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复习计划

2024-04-16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复习计划(共11篇)

篇1: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通过一阶段的复习,回顾这学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所学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校园,勤于思考,善于自我表现保护的优秀品质,同时掌握一定的社会常识,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二、指导思想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整体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的认识,提高知识水平。

三、复习内容

1.建立同学之间友好的关系,懂得学习他人的长处,正确树立时间观念,知道要珍惜时间,有效率的学习。

2.知道规则的意义的作用,能找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规则并努力遵守,在与人交往中讲究诚信,重承诺。

3.了解生活中一些紧急状况下的自救知识,知道各种急救电话号码,明白在遇到诈骗等犯罪分子时应该冷静地采取行动,以保护自身安全为先。

4.了解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能做到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无私关怀,在生活中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生活上不攀比,讲勤俭,不对父母提出过高的要求。

四、复习方式

抓住要点,利用教材,紧紧围绕课本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某些不熟悉的环节可以加强一下,对个别后进学生采取单独的复习策略,要求抓住基础内容,对领悟力较高的个别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篇2: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复习计划

曾凡松

一、复习目标

通过一阶段的复习,回顾这学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所学主要内容,培养学生 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二、指导思想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整体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的认识,提高知识水平。

三、复习内容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规则使学生初步认识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加深学生对规则的理解逐步强化规则意识。

3、以规则的制定过程为切入点逐步展开引导学生了解制订规则的原则。

4、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的福利机构和设施。

5、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人群的关怀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6、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教 学 目 标 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7、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的劳动成果。

8、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

9、使学生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10、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复习方法

先基础、后提升、采取两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阶段

1、根据上课之前整理的知识重点,上课时,先概述本节课要复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重点,然后根据复习的知识框架,教师给学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强化记忆,后检查提问,再考试,最大限度的提升课堂效率。

第二轮:综合提升阶段

教师自己根据考试重点,出综合题进行模拟测试,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复习过程中,对优秀生和后进生提出较高要求,适当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平时多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五、期末目标

通过期末复习,使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达到优秀,基础较差学生达到及格,尽最大能力使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及平均分都有所提高。

六、时间安排

第17周复习第一单元;第17周复习第二单元;

篇3: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复习计划

(一) 中考政策的变化需要进一步完善总复习课的设计。

从2008年开始, 我区历史与社会及思想品德课 (以下简称“思品社会课”) 的中考命题与杭州完全接轨, 考试内容较以前大量增加 (除考试初三内容外, 把初一、初二相关内容也列入考试范围) , 让处于一线教学的教师有点措手不及。如何针对杭州市的中考制订相应的总复习策略, 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虽然广大思品社会教师对复习课都有足够的认识, 但实际的复习操作设计却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是把思品复习过程简单等同于已学知识内容的再现过程, 用大量时间把已上过的课再“炒一遍冷饭”, 同时配以机械的重复练习, 其实质是学生已有知识和思维方式的简单重复操练, 缺乏新意, 缺乏挑战性;二是应试教育成为一些教师的思维定式, 认为复习课的惟一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中考分数, 不惜代价搞题海战术。题海战术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 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复习课要达到的目的并无多大益处。

(二) 如何把传统意义上的的地理、历史和思想品德三门学科的知识有效整合, 是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

目前的中考内容涉及传统意义上的三门学科, 但是, 作为一线的教师都知道, 历史与社会学科与思品学科有不少内容和知识都存在着重复的现象, 在总复习阶段对它们进行重新整合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从目前学生的认识状况来看, 不少学生忽视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很多学生将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学科割裂开来复习, 还不明了两个学科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在总复习设计上多下功夫。

(三) 总复习教学是初三思品社会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整个初三思品社会课期终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重要环节。

总复习教学是初三年级思品社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然而,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总复习教学设计仍存在着与当今新课程理念不和谐的因素:总复习教学功能的窄化;总复习教学设计策略的失当;缺乏理论指导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认知脱节, 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更新观念, 提升素质, 探索出提高总复习教学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

总之, 总复习设计是教师对总复习课程实施的设想、计划、方案, 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起点, 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界面。教师的总复习教学设计预设着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预定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 为了将新课程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 真正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 笔者开展了新课程背景下总复习教学设计策略的实践研究。

二、初三思品社会总复习的设计及实践策略

(一) 总复习课堂教学的计划和程序设计策略。

1. 设计总复习计划———为总复习领航。

在总复习阶段, 制订复习计划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既是对以后复习的宏观控制, 又是复习前对教师自身行为所作出的系统审视和反思。到了初三总复习阶段, 可以说寸时寸金, 这就牵涉到教师如何设计总复习的计划和程序问题。根据实践, 笔者依据考纲进行了总复习计划的编制设计工作。

(1) 在复习内容的年级设计上, 遵循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原则。

在制定总复习计划时, 教师应该先复习七年级的内容, 再复习八年级的内容, 最后复习九年级的内容。因为七八年级的考试内容, 学生已经搁置了一到两年, 比较生疏, 同时由于七八年级阶段思品社会学科师资力量的薄弱, 因此学生的基础知识显得尤为欠缺。所以, 教师先设计复习七八年级的内容, 能及时让学生对已经生疏的知识进行复习, 尽可能地弥补基础知识薄弱的缺陷。同时, 因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生疏, 所以更容易调动其复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在复习内容的学科设计上, 遵循由历史与社会到思想品德的顺序。

多年来, 虽然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属于两门不同的学科, 但是对于我校而言, 到了初三年级的时候, 任教这两门学科的都是同一个教师。日常授课时基本上是先学习历史与社会, 内容学习完后再学习思想品德, 学生对这一授课范式已经非常熟悉。所以, 在总复习阶段, 教师在进行复习内容的设计时, 应该遵循学生最熟悉的思路, 而教师往往先复习历史与社会的内容, 复习完之后再复习思想品德的内容。

2. 设计总复习程序———为总复习护航。

经过两年的实践, 笔者认为, 在总复习中实施“三步走”的程序效果较好。

第一步, 全面复习夯基础。

对于初中思品社会课中考复习, 教师要牢牢抓住基础训练, 即知识点复习, 也就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事实。通过知识点的全面复习, 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知识点, 这是搞好迎考复习的前提。

由于初中思品社会课内容繁多, 要全面、系统掌握各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非易事, 因此, 教师必须在深入研究教材和考纲的基础上对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作全面、详细的梳理, 辅导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能在复习课堂教学中列出复习提纲, 形成知识系统, 而后进行复习学案的巩固训练。这里所说的复习学案, 就是教师依据考纲的要求, 以具体的考纲条目为引领, 依据教材对考纲条目的解读和细化, 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思品社会课的教材进行再创造, 设计出符合校本生本的复习学案文本。

第二步, 专题复习抓重点。

所谓专题复习, 就是把历年来考试的重点内容和热点内容用小型专题学案的形式予以呈现并复习。如“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 都是历年考试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在思品社会课教材中重复出现, 因此教师需要对这些考试重点进行二次整合。

在内容的编写整合上, 笔者一般是结合两科的教材, 辅之以时政内容,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编写。在编写整合过程中, 教师要翻阅大量的资料, 既要吃透教材、抓准考纲, 又要找准一年内的社会热点, 做到内容无遗漏, 逻辑形式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每一个专题复习学案的最后一块, 笔者都安排热身练习。即参照中考题型, 设置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题型, 所有的题目都紧紧围绕该专题的内容展开。

第三步, 综合训练强能力。

综合训练也就是中考模拟考试, 是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以及相关重点、热点专题训练的前提下, 运用已掌握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训练。综合训练的时间一般安排在专题复习完成之后。通过这项训练, 学生能进一步巩固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并进一步熟悉时事政治材料与基本理论的联系, 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对此, 教师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前边训练的专题进行重新组合, 设计问题, 设计的问题要新颖多样, 尽量达到中考水平;二是将教师讲解与学生自练相结合, 进一步培养学生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的能力;三是进行查漏补缺, 弥补空缺知识的不足, 纠正错误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

综合训练的次数以三次为适宜, 太少达不到模拟考试的效果, 太多则容易造成学生精神的疲劳。如果综合训练次数太过, 对于出题的教师而言, 在材料的选择上, 题型的设计上也难以达成。

3. 编制总复习学案———为总复习引航。

新课程标准认为,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师生共同编写复习学案, 正是这一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当学生面对“新”的学案时, 既有一种新鲜感、满足感, 又能激发内心学习的兴趣, 为总复习教学提供可靠的抓手。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能让学生懂得复习的方法, 喜欢复习, 醉心于复习, 那一切问题就都将迎刃而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也就是说, 传统复习的无趣关键在于“炒冷饭”, 而编制新的复习学案, 既能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兴趣, 又能培养学生和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所以, 在总复习设计时, 教师要根据复习目标和考试纲要, 遵循新课程的理念去主动驾驭教材, 大胆改革、取舍教材中的不合理素材, 调整编制出贴近学生认知特点的新复习学案, 以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问题代替作业本上的练习。这样, 不论是基础知识的复习设计, 还是专题问题的复习设计, 笔者都编制有相应的学案。

(二) 总复习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及实践策略———让总复习远航。

到了期末总复习阶段, 学生对复习的知识已经失去新鲜感, 加上身心的疲劳, 教师就需要开动脑筋, 在如何调动学生复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方面, 在复习方法的选择上多下功夫。如果教师的复习设计没有新意, 还像讲新课那样按部就班, 复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基于此, 笔者在课堂复习方法策略的选择上采用了以下措施,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重视课堂引入的设计, 旨在兴趣激发。

实践证明:学生在总复习阶段, 身心都比较疲惫, 教师如果创设出活跃的复习课氛围,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完全能使学生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复习课引入力求新颖性、趣味性, 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引入到课堂中, 从而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总复习教学设计实践中, 笔者经常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师口头描述和学生活动等方式来优化课堂的引入, 以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现举实例如下:

(1) 多媒体辅助。

新课程标准强调, 教师要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 笔者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 尽可能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复习课《伟大的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为例, 在课堂引入中, 笔者播放了“5.12”汶川大地震的视频剪辑, 通过解放军战士磨破了的手、温总理在废墟前的讲话、母亲至死仍把孩子揽在怀抱里、全国人民的捐款等特写镜头的投影吸引学生的眼球, 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一幕幕真实的情境胜过教师的雄辩, 学生在心灵得到震撼的同时, 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体会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总复习教学也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2) 教师的表演描述。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所以, 教师在总复习过程中与学生融为一体, 进行一些即兴表演, 既能调节课堂气氛, 又能很好地达成复习教学的目标。以复习《消费者权益》为例, 在课堂引入时, 笔者自编并和学生联合表演了小品《一对奶农夫妻的对白》, 如下:

妻子:孩子他爹, 咱家收的牛奶你卖了没有?

丈夫:没有!

妻子:那为啥没有卖呢?

丈夫:收牛奶的人说了, 咱家牛奶别的都好, 就是蛋白质含量不够!

妻子:咦, 你个死脑筋, 你往里面加点东西呀, 这东西一加, 那蛋白质含量立马升高!

丈夫:那是什么好东西呀, 这么有效, 俺怎么不知道啊?

妻子:叫我说你什么好呢, 你就知道吃饱不饿, 你还知道啥?!加三聚氰胺啊, 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了啊!

(3) 学生活动表演。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其主体地位贯穿于学习过程的任何阶段。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 不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能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是在总复习阶段, 往往却忽略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 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推向主体的前台。如此, “满堂灌”、“一言堂”式的总复习课便比比皆是。实践证明, 要提高总复习的效率, 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复习计划并按照计划落实复习内容, 其次就是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让学生参与活动表演,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以专题复习课《话说“三农”———共创和谐社会》为例, 笔者和学生一起编写了一段相声, 由两个学生表演导入复习课。

学生甲:种地免税, 上学免费, 现在的农民就是好啊!

学生乙:怎么说呢, 过去的农民就不好吗?

学生甲:好不好您就听我说说看吧。

学生乙:那您今天就当着同学们的面说说看。

学生甲:好哩, 那俺今天就献丑了。比如说在周朝的时候, 有个国王叫周厉王的, 把全国的山川河流都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不准人们上山砍柴、下河捕鱼。您说那时候的人幸福吗?

学生乙:连鱼都没得吃, 那肯定不幸福!还有例子吗?

学生甲:多的是啦!比如大明王朝有个叫明神宗的皇帝, 人送外号“最贪财的皇帝”。

学生乙:怎么个贪法呢?给大伙说说看。

学生甲:他在位时为了搜刮民脂民膏, 向全国加紧征收商税, 规定除了书籍和农具免税之外, 其他一切商品交易都要向国家缴纳3%的税。

学生乙:交给国家不是很好吗?

学生甲:这个您就不知道了。这些税收上来以后不是交到国库里面, 而是都入了神宗的“内库”啦。

学生乙:还真够贪的。

……

在学生表演的相声里, 话题的内容不知不觉地引入到本专题复习的内容上来。新课程认为,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的是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笔者与学生一起编制以相声为手段的引入内容, 既体现了新课程的这一理念, 又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更优化了学生学习的情感, 活跃了课堂气氛, 有效促成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2. 重视复习方法的选择, 旨在综合能力培养。

(1) 整合学科知识, 构建知识网络, 体现知识的综合性。

教师平时的教学是分阶段、分内容逐步推进的, 如果学生仅仅学好了某阶段知识, 学会了某些内容, 而缺乏不同阶段间不同知识内容的交叉、渗透、整合, 其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是很难得到健全发展的。而学生认知建构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除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和学生的自悟外, 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复习课来有意识地、高效地拓展和深化, 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来完善。

初中思品与社会课要复习的内容多, 且因种种原因许多学生在七八年级不重视思品社会课的学习, 普遍存在学生基础差、知识漏洞多、能力低的现象。这要求组织复习的教师首先提纲挈领地帮助学生弄清每一学期教材的主干内容, 理清前后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九年级《思想品德》的复习应理清和呈现这样一个逻辑体系: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理想和责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整合不同教材不同知识板块的相关性, 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涵盖整个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的知识体系和网络。在整合和构建过程中, 还要使学生进一步分清易于混淆的概念, 以免实际运用时张冠李戴。如:要分清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主导等。

(2) 联系社会热点、辐射教材重点, 突出考试的导向性。

社会热点问题一般是中考考查的重点。这些热点知识往往又可以辐射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内容。比如“金融危机”这一热点可以辐射初二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罗斯福新政这一知识点, 可以辐射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重要知识点, 甚至可以辐射我国“四万亿投资”这一热点。

反过来, 考纲中的重要知识点, 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共同富裕和和谐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又可以和许多重大热点问题相连接。因为, 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课, 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时效性很强的课程, 与其他学科相比, 这门学科在总复习时的一个很大特点就在于它必须与当今社会的热点、重点问题相联系。这是其学科的内在要求和生命力之体现, 也是总复习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因此, 在总复习设计的过程中, 就其复习教学策略而言, 教师要把教材考纲重点与社会热重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一些社会焦点为切口, 精心设计复习方案, 创设材料情境, 把热点材料引进课堂, 师生共同讨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复习《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三农”问题》为例, 笔者设计了以下训练题目:

案例1: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三农”问题

材料一: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 差距大。

材料二:投资、消费、出口, 被称为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我国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材料三: (1) “家电下乡”, 农民购买下乡家电可享受13%的政府补贴。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消费积极性, 下乡家电成为农民购买的首选。 (2) 但许多农民经济收入还不高, 还想多存钱养老看病, 也有一些农民担心下乡家电的质量性能。

问题设计:

(1) 根据材料一、三, “家电下乡”体现了哪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 根据材料二、三, “家电下乡”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有何经济意义?

(3) 为使农民乐意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购买家电, 根据材料三 (2) , 请你对政府和家电企业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教学实践一再证明, 思品社会课的复习, 如果一味地从理论到理论, 尽是知识观点的罗列与梳理, 学生容易疲劳, 复习兴趣和效果都不会好。而在梳理知识的同时, 穿插结合一两个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往往事半功倍, 尤其是在联系社会重热点问题和复习书本知识的课堂上。

上述“案例1”的设计特点在于:一是目的明确。其目的是通过练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一些重点知识观点, 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热点突出。材料和设问主要围绕“三农”问题展开, 以家电下乡为抓手, 突出体现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保增长、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等社会热点问题。

(3) 变机械训练为灵活运用, 体现训练的针对性。

由于思品社会复习课所教学的内容, 除了时事外, 都是以前学习过的, 因此, 复习容易演变为做练习题。教师准备许多题目, 一一让学生解答, 然后逐一讲解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注意要点等。这种方式机械单一, 最后难免变成题海, 缺乏挑战性和新奇感, 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为克服这种弊端, 在总复习设计时, 教师必须从机械训练向灵活运用转变。具体的实践措施是:

(1) 在选题时, 要巧创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复习旧知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复习《隋朝大运河》为例, 笔者围绕以下情境材料设计问题, 如下:

案例2:隋朝大运河

材料一: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曰:“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与禹共功不较多。”

材料二:享誉海内外的京杭大运河, 是一座历史的丰碑, 是一曲文化的乐章, 是杭州的一张世界级“名片”。杭州, 因运河而名扬四海, 因运河而贵为繁华古都, 因运河而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未来的杭州, 要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打造东方休闲之都, 同样离不开对运河 (杭州段) 的综合保护。2002年杭州市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 将“运河 (杭州段) 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工程”列入了新世纪城市建设的“十大工程”, 做到“还河于民”、“还景于民”。

▲材料一中提及了开凿大运河的皇帝, 请说出他是谁?

▲在一般人的眼里, 该河流的开凿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你也这样认为吗, 为什么?

▲历史上的大运河曾经是皇家巡游的私家黄金水道, 曾经一度被误认为是亡国的标志。如今的杭州却要将大运河打造成一张世界级“名片”并“还河于民”、“还景于民”。在大运河古今的对照中,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此题设计的意图就是通过巧妙的情境材料创设, 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思维的碰撞, 在固有的知识上构建新知。

(2) 在选题时, 要充分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 注意题型的变化, 增强学生的变式思维。以复习《我国的PRED问题》为例, 我们设计如下的情境材料并做了变式训练题。

案例3:我国的PRED问题

近年来太湖蓝藻频繁爆发。蓝藻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藻类原核生物, 常于夏季大量繁殖, 腐败死亡后在水面形成一层蓝颜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 称为“水华”。太湖蓝藻频繁爆发, 实质上是一曲唇亡齿寒的环境保护悲歌!现象在水里, 根子在岸上!

教师引导学生:仅此一个材料就可以设置不同的习题, 比如可以设置成问答题:

▲ (从地理的角度可以设问) 太湖流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该流域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 (从PRED的角度可以设问) 为什么说太湖蓝藻爆发, 现象在水里, 根子在岸上?

还可以设置成选择题:

“现象在水里, 根子在岸上!”最能说明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是 (%%) 。

A.人为因素%B.自然因素%C.资源短缺%D.污染严重

▲除了运用太湖蓝藻这一情境材料考查PRED问题之外, 师生还一起进行材料的拓展。比如可以出具全球高山雪线上升迅速的材料, 可以出具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材料, 等等。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让学生学会变式思维, 学会举一反三。

(3) 在选题时, 注意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新课程强调, 课程要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联系。根据这一目标要求, 笔者在总复习选题设计时, 一直注意贯彻这一理念。以复习《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例, 在复习时, 笔者提前给学生下发了调查表“喜看家乡新变化” (见下表) , 让学生分组在复习前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社会调查、走访。

案例4: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这样做之前笔者也曾一度担心, 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复习效果。实践证明, 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做法既增强了其社会实践能力, 又很好地调节了他们复习阶段紧张的学习状态, 可谓一举两得。

(4) 在选题时, 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连贯性,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以复习《全球性的震荡》为例, 在复习到“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时, 我们设计了如下的题目:

案例5:全球性的震荡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一场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场危机从1929年始于美国, 银行、工厂纷纷倒闭, 大批工人被抛到街上。这样的情况迅速蔓延到全世界……

▲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 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进行调整, 请问其改革调整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由当年罗斯福总统的新政, 请你说说对今天的我们应对2008年的这场危机有何借鉴之处?

▲请你列举我国为战胜2008年的经济危机采取的具体措施。 (至少两条)

设计这个题目, 目的是让学生由爆发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去联系罗斯福新政, 由罗斯福新政之措施引导学生去联系这些举措对应对2008年的经济危机有何借鉴, 最后让学生去思考中国政府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如此一环扣一环, 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前后联系、整理,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4) 变“单纯重考试分数”为“分数和三维目标兼顾”, 突出学科的人文性。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与社会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 以民族精神的铸造为核心;强调社会主体观的形成, 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发展社会提供良好的课程环境;强调健全人格的培养, 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卢梭认为, 教育即生长。从这个层面引申开去, 如果分数的提高是生长的话, 那么这分数只是三维目标中的一个环节。如果失却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长, 那无疑是违背教育的本意的。在很多地方, “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很重。一些学校的思品社会复习课被看作是单纯巩固知识、练习考题、训练考技、应对考试的重要途径, 片面重视对知识的掌握, 对做习题能力的训练。总之一句话, 唯分数至上, 而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偏离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因此,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品社会复习课不仅要追求分数, 为学生的当下负责, 而且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为学生的将来负责。为此, 在总复习教学设计中, 教师一方面要经常小组合作复习的方式, 重视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合作、互动,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品尝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 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另一方面要搜集有利于人本教育的案例, 以充实到复习课中来, 这些典型的案例材料, 能对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四、对课题实施的结论分析

对初三思品社会课的总复习设计这一课题, 笔者已经实施了整整两年的时间。通过实践, 笔者认为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成效。

(一) 初步探索出了一套应对总复习的方法。

首先, 正如课题的大标题所言的, 总复习计划的提前设计、制订, 为日后总复习的实施提供了领航系统。正如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只, 有了导航仪, 才不至于漫无目的地航行。其次, 在复习计划设计好后, 总复习程序的设计就显得尤为必需, 因为这三步程序中的每一步骤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所以三步复习程序的设计就为总复习取得实效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最后, 也是总复习能否取得实效的最为关键一环, 就是复习方法的选择。因为再好的计划, 再扎实的程序, 如果在复习中方法不对, 便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和医生给病人看病是一样的道理, 诊断计划很合理, 制订的治疗程序很科学, 但是给病人吃药的方法不对、开的药不对症, 最终是医治不好病人的。从这个层面而言, 复习方法的选择是很要紧的。因此, 笔者对复习课前的引入策略、复习过程中的具体方法策略等方面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实施, 从这两年学生中考的成绩来看 (考生的平均成绩与我校过去几年的考生相比, 平均分高出3分多;与区平均分相比, 都高出区平均成绩) , 效果是明显的。

(二) 该复习策略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 而且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前所说, 这两年来, 我校考生与过往的考生相比, 思品社会学科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多, 与区平均相比, 都高出了区平均水平, 这是学科考试成绩提高的证明。同时, 笔者还欣喜地看到, 教师不再是唯分数论的领路人, 而是能在总复习中处处遵循、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注重养育学生的人文素质, 重视学生民族精神的铸造, 强调社会主体观的形成, 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发展社会提供良好的课程环境;能十分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总之,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 对于中考思品社会复习课,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拿手做法, 但究竟什么设计策略是有效的, 是一门“永远存在遗憾的艺术”。中考总复习的设计有待于我们更好地向同仁学习借鉴, 从而在自己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美]斯考隆 (Skowron, J) 著.陈超, 郄海霞译.教师备课指南—有效教学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02.——

[2][美]莫里森 (Morrison, G.R) , 罗斯 (Ross, S.M.) , 肯普 (Kemp, J.E.) 著.严玉萍译.设计有效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10.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02.

[4]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研制组编写.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05.

篇4: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途径

[关键词] 教法;设计;评价

教师要深刻把握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内涵,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开展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应该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进行,让课程充满魅力,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开展实践。

一、优化教学设计

1.引入情景设计

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法。情景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设计情景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情景化的环境中学习文本内容。情景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问题情景是最常见的情景设计,它能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启迪学生思维,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抓住有利时机,根据文本内容设计各种问题情景,为学生提供多种线索,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角色扮演

通过对学情、生情进行分析,教师了解文本内容和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确定教学起点,设计教学过程,将教学内容合理有序地安排到教学活动中,形成教学方案。教学设计是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的活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果课文内容活泼、主题鲜明,教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情景设计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较有效的教学手段。角色扮演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还能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实际生活问题。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将学生表演与现实联系起来,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二、丰富教学方式

1.启动媒体引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学中。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尤其适合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但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而要选择性地使用。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目标,确定需要运用多媒体的环节。使用多媒体要体现实用性、合理性,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就不必运用多媒体,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的展示功能实现师生双向互动。

2.实现自主学习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课程中蕴含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自觉形成正确价值观、良好品德和习惯,学生的道德学习愿望被激发,形成持久学习愿望。[1]自主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自我成长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习得知识,还塑造了良好的品德,提升了综合素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达不到完全自主的程度,尚需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对文本内容理解也不同。

在学习《诚信是金》第三课时,教师这样导入:“这里是诚信的乐园,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互相信任……你想进入这个乐园吗?大家想一想,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进入‘诚信乐园?”学生认真读文本,从文本中寻找答案。有的学生说:“诚信就是对待别人要真诚,不能存在偏见,承诺别人的事情必须做到,不能失信于人,曾子为了信守承诺,将一头猪杀了,他是一个讲诚信的典型,像他这样的人才能进入‘诚信乐园。”

三、设计实践活动

1.收集生活素材

《小学思品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儿童的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的社会生活是贯穿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始终的主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必须始终紧紧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进行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知识,掌握基本社会生活知识和能力。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大多是从学生的生活着手进行编排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广泛搜集与品德教育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品德教育的力量。

2.开展社会实践

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习得知识,形成情感体验。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实践性教学最有效的途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许多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让学生到校园,到社会中学习、实践,锻炼学生能力,开阔学生眼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得到了无限延伸与拓展,引发了学生真情实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学生才能形成深刻体验,激活创造性思维。

在学习《今天,你安全吗》第一课时,教师开展以“我家中的安全隐患”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有的学生发现了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向父母报告,清除了安全隐患。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寻找安全隐患。有的学生找到了体育设施存在的问题,还有的学生发现电线裸露的问题。寻找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上报,并让学生写心得体会。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强化了安全意识。

四、进行拓展延伸

1.活用课本练习

进行拓展延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现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本中,每一章节都包含一些练习题。这些练习题难度不大,都是紧贴学生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知识点。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练习题,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课后练习题都是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设置的,难度都不大,但学生必须认真思考才能回答出来。[3]部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时,往往就题论题,不能深入挖掘练习题的深层内涵,不进行拓展延伸,练习题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教师要深度把握练习题补充知识的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行多元评价

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对同一知识点的认识也不同。教师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创新评价方法,实行多元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主体的不同,采用自我评价的形式开展。自我评价是学生根据一定评价标准,对自身学习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它是实现学生自我认知的有效途径。自我评价只是多元评价的一方面,他评也是一种重要评价手段,通过其他学生的评价,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他评可信度较高,学生更容易接受。

在学习完《花钱的学问》后,教师提问:“赚钱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么,赚到的钱该如何开销呢?你们家的钱是如何开支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教师出示家庭小账本,展示某学生家的收支情况。学生观看。教师接着说道:“假如让你当家,你认为该如何安排家庭开支?”有的学生说:“如果我当家,我肯定先满足自己的需求,然后再考虑其他人的需要。”教师让其他学生对该生的安排进行点评。学生评价道:“你作为家庭收入的支配者,不能只想到自己的需求,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根据自己家庭的收入情况合理安排。如果是我,我一定会考虑学习方面的支出、家庭生活支出、交际支出等,同时还要注意结余和储蓄。”通过他人的点评,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进行自主设计,优化设计内容和形式,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新颖性。学生学过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出来,教师要把握住实践活动这一方式,将生活、社会和品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要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充满活力,必须创新拓展教法,构建以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郭先欣.如何提高小學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22).

[2]郭明志.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现状与发展[J].学周刊.2016(25).

[3]杨鸿雁.信息化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提升策略的应用说明[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6).

篇5: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习计划

秀山小学刘正书

目标

在还地桥镇小学目标检测中单科进入前四名

措施与方法

第一轮:夯实基础知识阶段

1、根据事先整理的知识点,上课时,先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框架,然后根据笔记和归纳的知识框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强化记忆,后检查提问,最大限度的提升课堂效率。

2、达标检测,及时反馈。

做单元练习,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并通过精选材料题和问答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对自己的水平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对学生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轮:综合提升阶段、综合题进行模拟测试,从中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使学生

篇6: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复习计划

为了更好地搞好下一阶段的复习,做到有的放矢,特制订复习计划如下:

一、拉网式排查。

本册书共计三个单元,除了第二单元是三课外,其余都是四课,全册书共计11课。

复习时,老师要将《品德与社会》课本和《填充图册》的所有知识进行拉网式排查、整理、汇总,不漏掉一个知识死角,然后将其以口头问答的形式展现,再复习,直至基本掌握为止。复习共计两周。从6月9日开始复习,每周的第一节复习本单元两本书上知识,第二节测试。到6月23号结束复习。

二、详细安排

6月9号复习第一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

6月11号测验第一单元

6月16号复习第二单元《我的家乡在变化》

6月18号测验第一单元

6月21号复习第三单元《我与外界的联系》

6月23号测验第三单元

三、注意事项:

篇7: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复习计划

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已基本结束,复习阶段即将系统展开。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复习是进行系统知识整理的过程,是查缺补漏的过程。对教师来讲,则是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如果复习系统性、针对性强,就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如果在复习时予以足够重视,学困生在这个阶段会有一个较大的进步。为利用好这宝贵的复习时间,我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目标

通过一阶段的复习,回顾这学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所学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尊重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学会感恩的优秀品质,知道如何关心帮助残疾人,如何出行以及具备基本的自救能力。

二、指导思想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整体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的认识,提高知识水平。

三、复习方法、措施:

先基础巩固,后检测提升,采取两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阶段

夯实基础知识。教师列出每一单元提纲,上课时,先由教师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整体知识框架,然后学生根据提纲列出的每一课的重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记忆,教师规定记忆时间和内容,接着检查提问,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轮:检测提升阶段

达标检测,及时反馈。师口述做单元练习,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并通过精选材料题及问答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利用部分时间进行巩固记忆,并及时反馈,使学生对自己的水平有正确认识,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做两套比较好的期末综合题,教师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从中找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复习过程中,对优秀生和边缘生提出较高要求,适当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平时多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四、复习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复习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复习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

第三课时:复习并进行测试。

第四课时:综合检测

篇8: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复习计划

一、品德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以人的发展为宗旨

(一) 尊重培养对象

以人的发展为宗旨, 就必须学会尊重培养对象。而尊重培养对象很重要的是从学生需要出发, 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 训练学生必备的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强调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强调学生的学习要面对真实生活, 真正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一点。

(二) 改革学习方式

以人的发展为宗旨, 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 冷落发现与探索, 遏制学生的思维和智力, 消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 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赞赏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和实验活动,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人的发展为宗旨, 就必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能自学自励, 出了学校, 担任了工作, 一直能自学自励, 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现行品生、品社教材的编写意图也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用好这套教材, 就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例如《学校周围探秘》这一课, 教材中设计了调查活动实践, 只要教师能够遵照教材编写的意图, 认真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 学生定能够在实际调查中学会调查方法, 提高实践能力, 将来这种能力在他们一生中都是十分有用的。

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钻研教材, 吃透教材, 并努力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

二、品德教育必须回归儿童生活

(一) 品德教育要从生活中来, 淡化教育痕迹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 才能引发出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 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必须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 力求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 反映他们的需要, 寓教于乐, 淡化教育痕迹, 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例如, 《幸福的家庭》一课, 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父母的意见, 正确处理与父母的矛盾, 我创设了去商店买衣服与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情景, 先组织学生模拟表演, 然后交流探讨, 学生在表演和交流中很快明确了该如何与父母沟通, 如何尊重父母的意见。

又如, 学习《垃圾的危害》一课时, 我组织学生课前搜集了垃圾的危害有关资料, 课上组织学生召开了“垃圾批判大会”。当垃圾的危害在批判大会上被一一展示出来后, 学生深刻认识到了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不能乱丢垃圾。

(二) 品德教育必须到生活中去, 重视生活实践

我们知道, 学生在课堂上能形成初步的道德认识, 但要将道德认识变成一种能力, 还必须进行长期的道德实践。

例如, 在学了《垃圾的处理》一课后, 我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了“分类处理垃圾, 争做环保小卫士”的实践活动。活动开展后, 教室里的垃圾实现了分类放置, 废纸、脏土分别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 废纸每天收集好, 一周一卖, 所得款项充当班费。一段时间后, 学生家长纷纷向我反映, 说他们的孩子养成了攒废品卖废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品德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是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形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

本套教材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以体验学习、探究学习作为基本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在体验、探究中获得新知识。我在备课时, 认真把握教材意图, 创设各种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如《和风在一起》一课, 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制造风、感受风, 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引发了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 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 最为主要的是建立了新型的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探究的帮手。我们平等、民主、友善地对待学生, 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就会自信、积极、主动, 这种良好的教育氛围, 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又能提高我们的职业境界。

以上是我个人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希望能够给广大致力于小学品生品社教学的教师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解读.

[2]中小学德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9: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复习计划

1.教学案例可为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和教学叙事。

教学设计要在做好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班学生实际,凸现品德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课堂实录要完整、客观地再现课堂教学,同时做出有一定深度的课后反思,凸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教学光盘的课例建议附寄光盘。

教学叙事要能结合具体教学活动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设计思路,并结合问题情景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

2.活动可由各地市教研室统一组织,报送教学案例需加盖教研室公章;也可由学校组织报送并加盖学校公章,以确保作品的真实性。

3. 征集日期截止至2008年10月底。

作品请寄至: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楼一楼《小学德育》杂志社,并注明“教学案例评选”字样。以当地邮戳为准。

邮编:510631

电话:(020)85211209

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以下邮箱:xxdyyjh@tom.com

4.本次活动将按一定比例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并设组织奖20名。评选结果将在《小学德育》杂志公布。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

《小学德育》杂志社

篇10: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2、同盟国是指:()()()。协约国是指()()()。

3、1939年9月,德国突然袭击(),随后()、()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由此爆发的()中,是一场地地道道的()。无论是在这之前的两次世界大战还是在此之后的()、()、()甚至()都有着石油战争的深刻背景。

5、世界各地的战争和冲突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其中以中东地区的()和()的冲突最为典型。对历史遗留下来的争端,可以通过()和()解决。

6、()作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打击恐怖主义及推动国际反恐斗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年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7、国际红十字会的创始人是(),国际红十字会的宗旨为在所有活动中维护(),志愿服务、统一性、普遍性7项红十字基本原则。()成为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志愿者组织。

8、日内瓦公约生效的时间是()。

9、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是()、()、().10、马丁路德金,美国著名黑人领袖,因()。

特丽莎修女,世界著名慈善工作者,因()。

曼德拉,南非黑人领袖,因()。

11、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运动来(),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12、奥林匹克运动员的最高荣誉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是(顾拜旦).13、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坚持()”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三国共同倡导的。1970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法原则宣言》和1974年12月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采用了()。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15、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解放军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兵种,成立于()。海军成立的时间()、空军成立的时间()。

16、中国最早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在(),()年第一次向中东地区派遣了军事观察员,()中国正式组建了第一支蓝盔部队,前往()执行任务。17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是()面向全球青少年关于环境与人道主义教育的项目。

18、从拥有核武器那一天起,中国政府就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19、2004年6月3日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和平女神像,在法国西部城市格朗康迈西市揭幕。这时中国和平女神基金会在纪念()之际,以中国人民的名义赠送给法国人民的珍贵礼物。

20、用自己的语言写下和平的寄语().21、目前人类正面临着()()()等困境。

22、()年()月()日,美国东北部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

23、塑料的优点()。

24、请你举例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

25、宇宙中的淘金者是(),中国飞天第一人是(),太空行走第一人是()。

26、滥用农药,不仅破坏了(),还会使有害物质最终进入()的最顶端——人的体内。

27、科学技术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同时,也会给我们人类带来()。科技是把双刃剑。

28、垃圾可以分为()。

29、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正是(由于人类大量消耗能源所致)。

30、温室效应带来的恶果()。

31、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了(第一个全面控制造成全球边暖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便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睐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32、(1942年),世界上第一个核能反应堆在美国建成,前苏联在(1954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能发电站。

中国目前拥有核电站()所,分别是()、()、()、()

33、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及其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4、我国人均每年水资源占有量为()立方米,加拿大为()立方米,美国为()立方米。

35、我国每年有360亿立方米污水派如江河湖海,其中()未加处理。

36、我国共有()人引用受到污染的水。

37、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向日本的()和()投放了两枚原子弹。

38、前苏联氢弹之父()。1975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他是有史以来第二个不被他的政府准许参加授奖大会的诺贝尔获奖者。

39、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恶果()。

40、我们如何节约用水()。

41、设计一条节约用水的标语()。

42、森林的作用(1、为人类提供各种产品,如木材等。

2、保护环境,森林还可以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4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每年减少森林面积()平方千米,荒漠化影响到全球()的陆地,100年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

43、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建国至今,长江流域天然林面积减少()

由于森林覆盖率低,褡裢个野生动植物失去了生存的环境,我国濒危物种达到()多种。

44、可再生资源有()。不可再生资源有()。

45、3月22日“世界水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水与灾害(第十九届)

3月22日——28日中国水周今年是第24届,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人与气候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今年第38个活动日,活动主题:“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抵制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0年活动主题:促进低碳、绿色生活

9月21日为“世界和平日” 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46、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依次派生出()。

47、请你写出近年来中国发生过的重大的自然灾害()。48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按照灾害可能造成的()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代表()

49、你还知道有哪些气象预警信号()。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

50遇到自然灾害危险,我们可以发出哪些信号求救().51、2008年5月23日,温总理一笔一划竖直写下了()。

52、你知道的少年英雄有()。

53、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加快推进(),使社会注意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处更大贡献,这是我们党必须勇敢承担起来的历史任务。

54、优秀的未来主人翁应具备的素质包括:()等

55、未来是全世界各民族()的世界,同时也是全世界各民族()的世界。世界使一个大家园,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北京、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国家或不同去的人们之间应(),认识和处理全球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

56、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作为跨世纪的小学生,我们要胸怀宽广,从小树立面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57、未来社会使一个(信息化、全球化、多样化、竞争、高质量)的社会。

篇11: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复习计划

39、脱险奇招有:()()()()().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跟陌生人交谈时,要热情大方,但不能与他同行。()妈妈不在家,她的信我可以看一看。()公民享有隐私权,任何人不得探听他人的隐私。()小学生可以骑自行车上马路。()小红参加舞蹈队学习没时间,作业可以抄好朋友的。()边做这样边看电视两不误。()我们的学习偏科没有多大影响。()兴趣爱好就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大家的,我可以不遵守。()在集体生活中,大小事情需要大家来决定。()班上选举时,我只投好朋友的票。()班上的事有班委,不是我的事。()我是班长,班上的事我说了算。()好朋友要以诚相待,不包庇,不隐瞒。()小学生可以去网吧打游戏。()交通安全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时间是用不完的,玩一玩不影响。()珍惜时间是一种良好品质。()每年的寒暑假是小学生交通事故的高发期。()国际求救信号是SOS.()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应立即向外跑到空旷的地方。()

三、我会选。

1、又陌生人停车与你说话,要离车门()米远。

A、1B、2C、32、儿童要年满()周岁才能骑自行车上马路。

A、10B、11C、123、班级公约是大家订的,人人都要()。

A、遵守B、尊重C、遵照

4、在家里遇到地震时,应当()。

A、跳窗B、躲在家中C、从门口逃离

5、好朋友打碎了邻居的玻璃,我应该()。

A、隐瞒B、不隐瞒C、包庇

6、好朋友给我要作业抄,我应该()。

A、给他B、不给他C、帮他弄明白

7、()是我国科学界有名的文理全才。

A、竺可桢B、苏步青C、孔子

8、国际求救信号是()。

A、OSSB、SSOC、SOS9、时间是最公平的,对谁都一视同仁,既不多给他一分钟,也不少给你()。

A、一天B、一秒C、一小时

10、我是班长,班上的事()的算。

A、我说B、副班长说C、大家通过

四、我会连。

1、儿童节是三月八日

教师节是五月五日

国庆节是六月一日

劳动节是九月十日

妇女节是十月一日

端午节是五月一日

2、胃咀嚼食物

牙齿听声音

耳朵消化食物

肺运输血液

心脏呼吸空气

五、填一填。

1、处理伤口的正确的顺序是:

□ 擦干伤口

□消毒伤口

□ 洗干净双手

□必要时到医院救治

□由里向外涂抹药水

2、参加选举的程序是:

□投票

□公布候选人名单

□公布投票结果

□公布选举办法和规则

□宣誓就职

□参加演讲

六、简答题。

1、2、怎样防止自己上当受骗? 为什么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能骑自行车上马路? 答:远离网吧,不贪念,不占小便宜,不随便与陌生人交往,提高警惕,学会识别和抵制各种诱惑。

答:我国的法律规定,要年满12周岁的儿童才能骑自行车上街。因为他们年龄小,从体力和智力上都不能很好的驾驭自行车,对交通规则还不懂,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得骑自行车上街。

3、我被当选为班干部应该怎么做?

答: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在同学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成为榜样。其次,要关心集体,带动每位同学遵守班级班规,团结同学,构建一个民主、互助的班集体。

4、生病了,怎样才能尽快的好起来?

答:

1、吃药要按时按量,吃多吃少都会引响身体健康。

2、心情开朗,充分休息。

3、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

4、要经常洗手,在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捂住嘴巴,防止病菌传播。

5、儿童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儿童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横过马路不做人行横道,甚至在车临近时突然横跑过马路;乱跨越交通护栏;骑自行车搭人、强闯红灯、逆向行驶,甚至与机动车抢道等等。

6、7、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怎样保持一份好心情? 在学习中的“金钥匙”是什么? 答:多想一些高兴的事和自己的优点,也可以大声说“我能行”来为自己加油鼓励。

答:它象征着一种智慧、一种技巧和方法。如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认真完成作业、不抄袭同学的作业和多看课外书等。

8、9、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胃? 说说你知道的自主学习的表现有哪些?(至少说五点)答: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暴饮暴食,不吃果酸过硬的食物和饭后不做激烈运动等。

答:

1、课前预习。

2、上课积极思考。

3、认真完成作业。

4、课后认真复习。

5、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利用时间。

6、多看课外书。

10、怎样制定班级公约?

答:首先要找出本班的实际存在的问题,让小组充分讨论,得出小组意见后,再由全班讨论并表决通过。最后制定成班级公约。

11、写一条你喜欢的友谊格言?

答: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人生乐在相知心。③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12、在学习中能不能偏科?为什么?

答:不能偏科。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正确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正确处理各门功课之间的关系,做到不偏科。偏科不利于我们的正常发展。

13、小学生应当具备哪些良好学习习惯?

答:

1、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2、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3、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4、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的好习惯等。

14、你遇到过困难和挫折吗?是怎样战胜的?

答:

1、课前认真预习,课后认真复习。

2、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3、认真检查。

4、珍惜时间,相信自己。

15、为什么儿童不适宜进入营业性电子游戏室和营业性网吧等场所?

答:这些场所的各种环境都不好。少年儿童容易沉迷于各种游戏,从而导致上瘾难于控制,不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身心健康。还会给家庭经济带来影响,甚至是儿童产生偷盗、抢窃,走向犯罪。

16、现代交通工具有哪些?

答:现代交通工具有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等。

17、你的家乡使用哪些交通工具?

答:我们家乡使用的交通工具有汽车、农用拖拉机、小型面包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等。

18、参加竞选要做哪些准备?

答:参加竞选要做的准备是介绍自己、设计竞选海报、准备演讲稿。

19、你们班有哪些规则?

答:我们班的规则有《安全制度》、《请假制度》、《卫生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

20、你知道的脱险奇招有哪些?

上一篇:在六年级学生期中总结暨家长会上的讲话下一篇:寒王学校数字化校园 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