此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的,是作者飘渺的思绪,通过放怀的长吟,催人泪落的洞箫声,主客间吊古伤今的悲叹感慨,和看来超脱实为虚无的对话,层出不穷地渲染出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美,激起读者思绪的起伏,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鉴赏文言文的意境美,要循其通达意境的路途,领略不同人物的不同人生的不同场景,从这种场景的或闪烁而过或慢速显现之间,捕

捉到作者寄寓于其中的深邃的哲理、绵长的情思。

三、人格美

人格美是指人的思想品格、理想情操等方面的美的素质。歌德说:“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屈原的《离骚》之所以打动人,就在于它表现出了一种崇高的气势磅礴的人格美,一种执着追求和勇敢捍卫人类尊严的人格意识。

首先,追求仪表美,是屈原追求人格美的表现。屈原非常注重仪表修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的仪表美,烘托着他那高洁的气质和杰出的风貌,表现出他那至善至美的人格,宛如一朵圣洁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又似一棵挺拔刚劲的松柏,遭风雨而不挠。

其次,崇尚真理,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是屈原人格美的基础,也是其人格美的最高体现。“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屈原一生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是“美政”,也就是举贤任能,立法富国。“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为了楚国的强盛,诗人奔走操劳,希望君王能赶上前代圣君的脚步,并主动承担起开路先锋的重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百折不挠,宁死不屈,是其崇高人格的体现,是其人格美的核心。

正因为屈原崇高的人格美,所以后人崇敬他,效法他,把他的高洁志行视同日月。今天,教师更应当在教学中通过屈原的人格美来培养学生的爱国心、民族魂,这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也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四、智慧美

智慧是生命的生存本质,同时,智慧又是生命等级的唯一标志,人类智慧本身就是一种纯真的美,诸葛亮的形象就是公认的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文言文中许多篇目之所以能千载传诵,历久不衰,就在于它富有永远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和发人深省的智慧光芒。

先秦历史散文著作《战国策》,以记叙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雄辩才能为主要内容。其言论,内容精辟,启人心智,形式巧妙,入情入理,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至今还放射着灿烂的智慧光芒。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入选的《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就是这类散文的代表。

触龙说赵太后,迂回达理,环环相扣,不动声色。从嘘寒问暖、家长里短说起,而避开长安君作人质这一让赵太后头疼反感的事情。触龙用形体语言为自己的开场白先做了铺垫,使得谈话既自然又为后来的话题埋下伏笔。伏笔就是虽有脚疾,但为了自己儿子的长远打算,还是要一瘸一拐地来见赵太后;为自己的儿子做打算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自然过渡到赵太后也疼爱自己的子女话题的伏笔。话题展开,触龙用了借古喻今,类比说理的方法,点入正题,点到为止,令人顿悟。

《古文观止》对《触龙说赵太后》评曰:“左师悟太后,句句闲语,步步闲情。又妙在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便借燕后反衬长安君,危词警动,便尔易入。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至今读之,犹觉天花满目,又何怪当日太后之欣然听受也。”就这样,从冰冻三尺到坚冰消融,从惊涛骇浪到风平浪静,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篇文章充分展示了一个智者的风采,给我国文学艺术走廊上增加了一个智慧美的形象,也给后人带来一种智慧美的享受。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用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小及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最终让齐王广开言路。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邹忌将己

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邹忌由于自己的智慧,才得以进谏成功;由于自己的智慧,才得以成为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有远见的政治家。

生活的大海丰富多彩又波光诡谲,做一个驾驭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高手,就必须拥有超人的智慧。而超人的智慧往往孕育在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目光和美好的情怀之中,它能使月光生暖,使岩石唱歌,使凶险咆哮的恶浪化为一江春水,使阴暗潮湿的环境变得色彩明亮。

中学文言文教材中美的内容很多,作为语文老师只要善于多层次、多角度挖掘其中的美,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能达到通过文言文教学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真正收到“教书育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要善于使美德具有吸引力》

2、元·四明程氏辑《朱子读书法》

3、宗白华《美学散步》

4、王国维《人间词话》

5、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6、歌德《歌德谈话录》

7、清代吴楚材、吴调候选编《古文观止》

篇2:论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

在声乐的领域中是每一位爱好声乐的人们的梦想和追求,就是不断地让自己的歌声更美妙,无论是声乐的内部语言还是外部语言都不能过度地表现,学习歌唱的目是是为了唱好歌曲,既通过歌唱,真实地传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如果说歌唱是一门艺术,那么歌唱训练就是一门科学艺术,在歌唱训练中,要想真挚地表 现情感,首先要有音乐感知就是所谓的乐感,因为通过正确的音乐感知才能表现出正确的情感,一个人的眼神如没有坦然的目光,那么他的内心就不是平静静,不是 真诚的,相反如果你真诚地表现音乐,欣赏者还能够听和看出来,同时也会怀着真诚来欣赏。

一、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在音乐的发展史上,声和情两者都是却一不可能性,没有声就没有情,反之没有情更无声,在演唱歌曲时必须以情感人,有情才有感染力,有情的歌唱出来才会打动人心,只有巧妙的把“声”与“情”融合在一起,才能唱出美的曲子。

(一)技术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技术的延伸

声乐是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有优美的声音作基础,通过清晰的咬字和吐字和声音强弱处理的技巧来完整的表现出来,如果缺乏情感准确性,流利的表 达是不可能完成声乐艺术的。对声乐的初学者来说,先以技术为重,兼顾情感。但对于一位专业演唱者来讲,情感和技巧是缺一不可的。没有一定的声乐基础就不可 能很好的把握和处理歌曲,没有情感就不可能真正表达出歌曲的真正内涵,不能打动人的歌曲,只会让欣赏都感到乏味。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以情优教 这十六个字将情感的重要性概括得淋漓尽致。俄罗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平说过“对于一个真正的歌唱家来说,仅仅掌握歌唱技巧是不够好,还应该用声音表现 出来,表现人物的各种复杂心情,发出音乐作品中一定情感所需要的音调”,唐代诗人白居易出说过“|乐春发于声,声者发于情”。可见,声乐艺术魁力与美感效 果都取决于演唱者的情感表现。

(二)充分认识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情感在歌唱中的地位

某些初学声乐的学生,忽视情感表现在歌唱中的重要性,片面地追求“技技术”掌握了歌唱技巧有益,但确时常忽略了情感的表达,其表情变的机械木 呐。音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音乐的表演和音乐的情感集于一体的,演唱是以声音来表现感情的,它通过声音作用于人的听赏而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人们听到不 同的声音引起的情感也有所不同,二、声乐教学与情感教育是整体统一的声乐教学内容歌唱基础知识,呼吸,发声与基本技能训练和不同的歌唱演唱方法及技巧练习,但是其最核心的本质内容和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无疑是通过声乐作品的演唱,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歌声把歌曲的情感内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从而逐步掌握和声乐的演唱技能。

(一)声乐教学的本质是审美教育

“情”是声乐美感的核心,是歌唱艺术的基本特征,只有当“声”与“情”有机融合并充分洋溢在歌唱过程中,唱歌才有可能转化为歌唱艺术。声乐教 学的主题品格也才能得到回归。在这样的一对一教学中,学生即学会了唱歌的本领和技能,也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愉悦和享受,使心灵得到了净化,`陶治了情操,体 现出音乐审美的教育的本质力量。所以音乐审美教育又是情感教育。

(二)情感是歌曲的生命,歌曲和情感是声乐教学的灵魂

如何激活歌唱学习过程的情感心理成为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作为声乐教学的先导之体,必须先精通声乐教材,在注意歌曲思想品位,技能训练要 求,学生个性化特征前提下尽可能选择那些经,典作品作为教材,所有经典歌曲,无一不蕴含着不类深的思想感情精华,有着广阔的审美情感开发和和表现空间,声 乐的奇妙在于它的,通过人的歌谱转化为生动的歌唱,不仅可以把歌曲的审美情感抒发出来,而且能激起所以的情感回应,形成和中互动心理效应。

传说的声乐教学大多从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等多方面训练学生,从功有意义上来说,这四项技能主要是解决“声”的问题,在教学 过程中,我们要以情优教,从音乐作品内容和音乐表现手段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歌词到曲词,从感情到理性全面认识和了解,从中准确地感悟出作品的情感表现特 点,在这基础上教师应该先进入歌曲的艺术境界,通过演唱来探讨这首歌曲的整体风格情感基调,并地不同的学生设计出相应的演唱处理方案,要多欣赏和分析,以 保证声乐听情感准确而生动的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金铁霖声乐教学法》

篇3:美育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 本人结合学生的实际从感情美、意境美、创造美等方面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

一、挖掘题材, 领悟主题美

美本身具有抽象性, 但审美的对象却是客观存在的、可以感知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材, 文言文同样具有无法估量的审美教育价值, 因为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精华, 是人文精神的底蕴, 是中华灵魂的优秀素材。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思想纯正的作品, 或歌咏河山、或抒发情感、或阐述哲理, 它们表达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如能认真品味, 便可以置身其中, 受到心灵的洗礼。

二、反复诵读, 感受语言美

诵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读者进行朗读, 听者听别人朗读, 都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朗读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讲课前, 我常常刻意地范读课文, 使文章中所描绘的人物、画面、景物、情感跃现在学生眼前。有时还进行配乐朗读或播放著名播音员的朗读, 使学生陶醉在音乐与语言共同创造出来的美妙意境中。

如李白的《行路难》一文, 指导学生可以这样诵读:前四句写为朋友送行, 面对着珍馐佳肴也毫无心情, 内心是苦闷的, 朗读时应把“停”“投”“拔”“顾”这几个动词的声调处理好;“冰塞川, 雪满山”象征仕途的艰险, 语调应沉重;“垂钓碧溪, 梦日边”是用典, 表现了作者的自信, 语调应平缓而豁达。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抱负和宽广的胸怀, 要读得波澜起伏, 跌宕有致, 从而感受作者的豁达胸怀。

三、激发情感, 体会感情

情感是无形的, 作者的情感往往通过景物来宣泄, 因此抒情与写景常紧密结合。如杜甫的《春望》, 作者通过“城春草木深”这样凄凉的景象, 产生“花溅泪, 鸟惊心”的感悟, 由此产生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 情溢于景, 非常感人。短短几句诗, 一个爱国者的形象就跳跃在读者面前了, 激发起读者美的情感。

四、发挥想象, 体会意境美

想象能创造出生动的形象, 感人的意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诗歌意境进行想象, 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 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 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

如“秋思之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全文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景物, 构成了一幅秋深日落图:夕阳下, 鸟归巢, 人回家, 游子却漂泊在苍茫萧瑟的郊野。学生品读后, 我引导他们借助景物充分发挥想象, 感受作品的意蕴。经过指导, 学生们不仅感受到秋的苍凉、游子之思, 还进一步领悟到了词的意蕴美。

五、组织活动, 激发创造美

在教学中, 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获得了思想启迪, 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在此基础上应激发他们创造美, 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即生活, 文言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是对生活感悟的浓缩提炼。组织适当的课外活动, 能把文言文很好地融入生活中, 学以致用。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必须适应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时, 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精心组织一些适宜的活动, 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将课内与课外的知识有机融合, 这有助于调动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开展“每课一诗”、进行古诗背诵、搜集文言名句、节日寄语、新春征联、古诗漫谈、改写、仿写古诗等活动。

我在教学中按照一定的审美理念对学生加以引导, 鼓励学生追寻自己独到的审美体验, 帮助学生发扬其审美个性。在文言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后, 学生逐步养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同时也提高了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

篇4:美育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本人结合学生的实际从感情美、意境美、创造美等方面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

一、挖掘题材,领悟主题美

美本身具有抽象性,但审美的对象却是客观存在的、可以感知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材,文言文同样具有无法估量的审美教育价值,因为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精华,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中华灵魂的优秀素材。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思想纯正的作品,或歌咏河山、或抒发情感、或阐述哲理,它们表达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如能认真品味,便可以置身其中,受到心灵的洗礼。

二、反复诵读,感受语言美

诵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读者进行朗读,听者听别人朗读,都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朗读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讲课前,我常常刻意地范读课文,使文章中所描绘的人物、画面、景物、情感跃现在学生眼前。有时还进行配乐朗读或播放著名播音员的朗读,使学生陶醉在音乐与语言共同创造出来的美妙意境中。

如李白的《行路难》一文,指导学生可以这样诵读:前四句写为朋友送行,面对着珍馐佳肴也毫无心情,内心是苦闷的,朗读时应把“停”“投”“拔”“顾”这几个动词的声调处理好;“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仕途的艰险,语调应沉重;“垂钓碧溪,梦日边”是用典,表现了作者的自信,语调应平缓而豁达。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抱负和宽广的胸怀,要读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从而感受作者的豁达胸怀。

三、激发情感,体会感情

情感是无形的,作者的情感往往通过景物来宣泄,因此抒情与写景常紧密结合。如杜甫的《春望》,作者通过“城春草木深”这样凄凉的景象,产生“花溅泪,鸟惊心”的感悟,由此产生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情溢于景,非常感人。短短几句诗,一个爱国者的形象就跳跃在读者面前了,激发起读者美的情感。

四、发挥想象,体会意境美

想象能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诗歌意境进行想象,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

如“秋思之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文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秋深日落图:夕阳下,鸟归巢,人回家,游子却漂泊在苍茫萧瑟的郊野。学生品读后,我引导他们借助景物充分发挥想象,感受作品的意蕴。经过指导,学生们不仅感受到秋的苍凉、游子之思,还进一步领悟到了词的意蕴美。

五、组织活动,激发创造美

在教学中,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应激发他们创造美,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即生活,文言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对生活感悟的浓缩提炼。组织适当的课外活动,能把文言文很好地融入生活中,学以致用。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必须适应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组织一些适宜的活动,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课内与课外的知识有机融合,这有助于调动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开展“每课一诗”、进行古诗背诵、搜集文言名句、节日寄语、新春征联、古诗漫谈、改写、仿写古诗等活动。

我在教学中按照一定的审美理念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追寻自己独到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发扬其审美个性。在文言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后,学生逐步养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提高了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2]刘伟平.美育:开启人文精神教育大门的金钥匙[J].教育艺术,2006(5).

篇5: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实践论文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再单纯是智育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过程。

教学实践证明,美育渗透于阅读教学中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良好途径。

现今许多教育工作者已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成功的教学不仅有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和思想的启迪,还包含美感的培育。

高中语文阅读教材本身就荟萃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因素,因此,教师应自觉、充分地借助这些美的因素,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根据感知、想象和情感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教育

1创设情境感知美

直观感知是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

我国美学家王朝闻指出:“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

”俄国著名的文艺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

”可见,感知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大门的必由之路。

由于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教师应尽量利用图象、投影、演示、声音等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美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凭借直观去感知,以使他们产生悦耳、悦目、悦心的审美感受。

美育是通过对审美对象进行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从而提高审美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合理利用挂图、幻灯、录音多媒体等教学设施,或展示美的画面,或播放动听的乐曲,或是生动形象的表演,或是绘声绘色的描述,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不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确定基调。

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借助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唤起学古战场的向往和对古人的怀念,引起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中,充分展现美的形象,努力做到语文美育具体化。

根据教学直观性原则,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据、以美的熏陶感染为目的,把“乱石穿空”的形、“惊涛拍岸的状、“卷起千堆雪”色和态,都形象的展现在学生们眼前,从而增强了美的感染力。

使学生在欣赏中去体会古战场的壮阔。

2朗读诗文感悟美

在语文教学中,“读”占鳌头。

篇6:论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 在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主要是为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意义。古诗来源于古代, 其主要是追求结构上的整齐美, 在结构上所呈现的是一种对称美, 不仅讲究每句句数相等, 还需要诗句的结构以及词性相同, 意思相对, 从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在学生的学习阶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吟咏古诗词, 并开展课堂朗诵获得, 以此来让学生在吟咏的过程中感知诗中的形式美, 促进学生古诗审美能力的提升。

3.2 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还包含了可以利用古诗的学习来引导学生感知诗词的丰富情感,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古代诗词具有语言美与图画美, 其可以通过精炼的语言以及周边的事物来表达出诗人的内心感悟与体验, 例如,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怀古诗, 其主要是利用某一地点的前后景色对比来突显出事物的变化, 通过对比突出的景物形象来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 从而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在对这些诗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感悟诗歌,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 体味诗人情感的变化, 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保证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可以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并获得情感的陶冶与提升。

3.3 品味古诗中的意境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古诗学习的过程中, 不难发现诗词中利用最多的即意象, 诗人可以通过意象来表现一种意境, 从而在古诗词中营造一种意境美。而意境是外在形象和内心情感相互交融而产生的艺术境界, 只有引导学生去感受诗词中的意境美, 才能够唤醒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将学生置身于古诗词所营造的情景之中,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3.4 体味古诗中的人格美

篇7:论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

“体育舞蹈”,又称作国际标准交谊舞,其原名称“社交舞”,英文为“BallroomDancing”。它曾是欧洲责族们在宫廷舞会时所跳的舞蹈,是人们通过狂热的肢体舞蹈动作来抒发和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体育舞蹈源于生活,源于肢体动作美轮美奂的艺术展现,它是现代文明社会里高雅的、独具观赏性的一种文体活动,其特有的娱乐功能、社交功能和健身美体功能,逐渐得到了舞蹈界的承认,并作为一种体育运动进行传播与推广。目前的体育舞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健身娱乐为主的体育舞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交谊舞,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另一类为竞技比赛为主的体育舞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竞技体育舞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在中国推行。高校教学中的体育舞蹈就是以健身、娱乐、美体为主的交谊舞。

2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篇8:试论文言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在情感教育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 文言文教学理应承担起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熏陶的重任。

那么, 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知人论世, 把握情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阅读的评价, 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能力, 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 感受中国文化精神,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孟子说:“诵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白居易也说过:“文章合为时而作, 诗歌合为事而作。”每篇文章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 因为作品是时代生活的缩影, 是作家思想感情的反映。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 更要指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即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等, 尽量接近作者的原意去解读文章, 最大限度地还原作者的本意, 从而为全面具体地理解文章、深刻准确地把握情感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 对《岳阳楼记》一文的教学, 可介绍范仲淹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 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为官数十载, 屡次犯颜直谏, 三次被贬;买“义田”千亩, 救济穷人, 死时却“身无以为殓, 子无以为丧”的人生经历。从而使学生对作者“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有更深切的体味。又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 可以结合学生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 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作适当介绍。同时, 对“秦晋围郑”的背景也给予详细的介绍, 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使学生对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特别是烛之武临危授命的爱国豪情有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

二、指导诵读, 体味情感

语文泰斗叶圣陶先生曾说:“吟诵的时候, 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 而且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新课标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显然是非常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和背诵的。诵读教学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值得我们重视和使用。晋朝的陈寿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 大多是文思兼美的经典名篇, 教学时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 有助于激发其情感、提高其审美趣味。

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由教师范读, 也可以播放教材的示范朗读声像带, 特别是一些著名播音艺术家声情并茂的朗读,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为自然流畅、娓娓动听的声音信息, 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中意境。当然范读只是一种先导, 学生必须亲自诵读, 才能更好地体味其中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读清句读, 读明语意及语法关系, 特别要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语速、语气等;其次指导学生读出节拍、音韵, 即作品的音乐美。汉语的音韵之美主要表现在构词的双声、叠韵、叠音, 押韵的使用以及反复、回文、顶真等辞格的运用。古代诗歌注重音韵美, 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赋体散文以及骈体文也不例外, 如苏轼的《赤壁赋》, 诵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句式和节拍, 读出一种韵律美。再次引导学生读出重音、语调, 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孙权劝学》为例, 如“卿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一句, 应带着坚决、严肃、充满期望的感情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应带着责备的语气读;“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应用语重心长、言辞肯切的语气读;“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则应读出鲁肃的吃惊与赞叹;而“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应读出吕蒙的自豪感。

朱自清先生说:“课文内容的理解, 其意义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诵读能将课文无声语言变为有感情的音响。教师指导学生读准语调, 读懂感情, 读出气势, 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心同其情, 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对培养他们健康美好的情感大有裨益。

三、营造情境, 激发情感

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能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进行, 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观察、体验、思考、练习, 能使其情感参与认知活动, 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吕淑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令学生置身其中, 流连忘返的情境, 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 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潜在的, 内蕴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进行情境诱发, 以境激情, 因为情随境迁, 即景生情, 置身于一定具体可感的情景之中, 学生才能获得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体验, 即调动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特定情绪, 并保持在此种情境中。此时, 学生才会随同课文内容或喜或悲。教材中的文言文本身就极富感染力, 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 教学中合理增添一点音乐,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以《陋室铭》为例, 当古筝柔和婉转的旋律奏起时, 教室里顿时弥漫着恬静优雅的气氛, 学生都被这动人的优美旋律打动。境与心谐, 情与景会, 不觉此室之陋, 只觉此室之雅, 领略作者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图像的显示则能使许多难以用语言传达的或抽象的内容得以形象化地展现。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 适当使用图像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 学生阅读文章后, 感受不到它所描述的美, 笔者用PPt课件展现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天姥山图片, 当学生看到“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的图景时, 连声惊叹。有了图片的感知, 学生很快便情动辞发, 我口说我心, 纷纷描绘自己最喜爱的一幅图, 在视觉上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 也激发了学习文章的激情。

四、展开想象, 领悟情感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 也不是听到的, 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想象, 文言文的阅读只有借助想象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 才能领会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说:“要鉴赏文艺, 必须驱散我们的想象。”想象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相对于现代汉语, 文言文浓缩精练, 正是因为文言文具备骨架般的简洁, 可以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充分合理的想象, 让简短的文言文变得有血有肉, 从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学习《阿房宫赋》, 能从“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联想到秦始皇摧枯拉朽的军事攻势, 六王惨败的场景, 硝烟战火中生灵涂炭的场景, 六王在最后日子里依然腐朽奢侈的生活场景, 秦攻下六国都城抢掠财宝和美女的情景, 百姓伐木、搬运土石以及种种被奴役的凄惨的场景。自然就能领悟建造阿房宫所耗费的巨大人力物力, 领悟秦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进而领悟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学习《三峡》一文时, 如能想象三峡直插云霄、连绵不绝的山峰, 湍流不息、势如奔马的江水, 一泻千里的瀑布, 矗立山巅的松柏, 渔夫的晚唱, 猿猴的长啼……自然就能领悟其中的思想情感, 培养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 也是构成推动人意志行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文言文语言简洁、凝练、典雅, 这一独特的语言特征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文言文鲜活的细节想象出来,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五、联接写作, 内化情感

通过持久的固定作用, 刺激所得的情绪体验, 将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操, 这是情感的内化过程。由于情感是富有个性特征的, 教师要善于将学生获得的价值观、信念组织到一个内在的和谐系统中, 使学生受到一次完整的情感教育, 这一层次的实施可以通过仿写、改写、续写、扩写、写读后感等多种形式进行。如学了《报任安书》和《渔夫》后, 笔者就“屈原与司马迁同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为何一个毅然赴死, 一个忍辱偷生?”这一话题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通过写作, 学生明白了, 屈原把人格、理想、国家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所以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价值;司马迁出于“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 而文采不表于后也”的原因, 选择了忍辱负重, 完成《史记》, 实现人生的价值。两人的选择不同, 但同样成就了伟大人生。学生写读后感, 是对伟人的“生死观”进行思考, 也是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其头脑中形成之时。将文言文学习与写作结合的活动, 融入了学生对生活的情感和态度。经常进行这样的写作, 能够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篇9: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词、句,开展一条龙服务,尽情解析字词活用,句子的被动、省略等。化整为零,串读串讲,乐此不疲,直弄得学生如坠云里雾里,不辨东西,此可谓“一枝独秀”。相反,对文本内在的思想内容(教育价值)、构思立意(艺术价值)等有机组成成分等闲视之,往往简而又简,倘遇课堂上时间不够,甚至一省了之。教学内容的枯燥和教学方法的单调,使得原本应该精彩纷呈的文言文教学变得乏味可呈,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

高。显然,这种做法是很不应该的。我们知道,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积淀。现行教材的文言文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历久弥香的传世佳作,体裁多种多样,选材内容异常丰富,涉及自然、社会、艺术的诸多领域。这当中有着许许多多可待挖掘的美育资源。面对如此丰盈的教学资源,教师切不可轻描淡写,应该把它们纳入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正常范畴,并且做到时讲时新,帮助学生心有所悟,悟后有得,着力于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写作和语言运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育学认为,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有意识地结合文本,根据学生年龄层次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促进其优秀品质和独立人格的日渐养成。中学文言文的美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一是描绘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赤诚情怀;二是落笔社会生活,刻画人物形象,赞颂勇敢向上、追求真理的精神,或者无情抨击假、恶、丑,热情赞颂真、善、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三是表现在对艺术的直接描绘、称赞,表现在对社会哲理的深层阐释,表现在情景交融的字里行间所投射出的简洁美和音韵美。那么,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应如何渗透美育呢?

一、欣赏、领略自然美,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川的美好热情

例如,教学《登泰山记》时,利用多媒体放映泰山风光与雄姿,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谈谈自己是怎样登上泰山的,古人又是怎样登泰山的?着重领略作者运用带有色彩的语言描绘冬雪初霁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壮观,学习作者为追求美好无畏困难的坚强意

志,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短短二十七个字的《敕勒川》,勾画出了辽阔苍茫的草原景色,学生于诵读之间仿佛置身天高地远的塞北大草原,神游于天地合一、茫茫苍苍的壮阔境界。从这些撼人心魄的生动描述之中,学生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激情勃发,尽情领略和享受伟大祖国壮丽河山的美轮美奂,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情壮志。

二、感悟、认识社会美,培养学生珍爱生活、追求真理的情感,提高认知生活的水平

学习《捕蛇者说》,可以针对封建社会普通劳动者悲剧性的艰难生活,利用师生合作“演戏”的方式,定位角色,通过对话,探究造成蒋氏三代陷于捕蛇是役而无法摆脱的根本原因,深刻揭示了主

人公悲愤难抑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从生动可感的具体形象去认

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封建社会“苛政猛于虎”的黑暗现实,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同情,什么是憎恨。而《离骚》则是通过对为真理上下求索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生

活,从而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高尚与底下,什么是正义与邪恶,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这个鲜活的人物身上感受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的无穷魅力,潜移默化地洗礼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使其感受到旧时代精神的涌动。

中学文言文中,社会美的内容丰富多彩,或反映劳动之美,如《秋浦歌》;或反映人情之美,如《项脊轩志》;或反映辩证之观点,如《石钟山记》等,所有这些文本固有的美育资源,教师在教学时都要注意挖掘、引申,合理地引领学生开展零距离接触。

三、感受、理解艺术美,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和能力

例如,教学《兰亭集序》这样“书文双绝”的文章,不妨在课堂上一边展示介绍“书圣”王羲之的飘逸书法,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欣赏美的氛围里,用心体会中华神奇瑰宝的艺术分量和历史穿透力,一边让学生在音律和谐的朗读之中再造情境,构思画面,用心体会东晋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用心品评作品写景抒情、叙议结合所表现出来的清新、凝练的语言

特色。

当然也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特质在同一篇课文里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譬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滕王阁序》就写出了滕王阁“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雄伟的建筑气势,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写出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样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和作者高尚的人生观,连同骈偶对仗、辞采华美、音韵相称、运用典故、简练含蓄的艺术之美,浑然一体,相得益彰。通过指导学习,可以使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品质得到磨砺和锤炼。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学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也不能脱离语文知识性技能的训练而去空洞说教。文言文文本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形象性,有着相当大的可供想象的空间,教师应结合学情和文本教学目标实际,循序渐进,启发、引导学生选择角度,帮助、指导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形象,丰富形象,正确地“再创造”出新的审美意象来,用缓缓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在“如沐春风”“细雨润物”的心理快感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从而热爱

美、追求美。

篇10:高中文言文教学必须挖掘美育因素

富源县第二中学 方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就明确了语文课程肩负审美教育的使命,肯定了语文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重要地位。而语文课程中特别是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总是通过美的语言,创造美的意境,塑造美的形象来让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的历史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摇篮,学习文言文是传承文明、提升中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但是文言文教学却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片面追求应试对策,只注重字、词和句式的分析,忽视文言文对提高学生素养的整体功能,使文言文教学陷入僵死、低效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而新教材中文言文占有较大比重,而且选文大都是经典篇目,教学中只有用新的理念指导文言文教学,才能让文言文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才能使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让学生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那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采用恰当的方法,激活审美氛围,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呢?

一、创设情境 唤起审美共鸣

在教学上要激发学生的审美需求,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更是如此。因为,美需要以情感为媒介,教学更需要以情感为纽带。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将这条情感纽带抛向学生,把作者、老师、学生的情感世界连通起来,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才能唤起师生的审美共鸣。如教学《陈情表》一文,这篇散文以特有的文学魅力,向人们展示了世间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极致,强烈地叩响了人们的心灵。文章亲情浓郁,往往令经历过人世沧桑的成年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而青春年少、末谙世事的学生就难以动容。如果我们能够以现实生活中的母子之情、祖孙之情等生活体验作为情感纽带,把学生带入教师创设的特定的情境中,就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寻美访胜、采珠探宝,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教学情境的设置应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可通过多种途径如图画,音乐、幻灯、电影、录相等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还可以借助教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美的体验之中,让他们愉悦地感受美好的联想,从而获得性灵的陶冶、思想的升华。

二、加强诵读 提升审美情操

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

有效的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教师的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诵读联想,才能揣摩其内在意蕴,提高审美情操。诵读经典文言名篇是实施美育的最佳途径之一。诵读的过程,对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般的默读是为了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但仅是粗读而已;教师的范读是为了激发学生赏读文言,但仅是辅助而已;唯有学生的诵读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最有作用的。清人贺贻孙在《诗笺》里说:“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颂至数十百过,口颌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这段文字充分说明了诵读的重要。反复诵读不但有助于培养语感和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文言文都是经过精选的文质兼美的艺术作品,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高中语文教材中一些精彩的人物传记,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等等,应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放声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及作者所传达的情感,为解读文本的美打下基础。优美的文章,精彩的片断,还可以让学生熟读成诵,以达到全方位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和美感。同时,诵读又

能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语言,让学生在诵读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又如《滕王阁序》这样文辞优美的散文,让学生通过美读,变无声为有声,利用音韵美把教材中美的内容充分表现出来,使读书成为一种美的享受,从而对祖国壮美的河山产生喜悦和热爱之情。

可见,加强诵读,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并产生审美的共鸣,在艺术的空白中借想象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的能力。

三、展开想象 进入审美意境

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大都十分讲究含蓄,常常是纸短意长写而不满,或弦外有音、或思想深刻,在行文中形成了若干空白和切入点,极具有限中富含无限的艺术效果。这就为集中进行审美想像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读优美的文言文,就是体验语言文字所创造的优美意境。对文学作品的感悟,最重要的一种心智活动就是审美想像。作品的语言文字,要还原为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需要想像;作品的原有画面、情境、意象要衍生、迭生出新的内容,也需要想像。没有丰富的联想、想像能力,就不可能体验众多的美好的艺术形象。古朴典雅的文言文有着汉语最深邃的魅力,意境开阔深广,韵味无穷无尽,往往几字便将偌大情境展现无余,让人在头脑中生发出无垠的意境,大有“绕梁三日,余音未绝”之感。但它要通过想像去再现生活和画面。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尽管我们不能“亲历其境”,但通过想像,也能“如临其境”,这就能感受到美了。“想像是感情炽烈时的产物,总是出现在

某种情境之中,常将自我融入其中,生出文章的意境美,陶情冶性”。

篇11: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知识迁移论文

一、学会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迁移

据统计,当前大部分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都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文言文中的字词与学生经常接触的现代汉语中的字词意思存在差别,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难充分掌握。为了将这一问题有效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用学生已知的知识来清除字词障碍。我们都知道,现代汉语是由文言文发展而来的,二者之间必定会存在一些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让现代汉语作为学生领会古汉语精髓的桥梁,巧借成语积累义项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在成语中,包含了很多文言文句式,首先是宾语前置,比如说“时不待我”、“唯才是举”、“何罪之有”和“岁不我与”等,其次是词的活用,比如说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而在成语中,也有一些词类活用现象,比如说“日新月异”、“先礼后兵”、“汗牛充栋”和“不翼而飞”等。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帮助其学习文言文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会课外与课内知识的迁移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情况进行掌握,教师在考试时往往会以课外知识为主,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在对课本上的文言文进行学习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心态:反正考试的时候也不考,学不学无所谓。学生一旦抱有这样的心态,那么,即使教师一再强调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也不会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因此,为了将该问题有效解决,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学会课外与课内知识的迁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展文言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适当的将与之相关的课外知识融入进来,一方面,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更多的掌握文言文的相关内容,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学会文言知识与外语学科的迁移

篇12:高中语文中的美育论文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原则、方法与条件

1.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原则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其美育教育同样具有一定原则,如交流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等“在交流性原则之中,教师应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沟通,营造一定审美环境与氛围,进而在交流之中感染学生,促进其主动去欣赏美感受美”在体验性原则之中,学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直接参与审美活动之中,进而才能在感情上与作者进行直接交流,获得属于自己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原则之中,则需要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审美需求进行了解,进而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的审美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1.2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方法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为实现美育教育,通常会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一、营造审美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调整课堂环境和光线环境等,使学生获得一个良好的审美氛围,进而才能促进审美教育的进行”例如在讲授5荷塘月色6一文时,通过带领学生欣赏荷花与荷塘的相关图片与文章,并配以相应的音乐,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的审美感受进行丰富,进而促进学生融入这一氛围之中,对该文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

二、激发审美情感”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之中的主体,只有积极地参与课堂之中,才能真正实现其预定教学效果“为实施美育,教师同样需要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进而才能不断产生审美情感,进入到课文的角色之中,对美有真切认识”。

三、诱发产生审美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之中,只有使学生真正获得一定审美体验,其才能获得进步与发展”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进而对文章产生个人体会与思考,并在思考之中逐渐感受文字之美“同时,教师通过对文章之中/空白点0的扩展,还能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升,通过自我重构创造图像的过程之中,获得属于学生个人的审美体验”此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语文教师还可以不断利用教材之中的美育内容,构建独特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进而不断促进美育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审美能力有显著提升“

1.3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支持条件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实施美育教育,同样需要一定支持条件,其主要是指对教师和学生等的要求”首先,教师需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其不但需要有一定美育理念和审美意识,同时还需要由深厚的学养,先进的观念和高尚的人格;其次,就学生而言,其需要不断建立主题意识,进而提升其对审美的认识程度;再次,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也应对美育教育予以重视,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总结

篇13:阅读教学中的美育

我们在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明显感觉到不少中学生缺乏形象思维能力, 缺少对美的感受能力。因此,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语文课本中的美感因素应该是很多的, 而且是多方面的。许多作家 (作者) 从美感出发创造典型形象, 描绘优美景色, 反映生动的现实生活。作为语文教师, 大可以凭借课文, 努力把语文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阵地,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美的情感, 美的意境, 美的语言, 美的画面等, 对学生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式的美感教育, 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美, 使他们努力追求美, 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美感教育效果。

下面, 结合语文课文, 从四方面简要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 浅陋之见, 以就教于方家。

一.用美的情感影响学生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指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于怡情养性。”由此可见, 美感教育的实质应是一种从情感上影响学生, 促其认识美、追求美的教育。我们认为, 要达到使学生认识美、追求美的美感教育目的,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用美的情感去影响学生, 当属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情文并茂且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的作品。如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一文中, 作者的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 还不辞辛苦, 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 还艰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 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文章通过重点描写父亲的背影, 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读着这样看似平淡, 却情感浓厚的文章, 你不能不被它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感情所打动。它为什么能这样感人?它那催人泪下的力量从何而来?就来自作品感情的诚挚真切。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多方面的, 而且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中十分自然地流露出来。《背影》写父亲送儿子上车, 给儿子买橘子这类平凡小事就很有代表性。通过这些小事, 写出的那种父亲对儿子的春雨般的爱, 更具有普遍意义, 很能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读了《背影》, 学生不会不联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钟爱, 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 这时也会浮现出来, 令他动心, 乃至流泪, 甚至惭愧、懊悔。这便是美的情感给学生的感染力量。父母爱护子女, 子女尊敬父母是家庭生活, 也是社会生活中值得提倡的道德情操,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背影》正描写了这种道德情操的美。在现实生活中, 不尊老爱幼, 甚至虐待父母子女的恶劣行为还远远没有绝迹, 《背影》在今天依然可以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这也许是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原因所在吧。

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这样的“美情”文章, 如张洁的《挖荠菜》、舒婷的《我儿子一家》、琦君的《金盒子》……这些文章传达出来的美的情感, 都能给学生美的感受和体验, 对于影响学生形成美的情感和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用美的意境陶冶学生

文学作品创造的美的意境, 对学生的感染尤为强烈。朱光潜先生说:“美感的经验就是形象的直接。”美感是读者对美的人、美的思想的一种反映, 是学生对美的人与事的反映所得到的精神上的愉悦和鼓舞。在我国灿烂的文学史中, 古诗词可谓是美的意境的大仓库。我们伟大的祖先, 在神州这块广阔的土地上, 相继歌唱了几千年, 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具有永恒魅力的不朽诗篇, 供我们学习。那久传不衰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及其所营造的或优美、或宏伟、或开阔、或幽深的意境, 能给学生们以丰富的营养。

如:“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中, 曹操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 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 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 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 含孕群星的气派, 抒发了他统一中国, 建功立业的抱负。又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中, 诗人用“沉舟”、“病树”喻己, 但并不悲观。他认为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 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 未来会比现在好, 劝慰友人不必为自己忧伤。处境困难, 但相信未来, 积极进取, 诗人这一深沉、丰富的感情, 都蕴含在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意境里, 任读者去想象, 去回味。

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美的诗词就是思想的光辉。诗词不仅语言精练, 而且意境丰富。如果我们切实运用其中美的意境陶冶学生, 促其美感的形成和提高, 这将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手段。初中生, 正值人生花季之时, 引导他们从古诗词中赏析美, 领悟生活哲理, 感受生活真谛, 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用。

三.用美的语言激励学

“美的语言是心灵的清洁剂”, 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理解语言, 感悟语言, 运用语言是语文学科及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教学中, 语文教师务必要抓住这一环节, 用美的语言激励学生, 对学生加强语言训练, 完成美感教育。

为了加强语言的美感教育, 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可范读、齐读、小组读、个别读、分角色朗读等, 通过各种方式, 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节奏, 把握好语速的快慢, 注意语调的变化, 把无声的语言转化成有情的语言, 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使之受到感染, 接受美的洗礼, 接受美的激励。

在做上述美感教育训练时, 不能为朗读而朗读, 必须引导学生立足全篇,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写人的文章, 要引导学生挖掘人物思想、性格、品质中美的闪光点;记事的文章, 引导学生探究事件的意义;说理的文章, 引导学生着力剖析事物间的矛盾, 明白一些事理……

运用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 是一种较为直接, 且易于见成效的方法。广大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发觉美的语言和语言的美, 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我们相信, 这种教育方法定能结出丰硕的“美感”之果。

四.用美的画面感染学生

大自然的景色绚丽多彩、千姿百态, 祖国的河山如此多娇、壮丽无比。作家 (作者) 们往往把自然美景, 祖国河山再现在作品中, 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幅生动优美的画面。这些画面, 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的情思。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文中描写优美景物的片段和学生共同赏析, 学生定能受到美的画面的感染。

如朱自清《春》中的这段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像星星, 像眼睛, 还眨呀眨的。”

春天的景象被作者描写得多么精彩啊!读了这段文字, 仿佛使人置身于万物复苏, 争奇斗艳的春天之中, 又仿佛在品赏一幅清丽明朗的水彩画。这幅画, 远处有五彩缤纷的花色, 近处可听见蜜蜂的低吟, 上有蝴蝶的翻飞, 下有野花的“眨眼”, 远、近、上、下, 浓、淡、干、湿, 虽是信笔点染, 无事雕琢, 却成为高妙的艺术珍品。由于作家描绘画面时, 把美的情致注了进去, 因此, 几多诗意, 几许春色, 便从一幅动的、立体的画图中溢了出来。读了这种“文中有画”的美文, 学生既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 又会受到思想上的感染。

再如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中的画面:

近看小屋, 含蓄而有风度;远眺小屋, 轻灵而自由;仰观小屋, “山如眉黛, 小屋恰如眉梢的痣一点”;俯瞰小屋,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 犹如在花蕊中一般”。小屋线条玲珑, 色彩灵动, 姿态翩然;白天时清晰, 夜晚时朦胧, 破晓和入暮时宁谧, 再配上墙内花草的无限生机, 墙外云霞的绚烂飘逸, 满山绿树的丰茂, 绿野阡陌的素朴, 山外青山的旷远, 星光月影的飘渺, 组合成一轴立体活动、和谐优美的画卷。美感油然而升。

篇14:试论文言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在情感教育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文言文教学理应承担起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熏陶的重任。

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知人论世,把握情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能力,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白居易也说过:“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每篇文章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因为作品是时代生活的缩影,是作家思想感情的反映。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更要指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即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等,尽量接近作者的原意去解读文章,最大限度地还原作者的本意,从而为全面具体地理解文章、深刻准确地把握情感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对《岳阳楼记》一文的教学,可介绍范仲淹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为官数十载,屡次犯颜直谏,三次被贬;买“义田”千亩,救济穷人,死时却“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的人生经历。从而使学生对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有更深切的体味。又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可以结合学生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作适当介绍。同时,对 “秦晋围郑”的背景也给予详细的介绍,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特别是烛之武临危授命的爱国豪情有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

二、指导诵读,体味情感

语文泰斗叶圣陶先生曾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新课标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显然是非常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和背诵的。诵读教学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重视和使用。晋朝的陈寿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大多是文思兼美的经典名篇,教学时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有助于激发其情感、提高其审美趣味。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播放教材的示范朗读声像带,特别是一些著名播音艺术家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为自然流畅、娓娓动听的声音信息,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中意境。当然范读只是一种先导,学生必须亲自诵读,才能更好地体味其中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读清句读,读明语意及语法关系,特别要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语速、语气等;其次指导学生读出节拍、音韵,即作品的音乐美。汉语的音韵之美主要表现在构词的双声、叠韵、叠音,押韵的使用以及反复、回文、顶真等辞格的运用。古代诗歌注重音韵美,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赋体散文以及骈体文也不例外,如苏轼的《赤壁赋》,诵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句式和节拍,读出一种韵律美。再次引导学生读出重音、语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孙权劝学》为例,如“卿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句,应带着坚决、严肃、充满期望的感情读;“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应带着责备的语气读;“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应用语重心长、言辞肯切的语气读;“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则应读出鲁肃的吃惊与赞叹;而“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应读出吕蒙的自豪感。

朱自清先生说:“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诵读能将课文无声语言变为有感情的音响。教师指导学生读准语调,读懂感情,读出气势,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对培养他们健康美好的情感大有裨益。

三、营造情境,激发情感

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能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进行,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观察、体验、思考、练习,能使其情感参与认知活动,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吕淑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令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潜在的,内蕴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进行情境诱发,以境激情,因为情随境迁,即景生情,置身于一定具体可感的情景之中,学生才能获得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体验,即调动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特定情绪,并保持在此种情境中。此时,学生才会随同课文内容或喜或悲。教材中的文言文本身就极富感染力,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教学中合理增添一点音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以《陋室铭》为例,当古筝柔和婉转的旋律奏起时,教室里顿时弥漫着恬静优雅的气氛,学生都被这动人的优美旋律打动。境与心谐,情与景会,不觉此室之陋,只觉此室之雅,领略作者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图像的显示则能使许多难以用语言传达的或抽象的内容得以形象化地展现。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适当使用图像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学生阅读文章后,感受不到它所描述的美,笔者用PPt课件展现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天姥山图片,当学生看到“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图景时,连声惊叹。有了图片的感知,学生很快便情动辞发,我口说我心,纷纷描绘自己最喜爱的一幅图,在视觉上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文章的激情。

四、展开想象,领悟情感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想象,文言文的阅读只有借助想象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才能领会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散我们的想象。”想象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相对于现代汉语,文言文浓缩精练,正是因为文言文具备骨架般的简洁,可以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充分合理的想象,让简短的文言文变得有血有肉,从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学习《阿房宫赋》,能从“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联想到秦始皇摧枯拉朽的军事攻势,六王惨败的场景,硝烟战火中生灵涂炭的场景,六王在最后日子里依然腐朽奢侈的生活场景,秦攻下六国都城抢掠财宝和美女的情景,百姓伐木、搬运土石以及种种被奴役的凄惨的场景。自然就能领悟建造阿房宫所耗费的巨大人力物力,领悟秦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进而领悟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学习《三峡》一文时,如能想象三峡直插云霄、连绵不绝的山峰,湍流不息、势如奔马的江水,一泻千里的瀑布,矗立山巅的松柏,渔夫的晚唱,猿猴的长啼……自然就能领悟其中的思想情感,培养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也是构成推动人意志行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文言文语言简洁、凝练、典雅,这一独特的语言特征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文言文鲜活的细节想象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五、联接写作,内化情感

通过持久的固定作用,刺激所得的情绪体验,将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操,这是情感的内化过程。由于情感是富有个性特征的,教师要善于将学生获得的价值观、信念组织到一个内在的和谐系统中,使学生受到一次完整的情感教育,这一层次的实施可以通过仿写、改写、续写、扩写、写读后感等多种形式进行。如学了《报任安书》和《渔夫》后,笔者就“屈原与司马迁同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为何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偷生?”这一话题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通过写作,学生明白了,屈原把人格、理想、国家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所以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价值;司马迁出于“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的原因,选择了忍辱负重,完成《史记》,实现人生的价值。两人的选择不同,但同样成就了伟大人生。学生写读后感,是对伟人的“生死观”进行思考,也是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其头脑中形成之时。将文言文学习与写作结合的活动,融入了学生对生活的情感和态度。经常进行这样的写作,能够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上一篇:2010年5月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下一篇:销售型分公司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