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教育教学的重点科目,无论是从教材内容的选取,还是实践活动的设计,都与学生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既然《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那么就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1:

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传承与发展的策略研究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领导班子提出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其发展策略中就强调了对国家某些濒临失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内容。“猫头狮”贵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但目前国家及地方对它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却不容乐观,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小学的教育启发方面远远不够,因此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和实施“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教学策略,结合多年的经验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课堂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流传年代久远,是比较少见的地方传统舞狮艺术形式,它流传于客家文化体系中,所以被称为客家狮,而因狮头的形状和猫非常相似,又叫“猫头狮”。在地方民俗中,猫头狮具有驱邪避鬼的功能,每逢集会庆典或者元宵佳节,地方民间就会以舞狮的方式进行庆祝。2011年,从化的猫头狮入选广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归纳分类为传统舞狮。2015年,从化的猫头狮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把从化区鳌头镇民乐小学作为“猫头狮”传承基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团体、群体甚至是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技能、知识、表现形式、表演和各种实践活动,同时也包括与此相关的工艺品、实物、工具和文化场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代代相传的背景下随着历史变化、所处环境的演变而寻求创新突破,丰富人类的创造力,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性和社会性两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前提条件。学术理论界曾经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龙先琼认为,传承性、整体性、民族性和本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刘晶认为,动态性和非物质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笔者将其进行综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都是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因此,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一个特征。“猫头狮”作为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个人、群体以及人类集体传承百年,并且还在一代代传承和发扬。在这一点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来的特征非常相似,都具有可传性,并且都以物质为传承的载体进行传承,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对遗产的固有特征进行了保留。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指“精神文化”的传承。

2.社会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表现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社会的依赖性比较强,是群体认同力、认知能力和人类创造力的集中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是由文化的内容决定的,是人类实践价值的充分体现。广东的“猫头狮”就是人类实践价值的一种体现,是人类创造实践和传承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1]。

二、“猫头狮”的保护现状以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

(一)“猫头狮”的保护现状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猫头狮”作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文化生态环境的流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其传播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生活,文化生态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文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势必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猫头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传承方式主要为口传身授,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都趋向于学习一些新鲜的事物,例如现代文化等等。加上“猫头狮”的民间艺人群体年龄结构老化,导致“猫头狮”这项传统的舞蹈逐渐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2.经费投入力度不够

虽然“猫头狮”在2011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在“猫头狮”的保护上依然存在资金不足的困境。虽然广州市每年都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大量资金,加强保护措施,但是这些资金都是由区文化馆统筹,很少深入到一些当地的村镇当中。当地政府和村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传承与发展也并不重视,这就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3.当地民众对“猫头狮”认识不足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多数存在于一些比较古老的村落,这些地区的村民都是客家人,客家人非常朴素,很少去主动学习吸收外界知识,导致观念比较陈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程度不高,更不会为了使“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去主动招收学徒。加上广东当地的政府对于“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对一些基层地区几乎很少进行宣传,导致这些地区的村民消息闭塞,对于“猫头狮”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也缺少一个清楚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灭绝速度[2]。

(二)“猫头狮”的传承和发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开展的现状

“猫头狮”是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校作为本地区唯一的传承基地该如何将“猫头狮”进行传承和发展,笔者通过对本校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情况展开具体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本校学生对“猫头狮”的认知情况

笔者就本校学生对“猫头狮”的认知情况展开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都知道“猫头狮”这个传统舞蹈,而且都是通过学校从各方面的介绍知道的,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只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笔者进一步询问学生是否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不清楚,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知道“猫头狮”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2.小学生对“猫头狮”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

笔者就非物質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以及保护意义对小学生展开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之所以走进小学课堂是因为国家的要求,学校要遵守国家相关指示,几乎没有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重要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更没有清晰的认识。

3.小学生对于“猫头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情感

笔者通过对了解“猫头狮”传统舞蹈的学生进行调查得知,这些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这项舞蹈,而大部分学生喜欢的原因是因为“猫头狮”这个舞蹈非常有趣,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鉴于上述现状,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就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谈一谈相关的教学策略。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小学生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自知之明”,要想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顺利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让学生对“猫头狮”的发展历程以及其重要性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换言之,就是要提高小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小学生自我创建、自我反省和自我觉醒的过程。让小学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对其文化进行主动、深入的学习。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文化精髓,并主动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运用。据相关资料显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态度比人们预想的要高得多,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朴素的情感和朦胧的认识,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唤醒他们的审美期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建立明确的认知体系,并发掘其中的美好本质。

(二)因地制宜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

小学生认知面狭窄,理解能力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做到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校邀请了从化“猫头狮”的传承人李水木老师走进校园带进课堂,跟学校的老师在教学中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时要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活动:

1.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品德科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等内容,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重要意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科任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在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基础上做到主动参与,即会唱、会说,掌握舞狮的技巧,不断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进行创新。

2.创新教学手段

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都有其固定的模式,比如模仿传承、符号传承、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和自然传承等。但是在当前社会,这些传统的传承方式已经不适合课堂教学,科任教师必须要不断加以改进。引导学生在“猫头狮”表演中加入自己的特点,令每一个学生所表演的“猫头狮”舞蹈都各有风味。

(三)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最终效果和质量。通常来说,高校艺术教育专业肩负着培养小学艺术老师的责任,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教师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地方特色,提高小学艺术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文化素质。除此之外,当地的文化部门也要对此加以重视,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的培训工作中,比如建立传承基地、加大资金投入或者聘请一些民间的老艺人对小学教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进行培训,提高小学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3]。

综上所述,“猫头狮”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更是我国祖先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需要代代相传,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引进小学课堂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希望在未来,像“猫头狮”一样的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被引入我国教育体系,发挥其文化价值,并被人们所学习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J].文化遗产,2009(1):13-16.

[2]董晓萍.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文化遗产,2009(1):9-11.

[3]武俊平,伊丽.把握活态特点 重在继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种形式[J].实践(思想理論版),2009(3):30-34.

注:课题编号:16A05,课题名称:“和乐”文化理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编辑 温雪莲

作者:肖永锋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2: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几点意见与反思

摘 要:《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教育教学的重点科目,无论是从教材内容的选取,还是实践活动的设计,都与学生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既然《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那么就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意义。为了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路径,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学;品德与社会;实践路径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当然这一切都无法离开教材本身的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其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习惯培养等在这个阶段能够得到很好地形成,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有联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1 提高《品德与社会》的认识度

小学《品德与社会》既然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存在于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这一学科的特性,简单来说,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开展教学活动,也要让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将所学的知识与自身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获得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知,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有其独特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首先就应提高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的认识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意义,更要让学生知道《品德与社会》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何重要作用,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能够达到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

2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2.1集体活动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后,几乎所有课程都增加了一种教学方式,既集体活动教学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合作学习,将集体活动教学方式应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对于《品德与社会》这种与实践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来说,集体活动教学方式更适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若讲到了与爱国主义精神过关的内容,那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扫墓活动,并为学生讲述革命先烈奋斗的故事,这样不仅能够将《品德与社会》融入到实践活动当中,也能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2.2单独活动教学方式

单独活动教学方式即是自主学习,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中,利用单独活动教学方式,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自我道德意识。例如:教师在讲授与自然环境有关的教学内容时,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较高的问题,如让学生设计一些警示语句,然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或者将生活中看到过的警示语进行修改,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思考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对完成度不高的警示语加以修改,完成较好的警示语将其放在校园显眼的位置当中。这样一来,既能帮助学生将实践活动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也能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的能力。

2.3多媒体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实践当中,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自然而然也无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后,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当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增加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图片、影像等,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都是能够与实际生活相结的,这样一来,就能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3.1课堂教学活动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爱新鲜的事物,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来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学生实际生活当中都会不定时的乘坐公共汽车,那么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开展如何遵守公共汽车秩序的教学活动,首先为学生创建一个公共汽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正身处公共汽车上,然后在不讲授有关公共汽车秩序时,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现象提出自己的意见,如在起点站上车是否排队、有老年人上车是否让座等,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一起模拟公共汽车上的场景,这样既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也能使学生了解到社会的真实现状。

3.2课外教学活动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活动,更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当为学生增加一些课外教学活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意义在于,既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也要学生在了解社会的万千百态,因此在实际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添加一些社会环境的活动。例如:家庭教育是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帶领学生参与一些与家庭教育有关的课外活动,如与父母一起参加校内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等,或者让学生去到敬老院,与老人形成良好的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心中的真善美意识,也能让学生了解社会,通过这些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中,首先应提高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认识度,让学生意识到《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对自己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最后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道德意识。

作者:黎开茂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3: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困难与对策

【摘  要】在新课改实施中,品德与社会与以往课程不同,更突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教育过程必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愉快积极地、有创意地生活。但由于农村小学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新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带来了许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需找到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  品德与社会  困难  对策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实验推广,我校积极参与其中,其目的是力求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整个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新课改实施中,品德与社会具有与以往课程不相同的地方。新课程的品德与社会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教育过程必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要达到以上四个目标,必须在多方面下功夫。由于农村小学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新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带来了许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应找出适合农村学校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二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施中的困难

农村多数学生亦具有独生子女的特征:父母过分宠爱孩子,缺乏应有的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学生养成自由散漫的坏习惯,对于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非常困难;自我保护意识差,自私自利,性格古怪,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没有责任心,不孝敬、体贴父母,不关爱他人,不愿动手动脑。

农村社会环境和家长的不良行为也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尊敬长辈,对爸爸妈妈大呼小叫,甚至不赡养老人;不爱学习,工作之余除了玩甚至参与赌博等;养成一些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坏习惯等。

多数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师素质较低,没经过新课标的学习培训,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

三 探究的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全面性原则;(2)实践性原则;(3)主动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

四 探究的方法

方法如下:(1)问卷法;(2)教育观察法;(3)经验总结法。

五 探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情感教育,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第二阶段:重点抓教学活动的开展。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通过第一、第二阶段的努力,让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有更大的进步,成为能生活、会生活的孩子。

六 探究的具体对策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求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要完全平等,要尊重学生的人格。(1)师生之间的距离要缩短,课余多与学生交流,如上课前、下课后和学生一起交流,和学生玩一些有益的游戏与活动等。(2)要以理服人,以身作则。做学生行动的表率,言行一致。用道理说服学生,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3)教学中遇到学生做错事时要耐心教导,要多给学生讲道理,并多一些关爱。(4)教学的课堂上多些微笑,多给学生鼓励的话语、眼神。学生会很高兴,思维空间会更宽广,学生长处的展示会更充分,学生会觉得老师更和蔼、亲切,畏惧也会减少,胆量也会逐渐变大,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地发展。(5)参与学习要民主。教师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也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实际的参与者,不再是旁观者,是主角而不是配角。师生关系融洽平等,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2.合理使用教材中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教学中要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于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学结束后要布置课后作业,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与父母展开讨论,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延伸。使用教材要有创造性,我们要把教材看作是一种资源,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可结合一定的季节、节日等,将部分单元提前或者延后也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我们要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认知设计行为实践的练习,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学会创造有道德的生活。在教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家庭、学校和社区”单元后,我让学生走进社区,去了解、体验社区中的生活,然后各小组汇报总结,效果非常好。

3.教学活动的设计方式要多样化

我们要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比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道德两难问题辨析等。教师要根据教材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选择最好的教学方式,发挥每一种我们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的最大效用。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获取、主动发展。进行的教学活动,要有趣味性、新鲜感,学生要乐于、易于接受。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是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而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就能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在学习活动中有进步,更有收获。

第一,多注重活动的指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指导、要巡视、要深入、要启发,不能流于形式。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学习小组中,我们要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有不会的、偏离方向的,及时启发引导,老师要介入其中,不是旁观者,从引导者的角度参加到活动中。

第二,多创设形式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设计活动。(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与社会现实相关的事例,让学生开展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因为学生有亲身的体会,就让学生做表演活动。(2)根据学习的阶段设计活动。(3)要根据年龄特征设计活动。1~3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我们就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有趣、有情境的游戏活动,动手小操作、小竞赛活动。4~6年级学生,要逐步提高要求,提供直观活动,更要提供思维层次方面的活动,如尝试活动、整理活动、探究活动、辨析活动、自学活动等。

第三,多安排、整理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的探究中,有时会出现不一样的问题,发生的事有时会在意料之外。要及时调整,多思考、多分析活动过程,多数学生都存在的共同问题,教学组织一定有失误,个别情况可能是方法、环节的问题,有时最好能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处理。

第四,多激励学生探究合作学习。多训练探究合作学习的行为习惯,小组成员的人数不宜过多,以4~6人为佳,让学生轮流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交流和汇报。在探讨活动中,要求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解,听取同学的意见,在不同方面、角度进行比较,要求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想法,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4.制作课件,突破重点,明理悟道

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依据教材的特点,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认识得到升华。

将自制课件、网上下载的优质课件用于课堂中,具有直观、形象、吸引人的优越性,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动画,摄制特写……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形象、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把客观要求内化为自我的精神需要,实现知行的统一。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能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对、错、美、丑,增强是非辨别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要充分地开发、有效地利用

1.校内资源要整合利用

学校的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其他图书室的各类图书、教具(如地球仪、挂图等)、音像资料、教学软件、校园内的环境设施和校园网络等,首先要重视并加以利用,并丰富和拓展课程的内容,紧密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如少先队活动、主题班队会、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活动、“2+2”活动、校本课程等。

2.要因地制宜地利用社区环境的资源

我在教学中就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的公共设施和场所,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如商店、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娱乐场所、农村蔬菜基地、农村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等。

3.多种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挖掘

教师自己需要关注并加以整理、开发的资源:学校师生、家长、社区人员以及农村地区周边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信息媒体等;农村本地区的民风民俗、传说故事、传统节日、文化娱乐活动,社区开展的公益活动等。

八 家长和学校配合,共同教育学生

老师和家长要密切联系,要共同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老师要给家长讲配合学校教育的建议和要求,并要求家长在家庭的教育中配合落实。孩子在家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家长可记录下来,并且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交换意见,共同探讨、共同配合、共同教育。

家长要有信心和耐心,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书上、网上多学习,多了解、掌握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要培养我们的孩子成才,学校和家庭都负有重大的责任,只有家长重视和做好与学校配合教育孩子的工作,才能将孩子培养成才。

总之,我们只要下苦功夫,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就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只要我们重视,认真分析农村学校品德教育中的困难,想办法、多思考,用新课标的教学方法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定会培养出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责任编辑:庞远燕、汪二款〕

作者:李智勇

上一篇: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五年制高职思想教育论文